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波提切利封笔之作《三博士来朝》

“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中央美院开展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人物——波提切利封笔之作《三博士来朝》终于来了,随之而来的则是乌菲齐博物馆馆藏的其他81幅画作。3月12日,“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珍藏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开幕。包括波提切利、丁托列托和提香在内的艺术大师的82幅画作,分为风景画、静物画和肖像画三类,再现了西方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辉煌及总体面貌。

波提切利封笔之作首度展出

乌菲齐博物馆以收藏大量的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名作而蜚声国际,因此有着“文艺复兴艺术宝库”之称,其馆藏的提香的《花神》、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等杰作是该馆的镇馆之宝。尽管此次镇馆之宝不能前来,不过观众却能欣赏到波提切利封笔之作《三博士来朝》。画作中,波提切利画的是三位来自东方的博士到圣母面前庆祝圣灵诞生的情景。为了突出这一作品的珍贵,主办方专门为其开辟了特殊展厅。在该展厅中,总共展示了三幅巨幅油画,包括《三博士来朝》、丁托列托的《丽达与天鹅》、提香的《维纳斯与丘比特、狗和鹌鹑》。

据介绍,波提切利创作过两幅《三博士来朝》。第一幅创作于1475年至1476年,当时还年轻的他因这幅作品而为自己赢得了极大的声誉。而此次来京展出的《三博士来朝》则是波提切利创作于1500至1510年。由于其创作于波提切利去世前夕,被认为是其封笔之作。不过当时他并没有真正完成此画的着色。

“文艺复兴大家族”露真容

此次展览也是文艺复兴大家族露出真容。在展厅除了波提切利、提香等明星艺术家外,观众也能看到斯蒂法诺·德拉·贝拉、班多夫·雷斯奇等艺术家的作品。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告诉记者,以前大家对文艺复兴都会概念化地理解各家风格,但此次展览在选作品时却非常注重文艺复兴的流变及总体面貌。

为了突出文艺复兴总体面貌,82幅作品被分成风景画、肖像画、静物画等不同部分陈列。观众一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肖像画,紧接着是风景画、静物画。对于这样的展陈顺序,王璜生告诉记者,主办方其实是别有用意。因为乌菲齐馆藏的肖像画非常多、非常精彩。尤为特殊的是,该博物馆有着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自画像收藏,希望一开篇就能吸引观众。

坐落于佛罗伦萨的意大利乌菲齐博物馆是世界上最早的一家美术馆,由著名的梅迪奇家族创建,从创立之初即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丰富的艺术宝库,拥有大量世界上最珍贵的艺术作品。佛罗伦萨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地,人类历史上最为灿烂辉煌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艺术便是从这里萌生并臻至成熟的。王璜生认为:此次,乌菲齐博物馆将这样的艺术硕果和人文精神带到中国,将为两个不同而又具有共性的文明气质国度的文化交流及发展带进一个新的高度和新的境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某报近日发布了2010年“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在文学方面,儿童文学和网络文学占据了重要位置,被认为集中反映中国当代文学水准的严肃小说作家依然是缺失的。

  在市场化的条件下,从经济回报的角度来衡量人们的劳动成果是无可非议的,文学写作也不例外,但经济回报只是观察文学的角度之一而已,并不意味着文学等于经济回报本身,或者文学附属于钞票。文学有文学的价值体系,文学的内在价值应当在这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中得到评价。但在某些拜金主义盛行的场合,金钱回报就是一切,金钱成了衡量一切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作家富豪榜”本身并没有对与错之分,它所引起的争议恰恰反映了文学写作的价值评判系统在当下的社会氛围中受到“金钱决定一切”这一观念的大举侵蚀,因而变得混沌不清。

  这与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氛围构成了强烈的反差。上世纪80年代,伴随着国家的复兴,我国文学呈现看好势头,一批文学期刊如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一批批作家和文学爱好者对文学的执著与痴迷犹如朝觐者那样不绝如缕,那堪称是文学春风得意的美好时代,没有因市场经济而来的商业化写作和商业化出版。那时,文学就是风流浪漫神圣和蔑视尘俗的代名词,就是“质本洁来还洁去”的高蹈风华,虽然显得稚嫩,但纯真烂漫。文学中人为了文学的纯真理想而写作,少有经济上的功利目的,他们会为精神上的富足而引为自豪。随着社会逐渐步入正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情况下,重视个体权利,维护个人经济权益的意识逐步增强,文学创作者注重个体劳动的经济回报逐渐被社会所认可;另一方面,随着文化产品“买卖”关系的确立,文化产品创作者的“读者”意识也在恢复。

  但是,真理与谬误往往只差一小步,如果斤斤于一时的经济回报,图求市场的“暴利”,自然会催生出畸形的文学写作。完全放弃文学的坚守,一股脑儿地匍匐在金钱之下,就意味着文学的变味,那不是普及文学,而是变相地出卖文学的尊严,就是对良心的背离。文学不排斥那些尚显幼稚的写作,也允许存在着问题和不足,但以文学的名义打压文学之精神,透支文学之体能,消解文学之意义,给文学贴上“富豪”的标签,则是值得警惕的。毕竟,留在纸上的文字并不都是文学,那些以“富豪榜”为导向快速炮制出来的文字制品终归要消散于历史的烟尘之中。

  以销量排行作为考察文学的一个角度自有合理之处:一部文学作品再好,文学价值再高,如果没有一定的读者群,其杰出的价值就无法发挥出来;以销量排行考察文学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不少文学作品的价值并不是一时半会的市场排行能够完全反映出来的,它们也许并不“畅销”,但却“长销”,它以其独特的内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本人不反对“中国作家富豪排行榜”,不反对以经济的角度看待文学。文学富豪不等于文豪,作家富豪排行不等于文学排行,即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文学依然要有精神的坚守,这种精神力量本身就是巨大的财富,它不拒绝金钱,却超越金钱的裹挟,不为金钱所笼罩。这才是真正的文学的境界

发表在栏目: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