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5月1日,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人们将一艘沉船的部分残骸拖到岸边。印度警方称,沉船事故已经造成105人丧生。   5月1日,在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人们将一艘沉船的部分残骸拖到岸边。印度警方称,沉船事故已经造成105人丧生。

  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一艘客运渡船4月30日沉没,印度官方确认死亡人数5月1日增加至105人,仍有100多人下落不明。

  百余失踪者恐难生还

  印度警方说,失事渡船从图布里地区出发,沿布拉马普特拉河行驶,原定前往附近法基尔根杰地区。警方介绍,这艘双层客船额定搭载人数225人,沉没时实际搭载大约350人。客船没有配备救生艇和救生衣。

  事发后,大约150人被救起或者自行游至岸边。由于河流湍急,加上当地天气恶劣,搜救进展迟缓,失踪者生还希望渺茫。

  35岁的乘客塔利布·阿里侥幸逃生。他回忆,船只断裂沉没前遭遇暴雨,许多乘客哀求船长把船驶往附近一个沙洲,遭到拒绝。“暴雨愈加猛烈,船突然断为两截,很快下沉。”

  暴雨大风妨碍救援

  渡船沉没后,当地边防安全部队高级官员莫汉·拉尔说,大约35名边防人员乘船抵达事发水域,手持探照灯搜寻。附近村民加入救援。

  恶劣天气和夜幕降临增加施救难度。救援人员说,大风刮倒一些大树,阻碍交通。 刘锴(新华社专稿/专电)

  ■ 链接

  超载严重印沉船频发

  据新华社电 在印度一些偏远农村地区,渡轮是常见交通工具。基础设施欠佳、救生设备缺乏、超载现象严重等因素致使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2010年1月30日,一艘客船由于严重超载,在印度南部安得拉邦戈达瓦里河翻沉,造成10人死亡,另有20人失踪。

  2010年10月10日,一艘载有100多名乘客的船只在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翻沉,造成至少36人死亡。

  2011年10月30日,一艘运载大约200人的船只在印度东部地区一河流中翻沉,造成80人死亡,50多人失踪。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2月27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的“不朽的声音”计划旨在记录世界各地的濒危语言。根据参与这项计划的语言学家的发现,世界上共有8种语言濒于“灭绝”。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的美国科学促进会年度会议上,语言学家大卫-哈里森和格雷戈里-安德森公布了“不朽的声音”计划建立的在线字典。迄今为止,这个在线字典共收录了超过3.2万个词汇和超过2.4万段说本族语言的人的音频资料。

  1.记录濒危语言

记录濒危语言记录濒危语言

  巴布亚新几内亚,语言学家哈里森(中)在说本族语言的约翰-阿吉德(左)的帮助下记录濒危语言Matukar Panau。根据《国家地理杂志》的“不朽的声音”计划,Matukar Panau是8种濒危语言之一。这项计划旨在通过创建“有声字典”的方式记录濒危语言,允许所有人倾听这些正在消逝的语言。音频资料中的主人公可能就是最后一批说这些濒危语言的人。

  哈里森是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濒危语言研究所的副主席。他在一份声明中说:“说濒危语言的群体正利用数字技术帮助拯救他们的语言,让全世界人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除了Matukar Panau语外,有声字典还收录了巴拉圭北部的Chamacoco语,印度的Remo语、Sora语和Ho语,俄罗斯和蒙古的Tuvan语以及几种凯尔特语。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有更多濒危语言被收录到这个字典中。

  同样就职于濒危语言研究所的安德森说:“我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其他语言的资料,将在未来一到两年收录到字典中。”据语言学家估计,全世界目前共有近7000种语言,可能将有超过一半将在2100年之前绝迹。

    点击收听“ngau nang panau ngagamukgokai”/“我讲Panau语”

    点击收听“ong ngau gamuk panau”/“你与我交谈”

  2.与语言学家面对面

与语言学家面对面与语言学家面对面

  巴布亚新几内亚,语言学家安德森(右)采访阿吉德。目前,说濒危Matukar Panau语的人只有大约600人,阿吉德便是其中之一。安德森表示,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马图卡尔(Matukar)是一个小渔村,当地存在多种语言。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年轻人出现一种倾向,更喜欢说克里奥尔语和英语的“混合版”,这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很流行。

  在“不朽的声音”项目组3年前开始记录濒危语言前,Matukar Panau语从没有被录音,甚至很少有文字记录。当地人请求语言学家将音频上传到互联网,虽然村里没有一个人使用互联网。2011年村里通电之后,他们第一次在网上看到他们的文字和听到他们的语言。

  德克萨斯州大学阿灵顿分校语言学家科伦-菲特兹拉尔德表示,其他一些有声字典计划也在进行当中,绝大多数聚焦说特殊语言的群体,这些计划收录的内容可以添加进“不朽的声音”计划的有声字典。菲特兹拉尔德建议濒危语言研究所成立专门小组,将一系列有声字典整理在一起。毫无疑问,这是一项非常耗时耗力的工作。他说:“我们可以借助一些软件简化这项工作,不过,仍需要专门人员坐在电脑前,进行数据录入和音频文件编辑工作。”菲特兹拉尔德并没有参与这项新的有声字典计划。

    点击收听:“ngau ngahau wag adape, nab onon ngabalape”/“如果我有一条独木船,我会扔出一个钩子”

    点击收听:“ngau fud wasing ida nganinge”/“我吃鱼会搭配香蕉”

  3. 巴拉圭萨满教徒

巴拉圭萨满教徒巴拉圭萨满教徒

  巴拉圭普尔托-戴安娜(Puerto Diana)地区说Chamacoco语的萨满教徒蒂托-佩雷兹,身穿传统服饰,脖子上戴着羽毛项链,同时佩戴头饰。目前说Chamacoco语的人只有大约1200人,是一种极度濒危语言,现已收录进有声字典。安德森说:“他们的语言面临威胁,因为越来越多的人说西班牙语。拉丁美洲绝大多数地区都出现这种现象。Chamacoco语听起来很酷,让我产生浓厚兴趣。”

  这位语言学家指出有声字典计划并不是为了教会其他人学会一种濒于灭绝的语言,而是希望将其作为语言教学的一种补充。他说:“这个有声字典可以教你一种语言的词汇如何发音,但如果想说这种语言,你必须学习语法。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资源,也是一个开放性资源,谁都可以使用,就像其他任何字典一样。”

    点击收听:“eɪje ɪt wuʒɔ”/“你讲话速度很快”

    点击收听:“detʃɔle ese dʒɪpẽɹ je tewi dɔʃbe”/“明天翠鸟不会吃鱼”

  4.说Remo语的印度人

说Remo语的印度人说Remo语的印度人

  说Remo语的印度人,身穿传统服饰。印度的Remo语也被收录进有声字典。安德森表示,学者们对Remo语尤为感兴趣,因为这种语言拥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他说:“这种语言已经在印度存在了很长时间,历史可追溯到印度教之前的时代。”

    点击收听:“aniŋ remosam sagita”/“我讲Remo语.”

    点击收听:“abubuʔ sumo konun druka munabaj”/“一头很大的老虎吃了一条蛇”

  在安德森和其他语言学家眼里,一种语言的消亡并不仅仅是确定词汇和短语的消失。很多研究发现语言会影响人的思维方式,一种语言的消失意味着人类失去一种看待这个世界的思维方式。此外,研究还发现多种语言并存能够对社会产生很多积极影响。安德森说:“大量证据证明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大脑更健康,患痴呆和阿尔茨海默氏症的风险更低,进而减少家庭和社会的经济压力。能说两种语言的人往往教育程度更高,平均收入也是如此。”(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华网新德里5月1日电 印度警方30日称,印东北部阿萨姆邦当天发生的沉船事故已经确认造成105人丧生,目前仍有大约100人下落不明。

  媒体援引当地警方的话说,救援人员和当地村民已经发现105具遇难者遗体,150余人获救或自行游到安全地点,但仍有约100人下落不明。

  警方说,受狂风、暴雨及能见度差等因素影响,救援工作推进艰难。

  警方说,这艘搭载350余名乘客的渡轮在图布里地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遭遇暴风雨后断成两截,随后倾覆沉没。乘客多为渔民、农民和劳工。

  事发后,印度总理辛格下令向救援行动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并责成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善后理赔以及遇难者家属安抚等工作。

  在印度一些偏远地区,渡轮是常用水上交通工具。由于基础设施差,监管不力、超载现象严重等,水上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超):印度警方4月30号说,印度东部阿萨姆邦当天发生渡船沉没事故,目前至少已经造成超过100人死亡。这起事故究竟是如何发生的?本网连线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驻印度记者王超,介绍有关这起沉船事故的最新情况。

  记者:这起事故发生在4月30号下午约4点20分左右,事发地点是在离阿萨姆邦首府高哈蒂约280公里的图布里地区一处渡口附近。一艘满载300多人的双层渡轮在驶离渡口后,沉没于布拉马普特拉河中。截止到当地时间5月1号凌晨近2点钟,正在当地执行救援任务的印度国家应急救援队队长阿洛克表示说,目前已经发现了103具遇难者遗体,100多人仍处于失踪状态。

  在印度总理辛格的直接关注下,印度国家应急救援队以及当地驻军等都已经赶到现场展开营救行动。但由于深夜能见度很差,当地又赶上暴风雨,河水的水流十分急,营救工作十分艰难,除了数十人在事发后游到岸边获救以外,其他乘客生还可能性较小。

  主持人:那么这起沉船事故的原因现在有没有什么说法?

  记者:当地的官员表示说,暴风雨是此次沉船事故的主要原因。在这起事故发生的不远处,另外一艘渡轮也发生了翻船后沉没,有12人失踪。不过也有印度媒体指出,渡轮严重超载也是原因之一。在印度东部等偏远农村地区,渡轮是十分普遍的交通工具,而轮船超载和安全标准缺失是十分常见的现象。目前阿萨姆邦的首席部长高戈已经派遣调查人员赶往现场,彻查事故原因并确定责任归属。

  印度总统帕蒂尔在得知消息后,表示她对于如此多的生命遇难表示“十分哀伤”。总理辛格在和阿萨姆邦首席部长高戈通话的时候也表示了这是一起“悲剧”,他表示中央将会提供任何可能的帮助,以尽快的展开大规模营救活动。此外,辛格还表示要妥善安置受伤乘客和遇难者亲属。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009年9月30日,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发生沉船事故,造成至少37人死亡。资料图片 2009年9月30日,印度西南部喀拉拉邦发生沉船事故,造成至少37人死亡。资料图片

  载有大约350人的印度渡船于当地时间4月30日在该国北部河流上断裂后沉没,目前大约40人遇难,另有160人失踪。媒体称,事发时,当地遭遇暴雨袭击。此外,导致事故的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超载。

  目睹乘客被淹没

  事故所在的阿萨姆邦警方主管J·N·乔欧达哈里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船上有大约350人。暴风雨将渡船‘劈成’两半。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了40具遗体,据估计,有150人要么获救,要么自己游到安全地带。”

  阿萨姆邦警方称,这艘双层甲板的渡船在印度东北部图布里地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急流中沉没。

  有目击者称其看到乘客们被强劲的河流给淹没了。目击者哈罗依透露说,这艘船从达胡布里地区(Dhubri)出发,前往邻近的法基甘贾地区(Fakirganjan)。沉船事故就发生在4月30日下午。

  达胡布里地区距阿萨姆邦最大城市高哈蒂(Guwahati)有300公里远。媒体称,在印度偏远的农村地区,船只是普遍的交通工具。此外,超载以及缺乏安全标准已司空见惯。

  印总理视沉船为悲剧

  目击者拉胡尔·卡马卡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河水湍急,我能看见人们被淹没了。”据其了解,沉没的渡船载有农户、渔民和其他职业的当地人,其中多为妇女和儿童。

  阿萨姆邦首席部长塔伦·郭戈伊(Tarun Gogoi)表示,事发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已打电话给他,许诺从首都新德里派遣更多的救援人员以及提供更多的支援。郭戈伊还说:“军方、边境安全部队以及其他配有机动船的救援队伍已经前赴事发地,但是夜幕降临以及糟糕的天气正在妨碍救援工作。”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得知这么多生命丧失,他感到“震惊和悲伤”,并将此视作“悲剧”。(物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社新德里4月30日电(记者吴强)印度警方30日说,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当日发生一起渡船沉没事故,至少造成35人死亡,上百人失踪。

  警方说,事故发生在印度东北部图布里地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事发时当地遭到暴雨袭击,造成这艘载有250多人的渡船倾覆后沉没。渡船乘客大多是当地的渔民、农民和劳工,其中只有25人游到了河岸脱险。

  警方说,当地政府正在组织营救工作,已调动海岸警卫队、海军和边防部队参加救援,当地官员也已赶到现场。但由于水流湍急,加上气候恶劣,营救工作进展缓慢。

  警方担心,这起沉船事故的遇难人数会进一步上升。(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社新德里4月30日电(记者毛晓晓)印度外长克里希纳与到访的日本外相玄叶光一郎30日举行会谈,并主持第六届印日战略对话和首次部长级经济对话。两国决定恢复核能协定谈判。

  克里希纳在会后的记者会上说,“我们讨论了两国民用核能合作的可能性,并要求谈判代表继续谈判”。玄叶光一郎也表示,“谈判将向前推进,以达成协定”。但他同时提醒,日本关切核不扩散。

  据印度媒体报道,两国已经交换协定草案,就核试验和其他敏感问题的用词寻求共识。

  2010年6月,印日两国在东京举行关于核能协定的首轮谈判。本次会谈之前,两国已就此进行了三轮谈判。2011年日本福岛核危机后,谈判中断。印日核能协定旨在实现日本向印度输出核能相关技术和器材,谈判焦点在于如何禁止印度将核能技术转为军用,以及限制印度向第三方转让技术。

  此外,印度和日本决定启动海洋和网络安全两项新的官员对话机制。印度海军和日本海上自卫队将于今年6月在日本海岸附近举行首次联合海军演习。(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社新德里4月30日电(记者吴强)印度警方30日说,印度东北部阿萨姆邦当天发生一起渡船沉没事故,截至目前仍约有200人失踪。

  此前有报道说,事故造成至少35人死亡。

  警方说,事故发生在印度东北部图布里地区的布拉马普特拉河上,事发时当地遭到暴雨袭击,造成这艘载有250多人的渡船倾覆后沉没。失事渡船上的乘客大多是农民和工人,有50多人游到岸边脱险,但仍有约200人去向不明。

  警方表示,当地政府正在组织救援工作,寻找失踪者。但由于水流很急,营救工作十分困难,很多人可能已经遇难。(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快讯:据美国地质勘探局地震信息网消息,印度尼西亚巴布亚省附近海域格林尼治时间21日1时16分(北京时间21日9时16分),发生6.9级地震。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3)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奄奄一息:格林躺在一个营救中心的床垫上。导演卢瑟尔说它不久就会在“悲伤中死去”。奄奄一息:格林躺在一个营救中心的床垫上。导演卢瑟尔说它不久就会在“悲伤中死去”。
无家可归:有人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情的森林砍伐已摧毁印度尼西亚70%的森林。无家可归:有人认为,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无情的森林砍伐已摧毁印度尼西亚70%的森林。
临时的家:格林无助地躺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营救中心的床垫上,几天后死去。临时的家:格林无助地躺在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营救中心的床垫上,几天后死去。
卢瑟尔用了3天时间拍摄格林。可悲的是,身体左侧瘫痪后,它未能得到任何救治,只能在悲伤中等死。  卢瑟尔用了3天时间拍摄格林。可悲的是,身体左侧瘫痪后,它未能得到任何救治,只能在悲伤中等死。

  北京时间4月5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红毛母猩猩格林躺在地上,奄奄一息,脸上流露出无助的表情。它活在世上的时间只有数小时了,身体虚弱,面带哀伤。这就是著名野生动物导演帕特里克·卢瑟尔一部电影中令人痛彻心肺的画面。

  无情的森林砍伐使格林的雨林家园毁于一旦,烧焦的树桩伫立在地面上,所有一切都化为灰烬。随后,这只不幸的母猩猩被送到一个小房子里,趟在床垫上静静地等待死神召唤。有时它抓着枕头,毫无生气地坐在床垫上。这个印度尼西亚生态系统遭到毁坏时,格林孤立无援,只能眼睁睁地开着家园渐渐消失在火海中。一切烟消云散后,格林无家可归了。

  这部令人伤心的影片拍摄完后,营救中心工作人员从那个小房子里抬出一个尸体袋。格林就是在这里度过了生命的最后几天。导演将它作为森林砍伐和棕榈油种植园的最后受害者进行了重点拍摄。

  导演卢瑟尔拍下了格林的不幸遭遇,这是他的这部长达48分钟的影片的一部分。卢瑟尔认为,森林砍伐正“蹂躏我们的地球”。他在印度尼西亚国家公园获得素材,展示这种严重破坏生态系统的恶劣行为对地球造成的毁坏程度。卢瑟尔拍摄这部动人影片的目的是展示木材、纸浆、造纸和棕榈油业连同大众消费是如何联手毁坏全球自然资源的。

  在对格林生命最后数日和最后数小时的拍摄中,卢瑟尔不仅穿插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被砍到的树的惨状,还附带了造成大面积森林砍伐的木制品。在一个特别令人痛心的情节中,格林无助地躺在泥泞地面上,以前生长在它自然栖息地上的高大树木已被砍倒。然后,影片显示它被装进一个很大的帆布背包中,由一辆小型货车拉走。

  卢瑟尔表示,格林在一个棕榈油种植园获得营救,数日后被带到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的猩猩收营所。这位导演对半岛电视台说,格林患有脑内出血,致使身体左侧瘫痪。他用了3天时间在床边拍摄格林。在这部令人伤心的影片的最后拍摄阶段,除了格林睡觉用的床垫,什么也没有。

营救:这部令人痛彻心扉的影片情节显示,森林砍伐导致苏门答腊岛一片雨林消失后,工作人员从泥土中将格林拉出来。  营救:这部令人痛彻心扉的影片情节显示,森林砍伐导致苏门答腊岛一片雨林消失后,工作人员从泥土中将格林拉出来。
毁坏:专家认为,每年印度尼西亚有约200万公顷森林被烧毁或砍伐。毁坏:专家认为,每年印度尼西亚有约200万公顷森林被烧毁或砍伐。
这张拍自2009年的照片显示,该地区猖獗的森林砍伐付出了多大代价。这张拍自2009年的照片显示,该地区猖獗的森林砍伐付出了多大代价。  营救:苏门答腊猩猩保护计划的环境保护者抬着这只受伤的猩猩去接受治疗。这些具有献身精神的工作人员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在森林砍伐期间尽可能多地挽救这些灵长类动物。

  卢瑟尔以前是名摄影师,在印度尼西亚和非洲为“绿色和平”和世界自然基金会工作。他的动人影片备受好评。这部没有任何解说词的影片在各种野生动物电影节上获得35项国际大奖。

  卢瑟尔是瑞典和法国混血儿。他对半岛电视台说:“格林获得营救后被送到一家医院,但由于失去了一切,只能在悲伤中死去。”卢瑟尔表示:“圈养动物在印度尼西亚的处境非常糟糕,因为这里根本没有动物保护意识。人们每天买的东西都在刺激森林砍伐,导致破坏程度与日俱增。”

  这个月早些时候,媒体报道了环境保护主义者营救在工人砍伐棕榈油种植园树木中受伤或被捕的猩猩。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广大地区,像格林一样的数百只灵长类动物常被捕获和面临屠杀或受伤的厄运。但在森林砍伐期间,“苏门答腊猩猩保护计划”(SOCP)组织非常敬业的工作人员却会尽可能多地救助这些灵长类动物。没有他们的辛勤工作,这些无助的灵长类动物就会在印度尼西亚逐渐减少的森林里同无情伐木工人的致命冲突中消失。

  据说,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森林砍伐最严重的国家,一年平均约200万公顷森林被无情砍伐。随着木材和棕榈油业的需求增大,20世纪70年代印度尼西亚的森林砍伐进程加快。专家认为,这个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拥有约1.6亿公顷森林面积,现在却不到4800万公顷。(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