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8月29日消息印度尼西亚偏远岛屿苏拉威西岛发现一种新黄蜂,被称之为“战士黄蜂”。这个可怕的黄蜂家族新成员颚部巨大,长度超过前腿。如果遭到它们的攻击,绝对是一场噩梦。这种黄蜂绰号“科莫多龙”,雄蜂的身长可达到2.5英寸(约合6.35厘米)。
在最近对苏拉威西岛进行考察时,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昆虫学系昆虫学家林恩-希姆塞遭遇“科莫多龙”。她表示之所以选择“战士黄蜂”这个文字是因为巨大的下颚让人联想到日本忍者。这位同样身为伯哈特昆虫博物馆负责人的昆虫学家说:“它的下颚非常巨大,闭合后将头部的一侧完全包裹。雄蜂下颚打开时的长度超过前腿。我不知道它们如何行走。”
让人感到庆幸的是,战士黄蜂更喜欢吃昆虫,但如果受到人类的威胁,它们也会发动攻击,在人的皮肤上留下一个大伤疤。希姆塞打算将其命名为“加鲁达”,这个名字来源于传说中一种半人半鹰的神兽,是印尼的一个国家标志。据悉,这种黄蜂是在苏拉威西岛东南部的麦康迦山(Mekongga Mountains)地区发现的。
苏拉威西岛位于婆罗洲和新几内亚岛之间,是一座很少有人探索的岛屿。希姆塞将其称之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三大岛屿之一,另外两个是澳大利亚和马达加斯加。除了巨大的黄蜂外,这座岛屿还生活着小野牛和殖民蜘蛛,所编织的巨网面积可达到数英亩。
希姆塞和一组研究人员获得为期5年总额250万英镑(约合407万美元)的经费,用于研究苏拉威西岛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迄今为止,她已经三次到岛上考察,据她估计,所能发现的新物种可达到数百种,甚至数千种。希姆塞希望战士黄蜂以及其他惊人新物种的发现能够提高公众的意识,关注这一地区独特而宝贵的生态环境。她说:“目前正在磋商建立一个生物圈保护区,保护这座岛屿。苏拉威西岛上生活着很多罕见的濒危物种,可能是绝大多数人从未见过的。”(秋凌)
鲸鱼搁浅在海岸
鲸鱼搁浅在海岸
近日在英国一个景区的海岸上有一条巨大的鲸被冲上了海滩,它搁浅在海滩上。这是一条须鲸,体长55英尺(约合16.7米)是世界上体型第二大的动物,也是一种全球性的濒危动物。
邻近的斯旺西海岸警卫队在大约上午8:30接到电话报警,称有一条巨大的鲸搁浅在鹅卵石海滩上。该警卫队官员称他们认为这条鲸已经死亡1~2天。林因茅斯海岸警卫队目前正在和斯旺西海岸警卫队协商,商议该如何移走这个巨大的鲸类遗体。
须鲸是世界体型第二大的动物,仅次于蓝鲸。它们可以长到85英尺(约合26米)长,体重可达80吨,一般见于南半球,但是也有少量族群生活在北大西洋海域。
来自多塞特郡的游客彼得·奥斯伯恩(PeterOsborne)是最早发现这条鲸鱼的,当时他正在此度假,准备去海边钓鱼。当他发现这个庞然大物后他立即致电林因茅斯海岸警卫队值班室,但是当警员们赶到时,他们发现这头鲸鱼已经死亡。
最初赶到现场的人员包括前林因茅斯海岸警卫队警官安迪·克莱夫顿(Andy Cleverdon)以及现任警卫队员大卫·哈定(DavidHarding)的妻子海蒂·哈定(Heidi Fargher-Harding)。他们都是英国潜水员海洋生物救助组织的医护员。
安迪对记者说:"我检查了过去的纪录,我现在可以确定这是林因茅斯海滩20年来首例鲸鱼搁浅案件。但是我们现在还很难确定这头鲸鱼究竟是在搁浅时便已经死亡还是是在搁浅后才因窒息而死的。"
他说:"我们根据若干特征辨别它的种类,并且认为它可能是一条雌性鲸鱼,不过由于跟锋利的岩石接触,它已经伤痕累累。"
安迪补充说:"这真是让人伤心。"他还说,他们已经和国家历史博物馆取得联系,对方可能会派专家到现场进行尸检,不过这得赶在明天清晨的潮水上涨之前才行。人们还担心第二天清晨的潮水会将这个庞然大物的尸体冲到林因茅斯的港口和防波堤上。
一位英国潜水员海洋生物救助组织的发言人表示,他们将尽力找出这头鲸鱼死亡的真正原因。他说:"高潮位大致出现于下午5点,因此我们可以进行调查的时间不多。这个尸体将会被移交当地议会进行处理,它必须被尽快移走,以免造成对船只和海港的威胁。在这片海域有为数不少的须鲸族群,这头须鲸很有可能便是这一家族的成员。"(晨风)
《变形金刚3》上映,马上去买张票看。其实对这片子完全说不上什么期待,主要是故事情节一直表现的弱智,机器人造型华丽而枝杈太多,特效超级牛但眼花缭乱,整体来说像是一部重金属摇滚时代的MV,所有东西都在那里,想要梳理则相当费劲。而且当年我们看动画片的时候,擎天柱大哥基本是戴着口罩的,在这里他老人家露出一张尖嘴——尖嘴!你能想象吗?
但只要这东西一上映,买票去看就是一种惯性,不看都不行。这就像《哈利·波特》的粉丝一样,哪怕这些年里波特从一个阳光大男孩变成忧郁男子、郝敏从小萝莉到了性感少女,那片子拍得越来越像一般的神怪片,但就是要去看。因为这是一代人的成人礼。
《变形金刚》动画片大概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引进到国内,时机正好在中国开始真正走入一个工业化社会的关口。变形金刚其实就是工业社会的某种代言,巨大的机器人所代表的,是一种工业社会当中的巨大的机械力量。这是一种让人着迷的力量,庞大且操控自如,有着自己的善恶标准,然后能够通过金属构件遨游宇宙,有足够的零件替换的话,几乎可以不朽。
实际上这种动画是对机械大工业的一曲赞歌。当人类掌握了机械之力的时候,机械本身是独立于人类之外而存在的,倾慕其力量的同时,也对这种力量产生了某种畏惧感。变形金刚诞生的年代,正好是这种工业文明开始到达顶峰,同时对于人工智能也开始正式研究的时代,两者的结合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表达。铁甲战士们是人类的一种升级版本,代表着一种潜意识的社会进化方向。
这个时段的机器人想象除了人机互动之外,就是机器人以独立的智慧形态存在,与后来的半机械生命形式机器人有所不同,那是发达国家进入到后工业时代,在技术上与意识上进一步进化的结果,使得生物技术与人工智能高度结合的想象产物。
这就是我们这代人最初受到的工业化教育,正好也赶上了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时间点,就像那时候的重金属摇滚,皮衣与闪亮的金属装饰成了摇滚的象征一样,固定了我们某些审美与未来的思想。现在看着那些巨大的机器人,基本算是一种怀旧了。
中新网6月7日电 据外电最新消息,当地时间7日上午10时45分(北京时间7日下午4时45分左右)开始,利比亚首都的黎波里先后传出4次巨大的爆炸声,据称爆炸地点靠近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的官邸。
据报道,的黎波里一间有外国记者驻扎的酒店能感受到爆炸造成的冲击波,一名法新社通讯员说,自己目击到羽状浓烟从卡扎菲官邸附近区域升起。
报道称,第1次爆炸约在当地时间7日上午10时45分发生,随后又传出3次爆炸。
目前未知人员伤亡情况。
报道指,卡扎菲官邸在过去一段时间里,一直是北约战机的主要轰炸目标。
此外,据称,6日,北约战机空袭了位于的黎波里的利比亚国家通讯机构办公大楼以及军情总部。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5月9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2009年秋季,科考队在墨西哥瓜达鲁普岛沿海捕获了迄今为止体型最大的大白鲨。这头雄性大白鲨长17.9英尺(约合5.5米),打破了此前的纪录。此前的纪录保持者为一头名为“基梅尔”的雌性大白鲨,身长16.8英尺(约合5.1米)。两个纪录均是非官方纪录,未得到正式组织的承认。
新捕获的大白鲨被称之为“阿帕奇”,以国家地理频道节目《鲨鱼冒险家》中船长布莱特·麦克布莱德的宠物狗的名字命名。《鲨鱼冒险家》围绕科学家捕捉和放生大白鲨的工作展开,用以确定这种神秘大型动物的繁殖地和出生地。这个科考小组由海洋保护科学学院院长和常务董事迈克尔·多迈耶领导。
科考队领队克里斯·费舍尔表示,“阿帕奇”重达2吨,被抓住时一直试图挣脱没有倒钩的鱼钩。费舍尔说:“与‘阿帕奇’之间的较量不同于我们此前的任何经历。”拖上船后,研究人员为“阿帕奇”安装卫星追踪标签,提取血液样本,而后将其放生,看着它快速游向远方。他说:“它全身上下都是伤疤和记号,一定是个喜欢惹是生非的家伙。巨大的体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站在它面前,你会觉得自己很渺小。”
费舍尔指出,在大型海洋鱼类家族,雌性的体型往往超过雄性,因为它们要生育和照料下一代。其他专家表示“阿帕奇”的体型在大白鲨中闻所未闻。蒙特里湾水族馆大白鲨研究计划负责人约翰·奥苏利凡说:“这是一头体型巨大的大白鲨,但我怀疑还有体型更大的大白鲨生活在野外。”
大白鲨专家、阿拉斯加渔猎部门渔业研究生物学家肯尼斯·古尔德曼指出:“我此前从未见过体型如此巨大的大白鲨。这是他们安装卫星追踪标签的另一头成年雄性大白鲨。”巨大的体型对科学家来说意义不大,“阿帕奇”的真正价值在于能够帮助揭开大白鲨习性的一系列谜团。
费舍尔表示,他的他的团队正在监视“阿帕奇”的动向。最近的研究显示,太平洋大白鲨在海岸附近聚集,包括瓜达鲁普岛,而后前往海洋中部觅食。觅食之后,它们经常返回同一集合地点。这仍是一项假设性理论,如果“阿帕奇”离开瓜达鲁普岛,前往海洋中部地区觅食,而后来到另一个集合地,这一理论便失去意义。费舍尔称,科学家可以通过卫星追踪标签了解大白鲨的迁徙以及在哪里聚集,这些发现有助于环保人士保护这一物种。大白鲨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易受影响物种。(秋凌)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3月28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美国国家地理网站刊登了3幅新照片,展现了海啸发生前后日本福岛县的一处海滩。不久前,日本东北部发生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巨大人员财产损失。
1.海啸来临前的平静
照片由一名在海岸工作的研究员拍摄,展现了海啸来临前平静的海滩。海啸并不是单一的潮汐波,而是由一系列潮汐波构成或者叫波列。在海啸灾难中,最初的海浪并不一定最具有破坏性。海啸可能更像是快速上升的潮汐,而不是一系列巨大的海浪。
2.巨大的水墙
3月11日,福岛县的一处海滩遭海啸袭击,可怕的力量让一辆货车(右下)无处躲藏。在进入沿岸附近的浅水域时,海啸的速度减缓。顶部的海浪移动速度超过底部,导致海平面大幅上升,同时伴随海下区域剧烈涌动,将人卷入海底,撕碎沿途的物体。
3.沙滩被海啸吞噬
照片由一名研究员3月11日拍摄,最近对外公布,可怕的海啸漫过树梢,海滩早已经面目全非。在第一波海浪过后,海啸的危险性可持续几个小时。袭击海滩的海浪高度存在巨大差异。(孝文)
5. “戈达德”号上的熔炉
该考古项目的负责人约翰-波拉克说,“戈达德”号上发现了一个金属制成的熔炉(2009年潜水拍摄发现),通过烧煤或者木炭来制作工具和其他器具。约翰-波拉克认为,这表明了“戈达德”号船员非常自给自足。
“他们1901年在育空河上航行,处于荒无人烟的荒原之中,如果有什么东西坏了,他们必须自己修理。”
此外,在船只上的厨具中波拉克发现了巨大的动物腿骨,很可能是属于驼鹿,在育空地区这是很常见的食物来源。“如果你要在河上待一个星期,你就得自带食物。”
6. 艰难跋涉
当“戈达德”号的组件在旧金山做好以后,就会通过航运运输到阿拉斯加史凯威(Skagway),从那里再用马匹运送,穿过海岸山脉的科尤库克山谷运到目的地。
波拉克说人们依靠马匹将船只的部件从陡峭的山峰运上运下,许多马匹在运输途中丧命,因此运输戈达德号的山路又被成为“死马关口”。
7. 育空河风浪打翻许多船只
育空河上巨大的风浪打翻了许多船只,许多人的淘金梦也随之破灭。其中包括这艘大约建造于1898年的小型哨艇,它于1917年秋季在沉入育空河水下。波拉克说,至少有25艘蒸气动力划桨船在北方淘金热期间沉入水下,每年都会有好几艘。
育空河是北美洲西北部大河,北美第三长河。源出加拿大境内落基山脉西麓,向西北流经阿拉斯加,横贯育空高原,在高原西侧注入白令海。
8. 航海考古学家道格-大卫基
航海考古学家道格-大卫基在育空河搜寻“戈达德”号长达20年,最终在2008年7月发现了它的踪迹。波拉克说他们在2008年6月首先通过声纳设备在那一水域发现了一艘沉船,但是当时科学家们没有时间进一步探索。大卫基一个月后又返回那一水域,很快就发现了沉没了一个多世纪的“戈达德”号。波拉克回忆说,“他打电话给我说,约翰,我们找到它了。”(唐宁)
去年夏天,美国研究人员捕捉到一次罕见的“反向闪电”奇观。据他们介绍,反向闪电与击向地面的强度最大的闪电威力一样大。
这些罕见的反向闪电被称为“巨大喷流”(gigantic jet),以前有人曾看到它们进入距雷雨云端56英里(约合90公里)的大气最高层。不过,研究人员仅数次看到巨大喷流,因此对这种不同寻常的闪电的威力和电活动知之甚少。2008年7月21日,美国杜克大学电气工程师史蒂文·库摩尔(Steven Cummer)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受到了幸运女神的眷顾。
他们在杜克大学校园内架设了一台自动摄像机,研究从校园周围经过的暴风雨释放的磁活动。库摩尔说:“我的研究小组确实对研究高层大气中独特的闪电现象很感兴趣。”这个研究项目进行到六个月的时候,热带风暴“克里斯托瓦尔”(Cristobal)恰巧从杜克大学上空经过,摄像机幸运地捕捉到这次暴风雨释放的巨大喷流。
库摩尔说:“我们之前基本上对巨大喷流的电子属性一无所知,所以风暴过后,我们立即开始分析数据,了解刚才发生的情况。”研究人员发现,反向闪电携带了144库仑的电荷。库摩尔说:“这个巨大喷流射向高层大气的能量同强度最大的闪电的能量一样多,也就是说,反向闪电的威力是普通闪电的100至1000倍。”
这一发现令库摩尔研究小组十分震惊,因为这是第一份有关电荷可以从对流层向电离层直接移动的确凿证据。库摩尔说,在此之前,“我们不清楚巨大喷流是否同高层大气发生电接触,向暴风雨放电。暴风雨同高层大气存在电联系,驱使放电过程,这着实令我们倍感惊讶。”(孝文)
概况
长有胡须和长牙的海象经常在北极圈附近被发现,它们会成群结队的躺在冰面上,数量可达到数百只。这种海洋哺乳动物非常喜欢群居生活,它们会朝着同伴吼叫并发出呼哧声。在交配季节,它们变得非常具有进攻性。海象皮肤呈褐色和粉红色,上面布满皱纹,其最大特征就是长长的白牙、浅灰色胡须、扁平的鳍状肢以及富含鲸脂的身体。
海象的长牙拥有多种功能,每一项功能都能让它们在北极的生活变得更为容易。它们会利用长牙将庞大的身躯拉出冰冷的海水(海象的拉丁文学名意为“用牙齿走路的海马”)。在冰面下活动时,它们也会用长牙开出通气孔。值得一提的是,雄海象和雌海象都生有长牙,长度可达到3英尺(约合1米)左右。长牙实际上是一种犬齿,终生处于生长状态。雄海象将长牙用作捍卫领地的有力武器,交配季节,它们会用长牙保护“妻妾”。
海象的其它体征同样具有这样或那样的功能。当在漆黑的海床附近发现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尤其是贝类的时候,海象会将灵敏度极高的胡须用作探测设备。多鲸脂身体则允许它们在寒冷的北极地区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为了经受住周围海水的低温考验,海象会减少它们的心跳次数。
目前,只有土著美国人才被允许猎杀海象,由于过去的过度捕杀,海象家族的生存受到威胁。在18和19世纪之后,海象的象牙、象油、象皮以及象肉成为人们疯抢的对象,圣劳伦斯湾和新斯科舍沿海塞布尔岛周围地区的海象被大量捕杀,直至走向灭绝。
基本信息
类型:哺乳动物
饮食结构:食肉动物
野外平均寿命:最长可达到40年
身长:7.25至11.5英尺(约合2.2至3.5米)
体重:最高可达到1.5吨(约合1.4公吨)
群名:Herd
学名:Odobenus rosmarus,在拉丁文中意为“用牙齿行走的海马”
保护现状:被列为濒危物种
概况
黄昏鸟是一种体型巨大并且不具有飞行能力的鸟。它们在海中活动,利用布满牙齿的喙捕食鱼类。它们的翅膀很小并保持闭合状态紧贴身体,除了在水中移动时可能帮助“掌舵”之外,翅膀基本上就是一对摆设。在白垩纪时期的海洋,黄昏鸟利用强有力的后腿和长有蹼的脚追逐猎物和躲避捕食者。扁平的尾巴可能帮助它们改变水下深度及方向。
实际上,黄昏鸟非常适应潜水和游泳这种生活方式,如果到陆地上生活,它们反而会变得十分笨拙。据推测,这种古鸟冒险登陆只是为了交配和产卵。对黄昏鸟而言,无论水中还是陆上都不是安全之所:恐龙是陆地上的巨大威胁,水生大型沧龙——海王龙则将它们视为可口的美味。看到黄昏鸟细长的脖子,人们会不免联想到现代䴙䴘。而从觅食和繁殖方式来看,它们又与企鹅非常类似。
基本信息
类型:史前动物
食物:肉食动物
身体:身长最高达到5英尺(约合1.5米)
著名的帝王黄昏鸟化石出土于加拿大,说明这种古鸟偏爱北纬地区冷水域。
受保护级别:已灭绝
与一名身高6英尺(约合2米)的男子体型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