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出于对日本核电站事故可能导致辐射伤害的担忧,美国太平洋沿岸的西北部地区和加拿大出现抗辐射药物的抢购浪潮。

  美加卫生官员:没必要恐慌

  但美加两国的卫生官员周二表示,这种恐慌情绪是没有必要的。出于对自己患上癌症的担忧而胡乱服用碘化钾药品反而可能引发其他方面的健康问题。

  在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美国西北各州,包括华盛顿、俄勒冈以及加拿大的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境内的药店都报告出现了对碘化钾和其他被认为对抗辐射有作用的药物需求的大幅上升。

  “人们感到惊恐和担忧,因为他们觉得自己可能没办法知道真实的情况,”李·阿登弗莱(Leah Adangfry)说。他是华盛顿州西雅图彩虹自然康复机构的负责人,现在他正在整理一份缺货单据。

  碘化钾是一种常见的盐类,和日常食用的食盐类似。它可以保护甲状腺免遭辐射损伤,并防止由于甲状腺吸收放射性碘元素而引发癌症的危险。这种物质的化学记号是:KI,它能让人体的甲状腺充满非放射性的碘元素,达到碘元素吸收的饱和状态,从而阻止或减少放射性碘元素的吸收和影响。

  在受到福岛核电站事件波及的附近地区,日本政府已经开始分发相关药品。在上周发生的9.0级特大地震中,福岛核电站受损严重。目前日本政府正在竭尽全力阻止放射性物质的进一步扩散。

  美国和加拿大政府已经表示,这一事件影响北美西海岸、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可能性很小,因为北美和日本之间隔着太平洋,距离遥远。

  不列颠哥伦比亚省首席卫生部长佩里·肯德尔(Perry Kendall)表示:“如果放射性物质要抵达美洲,需要5~6天的时间,而到那个时候,这些放射性物质已经经过不断稀释,其强度已经不能构成任何健康威胁了。”

  暂时没有风险

  加拿大总理斯蒂芬·哈珀(Stephen Harper)周二抵达不列颠哥伦比亚省,他说目前为止政府并未看到“任何这一事件将影响本地区的风险”。

  绝大部分药店都不会储备碘化钾,一般只会根据医生的处方进行供应,而这几天他们也正不断向前来购买的民众解释,他们其实并不需要这些东西。

  “我们试着让人们冷静下来,告诉他们没有必要恐慌,”约翰·泽(John Tse)说。他是一家大型连锁店“伦敦医药”(London Drugs)的副总裁,这个连锁药店遍布加拿大西部。

  医药专家指出,胡乱服用碘化钾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他们正不断告诫民众不要任意服用这些药物,有没有必要去囤积。

  该州的卫生部门新闻发言人荣·莫耶(Ronn Moyer)表示:“在华盛顿州,你完全没有必要服用KI。”

  约翰·泽说,很多民众前来购买是想给在日本的亲人送去的,但是他们后来得知日本目前这些药物的供应充足,并且日本政府的分发有序,有需要的民众可以得到足够的药品。

  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则建议居住在本地核电站周围半径16公里内的民众可以适当储备碘化钾,以备不时之需。

  州卫生部门发言人莫耶进一步表示:这一地区的唯一一座核电站位于华盛顿州,但该州并没有这种药物的储备,这是因为这种药物的保质期很短,而一旦需要,从其他地方调运过来是很快的。(晨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摄影师休·弗拉德在15年时间里,多次深入到北极和南极地区,用相机记录下这些极寒之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和美丽震撼的极地景观。弗拉德的摄影作品集《极寒之地》将于3月17日到4月9日在伦敦展出。

  1. 海象

海象
海象

  海象,加拿大北极地区福克斯湾。弗拉德介绍说,“我当时就在数英尺外的一艘小船上观望着,它静静地在一处冰川上休息。”

  2. 蹒跚学步的小企鹅

蹒跚学步的小企鹅
蹒跚学步的小企鹅

  “在罗斯海华盛顿角,我看到这群小企鹅正在冰面上蹒跚学步。我一直在等待,直到看到第一只勇敢的小企鹅跳了下去。”

  3. 企鹅

企鹅
企鹅

  一个完美的天然相框,一个绝佳的拍摄机会。在这个天然相框里,一只企鹅正走向大海。

  4. 阿德里企鹅

阿德里企鹅
阿德里企鹅

  罗斯海阿德里角的阿德里企鹅是南极最南方的企鹅。

  5. 北极因纽特老人

北极因纽特老人
北极因纽特老人

  在加拿大巴芬岛上,因纽特老人奎比克-阿塔古特塞克穿着传统的驯鹿皮和海豹皮衣服。

  6. 鲸

鲸

  弗拉德继续介绍说,“水面很平静。一条鲸经过时,距离我的镜头仅仅数英尺远,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与众不同的它。”

  7. 北极

北极
北极

  “地理学上的北极的准确位置位于北纬90度的冰北洋中心。这里通常被海冰覆盖。然而,近年来气温越来越高,北极已能够看到海水。许多气候学家认为,该地区的海冰很快就会消失。”

  8. 小企鹅与父母

小企鹅与父母
小企鹅与父母

  “为了捕捉这个镜头,我等待了很长时间。这只小企鹅总是跟着父母亲中的一方,而另一方则负责外出捕食回来喂养它。每隔一段时间,父母双方来回互换。”

  9. 绒鸭捕食

绒鸭捕食
绒鸭捕食

  本图拍摄于加拿大哈德逊湾贝尔彻群岛。“我在拍摄这张照片时,经受了最冷的环境,当时气温低达零下30度。绒鸭们潜入到冰窟中捕捉海胆或蚌类为食,这些是北极冬季中它们唯一的食物来源。在强大洋流的作用下,这些冰窟会一直开放着。”(彬彬)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外电报道,加拿大塔利斯曼能源集团发言人称,至少23名该公司承包商雇员7日在哥伦比亚东部遭到绑架。

  发言人鲁伊达(Tomas Rueda)对加拿大皇家海军电台说:“为我们一家承包商工作的23名工人遭到绑架。”并表示,该公司绝大部分石油工人是在当地雇佣的。

  哥伦比亚国防部目前还没有对这起绑架事件予以证实。

(编辑:SN01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北京3月2日电 综合新华社驻巴黎、华盛顿、渥太华记者报道:利比亚动荡局势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法国外交部长朱佩1日表示不支持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而美国和加拿大已向地中海派遣军舰。

  朱佩在法国国民议会发言时说,法国反对任何在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明确授权的情况下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他说,目前法国正在对利比亚形势进行研究以出台相应措施,其中正在考虑的方案包括在利比亚上空建立禁飞区。

  朱佩1日晚在接受法国电视台采访时说,对利比亚进行军事干预将可能“产生极大反作用”。他强调,联合国安理会是唯一有权决定是否对利比亚发起军事行动或在其上空建立禁飞区的机构。

  美国国防部长盖茨1日在华盛顿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美军已向地中海派遣军舰,加强美军在该地区的紧急疏散能力及人道主义救援能力。他说,美军派遣的军舰包括两栖登陆作战舰“基萨奇”号与“庞斯”号。此前,美军驱逐舰“巴里”号已经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

  盖茨说,针对利比亚局势,美国正在考虑多种方案,但下一步将采取何种行动尚未作出决定。

  加拿大总理哈珀1日在国会大厦宣布,加拿大决定向利比亚海域派出“夏洛特敦”号护卫舰,以增强其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力量,支持从利比亚撤出外国人的行动。

  加拿大国防部长彼得·麦凯随后说,载有240人的“夏洛特敦”号护卫舰将于2日出发,预计6天后到达,将在执行联合国对利比亚制裁决议以及未来联合国或北约可能实施封锁方面发挥作用。

  联合国大会3月1日通过决议,中止利比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联合国安理会2月26日通过第1970号决议,对利比亚当前局势表示严重关切,决定对利比亚实行武器禁运、禁止其领导人卡扎菲及家庭主要成员等人出国旅行,并冻结他们的海外资产。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17日下午,中国通缉犯曾汉林(左二)乘坐从加拿大多伦多起飞的航班被遣返回国,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华社发   2月17日下午,中国通缉犯曾汉林(左二)乘坐从加拿大多伦多起飞的航班被遣返回国,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新华社发

  当地时间2月16日,被列入中国警方“10大诈骗通缉犯”之一的曾汉林被加拿大政府遣返回中国,17日抵京。曾汉林曾是广东商人,2000年涉及一起经济诈骗案,在中国警方追捕下,逃往加国。加当局拒绝了其提出的避难请求。

  曾汉林及其律师多方活动,希望加当局撤消该遣返令。今年2月15日,曾的律师还警告联邦法院称,曾回到中国后,极有可能被判处死刑或“遭受酷刑”。但加拿大联邦法院皇家律师于同日表态,认为曾回国后只会面临目前已受到的“合同欺诈”指控,最多会被判处有期徒刑。曾对自己会被处以死刑的担心“纯属猜测”。

  2月16日早晨,加拿大联邦法院法官博伊文裁定,法院不会延缓对曾汉林的遣返令,他将于当日下午由加拿大边境部门官员押送登机,17日下午抵达北京,交由中国公安机关接管。

  新闻回放

  曾汉林空手套走3500万后逃匿

  1997年,联益股份的第一大股东联益集团将40%的法人股转让给广东飞龙,联益与飞龙的联姻当时被看作是中国资本市场具有创新意识的重组事件。1999年8月,联益集团向成都市公安局报案,告广东飞龙涉嫌诈骗。

  随后,公安部发布的通缉令指出,1998年6月,犯罪嫌疑人曾汉林隐瞒事实真相,采用虚假手段,使用伪造的银行存款证明和汇款凭证,签订股权转让合同诈骗成都联益(集团)公司持有的“成都联益实业股份有限公司”40%的法人股(价值6500万元人民币),在银行质押贷款3500万元人民币后逃匿。

  经公安、检察机关查实:广东飞龙在“资产重组”前就是资不抵债的空壳公司,1998年就没有到工商局年检,案发时办公楼里早已人去楼空,债务高达9600万元。检察机关认定:广东飞龙在根本无履约能力的情况下,隐瞒事实真相,采用虚假的银行证明,以资产重组为诱饵,诈骗法人股用以还债,酿成了这起国内上市公司法人股被骗的第一案。成都市公安局将此案作为特大合同诈骗案立案侦查,抓获了飞龙的副总经理张朝晖,公安部发出2000年第3号通缉令缉捕曾汉林。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在人类都为情人节欢庆之时,加拿大北部的两只北极熊也温情地“熊抱”在了一起

  科学网(kexue.com)讯 2月14日消息,虽然北极熊是自然界凶狠的杀手,但是它们也有温情的一面。冬天就要走远,春天即将来临。在人类都为情人节欢庆之时,加拿大北部的两只北极熊也温情地“熊抱”在了一起,似乎感受着彼此美丽的爱情。

  据国外媒体报道,野生动物摄影师阿列克谢·季先科在加拿大北部马尼托巴湖上拍到了这一精彩瞬间。照片中,雪花弥漫的世界里,两只北极熊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敦实一点的北极熊揽着自己的“爱人”,被揽着的北极熊乖乖地把头伏在它肩上,安静而甜蜜。

  阿列克表示,简直不敢相信这一切,当看到这温暖的一幕时,即使四周雪花弥漫,但他却不再感觉寒冷。

  此前,阿列克谢在加拿大北部拍到一对北极熊情侣在冰上跳交谊舞的情景,跳舞时,一只北极熊竟然还将前爪搭在自己爱人的肩膀上,和人类如出一辙。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纳芙尔蒂蒂彩色石雕像

全球关注文物追索

埃及最高文物委员会主席哈瓦斯1月24日宣布,埃及已向德国柏林新博物馆发公文,要求归还被称为古埃及“最美丽王后”的纳芙尔蒂蒂彩色石雕像。石像高50厘米,有3300多年历史,1912年由德国考古学家布尔克哈特在埃及南部发现,是埃及力求收回的6件珍贵文物之一。哈瓦斯说,埃及认为有权追索该石雕像,希望明年能在埃及展出它。他此前3次要求借用该石像展览,均遭拒绝。

无独有偶,以色列今年初把部分死海古卷借给加拿大展览。约旦向联合国投诉,称古卷是以色列在1967年战争中从约旦管理的巴勒斯坦博物馆夺取的,要求加拿大扣留古卷并物归原主。巴勒斯坦官员也呼吁加拿大取消展览非法夺取的古卷。加拿大外交部则表示“目前不宜介入约旦和以色列之间的分歧”。

而德国外交部25日也宣布拒绝埃及的要求,理由是石雕像“易碎”,无法完好无损运送。

其实,在追索文物方面,埃及是有一套经验的,大家都认为,只要是埃及追索,对方就不免紧张且认真应对。埃及去年就取得了非凡战果——英国归还给埃及85大箱2.5万件文物,包括一把20万年前的石斧和几件9000年前的陶器,是迄今为止最大一宗文物归还。这些文物19世纪晚期由考古学家收集保存在伦敦大学。埃及政府和伦敦大学艰苦谈判了一年多,由于埃及论据确凿,英方自觉理亏,最终忍痛归还。哈瓦斯趁热打铁宣布令人惊讶战果:他2002年任职以来,埃及已追回3.1万件文物。埃及将进一步加强立法,规范文物管理、严惩文物倒卖,让更多海外文物回归祖国。

文物追索问题越来越引起世界关注,而埃及的不懈努力以及成功之道也鼓舞各国纷纷效仿。

埃及文物流散多

三大洲交界的中东是人类文明最古老的摇篮,中东遭列强反复征战,大量文物遭劫。全球文物流失最多的国家除中国外就数埃及。

古埃及文明有7000年历史,由于气候干燥,埃及石质文物得以大量保存。从18世纪开始,西方列强大量掠夺埃及文物。西方各大博物馆都有埃及展室,收藏有上百万件埃及文物,其中大量是精品、孤品。意大利都灵博物馆有10万件,仅次于埃及开罗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有数万件,精品国宝最多;法国卢浮宫有4.5万件;美、德等国的大博物馆都以埃及文物作镇馆之宝。在这一点上中国的情况极其相似,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中国有163万件文物流散在47国218家博物馆中,民间藏品是其10倍,估价30万亿人民币。

埃及遍地是古迹,据历史考证至今出土的仅占3成,大多数还掩藏在黄沙下。受国力和科技水平制约,埃及考古研究能力有限,至今还活跃着300支外国考古队,文物偷盗和走私不绝。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科学网讯 北京时间1月31日消息,很多人相信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从而导致恐龙灭绝,但最近加拿大科学家通过一些化石发现,当时恐龙可能并未完全灭绝,而是又存活了大约70万年之久。


很多人相信由于小行星撞击地球从而导致恐龙灭绝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的科学家,利用最新“直接测年法”,重新测定了在新墨西哥州发现的食草恐龙鸭嘴龙化石的年代。结果显示化石骨骼是6480万年前的。这就意味着,6650万年前所谓的恐龙大灭绝后,有的恐龙至少又存活了70万年。

  领导此项研究的科学家拉里·希曼说,用激光束对化石骨头粒子进行直接扫描,然后对其进行放射性年代测定,只要确定骨骼化石中铅同位素的组成含量,就能得出动物死亡的时间,甚至包括这种生物死前的饮食。

  拉里分析这些恐龙幸存的原因包括,某些地方的植被并未完全遭到毁灭,鸭嘴龙得以存活。此外,一些在极端天气中保存下来的恐龙蛋,可能也是部分恐龙幸存下来的因素。此前,很多专家都认为,6550万年前,一颗巨大陨石撞击所形成的碎片和尘土挡住了阳光,引起极端的气候变化,随后导致全球大量植物的枯亡,也因此造成恐龙灭绝。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8月11日报道,上周,由于日冕物质抛射产生了大量等离子体或带电气体,结果形成了壮观的北极光,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一现象竟然持续数日。看到下面这些天文奇观,你定会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甚至产生敬畏之情。

  1.极光笼罩加拿大魁北克

极光笼罩魁北克
极光笼罩魁北克(图片提供: Ian Diamond)

  8月4日,极光形成的绿色幕布笼罩在加拿大魁北克省克里族地区瓦斯卡冈迪什鲁珀特河(Rupert River)上空,形成了光影交错的壮观景象。美宇航局太阳动力学观测台捕捉到8月8日日冕物质抛射的壮观景象,这些物质喷发直接瞄准地球,还引发了将出现天文奇观的猜测。如今,业余天文爱好者或许将迎来另一场视觉盛宴:美宇航局太阳及日光层探测器7日发现的太阳耀斑活动甚至比前一次强度更大。虽然这一次大部分等离子体不是直接朝向地球,但科学家表示这仍会带来另一轮五彩极光展示。

  2.灿烂星空与极光辉映

灿烂星空与极光辉映
灿烂星空与极光辉映(图片提供: Federico Buchbinder)

  8月6日,上周日冕物质抛射形成的极光在加拿大马尼托巴湖岸边劳伦海滩上空发着微光。极光是由于太阳带电粒子(太阳风)进入地球磁场,在地球南北两极附近地区的高空,夜间出现的灿烂美丽的光辉。太阳喷射的带电粒子与地球大气层中氮、氧等原子碰撞,给其注入能量,这些原子以光的形式释放,结果产生了绿色、红色、蓝色等颜色的闪闪发光的大幕。

  3.奥斯陆极光表演

奥斯陆极光表演
奥斯陆极光表演(图片提供: Otto L. Motzke)

  8月4日,在上周日冕物质抛射引起的极光展示中,绿光与湖水和大地相映成趣。在北半球,极光在靠近北极圈附近的高海拔地区更为常见,比如美国阿拉斯加州北部、加拿大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不过,根据科学家的预测,8月7日的日冕物质抛射使得极光这种壮观现象在世界上一些海拔相对低的地方出现。事实上,业余天文爱好者甚至在奥斯陆、加拿大马尼托巴湖和美国苏必利尔湖这些地球最南端的地方捕捉到极光靓影。

  4.湖水与极光交相辉映

湖水与极光交相辉映
湖水与极光交相辉映(图片提供: Shawn Malone, )

  正如这张全景图所示,8月3日,在苏必利尔湖靠向密歇根州的一侧,五颜六色的极光交相辉映。向地球进发的太阳风暴并不一定就能形成极光。若没有大量太阳观测卫星的帮助,科学家很难确切了解到日冕物质抛射对地球大气层的准确影响。根据哈佛-史密森尼天体物理中心科学家利昂-格鲁布的预测,8月1日太阳耀斑形成极光的概率为50%。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在这张摄于2009年的长曝光照片中,国际空间站从加拿大上空如流星般划过
在这张摄于2009年的长曝光照片中,国际空间站从加拿大上空如流星般划过(图片来源:Andrew S. Fazekas)

  新浪环球地理讯 北京时间7月5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网站报道,国际空间站已进入“暮色地带”,令世界某些地方的业余天文爱好者在7月1日晚可以前所未有地多次观测到这个轨道实验室。

  国际空间站在距地面280英里(约合480公里)的高空飞行,每90分钟绕地球飞行一圈。每到夜晚,国际空间站从头顶飞过的时候,我们并不一定能看到,因为在大约30%的时间里,它被地球阴影所笼罩。不过,国际空间站的轨道每年会有一次与所谓的“昼夜明暗界限”(地球昼侧与夜侧边界的永久暮色区域)接近于平行。

  一旦进入这个区域,当国际空间站每次从头顶经过时,从黄昏到第二天拂晓,我们的肉眼都能看到。美宇航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的威廉姆-库克表示:“这是观测天空的绝佳机会,因为国际空间站的飞行轨道始终保持那种方位,直至7月2日,它将处于阳光照射之下。这意味着,你拥有特别的观测机会,可以一晚看到三到五次国际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的建设接近于完成,目前相当于一个美国标准橄榄球场大小。国际空间站表面被发光金属和大量高反射性太阳能电池板覆盖,这样,肉眼也能相对容易地看到它,即便是从城市中心。偶尔,国际空间站会是夜空中仅次于月球的第二亮点。国际空间站以每小时1.7万英里(约合27350公里)的速度绕地球轨道飞行,看上去就像一颗迅速从天际划过的流星,会在约两到四分钟内在天空画一道圆弧。

  库克指出,我们很容易辨别出国际空间站和飞机的不同,因为前者始终会发出白光。近年来,业余天文爱好者可以通过安设在院子里的望远镜,跟踪和拍摄国际空间站的照片。库克说,人们现在可以“清楚看到结构性细节,比如空间站太空舱、太阳能电池板,甚至有的时候,还能看到空间站与航天飞机对接后的画面。”

  与许多气象和通信卫星不同,国际空间站的飞行路线并不是处于地球静止轨道——这一轨道令卫星始终保持在地球某个点的上空,相反,它总是不断变换其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所以,某些地区的观测者并不一定能看到。为查明世界上某个重要城市何时、何地能看到国际空间站,空间气候网站专门有一套在线卫星跟踪工具,可以确定未来飞越的日期、具体时间和亮度。(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3 页,共 4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