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加藤嘉一

1984年出生于日本的加藤嘉一,拥有许多头衔和称谓。譬如“在中国发展的知名度最高的日本80后”、“日本在华最具话语权的专栏作家”、“日本韩寒”等等。昨日携新书来到南京先锋书店开讲的他,给记者的名片上,对自己的定义是三个字——“研究员”。昨天听讲座的人相当多,多半是在校大学生,对28岁的加藤一脸崇拜。而加藤确实有过人之处,他开腔后给人的印象便是——中文真好,好到可以开各式各样的玩笑。

跑步比看“苍井空”重要

加藤嘉一个子很高,又瘦,站在那里尽情演讲的时候,仿佛一根高杆。他说,从小就因为太高,总是遭到其他孩子的排挤。“日本强调集体主义,排斥个性。”而曾被他认为未必会包容他的北大,成就了今天的他。加藤在上学期间都做了什么呢?他说:“第一,我读书,上学期间应该读经典,比如《资本论》、《理想国》;二,去打工,日本学生都打工;三,去跑步。跑步好啊!比关在屋子里看什么苍井空重要多了!”此言一出,全场哄笑。加藤则在“跑步”这个问题上大加发挥:“跑步对身体好。不会降低视力。视力不好,你看不清东西啊。”此刻,又有人喷了。加藤继续说:“反正我不玩电子游戏。我总是选择在夕阳西下时刻,在北大未名湖畔跑步。周围一堆恋人,我一个人跑步啊。有点孤独,但我需要这份孤独去清醒。”

我口才不比韩寒差

有不少人把加藤嘉一与韩寒相提并论。因为他早在大二时,便开始在凤凰卫视讲中日关系、中国青年的公共意识等等。因此,媒体也常在对他的访谈中涉及韩寒。而在新书《致困惑中的年轻人》中,加藤自己对这个问题作了多处阐释。甚至,开篇第一篇题目便叫做——“我很欣赏韩寒的风格和个性”。他自认,两人有一个相同点是——“我们都是关心国家大事的合格公民。”但他不承认是什么“日本韩寒”。加藤笑说,“我没有他那么有幽默感,但我不认为口才比他差,而且我用的是外语,他用的是自己的语言。”

的确,除了在语调上略微有那么点生硬,语法上,加藤的汉语相当棒。他调侃自己太拼命,说自己是“以至于没有过青春,没有青,也没有春。”而在记者眼里,他的现场演讲感其实比韩寒更强烈。从制度与观念哪个先行,一直聊到中国的女人看似比男人厉害,其实“特好哄”。记者 仲敏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日本吉他大师铃木严(左一)现场指导青少年吉他爱好者张继航摄

15日,80岁高龄的日本吉他大师铃木严在河北省保定市指导6名青少年吉他爱好者时称,任何音乐演奏,并不只是要把每一个音符弹准,而是要将情感融入其中,音乐有灵魂最重要。

当天,在3个小时的互动交流中,铃木严耐心聆听了每一个吉他爱好者的演奏,并适时准确地指出不足之处。“不对”、“继续”、“好”,期间,铃木严不时会蹦出几个中国词语。

铃木严称,1987年他第一次到中国参访,此后陆续来过10余次,足迹遍布北京、上海、珠海、青岛等10余个城市,每一个城市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近几年来,中国吉他水平增长之快令他惊讶。

在指导14岁的双胞胎姐妹尹梓璇、尹梓瞳演奏时,铃木严问,“是不是妹妹平时比较强势一些?”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他笑称,“从妹妹弹琴的力度便已感觉到。如果她们能勤加练习变成双胞胎吉他演奏家,那一定会是爆炸性的新闻。”

此外,铃木严特别强调练习基本功的重要性。他说,世界各地的演奏家每天必练基本功,他从13岁接触吉他以来,一天也没偷懒。很多人弹琴只是为了把音符弹出来,而旋律、节奏、手法等也是非常重要的,再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那样的音乐才会有灵魂。

来自河北金融学院的学生阮佳说,她练习吉他已有一年时间,铃木严大师一下便把她平时弹琴没有注意到的问题指了出来,感觉受益匪浅。

铃木严1955年首次在东京举办独奏音乐会,1957年在莫斯科国际吉他大赛中获得第一名,之后每年举办音乐会。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铃木严此次来华将访问河北省保定市、山西省太原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和辽宁省沈阳市四地。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全新环保概念建筑

  科学网(kexue.com)讯 环保已成为当今设计的重要因素之一,绿色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绿色建筑物横空出世。

  根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有位设计师设计了一栋惊人的大厦,与其他建筑不同,这个大厦被绿色植物所包裹,整座大厦将种有上千颗树,它不但可以吸收城市中的有危害气体,还可轻松排放氧气。



全新环保概念建筑 

  根据介绍这座大厦造价将高达1.4亿英镑,不过与其它建筑物相比,它的碳排放量为零。大厦高度将达到380米,更重要的是每一层楼都将含有一个空中花园,在工作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大自然的气息。


全新环保概念建筑 

  著名设计师文森特点评了这样的设计,他表示:“它有些别出心裁,看起来有点像阿凡达里的建筑,不过确实很棒,可以有效的控制碳排放,有利于城市中的生态系统。它将是未来摩天大楼的新标准。”

  不过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出现,有人认为,这样的建筑势必会吸引大量的鸟类来此定居,这对大楼的卫生环境会有很大的影响。

  (科学网kexue.com 卡鲁)

  相关阅读

  组图-回顾埃菲尔铁塔建筑过程 百年古建显沧桑

  建筑师设计全新抗灾帐篷 犹如蛛网悬挂半空(图)

  建筑师设计全新抗灾帐篷 犹如蛛网悬挂半空(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格雷格-达恩利用画笔和不同浓度的墨水绘制成这张水墨画。该图显示的是视网膜里的细胞格雷格-达恩利用画笔和不同浓度的墨水绘制成这张水墨画。该图显示的是视网膜里的细胞
这张手绘图显示的是人类海马状突起里的细胞,海马状突起是负责记忆和导航的重要大脑区域这张手绘图显示的是人类海马状突起里的细胞,海马状突起是负责记忆和导航的重要大脑区域
这张绘画显示的是靠近大脑皮层的地方,大脑皮层是一层组织,它被认为在人类感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张绘画显示的是靠近大脑皮层的地方,大脑皮层是一层组织,它被认为在人类感知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北京时间9月27日消息,格雷格-达恩正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神经系统学博士学位,但是他利用工作中遇到的材料创作了世界上最与众不同的一些艺术作品。格雷格还绘制了一些树,但是这些“树”并非真正的植物,而是神经元,即组成人类大脑的细胞。

  格雷格承认:“我对亚洲艺术非常着迷”,爱画日本水墨画,这是一种日本绘画技法,利用不同浓度的墨水创作“冲刷”效果。格雷格在他的国家加拿大展出了这些作品,他在他的网站上说:“我特别喜欢日本江户时代极简单的滚轴和屏风画。我还是一名神经系统学的忠实粉丝。因此,当我的两大爱好能够结合在一起,神经元通过亚洲水墨画的优雅形式表现出来时,这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他说:“神经元可能非常小,但是它们拥有像树、花和动物等传统形式一样的美丽。我钦佩日本、中国和韩国艺术大师,因为他们的艺术简单而高雅,美丽而不俗。我在努力仿效他们的这种艺术风格。”(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壁虎强大的攀爬能力

  据国外媒体报道,壁虎能够毫不费力地攀爬在墙壁上,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浓厚兴趣,他们认为这种神奇的攀爬能力与壁虎足垫上的角质毛发有关。而目前美国阿克伦大学研究人员发现壁虎攀爬墙壁的能力并非完全与角质相关,而是壁虎足迹中的磷脂质液体起到重要作用。

  这项研究是由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研究人员完成的,目前该研究报告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期刊上,文章标题为:《使用表面-感光光谱学探测到壁虎足迹中磷脂质和基质接触界面的直接证据》。

  阿克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主任阿利-德赫诺瓦利(Ali Dhinojwala)称,研究分析显示接近无形的壁虎足迹中存在着磷脂质,此前科学家并未意识到这种物质对于壁虎的粘性足垫起到重要作用,目前这一缺少环节有助于更好理解壁超疏水、自清洁的液态粘附性和壁虎足部释放物质之间的关系。

  德赫诺瓦利是从事壁虎粘性特征研究的先驱者,他指出壁虎足迹中残留的液体对于科学家研制可数千次使用的人造粘合剂具有重要意义,未来这种物质可应用于攀爬墙壁的机器人、微电子技术、粘胶带和生物粘附物等。(悠悠/编译)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徐友渔

一、眼前的利害得失不是那么重要,生命只有一次,追求它的价值最大化不一定追求世俗的实际利益

二、在很多方面,人们可能生来就处于假象之中,因此,人生的一个最大任务就是摆脱神话与谎言

三、知识很重要、很有用,但智慧更宝贵,而与智慧最相关的并非聪颖,而是勇气

□傅小平

徐友渔

1947年生于四川成都,中国社科院哲学所研究员。1979年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导师为杜任之、洪谦(维也纳学派领导人石里克的学生)。获硕士学位后在中国社科院哲学所工作,1986—1988年赴英国牛津大学进修,指导教师为当代语言分析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达梅特。徐友渔在哲学研究处于前沿地位,其著作《“哥白尼式”的革命》在1995年获金岳霖学术奖,与人合著的《语言与哲学》在国内和海外均获得较高评价。目前国内学界阐释西方理论最重要的学者之一,中国自由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删酒戏,对于观众来说,不必当真,看看剧本身拍得怎样,有没有创新更重要。

安徽卫视近日称,为净化荧屏,将删改8月2日开播的新《水浒传》中的酒戏。

据负责人介绍,安徽卫视计划对新《水浒传》里的饮酒镜头进行适当处理,删减一切不必要的饮酒画面,或者以打马赛克、虚化等方式进行重新制作。

安徽卫视这一动作,引无数批评,有人将之称为“阉割水浒”,也有人认为不过是一场炒作,不必当真。对此,中国社科院新闻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表示,电视荧屏真正应该净化的,应该打上马赛克的绝不仅仅是烟酒这些表面的东西,而是整个行业中低俗、娱乐为王、以市场为唯一导向的风气。至于删减酒戏,说它是炒作也好,商业运作也好,不过是一场并不高明的故伎重施,不必在意。

收视战场观众做盾

有新版《三国》、新版《红楼梦》的前例,新版《水浒传》在开播之前爆出种种新闻和争议,已在预料之中,同时,还可以预料的是,开播之后还会引起更多的争议。

而作为此次话题的制造者安徽卫视,其真正目的似乎也并非是新闻中所说的净化荧屏,时统宇说:“安徽卫视在业内被称为电视剧大卖场,在电视业战国纷争的时代,电视剧一直都是安徽卫视最重要的特点,自然也有它特有的一套方法。删减戏份并不新鲜,我记得去年《金婚2》播出的时候,安徽卫视曾表示要删去其中的植入广告,当时动静很大,最终看来不过是一场炒作。”

不管是新剧、旧剧、翻拍剧,关于电视剧的风波从来不断,时统宇说:“电视剧一直都是收视率大战最重要的战场,比如这一次的删酒戏,看似无可非议,其实也只是常规手段。对于观众来说,不必当真,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看看这部翻拍剧究竟拍得怎么样,有没有创新更重要。”

目前,安徽卫视已经在网上对此事发起投票,参与者约2000人,近85%的人持反对态度。对于投票,时统宇并不赞同,他说:“删酒戏,说好听是一次商业运作,说不好听是炒作,都算不上高明。这样的事情,没有必要拿观众和网友做挡箭牌,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失去观众。”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北大应有保护历史文脉的自觉

通观海外各名校,无不注重保护历史文脉,上百年楼龄的建筑比比皆是,仍然具备重要的实用功能。

6月5日,北京大学原16-18号楼院内的10棵大树被砍伐,许多学生到现场“悼念”大树。在人们眼中,砍掉的不只是大树,拆掉的不只是老楼,而是在伤北大的校园文脉!

北大南门建筑群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1952年“院系调整”时,组建了以周培源为主任、梁思成为设计处处长的“三校建设委员会”,负责新北大、新清华校舍的建设。北大南门校舍作为新北大的核心区域,得到了三校建设委员会的精心规划和建设。

南门建筑群风格样式同燕园一脉相承,每组楼群都用三合院形式,以半围合的院落布局,散落在“中轴线”南门林荫大道两侧,洋溢着斯文而质朴的校园气息。每幢建筑都是中式筒瓦硬山坡顶建筑,饰有鸱吻,楼与楼之间用“柱廊”加以连接,在大树、藤萝掩映下,处处体现了梁思成“民族形式”的理想。

北大南门的每一寸土地都写满了历史。这里承载了新中国许多著名历史事件,1981年北大学生“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就是从这里喊出的;1984年“小平您好”的横幅,也是在这里写成的。失去了“南门记忆”,北大的历史就不完整了,中国现代史也失去了一处宝贵的历史印记。可惜,可惜!

通观海外各名校,无不注重保护历史文脉,上百年楼龄的建筑比比皆是,通过精心维护,仍然具备重要的实用功能。如今,南门一带的老楼和大树何去何从,不仅值得北大主事者深思,也应得到文物部门的重视,共同保护好弥足珍贵的“20世纪大学遗产”。□梁菁(学者)

发表在栏目: 文化

2011年全国高考报名总数约为933万,比去年减少约24万,招生计划约为675万名。由于计划增加和考生人数减少,预计今年全国平均录取率比去年增加近四个百分点,达到72.3%。中央和地方媒体报道说,今年高考本专科录取率河南75%、江西超80%、北京83.1%、湖南超83%、福建89.75%、山东90.04%、上海必超93%。

瞧瞧,如今这大学,在一些省市可以说是想上就能上。当然,在乐观的同时,也必须清醒地看到,一方面,高考对考生的压力并没有减少,想上“985工程”和“211工程”这一百来所好大学,难度依然很大,因为“僧多粥少”。另一方面,高校之间竞争优质生源的压力继续提高,不只那些办学质量不高的三流高校,个别民办高校甚至将因生源严重不足而倒闭,而且所谓的好大学,也将使出浑身解数争夺优秀考生。

为了更加深入地看清今天高考和高等教育的现实,需要回顾历史。1977年恢复高考时全国报考人数570万,录取27万,录取率仅为4.7%,绝对激烈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今昔对比,福建省高招办主任林其天认为,虽然现在上大学容易了,但家长对高考的焦虑和期待并没有缓解——当年虽只有4.7%的学生能上大学,但95.3%的考生家长却心态平和,因为人们觉得进不了大学很正常,而现在录取率却高达90%,剩下的那10%的考生家长肯定坐不住,就会想方设法让孩子上大学,否则觉得面子挂不住。(《中国青年报》6月5日)从普通人的常理角度来看,是呀,如今大学都这么“普及”了,自家孩子、自己却都没能考上哪怕是一所很不起眼的高校,真是颜面扫地。

但,这些年轻人及其父母先不必急着没面子。看看现今一般大学的毕业生,甚至那些好大学的普通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行情,就知道这大学不上也罢。那些学习不好的青年,为什么偏偏要跟自己过不去,拿自己之短和别人的长处相比呢?在我看来,就擅长玩电子游戏这一不被很多人看好的长处而言,要是哪位青年才俊能获得任天堂和微软等国际电玩巨头的青睐,比如被聘去专门当最新产品的试玩手,想必职业前景不会比普通北大清华生差吧。

进一步追问,今天,学历能当饭吃吗?君不见,博士都在抢本科的饭碗了,博士后也一脸愁云,对芸芸众生而言,这大学为什么还必须读?既然不会考试,那就早点谋求一个能够挣钱养家的工作,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总比青春和钱财(甚至大笔举债)都无谓地消耗在上大学上更为划算。

这并不是消极的上学无用论。上学肯定有用,并且如果认真上学的话,必然大有用处。可当满大街都是大学毕业生的时候,是不是大学毕业已经不太重要了,重要的是,即便你是大学毕业生,你是否有自我谋生的能力,那是最重要的。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日本政府在一份政策草案中把核能列为“重要战略”,争取使核能安全达到“世界最高水准”。

  共同社4日报道,政府国家战略室“革新性能源及环保战略”草案提出6项“重要战略”,核能是其中之一,明确日本政府将坚持发展核能的态度。政府将召集“能源与环保会议”,由国家战略担当大臣任主席,7月初步制定战略,明年最终敲定。

  最终战略将分三个阶段,旨在扩大就业和市场、实现绿色创新。长期战略的目标包括实现能源供应多元化、建设智能电网等新型电力系统。

  日本首相菅直人上个月说,日本将降低对化石燃料和核能的依赖程度,最快在本世纪30年代把可再生能源发电比例提高至20%。不过,他强调核电将依然是日本能源政策支柱之一,承诺将施行最高核能安全标准。

  东京电力公司说,两名日前从甲状腺中检测出大量放射性碘-131的员工,所遭受辐射量已确定超过了250毫希沃特的辐射上限。这是首次确认福岛第一核电站员工遭辐射量超过该上限。东电说,这两名员工从3月11日的地震当天开始,一直在中央控制室和反应堆所在建筑外作业。这两名员工目前已经离开核电站,根据诊断,健康状况没有出现异常。

  (新华社电/专电)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