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科学素养比相信者的略高

  据国外媒体报道,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经常被嘲笑为无知,但一项新的研究证明事实恰恰相反,对气候变化持怀疑态度的人比相信的人有更高的科学素养。

  根据对1500名美国成年人的调查显示,气候变化怀疑论者的科学素养比相信者的略高。根据他们对基础科学和数学问题的回答发现,57%的怀疑论者是“科学学者”,56%的相信者是“科学学者”。耶鲁大学法学院的心理学教授丹·卡罕(Dan Kahan)说,“对气候变化的政治争议不能归因于公众对科学的理解能力有限。”

  研究人员通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开发的测试题目测定受试者的“科学素养”。问他们一些简单的问题,如“电子小于原子,是真或是假?” 他们还测试了受试者的计算能力,以了解他们对定量信息的理解能力。

  卡罕说:“普通民众是相信或是怀疑有争议问题的科学信息主要取决于这些信息是增强了还是削弱了他们与其他人的关系。普通民众中,具有较高科学理解能力的人能够更好地把信息传播到他们的群体。更多的信息可以帮助解决有关气候变化的争论,但这些信息要变成令人信服的科学证据,需要更多的沟通。”(嘟嘟/编译)

  相关阅读

  日本或将遇龙卷风等极端天气 气象厅吁警惕(图)

  俄罗斯气象卫星完成壮举 拍史上最清晰地球图片

  苏联第一颗气象卫星"流星1号" 完成任务坠落南极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历时25年,以1.6万名美国女性为对象的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蓝莓和草莓有助于延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 (CFP/图)  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历时25年,以1.6万名美国女性为对象的研究发现,饮食中增加蓝莓和草莓有助于延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 (CFP/图)

  作者: 南方周末特约撰稿 赵威

  科学家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大量吃糖或者大量吃浆果,都有可能影响大脑的认知能力,尽管它们的作用结果相反。

  糖与蓝莓,二选一,你会选择哪一个?对这个看似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来自美国的两项最新研究成果给出了答案。

  发表于最新一期《生理学杂志》的研究报告表明,长期摄入大量糖分不仅有损身体健康,还会导致学习能力和记忆力下降。

  而在几乎同一时间刊发于《神经病学年鉴》的另外一份研究发现,多吃蓝莓、草莓等富含类黄酮的浆果可延缓大脑衰退。

  这结果一正一反的两份报告,出自不同的研究机构,选取了不同的实验对象,采取了不同的研究方法,但研究目标却惊人地一致:均试图揭开饮食习惯对大脑功能的影响。

  营养学专家表示,无论是糖还是浆果,都是首次被证明与大脑的认知能力有关系,尽管它们的作用结果相反。

  多吃糖可能使人变笨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间实验室里,神经外科教授皮尼拉(Fernando Gomez Pinilla)把实验鼠分成两组,用高果糖玉米糖浆溶液代替水喂它们。

  其中一组实验鼠补充富含N-3脂肪酸的亚麻籽油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另一组则不补充。

  这些实验鼠在实验启动前都接受了相同的迷宫训练,研究人员在迷宫中放置易辨认的路标,帮助它们认识并记住通往出口的路。

  连续喝六周糖水后,两组实验鼠被重新放入同一个迷宫测试它们回忆路线走出迷宫的能力。结果令研究者大为惊奇。

  皮尼拉发现,补充N-3脂肪酸的那组老鼠比另外一组走得快多了,它们甚至能更快地找到出口,只喝糖水的那组老鼠则行动缓慢,大脑功能下降。

  皮尼拉在报告中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是,“只喝糖水的实验鼠大脑神经元活力明显降低,它们的脑细胞出现了信号传递障碍,破坏了清晰思考的能力以及对六周前记住路线的回忆。”

  研究者怀疑,果糖是使缺乏N-3脂肪酸的大鼠脑功能异常的罪魁祸首,“我们的研究显示,高果糖饮食不仅伤害身体,也伤害大脑,这是一个新发现。”

  值得关注的是,实验中选用的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常见食品添加剂,用于各类软饮料、调味品、果酱和婴儿食品。“我们不讨论水果中自然存在的果糖,我们关心的是那些添入加工食品中作为甜味剂和防腐剂的果糖。”皮尼拉说。

  皮尼拉的实验结果还表明,补充摄入N-3脂肪酸能有效降低高糖带来的智力损伤,三文鱼、核桃和亚麻籽等食物中均富含此类物质。

  N-3脂肪酸对大脑功能的正向作用得到了国内营养学家的认同。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营养学系教授蒋卓勤对记者表示,N-3脂肪酸占脑细胞脂肪总量的20%,富含该物质的DHA的补脑作用已经得到证实。同时,食用过多果糖的确会降低机体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而胰岛素在大脑中会抑制脑细胞的正常活动,降低学习能力和记忆力。

  “吃糖会使人变笨,目前这还只是理论推测,动物实验的结果不能直接照搬到人类身上。”蒋卓勤谨慎地表示。

  浆果延缓大脑衰老

  如果说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动物实验的研究成果尚未得到科学界的充分认可,那么美国哈佛大学一项历时25年,以1.6万名美国女性为对象的研究结果,却赢来国内外营养学家的一致肯定。

  1976年,美国护士健康调查研究项目启动,121700名年龄在30-35岁之间的女性护士参与调查。接下来的近20年中,参试女性每4年接受一次问卷调查,汇报她们的日常饮食内容。1995年—2001年间,70岁以上的16010名护士每两年到哈佛大学医学院布莱根妇女医院参加六种不同的认知功能测试。

  结果发现,饮食中增加蓝莓和草莓有助于延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经常吃蓝莓和草莓可使老年妇女大脑衰老延迟2.5年。

  主持这项研究的伊丽莎白·德沃尔医生在论文中写道:“我们的发现有重要公共健康意义,以多吃浆果这样一种调整饮食的简单方式就可以保护老年人认知能力。”

  德沃尔进一步分析,大脑细胞对体内自由基格外敏感,自由基则可能损害细胞膜,压力和炎症是导致认知能力受损的两大主因,而浆果中富含黄酮类抗氧化剂,其总量摄入的增加无疑对防止认知能力下降起到关键作用。

  没有参与这项研究的纽约诺克斯希尔医院内科专家罗伯特·格拉汉姆对媒体表示,多吃浆果其实对所有年龄段的人都有益。大量研究表明,浆果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在抗认知老化方面效用尤为明显。

  “就像汽车用久了,螺丝会生锈一样,人类的细胞也一样会氧化生锈,在细胞水平上抗氧化就等于抗衰老,黄酮类物质在抗氧化方面的作用明显。”中国营养专家蒋卓勤教授对德沃尔医生的研究成果颇为认可。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蒋卓勤表示,通过预防脑细胞的氧化损伤,清除一些自由基,对人类的衰老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浆果富含多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以帮助大脑减少应激和氧化的损伤。

  据了解,目前已有的动物实验研究结果已表明,浆果中的类黄酮能够渗入到血液进入大脑组织,主要集中在海马体,而海马体主要负责学习和记忆。同时作为一种抗氧化剂,类黄酮还具有消炎和抗氧化的作用,都可以直接延缓脑细胞的衰老。

  蒋卓勤介绍,其实蓝莓和草莓的防护功能并不是一个特别崭新的发现,但之前国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实验动物,德沃尔医生用如此长时间大规模的人体实验证实浆果与认知能力下降的关系尚属首次。

  营养均衡才是关键

  不论是历时25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还是6周的动物实验,科学家们都在努力地探寻着饮食习惯对大脑健康和功能的影响。

  正如加利福尼亚大学皮尼拉教授所说,不健康的饮食习惯的确存在着加重脑部代谢机能障碍的可能。“人们要把食品添加剂类的果糖摄入控制到最低,用新鲜梅子和酸奶取代高糖的甜点,每天还可以吃一粒DHA胶囊抵消果糖对大脑产生的不利影响。”皮尼拉建议。

  “很有必要在您的饮食中加入蓝莓和草莓,不管是新鲜的还是冷冻的,这绝对是百益而无一害的,食用浆果作为公共健康信息其作用是巨大的,我们可以在享用美味的同时保持健康。”哈佛大学德沃尔医生的建议更加诱人。

  蒋卓勤教授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不只是蓝莓、草莓等浆果,所有的蔬菜水果,尤其是深颜色的果蔬都具有一定的抗氧化功能,但营养的摄入终究还要讲究均衡,“浆果再好也不可能代替鸡蛋”。

  不管你相信与否,这些基于最新科学研究成果的饮食营养建议,终究比那些铺天盖地的保健品广告来得真实、靠谱。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昨日,在高速列车科技创新国际论坛上,高速列车科技发展“十二五”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贾利民透露,十二五末,中国高铁列车试验时速将达到500公里左右。

  列车速度将继续提高

  昨日,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在会议期间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高速铁路科技工作将沿四个重大技术方向展开:高速铁路体系化安全保障技术、高速列车装备谱系化技术、高速铁路能力保持技术和高速铁路可持续性技术。

  近日,铁道部发布的高铁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继续提高列车速度。贾利民解读称,这个速度既包括试验速度,也包括运营速度。到“十二五”末,试验时速将达500公里左右,但是运营速度与成本、效率,以及整个路网的运营策略和安排有关,他无法给出明确数值。

  高铁是“奔驰跑夏利的速度”

  谈到目前高铁统一降速是否合理时,贾利民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反问,“一辆奔驰车按照夏利的速度跑,你觉得合理吗?”

  温州动车事故后,铁道部将时速350公里的高铁统一降为300公里,时速250公里的高铁调整到200公里。今年四月,在武汉召开的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及产业化工作会议上,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表示,温州动车事故撞车的时点速度约为99公里/小时,列车不属于高速行驶状态,事故发生的原因跟速度没有直接关系。

  日前,在第四届中国制造业年会论坛的主题演讲上,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小刚认为,京沪线在未来有可能再恢复到时速350-380公里。

  提高试验速度并非资源浪费

  针对运营速度将来根本不可能达不到试验的速度,继续提高试验速度是一种资源浪费的说法,贾利民反驳说,交通技术的发展永远是靠科学技术牵引的,技术本身的能力并不等于如何运用这个能力。

  “从技术角度讲,我们要具备这种能力和这种速度相匹配的能力,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要用这个能力。用这个能力是一个市场问题,而我们要达到这样的技术能力,是我们作为科技工作者的责任。”贾利民说。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研究人员发现,海洋沿岸水域生长的海草吸收温室气体能力超强,是陆地森林吸收能力的将近三倍。

  研究结果显示,每平方公里海草可吸收8.3万吨碳,而同等面积森林的吸碳能力通常为3万吨。海洋是碳捕捉重要场所。研究人员说,海草生长区域占海洋总面积不到0.2%,而捕捉的碳所占比例超过10%。

  这项研究由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学家詹姆斯·弗奎因主持,多国研究人员参与。报告由最新一期《自然地学》杂志发表。弗奎因说,海草的根部和所生长的土壤能持续储存碳,能力独特。一些案例中,海草生长的海床储碳时间超过1000年。除捕捉碳,海草能过滤沉积物,保护海岸不受洪水和风暴破坏,为鱼类和甲壳类生物提供栖息地。

  相关阅读

  丹麦海滩惊现食肉型海藻 体积微小竟可吞噬海虾

  南极海域海藻疯狂繁殖 太空观察南极绿色占主导

  南美洲海面出现壮观美景 8字状美丽海藻群亮相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研究证每个人都能一眼区分出同性恋,即使他们没有明显的表现。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17日消息,第一印象说的是人通过与人的首次接触而根据自己的猜测做出对所见之人的判断,有人认为这很大程度上依靠人的主观臆断,其实并非完全如此,比如大多数人都有潜在的"同志识别能力",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是否为同性恋。

  据《每日邮报》报道,美国华盛顿大学的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人都有一眼就看出一个人是不是同性恋的能力,尤其是看女孩时,准确性更高。这种能力来源还无法解释,但它确确实实存在。

  研究者要求129名学生观看了96张不同男女的黑白照片,看每张照片的时间不超过1秒,而后要求学生们对照片中人物的性取向作出判断,结果有高达2/3的同学猜对了其中女性是否为同性恋,57%的同学猜对了其中男性是否为同性恋。当然在这次试验中,照片中的每个人都必须去掉眼镜,不能化妆,排除一切干扰因素。

  研究者乔舒亚-塔巴克(Joshua Tabak)说:"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人会有这种能力,但它存在是毋庸置疑的,这种反应需要的时间还不到1秒,就好比人能立马分辨出一个人是男是女,是白人还是黑人一样。"

  当然,这种能力也并非人人都有,有些人没有这种瞬间分辨的能力,可能是他们或者他们的上一辈的生活环境里并没有同性恋这种概念。(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捷克惊现诡异史前墓穴 世界首位同性恋浮出水面

  稀有同性恋企鹅被强行分开 已成功找到异性伴侣

  伦敦举办大规模达芬奇画展 艺术大师或为同性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我们已经把母语教育下降为语言文字工具化的训练,下降为对听说读写的单纯训练,而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在支离破碎的学习中儿童不断被异化。”在不久前举办的“中国儿童阅读论坛”上,“亲近母语”创始人、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徐冬梅女士深感语文教育中阅读的缺失不仅危害了语文本身,更对孩子的成长造成不利影响。

每到“世界阅读日”前后,社会舆论就开始关注青少年阅读话题,然而,这种“应景”式的关注,并没能提高“阅读”的地位,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反而越发严重。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上海在中国排名第一,只有8本。而中国13亿人口,扣除教科书,平均每人一年读书一本都不到。

一个不读书的人是一个缺少精神力量的人。今年年初出版的《读书》杂志刊载了民进中央专职副主席、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的论述:“如果把精神成长与躯体成长做个比较的话,躯体的成长更多是受遗传和基因的影响,个体的精神成长却不完全依靠基因和遗传,而与后天阅读息息相关。个体的精神发育历程是整个人类精神发育历程的缩影。每个个体在精神成长过程中,都要重复祖先经历的过程。这一重复,是通过阅读来实现的。”

“在学校里,阅读要跟没完没了的习题做斗争,走出校门还要跟各种遥控器做斗争。”杭州天长小学副校长、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蒋军晶说。

最聪明的一代可能会变成最愚蠢的一代

北京的砚楠已经上初三了,在她的记忆中,认认真真从头读到尾的课外书,大概也就是小学时读过的《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了。“小学高年级时忙着小升初、上各种补习班,根本没时间看课外书,上了中学后有了手机,看书就都在网上了。”

砚楠的情况是当下大多数孩子的真实写照。

上海针对29所小学和26所中学所做的调查显示,小学生完成作业后,阅读课外书的比例不到50%,初中生的这一比例为42%,他们主要阅读的是作文书、教辅书和课本。

现在孩子的时间被各种辅导班、应试训练占据着,剩下的时间用来学钢琴、学画画、学舞蹈、学围棋……

“有十八般武艺在身,孩子们是强大了,但这是一种孤独的强大。”中央教科所南山附属学校的周其星老师说。

因为在各种“术”的学习中,孩子们的心灵并没有被唤醒。

“儿童具有灵性思维。”诗化语文教学的探索者和倡导者周益民老师说,“儿童期就是文学期,阅读是一种对儿童天性的唤醒,好的教育要与儿童天性相结合。”

虽然没有一页一页地看书,但是孩子们对书的内容并不是不了解。“我没看那些名著,但是我看电视剧了,《红楼梦》中的人物我也都知道。”砚楠说。

眼睛永远没有心走得远。阅读给人带来了无限的想象空间,这是单纯的视觉享受无法提供的。

学者们还有另一层担心。

“四年级前从未完完整整读过一本书,那么这个孩子就有可能缺乏读完整本书的能力。”蒋军晶说,更重要的是,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的,迁移为对整体事物的把握能力。因此,小时候缺少阅读完整图书的能力,长大后可能会缺乏对整体事物、整个团队的操控能力。“我们都说现在的孩子是聪明的一代,但是只注重学业,正在使他们丧失更多的能力,就有可能成为愚蠢的一代。”

功利化不仅会毁了阅读也会毁了孩子

其实,家长们并不是总反对孩子阅读。

一个专门经营图书的网站公布的调查显示,超过七成的父母认为读书对一个人的发展“非常重要”。然而家长在图书的选择上却与孩子有较大不同:孩子最喜欢看的图书类型是“小说”和“人文社科”,而家长希望孩子看的是“科普”和“励志”类的图书。

还有一项调查显示,近八成父母去书店只给孩子购买与学习进度相关的教辅书或者作文集;访谈中,一些高年级学生表示,每逢新学期开学,老师推荐一些“较好”的教辅书受到家长们的追捧。

显然,在读书这件事上,家长的做法带有功利色彩。

砚楠的书桌上摆放的书并不少,基本都是辅导书和作文选,“辅导书做题时经常用,作文选写作文时也会用。但是,只要不学习的时候,我肯定不会碰这些书。”砚楠说,她喜欢看的书全在手机里,可以随时打开看两眼。

“只有‘低压迫’的阅读才能让孩子享受阅读本身带来的快乐。”周益民老师说,即使是那些孩子们非常喜欢的图书,当你宣称读了它就能提高作文成绩时,孩子对它的兴趣也会大打折扣。

其实,当孩子们可以自由阅读并喜欢上阅读以后,写作能力的提高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目前,周益民老师所在的学校就有两个学生在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分别写出了几万字和十几万字的小说。

童话书中蕴藏着大智慧

让孩子们的生活中有图书为伴,不仅仅是语文教育和提高孩子文化素养的需要,还因为一本好的图书本身蕴藏着宝贵的人生智慧。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上海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梅子涵教授介绍,有一本简单的图画书叫《失落的一角》,主角是一个缺了一个角的圆,它觉得自己不完美,于是便想找回来。

它在寻找这失落一角的时候,走得慢慢的。它看到了一朵花,它走到花前面闻一闻花的味道;它看到了一个小甲壳虫,便跟甲壳虫一边走一边聊天儿;它又碰到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它便经历了一段美丽的爱情。后来它终于找到失落的那一角了,它把自己拼成了一个圆。于是它走起来飞快,像一个火车一样快,停都停不下来。它看到花,可再也闻不到了;看到朋友甲壳虫,也停不下来了;又看到了蝴蝶,可是它跑得太快了,扑了一个空。寻找了半生的圆,却发现还是失掉一角比较好。于是它慢慢地让自己走到路边停下来,然后轻轻地把好不容易找到的角放下来,它现在又可以唱了:缺掉一角真好。

“我读过很多很多的儿童文学,你要问我哪一本书没有哲学,我简直想不起来,因为优秀的儿童文学里面到处有哲学,如果你达到了比较高的阅读水平的话,你想看不见这个哲学都很难。”梅子涵说。

“世界上没有圆满,任何以为自己已经圆满的其实都误会了。这是一本很简单的没有多少字的儿童文学告诉我们的。”梅子涵说。

梅子涵教授曾多次在文章和演讲中提到过斯蒂文森的诗《The lamp lighter》(点灯的人)——那个每天太阳落下后,就扛着梯子走来,把街灯点亮的李利。

“那些坐着喝茶的大人和孩子们,就又看见了窗外柔和的光,朦朦胧胧间,使一天的生活有了完美的心情。我们这些人,也是点灯的人,把一本本有趣也耐人寻味的书,带到孩子们面前,让他们兴致勃勃地阅读,朦朦胧胧间,竟然使他们一生的日子都有了方向。”梅子涵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众多网友都希望老糖厂能保留下来。老厂房、老食堂、高高耸立的烟囱……这些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历史足迹”,浓缩着清远工业文明转型升级的发展历史。近年来,工业遗产作为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课题已引起人们关注。近日,网友“qq437046176”在论坛上发了几张清远老糖厂的照片,这些旧址新拍照引发了网友们集体回忆……

有网友叹息,也许这里马上就要被开发成房地产项目,到时想找个缅怀童年记忆的地方都没有。也有网友表示非常反感毫无保留的旧城改造。工业遗产如何物尽所用,令人深思。

曾经的辉煌

年产砂糖11520万吨

1955年1月,广东省华侨投资公司投资人民币290万元兴建清远华建糖厂,日榨蔗能力为250吨,为本县生产机制糖之始,也是清远第一家侨资企业,于当年12月建成投产。1967—1985年,先后4次投资共330万元,其中省投资300万元,由于不断扩大生产能力,日榨蔗能力提高到800吨,年产砂糖能力提高到11520万吨。

改革开放后,糖厂也由国营改为私有企业。设备陆续迁出,只留下了厂址。在网友“qq437046176”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厂房很有六七十年代的建筑风格,屋梁是木头做的,跨度很大,立体几何的结构有力地支撑起厂房。

清远市博物馆一位黄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那个年代,老糖厂的建筑风格在清远也是少见的。厂房墙壁上现在还有一些毛泽东头像的浮雕,时代特征明显,处处透着历史和艺术的气息。这座老建筑见证了清远近代工业发展变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无论是厂房的构造,还是生产机器的类型,都体现着工业史上一个时代的细节。”该工作人员说当时建厂房利用的材料轻便,搭建速度快,并且造价便宜,符合国民经济困难时期的建设要求。这些建筑凝固着这些历史的细节。

2009年8月10日,文化部颁布了《文物认定管理暂行办法》,首次将“工业遗产”列入文物范畴。在文保界,工业遗产还可算作是一个新鲜概念。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把工业遗产列入保护范围,清远糖厂被列入清城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登记名录。

眼下的担忧

或将毁于房地产开发

清远老糖厂所在地——环城二路是清远的老工业企业集中的地方。改制后糖厂所有权归个人,谈到糖厂的保护和重新利用,市博物馆也无奈地表示企业主才有决定权。“工厂的建筑很有特点,也特别完整。如果有一天要卖地拆掉工厂,十分可惜。”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清远基本还处在一种无人负责的状态。不但企业没人负责对老旧厂房进行保护及维护,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同样如此。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哈特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挠鲨鱼的鼻口部
哈特曼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挠鲨鱼的鼻口部

  鲨鱼看上去凶猛无比,牙齿尖利似乎能扯碎所有东西。但它也有自己的软肋。鲨鱼催眠师安德烈·哈特曼在引诱一条大白鲨出来后,迅速挠它的鼻口部,大白鲨随后进入催眠状态,丧失了所有攻击性。

  美国摄影师佩林记录了这惊心动魄的场景。一条长将近5米的大白鲨张着满是利齿的大嘴在饵料的诱惑下游出水面,这时哈特曼迅速挠它的鼻口部。由于那里是鲨鱼神经末梢最丰富的部位,过于强烈的刺激会使它处于“迷醉”状态,完全失去攻击能力。

  哈特曼说:“鲨鱼在被挠痒后仿佛进入了一个愉快但非常混乱的状态。它受到了强烈的刺激,因此丧失了所有攻击能力。”哈特曼称,鲨鱼中较凶狠的大白鲨是濒危物种,渔民其实可以用这个小技巧来保护自身安全,以免“硬碰硬”。

  相关阅读

  直击-潜水员完成惊人之举 与食人鲨鱼水下嬉耍

  组图-探秘深海的另类鱼类 头顶尖角鲨鱼被捕捞

  澳洲恐怖鲨鱼疯狂进食金枪鱼 壮观场景叹为观止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德黑兰4月17日电(记者杜源江 何光海) 伊朗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17日在伊朗建军节阅兵式上说,伊朗军队有能力对任何危及伊朗利益的“侵略”做出决定性回应。

  伊朗当天上午在首都德黑兰南郊的霍梅尼陵前举行阅兵式,庆祝建军节。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讲话说,波斯湾地区的安全只有在地区国家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其他国家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存在会引发冲突和不稳定局面。

  在阅兵式上,伊朗海陆空三军以及民兵接受了艾哈迈迪-内贾德及军方高官的检阅。阅兵式上还展示了伊朗国产军用飞机、坦克、雷达及导弹等武器装备。

  艾哈迈迪-内贾德在此次阅兵式上的讲话中没有像往年一样猛烈抨击美国和以色列。有舆论认为,这与伊朗和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德国六国14日举行的新一轮核谈判取得积极成效有关。

  伊朗与六国的新一轮伊核问题谈判14日晚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结束,各方均表示会谈积极且具建设性,并同意于5月23日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再次聚谈。双方同意以《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为合作基础,为下轮会谈准备一份草案,届时双方将讨论这一草案,随后开启“核合作”。

  伊朗每年举行两次阅兵式,分别在4月伊朗建军节和9月两伊战争纪念日时举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1)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小贝曾表示最难得事情是辅导孩子的作业

  科学网(kexue.com)讯 足球运动员给大家的第一印象或许都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许多人或许都认为从事运动的人不会有很高的智商,不过这样的人错了,足球运动员们不仅有强健的体格,更有高于常人的思维。


顶级球星的思维能力高于常人

  有学者近日做出了调查,他们认为足球运动员的有高于常人的理解能力,足球运动员并不是此前人们认为的那样。而学者同时也认为,参加高水平联赛的球员的不仅仅球技高于低水平球员,思维能力也高出许多。

  来自瑞典斯德哥尔摩卡罗林斯卡医院院的科学家做出了这项研究,研究表示足球运动员的理解能力普遍比普通人高出了2%,科学家认为,球员们需要通过大脑的迅速反应,来执行下一步动作,这些快速的反应是常人所不具备的。瑞典的科学家威汉斯表示:“足球运动员看似愚蠢,这仅仅是人们的偏见,更多的人认为他们没有经过足够的教育。而测试结果出乎了许多人的预料,他们有着非凡的思维能力。”

  同样威汉斯也强调:“作为足球运动员,必须有很好的体能,惊人的速度,但是有这些还不够,脑子同样重要,球员们并不愚蠢,他们很聪明,只不过他们踢球的时间比较早,没有时间学习其它课程,这是他们看起来愚蠢的原因。”

  研究人员认为,在未来足球俱乐部在挑选球员的时候,可以在足球基础测试外在曾加心理、思维能力测试,这也是对球员未来走势的预测,威汉斯表示:“这项研究表明,判断未来球星不仅需要他们的球技,还有判断能力,神经心理学在足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也是球员达到超水平的重要基础之一。”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最新英镑背景民众不服 贝克汉姆印上钞票更合适

  科学家将研究梅西大脑 望探索其惊人判断力成因

  脱发问题困扰所有男性 贝克汉姆亦不例外现斑秃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 页,共 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