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潜行围捕:狮子慢慢靠近水牛,展开围捕,寻找弱者,伺机行动。
潜行围捕:狮子慢慢靠近水牛,展开围捕,寻找弱者,伺机行动。
掉头逃窜:水牛一致对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狮子。这个时候,狮子的角色发生戏剧性变化,从猎手变成“猎物”。
  掉头逃窜:水牛一致对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狮子。这个时候,狮子的角色发生戏剧性变化,从猎手变成“猎物”。
逃跑:这些饥肠辘辘的狮子被迫转身逃走,捕食计划失败。
逃跑:这些饥肠辘辘的狮子被迫转身逃走,捕食计划失败。
迅速逃走:水牛反击,扭转战局,狮子只能空着肚子逃离现场。
迅速逃走:水牛反击,扭转战局,狮子只能空着肚子逃离现场。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群骄傲自大的狮子跟踪水牛数小时后,瞅准时机缓慢靠近,准备实施屠杀计划。但这些早已成为猎杀目标的水牛们并不打算不战而降,而是开始反击,击退了凶残的狮子。一位野生动物摄影师刚好拍下了这个令人不可思议的场面。

  当时,狮子根本没料到即将成为嘴中肉的猎物会发起反击。但水牛聚集而来,没过多久在数量上就占了压倒性优势,从而变被动为主动,向凶猛的狮子群起而攻之。狮子见势不妙,只能放弃追捕,美餐一顿的计划就这样泡汤了。野生动物摄影师布兰登-克莱默在博茨瓦纳的杜巴岛用相机拍到这些惊人的动物逃亡照片,大为吃惊。

  拍摄非洲野生动物已有13年的克莱默说:“我跟踪了这些狮子数小时,想拍一些它们捕猎的照片。我在车里就能顺利完成这项工作。狮子追捕这群水牛时,我就在离它们15米远的地方。有些狮子看起来非常年轻。我想它们很可能是缺乏经验的猎手。但在开展攻击前,它们的潜行围捕行动做得十分出色。”

  他说:“当时,狮子数目不多,水牛却是一大片。我就想,这些凶猛的食肉动物正对这些猎物垂涎欲滴,想美美地享用一顿大餐吧。第一头狮子展开猎杀行动时,水牛并未受到惊吓。我想它们可能知道这只是一头不成气候的年轻狮子,根本就没把它放在眼里。但接下来发生的事,让我明白了一切。整个牛群转过身来,朝着狮子们冲去。由于力量悬殊太大,狮子没有选择,只能扭头就跑。我想,这些年轻的狮子到了晚上一定会饥饿难耐。自然界总能给我惊喜。我喜欢拍狮子,它们真是一种非常神奇的动物。”(孝文)

  相关阅读

  摄影师拍残忍一幕 小羚羊错将花豹当妈妈引灾难

  喀麦隆发现大象坟场:偷猎者大屠杀触目惊心(图)

  勇猛羚羊不惧万兽之王 受挫狮子竟落荒而逃(图)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仓皇逃窜!愤怒的母象慌乱中投入战斗,保护幼象免遭饥饿土狼的疯狂围攻。仓皇逃窜!愤怒的母象慌乱中投入战斗,保护幼象免遭饥饿土狼的疯狂围攻。
土攻:母象不停反击,一只土狼对面扑来一阵尘土。土攻:母象不停反击,一只土狼对面扑来一阵尘土。
土狼扑向幼象身后,进行围攻,想将其制服。土狼扑向幼象身后,进行围攻,想将其制服。
不平等的战斗:这些土狼根本没有机会抵抗愤怒的母象,它在最愤怒的时候连根拔起几棵大树。不平等的战斗:这些土狼根本没有机会抵抗愤怒的母象,它在最愤怒的时候连根拔起几棵大树。
丛林规则:母象击退土狼围攻,幼象躲在母象后面,寻求庇护。丛林规则:母象击退土狼围攻,幼象躲在母象后面,寻求庇护。
警惕下面:幼象在战斗中失去了尾巴,但在母象竭力保护下,它活了下来,还将继续参与明天的战斗。警惕下面:幼象在战斗中失去了尾巴,但在母象竭力保护下,它活了下来,还将继续参与明天的战斗。
最后一只土狼夹着尾巴慌忙逃窜。最后一只土狼夹着尾巴慌忙逃窜。

  北京时间3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一群可怕的土狼试图猎杀一头小象,结果,保护意识很强的母象拼命反击。一群游客恰巧目睹了这个扣人心弦的战斗场面。

  幼象离开母象时,这些有点像狗一样的哺乳动物抓住时机猛扑上去。但幼象似乎根本没有察觉到潜在的巨大危险。警觉性很高的母象发现敌人来犯,立即投入战斗。一场生死较量就这样拉开了帷幕。

  6只土狼从背后偷袭幼象,想将其击倒。母象大怒,迅速展开反击。母象朝着这些凶残的动物狂奔,其实力足以震撼土狼。身后连根带起的几个大树就是母象力量的证明。这头庞大的母象摆动着象鼻,用厚重的大脚用力踢来回打转的土狼,土狼很快就被驱散。紧接着,母象回到幼象身边。不幸的是,小象的尾巴在这场激烈的遭遇战中被土狼咬掉了,但其他地方好像并未受伤。

  一群受到惊吓的游客见证了这场残酷的遭遇战,他们都希望母象取得胜利。当时,非洲旅游公司“视野”(Eyes)的导游詹姆斯-维尔斯在博茨瓦纳的利亚尼托灌木区,正带领这群游客观光。

  这个50岁的芝加哥人表示:“我们刚从3辆车里出来,就听到一头大象发出尖叫声。于是我们循着声音的方向找去,发现两头母象和两头小象,约10只土狼试图捕杀一头小象。它们等待时机,小象走到一块空地时,两三只土狼冲了上去。然后母象赶走这群试图攻击幼象的土狼。小象单独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10秒钟,母象就回来了,变得更加愤怒。”

  维尔斯说:“母象不顾一切地反击土狼,几棵树都被它撞倒。土狼攻击计划失败,消失在母象扬起的尘土中。幼象的尾巴被土狼咬掉,但并无大碍。在非洲,你会经常看到大象没有尾巴。我们看到的这一切真是太扣人心弦了!”(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卡梅伦9日在伦敦南部街头与警员对话,誓言强硬反击骚乱 卡梅伦9日在伦敦南部街头与警员对话,誓言强硬反击骚乱

2011年8月9日,在伯明翰市,几名暴徒手抱几个装有电器的箱子跑出一家电器商店。 2011年8月9日,在伯明翰市,几名暴徒手抱几个装有电器的箱子跑出一家电器商店。

  中新网8月10日电 综合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10日再次主持召开内阁紧急安全会议,制定对策应付连日来在英国多个城市蔓延的骚乱。

  继9日主持COBRA安全委员会(又称“眼镜蛇”安全委员会)紧急会议后,卡梅伦10日再次主持召开该会议。10日会后,他在唐宁街10号首相府外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将可能采取一切新的措施针对骚乱分子。他说,“我们需要来一次反击,反击正在进行当中”。

  据悉,COBRA安全委员会是由英国最高安全官员、紧急事务官员和政府官员组成的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是应对社会突发事件,比如恐怖袭击或自然灾害。

  卡梅伦宣布,安全部门负责人已决定授权警方在必要时使用高压水枪、橡胶子弹对付骚乱。他说,目前还没有必要用到高压水枪这样的“武器”,但当局已制定应变计划,在使用这样的“武器”前将提前24小时给出通知。

  据悉,这是英国当局首次同意在英格兰本土使用高压水枪。过去,当局曾在北爱尔兰使用过高压水枪,镇压骚乱。

  卡梅伦指出,“我们不会让英国的街道上出现恐惧的氛围”,警方正根据公布的监控录像排查、搜捕参与骚乱的暴力分子嫌犯,而那些“虚伪的人权关注”的说法不会阻挡警方的脚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二, 28 12月 2010 09:07

“朝鲜或明年举行核试验”

韩国一报告称朝明年或进行第三次核试验,预测六方会谈明年重启
 

 据韩国媒体报道,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24日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朝鲜2011年会继续进行核开发及加强核武能力,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的可能性也很大。

 朝鲜威胁开展“核圣战”

 这份报告发布的前一天,韩国总统李明博在朝韩边界视察军队时说,如果再遭到朝鲜攻击,将进行“无情的反击。”同一天,朝鲜人民武力部部长阵风相对地放出狠话,称朝鲜已经做好准备开展“核圣战”。

 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的报告称,朝鲜很可能在2011年再次举行核试验。

 “朝鲜进行第三次核试验的可能性非常大。而再次举行核试验一方面是为了保持军事警惕,另一方面是为了树立下一代领导人金正恩的威信。”报告说。

 韩媒称朝挖地道准备试验

 朝鲜曾在2006年和2009年进行过核试验,报告指出,如果朝鲜再次举行核试验,将使已经紧绷的朝韩关系更加紧张。本月初,韩国媒体曾报道说,朝鲜正在挖掘一条隧道,为新的核试验做准备。

 此外,韩国外交安保研究院发表的这份名为《国际形势2011展望》报告指出,因朝韩炮击事件等一系列原因,在短期内展开朝美对话和六方会谈是很困难的事情。报告认为,六方会谈会于2011年召开,但会谈上阻止朝鲜进行核试验的可能性将很小。(钟合)

 ■ 相关新闻

 韩借圣诞树搞心理战

 韩国媒体24日报道说,韩国防部当天表示,位于京畿道爱妓峰上的圣诞树将会继续点灯到明年1月8日。

 国防部发言人金珉奭当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从21日起点灯的爱妓峰圣诞树,当初计划点到26日为止。但根据宗教界的建议,决定延长点灯到2011年1月8日凌晨。据悉,1月8日是朝鲜下一代领导人金正恩的生日。韩国防部表示,圣诞树可以向朝鲜传递和平信息。

 爱妓峰灯塔距离朝鲜只有3公里,如果爱妓峰的灯火亮起,在朝鲜的开城能用肉眼看到。自2004年6月举行的第二轮韩朝将军级军事会谈中商定,停止所有军事分界线地区的宣传活动后,爱妓峰灯塔的点灯活动就一直处于中断状态。

 朝鲜媒体抨击说,韩要重启对朝心理战,促使朝采取军事应对措施,进而发动侵略朝鲜的战争。(钟合)

 ■ 链接

 朝鲜:当年未劫持韩国人

 据新华社电 朝鲜“民族和解协议会”发言人24日在平壤发表谈话,指责韩国提出所谓“战时被劫持者”问题是“卑劣的政治挑衅”和“对抗行为”。

 发言人说,所谓“战时被劫持者”问题根本不存在。那些在朝鲜战争期间来到朝鲜的人是对当时的韩国政府感到绝望而“起义来到北方的”。韩国当局现在给这些人戴上“被劫持者”的帽子是“拙劣的丑剧”。

 据朝媒报道,最近韩国成立了以国务总理为首的机构,负责查明“战时被劫持者”问题和他们的下落。

 朝韩之间在“战时被劫持者”问题上存在分歧。韩国称,在朝鲜战争期间,其国民被朝鲜“劫持到北方”;而朝鲜认为这些人是“自愿到北方的”。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