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

和中国相比,美国的夫妻之爱更平等。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男女平等的观念就在美国深入人心了。在家庭生活中,共同承担义务、平等分担家务是基本的共识,根本没有大男人主义这一说,妻子做饭了,那丈夫肯定洗碗。我的不少男性同事,一到下班时间就匆匆赶去接孩子了;在公园,左托右抱领着孩子的,多数都是爸爸;在餐厅,也常常可以看到丈夫为妻子挪开落座的凳子、挂好脱下的外套。

一谈到夫妻关系,热点话题往往是美国的离婚率高。据统计,美国初婚的夫妻,有近一半要以离婚收场,再婚之后分道扬镳的比率则更高。离婚率高是不争的事实,但其中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和平等相爱也有关系。

由于男女双方各自独立,婚姻少了很多社会压力和经济约束,家庭承载的更多的是情感交流的功能,而不是物质、门第、道德或者纯粹的传宗接代。双方只因相爱而结婚,一旦爱情丧失,双方都要“离”。

从上世纪90年代起,美国每年的民调都持续表明,有90%左右的美国人认为婚外情是错误的,并有四分之三的人认为这种行为不应该被容忍。换句话说,美国人对婚外情的容忍度很低,更别提正式的“二奶”和“小三”了。加上离婚程序相当简单,所以朝三暮四、见异思迁的行为一旦曝光,双方可能很快一拍两散。

因此,离婚率高并不能代表美国人的家庭观念淡薄。相反,经过深入的观察,我发现,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会令以家庭至上自居的中国人汗颜。在这里,不仅妻子爱家顾家,丈夫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家庭和事业发生冲突时,无论是因为晋升,还是求学,如果要抛妻离子、两地分居,多数男性会毫不犹豫地首选家庭。因果关系很清楚:家庭好了,工作才能好;工作好了,家庭却未必好。

事实上,整个美国社会都推崇家庭的重要性。大大小小的美国选举,就很能说明这个问题。几乎每一个候选人,都要大打家庭牌。一个男人,如果不爱家,是绝对得不到选民支持的。背后的逻辑也很简单:一个不爱家的人,何以爱天下?此外,企业的许多制度规定也为保障家庭让路。例如,为了让员工能够兼顾家庭,多数公司的工作时间极为弹性,早上7点上班、下午3点下班很常见。

当我毕业时,在自己的毕业典礼上,美国人的家庭观念又一次把我深深打动。典礼仪式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临别赠言,给毕业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充电。

上台演讲的都是最受尊敬的教授,当年给我演讲的是信息管理领域的知名学者Michael Smith,他说他的祖父告诫他:不能把个人的职业成功置于家庭之上。他认为这是对的,所以在这个场合慎重转告给我们,希望我们能取得一种终生受用的、平衡的成功。

在这种场合听到这种话,我既感意外,又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在中国,多年的教育其实告诉我,为了事业可以牺牲家庭。

现代美国人的主流家庭观念,是有一条主线的,那就是基于平等的爱。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应该懂得如何去尊重、如何去爱。

发表在栏目: 文化

 

90多年弹指一挥间,“五一”的观念在不断变化中,它给不同年代的人们留下不同的概念和记忆。

1918年,在进步知识分子的大力推介下,“五一”第一次进入国人视野。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工业城市,第一次举办了庆祝“五一”的群众活动,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这标志着“五一”观念在中国生根发芽。

有趣的是,我们所理解的“五一”与“五一”初衷,从一开始便存有差异。

“五一”源于工人阶级争取合法权益,它与八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平等政治表达等具体要求紧密相连,而在中国,则以“劳动创造世界”、“劳工神圣”等政治理想为内核。

90多年弹指一挥间,“五一”的观念在不断变化中:对于60多岁的人而言,它是神圣;对于50多岁的人而言,它是节日;对于40多岁的人而言,它是活动;对于30多岁的人而言,它是长假……

这本观念史的大书,写尽了时代变迁的苍凉与感慨,让我们难以释手。

学者高巍:

“五一”为何没能融入民俗

“五一”尚未融入民俗,因为它是个政治性节日,而非民俗节日。民俗节日源于人们本能的需求,自下而上发展而成,而政治性节日往往自上而下,虽有深厚的群众基础,但容易随时代潮流的变迁而变迁。

以我姑姑为例,她十一二岁不得不去学徒,没受到良好的教育,解放后,她进了北京针织总厂,刚去时吓了一跳,厂里有宽大的林阴道、工人图书馆、哺乳室、休息室等,“五一”对她来说,是劳动者当家作主的自豪感。而到我工作时,印象中每到“五一”,街道的大爷大妈便开始巡逻,所以我观念中的“五一”,和父辈完全不同。

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可这些体制外的人很难参与到“五一”活动中,更别说得劳动奖章了,所有人乐意参与才是民俗,“五一”离自由职业者们越来越远,这使其更难民俗化。

为什么在国外,“五一”能融入民俗呢?

“五一”源于争取八小时工作制、改善劳动条件等,在今天,这些目标都已实现,但作为人类争取平等权利、建设美好政治的里程碑,“五一”已深深地嵌入其文化之中。因为我们是人类,我们天然有拓展自由之路的责任和义务,从这个角度看,“五一”精神永存,对于权利被侵害、被忽视的人们来说,它仍有意义。

相比之下,我们尚未找到这样的立足点,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我们的“五一”观念一直在变迁。在今天,“五一”有融入民俗的契机,即倡导“劳动光荣”、“劳动创造财富”,这既符合我们民族的传统,也适应时代需要。

但问题是,在现代化背景下,“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能否经得起现实考验?毕竟,还有少数腐败分子不劳而获,还有既得利益者靠垄断盘剥,还有投机者利用价格波动得到收益。如果炒买炒卖赚的钱比努力工作多,如果埋头打工却看不清方向,那么,这个观念就不易被接受。

“五一”没能融入民俗,很多人认为是缺乏好的形式,我不同意这个观点,形式不是万能的,生产力发展了,生产关系也要相应地做出调整,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好的形式。只强调形式,不调整生产关系,意义不大。而调整生产关系,就要从制度设计入手。

“五一”要融入民俗,必须和人性的根本需求结合起来,和历史发展的潮流结合起来。这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一代人都无法完成,这需要一切有理想、有追求的人们的共同努力。

陈辉/文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一、 一个成功的人,他们往往具备以下素质:

1、 诚实、正直、有教养

2、有很好的社交能力

3、有良好的思想观念

4、配偶的支持

5、努力的坚持工作

二、 幸福的价值观。幸福来自于平衡,只有家庭和谐,事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也就是家庭第一,事业第二。人若想幸福需要处理好三种关系:1、人与人的关系;2、人与自然的关系;3、人与精神世界的关系

三、 影响婚姻的因素

1、忠诚

2、责任。

有一个故事体现了责任的含义。一个公司的CEO,是一个非常成功的人。有一天,他的妻子出车祸,成了一个植物人。他就不再工作,天天去陪他的妻子,照顾他的妻子。董事长找到CEO去和他谈,董事长说以公司的名义找几个保姆来全天的照顾妻子,这样CEO就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顾及公司的工作。CEO非常反对,董事长说:“她是一个植物人了,什么都不知道了就算你天天的照顾她,她也不知道你是谁了,一个保姆和你的照顾是没有分别的”。但CEO说了一句:“当她不知道我是谁的时候,我要知道她是谁。”

3、体贴

婚姻是两个不同生活背景、两个家庭的组合,这样的组合必然会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就需要双方能接受对方的优点的同时更要接受对方的缺点。

如何来体贴,需要三个方面:理解、关怀、推崇。

一个男人这一辈子就是为了“面子”而活,一个女人一辈子是为了“情”而活。如果能了解这个,推崇也就不再难了。

4、能干

一个女人需要经济独立。自力、自强。有一句说很好“世界上最靠不住的就是男的肩膀”。姐妹们,记住这句话吧。

女人要记住不能以命令的口气来命令你的老公。男人要相信女人的适应性,不要教你的老婆来做事情,时间久了,她会形成一种依赖性。

5、给对方全力支持

四、 婚姻是有需求的,男女的需求也是不同的,据世界权威人士统计,男女各有五大需要,而且这五个需求也有是层次关系的。

男士的五大需求:

第一位:性满足。

第二位:玩到一块

这一需要体现了,共同的爱好,共同的语言。比如老公说,今天想去钓鱼,妻子就要马上穿上运动鞋,拿起鱼杆出发。如果妻子能陪老公玩所有他喜欢的项目的话,那他还会再去找其他的玩伴吗?就算去找,他也会想到家里的妻子的。

第三位:老婆具有吸引力。

男人是用视觉到恋爱和生活的,女人却是用自己的听觉和感觉来恋爱和生活的。

现在好多女人,都是早上老公还没起床的时候就化好妆,穿好漂亮的衣服出门了。晚上等老公回到家的时候,妻子却已卸好妆,穿着自己邋遢的睡衣在屋里看电视了。这样的丈夫很可怜,看不到妻子最漂亮的一面,当丈夫的朋友对他说“你的老婆很漂亮呀”,丈夫会很诧异,因为他根本就没有见过妻子漂亮的一面。所以说,很多女性都应该重视自己的内衣,商场里内衣专柜的高档睡衣,从几十的到几万的都有。为什么会有价位这么高的内衣呢?穿在外衣里面,谁也看不到,为什么还那么贵呢?希望姐妹们想想这个问题。

第四位:相夫教子。

对于一个男人来说,他希望老婆可以在家里照顾好孩子和家庭。但这只是一个男人第四位的需求。所以,姐妹们,不要以为你结了婚就一味的去为这个家和孩子去付出,我们的老公需要的不是一个保姆。想想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妻子吧,她们中有一大部分是尽心尽力的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老公在付出,但她们却被抛弃了,她们在丈夫提出离婚后会非常的诧异,“为什么我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你还会抛弃我呢?”这就是,你还不了解男人,你不知道男人的需求是什么,如果姐妹们知道男人的前几位需求的话,还会再一味的付出吗?

第五位:对自己非常钦佩

一个妻子对丈夫说“我老公真聪明。”“老公,你真厉害。”这样赞扬的话,但另一个妻子却对丈夫说:“你看人家小李的老公,多能干啊,工资赚的多,你看你,一个窝囊废。”作为一个男人来说,你会喜欢哪个妻子呢?

男人的需求说完了,需要姐妹们仔细记好。下面说一下女人的需求,就需要老公们,或是没有结婚的男孩们记好了。

女士的五大需求:

第一位:温情、浪漫、慈爱

女人是靠听觉和感觉恋爱和生活的,正因为这一点,才会有人说“恋爱时的女人,智商等于零”。这句话,并不是说我们当里真的没有智商了,不去判断和分析了,而是说我们女人会听信男人的一些“花言巧语”,会去相信男人为自己创造的每一份惊喜。所以才会出现好多漂亮的姑娘,嫁了一个比较难看的老公的情况。

如果想让你的老婆更爱你,那么,做为一个男人,你首先需要做到,就是这一点。

第二位:倾诉(俗称:爱唠叨)

女人的天性就是爱唠叨。当女人唠叨时,男人往往这时都会觉得非常烦感。如果你想做得好一点就当没听到,左耳听,右耳出。如果做得不好的男人,就会说“你好烦啊,唠叨什么啊,这件事,你都说了好多遍了”,这样的对白很伤女人的心的。

倾诉不仅仅体现在唠叨上,也可以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妻子工作不顺心的时候,会像丈夫倾诉工作中的不满,这时的好男人就应该把你同情理解的感觉传递给她,告诉他你也理解,帮她分析,并开导她。但如果当妻子对丈夫说工作中的不如意时,却听到丈夫说“你们单位那些破事,别和我说,我不爱听。”男人们,你们知道这个时候你们的妻子有多难过吗?而且这样的话,夫妻间的沟通又怎么来体现呢?

第三位:忠诚、坦率

男人千万别撒谎。如果撒了一次谎,女人就会怀疑你之前说过的全部。

第四位:经济支持。

第五位:对家庭的承诺

女人需要一个男人完整的承诺。比如老公承诺陪老婆去逛商场,但到了商场后,丈夫就找了个地方,说“你去逛吧,我在这里等你”。这个时候妻子就会很不开心,当时没来的时候,丈夫的承诺就是“我会陪你去逛商场,买衣服”,但到了商场就变成了“我陪你到商场,我在一层等你,你自己去逛”。这样一个承诺就变成了不完整的了。

其实,当男从真正陪妻子去逛完商场后,你会发现,男人拿的袋子里往往还是男士的衣服居多,这也是一个女人对于丈夫的一个完整承诺的一种报答。

五、 婚姻的忠告

1、用肯定的证据告诉他(她)“我爱你”。

2、经常送些小礼物。这些礼物不一定要求非常的实惠,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3、陪伴他(她)

4、为他(她)做些事情

一个妈妈会为自己的孩子做很多事情,不求回报。夫妻双方也应该像妈妈对待孩子一样的心境去为对方做些事情

5、抚摸和性

男人往往经常做到的是上述的第5点,而女人需要男人做到却恰恰是前四点。

六、 婚姻中的两个观念

1、婚姻的幸福是经营出来的,就像做生意一样的费心经营。

2、男人需要的是占有,而女人需要的是感觉。

发表在栏目: 情感驿站

澳洲面面观10月13日电: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表示,对于此前颇受争议的互联网过滤问题,是一个政府按照道德标准作出的决定。她对于此提案坚决支持。

对此,联盟党和绿党称将不会支持互联网过滤提案,尽管一些不恰当的内容可能会充斥互联网,甚至对观众造成不良影响。

然而,吉拉德仍然表示反对,称互联网过滤屏蔽方案比较恰当。

吉拉德在昆州媒体俱乐部接受采访表示:“如果我去电影院看一些非法内容,这样的做法是不合理的,是不对的。比如儿童暴力内容,特别是暴力色情内容,都是不恰当的,因此不能在公众场合放映。”

“如果大家都接受这一观点,维持道德观念的话,就应该支持互联网过滤。”

她说,政府正在研究如何制定和引入互联网过滤政策,而不影响连接速度,或者错误屏蔽一些正当内容。

在这个计划下,所有的澳大利亚互联网供应商需要使用过滤装置,屏蔽澳大利亚交流和媒体协会禁止的内容,包括儿童色情、性暴力、兽交、犯罪暴力细节、毒品或者恐怖主义行径等。

发表在栏目: 澳洲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