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国经济网2月28日讯 (记者何欣)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城乡居民如何增收”势必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地方“两会”已经全部闭幕,今年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几件“实事”、“大事”,大部分省份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做了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全国有26个省份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定为10%以上。在这些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居民收入要“跑赢”GDP和CPI成为最大的“共识”。“要幸福,首先要让口袋幸福起来”,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已经成为新一轮民生布局的指向。通过这些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政府敢于作出承诺又体现了责任和自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自去年以来,全国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达10%左右,有的甚至调高了25%,还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工资倍增计划”,期待“十二五”期间达成“倍增”的目标。目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十二五”规划将获得通过,下一个五年的民生大计如何进行谋划和布局?“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梦想能否实现?社会建设的难题怎样攻克?将受到全国人民更多的关注和期许。

  附:各地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北京 7%

  天津 10%

  重庆 13.5%

  辽宁 11%

  河北 9%左右

  山东 10%左右

  江苏 10%左右

  浙江 9%左右

  福建 12%

  广东 10%

  海南 10%

  黑龙江 10%

  吉林 11%

  山西 10%

  湖北 10%

  湖南 10%

  安徽 10%以上

  江西 11%

  内蒙古 12%

  陕西 14%左右

  甘肃 12%

  宁夏 10%

  青海 10%

  新疆 11%

  西藏 13%以上

  四川 12%

  贵州 10%

  云南 10%以上

  广西 10%

  上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河南 没有提具体指标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国经济网2月28日讯 全国“两会”即将开幕,“城乡居民如何增收”势必再次成为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地方“两会”已经全部闭幕,今年各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都非常明确地提出了几件“实事”、“大事”,大部分省份对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做了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据中国经济网记者统计,全国有26个省份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定为10%以上。在这些地方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居民收入要“跑赢”GDP和CPI成为最大的“共识”。“要幸福,首先要让口袋幸福起来”,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已经成为新一轮民生布局的指向。通过这些十分明确的量化指标,政府敢于作出承诺又体现了责任和自信。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21033元,比上年增长11.5%。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109元,增长11.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919元,增长1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9%。自去年以来,全国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市上升幅度都达10%左右,有的甚至调高了25%,还有一些省市提出了“工资倍增计划”,期待“十二五”期间达成“倍增”的目标。目前,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已经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写进国家“十二五”规划建议。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十二五”规划将获得通过,下一个五年的民生大计如何进行谋划和布局?“国强民富、国民共富”的梦想能否实现?社会建设的难题怎样攻克?将受到全国人民更多的关注和期许。

附:各地2011年居民收入增长目标

北京 7%

天津 10%

重庆 13.5%

辽宁 11%

河北 9%左右

山东 10%左右

江苏 10%左右

浙江 9%左右

福建 12%

广东 10%

海南 10%

黑龙江 10%

吉林 11%

山西 10%

湖北 10%

湖南 10%

安徽 10%以上

江西 11%

内蒙古 12%

陕西 14%左右

甘肃 12%

宁夏 10%

青海 10%

新疆 11%

西藏 13%以上

四川 12%

贵州 10%

云南 10%以上

广西 10%

上海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

河南 没有提具体指标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网 作者:何欣)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上海2月14日电(记者叶锋 屈凌燕 邓华宁)正在举行的江苏“两会”传出信息,该省“十二五”GDP增速目标确定为年均10%左右,比“十一五”时期下降3.5个百分点。此前,上海和浙江相继宣布“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均为8%。

  在多年来动辄达到两位数增幅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目标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属于靠后。观察人士认为,在经历多年领跑之后,有中国经济“龙头”之称的长三角地区未来五年将整体进入相对“低速”的增长通道。

  国家发改委长三角区域规划综合组成员、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对记者表示,长三角降速发展,不是国家行政命令使然,而是传统发展模式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遭遇瓶颈之后作出的战略抉择。

  区域面积仅占全国2%略多的长三角,贡献着中国五分之一以上的经济总量。但经历多年高速增长之后,其土地的投资密度、环境的承载能力等均已接近饱和;而且随着全球经济的高频波动,外向度过高也使该区域的制造业发展风险不断加大。

  分析人士认为,长三角各省市之所以不约而同在经济快车道上“踩刹车”,正是面对客观实际主动转型的结果。

  “江苏‘十二五’发展指标更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的过程更符合客观实际。”江苏省发改委主任毛伟明说。

  发展问题仍需靠发展来解决,但长三角经济高速发展中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依然存在。

  在今年浙江省的“两会”上,省长吕祖善坦承,浙江经济发展中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体制性矛盾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过多依赖低端产业、过多依赖低成本劳动力、过多依赖资源环境消耗的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上海市市长韩正也在该市“两会”上表示,上海的发展动力正发生着一些深刻变化,“数量扩张型”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

  郁鸿胜认为,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时候发展得最快,不好的时候就率先调整,这是长三角经济成熟度高的表现,“这与前两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降低增速完全不同”。

  事实上,主动“转型”较早的上海,其GDP增幅已连续三年低于10%,上海还取消了对区县负责人的“GDP排名”考核。

  调整发展速度是对经济转型理性判断的结果。浙江省“十二五”规划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蓝蔚青说,“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将来自转型升级,“在一个相对较低的增长速度上,有利于集中精力抓转型升级”。

  在中国这一快速行进的经济列车上,8%、10%的增速实在不够起眼,但谋求“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长三角各省市,在“十二五”期间的发展目标仍是雄心勃勃。

  江苏省提出,未来五年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比重达到40%;科技创新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研发投入占GDP比重提高到2.5%。上海将使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翼齐飞”,使服务经济比例达到65%的新高;浙江则有望成为国内首屈一指的“海洋经济大省”。

  相对于经济发展目标,两省一市在医疗、教育、住房等民生目标上则是有增无减,“扩大内需”也将进一步深化。

  “‘保八’既是底线,也是起点,如果浙江经济能从根本上进行转型升级,‘保八’并不困难。”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员杨建华说。

  郁鸿胜表示,长三角的经济转型发展可能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在此期间,一方面要严格执行制定的政策和规划,不断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的增长点,要防止传统发展模式复苏导致“报复性反弹”。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二, 18 1月 2011 15:02

中國富豪抗通脹 轉戰英投資

中國經濟騰飛,造就愈來愈多億萬富豪,面對內地通脹加劇、地產市場過熱、股市大幅波動,不少億萬富豪轉戰英國投資市場,地產市場、名畫、美酒均是他們的投資目標。

        有倫敦的拍賣行透露,近日一名內地富豪以超過十三萬英鎊(約一百六十萬港元),購入一瓶一八六九年出廠的Chateau Lafite紅酒。

        內地客被視為新商機

        拍賣行酒類部門主管指,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只要遇上心頭好,便不會計較價錢。

        另外,來自內地的遊客亦被英國零售業人士視為新商機,在剛過去的聖誕節,倫敦各家名店區均出現長長的中國遊客人龍,為招呼來自中國豪客,著名的哈洛斯(Harrods)百貨,更特意聘請懂普通話的職員服務他們。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