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截至当地时间17日,比利时创下了249天无正式政府的世界纪录。该国各地的年轻人17日走上街头,以被称为“薯条革命”的另类方式表达对政局的抗议。此前,伊拉克曾于2009年创下无政府的时长记录。

  17日,布鲁塞尔、根特、鲁汶等城市都举行以青年学生为主的抗议活动。示威者通过分吃比利时特产炸薯条和喝啤酒的方式呼吁国家团结。

  据比利时通讯社报道,在首都布鲁塞尔,约1100多名讲荷兰语和讲法语的大学生聚集在司法宫前的广场上,高举标语,呼喊口号,表达反对分离主义和民族主义的诉求。有30多个学生会组织参与了活动。

  据比利时《晚报》报道,在荷语区城市根特,大约6000多人聚集在市中心,一些演艺圈明星也参与其中。一些示威者还举行了“裸体”抗议。他们仅穿内衣摆出“团结”的字样,以表达对无政府状态的不满。

  去年6月13日立法选举后,比利时北部弗拉芒地区荷语政党与南部瓦隆地区法语政党一直未能达成一致,导致新政府“难产”。比利时国王阿尔贝二世先后委任数人调解均无成效,该国看守内阁目前由已辞职的前任首相莱特姆主持。

  比利时《回声报》评论说,伊拉克和比利时之间的相同点是不同派别的政治人物之间分歧严重,但伊拉克的情况是战火纷争和民主初建造成的,而比利时危机的根源是语言和政治的壁垒。

  有分析说,此次比利时政治危机虽然源于布鲁塞尔市的3个选区应划归荷语区还是法语区之争,但长久以来,荷语及法语的政治势力不合,政府饱受财政问题困扰等都是深层次原因。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2月14日电 (安国章) 苏丹南部今年1月进行公投后决定独立,新国名现已定名为“南苏丹国”。《中东报》今天报道说,苏丹南部今年1月就其地位问题进行了公民投票,结果绝大多数人选择了独立,苏丹政府表示尊重南部人民的选择。以萨尔瓦。基尔。马亚尔迪特为首的苏丹人民解放运动(苏人解)政治局表示,由于南部决定独立,新生的南部国家的名字已经确定。苏人解秘书长巴甘。阿蒙昨天对记者发表谈话说,“就南部独立后的国家名字问题政治局进行了多次讨论,先后提出了‘苏丹南部’、‘南苏丹’、‘尼罗河国’等名字,最后决定使用‘南苏丹’。之所以确定在新国名中有苏丹这个名字,是为了反映南北部之间的深厚联系,同时也是为未来实现统一打开希望的大门。”巴甘。阿蒙说,“14日,我们将把这一决定提交给南部各组织和有关机构以及南部各政党。”

  据报道,苏人解政治局确定上述国家名字后,还决定成立一个领导委员会,就该党在苏丹北部和南部的组织机构进行调整,党在南部和北部的组织成为独立的两个党,此前北部各州选举出的政治局成员划归新的政治局,其中包括两名来自南科尔多凡州和青尼罗河州的成员。巴甘。阿蒙说,根据政党法,苏人解在南部的组织要重新进行登记,从今年7月8日开始,苏人解在北部和南部组织将脱离关系,单独活动。

  苏人解副秘书长亚希尔也表示,“新国家定名为‘南苏丹’,是为了加强双方的共同感情,为将来在新的基础实现统一打开大门,或两国建立邦联体制,这种选择是有利的,有利于提高南北部人民的士气。”苏丹人民解放运动是苏丹南部的主要政党,该党主席萨尔瓦。基尔是苏丹第一副总统兼南方自治政府主席。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记者 张 蕾

  近期,日本菅直人政权依然看不出有扭转颓势的征兆,反倒是党的高层与小泽一郎的拉锯战接近高潮。虽然菅直人认定小泽这颗钉子是阻碍内阁支持率回升的罪魁,可要拔掉这颗纵横日本政坛几十载的“老钉子”困难重重。“反小泽”与“保小泽”派系的激烈争斗令党内形势变得微妙诡异。是小泽离党在先抑或是菅直人率先下台目前还真是不易判断。

  菅直人逼小泽退党遭拒

  10日,菅直人在首相官邸与民主党前党首小泽一郎进行单独会谈。菅直人在会谈中以小泽的资金管理团体收支报告作假案导致民众对政治不信任为由,提出希望他退党。小泽回应称“无意退党”。菅直人再次敦促小泽出席众院政治伦理委员会以澄清他的问题,但小泽再次表示了拒绝的态度。小泽称,对他的处分手续何时开始“由党作出判断”。

  小泽在会谈后会见记者时强调自己不会到国会去作澄清。他说:“我已被强制起诉,事实将在法庭上真相大白。围绕同一个问题,司法机关在法庭上处理、立法机关同时也要处理,这算怎么回事?”

  党的高层准备启动处分程序

  菅直人在会谈后即与干事长冈田克也进行会谈。菅直人认为对小泽的处分已不可避免,同意在党的高层会议上开始履行手续。据悉,民主党将在14日的领导层会议上启动对小泽的处分程序,目标是给予小泽“停止党员资格”的处分,以限制其政治活动。处分决定最快在3月上旬出台。

  按照“民主党伦理规则”的规定,被停止党员资格者将得不到党的资金援助,选举时还可能得不到党的正式推荐。共同社指出,这一处分在程度上虽然轻于菅直人当初考虑的“劝告退党”,但势必遭到小泽支持者的强烈反对。

  民主党虽然拟针对小泽启动处分程序,但显然并不愿让在野党趁火打劫。该党国会对策委员长安住淳10日上午与各在野党国会对策委员长在国会内举行会谈。他表示民主党拒绝传唤小泽到国会作证,而强调“应在众院政治伦理审查会处理”。这一表态引起了在野党的强烈反对。

  小泽命运对日政局影响深远

  小泽一郎的资金管理团体“陆山会”于2004年10月购入东京都世田谷区的一块476平方米的土地用于建造秘书宿舍。但从小泽处借支的4亿日元买地费用并未记入2004年度的收支报告书。

  东京地方检察厅在去年1月以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嫌疑逮捕了石川知裕等3名小泽的秘书,并随后对他们进行了起诉。最初检方因证据不足决定对小泽不予起诉。东京第5检察审查会在同年9月认为小泽与其秘书进行了合谋,表决应起诉小泽。今年1月31日,东京地方法院指定律师担任检察官,以违反《政治资金规正法》的罪名对小泽进行了强制起诉。本月7日,小泽3名前秘书在东京地方法院首次出庭受审,但均自称无罪,强调自己当初的供述是“受到了诱导”,并非出于自愿。据悉,此3人的庭审结果对小泽案的审理影响重大。

  目前,民主党内以首相菅直人、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干事长冈田克也为首的“反小泽”派系与以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参议院议员会长舆石东为首的“保小泽”派系展开了针锋相对的争斗。日前,鸠山由纪夫表示说,小泽一郎“有可能获得无罪判决,并为开创日本的未来发挥有力作用”,显示出对小泽将来重返要职的期待。

  有分析指出,小泽是日本政界的实权人物,为民主党夺取政权立下过汗马功劳。他被强制起诉必将给日本政局及其本人的政治生命造成重大影响。而民主党高层对小泽的打压则加剧了党内分裂,菅直人内阁的向心力也进一步被削弱。

  本报北京2月11日电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吴登盛曾在金三角统兵。 吴登盛曾在金三角统兵。

吴登盛 吴登盛

  缅甸联邦议会全体会议4日选举现任总理吴登盛为缅甸联邦共和国总统。吴登盛现年65岁,职业军人出身,现任联邦巩固与发展党主席。

  两候选人有军方背景

  联邦议会三大组别3日确认3名总统候选人:人民院、即下院提名吴登盛;民族院、即上院提名赛茂康;两院军队议员团提名现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第一秘书长吴丁昂敏乌。4日总统选举表决中,659张选票中,吴登盛获408票,吴丁昂敏乌171票,赛茂康75票。根据缅甸新宪法,吴丁昂敏乌和赛茂康成为副总统。

  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议员钦瑞告诉美联社记者,吴丁昂敏乌排名领先赛茂康,如果总统辞职、去世或因故无法履行职责,吴丁昂敏乌将出任代理总统。吴丁昂敏乌曾是陆军中将,去年为参加选举与吴登盛一起脱下军装,组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赛茂康来自缅甸掸邦,曾经营一家私人诊所。

  这3人均为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当选议员。联邦巩固与发展党在去年11月缅甸多党制全国选举中赢得联邦议会两院大约80%席位。

  将任命各兵种司令员

  吴登盛1945年出生于缅甸南部。与军政府许多高层人物相似,他从缅甸军事学院开始军旅生涯,最终步入政治和军事舞台中心。

  吴登盛将组建新一届内阁,任命缅甸各兵种司令员和各省、邦政府首席行政官员。

  缅甸2008年以公民投票方式批准新宪法,规定施行总统制,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同时担任武装力量最高统帅三军总司令和国家国防安全委员会主席。

  前军政府首脑受关注

  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大将没有参加总统选举。不清楚这名军政府最高领导人今后将扮演何种角色。一些媒体猜测,丹瑞将继续发挥重要影响力。

  联邦议会4日举行总统选举后休会,定于8日复会。

  1月31日,联邦议会举行第一次会议。联邦议会时隔22年后首次开会,意味着新宪法正式生效,缅甸进入新时期。根据新宪法,缅甸国名定为缅甸联邦共和国,首都内比都;政治实行多党制,经济实行市场经济制度,外交奉行自主、积极、不结盟政策,不允许外国在缅驻军。

  胡若愚(新华社专稿)

  ■ 人物

  缅甸政治转型设计师

  关于吴登盛军事和政治生涯,外界知之甚少。他曾在缅甸东北部贾因山镇统兵。那里属于缅甸与老挝和泰国交界“金三角”地区。

  旅泰缅甸问题专家吴昂乃说,吴登盛成为总统,“不令人意外,因为人们把他视为‘干净先生’”,不涉嫌腐败,与经济团体或议员派系没有“关联”。

  一些联邦巩固与发展党议员说,吴登盛属温和派,有政治谋略,但他先前所从事的工作使外界不太注意这些特点。

  “登盛喜爱读书,善于倾听他人想法,非常有耐心,非常果断,”钦瑞说,“我相信他能为改善基层民众生活做更多事;我认为他是能够帮助缅甸经济发展的人。”

  吴登盛是缅甸政治转型“七点民主路线图”主要设计师之一,现任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兼国防部长、三军总司令丹瑞大将的政治密友。

  他2004年受命负责起草新宪法,2007年5月出任代总理,同年10月出任总理。不过,按美联社的说法,他是军政府“四号人物”,决策权不大。

  (新华社专稿)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赛因 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赛因

  据新华社电 约旦王宫1日发表声明,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本·侯赛因(见上图)批准解散政府,指派前首相马鲁夫·巴希特出任首相并组建内阁。

  对此,近期在约旦组织示威活动的反对党认为巴希特并非“合适人选”。

  阿卜杜拉二世当天接受首相萨米尔·里法伊辞呈,指派巴希特出任首相并负责组阁,实施“真正的政治改革”。

  “阿卜杜拉二世国王指派马鲁夫·巴希特替代现任首相萨米尔·里法伊组建新政府,”王宫声明说,“巴希特的任务是采取可行、快速、切实的措施,实施真正的政治改革……确保所有约旦人过上安全、体面的生活。”

  按国王的说法,新政府需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两手并重,但经济改革应建立在政治改革基础上。

  阿卜杜拉二世要求巴希特“综合评估……纠正以往(政府)的错误”。不过,他没有详述“错误”内容。

  近几周来,反对党促使数以千计示威者走上约旦首都安曼和其他几座城市街头,抗议物价上涨和严重失业问题。抗议者要求去年11月刚刚组建的里法伊政府下台,重新举行选举。

  按法新社说法,尽管里法伊政府上台后推行了一系列刺激经济措施,包括注入5亿美元用以改善民众居住环境,但一些抗议者认为,政府缺乏改革力度,改革效果未能达到民众所需。

  国王任命新首相后,约旦一些反对党对里法伊政府的下台表示欢迎,但对巴希特任首相是否能实现政治改革持怀疑态度。

  “他不是带领约旦走出危机的最佳人选,”伊斯兰行动阵线领导人扎基·贝尼·谢德说,“我们需要一个受民众尊敬且没有腐败历史的人。”

  一些反对党对巴希特的反感源自2007年选举。现年64岁的巴希特2005年受命出任首相,2007年卸任前组织了议会选举,伊斯兰行动阵线在当年选举中落败。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社内罗毕1月2日电(记者王雅楠)肯尼亚总理奥廷加2日启程前往西非国家科特迪瓦,将与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一道继续对科特迪瓦选后危机进行调解。

  根据肯尼亚总理办公室当天发表的声明,奥廷加首先将抵达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与西非国家经济共同体主席、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就科特迪瓦局势及如何化解该国危机进行商讨。随后,奥廷加将于3日作为非洲联盟调解代表与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共同前往科特迪瓦展开斡旋。

  奥廷加在声明中说,他此行是为了维护科特迪瓦民主及科人民的权利。他说,科特迪瓦及其人民向往国家稳定、经济稳固增长,而该国近年来在政治和经济方面也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他希望此次与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的调解能够使科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危机,保护科人民生存及安全的权力。

  奥廷加去年12月27日被非洲联盟任命为非盟调解科特迪瓦危机代表,负责“跟踪”科特迪瓦局势。

  去年12月2日,科特迪瓦独立选举委员会宣布前总理瓦塔拉在总统选举中获胜。次日,科特迪瓦宪法委员会废除这一结果,宣布时任总统巴博赢得选举。两人4日分别宣誓就任总统。西非国家贝宁、塞拉利昂、佛得角三国总统12月28日先后抵达科特迪瓦进行斡旋,以破解这个国家自总统选举结束以来出现的“一国两主”政治僵局。随后,尼日利亚总统乔纳森12月29日表示,调解代表团将于2011年1月3日将再赴科特迪瓦,与巴博对话。(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4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