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酷似外星世界的北极冰洞

  据国外媒体报道,这些精美的照片显示微妙的透明冰柱和外星球异域水晶结构,仿佛是另一颗星球上深太空探测器所拍摄的美妙景象,或者像是北极冰层以下潜艇所拍摄的神秘冰晶世界。

  但事实上这是55岁俄罗斯业余摄影师拍摄的照片,他仅是将头伸入冰冻河流中的冰洞中,拍摄下水面以下冰层的奇妙景象。水下简单的冰层赋予这些照片不同寻常的意义。

  这些照片是55岁摄影师尤里-奥奇尼科伊潜入俄罗斯Leningradskaya州东部一个冰冻河流中拍摄的,照片中呈现出令人惊奇的多彩世界——闪闪发光的冰锥和闪烁的雪花。

  每年冬季都使蒂安克萨河结冰,执着于摄影艺术的奥奇尼科伊在这个结冰河流中发现了一个多层冰晶世界,它是河面冰层以下与流动水层之间三分之二英尺深的间隙空间。

  奥奇尼科伊并没有非常骄傲地炫耀自己完全意外地拍摄到这个奇妙的水下冰晶世界,据称,是他的儿子让他产生拍摄的灵感,当他的儿子将脚伸入冰冻的河水中,他突然意识到冬季河流冰层之下或存在着一个神秘奇特的世界。

  之后奥奇尼科伊在冰面上凿了一个特殊的冰洞,手执相机头部伸入这个冰洞进行拍摄。他说:“由于冰面以下的这个间隙空间很小,将头伸入其中是很困难的,我勉强能将头部和相机塞入其中。当然,冰层之下也存在着水流,但这条河流并不深,我不必为此而担心自己的安全。这种拍摄体验是非常奇特的,此前我从未看到过类似的景象。”(悠悠/编译)

  相关阅读

  百名中国富豪热衷海外狩猎 五十万可猎杀北极熊

  世界气象组织称 欧亚寒潮源于北极涛动变化(图)

  直击-北极的艰苦生活 熊妈妈带孩子冰雪中艰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聪明白鲸在自娱自乐

  科学网(kexue.com)讯 鲸鱼一直被人认为是最聪明的动物之一,它们的智商差不多相当于2,3岁的小孩。而在水族馆中,鲸鱼也是游客的最爱,它们总能受到围观。前不久在日本的一个水族馆中,可爱的白鲸就像游客们展示了自己的绝活。

  这头十岁大的白鲸被起名为怀特,它有个令人惊叹的绝招,它会在水中吹泡泡,而它吹出的泡泡犹如天使光环一般。不过这可没有饲养员教过它,它竟然是自学成材,在怀特七岁大的时候,自己在水中玩耍的时候无意中玩出这么一个气泡,似乎叫它兴奋不已,从而不断的开始尝试,首先它吹出一个气泡,之后在喷出一注水流击穿气泡,从而制作出这样美丽的光环。

  这张照片是由摄影师河部弘也潜水拍得的。这头会吹光环的白鲸已经成为水族馆镇馆之物,它自己也乐此不疲的做着吹泡泡游戏,也很享受成为主角的待遇。而正在摄影师拍摄之际,小怀特又有竟然之举,它竟然做出了一个鬼脸。这样的举动令摄影师目瞪口呆。

  作为怀特的饲养员,说起它的绝招,也是是很惊讶:“我们都不知道它是怎么想到吐气泡的,这太可爱了,它成了我们这里的吉祥物。白鲸是很聪明的动物,它们经常会有惊人之举。鲸鱼表演往往是海洋馆最精彩的节目。”

  白鲸介绍

  白鲸是一种生活于北极地区海域的鲸类动物,通体雪白,生性温和,现存数量约10万头,十分珍稀。成年白鲸体长约3到5米大小,体重约0.4到1.5吨。幼鲸体长约1.5到1.6米。体重约80千克。白鲸的头部较小,额头向外隆起突出且圆滑,嘴喙很短,唇线却很宽阔;身体颜色非常淡,为独特的白色。游动时通常比较缓慢。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全球变暖引动物疯狂迁徙 鲸鱼北冰洋开辟新航道

  小鲸鱼黄金海岸连续搁浅 千人相救盼其早日回归

  史前海洋霸主完整颌骨拍卖 鲸鱼曾是它最爱(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天空中奇观

  据国外媒体报道,彩虹是大自然中比较常见的自然美景之一,它往往出现在雨后晴朗的天空里。通常,它多以圆弧的形式出现,七种颜色就像蜡笔在空中涂抹过一样。但近日,乌克兰一位摄影师,却在尼泊尔上空拍摄到了一种罕见的彩虹景象,有人称之为“环天顶弧”,也有人形象的将之描述为“火焰彩虹”。

  据英国气象局发言人表示,环天顶弧在英国不是很罕见,但这种有着强烈光芒的却十分稀少。今年在英国也只出现过几次。“火焰彩虹”是由太阳发出的光,或者月亮反射的太阳光在穿过高层大气中的冰晶时折射而成的,是一种由太阳光折射形成的天文奇观,它是由阳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距离地面2万英尺至2.5万英尺(约为6096米至7620米)的云层中的细小的冰晶上折射后形成的,冰晶表面必须呈弯曲状且颗粒比盐粒还细小。当太阳身处天空下方,日光与冰晶扁平面相接触时,光线在每个晶体内发生弯曲,并折射出包括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靛蓝、蓝紫色等彩虹特有的七色光谱。与降雨并没有关系,在极为寒冷的远北地区环天顶弧比彩虹更为常见,但在气候较为温和的地区则十分罕见。

  这位23岁的乌克兰摄影师名为安东—简克沃伊(Anton Jankovoy),他从九岁时就开始喜欢摄影,曾经还专门登上山脉高峰进行摄影技术的训练。身为摄影师的他,还对大自然和东方哲学有着专门的研究,因此他最大的理想便是以孩子的眼光看世界,为大家呈现出大自然的另一面。而尼泊尔则是他最想去的地方之一,四年前他就曾进行了喜马拉雅山的初次攀登,而今年,尼泊尔的哥哈萨市又给了他另一份“惊喜”。他表示,我去过很多地方进行拍摄,从埃佛勒斯峰到乌克兰的偏远区域,看到过很多罕见且有趣的光现象,例如色圈、凸面云、海市蜃楼、峨眉幽灵以及雾弓,但这种艳丽的“火焰彩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着实令他感觉很兴奋,但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也令他很费解。

  他运用f/4光圈,以便让传感器接收到更多光,同时为了避免光对镜头的损害,他还设置了每秒1/400的曝光时间来进行拍摄。随后,便把这张令人震惊的“火焰彩虹”图像上传到了博客中,顺便向大家资讯“火焰彩虹”的产生原因。简克沃伊的这张“火焰彩虹”图像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同时他也获取了关于“火焰彩虹”的专业解释。简克沃伊解释说,“火焰彩虹”是由高空卷云内的水平冰晶将太阳光折射而成的,但只要在太阳置于北纬55度以上的地方(包括苏格兰才较容易发生“火焰彩虹"景象。(亮亮/编译)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英摄影师意外拍摄到壮观日落沙漠“龙卷风”

  45岁业余摄影师塔力克-阿尔穆特拉奇(Tariq Almutlaq)在撒哈拉沙漠拍摄到这一场景,当时他第一反应是可能可怕的龙卷风即将到来。

英摄影师意外拍摄到壮观日落沙漠“龙卷风”

照片中呈现的是撒哈拉沙漠壮丽日落背景下,一处旋转风流加速形成,但事实上这并非是龙卷风超级风暴,而是飞机留下的蒸汽尾迹。

英摄影师意外拍摄到壮观日落沙漠“龙卷风”

 这个沙漠龙卷风看似即将向我们袭来

  45岁业余摄影师塔力克阿尔穆特拉奇在撒哈拉沙漠拍摄到这一场景,当时他第一反应是可能可怕的龙卷风即将到来,并准备将汽车调头开走,但很快便意识到这仅是飞机尾流气体而已。

  阿尔穆特拉奇说:“我与家人一起在沙漠里进行野餐,当我用照相机拍摄壮观美丽的日落时意外地拍摄到这个‘龙卷风’。当我将拍摄的照片让家人看时,他们都认为这是龙卷风,直到他们看到龙卷风末端的飞机时才意识到这仅是飞机尾流。”

  他指出,这是不同寻常的飞机尾流,此前我从未看到过这样的情景。当时我决定多拍摄几张照片,让朋友们观看这多么像可怕的沙漠龙卷风,看似即将向我们袭来。我非常幸运,能够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拍摄到如此美丽的场景!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云朵酷似人脸

耶稣还是恶魔网友争议不断

  科学网(kexue.com)讯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云彩也可以展现出多种形状,加拿大新不伦瑞克省上空出现了奇特的人脸云,它形成的人脸形状已经引发激烈争论。

  摄影爱好者丹尼斯-法梅尔在加拿大的自家后院里捕捉到这些由乌云构成的令人难以置信的画面。他上传到YouTube的视频显示,黑暗的天空中突然浮现一个巨大的人脸,它随疾风迅速向前移动。这个侧脸轮廓分明,可以清楚看到尖挺的鼻子、一只眼睛和显然正在微笑的嘴巴。风暴从他头顶翻涌而过时,非常吃惊的法梅尔激动的大喊:“人脸!那是个人脸!太令人不可思议了。”

  但是几秒钟后云团的形状就变了。相机不断颤抖,那是法梅尔正在不停移动位置进行摇摄,当他重新回到那个云团阵列时,发现它很快就消散了。这段视频自从1日被上传到YouTube上至今,点击量已经高达6617次。其他用户对此产生激励讨论,他们不知道这些诡异的云团只是一次巧合,还是具有更加意味深长的意义。用户hackmaster1995sicho写道:“它看起来很像耶稣。”然而另一位用户争辩说:“它看起来更像恶魔。”

  而有的网友则贴出《Book of Ezekiel》里的一段话,用它说明上帝不会出现在云里。不过其他网友则对这一景观不以为然,其中一人说:“可能哈里-波特还没有结束吧?伏地魔又回来了。” 另一些冷嘲热讽地写道:“可能圣诞老人和复活节兔子正躲在人脸背后快活呢。”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与鱼群"共舞"

  美国摄影师大卫-杜比勒(David Doubilet)拥有45年水下摄影经验,他不仅仅是真实版“海底总动员”记录者,同时也担负着“海洋文化”传播者的角色。

  上世纪70年代,接触海底摄影还不像现在这样容易,然而杜比勒仿佛受到与生俱来的灵感驱动,年仅12岁的他,便把一台Brow nie照相机放入塑料袋,下潜到新泽西州海岸冰冷的碧蓝海水中。20岁的时候,他还在上大学,就希望能够在美国《国家地理》得到一份工作,他寄去一些自己的摄影作品,得到美国《国家地理》一个非常小的任务。3年后,美国《国家地理》又给了他另外一个任务,去拍摄在红海中生活的一种鳗鱼。

  在神秘的红海海底,杜比勒拍摄到花地毯般活动着的珊瑚礁和五彩缤纷的鱼群。他这样描绘自己看到的海洋世界:“在红海海底,每日每夜都非常热闹,珊瑚礁都在魔术般地、默默地、有节奏地跳着舞蹈。”澳大利亚大堡礁也是大卫-杜比勒最爱的地方。这里的海底生物非常丰富,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的海鱼和珊瑚,让人目不暇接。

  如今,当杜比勒重回这些地方,看到的却是令人伤心的一幕:大片的珊瑚死于渔民用炸药猎鱼的爆炸中;因为海水的污染,大批的珊瑚呈病状白化;由于填海和基建等原因,大量泥沙将珊瑚掩埋,导致珊瑚窒息死亡;有些地方,几乎每前进20米,就能够看到一张废弃的鱼网,死亡的阴影笼罩着珊瑚。

  7月9日,杜比勒在香港出席由劳力士赞助的“A n Un forgett a bleEvening”晚会,在这场主题为“体验深海神秘魅力,保护地球蓝色心脏”的晚会中,他作为劳力士形象代言人带领大家展开探索海洋之旅。

  在接受《外滩画报》专访时,杜比勒坦言,尽管中国海岸线很狭长,郑和下西洋时代就开始对海洋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但现在中国人却终止了这种探索。事实上,在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历史中,没有任何关于海洋的文化。“明朝的瓷器和字画都是关于山水、人物画像和鸟, 如果有鱼的话就是小鱼, 大多数是淡水鱼,比如鲤鱼和鳟鱼,大部分不是海里的鱼。”

  与澳洲海狮共舞

  “水下摄影可以让人们看到星球中最美的东西。比如珊瑚礁,它的每个不同的层面,就有不同的生命,无论是它的颜色、形态,都像是我们这个星球上的首饰一样。”杜比勒说。

  曾经有一位中国网友问他:如果要变成一种海洋生物,你希望自己变成什么?

  杜比勒的回答是:“我不知道??也许是那种能活万年、上亿年的古生物,或者是海狮。”

  2010年4月22日,国际保护主义摄影师联盟(ILCP)挑选出40张精美照片,有的展现了自然的魅力,有的突出了环境的脆弱,堪称百年摄影史上最令人震撼的照片。其中10张照片将被送往纽约参加克里斯蒂拍卖行的“绿色拍卖”活动,以纪念地球日。

  10张照片中,一张澳大利亚海狮在澳洲小霍普金斯岛(Little HopkinsIsland)近海的水草上玩耍的照片,是由大卫-杜比勒特在1986年拍到的。

  杜比勒回忆说,小霍普金斯岛位于南澳大利亚的斯宾塞海湾的入口,那里气候状况常常不佳,很少能看到好天气。

  有一天,杜比勒扛着照相机去试试运气。一开始,海面上刮起大风,海水顿时波涛汹涌,视野变得很差。突然间,海面变得平静起来,这种情况很罕见,几只小海狮从清澈的海水里游到陆地上,来到小小的海滩上,跟杜比勒玩耍。“这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因为它们和你是那么亲密无间。它们会拉拉你的蛙鞋,看看你戴的面具。”

  下水后杜比勒发现,海狮对人有一种奇妙的好奇感。它们看着这个戴着面具,长着棕色眼睛的入侵者,对他的任何东西都十分感兴趣,闪光灯、照相机,蛙鞋还有面具??有一只海狮甚至游到杜比勒前面,像猫一样用鼻子嗅他的手掌,用胡须给他的手掌挠痒痒,还调皮地扯掉了他的氧气面罩。

  “那张照片融合了美好的一天,美妙的平面,美丽的光线和随处可见的海狮。”在与海狮嬉戏几个小时候,杜比勒拍摄到这样一张照片:6只憨态可掬的海狮,摇头摆尾,在水草上自然舞蹈,最近的一只,睁大好奇的眼睛;而上方的海面上,温暖的阳光如闪光灯般透亮,仿佛在给海狮洗日光浴,而飘曳的鲜绿色水草,成为海狮最惬意的床铺,一切显得那么和谐自在。

  杜比勒解释说,当时没有数码照片,他用很老式的相机,一共拍摄了36张。有趣的是,一开始,杜比勒并没有对这组照片抱特别高的期望。由于当时有任务在身,他先把胶卷送回美国。两个月之后,他回到美国开始一张一张地查看,突然,就停留在那张照片上——“就是它了。让人惊喜的是,那卷胶卷里的其他照片也很不错,但是它没有集合所有的元素,它没有那个决定性的瞬间,融合了时机、光线、姿态,甚至色彩。”

  尽管这张照片拍摄于15年前,但杜比勒一直关注澳洲海狮的保护。他告诉记者,小霍普金斯岛很小,无法建房子,使得生活在岛上的海狮免于遭受人为侵扰。然而,诸如博登岛等一些较大的岛屿,推土机已经在悬崖峭壁之间开辟了一条公路,这些机器铲平了沙丘,毁掉了植物草木,为建立住宅区做准备。当地居民说,住宅的开发将威胁到海狮群体的生存,并将对附近的其他两个物种产生影响。像这样远离南澳大利亚西海岸的小岛聚集了该国20%的海狮。

  不仅仅是住宅群开发将这些哺乳动物置于危险境地,商业性捕鱼也成为它们生存的主要威胁。因为被鱼网缠住而丧命的海狮数量近年来明显增加。

  “19世纪初,澳大利亚海狮遭到大屠杀。如今,澳洲人正试图恢复那些负面影响。但进展不会那么顺利,由于这种原因,我们对澳大利亚海狮的生存状况感到担忧。”杜比勒说。

  鲨鱼保护者

  杜比勒几乎走过全世界所有水域,在西南太平洋、新西兰、加拿大、日本、塔斯马尼亚岛、苏格兰和西北大西洋等地的大海深处,以及非洲博茨瓦纳的奥卡万戈三角洲和加拿大的圣劳伦斯河都留下了他的作品。他的作品从黄貂鱼(黄貂鱼是目前所知体形最大的有毒鱼类,尾部可达37公分长。如被刺到胸腔,会造成重伤甚至死亡,特别是心脏部位受伤的话,需紧急开刀,不过伤及心脏通常都难逃一死。澳大利亚的鳄鱼猎手欧文就是命丧黄貂鱼)到海绵,从加勒比的海底睡梦中的鲨鱼到珍珠港的沉船。行走在世界各地的大卫,用镜头对准奇妙的动物、灿烂的风景以及海洋深处的光线,拍摄并记录下世界各个奇异地方的海洋环境变化。

  水下摄影是一项复杂并且充满风险的职业。杜比勒曾被一个非常大的海鳗袭击过,被海龟咬过,被一头雄性海狮追过,被一条5吨的红鲸用侧鳍攻击过。有一次,他在笼子外面观察大白鲨的时候,不得不用手中的照相机抵御长达5米的大白鲨的攻击。

  杜比勒说,拍摄大白鲨的时候,首先必须用笼子装好食物吸引它们,当鲨鱼像幽灵一样游向笼子的时候,就要一边借着笼子掩护自己,一边开始拍摄工作。

  “有一次,我游出了笼子,刚开始鲨鱼还好好的,过一会我发现它们开始变得很有侵略性,离我越来越近,我就觉得我应该回到笼子里面去,但是笼子不知跑到哪里去了。但是它就在我的身后,我知道它就在我的身后。我不停地把鲨鱼赶走,每次它靠近我的时候我就打它,用我的相机把它推开。”

  如今,杜比勒和妻子詹尼佛在全世界各地拍摄鲨鱼已经好多年了。他说鲨鱼是“非常有趣、美丽又令人感到害怕的生物”。

  杜比勒和詹尼佛曾在印尼最西面的一个省呆过三年时间,那里的海洋几乎没有人为侵扰的痕迹,但鲨鱼却很少。三年里,杜比勒只看见过六七条鲨鱼。后来,杜比勒打听到,原来当地很多渔夫,专门捕捉鲨鱼卖鱼翅给中国人。“一开始,我觉得由一个西方人出面让中国人不要喝鱼翅汤是一件很没有礼貌的事,但是全球鲨鱼数量正在锐减,像我们这些海底摄影师,有必要在这方面采取行动了。”

  “鲨鱼能够显示整个海洋系统的健康状况,要是没有鲨鱼,整个海洋系统就会受到影响,就会崩溃。现在出生的鲨鱼可能需要10年、15年的时间才会成熟到可以交配,它们是不会再生的种群。”

  B=《外滩画报》

  D=David Doubilet

  “在水下,你好像感觉在飞”

  B:与陆上摄影相比,水下摄影最大的困难和危险是什么?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D:担心被淹死。水下摄影和水上正常的摄影,有一个很大的不同是,水底下很黑,你的能见度就好像在大雨中,最远也只能看到50 米,而且周围都是湿湿的。并且很重要的一点是,任何一个东西都很难捕捉到,因它们总是在躲躲藏藏。最大的乐趣是人处于失重状态,感觉不到自己重量。在陆地上,你想要从高处往下拍,首先要借助梯子爬上楼。但在水下始终处于失重状态,你想拍东西,感觉像鸟一样,插了翅膀在飞,并且水底下的生物特别美,就好像在地球上看到外星人那样美。

  B:你第一次下水是什么时候?

  D:我从潜水起步。我第一次进入水下是在纽约州阿德罗德克(Adirondack)山的一个小湖泊里,那是一次夏季野营活动。然后我回到新泽西的家乡,开始潜水,不过那里的水很脏。大约一到两年后,我11到12岁的时候,我开始厌倦这样的生活。我想拍照片,我观看水下摄影师的作品,阅读《国家地理》。我拥有的第一部水下照相机是一部Brownie Hawkeye相机,是柯达品牌的相机,一个庞然大物。我父亲是一名医生,他从医院带来了麻醉师橡胶呼吸袋。我把相机放在橡胶袋里,再拿来一个老式的潜水面罩——它已经四分五裂了。我给它装上平板玻璃,四周夹紧,修好面罩。这样就做好了水下相机的外壳。可以用手在呼吸袋外推动相机变焦,然后就可以拍照了。当时我只有12岁,那些照片相当糟糕!但从此我对水下摄影越来越感兴趣,然后就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B:你那么喜欢在海里工作,截至目前,你在海里一共工作过多长时间?最长一次潜水多长时间?

  D:我不太清楚。有一回我想回顾一下,显然我已经有了近50年潜水历史,基本上每年潜水100天,每天平均4小时。所以你看,我一般不想说出来,因为有点夸夸其谈。通常要去浅水的话会用一个半小时,最长两个小时,要是深水区就不能太长时间。在日本富士山近海潜水时,由于水特别冷,所以要用两个汽缸。然后就先潜下去到50到60米的地方,慢慢升上来的时候在浅水区再换汽缸。然后赶快去泡热温泉,让人暖和过来。

  B:你的大部分作品都展示了海洋之美,有没有想过拍摄海洋生物的灭亡?

  D:的确考虑过,尤其是从保护海洋的角度。不过你要是告诉别人怎么保护海洋之前,你首先要展现给别人看的是海洋有多么美。

  B:现在中国人越来越多喜欢钓鱼、潜水、冲浪,这些活动对海洋有没有实质伤害?除了不吃鱼翅之外,我们个人应该注意些什么?

  D:就说捕鱼吧,不要过度捕捞,过度捕捞真的会影响海洋。第二,大气当中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二氧化碳被海水吸收了,海水的化学成分就会变成酸性。这会影响到海洋的生物,像珊瑚虫,它原来自己身体会分泌出钙质的东西,就是形成珊瑚的东西。在酸性的海水当中它就会融化掉,就会变白并死掉。这是整个生物链当中最底层的一层,它会影响到整个海洋这个生物链。澳大利亚和全球的一些科学家预计到2050年澳大利亚大堡礁的珊瑚会面目全非,100年以后就会完全没有了。不管是澳大利亚也好,其他地方也好,这些珊瑚可能就都没有了。那样的话可能真的是一场灾难。中国人很多,有10多亿人口和3亿屋顶,你家里住的房子、工厂,各种各样的建筑的屋顶如果都用上太阳能,用什么光伏之类的,假如大家都用小排量的汽车,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这也是保护环境。

  “中国缺乏海洋文化”

  B:你吃海鲜吗?

  D:我吃海鲜,但是我吃的海鲜都是可以人工养殖的或者可以捕获的,是可再生的,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没有让任何东西灭绝。

  B:你吃过鱼翅吗?什么时候?在哪里?觉得味道怎么样?

  D:那是1992或1993年,在中国。菜单上写着鱼翅汤,有人为我点了这道菜,还问我喜不喜欢?我吃不出什么不同的味道,我是一个西方人,就像问一个中国人喝赤霞珠和梅乐有什么不同一样,连我自己都分辨不出有什么不同。实际上,一个西方人很难跟一个亚洲人说“你们必须停止这种做法”。我的意思是亚洲人自己说“我们不能再这么做了”会更好。不,你必须停止这么做。另一方面,我一整天都在说这个。现在说已经太晚了,彬彬有礼、尊重不同的文化已经太晚了。如果我们有了说服人们的方法,那就是摄影。我们不能干坐在那里写一些关于鲨鱼的东西,直到时间所剩无几。

  B:你觉得一个城市应该怎样保持旅游发展和动物保护之间的平衡呢?

  D:一个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一个系统的平衡。我觉得不论哪一个城市,首先要有污水处理系统,避免未经处理的污水排进周围的海洋。第二就是,海洋动物的数量依赖的是强大而健康的鱼群,码头捕鱼不能泛滥,第三点, 打个比方说,在佛罗里达州的海龟,如果你控制了城市海滩的光,晚上的人行道不要使用大灯,把公寓的灯光调暗一点,那么就可以保护城市海滩了,因为大部分海滩是海龟产卵的地方。

  B:你如何评价中国人的海洋保护意识?我记得你曾经说过:中国有狭长的海岸线,从郑和下西洋开始对海洋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

  D:在中国,很多人曾靠海谋生,比如上海人、广东人,但跟海洋并不亲密。住在黄海、东海或南海附近的人,对海洋也没有什么兴趣。我觉得中国是一个缺乏海洋文化的国家。在中国的艺术作品里,比如陶瓷、瓦罐、盘子上面,几乎没有海洋动物的影子。

  B:能否说得具体一点?

  D:明朝的瓷器和字画都是关于山水、人物画像和鸟, 如果有鱼的话就是小鱼, 大多数是淡水鱼,实际上几乎全世界都是淡水鱼、鲤鱼和鳟鱼,大部分不是海里的鱼,所以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视赖以生存的海。

  “照片第一,推销第二”

  B:如果一个人想要成为伟大的自然摄影师,需要有什么样的素质?

  D:很多人说过想成为自然摄影师,《国家地理》签约摄影师,我跟他们说:你要跟着兴趣走。你要找到一个感情上和精神上相通的思路,找到令人感兴趣的拍摄对象,光线充足、姿态和色彩丰富以及具有震撼感等等。

  B:有人说,在当今时代,优秀的摄影师同时还必须是优秀的讲述者和优秀的推销者,这样他们的作品才能得到推广。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

  D:这种观点完全正确,不过最重要的原则还是照片第一,推销第二。我见到过许多人都想成为摄影师,他们都问我:怎样才能找到摄影师的工作?怎样才能成为自然摄影师?如果你的作品并不突出,不十分优秀,为什么你还要问这些问题?我认识一些以摄影为第二职业的人,他们赚了很多钱,经济状况很好,然后他们就对我说,“我想成为《国家地理》摄影师”。我看过他们的照片,确实照得不错,但是没有特别的东西在里面,我就对他们说,“这些照片还不够好”。我说,现在你所关心的应该是如何拍摄更好的照片,使自己感觉更有把握、更有激情??激情用在这里可能不太恰当,但绝不是关心自己如何成为一名《国家地理》摄影师。

  B:与照片相比,你是否认为《功夫熊猫》和奥斯卡获奖影片《海豚湾》一类的电影能够给人们带来更大的影响?

  D:静态图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发挥影响力。《海豚湾》取得了很大成功。不过,谈到海豚,你能够记起的仍是一张张静态的照片,而不是动态的图像,因此人类记忆的基本构成模块始终是静态的图片。电影、视频以情感为对象,静态图片以记忆为对象。静态图片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如此重要的地位,当福岛海啸横扫一切的时候,人们急切寻找自己的宠物,之后??甚至早于在榻榻米下翻寻金饰的藏身处,他们就开始寻找照片,家人的照片、宠物的照片、住宅的照片、生活的照片,这正是我们所依赖的事物,改变了我们的思想,令我们缅怀的事物。照片记录下了我们初涉社会的时间,记下美妙的宁静时刻,记下我们的成就。

  如今,我们也在互联网欣赏照片,但它节奏太快,就像看电影一样。人们依旧希望有一张能够置于掌心把玩,或者放在皮夹里的照片。现在我们开始在手机中保存照片,我们仍然需要能够把握的东西,我想这种感觉不会改变,永远都不会改变。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小海豚顶起水母充当礼帽

  科学网(kexue.com)讯 英国人戴帽子拿雨伞已经成了常规,来到英国的人士也常常回去模仿,可是如今连动物竟然也模仿上了带帽子。

  英国有一名摄影师克里斯·威尔森(Chris Wilson)日前在苏格兰拍到一只瓶鼻海豚浮出水面时,竟然戴着一顶晶莹剔透的水母帽!

  这名46岁摄影师克里斯·威尔森(Chris Wilson)来自德文郡,日前他到马里湾(Moray Firth)拍摄时,发现一只刚浮出水面的海豚头上竟然顶着水母帽,但是后来为了和其他玩伴嬉闹,它就迅速摆脱这个新造型,将水母如同丢飞盘似的甩进海中。威尔森表示,有些海豚会将水母丢来丢去,但不清楚是要吃掉它们,还是纯粹因为好玩。

  威尔森也指出,该水域时常会有许多海豚聚集,捕食鲑鱼和海鳟鱼,就算海中也存在相当多的水母,但这样的情况仍很少见,而且可以看出海豚并不心疼将水母甩回海里。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8月2日消息,美国旧金山艺术家坦尼亚·瓦拉奇(Tanya Vlach)在2005年的一场车祸中失去左眼,作为一个受欢迎的视觉艺术家来说,这是个严重的打击,当她从意志消沉中走出啦,她突发奇想,在眼中安装一个摄像头来代替眼球。


艺术家坦尼亚

  坦尼亚希望在2011年内完成她的设想,使自己想科幻影片《终结者》中的机器人一样拥有一只"摄像眼"。这个"摄像眼"配有独立的应用软件,可以从外部控制其活动。她希望这只神奇的眼睛可以激活传感器,拍摄静态图像,通过手机等应用软件查看这些照片,同时还具有面部识别功能,可以随着光线强弱改变瞳孔,可以记忆地理坐标等等。就如同在眼睛里邀请了小摄影师入住,它可以留住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普通假眼球


摄像头眼球

  如果这只"摄像眼"实现了诸多作用,它将彻底改变失去眼睛的残疾人患者,这项技术还可应用于军事领域。由于这样一个"愿望清单"并不便宜,坦尼亚目前已经通过科学团体筹集了约10万人民币的资金援助,研发她理想中的"摄像眼"。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母牛在鳄鱼池中淡定行走

  科学网(kexue.com)讯 初生牛犊不怕虎想必都知道这句话,可是谁有真正相信呢。如今这句话看来要改词了,初生牛犊不怕鳄。

  美国一名摄影师在巴西的潘特纳尔(Pantanal)湿地,拍摄到一只母牛若无其事在走秀,但重点是它脚底下都是鳄鱼,摄影师大赞,母牛真是勇气可佳。

  《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道,照片拍摄者是来自美国维吉尼亚州(Virginia)的50岁罗伯(Robert Mooney)。他表示,当我看到这只牛走在布满鳄鱼的湿地上,这一幕太令我惊讶了!

  根据维基百科介绍,潘特纳尔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位于巴西西部的马托格罗索州(Mato Grosso),占地面积达到24万2000平方公里,生态相当丰富,有超过3500种植物、650种鸟类和400种鱼类生存其中。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爬上爬下的小棕熊。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7月29日消息,这些不满一岁的幼崽们在森林爬上爬下,跳舞打闹,充满着活力,在妈妈的哺育下健康成长着。这是英国摄影师朱·考克斯(Jules Cox)在芬兰森林里拍到的,他们距离很近,使得摄影师连小熊蓬松的毛都拍得清清楚楚。他说:”它们很开心的玩耍,打闹着。丝毫没被我影响。“


两只蓬松的小棕熊在玩打着。


年轻的幼崽大部分时间在战斗着或攀爬着。

  今年40岁的考克斯来自伦敦,他隐藏在小木船里,由于隐蔽的好很多熊从他身边经过,都没有发现他的存在,经过5天的守候,他很幸运地拍到这一家庭。”他们都是不满一岁的幼崽,活泼可爱,我很高兴和幸运地拍到它们这么多可爱的动作。我的镜头都藏在丛林深处的小型树木中,我必须在这无休止的等待着,它们活动的高峰期通常在凌晨。我每天只能休息五个小时,不过幸运的是,我的等待是值得的。“


在妈妈的带领下,小熊们玩的不亦乐乎。

  (科学网-kexue.com 玛格)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3 页,共 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