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看上去像个笑话,但国内的确出现了众多的“小三论坛”,被媒体报道出来的“小三论坛”,不但“三情网”这个名字搞笑,而且自称“国内唯一一家小三官网”,正经中偷着假模假式,在内容定位上,“三情网”着重于讨论礼物(奢侈品、汽车和房子)以及生活费(每个月2万—3万人民币)的行情,通过这些信息看,“三情网”确如其名,和行情有关,但也能清晰地看到,隐藏在行情背后的感情之殇。

负有引领主流价值观走向的媒体,在报道类似网站时难免存在一定的偏见,报道内容有所选择,观点倾向有所偏差,但通过浏览包括“三情网”在内的同类网站,发现对它们的描述还是基本属实的。这些网站叠加在一起,基本勾勒出来情感多元时代的一个另类万花筒里的景象,这里同样斑驳离奇、有笑有泪,虽有不少物欲成分存在,但更多地却可以看到一些社会隐疾以及人们的情感缺失。

“小三网站”的涌现分流走了一些情感网站的流量,有情感网站负责人对“小三网站”怎么会通过审批感到不解,这侧面也说明,社会在呈现其包容性方面,的确有不小的进步,不过,悲观一点地说,或许审查部门还没意识到这类网站存在能够形成什么威胁,于是便按照“无投诉、不干涉”的原则予以放行了,一旦“小三网站”在主流群体中激起反响,那么难逃遭到关闭的命运。

其实,现在诸多的情感网站,完全可以满足所有人进行情感倾诉、交流的需求,但“小三网站”的“异军突起”,还是表明“特殊群体”现在开始重视发声,通过聚集来强调自己的身份,让她们一直被主流媒体倾轧的声音形成巨大的合声。按照通常的理解,一般都是在自身利益遭到损害之后或者主动谋求某种利益,人们才会以群体性质出现,“小三网站”符合这个界定,受传统道德观的影响,她们的确处在弱势位置,但这些网站除了能够满足她们交流的愿望,又能带来什么?在网络不能容纳她们日益增高的诉求后,她们会走上街头吗?

在一切都可以用物质来衡量上下高低的时代,行情来取代感情成为“小三网站”的主要话题,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毕竟行情是有标准的,而感情却无法用数字来体现。也不排除“小三网站”的用户,在刻意用物质话题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情感需求,在情感伦理当中,当某种亲密关系难以带来安慰感时,的确可以退而求其次,以物质代替。除了当事人,谁又能清晰地辨别出,成为第三者是为了物欲满足还是用情太深抑或是两者兼有?情感世界本来就复杂,而不被祝福的情感则要复杂更多。

对于物质的重视让“小三网站”弥漫着明显的不安全感,同样,那些隐身幕后的男人,也一样藏有不安全感,这种不安全感的来源是多方面的,一种是对所有男女而言都存在的对未来的恐慌和无助,一种则来自很多人身上都具备的情感缺陷。男人为什么会爱上妻子之外的女人?这个问题是亘古之问,谁也解释不清,因为家有恶妻和家有良妻,都无法阻止男人在情感上的走私,这大概就是原罪所定义的范畴了。

我们社会的管理者认为,保持情感的稳定约等于保障社会的稳定,因此,一夫一妻制的实行,对非正常情感的舆论谴责,都一直为官方所倡导或默许。但人类的感情,古今中外从来都不会完全被律法、规则所左右,想要维持家庭的完整实现对人们的有效管理,打压从来都不是最有效的办法。如何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如何树立健康的家庭观念,如何舒缓现实存在的各种紧张情绪,如何尽可能让每个人都能体现其存在价值……这是对待“情感异端”的理想做法,但理想归理想,它只能改善而无法根治。

至于“小三网站”会发展成什么样子,不必为此担心,如同有些感情一样,一些无法形成主流的事物会自生自灭,对其强行掘墓只会让其茁壮生长。

作者系专栏作家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要知道,男人如果有了二心,圈圈套套都是没有用的,越大的管制就会招来越大的反抗,好像一匹试图挣脱缰绳的野马一般。袁咏仪一直被认为是个聪明的女人,最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又谈起来了她经营感情的秘诀:当女人要时恶时温柔……

  袁咏仪(靓靓)以护肤品代言人身份出席某活动,得到好友张家辉现身撑场,袁咏仪不仅自曝击退小三的秘诀是对老公好,还笑言在家当恶妻是为了避免被人借钱。

  香港“大公报”消息,袁咏仪认为女人恶有时是好事,她对着儿子和不礼貌的人都会恶点,不过她亦觉得不能对老公太恶,要有温柔的一面,但袁咏仪又说:“不过有时对贪玩的老公,觉得恶一点不是坏事。”问到被称为“恶妻”可会有助击退老公身边的狂蜂浪蝶时,袁咏仪表示:“没有用,好多人喜欢挑战极限!其实不如丰富自己,对老公好一点,这样对狂蜂浪蝶更有用,我还会留空间给老公自己处理。”袁咏仪笑言“恶妻”可避免被人借钱,如有人向老公借钱,她会教老公跟对方说是太太不准借,不过老公会因面子问题而不肯这样说。

  不得不佩服袁咏仪的手腕。看来,“攘外安内”政策同样适合于婚姻经营中。

  “攘外安内”原本是治国方略。春秋齐桓公提出的口号“尊王攘夷”就是出处——先“安内”以“尊王”,“尊王”而后才能“攘外”。其时,葵丘会盟,成就霸业。

  西汉景帝的老师晁错力主削藩“攘夷必先安内”,引起当时朝廷的激烈争论,大多数人都不同意或认为时机还未到,以窦婴为首的认为当时应一致对外,对付匈奴;晁错以政治家的眼光说服汉景帝最后选择继续和匈奴和亲,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削藩上。

  汉景帝的削藩除去了内忧,加强了中央集权,增强了国力,为武帝对匈奴动武、解决边患创造了条件。 当然这一方略还被蒋介石所运用。

  攘外,袁咏仪甘当恶妻,于是避免了被人借钱,让老公有对策。这的确是妙策。老公爱面子是常有的事儿,犹豫不决时候,就拿出老婆来当令牌。潜台词是:不是我不想借,关键是我作不了主啊。这可谓一个白脸,一个黑脸。恶妻甘当黑脸,甘当吝啬鬼,才能攘外,抵御住财产的无辜流失,确保家庭的财政安全。

  安内,袁咏仪是一个温柔的爱妃,让男人醉在温柔乡里。躺在温柔乡里的男人,又怎么会想着要去造反,想着要去找小三儿呢?这样,小三儿就无处可钻了。让男人心甘情愿地沉醉,而不是抵御着,预防着,圈着套着,这才是上策。

  要知道,男人如果有了二心,圈圈套套都是没有用的,越大的管制就会招来越大的反抗,好像一匹试图挣脱缰绳的野马一般。中国的女人不简单,男人当治国,女人当理家,大家小家,皆为天下也,把治国方略用在治家上,可谓异曲同工之妙!

发表在栏目: 倾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