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驿站

  新华网伦敦6月6日电(记者黄堃)英国一项最新研究说,如果人们在有心脏病症状时表现出严重的害怕情绪,可能会使血液中一些易引起发炎的化学物质含量升高,从而加重心脏病风险。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欧洲心脏病学杂志》上报告说,调查分析了208名病人的情况,他们都有一定的心痛和心律不齐的症状,在开始接受治疗时通过问卷报告了自己对病情的看法,其中约20%的人非常担忧病情会恶化,有的人甚至还害怕因此死亡,其他人就没有那么多担忧。

  后来的分析发现,那些有严重担忧情绪的人,血液中一些容易引起发炎的化学物质的含量要比其他人高。而早有研究显示,这些物质含量高会加重心脏病风险。

  领导研究的安德鲁·斯特普托教授解释说,担忧和害怕不仅是心理问题,这些情绪还会引起一些生理反应,从而对病情造成实实在在的影响。不过研究人员也表示,本次研究还只是观察到这种现象,对于具体的深层原因以及调节心情是否能有效改善病情,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传统印象中,贪官与“潜规则”鱼水情深,想不到的是,不是所有贪官都如此,有些贪官甚至害怕“潜规则”。这两天,重庆展演贪官忏悔录。重庆市规划局原副局长梁晓琦,在庭上忏悔时即表示:在房地产规划、开发领域中存在的“潜规则”让我感到害怕(5月17日《重庆晚报》)。

据称,梁晓琦利用职务便利,采用调整容积率和用地性质等方式,为多家房地产开发公司谋取巨额利益,先后88次非法收受他人财物1589.3836万元。梁晓琦所得所贪,显然都来自于“潜规则”;没有“潜规则”,则没有这么一个千万级贪官。这样一个久经贪场、堪称健将的贪官,竟然会对“潜规则”感到害怕,可见这个“潜规则”海洋有多深。

当我们把这一切称为“潜规则”时,其实是很矛盾的。“潜规则”是什么?是那些见不得阳光的,在阴暗中进行的勾当。按照率先提出“潜规则”概念的吴思先生的说法,“潜规则”而今越来越隐蔽。事实却非如此。先后担任过重庆市房地产管理局副局长、重庆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副局长、重庆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的贪官王斌,对此有着更多感慨。王斌介绍,一些房地产投资商有着一整套相当讲究的行贿手法:先是小额见面试探求助,事成后再加大筹码感谢;无事也保持小额相送,有事求助更方便;你怕收,他安慰你,甚至对天发誓,其实背后将账记得一清二楚;不收钱送物也行,只要你不推辞。王斌坦言,“我就是一个俘虏”。

从中不难看出,现在的“潜规则”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潜规则”,越来越明朗化公开化。这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已有认知,什么时候“潜规则”也像公开化的制度一样,已经行走于阳光之下?

过去老鼠不敢上街,现在老鼠不仅上街,而且公然调戏猫。这只能说明两点,现在的老鼠太猖獗,现在的猫太软弱。老鼠的猖獗,很大程度上也来自于猫的软弱。如果不是猫一再退让,视而不见,何至于老鼠堂而皇之、大摇大摆地出现在大街之上?好比现在的房地产“潜规则”,地球人都知道房地产市场问题重重,虚高的房价里叠加了太多的腐败成本,然而这一现象,一直没有根本性扭转。是没有办法查明吗?开发商行贿的胆量很大,但手段未必高明,嘴风未必严谨。房地产开发有一套完整的链条,在这个循环中只要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上追下溯,顺藤摸瓜,能够牵出一大堆问题。这些年来房地产领域查出来的问题大多如此,一点突破,全局打开,沿着开发链条下去,抓住行贿商人不放,不难铲除房地产领域存在的“潜规则”。

“潜规则”的复杂之处在于,有人厌恶憎恨,有人喜欢享受。或许正是由于此一特性,导致现在的“潜规则”如同失去天敌的老鼠一样,逐渐公开化起来。而这,才是最让人害怕之处。

毛建国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一项研究推翻了害怕某些事物是与生俱来的理论,认为人类害怕某些事物是后天学会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种无理性的恐惧症中,要数惧怕蛇类最为常见。在这些怕蛇人群里只有少数是被蛇攻击过,大部分人甚至都未见过蛇。
 

  美国纽瓦克(Newark)罗格斯(Rutgers)大学的专家们指出,此项研究是让六个月大的婴儿观看蛇和无危险动物的视频,并在两段视频中 分别插入恐惧的尖叫和开心的笑声。当婴儿听到恐惧的尖叫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蛇的视频,说明婴儿没有产生恐惧。这就证实了恐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说 法。该研究报告刊登在了近期心理科学杂志(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科学动态上。
 

  一项瑞典研究显示,人类可被教导出害怕任何事物。科学家们在志愿者看到蛇、蜘蛛、花卉、蘑菇图像时,就给他们一次小电击。重复几次后,志愿者们在看到这几张图时会显示出恐惧。
 

  在英国,有一半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是对蜘蛛、蛇等类似动物恐惧。不管蜘蛛或蛇是死是活,恐惧意识会令他们不敢靠近。这些恐惧症状被好莱坞利 用在电影里,令观众看了毛骨悚然。然而,在数百万年以前,人类祖先们生活在有许多致命爬行动物和昆虫的非洲,他们并不惧怕这些生物。
 

  在另一个实验中,3岁的孩子观看屏幕上显示的9张照片,研究者说出名字要他们指出对应的事物。结果表明,孩子们鉴定蛇的速度要比其他动植物快, 怕蛇的孩子挑出蛇的速度也要快于不怕蛇的孩子。罗格斯大学的温妮莎(Vanessa LoBue)教授说:"之所以选择蛇能被迅速指出,是因为这种生物与恶心和有害联系在一起,孩子们在迅速指出蛇时,就已经学会了恐惧它们。"
 

  在另一项美国研究中发现,在实验室长大的猴子或许不惧怕蛇,不过,教会它害怕蛇要比学习害怕兔子和花卉要快很多。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一项研究推翻了害怕某些事物是与生俱来的理论,认为人类害怕某些事物是后天学会

  科学网(kexue.com)讯 1月27日消息,如果你十分惧怕蜘蛛和蛇,那么要怪你父母的教导了。因为近日,一项研究推翻了害怕某些事物是与生俱来的理论,认为人类害怕某些事物是后天学会。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种无理性的恐惧症中,要数惧怕蛇类最为常见。在这些怕蛇人群里只有少数是被蛇攻击过,大部分人甚至都未见过蛇。

  美国纽瓦克(Newark)罗格斯(Rutgers)大学的专家们指出,此项研究是让六个月大的婴儿观看蛇和无危险动物的视频,并在两段视频中分别插入恐惧的尖叫和开心的笑声。当婴儿听到恐惧的尖叫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观察蛇的视频,说明婴儿没有产生恐惧。这就证实了恐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说法。该研究报告刊登在了近期心理科学杂志(Psychological Science)的科学动态上。

  一项瑞典研究显示,人类可被教导出害怕任何事物。科学家们在志愿者看到蛇、蜘蛛、花卉、蘑菇图像时,就给他们一次小电击。重复几次后,志愿者们在看到这几张图时会显示出恐惧。

  在英国,有一半的女性和五分之一的男性是对蜘蛛、蛇等类似动物恐惧。不管蜘蛛或蛇是死是活,恐惧意识会令他们不敢靠近。这些恐惧症状被好莱坞利用在电影里,令观众看了毛骨悚然。然而,在数百万年以前,人类祖先们生活在有许多致命爬行动物和昆虫的非洲,他们并不惧怕这些生物。

  在另一个实验中,3岁的孩子观看屏幕上显示的9张照片,研究者说出名字要他们指出对应的事物。结果表明,孩子们鉴定蛇的速度要比其他动植物快,怕蛇的孩子挑出蛇的速度也要快于不怕蛇的孩子。罗格斯大学的温妮莎(Vanessa LoBue)教授说:"之所以选择蛇能被迅速指出,是因为这种生物与恶心和有害联系在一起,孩子们在迅速指出蛇时,就已经学会了恐惧它们。"

  在另一项美国研究中发现,在实验室长大的猴子或许不惧怕蛇,不过,教会它害怕蛇要比学习害怕兔子和花卉要快很多。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五, 31 12月 2010 22:38

男人做爱时最怕遇到什么事

 

男人视床上表现为自己能力体现的很大一部分,他们很重视,很在意,很敏感… 

 

 

 

 

男人做爱时最怕遇到什么事

一、害怕妻子计较性器官的大小

男性对自己性器官大小的担心,同女性对自己乳房大小的担心是一样强烈的,未婚的男性,因为没有性体验,为自己阴茎大小产生担心并不奇怪,而已婚男性担心自己阴茎过大或过小的也不在少数。

特别是一些新婚丈夫和结婚多时仍无法让妻子得到满足的丈夫,性交时,往往害怕妻子计较阴茎的大小,其实,男性阴茎长短的偏差就好像人的个子有高有矮一样,而真正属于病态的巨人症和侏儒症的确极少,同样,病态的阴茎过长或过短也极为罕见。

一般认为,阴茎勃起后在7.8厘米至20厘米之间都属于正常,相对偏短、偏长的阴茎,在性生活时,只要注意性交体位,都无损于双方的性和谐。所以,在夫妻性生活时,当敏感的妻子觉察到丈夫为自己性器官的大小担心时,正确的做法是告诉他这对你们的性生活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只要丈夫全身心投入,你就会感觉良好。这样可大大增强丈夫的自信。

二、害怕不知道妻子什么时候需要更多的爱抚和刺激

有一位丈夫曾经这样对医生说:"我们做爱时,我妻子通常自己用手抚摩外阴部;有时候,我也用手去爱抚她,可她却把我的手推开,难道她宁愿自己而不是我给她爱抚吗?"从女性获得性高潮的难易度来说,女性自我的刺激自然比丈夫的抚摸更容易获得生理上的性满足,但是做爱是双方的事,相互的爱抚、相互的刺激,共同完成性生活的全过程,远远要比独自进行完美得多。所以,明智的妻子应该多给丈夫指引。

三、害怕勃起不够强

男性的勃起功能爱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工作事业上的压力,生活负担过重,夫妻感情失和等等,都会使阴茎勃起欠佳,或者即便没有这些影响因素,超过30岁的男性,也会偶尔出现勃起不佳的表现。很多男性就会因此怀疑自己的性功能,有的会盲目服用各种壮阳补肾药,以挽救自己"日渐衰退"的性功能。其实,相对于18-25岁这一段男性性欲最旺盛的时期,迈过而立之年的男性都会感到性冲动减少了,但控制性的能力增强了。所以,这时候妻子的态度最为重要;如果妻子用猜疑、埋怨或者讥笑的口吻说丈夫,只会使问题更加严重。最好的方法是:选择丈夫情绪比较好,或者在勃起功能良好的晨间,爱抚他的性器官,也可让他进行阴道刺激,这样丈夫就不会再为勃起功能担心了。

四、害怕妻子伪装高潮

在夫妻生活中,夫妻的性反应、性信息可以相互感应、相互激发,一方获得性快感的反应会让另一方感到极大的满足。就拿丈夫来说,妻子在做爱时获得性高潮,就可以使他更强地得到性刺激,也会让他有一种男性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但是,倘若知道对方的性高潮仅仅是一种伪装,这时就会极大地损害他的自尊心,影响他的性兴趣,或许一些女性认为,既然自己的性反应对丈夫如此重要,那么,在自己不想投入性交时,或者身体不适时,安抚一下丈夫也未尝不可;这正如有些研究人员认为妻子在丈夫面前伪装性高潮,就如同她在客人面前说客套话一样,如果在性爱中没有达到高潮,妻子完全可以向丈夫解释:"今天我情绪不好",或者"今天我太累了,但跟你做爱和身体接触也令我感到满足",妻子真正说透了,丈夫也会理解。

五、害怕妻子得不到多次性高潮

从性生理上而言,男性在性兴奋达到高潮时,其特征性的表现就是出现射精,一旦射精结束,男性就进入性不应期,对任何性刺激都不会再有反应。男性之所以具有性不应期,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性不应期,男性性器官内积聚精液,全身紧张的肌肉得到放松,为下次性兴奋作好准备。但是,女性没有性不应期,一些性科普书上经常有这么一句话:女性具有连续多次达到性高潮的潜力。

但是这是一种"潜力"而非"必然"。经常有一些丈夫抱怨:"我很想让妻子能够连续多次达到性高潮,可常常事与愿违,有时两人还为此弄得不愉快。

"其实,女性一次性高潮后的反应各不相同,绝大多数女性需要继续温存、爱抚,使性兴奋缓缓地下降,这就是一种"后戏"过程;有些女性在一次性高潮以后如果给予相应的、合适的刺激可以再次获得性满足,但一般性兴奋程度一次比一次低;另外,还有一些女性在一次性高潮后,全身包括皮肤在内的敏感部位进入一种超敏感状态,仅仅需要夫妻相互拥抱、耳语即可,拒绝任何刺激,这时如给予爱抚、刺激反而感觉难受、产生不适感。因此,不要被女性能够连续达到多次性高潮的理论所诱惑,夫妻两人只要能够在性爱中分享快乐、亲密,一次性高潮足矣。

六、害怕自己做爱时间不够长

做爱时间的长短没有标准可言,男性往往觉得时间越长越好,他们认为时间越长说明自己性功能也越强、性技巧越高,同时,时间越长也越能使妻子满意,因而男性在相互比较性能力时常常吹嘘自己性交时间如何之长久。其实,有两个误区需要纠正:一是性交时间和做爱时间是有区别的,做爱时间是指从双方性前嬉准备开始,一直到性交结束后,双方通过相互爱抚完成性生活的后戏,这整个过程才是做爱时间,这个过程可以持续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有的夫妻早上临出门前互道一声晚上早点回家,其约定的含义就是"今晚我们过性生活",那么,从广义上来讲做爱时间应该从早上就开始了。

而性交时间是指男性的阴茎插入阴道,一直到完成射精,这一时间并不象一般人吹嘘的那么长。美国性研究人员统计发现,一般美国夫妻,性交时间大多在5-9分钟之间。能够持续几十分钟,甚至超过一个小时的男性是否有呢?或许也有,但可以说极少。二是即便男性在性交时能够持续一个多小时,那么,如此长的时间是否真正有必要呢?男性射精过快是"早泄",为"早泄"发愁的男性有的是,而为"迟泄"担心的人似乎没有,但如果男性阴茎在阴道内抽动超过半小时,且自己没有有意加以控制,没有发生射精。

这种情况一直存在的话,不光可以诊断为"迟泄",甚至有不射精的嫌疑了。再有,女性的性满足,也并不和男性性交时间的长短成正比。所以,男性不要迷信于性交时间越长越好,如果你觉得不能持续到你妻子满意,那么增加前嬉和后戏的时间,或在性爱中加入一些新的成分,尝试新的方式,性爱同样会让你妻子满意。

 

 

发表在栏目: 倾述空间

现在的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是身边好多同学和同事仍然是单身。

当我问及他们的时候,回答都是:婚姻是件大事不敢太草率了,

所以选自己另一半的时候更多的是理智。

然而,好多没谈过恋爱的人还是期望自己能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然后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谈恋爱对80年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我们都谈不起恋爱了。

不管谈过还是没谈过,都不敢把太多的感情放在恋爱上,

因为害怕失败,我们已经承受不起。



有同事去相亲,有时不错,回来后就经常联系。但是她说找不到恋爱的感觉,更像是朋友,

他们不会付出太多的感情,也不会对你太好。

是啊,可以理解,

因为男人们也害怕,他们同样不敢去尝试,

害怕自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姐妹们谈起婚姻的时候总是在说,找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就嫁了吧,

不管自己喜不喜欢,结婚后都会对他好,

生个小Baby踏踏实实过一辈子。

男性朋友则是找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好好待她,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了,

因为在外面打拼真的很累,想有个温暖的家。

才发现恋爱已经离我们远去,

剩下的只是婚姻、生活、日子。



想想我们的这些80后的人们,爱情远离我们,结婚又像是完成使命一样,

经济条件也不是那么重要,

找个男人(女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我们的宗旨。

当妹妹告诉我她们宿舍的女孩如何如何谈恋爱,

如何如何换男朋友,如何如何浪漫,

我只能感慨“你们还有谈恋爱的资本和勇气。”

妹妹说你也不老啊,别总把自己想的那么老,赶快给我找个姐夫。

我们并不是承认自己老,至少我这样认为,但是爱情观和婚姻观还是大不一样



当有朋友问我什麽时候结婚?我说连男朋友都还没有,和谁结婚啊?

“那找一个嘛!”

“又不是逛商场,说找个就找个?”


“哎呀,要求不要那么高啊!”

其实我也和姐妹们一样的想法找个仅仅对我好的就好了,

相貌、学历、经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能力。

“三高政策”也只是我们茶余饭后开的玩笑话罢了。

姐妹们经常说,当真正有一个疼我们、爱我们的人摆在面前的时候,

我们一定好好珍惜。



是现在的好男人少了吗?

不是,我不这样认为,好男人还是很多的,

只是我们没有发觉又或者是发觉了没有勇气去说服自己。

好多女孩都是放不下自己矜持,总认为男孩应该主动。

因为我们不像90年代的人们敢爱敢恨,

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爱,哪怕是被拒绝。

至少我身边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错过了好多好男人,

当自己心爱的男人成为别人的老公的时候,

而且是通过别人介绍结婚的时候,


而我们只能偷偷的抹一把泪,

又或者关几天自己紧闭,默默的为他们祝福!


故事的结局往往是那么伤感……

为什么我们宁愿彼此都受伤,也不愿意把心中的爱说出来呢?

或许是因为 我们总是不确定对方心里是否有我们,

所以我们总是在矛盾中把自己的恋爱丢掉了!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结婚的年龄。

可是此时我们真的已经谈不起恋爱了!



聊qq的时候

喜欢隐身了,

不怎么爱在群里发言了,  

同学聚会必修的两个项目:吃饭,KTV

小孩都开始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了,

虽然经常不大情愿地反驳着:叫姐姐,叫哥哥

不管你是一人独处时,还是身在人群当中

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有点不喜欢节日了    节日只能让幸福的人更幸福 孤单的人更孤单。

慢慢发现自己没那么愤青了,遇到不公的时候,会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

开始不喜欢被人说 成熟!

我们的爱好中必定有一项是睡觉,

可不知为什么 凌晨12点前很少会入睡!

漫漫的什么都可以“随便”,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也不在意那么多的事情。

总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


曾经以为一辈子陪在身边的朋友,某天某月,就突然发现他们都不见了

午夜醒来,才愕然发现,从来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人越成长,越容易孤单。



80后的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灭了。

80后的我们,有的出名,有的默默无闻。

80后的我们,挣扎过 彷徨过,还是挺过来了。

80后的我们,褪去青春年幼的稚嫩,开始适应社会大家庭。

我们的心里都很清楚,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

亲情的分与合,

爱情的分与合,

友情的分与合,

曾不顾一切的追求过的,后来变的一文不值得。

父母曾百般阻挠的事,直到自己受伤,才明白,父母原来是对的。

曾无数次的问过自己,为什么活着?

到后来,已经懒得的去想活着的意义。



曾为了爱情可以不好好的读书,

到后来为了工作可以丢下爱情。

现在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

或者说, 还有多少人,一直坚持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在家里,父母对我们百依百顺,

出了家门,我们对社会百依百顺。

看不惯的事情也就渐渐习惯了,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我甚至不知道我现在的梦想应该是什么?

但有一点的是肯定的,

不会再做一些年少轻狂的梦了......

发表在栏目: 倾述空间
周三, 15 9月 2010 01:30

鸡肋爱情,该忍还是该扔?

鸡肋爱情,该忍还是该扔? 文:苏芩 鸡肋爱情,该忍还是该扔? - 苏岑 - 苏岑的女学馆

每年的夏天,总是大学恋人分手最多的时候。因为毕业。我和男友也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我的男友真的是爱我爱到骨头里的那种人。但遗憾的是,我却始终不可能对他有用样的热度。其实从一开始,我就知道他绝对不是我所喜欢的那种类型:我喜欢高大帅气型的男生,可他身高勉勉强强接近一米七零;我喜欢风趣幽默型的男生,可他沉默寡言从来不会说一句俏皮话;我喜欢事业心强有冲劲的男生,可他只懂得念好自己的书勉强能应付考试就万事大吉! 
太多太多了。其实,我之所以答应做他的女友,也是没能经得住他对我的好。我生气时可以对他不理不睬,但他却可以傻傻的一直等在我宿舍楼下;我高兴时他陪我,不高兴时让他消失他就消失;想吃什么他会第一时间冲进超市;考试前他会通宵不睡帮我整理复习资料。 
这样的男生,哪个女孩儿能拒绝的了?! 
和他交往快两年了,我却始终没有爱的感觉。现在我们也在为前途发愁,这样的一个男生,也的确很难让我看到未来的幸福。但是,我也很害怕:如果真的和他分手,日后再也不会有比他对我更好的男生出现了怎么办? 
取与舍之间,我该何去何从? 


“鸡肋鸡肋,食之无味,弃之不忍。” 
古人今人,男人女人,莫不有如此心态。尤其出于婚恋阶段的女人,面对一个鸡肋似的男友,大多都是清醒的,一开始就明确知道自己对他的不满意。然而,面对“鸡肋男”,女人也是彷徨的,虽然食来无肉,但丢掉也是一种浪费。 
女人,总有一颗追求新鲜和完美的心。把不理想生活变成理想生活是每个女人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但值得注意的是:理想,仅仅只是一个概念。理想和幻想之间到底相距多远,则要看女人对生活认识的深浅! 
不论什么时代,男友,永远不可能满足女人对爱情的所有幻想。评判一个“男人”是不是“鸡肋”,仅仅凭女人的感觉是不够的。快餐时代的“炸子鸡”,鸡肋只能扔掉当废品,纯天然的山鸡乌骨鸡,鸡肋未必没有营养,煲一锅鲜汤润润心,也是幸福的滋味! 
而区分的关键在于:这个男人,能不能给你的人生带来踏实和舒心! 
但对今天这个主人公而言,分手未尝不是好的选择。 
从此,不要再让他做你的跟班,也不要再把自己当做他的主人。恋爱,需要的是平等,而维持平等关系的砝码是“爱”,没有爱的恋爱,注定了日后总有坍塌的一天。 
其实,很多女孩子会有类似的恋爱经历,不是爱“他”,而是爱“他对自己的好”,面对爱,女孩子常有一颗懒惰的心,总希望赖在其中,享受更多的关怀。但是,你不知道,这种懒惰却往往会断送掉你一生的幸福。如此一年两年三年……下去,等你青春不再的时候,再想好好的去爱一个人时,你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没有那种心和力了? 
为了一个男生对自己的好,搭上整个青春,是女孩子最不划算的事! 
毕业了,也许你们将要面临劳燕分飞的局面,但对你们而言,也许是种解脱的开始。 


(小备注:测测看,你的爱情“鸡肋”了没?) 
1、相处两年以上了,却越来越不想结婚。 
2、常常会为男友之外的其他异性动心。 
3、有了高兴的事情,第一个想与之分享的人不是男朋友。 
4、电话薄上第一个号码不是男朋友的。 
5、约会结束时,会有如释重负的感觉。 
6、常常会想到“分手”,并且不会有伤心的感觉。 
7、随时随地有开始一段全新恋爱的心理准备。 
8、对男朋友的事,常常有敷衍了事的想法。 
9、看到他与其他女孩子亲密谈笑,心里会有些微的醋意,但不会有生气的冲动。 
10、即便吵架时,也不会有“会不会伤他的心”的担心。 
如果你的情况具备了以上十条中的五条以上,那么,真的要好好想想:我的爱情,我的男友,是不是“鸡肋”? 

发表在栏目: 情感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