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长江经济带】美丽长江共治理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过去,长江治污难,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现在长江沿线把自身发展放到了协同发展的大局中,“下好一盘棋,共治一江水”,四年的时间过去了,沿线有了崭新的变化。
太浦河江苏吴江段有40公里,浙江嘉善段有1.5公里,上海青浦段15.5公里,沿河而下可以看到,上游的江苏吴江段是工业区,而进入浙江、上海,沿岸几乎没有工厂。
徐家贵告诉记者,上下游的差别主要来自对太浦河的定位不同。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上游的吴江把太浦河定位为泄洪通道。
而下游青浦和嘉善,却在1995年和2009年,把太浦河定位为饮用水水源。
不同地区不同定位,让太浦河治理成了难题。
共抓大保护。2017年,沪苏浙皖四省市建立“联合河长制”,推动长三角界河共治,从那年起,上下游开始共治,江苏吴江开始腾退拆除太浦河周边“散乱污”企业。
这家企业有三个厂房,涉及纺织、塑料和高分子材料,已经在太浦河边生产了20多年。陆国祥曾经上门谈过五次,企业终于认可腾退方案。
目前,江苏吴江腾退拆除太浦河周边散乱污企业2000多家,符合要求的企业转型升级;而隔河相望的浙江嘉善,从2019年11月开始已经先后拆除40多个码头堆场、800多家钢铁经营户。
位于上海的这栋三层小楼,现在是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执委会办公室。每天,苏浙沪三地工作人员,都要在这里商讨生态治理方案。4年来,像这样共商共治的新机制在长江经济带沿线不断出台。
四川、重庆两地建立集中巡河和交叉巡河机制,治理琼江上下游水污染。
云贵川三省共同出资两亿元,用于赤水河流域生态补偿。
从今年开始,长江流域的重点水域将分类、分阶段实行渔业禁捕,近28万名渔民将转身上岸。
中新网北京1月14日电 (记者 张子扬) 公安部今日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公安交管部门推出的6项便民利企新措施,包括试点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全面推行小客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等。
这是公安机关集中推出60项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新举措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4场。
公安部新闻发言人郭林介绍,去年,公安部连续召开3场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公布了60项便民利企措施的有关落地情况。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今天公布的6项公安交管改革新措施,包括试点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小客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交通安全导航提示服务等。这些改革举措看起来很小很细微,但却能让老百姓生活更便捷,企业营商更便利。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长李江平通报,公安部在总结前期改革经验的基础上,此次再推出6项改革新措施,包括3项试点推行改革措施、3项全面落实改革措施。3项试点启动的措施主要是围绕积极推进电子证照在交管领域应用、优化驾驶人记分管理等方面。
一是试点机动车检验标志电子化,通过全国统一的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或“交管12123”手机APP核发检验标志电子凭证,为机动车所有人、驾驶人以及相关行业和管理部门提供电子证照服务,减少纸质证明标志,免去群众粘贴麻烦。
二是试点接受教育减免交通违法记分,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对符合规定条件的机动车驾驶人,参加公安交管部门组织的交通安全教育学习、考试或者交通安全公益活动达到相关要求的,减免部分交通违法记分,发挥记分制度教育引导、鼓励守法的正向激励作用。
三是试点提供交通事故处理进度和结果网上查询,对造成人员伤亡或者较大财产损失,公安交管部门适用一般程序处理的交通事故,事故当事人各方及其代理人可以通过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平台、“交管12123”手机APP查询事故处理进度和处理结果。
上述3项措施将于2020年3月1日起,在部分省(市)先行试点。
李江平表示,3项全面推进的改革措施主要是总结推广已试点的改革措施,推进在全国范围内全面落地,进一步扩大改革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企业享受到便利实惠。
一是全面推行租赁车交通违法处理简捷快办,在部分省市试点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租赁车交通违法处理简捷快办,承租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手机APP网上查询、自助处理承租期间发生的交通违法,避免两地奔波;对承租驾驶人未及时接受处理,经租赁企业申请并确认无误的,将交通违法记录转移至承租驾驶人名下,减轻租赁企业负担。2020年3月底前,全国全面实施。
二是全面推行小客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在300个城市试点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非营运小微型载客汽车档案电子化网上转递,申请人可以直接到车辆迁入地车辆管理所申请并办理机动车转籍,无需再回迁出地验车、提取纸质档案。
三是全面推行交通安全导航提示服务,在部分省市试点基础上,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交通事故、占路施工、交通管制、事故多发点段等交通安全信息导航提示服务,保障群众出行安全顺畅。
上述3项措施将于2020年3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实施。
据悉,2019年,公安部在涉及车检、驾考、号牌管理、事故处理、互联网服务等方面的系列公安交管改革措施落实的基础上,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2019年上半年,推出了10项交管便民利民服务措施。“驾驶证全国通考”、“异地分科目考试”等改革措施全面落地,2000多万名群众享受到跨省异地考试、车检、补换证等便利。2019年下半年,又推出公安交管6项服务新措施。
目前,汽车4S店快捷代办服务加快推进,5000多家汽车4S店开展购车、选号、登记“一站式”服务;便利租赁汽车处理交通违法试点启动,北京、河北等10个试点省市已备案汽车租赁企业1000余家,便利处理交通违法1万多笔;临时入境车辆人员出行更加便利,交管部门在入境机场、港口等地设立服务站点240多个,牌证手续更加简化,入境即可就地申领;小客车转籍信息网上转递扩大试点,已有300个城市落地实施,20多万名车主直接在转入地办理车辆转籍,减少两地往返;互联网学习教育平台全面推广,300多万人次在网上接受审验教育和满分教育;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导航提示试点顺利,23个省份已试点推行,通过高德、百度、腾讯等导航软件累计发布交通安全预警信息15万余条次。
中新网1月14日电 2019年12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增长,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海关总署统计分析司负责人黄国华14日从制造业PMI、国际市场价格等四方面做出解释。
1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请海关总署介绍进出口情况并答记者问。
黄国华在回答记者相关提问时指出,2019年12月份,中国外贸进出口达到两位数的增长,外贸出口和进口值都创历史月度最高值,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2019年11月以来,我国制造业PMI连续两个月扩张,带动了部分原材料和能源产品进口增加。比如,12月份铁矿砂、铜矿砂、成品油进口量分别增加了17.2%、31.9%和10%,推高了进口规模。
二是受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影响,部分大宗商品进口均价上涨。比如,12月份的铁矿砂进口均价上涨了18%,在进口量增加17.2%的情况下,推动整个进口增长了1.5个百分点。
三是中美经贸磋商释放了积极信号,企业信心上升。12月份,玩具、塑料制品、家具出口分别增长26.1%、22.7%和14.2%。海关总署每月对3000家外贸企业进行网络问卷调查,其中11月和12月份的调查数据显示,对未来两到三个月出口形势表示乐观的企业数量在增加,12月份增加的数量达到2018年下半年以来的最高值。
“此外,还有一个原因,2018年12月份我国进出口是下降的,下降1.4%。换句话说,2018年12月份的同比基数比较低,2019年12月份外贸具有恢复性增长的性质。”黄国华说。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香港《大公报》报道,法国抗议政府退休制度改革的大罢工已持续5周,总理菲利普11日表示,政府愿意向工会让步,撤回提高退休年龄的建议,并将于24日提交改革法案。
据报道,法国政府10日与工会代表进行最新一轮谈判,尝试打破僵局。菲利普于次日宣布,政府愿意撤回把领取全额退休金的法定退休年龄提高至64岁的改革建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表示,这是“有建设性且负责任的让步”。较为温和的法国工人民主联合会(CFDT)及法国自主工联(UNSA)对此表示欢迎,认为这反映出政府愿意妥协,是工会的胜利。
但强硬派工会CGT拒绝了政府的提议,批评其只是“烟幕”,要求政府撤回整套改革方案,并号召会员在未来一周内参与一连串抗争活动,包括继续罢工。
菲利普计划于本月24日提交改革法案,让国会得以于2月中旬展开讨论,目标是在夏天休会之前推动立法。
据悉,大罢工持续至今,法国多地公共交通尤其是铁路交通几近瘫痪,民众圣诞及新年假期出行计划泡汤,经济也受到严重打击。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澳大利亚《星岛日报》报道,受大风影响,林火产生的浓烟再次笼罩悉尼。当地时间12日,悉尼空气质量再度至“危害”级别。
据报道,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基本工业厅的空气质量指数显示,悉尼市区12日10时能见度达“危害”级,多数地区PM2.5指数级别为“恶劣”,西南区及Illawarra地区为“十分恶劣”。
澳大利亚象局(BOM)的预测员海伦表示,近日抵达的逆温层将浓烟困住,较暖的空气阻止烟尘扩散,而南向风力又持续将浓烟吹至,加之云层厚密,因此使得悉尼浓烟加剧。她称,浓烟会持续,但风向改变会令吹至的浓烟减少,所以未来数日内情况不会恶化。
当地卫生部门建议,在PM2.5指数为“恶劣”的情况下,患心脏或呼吸道疾病者应避免在户外运动;在“十分恶劣”情况下,民众应减少剧烈或持续的户外运动。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世界首富、美国亚马逊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杰夫·贝佐斯(Jeff Bezos)12日宣布,将为澳大利亚森林大火救援捐赠100万澳元,主要用于所需的物资和服务。
据报道,1月初,贝佐斯以1150亿美元的身价问鼎世界首富。12日,贝佐斯在社交媒体上写道,“我的心与所有正在应对林火的澳大利亚人同在,亚马逊公司将捐赠100万澳元用于所需的物资和服务。”据悉,资金将捐赠给澳大利亚红十字会、动物慈善救助机构、农村消防机构等。
据报道,贝佐斯还在亚马逊网站上分享了一篇博客文章,请求用户通过他的网站购买救灾所需物品,为救灾工作捐赠水、食品、安全服、建筑材料等,以帮助澳大利亚志愿者组织BlazeAid的志愿者进行救援工作。
目前,已有众多国际名人和商界人士为澳大利亚林火捐款。个人捐款数额最多的是西澳大利亚矿业巨头安德鲁·福雷斯特和他的妻子尼古拉,他们捐出了1000万澳元。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澳大利亚政府正在使用直升机和飞机,空投食物给因野火危机而流离失所的饥饿动物们,岩沙袋鼠们终于有吃的了。
据报道,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动用了飞机,向一群岩沙袋鼠出没的地方,空投4000多磅食物,其中大部分是胡萝卜和红薯。近日,这些小袋鼠们因野火肆虐、栖息地遭到破坏而受困。
在2019年9月野火发生之前,这种毛茸茸的岩沙袋鼠就已经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濒临灭绝。政府官员表示,由于目前的野火危机,它们的生存可能会变得更加复杂。据估计,火灾已造成超10亿只动物死亡。
12日,新南威尔士州环境部长基恩表示:“据初步火灾评估显示,在最近的森林大火中,一些重要的岩沙袋鼠种群的栖息地被烧毁。”“这些小袋鼠已经受到持续干旱的威胁,如果没有援助,它们的生存将面临挑战。”
报道称,在上周,近2000磅的红薯和胡萝卜被送往该州Capertee和Wolgan山谷;有2000镑食物被送往延戈国家公园;据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官员称,约200磅的食物和水被空投到袋鼠谷。
基恩表示,此次是对毛尾岩沙袋鼠最广泛的救援行动之一。该计划旨在帮助维持动物群落,并让它们恢复。基恩称:“提供补充食物是我们为促进濒危物种(如岩沙袋鼠)的生存和恢复而采取的关键战略之一。”“在通常情况下,这些岩沙袋鼠能在火灾中幸存下来,但由于火灾摧毁了它们岩石栖息地周围的植被,它们只能靠有限的自然食物生存。”
据悉,这场大火已造成至少25人死亡,2000多座房屋被摧毁。悉尼大学生态学家迪克曼估计,自2019年9月初火灾开始以来,已有超10亿只动物死亡,仅新南威尔士州就有约8亿只动物死亡。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中央社”报道,根据一项民调,澳大利亚总理莫里森因处理森林野火的方式不力而引发众怒,民众支持率暴跌。
据报道,澳大利亚新闻民意测验所调查结果显示,目前约有59%澳大利亚选民对莫里森整体表现不满,仅37%的民众满意。
民调评论员鲍威写道:“莫里森个人评价受挫,支持度下跌8个百分点至37%,不支持度则上升11个百分点,来到59%。”
面对这场长达数月的野火危机,莫里森的处理方式受到严厉批评,包括在火势蔓延之际去夏威夷度假、一连串失言、对澳联邦政府采取的行动进行误导性陈述,以及非要与愤怒的灾民握手等。
莫里森曾坚称,澳大利亚地方政府有足够资源控制火势,还说是精疲力尽的义务消防员自己“想去那里”,从而引发民众不满。
此外,他还一再宣称澳大利亚为达成减排目标做得已经够多了,这项说法引发一连串大规模街头示威。
在发现民众强烈反弹后,莫里森才部署军队,展开和平时期最大规模的后备军人征召,并承诺提拨数十亿美元援助,增加对消防员的补偿,同时表明在减排工作上可能还有更多工作待完成。
目前,持续肆虐的大火已造成澳大利亚至少27人丧生,烧毁的土地面积相当于一整个韩国。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日媒报道,近日,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宣布,2020年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主火炬的燃料将使用氢气,据称,此举是为了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据报道,这一决定由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组委会事务总长武藤敏郎宣布。据介绍,主火炬使用氢气作为燃料,将是在奥运会和残奥会历史上的首次尝试。武藤就此表示,“氢气作为低碳能源,深受人们期待,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主火炬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象征。”
此外,武藤还就因天气原因将马拉松比赛从东京移到札幌一事进行了说明。对此,一些国际奥委会的委员表示了欢迎,其中肯尼亚委员表示,“我国选手们对马拉松场地移至札幌表示感谢。”
东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将分别于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和2020年8月25日至9月6日,在日本东京举行。
此前,由于担心东京的酷暑会影响比赛,国际奥委将马拉松和竞走比赛场地由日本东京更改至札幌。马拉松和竞走共5项比赛将在大会最后4天内集中举行。
中新网1月13日电 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澳大利亚政府将拨款3450万美元,用于恢复遭该国森林大火影响后的野生动植物种群。
据报道,澳大利亚财政部长弗雷登伯格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今日,我们拨出首笔款项5000万澳元(3450万美元),用于同社会团体立刻开展保护遭森林火灾影响野生动植物的工作,以便规划恢复工作。”
据一些机构的评估,澳大利亚持续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造成数百万公顷的林区被烧毁,至少27人死亡。一些地方由于火势太大以及烟雾太浓,以至空中灭火都无法进行。
目前,澳大利亚政府已将海军军舰和航空队派往灾区参与救灾和疏散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