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震致死人数25日升至113人,另有228人失踪。救援人员预计,遇难者可能超过300人。
目前,克赖斯特彻奇75%的电力供应恢复,50%的地区恢复供水,电话线和手机通信逐渐恢复正常,机场航班起降繁忙。
据新华社电 新西兰外交部长默里·麦卡利25日承认,随着时间流逝,克赖斯特彻奇市地震搜救工作“接近结束”。克赖斯特彻奇当天下雨,加大搜救难度。
电视大楼恐无人生还
麦卡利说:“专注于搜救的阶段即将结束,不过仍存在(发现生还者的)希望。”
警方说,113名遇难者遗体停放在一个临时搭建的太平间,228人仍然下落不明。
截至25日,搜救范围覆盖市中心90%的区域,搜救人员疲惫不堪。下雨令受损建筑物结构更加不稳,加大搜救难度和风险。市长鲍勃·帕克说,找到生还者希望渺茫。他提醒人们做好心理准备,“(遇难人数)今后24小时至48小时将大幅上升”。
救援人员估计,克赖斯特彻奇地标建筑大教堂严重受损,估计掩埋22人。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废墟下掩埋着大约120人,包括不少外国留学生。
救援人员估计,不太可能在这两处废墟中再找到幸存者。
牧师彼得·贝克说,大教堂东翼坍塌,西翼受损较轻。若西翼坍塌,情况会更加严重,因为教堂工作人员当时大多在西翼。西翼坍塌还可能殃及游客中心和咖啡厅,造成更多伤亡。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说,这几天是“新西兰非常、非常悲伤的日子”。
多国伸出援手
这场里氏6.3级地震发生后,多个国家和地区向新西兰伸出援手。
外长麦卡利说,中国国际救援队25日抵达灾区,使海外救援人员总数增至350人。
“来自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朋友们过去12小时陆续抵达,我们感谢他们的贡献,”麦卡利说。
美国派出80名救援人员,携带40吨的搜救设备。英国派出一支由55人组成的城市搜救队。
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救援人员先期抵达。
灾区举办婚礼
据新华社电 一名幸存者与心上人25日举行婚礼,希望激励处于悲伤中的居民。
新娘名为埃玛·霍华德,在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上班。事务所所在的写字楼垮塌。她奇迹般逃过一劫。
地震发生后,未婚夫克里斯托弗·格林斯莱德忙着寻找霍华德。霍华德用手机打电话告知格林斯莱德自己所在位置。6个多小时后,霍华德与另外6人一同获救。
中国救援队抵达灾区投入工作
据新华社电 中国救援队25日下午抵达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后,迅即在市中心地震重灾区投入工作。
在国际救援协调中心,中国救援队向新西兰外交部和民防部高级官员了解了救灾最新情况。新方还对中国救援队进行了能力评估,认为这是一支高标准、具有丰富经验的救援队伍。
勘察电视大楼
中国救援队随后前往设在市艺术中心的危机处理中心,实地勘察了严重垮塌的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当地地标性建筑百年大教堂等,认为地震造成的损失相当严重。
26日一早,中国救援队负责人将参加国际救援队队长联席会议,随后救援队将展开具体救援工作。
中国救援队由10名队员组成,包括地震专家和来自中国地震局搜救中心的救援教官。他们当中有灾评、结构专家,也有装备保障、通讯和搜救专家。
本报记者今赴震区
本报讯(记者李明波) 22日发生的地震给克赖斯特彻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更牵动着祖国人民的心,26名失踪的中国留学生至今下落不明。
为了能在第一时间报道灾区救援情况,广州日报特派记者于今日出发飞赴克赖斯特彻奇,预计当地时间周日上午抵达灾区。
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广州日报就予以特别重视,连续大篇幅报道地震救援和受困中国留学生的情况。在广东省外办、新西兰驻华大使馆、新西兰驻广州总领馆的特别关照下,新西兰移民局一路开绿灯,本报记者仅用一天就顺利获得签注。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的新闻发言人王欣表示,据他所知,《广州日报》将是中国除了中央媒体以外第一家派记者赶赴新西兰灾区的地方报业集团。本报记者将在第一时间从灾区发回救援报道。
中国女留学生
三楼直坠地面逃生
本报讯 相比被困在CTV大楼之下的人,地震时同样身处这座大楼里的中国女留学生刘宏玲就幸运得多,虽然她也受了轻伤。
据刘宏玲回忆,22日12时50分,她正在三楼用微波炉热饭,突然就发生了地震,“我一瞬间就从空中坠落,周围都成了碎片。”
刘宏玲称,根本没想到能够活着出来,地震发生时没有听到楼中有尖叫声,因为太快了,没人反应过来。她来不及害怕就已经从三楼掉到了一楼。看到旁边有一个玻璃门已经破碎,就从里面爬了出去,之后发现自己已经站到地面上。她说,当时没有看见楼内有其他人逃离。街上一名好心人立刻帮助她止血,并把自己的鞋子送给她,因为她的鞋在坠落过程中掉落。这位好心的路人还让刘宏玲暂住他的家中。
由于手机在地震中丢失,刘宏玲未能及时与家人联系上,致使被误认为失踪。24日,她找到了寄宿家庭的家长,并与国内家人取得联系。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教育处官员已对刘宏玲进行了慰问。
(综合)
[报网互动]中国国际救援队抵新西兰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邓黎 陈曦):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震后第三天,当地很多居民已经逐渐恢复正常生活。中心城区外许多区域的超市重新开张。根据记者在现场观察,物资较为丰富,基本生活物资供应能够得到保障,但是大多数商品目前仍然执行限购措施。此外,部分受灾地区依然处于停水状态。
文/图 羊城晚报记者 林世宁
在番禺区市桥德胜路东侧,喧嚣的闹市中心有一处静谧的别墅区,分布着195栋风格各异的别墅,其中20栋建成后竟一直无人居住,20年过去,其外观早已破旧不堪。
一房难求之地缘何有这么多闲置别墅,而且一空就是20年?不但如疮疾般影响小区美观,让不少街坊大叹可惜,更引得不少购房客垂涎欲滴却无从购买。记者一番调查发现,这些别墅的门牌地址房管局无登记,居委会主任也称不知业主是谁,就连“传说中”的业主番禺区供电局也否认别墅是名下物业。到底是谁家的?“这幕后业主可真是财大气粗。”街坊们说。
寂寞的别墅
城中心的闲置别墅
引购房人朝思暮想
闲置别墅所在的小区名为沙园新村,总面积约130多亩,其中共建有别墅195栋。与多数集中开发的别墅小区不同,这里的别墅风格各异。陈先生是该小区首批入住业主之一,他告诉记者,沙园新村是上世纪90年代初,番禺政府首批批准开发的别墅用地,地理位置很好,处在市桥镇中心区域。当时若想在此获得一块别墅地皮,需要番禺县领导签字同意,或花大价钱购买才行。获得地皮后,各家业主自行设计建设别墅。
可就在这别墅小区中,有20栋“异类”,他们“长”得几乎一模一样,外观是统一的白色瓷砖,别致的红瓦雨檐,斜边露台,装着同样的防盗门和铝合金窗。所有别墅的铁栅栏院门都已锈蚀不堪,有的则已被盗遗失,院门都被用彩条布围蔽,隔着围墙可以看到院子里杂草丛生,有的则被附近街坊开辟成菜地。
这20栋别墅分布在小区的不同区域,西区北区较为分散,地段最好的中区则集中了9栋。虽然外观破旧,这些别墅却并非烂尾楼,其基建部分都已完工,也有水电配套,装修后即可入住。
这些别墅令不少人垂涎欲滴。据小区保安罗先生介绍,经常有人来小区询问购买二手别墅,这20栋闲置别墅最常被问起。而另一位保安则告诉记者,“住在小区内的一位大老板已准备用至少三千万一口吞下这二十栋别墅,只要现任业主肯卖”。
神秘的业主
多方寻找别墅业主
怎料疑团越扯越多
这些别墅的主人是谁,为何一空就是20年?在小区街坊间流传着一个说法,“别墅是番禺区供电局的,当时番禺供电局盖别墅是想分配给局里的领导,但由于内部分配问题一直未解决,所以就空置到现在”。街坊陈先生认为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如果是商业地产开发商开发的楼盘,肯定早已经出手了,谁会让这么多资产闲置着”?
记者在小区内询问了多位街坊,他们皆表示“印象中别墅就是番禺区供电局的”,沙园社区居委会主任苏小姐也未否认有此说法,但苏小姐称她接手居委会工作后一直联系不到别墅的真正业主,“如果能找到业主,那些给闲置别墅‘遮羞’的彩条布也不用居委埋单啦”。
那别墅的产权信息国土房管局是否有登记呢?当记者尝试根据闲置别墅的门牌号,到番禺区国土房管局查询时,结果却是查无此房,工作人员称有可能是房产证上的地址与门牌地址不同。
据小区业主陈先生介绍,当初拿地盖别墅办理产权手续都是通过番禺房地产联合开发有限公司办理的。23日下午记者向该房地产开发公司了解情况,公司综合办公室的卢先生告诉记者,多年前公司只是代为办理手续,而非开发销售,所以掌握的业主资料有限,“小区是上世纪90年代初建成的,地皮的审批手续估计在80年代就已办理。这么多年过去了经办的老同事多已退休,相关档案搬迁多次已很难查询到了,何况查到一手业主也无法证明他就是现在的业主”。
多方查询皆无法查明别墅的真实业主,记者直接找到了番禺区供电局。供电局党群工作部的何小姐答复记者称,“这些别墅不是供电局名下的物业,我本人也不了解别墅的情况”。
这价值数千万的20栋别墅究竟是何人的物业?如此闲置下去既是巨大的浪费,又存在着安全隐患。如能将其盘活,提供给有需要的人居住,岂不好?“不知这位神秘的业主到底是怎么想的。”街坊们很不解。
林世宁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前,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巨大黑洞可能比之前科学家的预想更小,这项研究将帮助解决关于黑洞如何成长的问题。
科学家最新研究显示,巨大黑洞可能比之前科学家的预想更小
几乎所有星系中心都存在着超大质量黑洞,它们的质量是太阳的数百万倍,甚至数十亿倍,被猜测具有超炽热物质的极端明亮区域环绕并渗透黑洞。然而,星系中心区域的特点是相对较小,过于密集难以清晰观测。尽管数十年以来科学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它们微小体积所形成的结构和特征却是一个难解谜团。
黑洞位于星系心脏区域
为了更多地理解神秘黑洞,德国哥廷根大学天体物理学家沃尔弗拉姆-科拉特施尼(Wolfram Kollatschny)和马提亚-泽特尔(Matthias Zetzl)更近距离地观测从黑洞中释放的光线。
从不同波长范围释放的光线部分可见,而部分人类肉眼却无法观测到。喷射宇宙物质的波长光线常以簇状或者线状结构出现,从中可揭示所研究宇宙物质的成份和活跃性。
研究人员分析来自37个星系的光线,探测哪些范围的光线喷射线存在着相符的变化,这使研究人员能够推断星系中心环绕黑洞区域的气体速度,以及气体产生的波动。
对黑洞进行“称重”
黑洞的直径取决于它的质量,如果它类似于银河系中心的超大质量黑洞,其质量将达到太阳的400万倍。科学家评估其直径大约是1.5亿公里(0.93亿英里),或者其直径大约为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
基于这些宇宙物质环绕黑洞的速度,以及与黑洞之间的距离,研究人员使用科学家开普勒1个多世纪前的法则推算出这个巨大黑洞的质量。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们发现这些黑洞的质量大约比之前所预计的小2-10倍。科拉特施尼称,星系中心区域的进化对于我们星系进化非常重要。(悠悠)
中广网台州2月17日消息,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浙江台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附近 垃圾场违规焚烧垃圾 ,熏死不少野生动物。
浙江台州野生动物救护中心工作人员王达秀最近发现,救护中心放养野鸭的地方“尸横遍野”。刚孵出来的小野鸭,死了500多只。王达秀说:“一烧 垃圾 ,救护中心到处都是烟,野生动物需要洁净的空气,它们怎么受得了啊。”
今天,记者了解到,这个垃圾场是附近几个村自发设立的,他们把生活垃圾倒在这里,积攒几天后,再把垃圾运到镇里的垃圾处理中心。
对此,院桥镇分管城建的副镇长戴庭曦表示,现在的处理方案是将垃圾收集点搬迁,远离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估计近期就将实施搬迁。
中广网郑州2月19日消息(河南台记者周文茹 郑州台记者马松林)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人事档案”,曾被视为身份的证明。而今,大学毕业生弃档族不断扩大,“人事档案”难逃“空挂”命运,“空挂档案”数量节节攀升。从辉煌到落寞,折射管理制度弊端,人事档案,该如何结束空挂命运?
人事档案,记录着一个人从学校到各个工作岗位不同时期的人生轨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装着档案的那个“牛皮纸袋”是用人单位考察、了解个人的重要凭证,事关一个人的就业和升职。今年刚刚退休的魏金彩告诉记者,在计划经济那个年代,人事档案就是她们的命根子;
魏金彩:一个工人身份的证明,在你工作这个年代里面,档案就伴随着你,其实它比身份证还详细,作为工人来说是工作生涯中的一张身份证。
但记者调查发现,如今却有相当数量的人事档案开始陷入无人理睬的尴尬境地。据了解,目前仅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托管的18万份人事档案中,3万多份档案都属于尘封多年、长期无人认领的“空挂档案”。省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刘华说:
刘华:从92年积累到05年的档案一共才几百份,原先人少,05年之后那几年逐渐多,几百份。去年最多,至少三千多份。
曾经和人们“如影随形”的人事档案,为何越来越受冷落?郑州市人才交流中心主任张怀仓分析说:
张怀仓:原因还是学生不太重视人事档案,特别是年轻人他不再重视,他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学生一上学他并不知道档案的重要性,私营企业我才不管你档不档案,你给我工作我给多少钱,医保社保因为不要档案都能交,所以他都无所谓了。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尤伦斯夫妇收藏的中国艺术品有2000多件。
新京报讯 日前,比利时著名收藏家尤伦斯夫妇宣布将其收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进行拍卖,关于尤伦斯将退出中国的消息再度四起。尤伦斯想彻底清仓所藏中国当代艺术品?设在北京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未来将如何?这些疑问也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尤伦斯本人表示自己会转向关注中国年轻一代。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则称,尤伦斯不会退出中国,而是希望将艺术中心变身为主要由中方人士参与的董事会形式。
而去年4月,尤伦斯中心和民生现代美术馆结成伙伴关系,签约一年有一次联合策展的合作,以及学术和出版上的交流。民生现代美术馆副馆长郭晓彦透露除了联合办展等,民生现代美术馆原本希望将尤伦斯的收藏品留在中国,不过由于多种原因,双方并没有谈成这方面的合作。而两个机构今年在展览上的合作还将视情况而定。
疑问1 尤伦斯对中国当代艺术丧失兴趣?
回应 转而关注中国年轻艺术家
尤伦斯夫妇是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的外国藏家之一,2007年11月,尤伦斯夫妇将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落户于798艺术区,艺术中心举办展览等各种艺术活动。然而,2009年尤伦斯就开始与北京保利合作出售自己所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近日,尤伦斯更是宣布将自己所藏的106件中国当代艺术品委托香港苏富比拍卖,这是目前尤伦斯藏品流向拍卖市场规模最大的一次。同时,记者还了解到,今年北京保利还将上拍尤伦斯所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
对于尤伦斯频频出售中国当代艺术品,艺术界有不少质疑,认为尤伦斯等代表的西方藏家已经对中国当代艺术丧失兴趣,以及尤伦斯资金出现了问题。而此次大规模的出售更是被认为尤伦斯打算退出中国。
昨日,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尤伦斯本人回应称,“我非常热爱中国和中国艺术家,在未来我会更关注年轻一代的艺术家,就像当年我对85美术新潮那一代艺术家一样”。此外,之前还有媒体报道称,尤伦斯夫妇近年来加大了对印度艺术品的关注,以后可能会花更多的精力和资金在印度艺术作品上。
疑问2 尤伦斯将脱离艺术中心?
回应 不退出且拟建中方为主的董事会
由于尤伦斯大量出售自己所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国外媒体还称尤伦斯将把中国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管理权移交给某些“长期合作伙伴”,并脱离这一艺术机构。
对此,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称,尤伦斯基金会和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独立机构。基金会对艺术品的收藏、展示和出售并不会影响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日常运营与长期发展。尤伦斯希望艺术中心未来成为一个完全由中国本土来管理、运营的机构,计划成立主要由中方人士参与的董事会制度。
艺术中心推广部总监李沐颐进一步解释称,尤伦斯本人并没有表示要退出,在未来会一如既往地深入参与艺术中心的发展。而尤伦斯本人谋求建立的董事会格局将产生的影响是,艺术中心会进入一个新的专业化管理时代。不过,关于目前董事会制度洽谈情况进展到哪一步,李沐颐表示暂时还不方便透露。
■ 背景介绍
1987年首次北京之行让尤伦斯夫妇开始专注于收藏当代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在其收藏的2000余件中国艺术品中,中国当代艺术品占了近80%的份额。2007年11月,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北京798艺术区落成。这个配备有三个展览大厅、报告厅等设施的非营利性艺术机构,主要依靠尤伦斯的资助运营。
不过,金融危机以来伴随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回落,尤伦斯所收藏的中国当代艺术品及当代艺术中心走向受到多方关注。尤其是2009年以来,尤伦斯夫妇开始拍卖所藏的中国艺术品更是引来多种猜测。
2月10日凌晨,颐和园东北角一段长约6米、建于光绪年间的围墙突然倒塌。事发后,颐和园方面已经用围挡圈住倒塌部分并展开维修。昨天下午,颐和园相关负责人称,事故原因系多年雨水冲刷,加上过往车辆振动加速墙体老化所致。
该段墙体位于颐和园路往西拐弯的丁字路口处,通往颐和园公交总站,因此过往车辆较多。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坍塌的围墙已经被高约六七米的铁皮围挡住,内侧则用木制脚手架支撑好。围挡内随处可见灰色的泥土和石块,围挡外侧设置了红色的夜间警示灯,并标注有“施工请注意”等字样。
颐和园方面相关负责人介绍,颐和园外围园墙为黄褐色虎皮石砌筑,长约7.9公里。北面园墙建于清乾隆时期,东、南、西三面园墙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光绪三十一年,发生正阳门火车站爆炸事件,慈禧太后出于安全考虑,命大臣将颐和园园墙加高了一米多。由于园墙为土石垒造,经常坍塌,新中国成立以来,颐和园一直对园墙进行修缮。1950年修复倒塌大墙75丈。1956年大规模整修园墙,之后定期零修、零星整修。1976年修复地震倒塌大墙2780延长米。1981年重建西南园墙。1992年修缮东堤南段沿线围墙1152米。颐和园园墙历史年代久远,虽然进行保养性修缮,但并未进行系统性整修。2010年4月,颐和园已将“园墙及驳岸整修工程项目”申报“国家文物局明清建筑颐和园"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
该段坍塌的墙体是光绪时期的老墙,虎皮石掺灰泥做法,至今慈禧太后要求增高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至于发生坍塌的主要原因,颐和园方面认为,墙体为掺灰泥做法,本身强度低,且由于多年雨水冲刷、渗入、冻胀,导致墙体内部空鼓,结构疏松。加之该部分墙体位于马路边,没有绿化缓冲带,受到过往车辆振动的影响较大,才导致发生了这一事故。
颐和园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事发后,他们立即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大墙坍塌应急抢修工作,预计抢修工程2月底完工。
记者追访
市公园管理中心已登记
昨天,颐和园的上级管理单位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称,公园的园墙也是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和历史见证。市内众多历史名园多位于市区内部,人流密度大,各种外界因素对公园内外产生的影响逐年加大,在此呼吁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北京的名城文化,给北京留下足够的原味景观。
该中心工作人员还介绍称,去年北海公园发生围墙坍塌事故后,中心在各大历史名园展开旧体院墙的勘察测量工作。目前颐和园围墙坍塌事故他们已进行了登记。而在完成勘察测量工作后,他们将连同文物部门及相关地区单位,着手开展历史名园整体景观保护工作,“会有完善的保护和维修计划”。
作者:彭科峰
本报讯(记者彭科峰)2月10日凌晨,颐和园东北角一段长约6米、建于光绪年间的围墙突然倒塌。事发后,颐和园方面已经用围挡圈住倒塌部分并展开维修。昨天下午,颐和园相关负责人称,事故原因系多年雨水冲刷,加上过往车辆振动加速墙体老化所致。
该段墙体位于颐和园路往西拐弯的丁字路口处,通往颐和园公交总站,因此过往车辆较多。昨天记者在现场看到,坍塌的围墙已经被高约六七米的铁皮围挡住,内侧则用木制脚手架支撑好。围挡内随处可见灰色的泥土和石块,围挡外侧设置了红色的夜间警示灯,并标注有“施工请注意”等字样。
颐和园方面相关负责人介绍,颐和园外围园墙为黄褐色虎皮石砌筑,长约7.9公里。北面园墙建于清乾隆时期,东、南、西三面园墙建于光绪十七年(1891年)。光绪三十一年,发生正阳门火车站爆炸事件,慈禧太后出于安全考虑,命大臣将颐和园园墙加高了一米多。由于园墙为土石垒造,经常坍塌,新中国成立以来,颐和园一直对园墙进行修缮。1950年修复倒塌大墙75丈。1956年大规模整修园墙,之后定期零修、零星整修。1976年修复地震倒塌大墙2780延长米。1981年重建西南园墙。1992年修缮东堤南段沿线围墙1152米。颐和园园墙历史年代久远,虽然进行保养性修缮,但并未进行系统性整修。2010年4月,颐和园已将“园墙及驳岸整修工程项目”申报“国家文物局明清建筑——颐和园‘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
该段坍塌的墙体是光绪时期的老墙,虎皮石掺灰泥做法,至今慈禧太后要求增高的痕迹仍清晰可见。
至于发生坍塌的主要原因,颐和园方面认为,墙体为掺灰泥做法,本身强度低,且由于多年雨水冲刷、渗入、冻胀,导致墙体内部空鼓,结构疏松。加之该部分墙体位于马路边,没有绿化缓冲带,受到过往车辆振动的影响较大,才导致发生了这一事故。
颐和园相关负责人还表示,事发后,他们立即组织施工单位进行大墙坍塌应急抢修工作,预计抢修工程2月底完工。
■记者追访
市公园管理中心已登记
昨天,颐和园的上级管理单位——市公园管理中心介绍称,公园的园墙也是不可或缺的景观元素和历史见证。市内众多历史名园多位于市区内部,人流密度大,各种外界因素对公园内外产生的影响逐年加大,在此呼吁社会各界共同维护北京的名城文化,给北京留下足够的原味景观。
该中心工作人员还介绍称,去年北海公园发生围墙坍塌事故后,中心在各大历史名园展开旧体院墙的勘察测量工作。目前颐和园围墙坍塌事故他们已进行了登记。而在完成勘察测量工作后,他们将连同文物部门及相关地区单位,着手开展历史名园整体景观保护工作,“会有完善的保护和维修计划”。
目前,据统计,用于湿地保护的总投资已经达到265亿元。
近日,国家林业局总工程师姚昌恬在北京湿地中心成立揭牌仪式上作如上表述。
湿地作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之一,与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息息相关,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由于城市建设、地类调整、建库截流、农田土地整治、持续干旱等原因,使湿地受到很大影响。
为加大湿地研究力度,2004年6月成立了中国林科院湿地研究中心,同年,该中心加挂“国家林业局湿地研究中心”牌子。2009年,中国林科院 湿地研究所挂牌。多年来,湿地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与10余个科研单位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共建立湿地试验示范区11个,面积达3万多亩,提出湿地恢 复技术24项,污染湿地净化技术2项,典型湿地保护技术规程4项,湿地公园建设技术规程4项,申请专利3项,鉴定科技成果6项,颁布实施了2项行业标准和 2项地方标准。
中国林科院院长张守攻说,尤其是,针对北京湿地生态系统现状,开展了退化湿地恢复中的关键技术研究,并成功示范恢复了150公顷严重退化的湿地,在海淀、延庆、顺义等建立了湿地试验示范基地,为北京市全面开展湿地恢复工作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
同时,还首次完成了2项北京市的湿地管理行业标准,并颁布与实施,为相关的政策、工程及规划的制定与推行奠定了基础。
此次,由中国林科院和北京市园林绿化局共同成立的北京湿地中心,将充分发挥园林绿化行业管理优势和中国林科院科研力量,为北京湿地有效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等创造有利条件和关键技术支撑。(胡利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