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杜甫很忙”系列漫画走红网络,中国唐代文学学会副会长、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尚永亮昨日认为,这可以看作是年青一代进行的一次“解构经典”。
“解构经典”在文学和艺术领域较为常见。“解构经典”的目的不仅仅是颠覆经典,而是在颠覆中去寻求一种符合当代意义的更新的经典形式和内容。
在尚永亮看来,杜甫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但一直都以正统的“诗圣”形象出现。年青一代通过对杜甫形象进行“解构”,能够表达他们的一些想法。
“对此,不能从绝对多好还是不好来评价,这是当前文化多元的一种表现。”尚永亮介绍,在杜甫之前,也有“英雄人物”被“解构”。王朔早年的小说,具有“解构”的色彩。
尚永亮说,对传统“英雄人物”进行多元“解构”,有利于贴近年青一代。借助网络进行传播,在一定程度上又能促进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并非完全没有积极意义。
但尚永亮也认为,对千百年人们已经约定成俗的“英雄人物”进行多元“解构”,有时也不一定合适,尤其是一些粗俗式的“解构”。
我问5岁半的儿子心目中的英雄是谁,他说是奥特曼、铠甲勇士。我将赖宁的故事说给他听,问他愿不愿意当这种英雄,他说“不”。问他原因,他说,“死了就见不到爸爸妈妈了”。这种朴素和童真,对于新时代少年英雄的解读,具有积极意义。
时代需要英雄精神,更需要将这种精神建立在生命敬畏感之上,《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了“见义智为”条款就是明证。
《中国少年报》的一份资料介绍,1949年至1985年涌现的少年儿童先进典型中,经中央和省一级表彰的有36人,其中救人、救火、救牲畜、救火车及与坏人斗争的有33人,占91.7%,5名少数民族的少年儿童榜样,事迹都是与风雪搏斗保护牲畜。过度强化少年英雄精神,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造成一定的误导甚至是伤害。教育专家孙云晓指出,“由于榜样教育的科学性不够,影响了宣传教育的效果,有的甚至带来了一些严重的不良后果。”
奥特曼、铠甲勇士等虽是虚构的,但充满了时尚和动感色彩,孩子们更喜欢在其间寻求慷慨、勇敢、坚强等精神。同样能得到精神激励和成长,何必非要用生命置换呢?
《金瓶梅》故事的开头是从《水浒传》借来的:武松景阳冈打虎后,与兄长武大郎相见,认识了嫂子潘金莲。潘金莲想要勾引武松未果,转与西门庆偷情,后来毒死武大。只是武松为兄报仇的情节被挪走了,然后把故事的中心场所放到了西门庆的宅院里。
《金瓶梅》的不知名的作者智力很高,又非常冷峻,他总是以一种深刻的嘲弄来描述人们兴高采烈却又毫无希望的喧噪;但他又是富于同情心的,能够写出人的不幸与悲哀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和《水浒》相比,潘金莲在《金瓶梅》中出场时,已经经历了丰富的人生折磨,并因此而变得悍泼。她是个裁缝的女儿,九岁被卖到王招宣府里学弹唱(属于家养的歌妓)。主人死了,她又被她妈妈“争将出来,三十两银子转卖于张大户家”。到十八岁被张大户暗中“收用”了,又因为家主婆不容,把她撵走。而张大户特地做了精心安排,将她白白送给武大郎做老婆。不仅如此,还常常送些银两给武大郎做生意本钱。为什么呢?就是图个常有机会到他家里与金莲厮会。
武大郎连矮子也算不上,“身不满三尺”,是个侏儒。又且“头脑浊蠢可笑”,还“一味酒”。他不可能与风流俊俏的潘金莲般配,再加懦弱无能,是张大户挑中他的条件。而武大郎也从不曾真正把潘金莲当作自己的妻子,有时撞见张大户,也不敢声张,因为“原是他的行货”,自己不过是个拿了人的钱替人看管“行货”间或也占点便宜的角色。说实话,潘金莲除了不该毒死武大郎,做什么也不能算对不起他。
张大户死了,潘金莲活在一生最郁闷无聊的日子里,武松来了。“身材凛凛,相貌堂堂,身上恰似有千百斤气力”,打虎的英雄,现任巡捕都头(县刑警大队长)。当然不是武松的错,可是难道不是可恶的命运拿他来勾引潘金莲吗?
况且武松也是有错的。最初的见面,兄嫂在家里陪他用茶,潘金莲还不曾拿出手段,那武松先自“见妇人十分妖娆,只把头来低着”。作者的写法,暗示他心里受到了扰动。接着金莲想尽法子套亲近,问了“莫不别处有婶婶”?又问“叔叔青春多少”?再赞“若似叔叔这般雄壮,谁敢道个不字”!一路下来,情态已近挑逗:“妇人陪武松吃了几杯酒,一双眼只看着武松身上”,而武松呢,“吃他看不过,只低着头,不理他”。好大汉子,含羞似地只是低头,能不把事情弄尴尬?
初次见面,如此情形,武松也低了好久的头,不应该不知道危险。可告辞出门、正好将一切了结时,因潘金莲殷勤邀他搬家里来住,武松却满口答应:“既是吾嫂厚意,今晚有行李便取来。”潘金莲也只要求“是必上心”,没说日子,武松接口就答应“今晚”,着急了一点吧?当然不是有什么歹念,只是他心里有点乱。喜得潘金莲嗲嗲地一声“奴在这里专候”,事情就往更坏的地方走下去了。
终于到了最后摊牌,那个下雪的日子,燃着火盆,叔嫂二人对饮。潘金莲心热了,以为那边的火候也该到了,举着喝剩的酒盏,看着武松道:“你若有心,吃我这半杯儿残酒。”却惹急了武松,一把几乎将妇人推了一跤,慷慨地宣布:“武二是个顶天立地的噙齿戴发的男子汉,不是那败坏风俗伤人伦的猪狗!嫂嫂不要这般不识羞耻1还宣称“拳头却不认的是嫂嫂”,像是又要上山打虎的样子。当然,武松是英雄,紧急关头把持得祝可是,推女人干嘛?伸拳头干嘛?终究是太紧张,好像对自己也很恼火。
就算潘金莲惯于风月,但走到这危险的一步,终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站在悬崖上,武松绷紧肌肉挺直了腰,潘金莲就只好摔下去。下一次是西门庆,一场更深更罪恶的沦落。
同情潘金莲的人总想给她编一些另外的故事,譬如她跟武松是不是可以情节更丰富一些。但《金瓶梅》绝不会那么写。它写潘金莲生育于罪恶,她只有在以恶毒的方式毁灭他人也毁灭自己的过程中才能品尝到快乐,毁灭才是她的拯救。
核心提示:老实说,我不觉得正在上映的《关云长》是近年来古装片里拍得最差的,至于它上映没几天在豆瓣网上的评分就降到5.2,几乎触到了史上三国题材影视剧得分的最低线,我更愿意理解成:它很不幸地引发了观众们对于这些年来华语古装大片习惯性失望的总爆发。
图为《关云长》海报
看《关云长》,最突出的感受是关羽变矮了——虽然直接以人物名字命名的方式看起来很是高大宏伟。这不仅仅是指向来以身长九尺的威武形象出现的关公,此番变成了一个身高不及曹操的小个子——这点差距完全可以用技术手段解决;更重要的是,一个忠义千秋的精神象征被彻底矮化了。千里走单骑护嫂寻兄的英雄,硬是被描画成一边暗恋嫂子一边和曹操玩暧昧的武夫;坚持汉贼不两立、降汉不降曹的忠臣,则摇身成为顾念曹操恩义却与皇帝决裂的黑帮分子。而一句借曹操之口说出的“好马为什么不吃回头草?因为回头草不新鲜。刘备已经过时了,我才是新鲜货色”,更是直接给关羽贴上了喜新厌旧的标签。对了,说到曹操,也没能逃脱被矮化的命运:影片中有个情节,说曹操为留下关羽,一边在关羽的酒里下春药,一边把他未过门的嫂子点穴后放到关羽床上,指望两人能生米煮成熟饭,断了关羽回到刘备身边的后路——如此下三滥,是曹操这样的人干的事么?即便不是英雄,人家到底也是枭雄不是?
借还原真实人性为借口,把历史上那些高高在上的人物降格以待,这已经成为近年来华语古装片创作的标准招数。《赤壁》把曹操兵败赤壁的原因,归结到了贪恋小乔手中的那一杯茶;《赵氏孤儿》把程婴从英雄“还原”成了凡人,抹去了原先涂抹在救孤义举上的那层忠义光亮,原先报效家主的动机变成了替儿子报仇。与其说这是一种矮化,不如说是创作者不相信原有的历史叙述,不相信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那样的舍生取义和杀生成仁的存在。陈凯歌在阐述《赵氏孤儿》的创作意图时就表示,自己完全不接受纪君祥在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里强调的大忠大义,他也多次在片中借人物之口质疑:“谁信呢?”
不可否认,这样一股潮流很大程度上有其萌生的时代土壤:我们正陷入对过去数十年英雄神化的逆反心态,反映在艺术创作上就是高大全似的人物越来越不为人所接受;更何况历史从来都是被重新解读的,西方近年来也生产出不少以全新视角解读历史的影片。然而具有讽刺意义的是,这些誓把英雄打回原形、想以所谓现代价值观来迎合观众口味的华语古装电影,却没有获得观众的普遍认可,原因恐怕只有一个:大家不能接受的不是改编历史,而是这种改编背离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和本质,沦为了亵渎。回到《关云长》,编导可以尝试展现人物更为丰富的内心世界,但若颠覆那个年代由兄弟义和君臣忠构成的基本伦理秩序,就是触了底线。
当年黑泽明拍《七武士》险些让东宝映画破产,靠的是对历史题材的真正兴趣;世界范围内二战影片常拍常新,不仅是历史事件的重新阐述,更是一种历史观的表达。而纵观华语影坛,这些年来虽然古装大片层出不穷,却没有在此基础上诞生新的历史主义,只能说明编导们既缺乏当代历史观,更没有对历史人物发自内心的喜爱和探索。他们看上的不是那些令人回肠荡气的历史人物,而只是历史人物所具备的注意力资源,然后充当着关云长们的狗仔队和八卦党,打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旗号,瞄准的却是我们的钱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但是,英雄真的存在过。而现在,看着那些只属于我们民族的高尚和坚毅、血腥和耻辱、英雄和义举正在所有人面前渐渐变矮直至了无踪迹,我不得不担心拥有世界上最完整信史的我们,会有一天彻底失去历史,忘了英雄。
图为疑似岳飞书法的条屏
【新华社南京电】(记者 蒋芳)一幅疑似岳飞书法的条屏近日在江苏扬州某艺术品销售中心现身。虽然年代久远,字迹依旧清晰。更难得的是,这幅条屏上还有明代谏臣杨继盛的题款、明代名将史可法和清代大学士蒋廷锡的题跋。有专家从纸张的碳化程度及多枚印章沉垢、书写时的流利程度,初步认定此墨宝为岳飞真迹。故宫博物院专家将来扬州作最后鉴定。
这幅条屏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但几行刚劲有力的字迹仍清晰可辨,即“尤相类也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据了解,这句话出自于《后汉书·耿弇列传》,是东汉皇帝表扬当时建功立业的大将耿弇的。岳飞当时写下这句话时,应该同样是希望自己的战功也能得到皇帝的认可。岳飞的题款旁,有一枚方印,经仔细辨认为“鹏举士”,正是岳飞的字。
在这幅条屏的左下角,“武穆真迹嘉靖二十年椒山杨继盛书”的字样清晰可见,经考证为明代谏臣杨继盛作为首个收藏者的留字。紧靠着杨继盛留字的,是民族英雄史可法的题跋。
而在条屏的上方,一段清代大学士蒋廷锡的题跋内容则清楚地介绍了岳飞条屏传世的来龙去脉,写道“岳忠武书,如天马行空不著羁勒,为南渡诸君子之冠,世少传本,据闻宋鼎革后,元相府购公书者不惜重金搜括无遗,此卷墨迹为分宜家所藏,后归吴中汪氏,近为阁相某公家所得,后嗣凌夷,欲效 ,求事传观数过,不禁叹为神品。”此墨宝还曾被清代著名收藏家、画家何兆祥收藏,上有何兆祥印、簑翁两枚印章为佐证。
此墨宝经香港和大陆多名书画家鉴定后认为,从纸张的碳化程度及多枚印章沉垢、书写时的流利程度等来看,初步认定为岳飞真迹。杨继盛、史可法、蒋廷锡的墨宝也均为真迹。故宫博物院专家不久将来扬州作最后鉴定。
2009年1月13日,阿诺德。施瓦辛格将他在电影《王者之剑》中使用的剑带到会议室。
他曾是银幕硬汉,但未能成为政坛英雄。
在金融危机席卷后的加州,民众更关心的是一个经济低迷的州如何实现复苏,而对一个州能否变得更绿似乎缺少更多的热情和迷恋。
加州“田野调查”机构主管马克·迪凯米勒称,他(施瓦辛格)试图撕裂官僚主义,炸掉“暗箱”,让整个州政府变得精简且高效。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
也许,施瓦辛格在加州的绿色政绩不属于现在,而是交由未来评判。
去年10月,时任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在微博上就说起卸任后的安排。他写道:“我是否还有耐心坐在片场以及花费三个月或六个月去拍一部电影?我不知道。”
不过,施瓦辛格暗示,他会在环境和政治改革领域继续有所作为。
上个月,施瓦辛格在加州首府萨克拉门托举办了一场私人告别晚会。面对数百名支持者以及州政府职员,施瓦辛格聊起未来将何去何从的话题时,说道:“我现在没有任何计划。”
2011年1月3日,民主党人杰里·布朗接替共和党人施瓦辛格,出任加利福尼亚州州长。
自称激发加州转变
2003年,加州举行州长选举时,众多选民选择了“终结者”。不过,也有观察人士当时评价施瓦辛格仅仅是“四肢发达的动物”。
七年后,当施瓦辛格终结自己的加州州长生涯时,美国媒体充斥着有关加州的负面新闻———中小学问题太多;公立大学逐渐失去吸引力;联邦政府接管了部分州监狱的事务;加州财政赤字不断增加。
日前,在媒体采访时,施瓦辛格谈到这七年来的工作。他承认有错误,没有完全履行竞选时的承诺,而最让他感到失落的是加州财政状况日益窘迫。
然而,他随后表示,加州的绿色经济发展迅速,这是他带给加州的“转变”。
美国媒体用两种颜色来诠释施瓦辛格治理下的加州遗产———绿色和红色,前者意味着环保立法,后者则代表财政赤字。
堪称“绿色州长”
观察人士指出,最令施瓦辛格感到骄傲的成就是签署《议会法案32》。该法案使得加州成为美国首个对来自于工厂、发电厂以及冶炼厂的温室气体实行强制性控制的州。
除了《议会法案32》,施瓦辛格还签署了一系列环境法律,其中涉及“百万太阳能屋顶计划”。他成功推动形成美国最大的海洋保护区网络,且要求该州33%的电力来自于可再生能源领域。
尽管施瓦辛格梦想的“氢能高速公路”尚未变成现实,而且他还建议关闭州公园,从而减少公共开支,然而环保主义者还是时常视其为“盟友”。
“针对小布什否认气候变化的情况,施瓦辛格则极力抵制。”“保护选民的加州联盟”执行主管华纳·查伯特表示,“他(施瓦辛格)展现了领导力,发出了代表国家的声音。”
去年12月15日,施瓦辛格获得“美丽地球”组织为其颁发的“2010绿色州长年度大奖”,从而表彰其“在改善环境方面显示出的伟大领导能力和巨大勇气”。
未能促使政府高效
赞誉之外,也有指责和不满。
2003年,还是州长候选人的施瓦辛格,在挑战时任州长格雷。戴维斯时,向选民们许诺,“审计一切,终结疯狂的财政开销”。
他还说:“如果你们对现有的行事方式表示愉悦,那么你们就跟着现任领导者。倘若你们渴望改变加州,那么加入我的阵营。”
七年后,加州财政赤字达254亿美元,远远多于戴维斯卸任时的102亿美元。
2004年,施瓦辛格正处政治生涯的巅峰时期,其民意支持率达到65%.2006年,施瓦辛格轻松赢得连任。当其卸任时,支持率却为23%,仅比戴维斯卸任时多出一个百分点。
加州“田野调查”机构主管马克·迪凯米勒称,他(施瓦辛格)试图撕裂官僚主义,炸掉“暗箱”,让整个州政府变得精简且高效。但是,这一切并没有发生。“民众依然喜欢这个人,但是他的作用不大。”
为何从当初的65%降至如今的23%?
“很复杂。”众议员科特·哈格曼评论施瓦辛格的作为时说出这么一句话。
哈格曼曾是支持施瓦辛格的重量级人物。哈格曼说:“我非常积极地为他助选,因为我对这个政治局外人可能给加州带来的变化深表乐观。”
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长期借债度日的加州财政出现问题。
2009年7月,施瓦辛格被迫宣布该州进入财政紧急状态。
2010年,施瓦辛格削减了74亿美元的政府支出。
因为此番削减支出主要涉及公共卫生部门、儿童福利和监狱系统,所以该州的相关部门出现疲软状况。
例如由于监狱维护费迟迟得不到州财政的支持,部分监狱的管理职能被迫交给联邦政府负责,而施瓦辛格的监狱改革由此终结。
媒体称,加州从一个堪称“全球第八大”经济体的州,沦落到一个“人人都不想去工作”的地方。
而现年63岁的施瓦辛格在接受采访时一再为自己辩驳。他说,要不是金融危机的影响,他的一些施政策略一定会让加州变得更好。
很难再上大银幕
壮志未酬的施瓦辛格必须面对离任的现实。
七年任期结束,他的未来计划成为很多媒体猜测的话题。
依据惯例,美国卸任官员或议员往往会著书,畅谈人生之路;还会利用各个场合发表演讲,借此既可以继续影响社会,也可以赚取“生活费”。
有媒体称,一堆好莱坞和房地产公司的合作邀请正等着施瓦辛格筛选。有一件事是肯定的:在放弃了两届州长任期的17.4万美元年薪后,施瓦辛格将要重启“捞金时代”。
2003年就任加州州长后,施瓦辛格的私人财产交由一个私人信托基金保管。卸任后的施瓦辛格可以拿回包括多处房产在内的巨额资产支配权。
加州政府资料显示,自2001年以来,施瓦辛格为两次州长竞选活动以及其他政治活动,直接或间接投入了总计2500万美元。
这2500万美元还不包括交通费。他经常每周乘坐私人飞机在洛杉矶和萨克拉门托之间往来数次,这都是他自己掏腰包。
鼎盛时期的施瓦辛格拍一部电影可赚3000万美元。
好莱坞的内部人士预测说,施瓦辛格可能会担任制片人或者导演,但是不要期望他还能再度成为摆弄自动武器的银幕大英雄。
在好莱坞知名“推手”迈克尔·雷文看来,施瓦辛格是富有且聪明的男人,而这类男人往往有很多的可能性。
不过,雷文认为,乱七八糟的政治“玷污了这位超级英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