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书籍上的腰封历来反感,那些不着边际、夸大其辞的广告语经常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动辄重磅人物云集的所谓“联袂推荐”,看了除了佩服商家之擅长搞“统战”,再无其他,因为你知道的,名单上那些人,其趣味再也不可能重合的。所以拿到一本书,第一个冲动便是将腰封扯去。前两天看译林社新近推出的《巧克力战争》,也是除去塑封时即将其一同扒掉。不过在掷入纸篓之前,还是看了一眼———必须承认,比起商品大甩卖时标榜“跳楼”、“吐血”的仿佛声嘶力竭、披肝沥胆,毕竟更具“可读性”,也即娱乐性,有的时候,还有一些信息。
我在那腰封上扫到了这么一句:“领先《哈利·波特》,出版至今长踞美国禁书榜榜首,先入多国大中学必修教材,畅销三十多年的文学杰作”———长期被禁,又是“必修教材”,这怎么可能?错也错得太雷人了吧?
其时《巧克力战争》还未开读,但《哈里·波特》我是知道的,作为青少年读物,此书激起的一波一波热浪,至今未见消歇,说是“禁书”,谁信?而且美国不是号称“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吗?倘是过去,又一说了,现在还会有“禁书”?晚上与大洋彼岸一朋友聊天,我就当笑谈说了。他也没说什么,却是一心二用,嘴上说着别的,过一会忽然停下说“还真是禁书”。而后就给了我一个网址,让我自己看。
那是美国图书馆协会的网页,打开来,顿时傻眼:“2000-2009年禁书一百种”一长串书名,榜首赫然列着《哈里·波特》,《巧克力战争》排位第三。再往下看,一些经典作品的名字也出现了,斯坦贝克《人与鼠》列第五,马克·吐温《哈克贝恩·芬历险记》位列十四,塞林格《麦田守望者》排十七,《杀死一只知更鸟》排二十一……再看看,还另有一单,曰“被质疑/被禁的经典”,从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到乔伊斯《尤利西斯》再到《二十二条军规》、《洛丽塔》,甚至《飘》……不能说二十世纪的著名小说“全数在此”,但经典与“禁书”却高度重合。
这可是开了眼了。同时,这一看反倒更疑惑,在美国逛书店,禁书单里的书不都在大鸣大放地卖着吗?更不可解的是,我看过一些美国中学的必读书目,禁书单上的好些,千真万确就在其中,这是唱的哪一出?“禁”总要有个理由吧?也是好奇心起,就查看起来。结果“禁《巧克力战争》的官方说法没找到,关于”有争议/被禁“书籍的一揽子解释却就在眼前。引述起来太费笔墨,反正大意是,”有争议/被禁“书籍就是那些受到质疑较多的书,全美图书馆协会下面有个”知识自由办公室“,根据全国各地学校教师、图书馆员提交的报告编制一个书目公布出来。”举报“人多为家长和中小学教师,”举报“的原因不出以下三项:1,露骨的性描写;2,攻击性语言;3,不宜所有人阅读。好像也就是给个参考,并无强制执行一说,也没什么机构有这个能耐。这才有一边被列为禁书,一边又成必修教材的奇观。
有意思的是,在“有争议/被禁书籍”的条目中,开宗明义头一句话居然是“美国图书馆协会鼓励各种观点的自由选择和表达,即使是那些离经叛道的观点”。而后还要特别声明:所谓“禁”与“争议”均不涉“个人观点的表达”。看到此想发笑,因为整个是撇清嫌疑的架式。当然,也并非故作姿态,“鼓励”见于行动,是每年九月有“禁书周”的活动,那活动绝对名不符实,甚至是名实相悖,因为其内容恰是倡导读书无禁区的。反倒是那一纸禁书单有安抚之嫌:人家一个劲儿举报,总要给个交待吧?而且保护未成年人免受可能的不良影响,于理也不能说不合———就像电影的分级。
因事涉青少年,我那朋友顺便问了他正上高一的儿子,小孩的反应相当经典:“禁书?知道啊。———就是一些妈妈的意见嘛。”朋友大概因为不属“妈妈”之列,向我转述时语带调侃,很不严肃。
这与我印象中的“禁书”相去太远了。记得好多年前大规模“扫黄”《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在查禁之列,不仅书店下架,出版社可是被勒令将所有库存书送印刷厂捣成纸浆销毁的。更绝的是,有些“有争议”者,尚未成“书”已然胎死腹中,防患于未然,事实上连“禁”的手续都免了。哪像美国人,“禁书”这样严重的字眼,根本不具应有的严正,说是“禁”,哪有半点令行禁止的味道?我们的“国情”正相反:并无一张公之于众的禁书书单,但是哪些书有问题,大家自可心领神会。
美国人爱较真,不知有“心领神会”一说,禁了某书,哪怕是有名无实(顶多限于公共图书馆下架)的“禁”,不给个交待也不行。禁书榜上每一本书,全美图书馆协会都给解释,公共图书馆里都会有厚厚一大本,你要懒得去翻,也可发邮件至“知识自由办公室”询问,针对具体的书询问。我就让朋友帮我就《巧克力战争》问过。回复现在还没来,不过也可想而知了,总不过是“少儿不宜”而已。
本报讯 (记者张然) 近日,自称“故宫职工”的人再次向本报发来举报信。针对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回应古籍书丢失的原因是历史遗留问题,举报信称此事件实为一起严重的监守自盗案件。
昨天,故宫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称,对清查图书所发现问题的追查将继续进行,一旦确认丢失和责任人,会坚决依法依规处理。而对于举报反映的情况,故宫博物院称他们高度重视,会一并纳入调查,并将阶段性进展及时公布。
“职工”爆料
7年消失百本古籍
【故宫职工】故宫图书馆善本书库2000年前后对所藏图书进行过清点。被故宫博物院称为“挂账存疑”的100多册书,当时账和古籍善本是相符的。2007年再次核对时发现100多册古籍善本账上有,而故宫善本却不见踪迹。举报人进一步指出,“这是一起严重的监守自盗的案件”。信中称,经常看到图书馆有关负责人从善本书库里拎包。
【龙灿】(最早在网络上发布故宫哥窑损坏的网友)他在自己的博客上称,随着文物的货币价值一再飙升,故宫善本直接成了某些人下手的对象。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很多专家或爱好者,以借阅的方式,从故宫图书馆拿走了这些善本,很多至今没有归还。由于被“借阅”的现象一直不能得到制止,到现在,已经有100多套善本去向不明。
【调查】郑欣淼前不久表示,“涉及1950年以来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遗留问题,情况比较复杂”。
记者发现,对于图书清点数目,两位举报者说法有些出入。“龙灿”称,2000年到现在,故宫博物院对图书馆的珍贵藏书进行了两次核对。2007年,是最近一次对图书馆的藏书进行清点,结果发现在两次清点这短短几年之间,又有10多套珍贵的线装书下落不明。其中,有的一套线装书实际有10多本。
丢书价值
包含明代珍贵古籍
【故宫职工】100多册挂账存疑的书中,有明代版的珍贵古籍。
【龙灿】故宫对媒体回应中所说的“普通线装书”,其实并不普通。在故宫图书馆的分类中,1795年以后的线装书,都称为“普通”线装书。这些所谓的普通线装书,其中一些精品若按现在的货币价值计算,可能等同于等重量的黄金价值。2007年清点发现失踪的十多套线装书中,只有两套知道是被专家借走没有归还,其余的都已经下落不明。
【调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未公布“对不上账”的书籍名单。当时,一位业内人士称,如果丢失的古籍里面有宋版书和元版书,任何一册的价值都不亚于任何一件宋代“五大名窑”瓷器,即使是明善本,也是十分珍贵的。
>>事件回述
本月中旬,一名自称“故宫职工”的举报者致信本报,称故宫图书馆善本书库部分图书丢失,上报副院长陈丽华后,此事被压下不让追查。对此,故宫博物院相关负责人承认,确有100多册图书“挂账存疑”有待详查,包括部分普通古籍,也有一般线装书和印刷品。8月18日,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正式对故宫“十重门”进行回应,其中也包括“古籍门”。近日,这名“故宫职工”再次致信本报,称看到本报8月18日刊登的关于他举报采写的报道,对故宫关于古籍书丢失原因的回应,他提出质疑,并称自己知道新情况。
这幅地图可能是一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同时证明了地球为扁平的相关理论
美国国会图书馆对的这幅120年之久的地图很是期待
古人都认为地球是扁平的,但随着科学的发达,大多数人都清楚的认识到地球是圆的,地球扁平论者的观点很自然的被认为无知。但近日,华盛顿特区的美国国会图书馆将收到一份特殊且稀少的礼物——一幅足有120年之久的老地图,最为特别的在于,这幅老地图是为了证实地球为扁平的理论而造。
据了解,这幅地图是由来自俄勒冈州的丹-哈姆斯(Don Homuth)于本月末将送给美国国会图书馆的“礼物”,虽然在图书馆中共有500万幅地图,但没有一幅能够与哈姆斯先生所送的这幅古老地图相似。哈姆斯先生曾居住在美国北达科塔州的法戈市,并为北达科塔州的一位参议员。据他介绍,这幅地图是他的八年级英语老师约翰-希尔卓思(John Hildreth)赠送给他的,由美国南达科塔温泉市的奥兰多-弗格森(Orlando Ferguson)创作而成,该地图充分说明了地球是扁平的理论。他把这幅地图卷起来搁置了很多年,也忽略了很久。直到有一天,当他知道这幅地图可能是一件全世界独一无二的文物时,他才十分惊讶的了解到这幅地图的价值。希尔卓思先生是对他产生深远影响的老师之一,如果老师能知道祖父送给他的其中一件古董被送到美国国会图书馆,他也会感到十分骄傲和开心。
据美国地理学资深技术信息专家兼美国国会图书馆地图部门工作人员罗伯特-莫里斯(Robert Morris)表示,他们在总共搜索了75到100幅的相关地图后,确定了这幅地图是独一无二的,因为图书馆收藏的这些地图中竟然没有一幅与它相似。他分析,可能是这幅地图印刷的副本很少,如果有,也没有几幅能够被完整保存到现在的。
弗格森先生的家中,即温泉市的先驱博物馆还保存有其它一些较为著名而珍贵的地图。但遗憾的是,这些地图缺少了底端部分,只有哈姆斯先生的这幅地图是唯一能够被鉴定且保存十分完整的。
莫里斯鼓励公众对可能即将“定居”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这幅珍贵地图提出宝贵问题,同时,也欢迎大家能够把自认为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捐赠给美国国会图书馆,无论什么时代什么形式的文物,都可以与美国国会图书馆随时取得联系。
本报讯 (记者汤旸)今年,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约18亿元,用于“三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其中,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50万元,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2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为5万元。美术馆经费补助标准将待进一步调研后另行确定。
免费开放分两阶段进行
昨日,文化部、财政部举行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新闻发布会,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表示,“三馆”免费开放主要分两个阶段,今年年底前,国家级、省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到明年年底前,各级美术馆全部向公众免费开放;其他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免费提供服务。
据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介绍,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后,其人员、公用等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保障,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级美术馆、图书馆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统一安排。
考虑到省级财政保障水平较高,省级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所需经费全部由省级财政负担。
地方财政可提高补助标准
就县市乡级的补助标准,王家新表示,经详细测算,确定2011年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50万元,县级图书馆、文化馆补助标准为2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为5万元,“这个标准高于2009年各类单位全国平均事业收入水平。”
据王家新介绍,初步测算,中央财政预计安排专项资金约18亿元。地方财政可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自行解决。由于缺少具体统计数字,美术馆免费开放经费补助标准将待进一步调研后另行确定。
■ 执行
中国美术馆上半年免费
今年上半年,中国美术馆将争取免费开放。
据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免费开放后,初步估计客流将达到160万人次,但美术馆总面积较小,为保证较好的参观环境和舒适度,需要采取一些措施。为此,中国美术馆已进行了大量调研,如免费开放后观众流量的控制与检测、开放区域的管理与服务、场馆的安全与后勤保障等。
目前,中国美术馆正对票务系统进行改造,增加现代科技设备,实现观众网络预约和现场领票参观相结合的方式,并利用电子检录系统控制和检测观众流量。
此外,美术馆已制定相关的安保应急预案,为防止观众聚集较多可能发生的拥挤和踩踏事故,已形成与驻馆武警和物业公司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
范迪安说,中国美术馆利用今年春节假期试行免费开放。目前,馆方正做免费开放的各方面准备。
本报记者 汤旸
昨天,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据介绍,为切实保障工作落实,经初步测算,中央预计安排专项资金约18亿元。发布会中,文化部、财政部有关负责人就目前三馆开放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介绍。
《公共图书馆法》正起草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表示,《公共图书馆法》正在起草过程中,这项工作受到全国人大的重视,下个月将组织调研。文化部下一步考虑将免费开放工作和正在起草的《公共图书馆法》进行衔接。
于群还透露,在“三馆”免费开放的基础上,文化部还将会同有关部门研究推进文化宫、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政策和措施。
市级图书馆年补50万
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介绍,2011年地市级图书馆、文化馆的补助标准是50万元,县级图书馆、文化馆的补助标准是20万元,乡镇综合文化站补助标准是5万元,均高于2009年各类单位全国平均事业收入水平。初步测算,2011年为了三馆全国免费开放,中央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18亿元。目前美术馆经费补助调研尚在进行,其补助标准将另行确定。
重点补助中西部地区
财政部教科文司副司长王家新介绍,“三馆”免费开放将建立中央和地方财政共担的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开放之后人员和公用经费的基本支出由同级财政部门予以保障,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共同负担。中央财政将重点对中西部地区的地市级和县级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以及乡镇文化馆(站)开展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所需经费,按照一定标准予以补助。
免费开放两大难题亟须解决
文化部社会文化司司长于群介绍,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和美术馆在前期免费开放试点时,在基础设施、服务内容、管理运行等方面存在难点。
难题 1
免费时代到馆人数激增
应对:拓展新媒体服务项目
于群介绍,免费开放以后,群众热情很高,他们的需求与公共文化单位保障能力之间的矛盾突出。就此,从场地方面,文化部要求各有关公共文化单位不得以拍卖、租赁等任何形式改变公共文化设施的用途,已经挪作他用的必须限期收回。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陈力介绍,图书馆免费开放以来,到馆读者的人数增加62.5%,文献流通册次增加79%,各类咨询增加78%。
为了避免到馆人数超限的问题,国家图书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拓展服务,重点建设了国家数字图书馆,通过互联网为公众提供服务。网站的访问量增加了408%,同时还开通了手机、有线电视、数字电视等服务,这样人们不用到馆也能充分使用资源。
难题2
管理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应对:建立人流量实时统计系统
于群介绍,有些省级的美术馆、图书馆免费开放以后人流翻倍,对管理工作是一个很大的挑战。主要应对措施是增加人力、完善设施、规范服务。
于群透露,文化部将出台一系列管理方面的制度来解决这些问题。包括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管理制度等。这些措施目前有的已经在草拟,有的正在调研,后续将陆续出台。目前要求免费开放的单位要制定应急预案,特别是要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中国美术馆即将对公众开放。对于这一问题,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介绍,目前美术馆的参观量在90万-100万之间,免费开放后初步估计在160万人以上。为了确保参观秩序将实行网上预约。同时正在研究建立一套进出口检票系统和实时的流量统计系统。希望集地铁站、体育馆、博物馆各种系统优势于一体。通过对馆内人数的实时掌握,控制人流量,避免美术馆成为“候车大厅”。
■北京落点
22家图书馆将陆续免费
日前,首都图书馆自习室原有的两元收费正式取消,提前实现文化部、财政部的要求。东城区图书馆也达到了文化部的全免费标准。
据悉,本市其余22家区县图书馆和少儿图书馆也将紧随其后,陆续为市民提供全免费服务。
据介绍, 2004年,首都图书馆在全国首先取消了读者存包费;2006年,北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开始对未成年人实行全免费服务;之后,以首都图书馆为中心的北京市各级公共图书馆自2008年2月6日起,统一取消了临时阅览证费、读者卡办证工本费和注册费。本次自习室收费的取消彻底实现了免费开放。
本报记者 张然
浙江省杭州市圖書館○三年起,免費開放予民眾入內借書籍,即使露宿者、乞丐及露宿者亦來者不拒,而館方只規定有關人士的衣舉止不惹人注目,而看書前必須清洗雙手。據悉,措施初推出時,曾引起部份人不滿,但館長卻力排眾議,表明無權拒絕市民進入圖書館,如有不滿者可自行離開。
圖書館辦公室主任表示,不少乞丐看書前會清潔雙手,而他們閱讀書種的質素,甚至較一般讀者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