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示意图 示意图

  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部分单位违规建设豪华办公楼现象屡发。三台县最大的一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积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昨日,审计署发布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2011年度审计结果。在审计的939个项目2031.80亿元规划总投资中,有63个项目、26个施工单位、4个勘察设计单位、8个监理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管理不合规、勘察设计不到位的问题。

  科级干部享66m2办公室

  从审计结果看,部分单位违规超标建设办公楼的现象非常明显。其中,三台县2011年新建政务大楼外墙面,超标准使用中空钢化玻璃幕墙装修,面积1993.84平方米。最大的一间单人办公室面积66平方米,超出县级直属机关科级干部使用面积9平方米标准的6.3倍。

  四川省中江县万福镇、广福镇等9个乡镇党政办公楼项目,楼层高3.6米至4.2米,超出标准层高3.3米的规定。同时,2个镇在党政机关办公楼重建中,违规规划建设广场6591.49平方米、花园3647.78平方米。

  四川省黑水县规划建设局办公楼项目,实际建筑面积1305平方米,按国家标准应控制在486平方米以内,超出国家标准的169%。

  四川省广元市广电中心项目,其网络设备估算投资220万元。截至2011年9月底,该单项工程已支付合同款760.18万元,超估算投资540.18万元,投资控制不严格。

  校舍重建专家“乱点兵”

  四川省绵阳师范学院重建项目建设中,5位评标专家履行职责不到位,未对投标人严重不平衡的投标报价提出质询,最终应作废标处理的投标人被推荐为第一中标候选人并中标。

  甘肃省文县桥头小学项目,未经批准将两栋三层砖混结构的学生宿舍楼改为一栋三层框架结构的教师宿舍楼。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羊木镇小学灾后重建项目施工中,学校中心的场地硬化部分,平整度不够,有多处积水现象,分割缝设置不合理,场地存在多处裂缝。

  在北川县桂溪乡平安希望小学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设计中,教学楼回廊变形缝设计不周全,雨水顺变形缝处滴漏到一楼电缆桥架内,造成电缆桥架锈蚀,现场发现回廊积水较多,对回廊上行走的师生存在安全隐患。

  ■ 相关新闻

  “特殊党费”结余6.28亿元

  汶川地震后,全国的几千万党员交了“特殊党费”97.30亿元,支援灾后重建。

  审计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四川、甘肃和陕西3省已累计安排使用“特殊党费”资金89.02亿元,结余6.28亿元。审计没有发现重大违规问题。

  但依然存在部分不规范的情况。其中,部分项目未按照规范进度完成建设任务;少数灾区县“特殊党费”资金管理不够规范,涉及金额53.15万元。比如四川省什邡市师古镇、洛水镇和蓥华镇3个镇因旧宅基地未及时还耕等原因,有11户应领补助金的受灾群众未及时领取2.85万元农房重建“特殊党费”补助资金;什邡市师古镇、洛水镇、马祖镇和马井镇4个镇部分农房重建户不符合“特殊党费”相应等次补助政策,相应的47.30万元结余资金未上缴上级财政专户。

  ■ 土地审计

  14市县违规征地22万亩

  北京房山区被两次点名

  2009年至2010年土地管理及土地资金审计结果昨日发布,24个市县中,14个市县违规征地22万亩。报告中两次提到北京房山区。房山区等7市县两年度应参保的被征地农民为17.52万名,实际参保10.61万名。此外,房山区等3个市县涉及226个土地整治项目、1.83万亩耕地质量不达标或撂荒。

  上海青浦等违规用耕地建豪宅

  9个市县违规协议出让或违反招拍挂制度供地113宗、9210.49亩。其中成都市、齐齐哈尔市和佳木斯市协议出让经营性用地55宗,合计882.45亩;成都市、郑州市、芜湖市等8个市县违规出让经营性用地58宗,合计8328.04亩。芜湖市、中牟县和上海市青浦区3个市县向禁止占用耕地的“主题公园”、低密度住宅项目供应耕地996.69亩。

  违规减免土地资金近41亿元

  14个市县少征和减免土地资金40.79亿元,其中:成都市、齐齐哈尔市和佳木斯市3个市少征1.8亿元;郑州市、成都市、齐齐哈尔市等12个市县减免土地出让收入35.65亿元;郑州市、烟台市、日照市等7个市县少征土地整治相关资金3.34亿元。此外,沈阳市、郑州市、成都市等11个市县未按时征收土地出让收入137.47亿元。

  97亿元土地出让金未纳入预算

  成都市、烟台市、郑州市等11个市县共计97.19亿元土地出让收入未纳入基金预算管理,其中用地单位直接向土地一级开发企业支付开发费用18.83亿元,未按规定及时上缴国库78.36亿元。

  12市县挪用15亿土地资金

  郑州市、成都市、沈阳市等12个市县违规使用土地资金15.42亿元。其中:7.31亿元被用于青少年宫、艺术剧院、港口扩建、实验大楼等公共建设,有1.78亿元被用于弥补国土、规划等部门行政经费不足,有1.09亿元被用于补助企业经营及其厂区建设等,有2.07亿元被用于出借等,有3.17亿元被用于湖泊生态建设、湿地修复等超范围支出。

  ■ 援疆资金审计

  7519万援疆资金被挪用

  新京报讯 (记者蒋彦鑫 实习生朱程强)在支持新疆发展的资金中,34个项目有1.06亿元资金使用不规范,其中7519万元资金被挪用去发奖金和接待费用等。

  2011年支持新疆发展资金和项目跟踪审计结果昨日发布,此次审计署重点检查了总投资为3159亿元的762个项目。

  审计发现,9个项目的65.05亿元资金未到位,占9个项目投资计划总额的24%。浪费资金的情况也存在。审计显示,有121个项目未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占审计抽查项目总数的15.87%。如克拉玛依至乌尔禾高速公路和乌尔禾至阿勒泰高速公路未立项就提前开工建设,后因部分路段发现油田而被迫改线,造成损失5394.31万元。

  34个项目的1.06亿元资金管理使用不规范,占审计抽查项目总数的4.46%。其中:违规截留、挪用资金7518.98万元用于其他项目建设或部门经费,如新疆自治区林业厅挪用森林植被恢复费4243.60万元,用于该厅及下属单位津补贴、工作经费等;个别中央企业下属单位或相关单位财务管理不规范,套取项目资金3157.9万元,如新疆送变电工程公司及所属五分公司采用虚开材料和运输费发票方式套取资金788.42万元,用于接待和发放奖金等。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蒋彦鑫 实习生 朱程强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4)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法国依视路集团26日在巴黎召开新闻发布会,向公众展示了其研制的新型防雾镜片,这种名为OPTIFOG的镜片在专用药水的配合下可以长时间有效防止镜片起雾。

  依视路集团全球研发总监让-吕克-舒皮塞尔说,这种新型镜片是在普通镜片表面增加一层特殊涂层,并和一种专门的药水共同作用,在镜片表面形成一层薄膜,这层薄膜能将雾中的水滴迅速散开形成一层水膜,从而避免了镜片起雾,这层水膜不会对使用者的视线产生任何影响,甚至不会被察觉。

  舒皮塞尔说,使用者只需在有特殊涂层的镜片两面各滴上几滴药水并涂抹均匀,就能起到防雾的效果,药水不会对镜片产生任何损伤,涂抹一次药水的防雾效果大概能持续5到6天。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网友拍摄的巨大球状发光体

近日多地出现神秘“气泡云” 是特殊空间飞行器还是洲际导弹 权威专家争论不一

UFO真的来找我们了?

(记者 王璐)近日,北京、上海、山西等地均有消息称发现神秘“气泡云”,对此,中科院研究员王思潮断定:近日各地UFO为特殊空间飞行器。而北京天文馆馆长等天文界专家却并不认同此说法。北京UFO研究会正搜集照片进行比对分析和研究。

8月20日晚,数十个飞行在上海上空的机组在万米高空看到了一个巨大的球状发光体挂在空中,它的形状由小变大,呈规则几何圆体。与此同时,不少网友通过微博发帖称,北京地区上空当晚也出现了可以移动的奇怪光圈。

对于上述现象,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在昨天的搜狐微博微访谈中表示:这球状发光体为特殊空间飞行器。

在王思潮看来,关于近期中国多地观测到的UFO影像事件,“这是一次重大的UFO事件。初步分析表明,它出现在内蒙古西部上空,高度估计在300至400公里,这个直径约400公里的光团,从不同角度看都是圆形,表明它是球状。而且光团持续时间较长,估计有十来分钟,光团的重心移动很慢,这些用人类的火箭等飞行器是很难解释的。”

王思潮说:“通过多年的研究,我发现每逢年份的末尾数字是1、2、7,就很可能发生重大的UFO事件。比如:1991、1981、1971;1972、1982、1992、2002;1977、1987、2007。”

今天上午,北京UFO研究会的周小强秘书长表示,他们正在搜集全国各地的拍摄照片,进行比对分析和研究。

朱进:可能是洲际导弹

昨天晚上,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表示,他并不认可王思潮的球状发光体为特殊空间飞行器之说,而认为这球状发光体有可能是洲际导弹。

针对“逢年份的末尾数字是1、2、7就发生UFO事件”之说,朱进也认为并无科学依据。

王思潮:不排除是外星飞行器

今天上午,记者再次联系了王思潮研究员,他表示,由于此次UFO事件发生至今只有4天多的时间,他也在进一步收集质量较高的观测报告,并对其进行分析,目前不排除该特殊空间飞行器是外星来的飞行器。

王思潮说,各地监测报告显示,该发光球体从不同角度看都是圆的。

如果是火箭等人类飞行器,无论是在飞行中产生的燃料烟雾,还是爆炸时产生的烟雾,都不应当是球体,此外也不会存在20分钟之久,因此,他不认为这是人类飞行器。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巨噬细胞正在"清洁"大脑

  人们已知道,老年痴呆症与异常纤维蛋白沉积物在患者脑部堆积有关。如果能清除这些脑中的“垃圾”,就有望改善病状。德国一项新研究显示,人体自身免疫系统产生的一些特殊巨噬细胞能在这方面发挥“清洁工”的作用。

  德国柏林沙里泰大学医院和弗赖堡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神经科学学报》上报告说,他们经过10年动物研究发现,骨髓中产生的一些特殊巨噬细胞可以降解和清除引起老年痴呆症的有害沉积物。

  研究人员还首次发现一种特殊的趋化因子,可以发号施令让巨噬细胞进行专业分工,并运动到脑中执行“清洁”任务。

  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发现为治疗老年痴呆症提供了一个全新思路。他们相信将来可以由此开发出一种定位准确且副作用小的老年痴呆症新疗法。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马蹄蟹(鲎)长相难看,行动迟缓,但是你的命很有可能就是它救的。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发现鲎变形细胞溶解物(LAL,在马蹄蟹的浅灰色血液里发现的一种凝结物质)能困住真菌和内毒素,在这些入侵者周围形成厚厚的凝胶体。通过这种方法,制药过程中和医疗器械上的不洁物就会很容易发现。

  下面显示的是制药公司——查尔斯-里弗尔(Charles River)是如何收获马蹄蟹,在不用杀死它们的情况下把它们的血液制成可以发现污染物的试剂的。该公司是得到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许可,可以生产和销售鲎变形细胞溶解物的5家公司之一。

  1.捕捉马蹄蟹

捕捉马蹄蟹
捕捉马蹄蟹

  得到自然资源部允许的渔民正在捕捉爬上南卡罗来纳州的海岸产卵的马蹄蟹,他们把马蹄蟹从浅水里捡起来,放进船里。

  2.清洗

清洗
清洗

  马蹄蟹被放进封闭容器里送入实验室的加工厂,放在这种容器里可以保证它们外观好看潮湿。沙粒、藤壶和其他垃圾都要清除掉,而且还要检查这些动物是否有伤。该公司并不提取生病的马蹄蟹血。

  3.放在特殊架子上取血

放在特殊架子上取血
放在特殊架子上取血

取血
取血

  马蹄蟹被放置在特殊架子上后,一根不锈钢针会刺穿心脏包膜,抽取正流入心脏的氧化血液。每只大约会有100毫升血液流入经过消毒的瓶子里。

  4.释放

释放
释放

  在马蹄蟹被捕捉的同一天,它们会被带到距离被捉地大约70英里到80英里(112.65到128.75公里)的地方释放掉。这样做能够确保它们不会流血太久。此时这些马蹄蟹有足够的血液可以供给附属肢体,以便它们可以幸存下来,慢慢恢复健康。

  5.加工

加工
加工

  这些血液通过离心机分离提取出鲎变形细胞。然后这些细胞通过分解释放出凝集素(coagulogen),这是形成鲎变形细胞溶解物的基本成分。据估计,鲎变形细胞溶解物的售价大约是每夸脱(946.35毫升)1.5万美元。

  6.销售

销售
销售

  查尔斯-里弗尔公司向消费者出售鲎试剂,供他们通过静脉输液治疗疾病,或者给战场上的士兵使用。该实验室的两种最新便携式试剂最近被带上了国际空间站。(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为了庆祝全能越野车乌尼莫克60岁生日,奔驰公司发布突破性的概念款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6月10日消息,梅塞德斯-奔驰公司用一种特殊方式纪念全能越野车乌尼莫克(Unimog)问世60周年,于近日发布了一款青蛙造型的乌尼莫克概念款。这款概念车采用亮绿色设计,灵感来源于毒箭蛙。


乌尼莫克概念车灵感来源于毒箭蛙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乌尼莫克概念车灵感源于毒箭蛙的原因在于:无论在水中还是陆地这种青蛙都拥有极高机动性,而亮绿色车身则是向第一款乌尼莫克致敬,因为首款乌尼莫克采用的正是绿色。这款概念车采用乌尼莫克U 5000底盘,亮红色螺旋弹簧暴露在外面,与亮绿色车身形成鲜明对比。

亮绿色车身设计旨在向第一款乌尼莫克致敬
亮绿色设计旨在向第一款乌尼莫克致敬

  奔驰特殊用途卡车部门负责人亚里斯-普尔萨恩表示,正如概念版所呈现,制造团队非常享受设计制造过程。他说:“这款概念车是团队协作的结晶,所有人都为此投入努力和情感。”Unimog是德语“UNIversal-MOtor-Gerät”的首字母缩写,“Gerät”在德语中意为机器或者设备。

  (KT)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日本政府17日利用自卫队特殊消防车和直升机,向福岛第一核电站1至4号机组中最危险的3号机乏燃料池成功注入30吨水。同时,日本媒体报道说,恢复核电站机组供电的工作也在快速进展,18日有望成功。而根据日本政府最新召开的新闻发布会表示,注水已经使得福岛核电厂周围的辐射值略有下降。

  对于这一点,专家评价称,这是福岛核事故以来首次取得的进展,为平息危机创造了转机。但目前仍存在很多难题,因此紧张局势可能继续一段时间。

  自卫队5台特殊消防车当晚利用一个小时向3号机乏燃料池注水30吨。日本防务省表示,水被注入了乏燃料池。但因为该池每天蒸发50吨水,即使注水30吨也撑不了一天。不过,因为今后可以加长时间每天注水,所以可以说乏燃料棒冷却的第一关已经越过。

  由于17日5台消防车成功注入30吨水,从18日开始,可以增加作业时间和特殊消防车数量,注入更多的水。目前,福岛核电厂三号机传出冒白蒸气的状况,对此东电也表示,这可能是注水和洒水后的成效展现,不过是否已成功降低福岛三号机的机温,东电也保守表示,还要再观察。

  另外,东京电力公司表示,为恢复供电,将从附近高压线扯出的电线已成功连到核电站。接着,《朝日新闻》报道说,18日内有望恢复供电。

  17日上午,曾尝试用自卫队直升机从空中注水,但并未奏效。法国辐射防护暨核子安全研究所(IRSN)”负责人Thierry Charles说,未来48小时是关键。

  (科学网-kexue.com 米兰色)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当电子设备小到分子水平,分子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就成为关键因素。充分开发分子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根据特殊需要可开发出新型电子设备。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2月21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生物设计研究院利用分子机械性能,开发出一种用单分子控制导电性能的方法,可用来设计微小电子设备,提高设备在生化传感、远程通讯、计算存储等多方面的能力。该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纳米技术》上。
在微观世界中,奇异的量子效应主导着电子设备的性能。领导该研究的陶农建(音译)一直在研制微型电子设备,他说:“某些分子有着不寻常的电学性能和机械性能,这与硅基材料不同。通过特殊的相互作用,一个分子能认出其它分子。”这些特性在设计纳米设备时,带来了极大的灵活性。
研究小组将一个名为pentaphenylene的分子置于两个电极之间,连成回路。加上一伏特电压时,能检测到电流。改变分子相对于电极表面的朝向,能改变电导率。当不断改变分子的倾斜角度,发现电导率会随着分子和电极之间距离的缩短而增大,分子以90度角置于电极中间时,电导率达到最大值。
陶农建解释说,电导率变化和构成分子的电子π轨道、电子轨道与电极之间的相互作用有关。π轨道可以看作是电子云,它从分子平面的两端垂直伸出,两个电极之间分子的倾斜角度改变时,这些π轨道就会和黄金电极原子的电子轨道接触并发生混合,这一过程称为侧向耦合,这对电导率产生了影响。在pentaphenylene分子中,侧向耦合效应非常明显,随着轨道耦合作用越强,导电率能提高10倍。反过来,四苯基(tetraphenyl)分子的倾斜角对电动机械性没有影响,可以在实验中抑制侧向耦合,使电导率保持不变。
陶农建还表示,当前可以从增强或弱化轨道侧向耦合效应两方面来设计分子设备,满足特殊设备电导率微调的需要。(来源:科技日报 常丽君) 更多阅读 《自然—纳米技术》发表论文摘要(英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电子显微镜下的纳米微片
由英国、美国和韩国研究人员组成的一国际研究小组宣称,他们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将石墨等特殊材料制成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纳米微片,该方法成本低廉,并可进行规模化工业生产,有可能导致一场新电子和储能技术革命。相关成果刊发在最近一期《科学》杂志上。
石墨烯是近些年来材料研究的热点,因其与众不同的电学性质而备受关注,物理学家们希望有一天它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上能够和传统的硅材料一较长短。但事实上,还有上百种类似的特殊层状材料,如一氮化硼、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等,同样能够用于新技术的创新。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尽力将这些材料制成纳米微片,以便利用它们不寻常的电子和热电性质。然而,几乎所有方法都非常费时费力,制造出的材料也十分脆弱,大多不能实际应用。
由英、美、韩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经过潜心研究,找到了一种制备纳米微片的新方法,他们利用超声波脉冲,可在几个小时之内,将多种一毫克的特殊层状材料制成数十亿个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石墨烯样纳米微片。研究人员称,该方法成本低廉,但十分高效,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纳米微片,可喷涂到硅等其他材料表面,制成一种混合薄膜,这种薄膜将材料特性与传统技术有效结合,可应用于新型计算机元件、传感器或电池等的制造。
该研究项目领导人之一、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乔纳森·科尔曼教授指出,这些新型材料所具有的化学和电学特性使其在新的电子设备、超强复合材料以及能源产生和储存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而该项研究则可称得上是高效温差电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来源:科技日报 刘霞/朴淑瑜)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电子显微镜下的纳米微片
由英国、美国和韩国研究人员组成的一国际研究小组宣称,他们发明了一种新方法,可快速、高效地将石墨等特殊材料制成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纳米微片,该方法成本低廉,并可进行规模化工业生产,有可能导致一场新电子和储能技术革命。相关成果刊发在最近一期《科学》杂志上。
石墨烯是近些年来材料研究的热点,因其与众不同的电学性质而备受关注,物理学家们希望有一天它在电子元器件中的应用上能够和传统的硅材料一较长短。但事实上,还有上百种类似的特殊层状材料,如一氮化硼、二硫化钼、二硫化钨等,同样能够用于新技术的创新。几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尽力将这些材料制成纳米微片,以便利用它们不寻常的电子和热电性质。然而,几乎所有方法都非常费时费力,制造出的材料也十分脆弱,大多不能实际应用。
由英、美、韩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经过潜心研究,找到了一种制备纳米微片的新方法,他们利用超声波脉冲,可在几个小时之内,将多种一毫克的特殊层状材料制成数十亿个只有一个原子厚的石墨烯样纳米微片。研究人员称,该方法成本低廉,但十分高效,用这种方法制成的纳米微片,可喷涂到硅等其他材料表面,制成一种混合薄膜,这种薄膜将材料特性与传统技术有效结合,可应用于新型计算机元件、传感器或电池等的制造。
该研究项目领导人之一、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学院的乔纳森·科尔曼教授指出,这些新型材料所具有的化学和电学特性使其在新的电子设备、超强复合材料以及能源产生和储存等方面具有广泛用途,而该项研究则可称得上是高效温差电材料研究的一个重要进步。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