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这辆白色的自行车是用尼龙制成的吗
欧洲科学家日前发明出一种全新的生产工艺,能够利用尼龙这种纤维物质制造出跟钢铁一样坚固且非常轻便的自行车。
这套叫做“层加制造法”的工艺在某种程度上跟3D打印机的原理类似。尼龙、塑料或金属这样的原材料首先需要被磨成精细的粉末,随后在电脑设计程序的指引下,激光会将这些粉末熔化,让它们按照特定的形状一层一层地凝固,直到完成最后的定型。
据欧洲航空防务航天公司(EADS)介绍,利用这样的方法不仅可以制造出任何设计师想要的形状,而且成品比那些通过传统机械手段制作出来的要轻65%,对原材料的使用效率也大大提高。
目前,EADS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用尼龙纤维粉末制作出一辆自行车,它由6个利用“层加制造法”造出的不同部件组合而成,其硬度跟钢制自行车一样,非常结实。
据悉,EADS旗下的空中客车公司未来可能利用该工艺来研发轻型客机。而且,一些专家认为,这项发明说不定也能用于火箭或者宇宙空间站的建造。(董玮)
科学网(kexue.com)讯 3月9日消息,也许是一直使用而养成的习惯吧!垃圾桶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近日,英国开始太阳能垃圾桶的首次试验,这种新式垃圾桶可以利用太阳能对垃圾进行压缩,其容量是普通垃圾桶的8倍,堪称垃圾桶中的"大胃王"。
据国外媒体报道,太阳能垃圾桶被放置在剑桥市绿底路公园(Green End Road park)进行试验。这项试验一旦成功,将带来新一轮的环保技术革命。新型垃圾桶不仅能减少垃圾中的碳含量,并且还具有超大垃圾容量,这势必会减轻清洁工的负担。
这种新式垃圾桶可以利用太阳能对垃圾进行压缩
垃圾桶中有一个传感器,会在负重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开启设备压缩垃圾
剑桥市街道委员会(streets and open spaces at Cambridge City Council)主任鲍勃(Bob Carter)说:"这种新式垃圾桶只需要少量的阳光就可实现对垃圾的压缩,在新式垃圾桶中有一个传感器,会在负重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开启设备压缩垃圾。目前试验结果很令人满意,相信不久后,它便会成为英国的主流型垃圾桶。"
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太阳能垃圾桶在使用压缩装置后,可以容纳800升(约0.8立方米)的垃圾。它的压缩装置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一个12伏特的太阳能电池。
另外,据投资太阳能垃圾桶项目的议员克莱尔(Clare Blair)介绍,太阳能垃圾桶在美国已被广泛应用,由于它能压缩废弃物品的碳含量,这能有效的保护环境。另外当垃圾桶容量满时,它会自动发出E-mail通知清洁工们清理垃圾。
(科学网-kexue.com 水离子)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英国和新加坡研究人员1日报告说,他们制造出能够观测50纳米大小物体的光学显微镜,这是迄今观测能力最强的光学显微镜,也是世界上第一个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纳米级物体的光学显微镜。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研究人员和新加坡同行当天在新一期《自然·通信》杂志上报告了这项成果。由于光的衍射特性的限制,光学显微镜的观测极限通常约 为1微米。研究人员通过为光学显微镜添加一种特殊的“透明微米球透镜”,克服了上述障碍,使这一极限达到50纳米,观测能力提高了20倍。
论文第一作者王增波博士告诉新华社记者:“这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在普通白光照明下直接观测纳米级物体的光学显微镜,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
据介绍,目前一般使用电子显微镜观测极其微小的物体,但它也有一些缺陷。比如在观测细胞时,电子显微镜只能显示出细胞表面的状况,而不能用于观 测细胞内部结构。之前还有研究人员先为细胞染色,然后利用特制光学显微镜观测染色后的细胞内部结构,但这种方法对病毒无效,因为染料无法进入病毒内部。而 这种新型光学显微镜首次提供了在普通条件下观测细胞内部结构和病毒活动机理的手段。
领导该项研究的曼彻斯特大学教授李琳说,这可能会为观测细胞和病毒的方式带来革命性变化,有助于研发新的药物和疾病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还表示,利用类似方法可以进一步制造出观测能力更强的光学显微镜。从理论上说,这种基于“透明微米球透镜”的光学显微镜不存在观测极限。(记者 黄堃)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记者周玮、白瀛)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25日表决通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
法律规定,开发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应当支持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活动,保护属于该项目组成部分的实物和场所。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对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单位予以扶持。单位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税收优惠。
同时,相关法律责任也予以明确: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中国网2月25日讯 海洋局今日在其网站公布了2011年海岛管理工作要点,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的总体思路,要求全国的海岛管理工作要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实践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改善海岛人居环境,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公告还提出了海洋管理工作八大要点。
以下是2011年海岛管理工作要点的详细内容:
一、开展政策研究,探索海岛发展新模式
开展促进海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研究,推进海岛地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对偏远海岛和领海基点所在海岛的扶持力度,鼓励海岛居民以岛为家、守岛为国。研究建立海岛生态建设实验基地和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示范基地。
二、加快制度建设,完善海岛法律配套体系
健全和完善《海岛保护法》配套制度,加快地方海岛立法进程。沿海各省市根据实际情况,将海岛制度建设纳入地方人大和政府立法计划。对原有的地方性法规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及时修订或者废止不符合《海岛保护法》及国家海岛政策的规章和文件,逐步形成比较完善的海岛开发、保护和管理制度体系。
三、完成规划编制,统筹海岛开发与保护
积极推进《全国海岛保护规划》审批,在继续做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省(区)海岛保护规划试点工作的同时,全面开展其他省市海岛保护规划的编制、报批和备案工作。沿海市县研究编制无居民海岛保护和利用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海岛保护规划体系,统筹全国海岛的开发与保护。
四、推进地名普查,建立名称管理制度
按照国务院部署和《全国海域海岛地名普查实施方案》的要求,抓紧完成海岛地名现场调查、海岛名称标准化处理工作,开展海岛名称标志设置。进一步加强海岛名称管理工作,开展海岛命名、更名、名称注销和名称登记工作。
五、实施整治修复,改善海岛生态环境
编制海岛整治修复和保护的规划、计划,做好项目库建设和项目申报工作。出台《关于加强海岛整治修复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制定海岛整治修复技术指南,指导和推进海岛整治修复工作,规范海岛整治修复和保护的内容和监管、验收工作程序。加强对中央财政海域使用金支持的海岛整治修复和保护项目完成情况的监督检查。
六、规范使用秩序,引导海岛合理利用
制定无居民海岛使用申请审批、招拍挂及监管办法,编制无居民海岛使用测量、开发利用具体方案、项目论证报告和使用金评估等标准规范。发布第一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名录,启动无居民海岛使用权审批、登记和确权发证工作,规范、引导和推动海岛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七、加强能力建设,提高海岛管理水平
全面启动海岛监视监测系统建设,以航空遥感、卫星遥感、船舶巡航和登岛调查为手段,建立全国统一的海岛数据库和监视监测业务体系,逐步实现全国海岛的动态监管,并向社会公众提供海岛信息服务。
八、开展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
以《海岛保护法》实施一周年为契机,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关心海岛、热爱海岛、保护海岛和合理科学开发建设海岛的热潮。开展海岛业务培训,提高各级海岛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加强海岛工作中的党风廉政建设,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本文来源:中国网 )
充分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的太阳风桥
太阳风桥1
太阳风桥2
太阳风桥3
桥梁始终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经受着各种气候条件和天气状况的考验。令人感到不解的是,一直以来人们未曾想过借助这些巨大的人造结构利用生态友好型天然能源。现在,意大利设计师提出了建造太阳风桥的设想,充分利用桥梁所在位置和高度捕获两种绿色能源——太阳能和风能。
由于汽车仍要在桥上行驶,太阳风桥从严格意义上说还不能被贴上“生态友好型”标签,但借助于桥梁的独特位置,它们可以捕获大量太阳能和风能,进行发电。必要的高度以及始终暴露在阳光照射下的这一特性意味着,它们能够成为理想的太阳能和风能收集器。
太阳风桥是为意大利的特定地区设计的。作为Solar Park Works计划的一部分,“太阳能高速路”(Solar Highway)比赛要求设计师重新设计巴涅拉和斯希拉间一段不再使用的高架公路。太阳风桥这一富有革新性的想法由3名设计师——弗朗西斯科•克拉罗希、 乔凡娜•萨拉齐诺和路易萨•萨拉齐诺提出。这座桥的地理位置优越,始终受到侧风侵袭并暴露在充足的地中海日照之下,他们正是看到了这些优势才提出打造太阳风桥的想法。
桥面所用材料并非传统沥青,而是密集的太阳电池板,上面覆盖着一层耐用塑料。太阳能电池板每年最多可产生1120万千瓦时电量。除此之外,桥梁 支撑结构之间的空隙还安装了26台风力涡轮机,每年可产生3600万千瓦时电量。所有这些电量可满足1.5万个家庭的用电需求。实际上,太阳风桥所能带来的益处还远不止此。根据设计师的设想,桥梁两侧还将建设小型农场和市场。这也就意味着,农民可以在太阳风桥两侧种植农作物和摆摊卖货。(孝文)
中新社上海2月21日电 (陈静 叶艺勤)广受社会关注的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原副局长陶校兴涉嫌受贿案21日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陶校兴涉及八项受贿指控。根据指控,陶校兴先后接受孙镇跃、顾纪兴、杨德兴等人请托,利用职务便利,帮助其谋取利益,并收受其人民币328.5万元、美元3万元、港币50万元、在建商铺一套、卡地亚手表一块,合计人民币1045万余元。
据知,陶校兴是近年来第三个“落马”的上海房地产系统官员,在他之前“落马”的有上海市房地局土地利用管理处处长朱文锦以及副局长殷国元。
21日,不少上海民众聚集法院旁听接待处要求旁听审理。现年60岁的陶校兴出庭时身着黑色外衣,神态平静。他被带入法庭时,旁听席上一位中年女士当庭失控哭泣,经警告无效后被法警带出法庭。审判长表示,待其情绪平稳后,可继续旁听。有消息称,该女士为陶校兴的妻子。
法庭上,陶校兴表示,犯罪事实都是自己主动交代,对起诉书指控的事实无异议。他希望法庭从轻判罚,早日回归社会,重新做人。
据查,陶校兴出生于1951年,大专文化程度,曾历任上海市松江县委常委、副县长、代县长和县长等职务,1998年7月调任上海市房屋管理局副局长、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副局长,案发前任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
经查,陶校兴涉嫌利用土地审批等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收受多家公司或个人的财物,数额巨大,情节严重。在上海市纪委受理举报对其开展调查过程中,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介入调查取证,于2010年11月3日对陶校兴以涉嫌受贿罪立案侦查,并刑事拘留。
庭审从上午9点30分开始,持续了约两个半小时。庭上,陶校兴并无辩护律师。法官表示将择日宣判此案。
新华网济南2月12日电(记者刘宝森、赵仁伟)山东省两会12日召开首场专题新闻发布会聚焦抗旱工作。山东省水利厅副厅长刘勇毅在会上表示,目前山东正经历着60年一遇的气象干旱,但多年不懈的水利建设保证了山东大旱无大灾。
自去年9月23日以来,山东省140多天基本无有效降水,全省平均降水只有13毫米,比常年偏少85%,是自1951年全省有气象水文纪录以来无有效降水持续时间最长、覆盖范围最大的气象干旱,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同期之最。目前,山东有3476万亩冬小麦受旱,其中重旱865万亩,仍有55万人、19万头大牲畜临时饮水困难,但全省目前总体上呈现出大旱无大灾的局面。
刘勇毅说,十一五期间,山东全面完成了规划内大中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彻底改善了水库多年失修、病险严重的状况,提高了水库的蓄水能力,有力保障了防洪的安全。针对干旱地区水源不足问题,各地创造性地采取了洪水资源化利用措施,目前全省地表蓄水情况好于多年平均情况。
同时,山东沿黄地区已建设平原水库781座,蓄水库容达21亿方,探索出了“以河补源、以库调蓄、以井保丰、丰蓄枯用”的科学引黄路子,近年来每年引黄水量都在55亿立方米以上。此外,山东省构筑了以南水北调和胶东调水工程为“T”字形调水大动脉、覆盖全省的现代水网体系,在大旱之年实现了水资源跨流域、跨区域的联合调度与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益。
据统计,旱情发生以来,山东省短时间投入抗旱资金数额为近年来之最,全省累计抗旱投入已达13.86亿元。各地共修复水毁工程6430处,修复和信达机井3.9万眼,新建中小型水源工程2.69万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