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新闻

  科学网(kexue.com)讯 进入2012年以来,寒冷成为了当今北半球的代名词,近日北半球大部分地球遭遇到了极为寒冷的天气,中国刚刚经历了史上最冷的春节,最近的气温更是连连走低,日本近期也出现了强降雪天气;欧洲也不例外,大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雪天气。


北半球受严寒侵扰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随着冷空气的南下,中国西南地区东部及其以东大部地区即日起将降温,降幅为3~6℃。5-7日还将有一股强冷空气登陆中国,届时气温还将继续下降。

  中国气象局首席预报员孙军2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1月下旬全国的低温程度较历史极值来讲并不算最低,但也接近历史最低值。其中,内蒙古图里河1月27日最低气温跌至零下46.9℃(历史最低气温为1966年2月22日零下50.2℃);满洲里1月29日最低气温为零下44.9℃,跌破历史极值;北京1月23日出现入冬最低气温零下13.3℃(历史最低气温为1966年2月22日零下27.4℃)。不过专家也指出,虽然多地的最低气温没有达到历史最低,但黑龙江、内蒙古等地持续十几天的低温是历史上少见的。

  近邻日本韩国天气也极为相似,日本气象厅发布消息称,日本北部和东部地区在未来一周内仍有较强冷空气活动,受此影响,日本北陆地区以及日本海沿岸地区将继续暴雪天气,部分地区积雪甚至会超过5米。韩国31日普降大雪,据悉,这是今年韩国入冬以来最大的一次降雪。

  欧洲多国红色警报

  不仅仅是中国,整个欧洲正在遭受大雪的袭击,雪灾已经导致数十人死亡。英国《每日邮报》1月31日报道,导致数十人死亡的东欧寒流将于本周末到达英国,届时英国可能比南极更冷,导致每周1500多人因酷寒天气死亡。

  除英国以外,波兰和塞尔维亚1月31日处于红色警报状态,这是世界气象组织从安全到非常危险的绿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四个天气警报级别中最高的,意味着当地的天气状况由于零下严寒而非常危险。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处于橙色警告级别,天气状况危险。保加利亚至少4人死亡,全国28个行政大区中,有25个已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法国、德国和瑞士处于黄色警报,意味着他们需要准备好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天气。1月29日夜进入德国的严寒从东向西席卷了全德地区。德国气象服务局1月30日晨公布,德东地区气温已下降到零下10摄氏度以下,预计将于当夜达到零下15摄氏度。

  严寒或因全球变暖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出现强降雪、强降温的极端景象,是气候变化规律的一个表征体现。 气候变暖正在引起气候系统其他要素的变化,特别是极冰融化、陆地地表径流和降水引起的北大西洋淡水通量和盐度的变化,进而可能引发全球温盐环流的减弱或崩溃,将地球气候从一个迅速增暖的时期突然带入到一个寒冷气候阶段。如果目前全球持续增暖的趋势继续加剧,未来10年至20年出现气候突变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一旦出现气候突变,南半球气候变暖而北半球气候变冷。

  近年来连续出现的“寒冷事件”是由气候变化的自然规律决定的,是地球气候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过程和反馈机制的必然结果。具体而言,首先,气候变暖引起气候突变而进入到一个寒冷气候期是正常现象;其次,气候变化有其自然属性和规律;最后,将感觉上的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加剧,完全归因于气候变暖是不客观的,异常和灾害在较暖期和较冷期都可能出现。

  地球进入小冰河期

  一些国际权威气候专家指出,全球气候变暖已经停止,并开始冷化,近来北半球的酷寒只是全球天气变冷的开端,这样的冷天可能会持续20年至30年。英国《每日邮报》因此宣称今年的寒冬显示“小冰河期来临”。

  报道说,这些科学家的预测是根据他们对太平洋和大西洋海水温度的自然周期分析而来,推翻了一些已广为接受的气候变暖理论。这些理论宣称,到了2013年夏天,北极圈将完全无冰。

  《每日邮报》说,根据科罗拉多州美国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资料,自2007年以来,北极夏天的海冰增加了近106万平方公里,也就是26%,即便是大力倡议防止全球变暖的人士也未反驳这一点。

  另外有报道称,北半球的北美洲、欧洲和亚洲地区遭遇寒冬,并非是全球变冷,而是因为北半球出现了气象颠倒的情况。这种情况是北极震荡造成的。北极上空的大气压力会出现两种极端变化,直接影响北半球出现暖冬或寒冬。

  科学家以北极震荡指数来衡量气压的变化。在过去几十年里,北极震荡指数多为正值。北极上空的气压比平均气压低,中纬度地区上空的气压则比平均气压高。

  在这种情况下,围绕北极的寒带喷射气流从西方吹向东方,而不会吹到南方,大部分时候都维持在美国以北的加拿大。这么一来,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冬季气温就相对比较暖和。

  今年冬季,北极震荡指数出现负值,北极上空出现高气压,寒带喷射气流都被挤压到比以往更远的南部地区,造成美国、欧洲和中国出现寒冬。

  (科学网kexue.com 瑞恩)

  相关阅读

  中国东北恐龙曾遭遇严寒 为求生存选择身长羽毛

  欧洲严寒祸起气候变暖 多地区创下十年最低气温

  "触屏专用手套"舒适自由 令你不惧冬季严寒(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土星北半球的风暴非常大,主风暴(central squall)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一半。这张照片是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号飞船在上个月拍摄的。
土星北半球的风暴非常大,主风暴(central squall)的直径是地球直径的一半

这张土星合成图是用“卡西尼”号飞船在2004年拍摄的图片合成的,当时该船距离土星大约有390万英里(约627.64万公里)。
这张土星合成图是用“卡西尼”号飞船在2004年拍摄的图片合成的

  科学网(kexue.com)讯 1月21日报道,土星大型的风暴如果发生在地球上,它将“终结”所有的风暴。近日,美国宇航局(NASA)“卡西尼”号飞船拍摄的一张土星北半球的白色风暴图片显示,土星主风暴(central squall)的直径相当于地球直径的一半。白色风暴的主要区域的直径约是3600英里(约5793.64公里),连右边尾流算在内的整个风暴的长度超过3.6万英里(约5.79万公里)。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张未经处理的原始图片是由“卡西尼”号飞船于去年12月24日拍摄,并于12月27日传回地球的。这是从距离地球大约100万英里(约160.93万公里)的高空利用绿色滤光器拍摄的,图片还显示了土星环的黑色阴影。美国宇航局的一位发言人说:“去年年底土星北半球爆发了一场白色风暴。12月初天文爱好者首次观测到它,当时从黎明前的地球上看,可以看到正在上升的环状气体云团。”

  科学家表示,风暴区域之所以呈现白色,是因为它是由氨冰晶组成。风暴穿透由被烟雾污染的氨冰构成的上地幔,从土星较低大气层向上喷射温暖气流,暖气流进入上层大气后开始发生膨胀,氨晶体在冷却的水汽上凝结,形成在地球上看到的白色区域。马里兰大学的助理科学研究员布里奇特·赫斯曼说:“飘浮在土星平静大气层底部大约100公里处的气球驾驶员,将会经历这种氨冰风暴。这些风暴显然是由再向下方100到200公里处的暴风驱动,人们在那里观测到了闪电和由水及氨组成的云团。”

  天文爱好者12月中旬拍到的这一现象不像木星巨大的红色斑点那么出名。这个白色风暴在土星北半球刚刚出现时,澳大利亚天文爱好者安东尼·韦斯利拍摄到一些早期图片。他说:“这是近几十年来土星上出现的最明亮的风暴。如果你有机会看到这一现象,一定要设法拍下它,因为这可能是一次非常罕见的土星大白斑爆发现象。”土星上的大白斑一般是周期性爆发,科学家认为它是由土星的热不稳定性造成的。它们经常很大,一般在地球上用望远镜就能观测到。

  目前还不清楚这次风暴会不会演变成大白斑,如果它会演变,那么它早就该形成了。土星风暴平均每隔28.5年爆发一次,以前分别发生在1876年、1903年、1933年、1960年和1990年。这与土星围绕太阳运行的周期相符。这次土星风暴结束后,可能要到大约2018年下一次才会发生。不过有时风暴的出现不会遵循这一周期,例如有一次发生在1994年,另一次出现在2006年。美国宇航局于1997年把“卡西尼”号发射升空,这张照片是它拍摄的数百张中的最新照片。

  专家称,该飞船于2004年抵达土星,从那时开始,它的12个仪器每天都会传回地球有关土星区域的数据。该飞船探索土星的最初4年任务于2008年结束,又过不久,“卡西尼”号昼夜平分点任务也于2010年9月完成。现在健康状况良好的“卡西尼”号正在进行“卡西尼”号二至点任务的第二项拓展任务,希望能获得新发现,此次任务将于2017年结束。这艘飞船频繁飞越土星的两颗卫星土卫六和土卫二,还对土星、它的磁性环境和土星环进行研究。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二, 28 12月 2010 12:50

甲型H1N1流感威胁北半球

经英国健康保护协会确认,今年冬天,英国共有27人死于流感病毒。

 然而,官方披露的入院人数并不能代表全体的流感病毒患者人数,因为官方收集的数据只是医院的常规收治病人数。许多病人可能根本没前往医院或者是以其他的病因送诊。

 医生们称,一周以来,流感患者数量的增长堪称“史无前例”。

 流感专家奥克斯福德表示:“当前数字比1999年冬季要糟糕,真是令人难以置信地不安。如果这一趋势继续,今后一周内疫情级别将被提升,我对此是不会感到吃惊的。”

 比起一般的流感,甲型H1N1流感可谓令人胆寒。

 专家们警告,由于今年冬季异常寒冷,大部分北半球国家均面临甲型H1N1流感患者猛增的严峻形势。

 12月23日,42岁的她在英国曼彻斯特南部的威森豪医院离开人世。

 经医院确认,她死于甲型H1N1流感。不过,媒体没有公布这位逝者的姓名。

 英国健康保护协会对外宣称,这个冬天,英国全境已有27人死于流感病毒。

 欧洲疾病防控中心近日警告,除了英国,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流感患者人数都开始增加。尽管在欧洲其他地区,流感病毒患者的人数没有英国那么高,然而冬季流感暴发潮“已开始”。

 与此同时,专家们则称,由于今年冬季异常寒冷,大部分北半球国家均面临甲型H1N1流感患者猛增的严峻形势。

 25岁孕妇战流感

 25岁的弗伦·德万妮是一名孕妇。不幸的是,她正与流感病毒进行搏斗。23日,她被送进重症监护室。

 次日早晨,英国诺丁汉皇后医疗中心宣称,已是4个孩子母亲的德万妮,目前病情稳定,而且她腹中的胎儿安然无恙。

 德万妮的母亲、45岁的琳达说:“这是我们家收到的最棒的圣诞礼物。”

 但不是所有感染上流感病毒的人,在整个圣诞节,能如德万妮那样幸运。

 今年入冬以来,英国已有18名成年人和9名儿童因流感病毒死亡,更多的人不得不在医院度过圣诞节。

 患者逐步年轻化

 在过去的一周,因患流行性感冒而进入医院接受治疗的英国病人数量较上周增加250%。

 媒体称,这预示着英国面临20年来最严重的流感病毒感染潮。

 为应对越来越多的流感病人,一些医院开始取消一些手术,为流感病人“让道”。与此同时,英国卫生部门的官员也对抗流感病毒药物的短缺表示了担忧。

 上周五,英国卫生部确认,在全英国的医院,约有460名疑似和确认的流感病毒患者。就在3天前,这一数字仅为302;而7天前,仅有182人入院。

 媒体称,通常而言,感染上流感病毒的人年龄都超过65岁。不过,今年的流感病毒患者中,有366名患者年龄在16岁到64岁之间,另有43名患者是儿童,其中26名儿童的年龄低于5岁。

 对此,有专家分析说,年长的人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拥有免疫力,很可能是因为他们曾经遇到过类似的流感病毒暴发潮。

 目前还不清楚这些患者中有多少人是甲型H1N1型流感患者。而据专家预测,甲型流感是今年冬季的主流流感类型,大部分病人都携带H1N1病毒。

 卫生大臣被指渎职

 英国卫生大臣兰斯利承认,流感重症患者人数“显著上升”。

 英国健康保护协会的统计显示,在今年冬季流感流行季期间因流感死亡的27例病例中,24例为甲型H1N1流感,3例为乙型流感。英国冬季流感流行季从每年10月开始,至次年春结束。

 12月6日至12日,在英格兰和威尔士,有11193人去世。这一数字比此前一周多2000余人。英国健康保护协会的官员将此归咎于严寒天气和呼吸道病毒的传播,其中包括流感。

 英国卫生部发言人表示:“在整个联合政府,我们正为制订应对严寒的计划而工作。该计划得到我们许诺的支持,即确保提供冬季燃料补贴,这将有助于居民家中保温。”

 该发言人还说:“我们已将上一届政府采取的严寒补贴临时性增长,改为永久性增长。”

 然而恐惧四处蔓延,因为与流感有关的死亡案例不断增加,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则是由于注射的疫苗要比过去少。

 英国影子内阁卫生大臣约翰·西尔雷对兰斯利大加指责,认为是兰斯利导致危机的进一步恶化,未能有效应对疫情。

 西尔雷认为主要责任在于兰斯利没有很好地宣传民众接受季节性流感疫苗的注射,从而抵御流感。

 “卫生大臣做了错误的判断,这让很多民众未能获得他们本应享有的疫苗保护。”西尔雷表示,“他应该授权举行一个紧急的疫苗宣传活动,鼓励那些有患病风险的人去打针。”

 医院运行能力超极限

 英国媒体称,英国许多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尤其是儿童的重症监护室,都已达到容量的极限。现在,许多医院都取消了手术预约,为流感患者腾出病房。

 英国莱斯特格兰菲尔德医院的外科医生里查德·费明说,“如果重症监护室的病人数量继续攀升,我们将需要进一步增加病床。但现在,我们几乎已达到运行能力的极限。”

 英国卫生部制药主管大臣基思·里吉警告说,抗病毒药物“达菲”可能会出现短缺,因为英国政府只要求各地药房储备足够患者们使用的达菲,却忽视了那些处于感染危机中的人群。

 里吉在一封针对全国药剂师的信件中写道,批发商们正在分配达菲的供应,并要求药剂师们不要订购过量的达菲。

 英国联合政府的一份紧急备忘录表明:“一些地区的药房和药品批发商面临抗病毒药物(达菲)短缺(的情况)”。预计对这种药物的需求会继续增加,但眼下难以估算需求量。政府已着手从国家储备中调集超过5万袋药品加以应对。

 英病毒活跃程度正常

 英国卫生大臣兰斯利认为,尽管病例的增长呈“显著上升”趋势,但卫生部门很好地应对了危机。“我们将继续监控病情,在必要时候予以回应。”

 在英国健康保护协会的专家约翰·沃森看来,英国目前的病毒活跃程度是冬季流感病毒的正常活跃程度。

 在这一波流感疫情中,为何英国成为流感病毒感染最严重的国家?对此,英国媒体分析认为,英国有一个完善的病毒监控体系,因此,病毒患者很容易被监测系统检查出来。

 除了英国之外,位于北半球的美国和加拿大的流感患者人数也在增长。与此同时,俄罗斯和乌克兰,被认为是除英国外,流感病毒患者最多的国家。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