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图为孙中山

图为孙中山

中新社伦敦3月11日电(记者 魏群)中国驻英使馆11日举行纪念孙中山逝世86周年活动,驻英大使刘晓明在致辞中说,在中山先生当年蒙难的地方举行缅怀仪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刘晓明说,1896年秋末,在当年清政府驻英国公使馆,也就是在目前中国驻英使馆所在的这栋建筑内,中山先生被诱拐劫持,面临生命危险。在公使馆英籍雇员的帮助和英国友人康德黎先生等人的积极营救下,中山先生被囚禁12天后终获自由。伦敦蒙难是中山先生在海外颠簸中的一次惊险遭遇,不仅在他个人生涯中有着重要意义,而且使他反帝反封建的意志更加坚定。中山先生说:“吾志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中山先生在英国停留了八个多月时间,深入开展政治研究和社会考察,每日如一到大英博物馆苦思研读,融会贯通各种思想和政治主张,三民主义更趋完整深化,这为他成为国际知名的中国革命家和中国民主革命公认的领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刘晓明表示,中山先生为实现国家统一而奋斗毕生。当前,两岸关系正步入和平发展的轨道,但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两岸同胞应该携起手来,抓住机遇,加强合作,积累互信,共创双赢,努力完成中山先生的遗愿和未竟事业。

英国侨团代表、台胞代表、留学生代表等约220人参加了当天的纪念活动。伦敦华埠商会主席邓柱廷先生代表英国华侨华人致辞,他说,英国的华侨华人与孙中山先生和辛亥革命有着极深的渊源,“今天旅英华侨在这里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同时也是对我们自己的一种激励。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历史赋予我们海外侨胞的责任,继承和发扬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在祖国的繁荣富强、和平统一的进程中扮演更重要、更杰出的角色。”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近期也门安全形势紧张。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也门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和团组近期暂勿赴也门。请已在也门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当地报警电话:199),或与中国驻也门使馆联系求助(使馆电话:00967-1-275337)。

责任编辑:NN049(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3月2日,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韦尼泽洛斯”号邮轮载着从利比亚撤出的中国公民抵达希腊克里特岛。新华社发   3月2日,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韦尼泽洛斯”号邮轮载着从利比亚撤出的中国公民抵达希腊克里特岛。新华社发

3月1日,中国空军运输机在苏丹喀土穆国际机场降落。 3月1日,中国空军运输机在苏丹喀土穆国际机场降落。

2月28日凌晨,中国使馆租用的客轮抵达马耳他瓦莱塔。 2月28日凌晨,中国使馆租用的客轮抵达马耳他瓦莱塔。

  综合新华社电 截至北京时间3月2日23时10分,我迄今掌握并有回国意愿的在利比亚中国公民已经全部撤出,共计35860人。

  国务院撤离我在利人员应急指挥部成员、外交部副部长宋涛表示,这次撤离行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最大规模的有组织撤离海外中国公民行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一直牵挂着在利比亚同胞的安危,在第一时间做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国务院迅速成立应急指挥部加强统筹协调,确保在不到十天时间里取得了撤离工作阶段性胜利。

  宋涛表示,有关国家为中方的撤离行动提供了各种便利与协助,中方对此表示赞赏和感谢。在撤离行动中,中方履行国际人道主义义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12个国家撤出了约2100名外籍公民。宋涛说,截至目前,我撤离利比亚人员中,有20745人已经回国。中国政府将继续安排包机,尽早接回暂时安置在第三国的同胞。

  3月2日15时,我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希腊籍轮载约2100人,抵达希腊克里特岛,至此,我国从海上撤离驻利受困中国公民工作顺利完成。

  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介绍,此次海上撤离受困中国公民累计投入船舶14艘,其中,我国驻外使馆租用客船6艘,交通运输部协调中远、中海船舶7艘,我国海军舰艇1艘。由海上撤离利比亚的受困中国公民超过18000人,外籍人员1100余人。

  ■ 亲历

  千余同胞沙漠跋涉两天脱困

  中国一公司在利员工称,撤离时大量设备留在当地,损失惨重

  本报讯 (记者褚朝新)昨晚6时左右,在首都机场开往北京西站的大巴上,记者遇到刚从利比亚回国的江平等三人。他们乘国航航班历经10个小时,刚从埃及开罗飞回北京,机上共有340名同胞。

  江平是长江水利委员会下设的长江岩土工程总公司职工,四川人,曾在沙特呆过6年,今年元月公司派其到利比亚工作。江平介绍,该公司在利比亚承接了南部赛卜哈的大学城建设工程,该公司及合作企业职工有近400人。局势动荡后,公司在当地工程全部停工。撤离时,大量设备无法带走,损失惨重。

  江平称,赛卜哈是卡扎菲老家,当地人基本都是他的支持者,其很多亲属也都住在当地。目前赛卜哈十分稳定,夜间偶尔会听到枪声。

  “虽然没打仗,但也担心内战大面积爆发,卡扎菲如果下令封闭赛卜哈机场,我们就会被困在赛卜哈。大使馆的领导说,一定要在3月3日前把所有中国同胞从赛卜哈抢出来。”江平说,大使馆官员特意用到了“抢”这个词。

  2月27日晚,在赛卜哈的华人开始在大使馆的指挥下乘机撤离到埃及开罗,并住进了一家五星级酒店。

  不过,并非所有撤离的同胞都像江平一样幸运。江平说,他有一个浙江籍的朋友也在利比亚。动荡发生后,朋友在电话里告诉他,公司工地被当地人抢占,1000多名职工被赶走,无奈之下,上千人带着护照和机票在沙漠里走了2天,才离开危险区域。

  ■ 链接

  联合国人权机构“开除”利比亚

  联合国大会一致通过决议,中国参与决议协商,但称“下不为例”

  据新华社电 联合国大会1日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通过决议,中止利比亚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这是联合国大会首次中止人权理事会某一成员国的资格。

  决议说,联合国大会欢迎2月22日阿拉伯国家联盟发表的声明,以及2月23日非盟和平与安全理事会发表的公报,决定暂时取消利比亚在人权理事会的成员国资格。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张丹参赞在决议通过后发言时说,考虑到利比亚当前极为特殊的情况和阿拉伯及非洲国家的关切和主张,中国代表团参加了决议的协商。同时,中国代表团认为,联大中止利比亚人权理事会成员国权利的行动不构成先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2月25日在日内瓦通过决议,建议联合国大会中止利比亚的人权理事会成员国资格。利比亚2010年5月13日当选联合国人权理事会成员国。

  ■ 撤离

  海路 利比亚→希腊

  海军战舰保驾两千同胞

  据新华社电 当地时间3月1日10时30分,中国海军“徐州”舰与搭乘我2142名从利比亚撤离人员的“韦尼泽洛斯”号商船顺利会合,开始为撤离我在利人员船舶实施护航任务。

  当地时间1日9时45分,“徐州”舰舰载雷达发现了“韦尼泽洛斯”号。随后,舰载直升机起飞,赴商船上空进行巡逻警戒,“徐州”舰特战队员则严密观察海面。据了解,完成对“韦尼泽洛斯”号护航任务后,“徐州”舰将继续为撤离我在利比亚人员船舶提供护航。

  空路 利比亚→苏丹

  中国军机“捎带”外国人

  据新华社电 记者从国防部新闻事务局获悉,赴利比亚执行接运任务的中国空军伊尔-76飞机于北京时间2日凌晨顺利抵达苏丹首都喀土穆。此次被接运人员共751人,其中中国公民511人、外国公民240人。这是中国空军接运的首批在利人员。中国驻苏丹大使李成文说,除中方人员外,目前滞留在利比亚南部城市塞卜哈的一些尼泊尔和孟加拉国侨民,也将搭乘中国空军运输机撤离。中国空军派出4架伊尔-76运输机飞赴利比亚执行接运中国人员的任务。

  ■ 善后

  逾两千撤离者“无证”归国

  本报讯 (记者刘泽宁)截至昨日,北京边检总站共办理28架次执行利比亚中国公民撤离任务的包机入境,为7922名撤离人员办理入境手续,其中2433人因证件被偷或被抢,靠临时证件才得以入境。

  进入3月以来,从利比亚撤回人员数量达到高峰。仅3月1日0点至24点,北京边检总站共为2844名撤离人员办理入境手续,其中超过四分之一未持证件。

  撤离同胞抵京后继续获得特殊待遇。自2月25日到3月1日,市长途公司共出动80余部大客车,接送利比亚回国人员,分别送至京城各大火车站、长途站,部分直接送到山东、江苏等地,目前已经接送4000余人。

  ■ 数说

  北京时间2日凌晨,赴利比亚执行撤离我在利人员任务的中国空军4架伊尔-76运输机,首批接运1001人至苏丹首都喀土穆。

  从利比亚撤离的982名中国公民3月1日深夜和2日凌晨分别搭乘3个土耳其航班和两架包机离开伊斯坦布尔回国。

  截至3月1日,共有11架次的中国包机抵达马耳他,将3063名从利比亚撤离的中国公民运回国内。

  在中国驻约旦大使馆的协助下,146名中国公民1日从利比亚撤离经约旦首都安曼转乘国际航班回国。

  (据新华社电)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今天消息

  羊城晚报讯记者黄亮报道:28日早上,羊城晚报记者致电我驻新西兰大使馆发言人王欣得知,CTV大楼“已经挖出一些遗体,不过损毁严重,需要时间鉴定其身份”。另外,失踪人员名单新增两名留学生,均在基督城国王教育学院学习,震后一直无法取得联系。

  王欣介绍,徐建国大使最近再次督促新方全力营救我被困留学生及华人华侨,中国国际救援队正全力在CTV大楼清理废墟积极搜救。目前,已经从大楼废墟中“挖出一些遗体,不过损毁严重”,需要一定时间鉴别其身份。王欣称,一旦有最新消息即刻告知羊城晚报记者。

  失踪人员名单有进一步更正,名单中的熊璟雯(原拼写为“熊锦文”,武汉人)主动与使馆基督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人在奥克兰上班),使馆已核实其身份。来自香港的郑朝阳昨日增列失踪名单中,现已与其家人取得联系,确认人身安全。而今天上午北京人李霞和辽宁人周晓莉被新列入失踪名单,两人均在国王教育学院读书,震后一直无法取得联系。鉴此,在基督城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名单为24人。使馆提醒其他失踪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尽快与使馆基督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

  王欣此前表示,为帮助新西兰开展震后救灾工作,中国政府决定向新西兰政府提供50万美元紧急人道主义现汇援助。此前,有当地华人表示回国需前往奥克兰办理签证,较为麻烦。昨日,大使馆决定在基督城抗震救灾指挥中心设立临时办证点,为紧急回国的侨胞办理相关证件提供便利服务。

  我国仍有23人在新西兰地震中失踪 主要为留学生

  新华社电 (记者刘晨 黄兴伟)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27日向新华社记者证实,目前在新西兰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人数仍为23人。

  使馆官员表示,在26日公布初步名单后,名单上的李彦晖和熊璟雯主动与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人身安全。更多详细>>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邢印胜在马耳他中使馆客轮上。 中新社发 黄霜红 摄 邢印胜在马耳他中使馆客轮上。 中新社发 黄霜红 摄

  中新社瓦莱塔2月28日电: 题:邢印胜的利比亚返乡路

  中新社记者 黄霜红

  马耳他目前被许多国家作为撤侨的中转站,然而记者在市区的大街上并未发现如潮的人流,反倒因为不是旺季,这个以旅游业为主的地中海岛国显得有些落寞。尽管是雨后天晴,著名的地中海阳光却没有驱散海岸边的冷清。红红绿绿的太阳伞大多寂寞地竖着,阳伞边小店的卷帘也紧紧地关闭着。当记者驱车前往瓦莱塔港口时,盘旋的道路两边鲜有人影。

  中国驻马耳他使馆租用的意大利客轮停泊在这里,从外面看它也是静悄悄地。当记者的车停下来时,一队队黑头发面露风尘的人正从装货的通道里鱼贯而出,继而登上等在停车场的大巴。这奇特的情景吸引得数名游人驻足旁观,但也许其中很少人会意识到自己正在成为一桩历史事件的见证者。

  这里正在进行中国政府从利比亚经马耳他撤离中方人员的行动,在这艘客轮到达瓦莱塔港的第二日,2架东航包机继续将500余人从马耳他机场送往上海。由于事先来不及办理相关的签证手续,来自利比亚的两千余人不得不在船上生活停留几天,然后陆续被封闭的大巴接到机场直接登机,从而不必接触马耳他国土。

  记者赶在大巴将所有今日登机的人接走之前,碰到了要找的那个人,华丰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区经理邢印胜。10天前,邢印胜带着公司的将近一千人徒步进入利比亚沙漠地区,经历千辛万苦到达班加西港,成为这次撤侨行动中的一个传奇故事。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本月18日利比亚大乱,一些暴乱分子来到位于艾季达比亚市的华丰公司驻地疯抢,除了砸车抢车外,歹徒们闯进工人宿舍抢东西并以武力将办公室撬开抢走所有财物。愤怒中员工开始和歹徒们搏斗,双方对峙到晚上,在情况逐渐危急的时候华丰员工冲了出来。19日华丰公司高层决定将所有十家工区的930人全部撤离利比亚。邢印胜成为撤离的组织者。

  邢印胜对记者讲述说:“决定撤退之后,我们便进入沙漠往班加西方向步行前进。我们觉得摸到班加西就有救援的希望。你看现在所有人的东西都没了,当时都只是带了点水和面包就走了。上千号人命呢,这比东西重要”。

  邢印胜们躲进沙漠几天之后和中使馆取得联系,从而得知班加西有救援点,决定无论如何也要到那里去,哪怕徒步行走。沙漠的气候在夜里非常寒冷,他们中间还有一个才出生十几天的孩子,并且有六、七十位女同事。

  有幸的是华丰的利比亚本地员工带着教会的一些友好人士到沙漠里找到了他们,为他们提供了过夜的地方,并且发动当地百姓为他们捐食捐水,最后并找到了10辆运货的大卡车将这千把号人运到了班加西。这已经是7天以后的事了。

  邢印胜说:“到了班加西看到中国政府的船,我的心一下放了下来。看看周围的人,他们一个个也都不叫苦叫饿了,随便找个地方呆着耐心地等着”。又过了两夜,他们随着马耳他中使馆的船到达瓦莱塔。

  930人历经风险一个都不少,对于一个民营公司的负责人来说,这是多么大的责任!对于这点邢印胜平静地对记者说:“当然要负责了,不然我下半辈子怎么做人。”

  邢印胜和他的华丰员工同事将于28日全部回到祖国。(完)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2月27日电 据中国驻新西兰使馆网站消息,自中使馆公布地震中失踪人员名单后,名单中的熊璟雯(原拼写为“熊锦文”)主动与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使馆已核实其身份。

  鉴此,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名单减少为23人。使馆也提醒其他失踪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尽快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

  鉴此,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名单减少为23人。使馆也提醒其他失踪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尽快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

  根据最新公布的名单,失踪者包括20名国王教育学院(King's EducationLtd。)的学生:赖嫦(广州,女,28岁)、钟艳桃(广州,女,31岁)、叶彩英(广州,女,28岁)、蔡昱(上海,女,31岁)、涂汇澐(湖北,女,23岁)、王涛(女,30岁)、张辉(女,35岁)、陈杨(女,29岁)、靳曼(河北,女,26岁)、韩西冷(江苏,女,25岁)、张迪迪(河南,女,24岁)、徐琳琳(辽宁,女,27岁)、王丽敏(辽宁,女,32岁)、徐秀娟(哈尔滨,女,46岁)、李婉菊(女,45岁)、LiDe(译音:李德,19岁)、Dai Jing(资料未详)、张伟宇(女,30岁)、冷金燕(女,31岁)、何雯(女,26岁)。

  另外还有CTV员工霍思文(女,29岁),奥太岗大学(Otago University CHCH Campus)学生忻思斯(上海,女,29岁)。香港居民吴丽雯(女,31岁)亦在失踪名单内,使馆人员称其在当地求学。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使馆26日公布的失踪中国公民初步名单,当时为24人。据中国驻新西兰使馆网站消息,名单中的李彦晖主动与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   使馆26日公布的失踪中国公民初步名单,当时为24人。据中国驻新西兰使馆网站消息,名单中的李彦晖主动与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

  新华网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2月27日电 (记者 黄兴伟 刘晨)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27日对新华社记者证实,在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统计人数减少为23人。

  自使馆26日公布新西兰地震失踪中国人员名单后,名单中的李彦晖和熊璟雯主动与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

  使馆呼吁,被列入失踪名单但目前能与使馆联络的中国公民或知晓失踪公民确切下落者,主动与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联系电话:006433490074;传真:006433490076;电子邮箱:wangbao@ietcl.co.nz。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26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有25名中国公民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失踪人员主要是就读于当地一家语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

  新西兰南岛最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当地时间22日发生里氏6.3级地震,目前已确认有146人在地震中遇难。

  记者从边检部门获悉,赖嫦的父亲、丈夫及表兄26日由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乘坐航班前往香港,然后由香港飞往新西兰。当日上午,广州白云边检民警开通绿色通道,为赖嫦的家属办理了出境边防检查手续。本报特派记者李明波也于26日更早些时候飞往新西兰,他抵达后将等待赖嫦的家人,协助他们一道前往地震灾区。

  此外,经市外办确认,钟艳桃和叶彩英的家人也已经经特殊通道办好了证件,他们也将动身飞往新西兰。据叶彩英的叔叔叶宏发透露,叶彩英的事情现在仍暂时瞒着她的父母,据说老人家身体不是很好,家人一直不敢让他们知道这件事情,生怕老人家受不了刺激。为此,叶宏发等叶彩英的家人一直不愿与外界多联系,除了拒绝相关部门上门慰问,还拒绝与媒体接触。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北京2月27日电 据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网站2月27日最新消息,自使馆公布地震中失踪人员名单后,名单中的熊璟雯(原拼写为“熊锦文”)主动与使馆克赖斯特彻奇抗灾指挥中心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使馆已核实其身份。鉴此,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初步名单减少为23人。使馆也提醒其他失踪人员本人及其家属尽快与抗灾指挥中心联系。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名单列表 名单列表

  据新华社电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26日公布,有24名中国人在日前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失踪人员主要是就读于当地一家语言学校的中国留学生。

  大使徐建国说,失踪者约有20人是就读于当地国王教育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其他失踪人员中还包括1名来自中国香港的女子。国王教育学院位于此次地震重灾区、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的坎特伯雷电视大楼内。

  徐建国说,大使馆通过向新西兰外交部、教育部、当地华侨华人和国内相关人员等多方搜寻信息确定了失踪名单,公众可通过大使馆网站查询详情。他表示,这一名单只是初步认定,仍可能随情况进展发生变化。

  此前,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曾表示有26名中国留学生在这次地震中失踪。26日早些时候公布的失踪名单上则有25个人,其中一人随后主动与使馆方面取得联系,确认其人身安全。

  中国救援队26日上午已进入克赖斯特彻奇市中心地震重灾区,参加对严重垮塌的坎特伯雷电视大楼的废墟清理工作,当天共找到3具遇难者遗体。

  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已在克赖斯特彻奇设立了抗震救灾指挥中心。中国教育部和外交部也将联合派出工作组前往克赖斯特彻奇,协助使馆做好抗震救灾工作,预计工作组将于28日抵达。

  此外,中国驻奥克兰总领馆也已在奥克兰机场设立临时工作点,以方便为中国公民提供领事服务。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月24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后鼓掌致谢。当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2月24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后鼓掌致谢。当日,从利比亚撤至埃及后乘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飞抵上海的33名中资公司人员安全抵达江苏省海门市。新华社发(许丛军 摄)

  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 25日凌晨2时15分和上午9时25分,450名在利比亚的中国公民分别搭乘中国政府的两架包机陆续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与此同时,中方租用外籍船舶接运在利中国公民的工作也在有序进行。

  埃及:455名中国公民已回国

  中国驻埃及大使馆领事部主任张志忠25日说,当地时间25日8时左右,新一批276名在利比亚的中资公司员工在埃及萨卢姆口岸办理手续后,乘坐使馆组织的7辆巴士赶往开罗机场。使馆工作组正积极联系航班,争取将这批中国公民尽早运送回国。

  据中国驻埃及使馆提供的信息,截至25日晚,已有731名驻利比亚的中资公司人员经埃及与利比亚边境陆路撤离至埃及,其中455人已搭乘中国政府派出的包机或搭乘外国航空公司航班回国。

  希腊:租用客轮再赴利比亚班加西港接运中国公民

  经过17个多小时的航行,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希腊精神”号客轮于当地时间25日中午12时40分许再次抵达利比亚班加西港,接运2000多名滞留当地的中国公民。另一艘客轮“奥运冠军”号于当天下午也抵达班加西港。

  中国驻希腊使馆租用的“韦尼泽洛斯”号客轮载有数千名中国公民已于当地时间25日上午离开班加西港,26日将抵达克里特岛。

  中国驻希腊大使罗林泉25日表示,使馆方面正与国内联系,等待国内派包机尽早将24日撤到克里特岛的约4200名中国公民运送回国。

  突尼斯:突利边界利比亚一侧中国滞留人员全部撤离

  24日晚,第二批从利比亚西部地区撤出的920余名中国公民顺利进入突尼斯境内。此前已有近千名中国公民从利比亚西部撤至突尼斯境内。至此,在突利边界利比亚一侧已没有中国滞留人员。

  据记者了解,中国南航从26日起,每天将安排一班大型客机,飞赴突尼斯杰尔巴岛,接运中国公民回国。南航赴突尼斯的首架飞机将在北京时间26日12时从广州起飞赴突尼斯。

  马耳他:中国驻马使馆租用四艘客轮接运在利中国公民

  中国驻马耳他大使馆政务参赞傅智敏25日说,使馆方面已租用四艘客轮前往利比亚接运撤离的中国公民。其中,首艘客轮25日早晨已从利比亚班加西顺利离港。首艘客轮共载有中国公民2216人。受天气影响,这艘客轮航行时间将延长,预计于26日中午前后抵达马耳他首都瓦莱塔港。

  为确保首批抵马人员顺利安全回国,使馆方面正积极准备,随船工作组正进行人员登记和其他服务工作。另外,使馆还积极协调马警方、医疗和码头、机场等部门,寻求支持与配合。根据安排,中国东航两架前往马耳他接运中国公民的飞机将于26日抵达马耳他。(综合新华社记者梁业倩、刘洋在利比亚班加西港,李来房、蔺妍在开罗,冯康在埃及萨鲁姆口岸,马震、王强在希腊克里特岛,康新文在突尼斯拉斯杰迪尔口岸,王昀加、王庆钦在马耳他圣朱利安斯报道)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第 2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