国际新闻

这种树上帐篷名为“Tentsile”,出自英国建筑师亚历克斯-谢里-史密斯之手,距地面10英尺(约合3米),较大的版本造价7500英镑(约合11885美元)
  这种树上帐篷名为“Tentsile”,出自英国建筑师亚历克斯-谢里-史密斯之手,距地面10英尺(约合3米),较大的版本造价7500英镑(约合11885美元)
谢里-史密斯认为这种帐篷可用于人道主义灾难的救援工作,例如洪水或者地震灾害
谢里-史密斯认为这种帐篷可用于人道主义灾难的救援工作,例如洪水或者地震灾害
谢里-史密斯表示用户可以借助绳梯在树上架设Tentsile,用时只有30分钟
谢里-史密斯表示用户可以借助绳梯在树上架设Tentsile,用时只有30分钟
用户通过绳梯爬进Tentsile
用户通过绳梯爬进Tentsile

  据国外媒体报道,英国建筑师亚历克斯-谢里-史密斯设计了一种可以架设在树上的帐篷,距地面10英尺(约合3米)。这种帐篷名为“Tentsile”,较大的版本造价7500英镑(约合11885美元),可容纳8人或者5吨货物,设计灵感来源于蜘蛛网。

  谢里-史密斯现年34岁,有一个孩子,家住伦敦托特纳姆,他表示用户可以借助绳梯在树上架设Tentsile,用时只有30分钟。谢里-史密斯认为这种帐篷可用于人道主义灾难的救援工作,例如洪水或者地震灾害。他说:“大约7年前,我开始思索如何制造一个便携式树屋。看到蜘蛛在树上结的网,我产生了这一想法。当时,我在一家建筑公司上班,没有时间进行制造。两年前,由于经济衰退,我有充足的时间完成这一设计。”

  谢里-史密斯:“整个过程中,我遇到了不小挑战。每一个我希望能够为这一设计提供资金的人都认为我疯了,因为他们此前从未听说过这种设计。我用自己的积蓄完成这一设计的概念版并展示给消费者。我收到了很多人的积极反馈,很多人表示这是一个领先时代10年的设计。起初,我计划每年制造大约20个,人们的反馈鼓励了我,我决定增加每年制造的数量。”谢里-史密斯设计的树上帐篷大小不一,小的可以容纳2人,造价1850英镑(约合2930美元),大的可以容纳8人,造价7500英镑。(孝文)

  相关阅读

  组图-回顾老照片中的交通事故 热气球灾难多发

  H5N1病毒威胁巨大 科学家称如扩散人类必陷灾难

  英研制建筑物"隐形斗篷" 地震中可消失免受灾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这组照片展示了闪电、火山喷发、地震以及飓风等自然现象。一幅幅令人震撼的照片彰显出大自然惊人而可怕的力量。

  1.闪电

闪电
闪电

  美国犹他州峡谷地国家公园,壮观的闪电弧在空中舞动。闪电是我们最熟悉的大自然“力量秀”。据估计,地球每秒钟被闪电击中的次数达到45次。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的闪电专家堂-麦克格曼表示,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所释放的能量在100兆焦到3万兆焦之间,通常在1000兆焦到5000兆焦之间。

  在科幻影片《回到未来》中,埃米特-布朗博士利用闪电驱动他发明的时间旅行汽车,将主人公送到过去。在现实世界,闪电虽无法帮助我们实现时间旅行的梦想,但所产生的能量足以让一辆美国普通乘用车行驶大约180到910英里(约合290到1450公里),相当于8到38加仑(约合30到144公升)汽油产生的能量。

  影片中,布朗博士称闪电的电量可达到“1.21 jigawatt”,实际上应该在280到1390千瓦时之间,足以满足普通美国家庭大约9天到1个月的用电需求。闪电能量范围如此之大的原因在于其自身的复杂性。闪电最初在云层中形成,而后通过一个通道袭击地面,与地面接触时发生闪电回击,浪涌电流沿通道返回。在此过程中,绝大多数能量被转移到地面。人眼看到的一道闪电实际上由多道闪电构成,足以持续近半秒钟。如果每道闪电间的缝隙足够大,闪电会出现闪烁。

  虽然较为短暂,但闪电的电压强度极高,可迅速将空气加热到接近5万华氏度(约合3万摄氏度)。相比之下,太阳的表面温度在大约1万华氏度(约合5500摄氏度)左右。温度升高的气体快速膨胀,形成冲击波,也就是我们听到的雷声。

  虽然被闪电击中具有致命性,但与足以夷平整座城市和摧毁海岸线的其他自然灾害相比,闪电的能量显得微不足道。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是大自然展示力量的一个令人恐怖的例子。目前,科学家正想办法测量火山、野火、飓风以及海啸的能量。与这些自然灾害相比,人类利用的地热能、风能和太阳能简直不值一提,只是大自然能量中极少的一部分。

  2.飓风

飓风
飓风

  2005年8月29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肯纳,一家饭馆的屋顶被卡特里娜飓风掀开并吹到半空。我们可以将飓风理解为一个发动机,收集温暖湿润的热带海域的能量,而后以旋风的方式释放这些能量,能够造成惊人的破坏。

  在2005年8月登陆路易斯安那州前大约17个小时,卡特里娜飓风达到峰值,强风从中央延伸的距离达到105英里(约合169公里),速度达到每小时175英里(约合每小时282公里)。根据麻省理工学院大气学教授克里-伊曼纽尔的计算,卡特里娜飓风产生的能量大约相当于20万亿瓦电量,是路易斯安那州所有发电站夏季用电高峰时总发电量的近1000倍,后者为2.6万兆瓦。

  计算飓风能量不仅仅是一种学术研究。目前,美国联邦政府的科学家正在研发一个新的评级系统,进一步测量飓风的破坏力。这个新系统将对飓风的动能进行更广泛的测量。新评级系统的支持者表示,这一系统能够进一步预测风暴潮。风暴潮是指飓风导致的水位暴涨,袭击沿岸地区。发生飓风灾难时,风暴潮造成的死亡人数最多。以卡特里娜飓风为例,风暴潮共夺去了近1000人的生命。

  3.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2010年4月16日,冰岛南部的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正在喷发,喷涌而出的火山灰云遮住了天空。火山喷发标志着地球内部的热量逃逸。目前,地热成为一种越发受人关注的能源。在冰岛,几乎所有建筑和热水设施都利用地热能,地热能的发电量在冰岛总发电量中的比重达到大约三分之一。

  地热能也会以火山喷发的方式从地表冒出,但没有人知道如何安全利用这种形式的地热能。美国宇航局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萨迪纳的喷气推进实验室的火山学家阿什利-戴维斯表示,2010年3月,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最初两次喷发产生的热辐射迅速飙升到10亿瓦特,而后又提升到60亿瓦特这一峰值。10亿瓦特相当于一座大型发电站的装机容量,例如美国的哈德逊河发电站。这座发电站利用煤炭、天然气和石油发电,可满足75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60亿瓦特超过除大古力水电站以外任何一座美国发电站的装机容量。

  实际上,60亿瓦特只占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2010年释放的总热量很小的一部分,并不涵盖伴随火山喷发出现的地震和爆炸释放的机械能或者所喷出的溶岩的热量。借助于卫星图像,美国宇航局对这座火山释放的热量进行了测算。此外,这种方式也用于观测太阳系其他星球上的火山。戴维斯指出,与其他一些星球上的火山相比,地球上的火山只能是小巫见大巫。以木卫一“伊奥”上的一座火山为例,这座火山于2001年喷发,所释放的热量达到惊人的78太瓦,是美国所有发电站装机容量的78倍。其一小时内释放的能量相当于大约4600万桶原油,达到全球每天总消耗量的一半左右。

  2010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冰盖火山上演了规模更大的喷发,此次喷发在冰盖下方发生,所产生的能量在很大程度上躲避了宇航局卫星的观测。不过,卫星观测到的辐射能仍达到60兆瓦。一小时内观测到的能量释放相当于1648加仑(约合6238公升)汽油,可让一辆每年行驶1万英里(约合1.6万公里)的美国普通汽车使用4年。戴维斯表示,此次喷发中,溶岩与冰结合成形成蒸汽云和火山灰云,导致欧洲很多航班停飞。他说:“羽状火山灰云吞噬了欧洲。”

  4.地震

地震
地震

  2011年3月14日,日本北部岩手县的野田村,身穿橙色制服的救援人员正在废墟中寻找遇难者遗体。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科学家估计,为了引发足以摧毁岩手县以及日本东岸的海啸,3天前发生在太平洋东北部的地震至少需要产生相当于475兆吨TNT的能量。这一能量相当于3.26亿桶原油,可满足全球4天的用油需求。

  借助于仪器,科学家只对少数自然现象释放的能量进行测量,其中就包括地震。地震仪获取的数据能够帮助科学家评估地震释放的能量——可怕的能量撕裂地表,同时撼动附近和远处的建筑。不过,仪器并不能描绘出完整的地震能量图像,部分能量通过摩擦产生的热量的方式消散。日本2011年发生的地震震级达到9级,是日本发生的最严重的地震之一,同时也是有史以来进行测量的最大地震之一。

  5.龙卷风的力量

龙卷风的力量
龙卷风的力量

  一名男子正在美国伊利诺斯州哈里斯堡查看已故岳母的住宅废墟。这座被毁的住宅遭受了龙卷风袭击,这是上周从美国中西部和南部地区经过的几十场龙卷风中的一场。这场龙卷风导致5个州至少39人丧生。速度高达每小时180英里(290公里)的这场龙卷风直径大约275码(250米),在哈德斯堡着陆时强度是4级,藤田级数的强度一共5级。总部设在俄克拉荷马州纽曼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暴风雨预测中心的名誉退休主管约瑟夫-谢尔费博士称,它包含的能量相当于16万千瓦时。这是美国5000户普通家庭一天消耗的电量。

  龙卷风能够产生更具破坏性的能量。2011年5月22日那场摧毁密苏里州乔普林的异乎寻常的5级龙卷风,可能风速高达每小时200英里(320公里)。谢尔费表示,据估计它蕴含的能量可能是袭击哈里斯堡的那场龙卷风的2倍。龙卷风的强度与它的直径有关。暴风雨预测中心的格雷格-卡尔斌说,过去20年间发生的龙卷风,其平均直径只有100码(91米)。其中一个例子是1999年在德克萨斯州坦比科郊外着陆的一场龙卷风。这场龙卷风未造成任何伤亡,也未造成经济损失。与之相比,典型龙卷风的直径通常有300英里(483公里)。

  6.巨型海啸

巨猛的海啸
巨型海啸

  2011年3月11日,巨大的水墙推进到日本岩手县东北地区的宫古。在距离日本仙台这座城市东部大约80英里(129公里)处发生的大地震引发的巨型海啸,彻底摧毁了这个岛国东部沿海的很多城市。二战结束时在日本上空爆炸的原子弹的破坏性根本无法与之相比,尤其是海啸引发的大洪水摧毁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的备用制冷系统,引发级别仅次于1986年乌克兰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核危机。

  据地质流体动力学专家、伊利诺斯大学的地质学家苏珊-基弗儿说,这场海啸释放的能量事实上远远超过了1945年轰炸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的破坏力。这次海啸蕴含的能量可能也超过了一兆吨黄色炸药发生爆炸释放的能量,大约相当于两颗轰炸日本的原子弹的总能量的28倍。不过基弗儿称,也许它的破坏性更加强大,可能是10兆吨或者相当于两颗原子弹释放能量的280倍。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海啸持续的时间长短,据她估计,海啸持续的时间在100秒到1000秒之间。

  在最上限时,海啸蕴含的能量相当于690万桶原油,或者相当于日本每天消耗的总石油的50%。这种评估结果还考虑了波浪的速度,据基弗儿估计,海浪的速度大约是每秒220米,30分钟抵达海岸线。她利用海浪估计开阔海域的浪高是7米,并估计波浪的长度大约是800英里(1300公里),或者相当于本州岛海岸线长度的一半。
 

  7.有力的海浪

有力的海浪
有力的海浪

  美国电力研究所(EPRI)的一项分析发现,不断冲击阿拉斯加州太平洋海岸大陆架的波浪每年蕴含1360太瓦时能量。这相当于日本每年的电流总产量的40%,大约相当于美国电流需求量的三分之一。阿拉斯加州的太平洋海岸线拥有的可利用波能比美国所有其他海岸线的总和更多。这是因为它是美国最大的海岸线,从阿留申群岛一直延伸到威尔士王子岛及其狭长地带。但是除此以外阿拉斯加近海还能获得能量,因为这片海域被海洋学家称之为“浪区”,海风在开阔水域形成的波浪不断拍击这个美国最后边疆(last frontier)。美国电力研究所用来研究波浪强度的浮标得出的数字是阿拉斯加州近海每米平均高5.2万瓦特,大约是美国南大西洋近海最大读数的7倍。

  当然,要想捕获所有能量并非易事。独立的非营利组织美国电力研究所根据当前的设计学状况,分析了从技术上来说能够捕获多少能量。波浪发电这项商业技术目前还未被广泛应用,不过已经有一些商用波浪能转化装置原型机被采用。他们通过漂浮或者浮标系统进行的这项研究工作,利用大洋涌浪的升、降驱动液压泵。如果波浪太过剧烈,或者是太微弱,这些装置就将无法工作,而且它们需要被布置在最合理的位置。也就是说,在阿拉斯加州近海能够发挥最大作用的波浪能转化器,将与在乔治亚近海工作效率最高的装置不太一样。

  考虑到这项技术的局限性,美国电力研究所的科学家得出结论,最终只有大约29%的阿拉斯加州大陆架外缘波浪能和46%的内部大陆架的波浪能能够被人类捕获到。与之相比,美国东海岸南部地区大约有67%的内部大陆架波浪能和78%的大陆架外缘波浪能可以利用当前技术捕获到。即便如此,阿拉斯加州的波浪资源仍非常庞大,从技术上来说可以捕获的能量比大西洋南部近海的多15倍。

  但是美国电力研究所的水力项目经理保罗-雅各布森指出,从技术上来说能够捕获的能量并不一定就是“实际”可捕获能量。很多地区可能都是未来波浪能项目禁止入内的区域,这是因为它们不是海洋航路、渔区,就是因为环境非常脆弱,或者该海域的海洋生命会被波浪能收集装置抑或它们的系泊处摧毁。如何淹没和安装输电线,把从海洋收集到的能量输送出去,为人所用的问题也很重要。

  8.难以控制的野火

很难控制的野火
难以控制的野火

  1988年,美国黄石国家公园里浓烟滚滚、火光四起。大量较小的火苗导致大约80万公顷土地被烧或者部分被烧,该公园超过三分之一受到影响。罗彻斯特理工学院的副教授鲍勃-克莱门斯从事野火研究,据他说,大部分破坏涉及到巨大的能量——野火持续71天,这期间产生大约779亿兆焦能量。这是2200兆瓦时,相当于加利福尼亚州和俄勒冈州在一个月内产生的电能之和。克莱门斯与美国农业部林务局研究与发展部的米苏拉消防科学实验室合作,该部已经为计算森林大火的蔓延速度和能量释放率提供了数据和公式。

  该实验室研究并绘制了美国荒地、它们的生态、它们与野火的关系,以及它们的燃烧潜能的图表。这个机构的项目经理科林-哈代说,科学家还利用世界上最大的控制风洞和燃烧室进行实验,研究不同类型的植被和其他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这些数据有助于引导“野火行为分析师”评估野火燃烧的速度和方向,以及哪些资源存在被烧危险。相同的数据对预警系统做出了巨大贡献,它通过烟熏熊标志(Smokey Bear sign)和从绿(低)到红(高)的颜色,提醒土地管理者和游客哪些区域存在发生森林大火的风险。(孝文)

  相关阅读

  盘点2011年地球自然灾害 地震多发火山活动频繁

  石英矿或可预测地质灾害 有助为核电站选址(图)

  郑州傍晚惊现"超级月亮" 市民担忧或有灾害(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地震前后对比

  日本“3·11”地震一周年之际,首相野田佳彦在美国媒体发表文章,承诺克服地震、海啸和核电站事故三重灾难带来的挑战,建设“新日本”,同时感谢其他国家的援助和支持。日本各地定于11日举行追悼仪式、防灾演习等活动,纪念那场空前灾难。

  创建11座未来城市

  野田10日在《华盛顿邮报》网络版发表文章,标题为《地震一年后,建设新日本》,介绍一年来灾区重建、重振经济和福岛第一核电站辐射泄漏应对措施。

  “3月11日铭刻在日本的集体意识中……过去12个月,日本取得显著进步,”他说,“我坚信,这段困难时期必须并且将标志着日本全面复兴的开始。”

  他说,设立特别重建区并落实其他“开放式重建”观念引导下的倡议,灾区将激发新一轮国内外投资,创造就业机会,推动现有产业恢复和强化创新。

  包括大船渡、陆前高田、东松岛3个重灾区在内,日本政府计划创建11座“未来城市”,争取建成紧凑型城市,发展使用智能电网和大规模太阳能发电、离岸风电场的分散、环境友好型能源生产。

  野田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中实现经济快速增长,在石油危机后构筑最节能经济模式,地震一周年之际,“我们的目标不仅是使日本恢复到2011年3月11日以前,更要建设一个新日本。我们下决心战胜这一历史性考验。”

  不忘国际社会支持

  “我们不会忘记这场灾难中逝去的爱人、朋友和同事,”野田说,“不会忘记国际社会倾注支持并表示与日本团结一致。”

  在法国首都巴黎,大约2000人9日在巴黎圣母院参加弥撒。出生于重灾区宫城县的旅法日本钢琴演奏家菅野纯在仪式上感谢法国和其他国家向日本提供支持。

  日本外务省自今年2月以来在大约130家外国主要报纸和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电视台发布广告,表达对国际社会灾后援助的感激。

  日本观光厅和政府观光局定于11日启动“日本·谢谢你”活动,旨在以一系列面向外国游客的旅游项目感谢各国对日本的支持。

  各地为遇难者默哀

  日本政府定于11日下午在首都东京皇宫前的国立剧场举行追悼仪式。一年前地震那一刻,当地时间14时46分,全日本将为遇难者默哀。

  届时,首都圈主要私营铁路运营商旗下数百列电车将停车,呼吁乘客默哀。位于东京银座商业区的和光百货大楼将鸣钟11响,一分钟默哀后再次鸣钟11响。

  日本驻海外大约200座大使馆和总领事馆定于11日前后举行追悼仪式。

  另外,部分地方政府当天将组织防灾疏散演习,以备今后可能发生的地震和海啸。一些演习模拟背景类似福岛第一核电站遭海啸侵袭后失去电源的情况。

  大阪府一所寺庙10日举行佛教法会,点燃大约1.6万支蜡烛并刻上每名遇难者的姓名。

  观察

  重建路漫漫

  特大海啸给灾区留下了海量废墟。日本环境省估算,仅宫城、岩手和福岛三县共产生灾害废墟2253万吨,其中已完成分拣、回收和掩埋最终处理的只占全部的5.6%。如果依靠县内设施独自处理,宫城和岩手县仅消化灾害废墟就分别需耗时19年和11年。

  没有人愿意在一片狼藉的废墟堆上重建家园。遍布东北灾区的废墟堆如未能及时清理,震后重建只能是纸上谈兵。但目前只有青森县、山形县以及东京都开始接收和处理灾区废墟。一项民调显示,超过86%的市区町村地方自治体因担心焚烧废墟会导致放射性物质扩散,而不愿接纳灾区废墟。

  福岛地凄凄

  福岛20公里警戒区内的废墟基本原封未动。福岛的最大敌人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放射性物质,200万福岛人的最大战斗是“除染”清除、减少起居生活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而在动辄以数十年、数百年计半衰期的放射性物质前面,福岛人的抗争显得那么无助。

  今年3月初,日本首相野田佳彦表示,政府计划投入至少1万亿日元用于福岛核电站周边核污染区的除染。这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全民规模的大行动。掘地三尺,栽培向日葵,高压水枪冲洗,扫落叶,甚至剥树皮。然而,除染效果如何,尚有待时间检验。

  列岛心惶惶

  事故改变的不仅仅是福岛人的生存状态,也在重新塑造许多日本人的生活行为方式,甚至开始动摇日本社会的一些传统价值观。

  为了让来自南国冲绳的孩子体验雪的感觉,青森每年冬天会运送一些雪到冲绳供孩子玩耍。然而,今年却有冲绳的家长提出反对意见,理由是担心雪中含有放射性物质尽管青森距离福岛核电站足有三四百公里。

  涉及福岛尤其如此,媒体不时刊载辐射未超标的福岛工业产品遭拒的新闻,甚至传出不让挂福岛车牌的汽车泊位的极端例子。一些超市,开始提供快速检测的辐射测定仪;在家长们的强烈要求下,一些幼儿园、中小学校允许孩子自带午餐。 据新华社电

  相关阅读

  潘基文赞日本地震后恢复进展 强调防灾措施意义

  日本毁灭性大地震一周年 亲历者称伤痕依旧清晰

  英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学家 预测地震人类无能为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网3月11日电 据联合国网站报道,日本东部去年3月11日发生强烈地震和海啸,夺走了2万多人的生命,造成了2100亿美元的经济损失,以及25年来世界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在这次灾难一周年之际,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对日本在灾后恢复方面取得的进展表示赞赏。

  在3月8日晚由日本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举办的地震和海啸一周年纪念活动上,潘基文秘书长表示,联合国环境署专家几天前所作的报告表明,日本在灾害恢复方面取得了巨大进展。仅在仙台,每天处理的废水量多达460吨;在整个受影响地区,人们在进行回收,废墟被用来建设新建筑,这让人倍感鼓舞。

  潘基文对日本人民战胜灾害的努力表示钦佩,并强调联合国将继续改善防备和应对大规模灾害的能力。

  日本东部大地震还导致海啸侵入了福岛第一核电站,导致冷却系统失灵和六个反应堆中的三个堆芯融化,酿成了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来最严重的核泄漏事故。对此,潘基文表示,他在大地震后努力提高国际社会对核安全与安保的重视,并敦促联合国系统的专家就此提出建议,还在去年九月召开了核安全与安保问题高级别会议。在那次会议期间,国际原子能机构一致通过了一个加强核安全的行动计划。

  与此同时,秘书长减灾问题特别代表瓦尔斯特伦指出,日本东部大地震和海啸突显了防灾措施的重要性。瓦尔斯特伦表示,日本在提高公众的风险意识、开展疏散训练和社会动员方面所做的优异工作很少有其他国家能超过,这次灾难中出现的学生帮助年幼儿童逃离海啸的事例便说明了这一点。瓦尔斯特伦强调,如果人们没有对早期预警做出反应,死亡人数有可能会高得多。

  相关阅读

  日本毁灭性大地震一周年 亲历者称伤痕依旧清晰

  日地震周年祭专家再警告 4年内东京将爆7级大震

  英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学家 预测地震人类无能为力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2011年4月15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日本大地震后,一名女子悲伤地坐在废墟上。
  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获奖作品:2011年4月15日,日本东北部宫城县,日本大地震后,一名女子悲伤地坐在废墟上。
地震后第5天,回公司拿行李的王薇妹拍下的公司被海啸侵袭后的场景。
地震后第5天,回公司拿行李的王薇妹拍下的公司被海啸侵袭后的场景。

  日本“3·11”灾难周年祭 亲历者讲述一年间

  伤痕依然清晰,生活在继续

  一年前,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引发史无前例的三重灾难:地震、海啸、核泄漏,造成19139 人死亡或失踪,30多万人流离失所。灾难造成经济损失高达3000亿美元。

  一年后,地震留下的废墟依然触目,失去亲人的痛苦萦绕不去。

  在重灾区福岛、宫城、岩手三县一些地方,还可以看到被海啸冲上陆地、冲到屋顶的车和船,灾难仿佛停留在昨天。日本环境省说,三县废墟总量约2490万吨,完成大面积清理需3年。

  核辐射还需防范。据测量,一年后福岛的辐射量依然高出东京数倍。核电站禁区范围内离家避难者仍有8.7 万人。人们等待重返家园。一些人失去亲人,看不到未来,精神受重创。最新报道说日本海啸灾区四成以上民众睡眠有障碍;福岛灾区服务迟缓,灾区去留难定。

  伤痕依然清晰,然而更多的灾民已从伤痛中出发。

  重灾区南相马市7.1 万人口中近6 万人离家避难。现在大部分人已返回重建家园。福岛核电站20公里控制区外已有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街上又能看到上学、放学的学生了。一些重建的房屋快要完工,正等待他们的主人归来。暂时还不能返家的人们住在政府搭建的临时应急板房内,他们很可能要长久驻扎。阴冷的白色板房上的鲜艳的图案告诉人们,生活在继续。

  地震后,总计有上百万的志愿者赶往灾区,这在没有志愿服务传统的日本来说可谓盛况空前。

  日本这个岛国一直以来多灾多难。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频繁。最新消息称东京4年内或发生7级以上地震,日本可能考虑迁都。

  多灾多难造就了日本人的韧性、承受力以及对自然的认知。那种认知,当面临巨大的灾难时,就是一种福祉。采访灾民时发现,他们中许多人不会太多地抱怨环境,相反,他们更倾向于沉默并高效地解决问题。日本专栏作家加藤嘉一曾说过,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地震是朋友”,这句话的意义是: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的,但也同样是值得敬畏、必须相处的,因为大自然养育了我们。

  相信这一年,每一个经历了灾难的日本人,都有一个与命运共生的故事。

  特此,我们在3·11周年之际,采访组织了一组亲历者的故事,他们有获奖3·11摄影报道中的主人公、有惊险逃生的中国研修生、有亲历采访3·11的本报记者、有本报特约重访灾区日本媒体记者……通过他们的眼睛与感触,再述灾难的恐怖与重拾家园的奋起进程,从中领悟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承受变故与积极面对生活的精神。

  本报记者 徐晓红

  本报特约记者、日本Media株式会社记者再访灾区,劫后余生的灾民说——

  日子还要过,今年是“复兴元年”

  宫古市田老町,这个曾经经历过1896年明治三陆地震和1933年昭和三陆地震并受到毁灭性打击的小镇,这次的地震和海啸摧毁了田老町70%的房屋,造成256人死亡或失踪。

  在灾后一年的现在,虽然宫古市所有的灾民都搬离了避难所,住上了政府提供的临时住房,但是所有的幸存下来的当地居民却面临着两难的选择,是在自己生活多年,却又给自己留下了深刻伤害的海边上重建自己的家园,还是搬到距离海边比较远高台上重新开始生活。一位当地80多岁的老人说:我一辈子都是靠海活过来的,到了我这个年纪,实在是不想离开已经习惯了的家乡。

  而与宫古市同样受灾严重的南三陆町,在本次地震中共有565人死亡,在地震发生以后,有一名在当地政府防灾部门年仅24岁的姑娘远藤未希,为了能让更多的人尽快避难,在当地政府的办公楼三楼里不停的通过广播喊话通知町民避难,直到海啸摧毁了她所在的办公楼。笔者近日在仅剩残骸的办公楼旁,看到了当地居民为了纪念在这次海啸中牺牲的英灵而供奉的灵台。

  在南三陆町笔者还走访了当地的一家叫做观洋的临海宾馆。当时在海啸过后,临海的这家宾馆的1楼二楼温泉的部分当时遭到海啸破坏,但是为了给大家打气,他们打出了“不让南三陆的灯火消失”的口号,虽然没有水,但是他们坚持营业,接待当地的灾民和志愿者。那天,宾馆里正在举行宴会,气氛很热烈。宾馆的人说,其实大家心里还是很难受,还没有从灾难的打击中站起来。但是活下来的人日子还是要过,所以我们索性就故意要热闹起来。也是借此赶走悲伤。马上就要春天了,只要外面的雪一化,我们就要真正开始重建我们的家园了。我们都称今年为“复兴元年”。同时她也很感谢来自中国朋友们的援助,她说正是大家的支援,才是我们有了重建家园的信心。

  记者了解到,浙江省和日本的静冈县早在30年前成为了友好省县,浙江是去年首批中国地方政府向日本的地震赈灾捐款的省份。静冈县对浙江省方面的好意表示感谢,并立即通过日本红十字会静冈县支部转交到了受灾地区。今年双方还会就庆祝中日恢复邦交40周年和结成友好省县30周年举行一系列的庆祝活动,加深双方的友好交流。相信日本的灾民在来自包括中国在内的各界的帮助下,一定会重新站起来,勇敢的迎接美好的未来。

  一张照片被世界媒体纷纷转载

  本报特约记者一年后专访主人公

  我抱膝痛哭,是为了那些狗狗

  去年的3月14日,在日本《朝日新闻》头版上刊登了一张照片,一位日本女性坐在震后的废墟中,抱膝痛哭。后来,这幅照片被美国的纽约时报等世界媒体纷纷转载,成为记录日本东北311大地震的一张历史性的写照。上月在荷兰举行的第55届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上,这幅照片获得了三等奖!

  3·11一周年之际, 记者终于见到了照片上的主人公——伊藤茜小姐,听取了这位曾经“抱膝痛哭”女性讲述了那段故事。

  去年的3月11日那天,伊藤茜和往常一样,与她喂养的13只爱犬一起,在日本的宫城县名取市过着平静而又温馨的生活。

  “地震过后,还是和往常一样,只是这一次震感大了一点。我简单收拾了一下屋子,开车去附近的超市,想买一些手电电池和食品备用。就在我开车返回家的路上,在我前面的一辆小货车突然来了个急刹车,我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事儿,就看到眼前突然树起一道黑色的高墙!当我开车疯狂地躲开那面黑色的高墙后,我才意识到,这是海啸……”

  一瞬间,整个世界变了,道路没有了,房屋建筑没有了,只有无边无际,看起来都是一样景观的废墟和散乱的尸体。

  “当时我最担心的就是那些小狗们。穿着在避难所借的一双不合脚的水靴,和周围人一样,我在瓦砾中寻找自己的家的位置。找了两天都没有觉得一点疲备,但是当我看到已经被冲垮,特别是家里和心爱的小狗们一起生活的2层已经不存在的时候,突然才感到脚被磨破的剧痛,我再也站不住了……”伊藤茜脱下那双红色的水靴,瘫坐在地上的时候,一位记者拍下了这张后来在世界获奖的照片。伊藤茜说,“我那时坐地而哭是想起了那些失踪的狗狗。”

  现在伊藤茜已经搬离了灾区,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当记者看到她的时候,她身边除了两只躲过惊涛骇浪的大型犬外,又增加了2个小伙伴—一只腊肠犬和一只小西施狗。

  海啸之后,伊藤茜的人生也发生了变化,“我现在在学习做狗的美容师,每周学习工作4天。地震后我才感到她们太需要关爱了。”  谈起现在的生活,伊藤茜的脸上又显出了不安的表情。“现在生活很艰苦。本来还想再养几头小狗,但是经济上不容许。现在政府有给灾民的各种补贴,可以自己找到适合养狗的房子,但是这些补贴只有2年的期限,而这两年和今后需要做的事情还太多。”

  相关阅读

  英国地质调查局地震学家 预测地震人类无能为力

  日地震周年祭专家再警告 4年内东京将爆7级大震

  东京存七级以上大地震威胁 板块边界深度成主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日本核污染引严重后果

  日本当局正调查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受辐射污染碎石混入建筑材料事件,发现至少60幢住房使用“辐射石”。

  碎石由福岛县浪江町双叶碎石工业工厂提供,厂址邻近政府划定的辐射疏散区。共同社23日援引政府方面一些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去年3月11日地震至政府划定辐射疏散区期间,这家工厂运出5725吨碎石。这些碎石被制成混凝土,在福岛县用于近1000处建筑地点,包括房屋、道路和河堤。

  政府调查3月底至4月12日碎石去向,发现它们用于建造大约60幢私宅和公寓。4月12日以后,受污染碎石继续外运并用于建设。这些消息人士说,用这些碎石建造的房屋可能达到100座。《读卖新闻》报道,“辐射石”在福岛县用于建造医院和养老院。

  本月15日,福岛县二本松市报告,一幢新建公寓内,一套房的屋内辐射值高于屋外,公寓所用混凝土的原料由双叶碎石工业工厂提供。

相关阅读

  老翁观云彩竟准确预测日本地震 专家称仅是巧合

  日本宣称核泄漏事故平息 辐射仅是三月极小部分

  日本大地震导致严重后果 海床位置竟移动五十米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地震分析师安东尼-古尔里诺演示工作中的预警系统,已发出地震警告
地震分析师安东尼-古尔里诺演示工作中的预警系统,已发出地震警告
美国的预警系统在模拟1994年6.7级诺思里奇地震时接受测试
美国的预警系统在模拟1994年6.7级诺思里奇地震时接受测试
已接受测试的预警系统尚没有推向公众和企业,它拥有挽救数千人生命的潜力 图4
已接受测试的预警系统尚没有推向公众和企业,它拥有挽救数千人生命的潜力
官员们表示两座核反应堆在地震发生后自动关闭
官员们表示两座核反应堆在地震发生后自动关闭
8月的地震中,距离震中大约10英里(约合16公里)的一座核电站被迫关闭
8月的地震中,距离震中大约10英里(约合16公里)的一座核电站被迫关闭
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预警系统接受实战检验,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
3月,日本发生大地震并引发海啸,预警系统接受实战检验,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

  北京时间9月22日消息,8月,美国发生一场地震并导致一座核电站关闭。一个月后,加利福尼亚州的地震学家成功测试了一个地震预警系统。这一系统能够在探测到断层断裂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时发出早期预警。

  这个地震预警系统由加州大学研发,目前还没有推向公众或者企业。也就是说,在发生地震时,只有一组科学家能够接到警告。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预警系统将投入使用,为美国公众提供预警服务。8月,弗吉尼亚州路易莎县发生5.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距离震中10英里(约合16公里)的一座核电站关闭,避免了一场更大的灾难。

  类似的地震探测系统已经在日本、墨西哥、台湾和土耳其出现。在3月11日发生9级大地震并引发海啸时,日本的预警系统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由于这一系统,东京居民在高层建筑开始摇晃前10到30秒收到警告。借助于早期预警系统,大约有12辆列车立即刹车,避免灾难发生。美国采用的一种预警系统允许空中交通管制员及时终止飞机的起降。

  9月1日,加州发生4.2级地震,加州大学地震学家伊丽莎白-科克兰利用这个机会测试预警系统。她说:“如果不是得知发生地震,我会认为是一辆从附近经过的卡车。”早期预警系统的支持者表示,由于很难预测地震,最理想的做法就是让居民和商业部门在地面晃动前做好准备。即使能够争取短短5秒钟也是非常宝贵的。

  加州大学项目参与者理查德-艾伦表示:“你一定希望在墙壁倒塌前钻到坚固的桌子底下。我们不希望人们慌忙跑出建筑。”早期预警系统能够感知到断层断裂后产生的第一个能量脉冲,根据有限的信息评估地震强度。由于地震波的移动速度存在差异,这一点是可以做到的。部署在地下的传感器网络可以探测到快速移动但破坏性较小的P地震波,P波之后是破坏性较大的S波,警报将在S波到达前发出。

  预警系统能够争取到几秒到几十秒的时间,具体取决于与震中之间的距离。距离越远,时间越长。项目负责人道格-加文表示,如果预警系统取得成功,列车可以及时刹车,飞机会被及时禁飞,发电厂可以做好准备,学生也会被撤离到安全地带。预警在地震源头无法发挥作用,因为震动几乎立即扩散。

  在1995年6.9级神户地震之后,日本开始投入巨大努力,研发公共预警系统。具体研发工作开始于2000年。在投入5亿美元和历时7年之后,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早期地震预警网络。除了日本外,墨西哥、台湾和土耳其同样部署预警系统,但先进程度远不及日本。

  3月,日本地震预警系统接受“实战考验”,当时的大地震袭击日本东北部地区并引发海啸。在传感器首次探测到地震发生迹象后8秒钟,日本政府通过电视、电台和手机向公众发出警告。数百万人收到警告,争取到5到40秒时间,具体取决于他们与震中之间的距离。东京距离震中大约230英里(约合370公里),在收到警告大约10到30秒后,东京的高层建筑开始出现摇晃。十几辆列车及时刹车,避免灾难发生。在地震后一周举行的众议院附属委员会听证会上,美国地质勘探局负责人玛西娅-麦克努特对议员表示,日本的预警系统挽救了数千人的生命。(秋凌)

  相关阅读

  美地震殃及整个东部 科学家详解地震波及广原因

  美国东海岸地震现神奇现象 微博比地震波还快?

  美国东海岸地震破坏力大 百年纪念碑现裂痕(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东海岸震感明显

  23日,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生5.8级地震,震中位于米纳勒尔,阿拉巴马州、印地安那州和安大略省在内的很多地区均有震感

  据美国《科学美国人》杂志报道,地震在北美东部地区并不罕见,发生大地震时波及范围也非常广,距离震中很远的地区都能感受到震感。美国东部时间8月23日大约下午2点,美国弗吉尼亚州发生5.8级地震,震中位于米纳勒尔,整个北美大陆东部地区持续摇晃了几分钟。当时,从北部的加拿大安大略省到南部的佐治亚州以及西部俄亥俄州和田纳西州等内陆地区均感受到震感。

  与东部地区相比,美国西部地区发生的更为强烈的地震却很少被附近地区感觉到。洛杉矶发生的地震不可能影响到旧金山,相比之下,华盛顿特区的地震却波及到波士顿。北美东部地区并不处在构造板块的地震活跃边缘,因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在2.5亿多年前开始形成,现在距离任何一个地震活跃边缘都达到数百公里。

  弗吉尼亚为何拥有一个地震活跃区?美国东岸的地震波为何传播如此之远?这一地区又为何拥有“对地震免疫”这个名不副实的名声?为了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科学美国人》杂志采访了美国地质调查局的地球物理学家朱莉·达顿。以下是经过整理的采访记录

  东部地震波传播为何如此之远?

  这与基本的地球构造有关。西岸存在很多地质畸形,例如裂缝和断层,地震发生时,大量能源消散。由于地震波在大量不同的岩层和更为松散的结构中传播,距离震中很远的地区不会产生震感。东岸的岩层较为紧密而古老,地震发生时,能量非常平稳地传播,由于沿途没有很多障碍阻挡能量传播,因此很容易波及到很远的地区。

  东部岩层有什么特点?

  东部的岩层更为坚实,地震发生时,能量更容易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西岸的岩层较为脆弱并且存在断裂现象,因此很容易摇晃。如果遇到破裂的地壳,地震能量会在从一个地区传播到另一个地区时逐渐消散。遭遇断层时,部分能量便消失在断层中。在这种地质构造中传播时,地震能量消失的速度要超过坚固的地质构造。

  东岸也有断层,为何不能消散能量?

  东岸的岩石更为古老,是克拉通(构造板块中部古老、坚固并且相对稳定的岩石区)的一部分,所发生的断裂程度不高,存在很多小断层。

  这些小断层具体指什么,与导致此次地震的断层类似吗?它们为何在平静了很久之后仍然滑动?

  这些岩层仍承受压力和拉力。整个大陆仍在移动,不仅仅是板块边界。如果积累了数千年的压力而没有发生断裂,等待你的将是一场更大的地震。弗吉尼亚地震区宽度达到120英里(约合193公里),是所承受压力和拉力超过其他一些地区的陆壳组成部分。具体原因是什么,现在也不十分清楚。

  这一次的地震是否与此有关?

  东岸发生地震的频率实际上比人们认为的更为频率。整个东部地区都存在可导致地震的断层。如果发生一次大的地震,人们便会意识到这一点。东岸发生的地震与日本东北地震或者其他地震不同。这一地区很久以前就形成山脉,现在仍承受着压力和拉力。我们并不十分清楚具体哪个断层导致此次地震,附近的湖岸断层和斯巴塞维尼亚(Spotsylvania)断层可能性较大。我们仍需要对很多东西进行深入而广泛地研究。这一地区容易发生地震,未来还会发生更多地震。

  此次地震是一次小概率事件吗?

  弗吉尼亚地震区是地震多发区,但发生这种级别的地震还是相当罕见。当地居民没有必要为未来可能发生的地震做好准备,因为从最近的历史来看,这种事情并未发生,但这绝不意味着过去从未发生过。

  这是否影响该地区的其他断层,进而引发更多地震?


存在发生更多地震的可能性。有些地震会完全释放一个地区的压力,让这一地区的力达到一种平衡。有时候,一个地区的地震会增大另一个地区的压力,因为这一地区无法释放能量,只能将能量转移到其他地区。现在还很难确定这一次的压力变化情况。压力是否转移到其他地区或者全部释放并达到一种平衡,现在还是一个未知数。

  未来会怎么样?

  我们曾经历过类似这样不同寻常的地震。虽然对弗吉尼亚来说有些怪异,但在我们看来并不奇怪,因为地震本身很难预测。我们已经经历了一次大地震,未来发生大地震的可能性很小。此次地震并不会提高这一地区的地震活跃性。这很有可能是一次孤立的事件,未来发生类似地震的可能性很小,但谁也无法保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东部地震引民众恐慌

  “我先在Twitter上看到有华盛顿特区的人说地震了,大约15秒后我感觉到了它(地震波),社交网络比地震波还快!”布鲁克林居民杰西·弗里德曼发微博称。

  随着大量呼叫造成手机网络堵塞,两大社交网站Facebook和Twitter成为本周二美国东海岸地震后的一个重要信息通道。

  根据美国地质勘测部门数据,地震发生于下午1点51分,仅仅4分钟后,Facebook就显示约300万用户更新状态中就出现了“地震”一词。

  Twitter上也全是来自网友的问题,对于5.8级地震实地实时的描述以及联系家人朋友的信息。

  地震发生的一分钟内,Twitter上就有超过4万条关于地震的消息。

  这个微博网站称地震期间,每分钟就有5500相关信息发布,大大超出了5月份本·拉丹的死亡事件以及3月份的日本地震。

  一些人在Twitter和Facebook上表示,他们从网络上得知地震消息甚至早于自己感受到地震。

  “地震”一词成为本周二东海岸T w itter上最热词汇,包括里士满、华盛顿特区、雷利、波士顿、普罗维斯登、纽约、费城、巴尔的摩以及匹兹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震学专家表示,因为地壳变化,纽约随时会发生大地震。

  哥大拉蒙地球观测站(Lamont-Doherty Earth Observatory)专家金万永(Won-Young Kim,音译)表示,纽约上次发生里氏规模5.3级地震是在1884年。据研究数据显示,这种规模的地震每100年发生一次,现在已超过周期,而上次地震的震央在布碌仑和长岛沙角(Sandy Hook)之间的海中,虽然那次地震没有造成民众死亡,但对建筑造成损坏。

  金万永表示,已超过100年地震周期的纽约,“任何时间都可能发生大地震,如果明天发生大地震,我不觉得惊讶,我们也无法知道发生在哪里”。他说,大地震确切的时间很难确定。

  因为东岸地壳断层活动不如美国西岸断层频繁,民众对东岸断层所知不多。

  联邦地质调查局(U.S. Geological Survey)地震学专家史瓦兹(David Schwartz)表示:“因为东岸断层很少活动,所以东岸断层标示得并不清楚,而且这种断层所产生的地貌和经常活动断层地区的地貌不同。”

  哥大地震研究所三年前发布的数据显示,美国东北部有一个较活跃的地震带绵延25哩,从康州史坦佛(Stamford)到纽约哈德逊河谷。地震带在皮克斯基(Peekskill)距离印第安点(Indian Point)的核电厂仅1哩。该研究报告作者表示,该断层带“可能造成规模6级以上的地震”。

  哥大地球观测站报告共同作者阿布鲁斯特(John Armbruster)表示:“如果发生那样的地震,损失的规模将达数十亿美元,砖造的楼房可能倒塌,并造成居民死亡。”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4 页,共 2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