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新浪环球地理讯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1月28日报道,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73秒钟后在空中解体,机上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美宇航局由此停飞了所有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当时究竟遭遇了怎样的状况,一直被重重迷雾所包围。如今,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25周年之际,有关这起悲剧的五大谜团终于一一破解。

  谜团一:“挑战者”号是否爆炸

谜团一:“挑战者”号是否爆炸谜团一:“挑战者”号是否爆炸

  1986年1月28日上午,“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时,水汽笼罩在发射台周围。在这起悲剧中,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其中包括高中教师克里斯塔·麦考利芙,也使得美宇航局载人航天探索项目暂时陷入停顿。

  围绕“挑战者”号失事的错误说法有许多,例如,一个被公众经常提及的说法是,“挑战者”号在从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73秒以后爆炸。美国国家航空与太空博物馆航天飞机分馆馆长瓦莱莉·尼尔(Valerie Neal)说:“航天飞机本身并没有爆炸。我认为,之所以产生这样的误解,是因为它看上去像爆炸,而媒体又称之为爆炸。”甚至连美宇航局官员也在悲剧发生后称这起事件为爆炸。例如,美宇航局公关部门主管史蒂夫·尼斯比特当时说,“我们收到飞行动力学官员的报告,称航天飞机已经爆炸。”

  尼尔说,事后调查发现,“挑战者”号当时发生的情况其实远比想象的复杂。航天飞机的外挂燃料箱受损,液态氢和液态氧推进剂全部释放出来,这两种化学物混在一起后开始燃烧,结果在距地面数千英尺的高空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火球。不过,“挑战者”号此时尚完好无损,仍在升空,但很快变得不稳定起来。

  尼尔说:“‘挑战者’号轨道飞行器竭力保持预定飞行路线,因为它感觉到下面发生了什么异常情况。最终,它与燃料箱脱离,速度立即升了上去,但是,没有了推进器和燃料箱,轨道飞行器无法承受空气动力的冲击。机尾和主发动机脱落,接着,两个机翼也跟着分离,乘员舱和机身前部与有效载荷舱分离,它们从天而降,坠入水中后加速分解。”

  谜团二:“挑战者”号机组是否当场死亡

谜团二:“挑战者”号机组是否当场死亡谜团二:“挑战者”号机组是否当场死亡

  1986年1月27日,“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的七名宇航员在前往发射台时面带微笑面对镜头。

  另一个说法则是,“挑战者”号的七名宇航员在航天飞机“爆炸”后当场死亡。实际上,他们并不是被炸死的,也不是在航天飞机分解时当场死亡。虽然机组人员死亡的准确原因并不清楚,但许多专家如今认为,七名宇航员最初还活着,直到乘员舱以每小时超过200英里(约合每小时321公里)的速度坠入大西洋以后才丧命。

  尼尔说:“在遗体被发现时,他们仍绑在座位上。”宇航员们在生命最后时刻是否神志还清醒,目前还是一个谜。美宇航局的一份医学调查报告称,“由于乘员舱压力在飞行中丧失,宇航员可能失去了知觉,但我们对此不敢肯定。”

  谜团三:数百万人是否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悲剧

 谜团三:数百万人是否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悲剧 谜团三:数百万人是否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悲剧

  尼尔说,在灾难发生数小时乃至数天以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画面在全美各大电视网“不间断地反复播出”,这或许解释了为何那么多人“记得”通过电视直播目睹了“挑战者”号毁灭过程,而事实上,他们看到的可能只是重播。尼尔说:“大多数通过电视直播看到悲剧发生是一种误解。”

  首先,当时美国大多数收视率很高的电视台并没有直播“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发射。其次,“挑战者”号是在美国东部时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发射的,当时全美大部分人还在工作中。而通过电视直播目睹那场悲剧的少数观众,是通过卫星天线在美宇航局电视频道或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观看了这一幕,而当时,卫星天线的用户相对较少。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华网里斯本11月7日电(记者陈鹤高 刘东凯)国家主席胡锦涛7日在里斯本会见了葡萄牙总理苏格拉底,就进一步发展两国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深入交换意见。


  胡锦涛指出,近年来,中葡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势头良好。两国高层交往频繁,人员往来密切,政治互信不断增强。两国经贸合作快速发展,文化、教育、科技、司法等领域交流富有成果,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保持良好沟通和合作。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葡关系,愿同葡方发展友好合作,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将中葡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推向更高水平。


  胡锦涛强调,中葡务实合作是双边关系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双方可以重点推进以下合作。一是挖掘合作潜力,深化经贸关系。充分发挥两国经贸混委会等合作机制作用,为两国企业开展交流合作提供更多渠道和平台。中方欢迎葡萄牙企业积极开拓中国市场,扩大葡萄牙优势产品对华出口。中方支持两国企业扩大相互投资、开展技术合作、共同研发新产品。中国将继续保障葡资企业在华合法经营。二是发挥各自优势,开拓新兴领域。积极探索扩大合作新领域、新方式、新途径,加强双方港口物流、高新技术、环保、可再生能源、旅游等领域合作,推动中国同葡萄牙等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三是密切人文交流,增进双方友谊。落实好文化交流执行计划工作,推动文化交流项目。继续做好孔子学院和中国有关大学葡语教学工作,努力开展青年交流。加强科研机构、智库、媒体友好交流,扩大两国地方和民间交往,丰富双边关系内涵。葡萄牙是欧盟重要成员,希望葡方为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苏格拉底完全同意胡锦涛关于进一步发展双边关系的重要意见。他表示,胡锦涛主席这次对葡萄牙的国事访问具有高度政治意义。葡中两国关系源远流长。发展对华友好合作是葡萄牙外交政策的优先考虑。葡中两国不仅拥有良好政治关系,而且在其他领域保持良好合作。双方经贸合作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同时面临一些挑战。双方签署的一系列合作协议体现了两国经贸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葡方愿意加强两国贸易和双向投资,深化能源、旅游、物流、交通等领域合作,促进文化和语言交流。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已经成为加强葡中关系的重要机制。葡方愿意继续为促进中国同葡语国家的经贸往来发挥积极作用,努力推动中国同欧盟的交流合作。葡方愿意同中方一道,推动葡中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向前发展。


  会见后,两国领导人出席两国有关合作文件签字仪式并共同会见记者。中午,胡锦涛出席苏格拉底总理举行的午宴。


  会见前,胡锦涛会见了中国驻葡萄牙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华侨华人和留学生代表。


  令计划、王沪宁、戴秉国等参加上述活动。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