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林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18日发表书面讲话,授权王储萨勒曼·本·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全权负责开启全国对话,召集各派解决眼下巴林面临的危机。
当天早些时候,部署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主要地点的军警再次与反政府示威者发生冲突,数十名示威者在冲突中受伤。
呼吁对话
国王哈马德在书面讲话中说,他已经授权萨勒曼王储全权负责对话事宜,召集“所有派别”举行全国对话。他说,萨勒曼王储将顾及“所有派别民众的希望和热望”。
书面讲话发表后,萨勒曼王储出现在巴林电视台画面中。
他说:“我尊重维法克,我尊重所有其他人。今天是我们坐下来对话的时候,而不是斗争。”
维法克是指巴林全国伊斯兰协会,主要代表什叶派利益,17日宣布退出议会。
哈马德国王和萨勒曼王储先后发表讲话后,一些政府支持者上街表示欢迎。当地电视台画面显示,数百人以挥舞国旗、开车巡游的方式对国王及政府表示拥护。
二次清场
此前一天,巴林警察在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采取强制清场措施,驱散了连日来在广场集会的数千名示威者。巴林政府官员称,警方行动是为了挽救巴林,使之不会陷入“宗教派系斗争的深渊”。
自本月14日以来占据珍珠广场举行集会抗议活动的示威者大多为什叶派,他们在集会中要求政府下台,呼吁各宗派获得“更加公正公平权利”。
巴林政府的清场行动受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支持。
不过按路透社说法,清场行动后不久,17日晚至18日上午,一些示威者再次聚集珍珠广场及周边地区。18日早些时候,示威者举行公众葬礼,悼念在17日清场行动中死亡的4名示威者。
18日,巴林安全部队和警察在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与示威者发生冲突。冲突中时现枪声。
多人受伤
政府医疗部门官员说,18日的冲突至少导致60名示威者入院治疗。
麦纳麦萨勒曼尼亚医院门诊部副主任阿里·易卜拉欣告诉美联社记者,这家医院收治至少66名在冲突中受伤的示威者,其中4人伤势严重。
在此前一天的清场行动中,4名示威者死亡,231人受伤。
18日冲突后,巴林全国伊斯兰协会谴责军方对示威者动用枪械。
当晚,军警再次控制珍珠广场。麦纳麦街头暂时恢复平静。警方把守城市主要道口,军用直升机在城市上空盘旋。
巴林连日骚乱后,英国政府18日宣布,暂时吊销对巴林的武器出口许可。
英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说,在过去9个月间,依照对巴林的武器出口许可,英国向巴林出口了一批军用和警用物资,包括催泪类枪械和防暴装备。但在现局势下,英国政府决定吊销出口许可。(凌朔)
据英国《卫报》今晨报道,北京时间19日凌晨,巴林首都麦纳麦市中心的珍珠广场上,上千名反政府民众举行集会示威。
巴林政府驻守军警和警察随后向示威人群发射催泪瓦斯,警告无效后向人群实弹射击,至少50人受伤。报道称,军警开枪是得到了巴林皇室的许可。
18日上午,包括巴林妇女在内的上千民众聚集在一个清真寺内,为前一天在军警清场活动中身亡的示威者举行葬礼。葬礼持续到晚上,一名示威者说,“此前我们只是要求首相辞职,但现在我们要求整个统治巴林的家族都离开”。另一名参加葬礼名叫阿里的公务员称,“政府已经让我们的信心动摇,现在人们的愤怒达到了顶峰。”
有视频显示,军方的坦克依然在麦纳麦街头巡逻。报道称,葬礼队伍弥漫反政府情绪,甚至喊出“结束王权”的口号,呼吁推翻君主制。
巴林示威活动自本月14日开始,警方17日凌晨进行了清场行动,军警使用武器,导致至少5人丧生,200人受伤。编译/记者 郭悦
示威活动进入第5天 巴林国王呼吁全面对话
据新华社电 巴林政府19日发表声明说,巴林王储已下令所有军队撤离巴林街道。当天,巴林军队和装甲车撤离示威者先前主要聚集的珍珠广场。
巴林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18日授权王储萨勒曼·本·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全权负责开启全国对话,召集各派解决眼下巴林面临的危机。
警察继续维持秩序
但示威团体19日拒绝王室的对话要求,要求军队先行撤离。几小时后,巴林军队和装甲车从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撤离。
巴林政府当天发表声明说,身为武装部队副总司令的王储萨勒曼已经下令,要求所有军队立即从巴林街道撤离,警察部队将“继续监督法律和秩序”。
按路透社说法,军队撤离后,少量示威者试图重新进入珍珠广场,但警方发射催泪弹迫使对方离开。
18日早些时候,部署在巴林首都麦纳麦主要地点的军警再次与反政府示威者发生冲突,数十名示威者在冲突中受伤。
巴林国王哈马德18日在书面讲话中说,他已经授权萨勒曼王储全权负责对话事宜。他说,萨勒曼王储将顾及“所有派别民众的希望和热望”。
此前一天,巴林警察在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采取强制清场措施,驱散了连日来在广场集会的数千名示威者。巴林政府官员称,警方行动是为了挽救巴林,使之不会陷入“宗教派系斗争的深渊”。
自本月14日以来占据珍珠广场举行集会抗议活动的示威者大多为什叶派,他们在集会中要求政府下台,呼吁各宗派获得“更加公正公平权利”。
当地时间16日晚,为尽快平息反政府示威浪潮,坦克和武装直升机开进巴林首都麦纳麦。次日,军警进入示威者占据的广场,实施清场行动。当地医疗人员称,清场导致军警和示威民众发生了冲突,至少造成3人死亡(编者注:据新华网最新报道,死亡人数已升至4人)。
示威者要求公平权
巴林位于波斯湾上,国土面积只有660多平方公里,人口不到50万。美国第五舰队长期驻扎在该国。
突尼斯和埃及发生动荡以来,巴林政局也出现了不稳。巴林人口大多数为什叶派穆斯林,而王室则为占人口少数的逊尼派。什叶派认为自己在政治权利、住房和就业等方面长期受到歧视,他们也成为近日来巴林街头反政府示威的主力。示威者要求公平对待各个教派、政府辞职和公平选举。
在连日的示威中,上千名示威者占据了首都麦纳麦市中心的珍珠广场,并搭起了帐篷打算长期据守,直到政府答应示威者的要求。巴林警方曾一度进入广场,并与示威者发生了冲突,导致数人伤亡。之后警方撤离,而示威者也源源不断地加入。
目击者称,珍珠广场的帐篷群里竖立起了很多标语,有的写着“一人一票,参加选举”,有的写着“军队属于人民而不是王室”,还有的要求“美国第五舰队滚回去”。
政府给民众发短信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16日晚些时候,巴林国家安全委员会召开了一次会议,随后宣布紧急状态。不久后,坦克开上麦纳麦主要大街,军警在不少地方布置了铁丝网封锁道路。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在空中来回巡逻。一名匿名官员对媒体称,紧急状态令只是“为迫使示威者回家”。
不少民众也接到了政府发来的短信,上面写着:“巴林很多地方存在潜在冲突可能,内政部警告公民不要外出。”
议员流泪反对武力
17日,全副武装的军警来到珍珠广场实施清场行动。警方用高音喇叭向广场上的示威者喊话,称示威者在珍珠广场搭建帐篷露营的行为属于非法,须立即拆除。据报道,在清场过程中,军警与示威者发生冲突,造成伤亡。巴林政府还没有公布伤亡情况,但医疗人员称,至少有3人死亡,另有数人受伤,很多人伤势严重。
当天巴林议会也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同意了政府行动,但反对派议员抵制与会。据悉,有不少议员也不赞同对示威者使用武力,有些议员还流下眼泪。(张乐)
■ 亲历
军警清晨包围示威区
一名叫做马哈茂德·曼苏里的示威者说,军警17日早晨闯入了示威地点的一处帐篷区,将其包围。在有些帐篷内,妇女和儿童还在熟睡。
曼苏里称,当发现被军警包围时,有示威者高喊:“我们是和平的”,但是却遭到警棍殴打。
巴林一个非政府组织的负责人穆罕默德·马斯卡提也是示威者之一,清场时他正在广场上。他对媒体称:“人们被包围在中间,在遭到来自两边的夹击后,人们便四散奔逃。”
据报道,军警发射催泪瓦斯和橡皮子弹,试图驱散那些依然停留在广场上的示威者,有很多示威者则用石块等向警方还击。
截至17日晚,军警的清场行动已经基本结束。目击者称,警方仍在清理东倒西歪的帐篷,广场附近的街路上尽是碎玻璃、催泪瓦斯的罐子和其他杂物。(张乐)
■ 链接
许多国家把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事情看作是一个试验场,它们认为我们社会所经历的是它们所称的‘民主’,但它们所称的民主却是双重标准的。
———阿尔及利亚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贝勒哈代姆
阿尔及利亚要美法“自制”
阿执政党称,很多国家把“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事情看作一个试验场”
据新华社电 阿尔及利亚总统联盟执政三党(民族解放阵线、全国民主联盟、争取和平社会运动)16日谴责外国干涉阿内政。
民族解放阵线总书记贝勒哈代姆在当天说,许多国家把阿拉伯世界发生的事情看作是一个试验场,“它们认为我们社会所经历的是它们所称的‘民主’,但它们所称的民主却是双重标准的”。贝勒哈代姆说,那些要求阿尔及利亚保持克制的国家应首先做到“自制”。
阿政府总理乌叶海亚说,阿尔及利亚人不会接受任何人对他发号施令。
阿主要合法政党之一的劳工党15日也发表声明说,阿尔及利亚的问题应由阿尔及利亚人自己来解决。“绝大多数”阿尔及利亚人会阻止外国对阿内部事务进行干涉。劳工党在声明中要求美国、德国和法国保持“克制”。据报道,美国与德国13日呼吁阿尔及利亚政府对示威活动保持克制。法国政府14日呼吁阿政府允许民众进行反政府游行示威。
阿外交部长迈德勒西14日说,组织发起12日首都阿尔及尔集会游行的团体并不代表大多数阿尔及利亚人。阿安全部门“理智地”应对了集会游行者的挑衅行为,并释放了所有集会中的被捕者。
□晚报综合报道
据外媒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女记者拉腊·洛根在埃及解放广场采访时遭暴徒围攻和性侵,目前她已返回美国接受治疗。
不幸发生于11日。据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表的声明称,当时埃及副总统苏莱曼刚宣布总统穆巴拉克辞职,洛根和摄制组及保安人员到解放广场采访。不料在庆祝人群中,洛根和其他人员突然被大约二百名暴徒包围。
随后,洛根和摄像师遭暴徒分开,她遭到殴打和性侵,后来被一批妇女和大约20名埃及士兵救出。目前这位女记者已经飞回美国接受康复治疗。
洛根在2001年美国向阿富汗出兵初期以及随后的伊拉克战争中为英国GMTV采访战地新闻而出名,2002年加入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据悉,她目前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首席驻外记者,也是该公司《六十分钟》时事杂志撰稿人之一。
对于洛根遭遇的不幸,白宫发言人卡尼16日表示,这一事件无法被容忍,暴行必须被追究。 “对记者的骚扰、拘禁、暴力是无法被容忍的,这些暴徒的暴行需要被追究。这是我们一贯的立场,”卡尼说。
新华网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凌朔)埃及总统穆罕默德·胡斯尼·穆巴拉克的支持者2日午后开始出现在开罗等地街头,与反对派抗议者发生肢体对抗,局部地区冲突严重。军警保持克制,在维持秩序过程中没有动用武力。
局部对抗
当地时间2日午后,穆巴拉克支持者向开罗市中心解放广场集中,与先前数日占据广场的反对派集会者形成对峙。
数十名穆巴拉克支持者骑马和骆驼沿着一条马路向市中心聚集,半路遭对方拦截,至少6名骑马者被拖下马并遭殴打。警方随后赶赴现场将马和骆驼清理出集会场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直播画面显示,双方在广场两端入口处出现肢体对抗,双方互动棍棒,互投石块。冲突过程中,有人向人群释放催泪瓦斯,但施放者不明。
广场附近的埃及国家博物馆遭至少4枚燃烧瓶袭击,但没有受严重损坏。军方派出消防车灭火。
反对派集会者指责对方“实为便衣警察”,内政部随即公开否认,称没有警员卷入双方阵营。
尽管双方均有人呼吁军方介入,但截至北京时间3日晨,军队保持克制,仅在广场周边地区部署兵力。同时,军方发言人否认有军人在当天活动中朝天鸣枪。
军队克制
埃及武装部队当天以声明形式警告示威者,双方诉求已经表达清楚,下一步需要冷静,如果局势进一步恶化,军队有责任“清场”。
一名军方发言人说:“军队呼吁抗议者尽快回家,恢复社会安全和稳定。”
距离解放广场数百米的奥马尔·马克拉姆清真寺眼下用作临时医院。这座临时医院的急救医生莫纳·米纳2日晚间告诉媒体记者,当天“收治至少1500名伤员”,大多数人被棍棒打伤或者被砖石砸伤。
但埃及国家电视台当天晚间援引卫生部门统计数字,在2日集会活动中,共有611人受伤,3人死亡。死者中包括一名不慎坠桥而亡的士兵。
1日晚间,穆巴拉克发表全国电视讲话,宣布今年9月本届任期结束后不再连任,承诺在未来数月内调整修改总统选举相关法律,以使总统权力顺利交接。
但反对派阵营对穆巴拉克的决定不满,继续要求穆巴拉克下台,并设定2月4日为最终期限,威胁届时将把集会中心由解放广场移至总统府。
穆巴拉克支持者则打出标语,“为了维护国家稳定,对穆巴拉克说好”。一些支持者在当天集会中高喊:“穆巴拉克已经承诺不会久留,你们(反对派)还想要什么?你们必须离开,否则就会流血。”
讨要和平
美联社记者现场估测,与反对派示威者发生冲突的穆巴拉克支持者只有数百人,地点局限于解放广场,而在城市其他地点集会的绝大多数穆巴拉克支持者以和平方式表达他们对总统的尊重和支持。
在开罗一些商业区,一些人举着穆巴拉克的画像,打出“穆巴拉克,我们爱你”的标语。
一些集会者告诉美联社记者,埃及上世纪中叶后历经几次战争,最终实现数十年的相对和平,穆巴拉克“功不可没”。另一些人则对反对派自上月25日开始的反政府集会表示“羞辱”,认为他们破坏了穆巴拉克这位“埃及的符号式人物”。
“自法老王朝开始,埃及就是一个稳定的国家,”现年58岁的退役士兵萨米尔·哈米德告诉美联社记者,“现在那些示威者想让我们成为一个……穷困的战争国家。”
哈米德说,30年前,他艰难维系生命,每天只为寻找一个面包充饥,而穆巴拉克上台后,他的生活状态获得改观。
美联社记者采访数十名穆巴拉克支持者,大多数人更多表达的是担心,这种担心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支持谁或反对谁,而是担心埃及下一步是否会陷入暴力和混乱的漩涡。
“那些聚集在广场上的年轻人必须离开,”现年30岁的艾哈迈德·哈里尔说,“呆在家中的妇女们正担惊受怕,我们只要和平。”
现年41岁的法蒂玛·沙尔说:“穆巴拉克不是那个擦阿拉丁神灯的人,任何疾病不能通过去除某个基因就能治愈。我们必须给政府时间,让权力和平过渡。”
南太平洋岛国瓦努阿图附近海域26日遭遇地震,并发生小规模海啸。地震及海啸没有人员伤亡报告,却让人忆及6年前同一天发生的印度洋海啸。
地震引发海啸
瓦努阿图附近海域地震发生于当地时间26日零时过后不久。美国地质勘探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地震震中位于瓦努阿图首都维拉港以南225公里处,震源在海床以下大约24公里处。
美国地质勘探局最先公布地震震级为里氏7.6级,随后修正为里氏7.3级。按地质勘探局说法,首次地震后发生多次余震,其中最强烈一次震级为里氏6.2级。
地震发生后,位于美国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向瓦努阿图、新喀里多尼亚和斐济发布海啸预警。“海平面读数确认(地震)引发海啸,”中心发布的公告说,“这次海啸可能对震中附近地区造成破坏。”
不过,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随后测得瓦努阿图附近海域浪高仅比正常水平高15厘米,随即取消警告。
瓦努阿图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多发带,过去多次发生强烈地震。今年8月10日,瓦努阿图发生里氏7.5级地震,触发小规模海啸。
尚无人员伤亡
尚无民众在地震中遇难或受伤的报告。
维拉港“美拉尼西亚维拉港酒店”工作人员贾奇·菲利普告诉法新社记者,地震发生时,酒店内正举行圣诞节庆祝活动。
“我们中一些人跑到外面,站在那里盯着大海看了几分钟,但什么也没发生,”菲利普说,“没有损失或伤亡。”
维拉港“魔法岛酒店”一名工作人员说:“我们肯定感觉到地震,但没有收到发生海啸的通知。”
26日恰逢印度洋海啸发生6周年。2004年12月26日,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强震触发大规模海啸,波及多个国家,超过20万人死亡或失踪。那场灾难促使多国建立海啸预警机制。
林昊(新华社专稿)
■ 相关新闻
新西兰遭遇4.9级地震
瓦努阿图发生地震后,新西兰南岛城市克赖斯特彻奇26日凌晨至傍晚发生多次小规模地震。新西兰地质和核科学研究所录得数据显示,其中最强烈一次地震发生于上午,震级为里氏4.9级,震中距市中心大约5公里。
克赖斯特彻奇不少民众当天趁节日大减价外出购物。地震发生后,地方政府疏散市内主要商场,封锁数个街区。
警方说,地震未造成人员伤亡。不过,市中心至少20栋建筑受损。
美联社援引地震研究人员的话报道,26日一系列小规模地震是今年9月4日强烈地震的余震。
新西兰南岛9月4日发生里氏7.1级地震,克赖斯特彻奇受灾最严重,但没有人死亡。9月以来已发生超过3600次余震。
(林昊)
■ 相关新闻
多国民众纪念海啸6周年
26日是2004年席卷印度洋多国的海啸发生6周年纪念日,海啸造成灾难的沿岸国家——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和印度等国民众纷纷举行纪念仪式,悼念在灾难中死去的亲人。此外,还有一些固执的幸存者依然在等待失踪亲人的消息。
斯里兰卡官方的纪念仪式在首都科伦坡举行。政府官员和遇难民众家属上百人出席了仪式。这个纪念日已经被宣布为国家安全日,每到这个日子,斯里兰卡官方都会提醒民众注意海啸和其他突发事件。
斯里兰卡民众也自发的聚集到海边,来到当年海啸发生地,将一束束鲜花放在沙滩上,并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在海啸影响的重灾区印度尼西亚的亚齐等地,当地政府、非政府组织和民众设计了各种纪念活动表达哀思。比如在亚齐最大的清真寺广场前,人们用黄色和白色的纸做成了上千朵纸花,并将它们插在了地上,以此象征逝去亡灵将和这片土地同在,很多在海啸中失去亲人的民众看到“花海”都热泪盈眶。
虽然海啸过去了6年,但一些人坚持认为还能等到失踪亲人的消息。拉维·萨卡尔就是其中之一。他8岁的儿子阿普瓦被海啸卷走,萨卡尔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孩子今年应该14岁了,不仅活着而且生活得很好,因为有警察对他讲,孩子在海啸中幸存,后来被其他人带走了。
(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