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可爱的县委书记宣称自己也是弱势群体的时候,我听到大地一片咬牙的声音。当还有县委书记委屈地宣称自己“为了招商项目,一杯酒给10万元,连喝28杯”的时候,我旁边办公室里的咬牙声音几乎把门都要震碎了!
书商也离不开酒局,贺老三就说自己亲身经历的酒局比县委书记的局大多了。他说,公司在草创阶段,客户需要积累,也需要相互认同,回款像挤牙膏一样又慢又少;去外地收款,为了省钱,火车坐硬座,飞机不敢想。一次专门去山东收好多本书的积压款,因为欠得多要亲自出马,慢车咣咣当当走了一晚上,早上到了目的地,找方便的小旅馆住下后,就开始联系客户,联系完适当休整一下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照例要在酒桌上见。天南海北神侃之后,也就酒过三巡了,这时候要切入正题了。对方说,行,要打款可以,但是酒必须喝到位,一杯酒给你回一万。老三二话不说,拿起一杯就开喝,边喝边盘算要喝多少杯才能把回款收完。对方示意不要急,让他带的同伴也喝。也就是说,两人同时各喝一杯才能收回一万块钱。于是两人碰碰眼神,要喝多少杯、要收多少钱心里好有数,接着开始喝,直喝到40杯,才停下来。对方知道碰上硬朗人儿了,也不再劝了,马上电话财务人员给回40万过去。酒局还不算完,接着再聊一聊,磨蹭磨蹭,估摸着40万回款已经转账成功,老三打电话向自己的财务人员确认后,才终于顶不住了,再次和同伴交换眼神后两人同时瘫倒在桌子下面。
老三的中盘商地位就是这么一路喝过来的,公司做大了之后,自己的肚子也大了。他说,发行,喝是前提,但要是再加上一些人性化的因素会更好。他公司有一个员工,给客户寄税票时,在信封里放一片红枫叶。红枫叶代表什么?说起北京,除了天安门、故宫、圆明园等外,还有香山,一片小小的红枫叶并不是多么有价值的东西,但对于每天埋在数字堆里的财务人员来讲,不也是生活中的一点亮色吗?
今天消息
羊城晚报讯记者黄亮报道:28日早上,羊城晚报记者致电我驻新西兰大使馆发言人王欣得知,CTV大楼“已经挖出一些遗体,不过损毁严重,需要时间鉴定其身份”。另外,失踪人员名单新增两名留学生,均在基督城国王教育学院学习,震后一直无法取得联系。
王欣介绍,徐建国大使最近再次督促新方全力营救我被困留学生及华人华侨,中国国际救援队正全力在CTV大楼清理废墟积极搜救。目前,已经从大楼废墟中“挖出一些遗体,不过损毁严重”,需要一定时间鉴别其身份。王欣称,一旦有最新消息即刻告知羊城晚报记者。
失踪人员名单有进一步更正,名单中的熊璟雯(原拼写为“熊锦文”,武汉人)主动与使馆基督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人在奥克兰上班),使馆已核实其身份。来自香港的郑朝阳昨日增列失踪名单中,现已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确认人身安全。而今天上午北京人李霞和辽宁人周晓莉被新列入失踪名单,两人均在国王教育学院读书,震后一直无法取得联系。鉴此,在基督城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名单为24人。使馆提醒其他失踪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尽快与使馆基督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
王欣此前表示,为帮助新西兰开展震后救灾工作,中国政府决定向新西兰政府提供5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此前,有当地华人表示回国需前往奥克兰办理签证,较为麻烦。昨日,大使馆决定在基督城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设立临时办证点,为紧急回国的侨胞办理相关证件提供便利服务。
我国仍有23人在新西兰地震中失踪 主要为留学生
新华社电 (记者刘晨 黄兴伟)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27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目前在新西兰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人数仍为23人。
使馆官员表示,在26日公布初步名单后,名单上的李彦晖和熊璟雯主动与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人身安全。更多详细>>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外交部领事保护中心获悉,此次撤离中国在利比亚人员的行动中,除了通过两部热线电话和传真等了解公民求助信息,领保中心还高度重视中国在利比亚公民和机构通过网络和微博发出的信息,及时协调驻外使领馆和前方工作组联系核实,为他们提供帮助。
26日,有网民反映的黎波里地区中国通信服务公司80余人请求协助。领保中心立即要求驻利比亚使馆联系核实。目前,使馆已与他们取得联系,协助他们经陆路撤离。
25日,有网民通过微博反映,利比亚米苏拉塔地区有800余名中方人员请求协助。领保中心指示前方工作组提供帮助。据前方工作组报告,该批人员系长江岩土公司员工,工作组已与他们取得联系并正协助他们乘船撤离。
24日,有48名中方在利人员通过微博发出救助请求。领保中心即要求驻利使馆和前方工作组核实。据工作组报告,已与塞里尔电厂的48名中方工人取得联系,他们安全并有足够食物,正协调其总公司安排他们撤离。
外交部领保中心表示,领保中心将继续关注微博等各种渠道发来的信息,尽最大努力保障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
外交部领保中心提醒网民和博主,发布求助信息时应尽可能包括时间、地点、电话、手机等具体信息,以便联系核实并提供帮助。
为适应形势之急需、群众之热望,一套“倒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强力措施,正在重庆火热推行:
数以十万计的机关干部“三进三同”,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1.1万个村社党组织落实定期接访、进家入户走访、群众意见限期办理反馈“三项制度”,力求把群众的急难苦困化解在源头。
这套震撼力大、覆盖面广的措施因何出台?干部们进村下乡、走家入户后,是应景作秀,还是真正地和群众人对人、面对面、手拉手、心连心?
“走下去”是群众之盼
“五六十年代同吃住,摸得到脚;七八十年代上广播,听得到声;九十年代坐小车,看得到烟;现在只能在电视上瞧到影”———这是群众对少数党员干部作风蜕化的讽刺。重庆市委也曾给一些脱离基层的干部“画像”:不下基层,下情不清,村级干部住乡镇,乡镇干部住县城,心思不朝下。
有53年党龄的重庆市云阳县黄石镇中湾村老党员刘厚贵说,群众对党员干部有三盼:政策不打折,有事不推脱,平时能上门。三件事做不好,大家就生气,小问题可能酿成大矛盾。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发展,也给群众工作带来新挑战。“集体人”变成“社会人”后,群众和组织的联系减弱;乡村管理范围扩大、人口流动频繁,亦使社会管理难度增加。
干部农户“结穷亲”
为了让党员干部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特点、新要求,重庆大力开展“三进三同”,要求机关干部每年一周、新提任领导干部和新招录公务员在试用期内用一个月时间,进基层、进村子、进农户,与农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带着“把群众当亲人”的热情和使命,两年之间,25万人次机关干部走下田间地头,不但握起农具干活,端起粗瓷碗饮水,而且集智助力,帮农民解决出行、饮水、就业等难题。按照刚性规定,他们一律不准事先“踩点”;一律吃农家饭、睡农家床;每人每天按不低于25元的标准向农家交伙食费;干部和农户要“结穷亲”,穷亲不脱贫,帮扶不脱钩。
他们全力以赴,建立干群鱼水之情:合川区委组织部长郭小忠住到最偏远的联珠村,帮助八旬老党员宋安富修房子、治病;荣昌县检察院检察长梁经顺来到偏僻的昌州村,为孤儿周星星筹资盖房,帮他重返校园;九龙坡区编办主任李登富和因病致贫的农民廖兴文“结穷亲”,一手为他修鱼塘、买鱼苗,授人以“渔”;交巡警女子特勤支队队员张菂西成为留守儿童孙立的“干妈”,主动挑起了送孙奶奶看病的担子……
农民们说,多年来头一回看见干部卷着裤腿下田,和大家围坐吃汤圆、聊致富经。老党员刘厚贵表示,县委书记李洪义来到自己家,吃农家饭,不搞特殊,真心帮扶自己,这种干部自己欢迎。
群众手里有“王牌”
尽管“三进三同”“结穷亲”措施给力,但解决群众诉求的根本渠道仍在基层一线。重庆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陈存根说,必须着力夯实和老百姓接触最频繁、联系最直接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听民声、解民忧、化民怨,服务管理进户到人。
从2008年起,重庆全面推行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即村社党组织书记每周接访群众、班子成员每年两次进家入户走访群众、群众意见定期办理反馈。办法简单易懂,规定却很硬:接访要一人一记,一事一记;走访要分片包干,填写《民情日志》,一家一户建民情档案;对群众意见要限时办结反馈或作出解释说明,由群众评价签字。
一篇进家入户的《民情日志》,往往就是一个触动人心的故事。空巢老人周为珍病倒家中,奄奄一息,幸亏被前来走访的社区干部邓丹发现,挽回了生命;八旬老人李伦长独居深山,几乎与世隔绝,干部走访到他家,他惊讶得落泪。
数年耕耘,“笨功夫”收到了惊人效果,目前已帮助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35.6万件,大量矛盾和怨气消弭无形,社会服务管理到了人头。云阳县双江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泽江说,2008年辖区群众到街道信访投诉数百件。扎扎实实搞了两年“三项制度”后,这一数字骤降到46件。
重庆将“三项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基层党建工作考核,3次开展大规模专项督察。张年全说:“现在群众手里有签字评价、电话回访等几张‘王牌’,干部戴上了‘紧箍咒’,谁也不能开小差。现在做好群众工作就是干部最大的事!”
据新华社
新华网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2月27日电 (记者 黄兴伟 刘晨)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27日对新华社记者证实,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统计人数减少为23人。
自使馆26日公布新西兰地震失踪中国人员名单后,名单中的李彦晖和熊璟雯主动与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
使馆呼吁,被列入失踪名单但目前能与使馆联络的中国公民或知晓失踪公民确切下落者,主动与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06433490074;传真:006433490076;电子邮箱:wangbao@ietcl.co.nz。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2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有25名中国公民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失踪人员主要是就读于当地一家语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
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当地时间22日发生里氏6.3级地震,目前已确认有146人在地震中遇难。
记者从边检部门获悉,赖嫦的父亲、丈夫及表兄26日由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前往香港,然后由香港飞往新西兰。当日上午,广州白云边检民警开通绿色通道,为赖嫦的家属办理了出境边防检查手续。本报特派记者李明波也于26日更早些时候飞往新西兰,他抵达后将等待赖嫦的家人,协助他们一道前往地震灾区。
此外,经市外办确认,钟艳桃和叶彩英的家人也已经经特殊通道办好了证件,他们也将动身飞往新西兰。据叶彩英的叔叔叶宏发透露,叶彩英的事情现在仍暂时瞒着她的父母,据说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家人一直不敢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生怕老人家受不了刺激。为此,叶宏发等叶彩英的家人一直不愿与外界多联系,除了拒绝相关部门上门慰问,还拒绝与媒体接触。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网站2月27日最新消息,自使馆公布地震中失踪人员名单后,名单中的熊璟雯(原拼写为“熊锦文”)主动与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使馆已核实其身份。鉴此,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名单减少为23人。使馆也提醒其他失踪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尽快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
美国宇航员艾德加-米切尔。
NASA宇航员:外星人常来地球
据英国媒体24日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 (NASA)一贯否认外星人或“不明飞行物”(UFO)的存在,然而美国“登月第6人”、现年77岁的“阿波罗14号”登月宇航员埃德加·米切尔博士(右小图)在接受一家美国广播电台采访时,却披露惊人内幕。他称外星人不仅存在,并且许多飞碟都曾访问过地球,还和NASA的一些官员进行过“第三类接触”,但美国政府却将这一真相向世人隐瞒了60来年!
外星人“对人类没有敌意”
据报道,现年77岁的埃德加·米切尔博士是美国“阿波罗14号”登月宇航员,同时也是第6个登上月球的人类。
米切尔日前接受美国Kerrang!广播电台采访时披露,在他的宇航员生涯中,UFO曾经多次造访地球,但外星人和地球人的每一次“第三类接触”事件都被NASA隐瞒了下来。
米切尔称,曾经接触过外星人的NASA消息来源告诉他,外星人是“在我们眼中看起来非常奇怪的小人”,外星人的真实模样很像我们想象中的“小体格、大眼睛和大脑袋”。www.ufo-1.cn ufo事件
米切尔宣称,外星人的科技相当先进,人类的科学技术根本无法和它们相比,不过外星人显然对人类没有敌意
现在的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是身边好多同学和同事仍然是单身。
当我问及他们的时候,回答都是:婚姻是件大事不敢太草率了,
所以选自己另一半的时候更多的是理智。
然而,好多没谈过恋爱的人还是期望自己能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然后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谈恋爱对80年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我们都谈不起恋爱了。
不管谈过还是没谈过,都不敢把太多的感情放在恋爱上,
因为害怕失败,我们已经承受不起。
有同事去相亲,有时不错,回来后就经常联系。但是她说找不到恋爱的感觉,更像是朋友,
他们不会付出太多的感情,也不会对你太好。
是啊,可以理解,
因为男人们也害怕,他们同样不敢去尝试,
害怕自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姐妹们谈起婚姻的时候总是在说,找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就嫁了吧,
不管自己喜不喜欢,结婚后都会对他好,
生个小Baby踏踏实实过一辈子。
男性朋友则是找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好好待她,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了,
因为在外面打拼真的很累,想有个温暖的家。
才发现恋爱已经离我们远去,
剩下的只是婚姻、生活、日子。
想想我们的这些80后的人们,爱情远离我们,结婚又像是完成使命一样,
经济条件也不是那么重要,
找个男人(女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我们的宗旨。
当妹妹告诉我她们宿舍的女孩如何如何谈恋爱,
如何如何换男朋友,如何如何浪漫,
我只能感慨“你们还有谈恋爱的资本和勇气。”
妹妹说你也不老啊,别总把自己想的那么老,赶快给我找个姐夫。
我们并不是承认自己老,至少我这样认为,但是爱情观和婚姻观还是大不一样
当有朋友问我什麽时候结婚?我说连男朋友都还没有,和谁结婚啊?
“那找一个嘛!”
“又不是逛商场,说找个就找个?”
“哎呀,要求不要那么高啊!”
其实我也和姐妹们一样的想法找个仅仅对我好的就好了,
相貌、学历、经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能力。
“三高政策”也只是我们茶余饭后开的玩笑话罢了。
姐妹们经常说,当真正有一个疼我们、爱我们的人摆在面前的时候,
我们一定好好珍惜。
是现在的好男人少了吗?
不是,我不这样认为,好男人还是很多的,
只是我们没有发觉又或者是发觉了没有勇气去说服自己。
好多女孩都是放不下自己矜持,总认为男孩应该主动。
因为我们不像90年代的人们敢爱敢恨,
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爱,哪怕是被拒绝。
至少我身边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错过了好多好男人,
当自己心爱的男人成为别人的老公的时候,
而且是通过别人介绍结婚的时候,
而我们只能偷偷的抹一把泪,
又或者关几天自己紧闭,默默的为他们祝福!
故事的结局往往是那么伤感……
为什么我们宁愿彼此都受伤,也不愿意把心中的爱说出来呢?
或许是因为 我们总是不确定对方心里是否有我们,
所以我们总是在矛盾中把自己的恋爱丢掉了!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结婚的年龄。
可是此时我们真的已经谈不起恋爱了!
聊qq的时候
喜欢隐身了,
不怎么爱在群里发言了,
同学聚会必修的两个项目:吃饭,KTV
小孩都开始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了,
虽然经常不大情愿地反驳着:叫姐姐,叫哥哥
不管你是一人独处时,还是身在人群当中
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有点不喜欢节日了 节日只能让幸福的人更幸福 孤单的人更孤单。
慢慢发现自己没那么愤青了,遇到不公的时候,会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
开始不喜欢被人说 成熟!
我们的爱好中必定有一项是睡觉,
可不知为什么 凌晨12点前很少会入睡!
漫漫的什么都可以“随便”,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也不在意那么多的事情。
总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
曾经以为一辈子陪在身边的朋友,某天某月,就突然发现他们都不见了
午夜醒来,才愕然发现,从来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人越成长,越容易孤单。
80后的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灭了。
80后的我们,有的出名,有的默默无闻。
80后的我们,挣扎过 彷徨过,还是挺过来了。
80后的我们,褪去青春年幼的稚嫩,开始适应社会大家庭。
我们的心里都很清楚,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
亲情的分与合,
爱情的分与合,
友情的分与合,
曾不顾一切的追求过的,后来变的一文不值得。
父母曾百般阻挠的事,直到自己受伤,才明白,父母原来是对的。
曾无数次的问过自己,为什么活着?
到后来,已经懒得的去想活着的意义。
曾为了爱情可以不好好的读书,
到后来为了工作可以丢下爱情。
现在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
或者说, 还有多少人,一直坚持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在家里,父母对我们百依百顺,
出了家门,我们对社会百依百顺。
看不惯的事情也就渐渐习惯了,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我甚至不知道我现在的梦想应该是什么?
但有一点的是肯定的,
不会再做一些年少轻狂的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