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0月3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在加利西亚被谋杀的12岁中国女孩的祖父日前表示,他相信他的儿子是在为孩子的养母罗萨里奥•波尔图掩罪。二者都已经被羁押。 在接受Telecinco电视台的“睁开你的双眼”访谈节目采访时,拉蒙•巴斯特拉说,他的儿子告诉他,他的前妻没有杀他们的养女Asunta。 “他爱上了她,我怀疑他在任何时候都会为她掩罪。我认为她做了,但是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怀疑。” 巴斯特拉说。 巴斯特拉的儿子,Asunta的养父阿方索和罗萨里奥一同因为调查被羁押。这对情侣的朋友透露到,7月份罗萨里奥住院时阿方索曾搬回去住了几天。在这之前的几天,Asunta在音乐学院上课时病倒。据透露,她服用了大量的处方药。 罗萨里奥后来告诉熟人,她住院是因患上退行性疾病红斑狼疮。 调查人员认为,Asunta窒息死亡前已被下药捆绑。
10月2日电 据西班牙欧浪网报道,近日,巴塞罗那一华人反映,她年仅三岁的孙女在入学两个星期内,遭同学欺负,导致脸部受伤甚至不愿前往幼儿园上学的事情。
据了解,居住在巴塞罗那Urgell附近的杨女士孙女今年刚满三岁,符合西班牙幼儿入托年龄,由于考虑到自己举家平日都要忙于店面生意,遂于今年9月帮助孙女办理了入托手续,托养在住家社区的幼儿园内。
据杨女士告诉记者:“9月初办理的入托手续,我没有办全托,毕竟住家和店面都离孩子托儿所比较近,所以孩子每天早上9点送至幼儿园,中午1点放学;下午3点送到幼儿园,5点再接回来。9月12日孩子正式开始入托上学,开始的时候一切都很正常, 孩子对新的环境也比较好奇,但后来就不再肯去幼儿园了。”
在入学前一星期,杨女士的孙女对学校的新环境还比较好奇,每天早上定时定点背着小书包由其奶奶送至学校,可是一个星期之后,其孙女开始赖床不愿意前往幼儿园上学,甚至每次送至幼儿园门口时,杨女士的孙女都要抱着杨女士大腿大哭,不肯进学校学习。
这一情况的转变,并未引起杨女士家人的重视,以为孙女厌烦了学校的环境,开始产生厌学情绪。
据杨女士回忆:“大概上学上了一个星期之后,我孙女开始不愿意去学校,每次送她去托儿所都哭着闹着不肯让我走,当时我们一家人还以为孩子厌学不肯上学,所以就没当回事,一直到第二个星期,孩子支支吾吾喊她的爷爷去学校帮她打架,我们这才知道这中间有情况发生。”
在入学第二个星期的某天下午,孩子由杨女士接送回自己的店面,其孙女一见到其爷爷,马上拉住爷爷的手,拖拽着爷爷往托儿所方向走,一边走一边大声叫嚷:“打他,打他”。看到如此情况,杨女士马上抱起孙女一边安慰,一边询问究竟,年仅三岁的孙女这才用简单的语言带手势表示:自己在幼儿园遭到同学欺负了。
孙女的第一次反常,让杨女士心痛不已,可其爱人却不以为然,认为孩子在幼儿园打打闹闹,难免会出现意外。因此非常重视教育的杨女士一边安抚孙女,一边教育孙女尽量不要和学校同学打闹,如果有被同学欺负的情况,要告诉老师。
然而,让杨女士没有想到的是:仅仅过了一天时间,自己的孙女再次在学校遭到同学欺负,眼部、额头和脸颊上都出现了抠抓的伤痕。
据杨女士气愤地告诉记者:“具体时间我记不清楚了,但我记得就在我孙女拽着她爷爷喊打人的后一天,我按照往常习惯把孙女接回来的时候,发现孙女的眼角、额头和脸颊上都有抓痕,而且不让我们大人碰,一碰就喊疼。”
不仅如此,在当天夜里,当杨女士将孙女洗漱完毕哄上床睡觉之后,熟睡中的孙女梦中惊呼:“不要打,不要打……”让当奶奶的杨女士心痛不已。
事发第二天一大早,杨女士带着自己的孙女前往托养的幼儿园找到了孙女所在班级的老师,并将孙女身上发生的事情告诉老师,质问老师为何监管不力,导致自己的孙女受伤并产生厌学情绪。
面对杨女士的质问,幼儿园老师却矢口否认,表示自己并未看到其孙女在幼儿园受到同学欺负。
据杨女士回忆:“第二天我就去幼儿园质问孙女班级的老师,把情况向学校进行了反映,没想到幼儿园老师反说自己没有见到我孙女在班级里受到同学欺负的情况。当时我听到这句话就有点冒火,反问她我孙女脸上的抓伤、抠伤是怎么来的。
结果她又推脱说自己是上午的当班老师,下午教室里发生的情况自己不清楚。”
最终,校方再听取了杨女士的反映之后,向班级老师调问了情况,并向杨女士保证会监督教师行为,加强教师的监管力度,这才使得怒火中烧的杨女士消气。
采访最后,杨女士告诉记者:“孩子这么小,我们花钱托养在幼儿园,就是希望孩子能够平安无事,但有的幼儿园却对孩子安全不太重视,让我最生气的并不是孩子在学校受到欺负,而是学校老师对此情况不认账、一推两干净,所以侨胞在托养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安全,并不是在幼儿园孩子就一定安全,必要的事情就必须叮嘱学校要加强监管,毕竟这些孩子都是每一个家庭的心头肉,谁也不愿看到自己的孩子受伤。”(徐凯)
西班牙东北部工业城市萨拉戈萨的皮拉尔广场附近2日发生爆炸,所幸未有人员伤亡。
据当地媒体报道,爆炸发生在当地时间2日下午13点45分左右,爆炸产生了大量烟雾,爆炸装置被认为是一种用于野营的瓦斯罐。据警方调查,有两名年轻人从爆炸地点附近的教堂跑出,随后便发生了爆炸。
爆炸发生后,安全部队在皮拉尔广场对停车场的车辆进行安检。目前警方认为爆炸是由左翼极端分子制造。(记者 姜赛)
中国大熊猫起源于欧洲
西班牙发现一具疑似大熊猫近亲的史前动物化石,据称其生活在1100万年前,爱吃水果、昆虫和蜂蜜
据海外媒体报道,古生物学家最近在西班牙发现了一具史前动物化石,并推测其可能是中国大熊猫的近亲。关于大熊猫的分类,科学家们已经争论了100多年,至今仍无定论,而这或许将为中国大熊猫起源于欧洲提供证据。
一名微博用户正在发微博。本报记者李冬摄
近年来,随着微博风风火火的发展,不少研究传播学、信息学、计算机科学、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科学家都将目光投向了这短短140字的新兴网络传播方式上,而一些重大事件如日本大地震、阿拉伯事件政局变动、“占领华尔街”运动等,也让微博成了研究社会信息传播的最佳工具。
日语也较为简洁
一些微博研究是针对微博语言的。最近,《经济学人》杂志刊文指出,世界各国语言通过微型博客短短140字的传播力统计中,言简意赅的汉语是微博传播的最佳语言。
文章说,在140个字符以内,一条七八十字的英语推特写成汉语只有24个字。
日语也较为简洁。俳句爱好者可以尽情在微博中书写17个音节的诗歌。韩语和阿拉伯语则稍微需要更多的空间。
阿拉伯语的书写中哪怕忽略了元音,也往往需要更多的字数空间。去年开始,阿拉伯语的微博数量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增加,这并非占了其语言的优势,而是和去年来的中东剧变有关。今天,阿拉伯语已经成为推特上第八大使用最多的语言,每天有二百万个微博向外发出。
拉丁语系往往比较冗长,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是目前微博中,仅次于英语的最频繁使用的欧洲语言,不过,在受限的微博语言中,人们也有办法。比如巴西人常常用缩写的方式代表“拥抱”、“亲吻”等常用语言,西班牙语使用者则往往略去第一人称。英语中,也常常有这种省略写法。
微博推动新方言
微博也可以帮助小语言的存活。比如,微博上,西班牙和爱尔兰部分地区的人们用巴斯克语和盖尔语在沟通。美国圣路易斯大学教授凯文·斯堪奈尔发现,推特上共有多达500种语言,其中有一种,是澳大利亚的一种面临灭绝的土著语言,目前全世界只有三个人讲这种语言,这三个人中的一个,就不断在用这种濒危语言发微博,试图挽救这种语言的命运。
在微博上,语言的演化甚至更快。去年卡耐基梅隆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在美国,不同区域的微博语言甚至发展出不同的“方言”,比如,当描述自己“酷”(cool)的时候,旧金山地区的人们会打“koo”,南加州的人们则会打“coo”。
![]() |
英国垂钓爱好者约翰和他所捕获的巨型鲶鱼。
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30日报道,一名英国的钓鱼爱好者约翰惠特克日前在西班牙的埃布罗河钓到了一条185磅(83.91公斤)重的巨型鲶鱼。约翰兴高采烈地说:“这绝对会成为一个钓鱼者的传奇故事,可以算是我有生以来最棒的垂钓日了。”
约翰告诉记者,与他同行的两个朋友在这条巨型鲶鱼出现之前便离开了河岸,好在他们的当地钓鱼向导及时赶到,帮助约翰拽住了这条大鱼。约翰称,当他告诉朋友们他钓到了什么时,那两位朋友简直不敢相信他怎么会这么走运。
流过西班牙第五大城市萨拉戈萨的埃布罗河以存在巨型鲶鱼而著称,非常受垂钓者欢迎。2010年曾有一位英国患有眼疾老妇在该水域钓上了一条重达192磅(87.09公斤)的白化变种鲶鱼。据悉,最大淡水鲶鱼的世界纪录是646磅(293.02公斤)。
西班牙首都马德里“10月12日医院”22日宣布,西班牙首例接受永久性人工心脏植入的患者当日出院,手术成功。
据这家医院介绍,这名名叫安东尼奥-佩雷斯的67岁高龄患者患有心肌扩张症,由于此前的心脏病病史,其心肌无法有效收缩,并且由于肾功能衰竭和慢性阻塞性肺病,他无法接受心脏移植,于是选择了人工心脏植入手术。
植入其心脏的设备包括一个由电机、进出口导管和控制设备组成的泵。该泵将血液从左心室心尖部推至主动脉。整个设备位于患者体内,靠一根电线与体外控制装置相连。控制装置可使用主电源,也可使用电池提供约12小时的动力。该设备一经植入,便不需要再校准或进行技术上的调整。
据悉,目前在欧美国家已有超过6500名病人受益于该设备。这种人工心脏与其他类似设备相比,临床疗效较好,并减少了感染、血栓、溶血以及红细胞破裂的风险。
西班牙建巨型太阳伞广场
西班牙科尔多瓦市,开放了一个占地128000平方英尺的公共休闲场所,该场所全部由五颜六色的巨大“阳伞”组成,白天可以遮阳,晚上则散发出迷人的光,同时,伞还设有排水系统,有遮雨功能。但是这个富有创意的广场却被质疑资源浪费。
这个广场是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市政府委托建筑师ParedesPino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公共休闲的空间,让附近居民可以汇聚于此,既可以放松娱乐,又能交流感情。开放短短几个月,已经聚集大量人气,不仅当地居民乐意前往,外地游客也把它当做一个景点来参观。
但也有人对这个广场设计的环境影响提出质疑,白天的太阳能没有充分利用,晚上的灯光又浪费了太多能量。(海圻)
图为西班牙收藏家展示的短片截图。
据外电报道,国际电影收藏家拍卖会的发起人巴尔萨(Mikel Barsa)周三表示,美国性感女星玛丽莲-梦露(Marilyn Monroe)生前拍摄的性爱短片将于今年8月对外拍卖,低价为50万美元。
这部仅6分钟长的黑白短片拍摄于1946年,记录了梦露与一位不知名的男子翻云覆雨。当时梦露尚未更名,仍使用原名诺玛-简-贝克(Norma Jeane Baker)。
据悉,这部短片将于8月7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Borges文化中心进行拍卖。巴尔萨表示,估计这部短片能轻易拍出数百万美元的价格。
梦露的这部短片原为西班牙一名电影收藏家所有,但在他死后,他的家人决定将其出售。
这部性爱短片在1997年首次公诸于众,引发公众对片中女主角的热烈讨论。最终,美国电影学会鉴定认为,如果片中的女子不是梦露,那也是梦露的孪生姐妹。
2008年,梦露的另一部15分钟长无声性爱短片曾以150万美元高价成交。
综合新华社电 德国国家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10日确认,德国本土出产的芽苗菜是这一轮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源头。
吃芽苗菜染病几率9倍
德国罗伯特·科赫研究所所长赖因哈德·布格尔10日在德国北部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尽管从下萨克森州一家农场抽检的芽苗菜没有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菌株,但针对这次疫情暴发形式的流行病学调查已搜集到足够证据,得出芽苗菜系污染源的结论。
他告诉媒体记者,针对100多名在餐厅就餐后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患者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食用芽苗菜者出现出血性腹泻或其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状的几率是常人的9倍。
或因种子被污染
下萨克森州农业部长格特·林德曼先前接受德国《焦点》周刊记者采访时说,大约60人食用一家农场出产的芽苗菜后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按林德曼的说法,种子受污染或农场“卫生状况不佳”可能是芽苗菜携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原因。
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所长安德烈亚斯·亨泽尔说,德国政府定于10日解除针对西红柿、黄瓜和生菜的生食禁令,但豆芽等芽苗菜仍将遭禁。
首次在芽苗上发现病菌
就在同一天,德国北威州消费者保护部宣布,在一家多人患病的家庭丢弃的芽苗菜上发现了造成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O104:H4型大肠杆菌。芽苗菜来自被疑为本次流行传染源的下萨克森州一家农场。
据悉,带菌芽苗菜是在垃圾桶里发现的,发现时芽苗菜包装已开。这个三口之家中有两人吃过芽苗菜,并于5月中旬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由于被发现的芽苗菜包装已开,因而还存在芽苗菜被其他东西污染的可能性。
■ 相关新闻
德国将帮西班牙“卖菜”
西班牙不打算起诉德国相关部门
西班牙官员9日说,德国政府同意帮助西班牙蔬菜重塑市场形象。
西班牙负责欧洲联盟事务的国务秘书迭戈·洛佩斯·加里当天和德国方面代表就这次大肠杆菌疫情会谈后说:“德国政府同意,努力改善西班牙农产品在德国的形象。”
“我们25%的蔬菜出口德国,这是我们最重要的出口市场。因此,德国政府有责任协助我们推广产品。”他说,双方谈妥的推广方式包括在德国一些国际食品展会中着重推出西班牙产品,在德国经由广告大力宣传西班牙农产品。洛佩斯·加里说,西班牙方面也会在西班牙国内为德国农产品做宣传。
另外,西班牙方面不打算起诉德国相关部门,但会在欧盟层面要求赔偿。西班牙认为,最新提出的2.1亿欧元(约合3.06亿美元)赔偿方案“不足够”。蒋骢骁(新华社专稿)
■ 疫情
连日来,新增染病人数呈下降趋势,但难以确定疫情是真正缓解,还是只是因为人们近期避免生食蔬菜。
截至9日,这轮疫情致30人死亡。
德国2808人染病,其中722人出现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症状。
德国以外97人染病,3人在美国。
7日至8日新增300多例。8日至9日新增160例。
事件回顾
●5月24日
德国发现300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感染病例,2人死亡。
●5月26日
汉堡卫生研究所曾宣布在产自西班牙的黄瓜上化验出EHEC病菌,
●5月31日
德国宣布致病原并非西班牙进口黄瓜。两美国居民在德国旅行回国后染病。
●6月2日
俄罗斯停止从所有欧盟国家进口新鲜蔬菜 。
●6月5日
德国宣布该国下萨克森州一农场出产的芽苗菜引发了本次疫情。
●6月6日
德国下萨克森州宣布芽苗菜中没有发现致病菌。检测将继续进行。
●6月10日
德国确认芽苗菜是疫情的源头。同时解除了生吃黄瓜、西红柿和生菜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