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爆料称,国内许多高龄奶牛,靠激素才能产奶。养殖户为治愈奶牛因超标挤奶引发的乳房发炎,而给奶牛注射大剂量抗生素。 

  对此,中国奶业协会工作人员表示,2008年以前确实存在高龄奶牛产奶的情况,但之后加大了劣质奶牛的淘汰力度,目前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学者爆料

  高龄奶牛  靠激素产奶

  前天,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何兵爆料称:“一次聚会,某同学告诉我们,国产鲜奶除少数品牌外,不能喝。许多高龄奶牛,靠激素才能产奶。而且有奶牛反复超标挤奶,乳房发炎,服大剂量抗生素。女婴早熟就是这原因。”

  何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己听到同学的话时,第一反应是“不喝国产牛奶”。他表示,自己爆料就是希望政府部门加强监管;同时,也是提醒广大网友注重饮食健康。

  资深乳业专家王丁棉曾表示,奶制品中的激素暂时还不是必检项目。

  ●奶协

  高龄牛产奶

  只存在2008年前

  当记者向中国奶业协会了解情况时,该协会工作人员表示,2008年以前确实存在高龄奶牛产奶的情况,但之后加大了劣质奶牛的淘汰力度,目前基本不存在这种情况,“高龄奶牛产奶少、质量差,没有经济效益”。

  此外,他还透露,为治愈奶牛发炎的确会使用一些抗生素,但在奶牛服药期间和停药一定时间内,奶牛产的奶都被倒掉。他还指出,女婴早熟与此并无直接关系。

  文/据《广州日报》报道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一个新生命从受精卵开始,经过6天的分裂,在第7~8天着床到子宫壁上。从那一天开始一直到分娩成为新生儿之前的九个月内,这个新生命是母亲的寄生虫,需要从母亲体内吸取营养,并向母亲体内排出废物。在胚胎的早期,还只是一小团没有分化的细胞,需要的营养很少,相应地排出的废物也少,胚胎只是从其附着的子宫内膜经由渗透直接获得氧气和营养素,而二氧化碳和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则直接扔进子宫腔内。

但是随着胚胎的生长,靠渗透已很难把养料送到所有的细胞,这时就需要建立起一套输送管道,也就是循环系统。到受精后第22天,一个基本的循环系统已经在胚胎中建立起来。但是胚胎或胎儿中的血管不能简单地和母亲的血管连接在一起,必须有一个屏障防止胎儿的血液与母亲的血液混合。这个屏障就是胎盘。即使在胎盘中,胎血和母血也是不混合的。偶尔会有一点胎血进入母亲的血液循环中,引发免疫反应,会对母亲以后的怀孕产生不良影响。

胎盘的主要功能是在母亲和胎儿之间有选择地交换物质。胎盘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滤器,本身也很复杂。来自母亲的物质有的完好无损地透过胎盘进入胎儿。有的物质(例如氧气和葡萄糖)被胎盘消耗掉了一部分,剩下的部分再送给胎儿。有的物质被胎盘代谢成了别的物质,再送给胎儿。还有的物质则被胎盘完全挡住,不准它们进入胎儿。

氧气是靠渗透作用从母血穿过胎盘送给胎血的,它是从母亲的静脉血来的,含氧量本来就低,为了让渗透作用能够发生,胎血中的含氧量必须一直更低。这么低的含氧量怎么能够保证胎儿的需求呢?这就要靠增加胎血中的血球蛋白携带氧气的能力,比成人血球蛋白强得多;同时胎血中血球蛋白的浓度也高得多,比成人高了大约50%。氧气代谢后产生二氧化碳。胎血中的二氧化碳量一直比母血的高,这样二氧化碳也能靠渗透作用从胎血输送给母血,最终从母亲的肺部排出体外。

有的物质(例如葡萄糖)虽然也能靠渗透作用从母血送给胎血,但是效率太低,在胎盘中有特殊的运输工具(载体)帮助运输。还有的物质是不能靠渗透作用来输送的,例如氨基酸。胎血中的氨基酸浓度要比母血的高,母血中的氨基酸是不可能自发地交给胎儿的,需要有载体把氨基酸送过去。在胎儿中已知至少有10种氨基酸载体执行这种功能。但是氨基酸有20种,所以有的氨基酸在经过胎盘时被改造成别的氨基酸。例如大部分丝氨酸都被胎盘转化成了甘氨酸再输送给胎儿。

除了控制母婴之间的物质交换,胎盘还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分泌多种激素,对胎儿和母亲的身体都有重大影响。激素分成类固醇激素和蛋白质类激素两大类。像孕酮、雌激素这些类固醇激素本来主要是卵巢和黄体分泌的,但是胎盘也大量地分泌,甚至怀孕后即使把卵巢和黄体切除,胎盘分泌的孕酮也足以让怀孕持续下去。胎盘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有一种是绒毛促性腺激素,如其名称所表明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性腺的发育。它是你制造的第一种激素,在胚胎着床后不久就开始分泌。它只有胎盘才分泌,因此只在怀孕时才能检测到。市场上的早孕试纸检测的就是绒毛促性腺激素。胎盘分泌的另一种蛋白质类激素是胎盘催乳激素,它能刺激母亲乳腺的增长,并参与胎儿的新陈代谢。

一旦胎儿分娩,脐带切断,胎盘的使命就完成了。在分娩大约15~30分钟后,胎盘从子宫壁脱落,排出体外。大多数哺乳动物在分娩后都有吃掉胎盘的本能。胎盘就像肉类食物一样,含有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吃掉它能够补充营养。但是吃胎盘的哺乳动物也包括食草动物,它们是不需要靠吃肉来补充营养的。它们吃胎盘的目的也许是为了掩盖分娩的迹象,免得捕食者追踪而来猎捕幼崽。

如果说母亲吃胎盘曾经是一种动物本能的话,那么在绝大多数人类社会中都不再存在这种习俗,脱落胎盘被作为废物掩埋或烧毁。中国社会是少有的例外。中国传统医学给晒干的胎盘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紫河车,认为它是滋补上品药,中医典籍对其功效推崇备至,例如《本草纲目》说“其滋补之功极重,久服耳聪目明,须发乌黑,延年益寿”,原因是“儿孕胎中,脐系于母,胎系母脊,受母之荫,父精母血,相合而成。虽后天之形,实得先天之气,显然非他金石草木之类所比”,因为来源特殊,胜过了所有的药物。

这都是牵强附会臆想出来的。也有人想为胎盘的保健功效提供科学依据,说它含蛋白质、糖、钙、维生素等多种营养素以及多种激素。那些营养素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在各种食物中大量存在,无需靠吃胎盘来补充。胎盘中的激素在胎盘漂洗、晒干成为“紫河车”后已经没有了活性,即使还有活性,有的无法被人体利用(例如蛋白质类激素将会被消化掉),有的能被人体利用但可以通过购买药物等途径更好更方便地补充(例如类固醇激素),如果真需要补充激素的话。

所以吃胎盘其实是一种迷信,也是一种吃人肉的行为,好比把手术切下的肠子吃掉。胎盘是人体废弃物,属于医疗废物,本来是应该严禁买卖的。否则,如果允许医院出售胎盘牟利,是否也应允许他们出售手术切下的其他器官给有吃人肉癖好的人?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德国波恩大学的研究者,通过一项最新专题研究证实,妇女在月经期驾车水平往往最高,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此时血液中的雄性激素成分较之平时要高。

  科学家们早已发现,男女的辨别能力在方向感上差别显著。波恩大学生理学家帕沃吉领导的研究小组,对2组各12名男士和女士进行试验,让他们利用点按钮向左右前后移动的提示办法走出电脑屏幕上的虚拟迷宫。试验结果显示,男士平均用2分22秒时间走出迷宫,而女士平均用时为3分16秒。在监视接受试验者脑部的神经活动时,专家们还发现,试验过程中,男士大脑内层海马区十分活跃,是利用“几何方式”来辨别方向,而女士最活跃的部位则是在大脑外层右前部,她们总是试图将周围景观一一记录下来。

  研究者进一步证实,导致男女方向感差别之大的根本原因在于性激素的影响。“对处于月经周期里不同阶段的妇女进行测试,能分辨出她们在方向感方面的不同水平。”妇女在月经期内,因雌性激素的下降而使雄性激素的浓度相对增高,于是她们在测试中显示了最好的驾车水平状态。相同妇女在非月经期间,驾驶技术往往比较糟糕,如泊车时更容易出乱子,甚至还经常在自己熟悉的地段迷路。

  但专家们并不能回答“男性还是女性驾车水平更高”这一问题。因为妇女完全可以通过训练来填补“激素带来的缺陷”。而且据统计数字表明,女司机开车时犯下的错误,多是因拐弯不当、胆小以及泊车时没有恰当的感觉而导致的轻度撞车事故,男司机出现小事故频率不及女性,但男司机往往不出事故则已,一出便是车毁人亡的恶性事故。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儿童玩具里的“环境激素”
七成玩具检出"环境激素"

  今年5月,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报告称,在一批塑料玩具中检测出一类叫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的环境激素。这种物质有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影响儿童发育。

  七成玩具被检测出“环境激素”

  绿色和平组织污染防治项目主任武毅秀是这一报告的负责人。她告诉《外滩画报》,今年4月,她和同事在北京、上海、广州和香港四大城市随机购买了60件儿童用具,包括戏水玩具、泳圈、婴儿游泳池、奶嘴等,并送到香港一家实验室检测。

  60件儿童用具中,30件被绿色和平拿来做邻苯二甲酸酯的针对性检测,结果发现,其中有21份玩具中含有邻苯二甲酸酯,检出率达70%。其中,有一只绿色玩具球的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甚至达到43.1%。

  为了保证样本的多样性,武毅秀选择的是当地比较受欢迎的大型母婴超市。在上海,他们的选择包括南京路上的宝大祥。“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到了一处就随便买买。为了保证准确度,我们一般会挑选多家超市的不同商品。”

  “儿童处于发育期,他的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包括性发育,都处在一个相对快速的变化当中。这样一些激素类物质,对儿童的危害非常大。”武毅秀说,儿童是需要格外呵护的脆弱人群,他们的健康问题容不得半点马虎。

  记者查阅资料后发现,邻苯二甲酸酯被广泛用于生产医疗器械、储血袋、化妆品、润滑剂、地毯等。根据香港浸会大学生物系最新研究,在抽取的200个香港人血液样本中,逾九成被验出有毒塑化剂DEHP成分。研究显示,曾服食塑化剂的老鼠诞下雌鼠机会较大,即使诞下雄性,其生殖器官较正常的细三分之二,精子数会少二至三成。

  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胡建英告诉本报,邻苯二甲酸酯属于环境激素,“它的好坏不能一概而论。对于它们的监管,是一种成本和收益的博弈。”

  作为中国首批研究“环境激素”专家,胡建英认为,环境激素对儿童的影响不可小觑。

  近年来,她的研究组多次对渤海辽东湾等地进行调查,发现渤海近海野生梭鱼雌雄同体的发生率很高,在长江捕捞到的幼年中华鲟中,发现了一定比率的幼鱼只有一只眼睛,有的甚至没有眼睛,另外还有些存在着骨骼畸形的现象。“环境激素正是引起畸变的主要物质。”胡建英表示。

  “环境激素”阻击战

  在全世界范围内,欧盟一直是“环境激素”阻击战的领军者。

儿童玩具里的“环境激素”
这些物质有可能干扰人体内分泌系统

  早在1999年11月,欧盟委员会已通过法令,将这样的警告标示贴在玩具和包装上,并开始对部分邻苯二甲酸酯设限。经过多次修改并于2005年通过的一项欧盟指令,规定所有生产及进口的玩具和育儿物品中,DEHP、DBP、BBP等三种有害邻苯二甲酸酯含量的浓度综合百分比不得超过0.1%。

  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阿根廷等国亦已对玩具中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做出了与欧盟类似的限定。最近一个发出禁令的国家是加拿大,该禁令将在今年6月正式实施。

  在一些环保组织看来,中国对“环境激素”的阻击,并不彻底。

  2009年,中国国家标准《玩具用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规定了玩具涂料中各类邻苯二甲酸酯的含量不得超过0.1%。“因为邻苯二甲酸酯更多存在于塑料玩具本身,而非涂料。”武毅秀曾在接受采访时这样表示。

  目前,绿色和平组织将调查结果送至国家卫生部和环保部,卫生部建议将相关材料送至国家质检总局。记者在国家质检总局网站首页看到近期发布的题为《技术专家介绍儿童玩具标准等有关情况》的新闻,其中提到“针对欧盟和美国有关玩具中有害元素的新规定,我国目前正在积极跟踪研究,并将适时完善我国的玩具相关标准。”

  武毅秀和她的同事也将调查结果送至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立即得到了这样的回应:“对于贵机构的研究结果,我们同意‘儿童玩具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的情况值得关注??同时将贵机构的来函和所提供的资料转寄海关跟进,会与有关政府部门讨论修复法律、制定有关标准的可行性。”

  胡建英告诉记者,目前,对于环境激素对人体的真正危害,研究数据仍比较少。

  从理论上来说,它们肯定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伤害,但影响到什么程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还没有明确结论。

  在邻苯二甲酸酯之前,广泛存在于PC塑料奶瓶中的环境激素“双酚A”让很多年轻母亲闻之色变。

  在国际上,双酚A的毒性还存在争议。去年11月上旬,世界卫生组织发表声明称,双酚A安全性仍需进一步研究,目前还不足以对它采取公共卫生手段。

  今年3月1日,欧盟开始禁止生产含有双酚A的塑料奶瓶,并从6月起禁止在市场上销售。可喜的是,中国卫生部也已将双酚A列入“黑名单”。自6月1日起,禁止生产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自9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含双酚A的婴幼儿奶瓶。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爱人之间的接吻除了交流感情,还交流激素、信息素以及许多“不明物体”。而且,接吻这个简单的动作传递了许多信息,以至于它成为了两人亲密关系的象征。调查显示,性工作者确实会避免与顾客亲吻,以防止与他们发生感情纠葛。亲吻为什么会这样神奇?在双唇相接的时候究竟发生了什么?

  首先,亲吻双方交换了数不清的微生物,包括多种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爱意正浓的情侣不仅经常交流内心感受,还会经常共享口腔菌群。不过,健康 的成年人口腔中携带的微生物大多是无害的,而且这些微生物进入对方的口腔后,会遭到溶菌酶、胃酸的鼎力反击,不大可能导致疾病。

  同时,双方还交换了多种多样的激素和信息素———研究“接吻学”(别怀疑,真的有这门学问,英文名叫philematology)的科学家认 为,情侣之间的深吻其实是通过接触对方的各种化学信息,来判断彼此的身体能否“化学兼容”。大多数情侣对接吻时的感觉还是很重视的,甚至有人因为第一次接 吻时感觉不好,就闹分手了(当然也不排除早想分手拿接吻当借口的情况)。

  而且有证据显示,男人在接吻时更喜欢嘴巴张得较大的“湿吻”,他们或许是本能地通过此举来把自己唾液中的雄性激素传递给女人,以唤起她的欲望,甚至影响她自身的激素分泌———不过如果他口水流得太多,结果可就会适得其反了。

  在双唇相接前后,情侣双方一般会在很短的距离内含情脉脉地对视片刻。如果其中一人心里对他们的关系感到不自在,他将无法自然地凝视对方,并且会不由自主地移开目光或打断对方的注视(对近视眼来说,这点说法可能不靠谱)。

  情侣之间的接吻是一种没有性别之分的性行为。在接吻时,双方会同时感到同样的身体器官“进入”和“被进入”。而且,嘴唇的皮肤是全身最薄的(嘴唇皮肤只有面部皮肤厚度的1/6),表面布满了神经末梢,具有丰富的感受性。

  人们一般只通过四种感官来认识其他人———视觉、听觉、触觉、嗅觉,而在接吻的过程中,不仅味觉这种极少动用的感官被大大激发,对方所散发的气味也较平时更加浓烈。通过品尝到对方独一无二的滋味以及不同于他人的气味,这个人在你脑海中铭刻下的印象会非同一般的深刻。

  看来,如果想给人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不妨让牙刷休息一段时间啊。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周一, 06 12月 2010 12:08

滥服紧急避孕药危害大

  今年是口服避孕药正式临床使用50周年。日前,由中国人口宣传教育中心开展的“中国性与生殖健康网络调查”结果显示,近50%的人认为紧急避孕药效 果最好。而有关专家表示,紧急避孕药作为常规避孕失败后的一种补救措施,多次使用对女性健康危害很大,不应作为常规避孕手段使用。

  “现在不少女性,在发生性行为前,没有采取保护措施或保护措施不到位,事后把紧急避孕药当成‘法宝’,以为‘吃了药就万事大吉了’,个别人甚至当成 一般避孕药经常服用,也有一些育龄妇女认为,既然有紧急避孕措施,平时不采取避孕措施也无所谓,反正失败了还能补救。这是一种认识误区。”323医院妇产 中心专家梁月英告诉记者,过量使用避孕药,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就有这一方面的原因,因为过量服用避孕药会让体内雌 激素增多,极易引发子宫肌瘤和卵巢囊肿,因此一定不要滥用避孕药。

  “由于口服避孕药中含有雌激素和孕激素,长期服用会使雌激素代谢平衡失调,可能会加重乳腺增生及患乳腺疾病的几率,一般不主张长期服用。” 省妇幼保健院乳腺科副主任医师王俊鹏表示。

  “很多人把紧急避孕药当作常规避孕使用,这样做风险不小。”专家表示,紧急避孕药剂量较常规口服避孕药剂量大10倍,多次使用会对健康产生影响,如月经紊乱、不孕、肝肾功能受损等,还有潜在致癌危险。

  专家告诫,紧急避孕药绝对不能作为常规避孕方法反复使用。一个月内不能超过1次,一年内最好控制在3次以内,未生育者及有乳腺癌家族史者都不宜服 用。45岁以上女性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一般不宜用避孕药避孕。此外,有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妇科肿瘤、精神病及月经稀少的女性,都不宜服用紧急避孕药,以 免病情加重。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

1、锻炼身体

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研究认为:性生活相当于做慢跑运动。如以每星期做爱3次计,一年之内相当于慢跑75公里,所燃烧的热能是7500卡。有规律的性生活能够促进新陈代谢,有人说做爱就是床上运动,性生活中由于不知不觉中加深了呼吸,从而增加了细胞内获得的氧气量,促进了体内各脏器和组织的功能。这一点看来还是有一定根据。

2、增加激素分泌

男性每天都会分泌一种叫做脱氧雄缁酮的激素,而且男性也需要经常补充这类雄激素,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维持男性的特征。在做爱期间特别是在性高潮和射精前,体内能自然释放的该激素比平时高3-5倍,所以在西方,很多男性不用吃药物来补充激素,倒希望身体能够自然释放这样具有男性气质的激素。对女性而言,雌激素能够使女性保持良好的血液循环,性生活有规律的女性,雌激素水平比偶尔做爱的女性要高得多。

3、保护前列腺

性发育成熟的男性定期的射精能帮助清除前列腺内堆积的前列腺液。每次射精,有1/5是精子,4/5是精液,其中包括大量的前列腺液,如果长期没有射精,前列腺内就会堆积陈旧的前列腺液。但需要注意的是,性生活不能过分,因为频繁的性生活,使阴茎处于慢性充血的状况,导致前列腺肥大或者肿大,容易患慢性前列腺炎。

4、有效减少心脏病和心肌梗塞的发生

性生活可以让骨盆、四肢、关节、肌肉、脊柱更多地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脏功能和肺活量。拥有和谐性生活的人发生心脏病的危险比性生活不和谐的人至少减少10%的风险。不过也有报道,一些人在性交的过程中猝死,因为突发心肌梗塞,所以如果身体已经发现有心脏病的迹象,过性生活的时候就应该避免动作过于激烈。

5、缓解疼痛

性生活(尤其在高潮期)可以减轻外伤引起的疼痛、关节痛、腰痛和头痛,性兴奋和性高潮时释放的内啡呔能提高忍受疼痛的能力。

6、减轻压力、保护头脑年轻

现在工作紧张,很多人希望减压,泡吧、健身、打球都是现代人减压的选择,其实在人心情愉悦的时候进行性生活,对男女双方都是最有效的减少精神压力的途径。但是过度劳累,工作压力大,也会没有心情做爱,因为这也会消耗体力,所以没有精力的情况下也不要勉强。根据日本的医学研究表明:适当的性生活有助于防止大脑老化和促进新陈代谢,推迟记忆力减退的速度。

7、减少皮肤病的发生,促进美貌

皮肤血液循环不良,会导致粉刺、暗疮等皮肤病。而适度的性爱会加速血液循环,均衡新陈代谢,让皮肤光洁细嫩,并起到防治皮肤病的作用。苏格兰皇家爱丁堡医院对欧洲、美国的3500人(年龄在18到102岁)进行十年追踪研究,发现人的外观25%来自遗传、75%来自行为,而行为包括3个因素:身体运动、心理活动、性爱。可以说有规律的性爱能使人容貌更美,但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

8、精液有助于清除阴道杂菌

实验证明精液中有一种抗菌物质—精液胞浆素,它能杀灭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致病菌。虽然精液中有杀灭致病菌的成分,也不能就此认为生病不用上医院治疗,毕竟这种杀菌成分很少,不足以抵御身体已经受到致病菌的侵袭,误解为频频性交当抗生素使用。

9、提高免疫系统的抗病能力

现代文明生活,空调、以车代步、空气污染、缺少运动等等反而让人们的免疫系统比以往更加脆弱,巨大的工作压力降低了人体免疫功能。性生活可以使肾上腺均衡分泌,使免疫系统能保持在较好的状态,这个与滥交患上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相对立。

10、有助于男女双方寿命的延长

在俄罗斯车臣、外高加索地区,有很多长寿的人。一位90岁的男子与37岁的女子结婚,生下5个小孩,其中最小的孩子是父亲96岁时才出生的。有一位135岁的男性说他 127岁才停止过性生活。有研究显示,这个地区人们的长寿秘诀与他们经常的性生活有关。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