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核心提示:“这个世界有两个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 ”一向以口诛笔伐的形象示人的李敖,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说,但翻开10年前出版、近日再版的《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就会发现,曾经的李敖,对待李文这位爸爸的天使,百般温柔,在牢中说尽了“好话”。日前,李敖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在半个小时的通话中,李敖除了听力有些下降外,思维清晰、不时还和记者开几个玩笑,对孩子的教育、对感情的理解、对婚姻的态度,甚至对哪位作家的不满,李敖都直言不讳。这或许就是他的“只争朝夕”、“与人斗其乐无穷”,每日读书、写字丝毫不浪费自己的老年生活。

李敖

玩微博是为了起哄

“这几个月,为了《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 80 封信》,受尽窝囊气,但仍问世了。 ”今年76岁的李敖在微博中这样说。打开李敖的微博就会发现,李敖有210多万的粉丝,可他关注的人却只有儿子李戡、陈文茜、赖岳忠3个人,近日在微博上平均每天都发2条以上消息的李敖,引用了一句名言,不服老地说:“与人斗其乐无穷”。

辽沈晚报:为什么您只关注三个人呢?

李敖:因为我不认识别人啊,我的微博是赖岳忠帮我申请和设计的,自然他就把他自己加进去了,陈文茜也是他帮我加进去的。

辽沈晚报:玩微博感觉怎么样?

李敖:写字别人都写不过我的,每次140个字我写的都很满。最开始玩微博是为了起哄,觉得好玩,和年轻人争奇斗胜也很有意思啊。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与人斗其乐无穷啊。

辽沈晚报:之前都说您是一个不会用电脑的人,现在水平如何了?

李敖:今年微博开始流行,最初我就到处求爷爷告奶奶的让别人教我打字,后来Ipad2出来了,我就开始用手写的,不过也觉得挺对不起Ipad的,我只会这一种功能,有点浪费。

辽沈晚报:您在微博中说的窝囊气是指什么呢?

李敖:哦,是指自序中省略掉了16个字,用省略号代替了,我很奇怪的是,10年前在北京出版都没有删,不知道为什么现在要删掉了。

物质基础对孩子成长很重要

李敖之前曾提及多次,自己疼孩子的方法,就是偷偷的给他们塞钱,而这种方式与他自己的成长经历有关。但看着现代社会美国式的消费观,他也有着自己的担心,而幽默风趣、针尖麦芒从来都是他的作风,这次也没有例外,他拿李文鞋子的数量开起了玩笑。

辽沈晚报:您是如何教育孩子的呢?

李敖:我觉得物质基础很重要,我是穷过的,一天只能吃到一顿饭,青春的岁月都在为了衣食而奔波,做事情也没有信心,这也是种压迫和折磨,人穷志短还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给孩子机会,物质基础还是正确的。

辽沈晚报:那对于李文的美国式消费观你适应吗?

李敖:李文的消费方式跟我不同,她有200多双鞋子,花起钱来不管不顾的,但这不怪李文,这都是大环境造成的。后来我看新闻说某个国家的王妃有1000多双鞋,这也可以说是衡量物质基础的程度啊。

辽沈晚报:李文在接受采访时,说您年纪大了,钱没有那么多了,她了解您的辛酸。不知您的钱都花到哪里去了呢?

李敖:人长这么大,什么地方都是要用钱的,我以后能留给子女的也有限,现在就只争朝夕了。

亲情、友情、爱情看得比较淡

在《坐牢家爸爸给女儿的80封信》中,李敖展示了自己温柔慈爱的一面,与所有人眼中的李敖不同,80封信虽然是李敖当时在牢中其他的不能写才动笔写下的,但也可见他是一个对孩子溺爱的父亲,对亲情很珍惜。如果你这样想,那就错了,提起人生中的亲情、友情、爱情,李敖却说,“看得都比较淡”。

辽沈晚报:不知道您会如何表达对孩子的感情呢?

李敖:亲情、友情、爱情,在我看来这都是人的私情,我看得都比较淡,过分的感情用事不好,小孩子对大人过分的依恋也不好。要疏远一点,我基本都不太主动去找他们,要钱就给他寄过去,一切尽在不言中,很实惠的。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现在的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是身边好多同学和同事仍然是单身。

当我问及他们的时候,回答都是:婚姻是件大事不敢太草率了,

所以选自己另一半的时候更多的是理智。

然而,好多没谈过恋爱的人还是期望自己能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然后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谈恋爱对80年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我们都谈不起恋爱了。

不管谈过还是没谈过,都不敢把太多的感情放在恋爱上,

因为害怕失败,我们已经承受不起。



有同事去相亲,有时不错,回来后就经常联系。但是她说找不到恋爱的感觉,更像是朋友,

他们不会付出太多的感情,也不会对你太好。

是啊,可以理解,

因为男人们也害怕,他们同样不敢去尝试,

害怕自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姐妹们谈起婚姻的时候总是在说,找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就嫁了吧,

不管自己喜不喜欢,结婚后都会对他好,

生个小Baby踏踏实实过一辈子。

男性朋友则是找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好好待她,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了,

因为在外面打拼真的很累,想有个温暖的家。

才发现恋爱已经离我们远去,

剩下的只是婚姻、生活、日子。



想想我们的这些80后的人们,爱情远离我们,结婚又像是完成使命一样,

经济条件也不是那么重要,

找个男人(女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我们的宗旨。

当妹妹告诉我她们宿舍的女孩如何如何谈恋爱,

如何如何换男朋友,如何如何浪漫,

我只能感慨“你们还有谈恋爱的资本和勇气。”

妹妹说你也不老啊,别总把自己想的那么老,赶快给我找个姐夫。

我们并不是承认自己老,至少我这样认为,但是爱情观和婚姻观还是大不一样



当有朋友问我什麽时候结婚?我说连男朋友都还没有,和谁结婚啊?

“那找一个嘛!”

“又不是逛商场,说找个就找个?”


“哎呀,要求不要那么高啊!”

其实我也和姐妹们一样的想法找个仅仅对我好的就好了,

相貌、学历、经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能力。

“三高政策”也只是我们茶余饭后开的玩笑话罢了。

姐妹们经常说,当真正有一个疼我们、爱我们的人摆在面前的时候,

我们一定好好珍惜。



是现在的好男人少了吗?

不是,我不这样认为,好男人还是很多的,

只是我们没有发觉又或者是发觉了没有勇气去说服自己。

好多女孩都是放不下自己矜持,总认为男孩应该主动。

因为我们不像90年代的人们敢爱敢恨,

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爱,哪怕是被拒绝。

至少我身边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错过了好多好男人,

当自己心爱的男人成为别人的老公的时候,

而且是通过别人介绍结婚的时候,


而我们只能偷偷的抹一把泪,

又或者关几天自己紧闭,默默的为他们祝福!


故事的结局往往是那么伤感……

为什么我们宁愿彼此都受伤,也不愿意把心中的爱说出来呢?

或许是因为 我们总是不确定对方心里是否有我们,

所以我们总是在矛盾中把自己的恋爱丢掉了!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结婚的年龄。

可是此时我们真的已经谈不起恋爱了!



聊qq的时候

喜欢隐身了,

不怎么爱在群里发言了,  

同学聚会必修的两个项目:吃饭,KTV

小孩都开始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了,

虽然经常不大情愿地反驳着:叫姐姐,叫哥哥

不管你是一人独处时,还是身在人群当中

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有点不喜欢节日了    节日只能让幸福的人更幸福 孤单的人更孤单。

慢慢发现自己没那么愤青了,遇到不公的时候,会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

开始不喜欢被人说 成熟!

我们的爱好中必定有一项是睡觉,

可不知为什么 凌晨12点前很少会入睡!

漫漫的什么都可以“随便”,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也不在意那么多的事情。

总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


曾经以为一辈子陪在身边的朋友,某天某月,就突然发现他们都不见了

午夜醒来,才愕然发现,从来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人越成长,越容易孤单。



80后的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灭了。

80后的我们,有的出名,有的默默无闻。

80后的我们,挣扎过 彷徨过,还是挺过来了。

80后的我们,褪去青春年幼的稚嫩,开始适应社会大家庭。

我们的心里都很清楚,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

亲情的分与合,

爱情的分与合,

友情的分与合,

曾不顾一切的追求过的,后来变的一文不值得。

父母曾百般阻挠的事,直到自己受伤,才明白,父母原来是对的。

曾无数次的问过自己,为什么活着?

到后来,已经懒得的去想活着的意义。



曾为了爱情可以不好好的读书,

到后来为了工作可以丢下爱情。

现在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

或者说, 还有多少人,一直坚持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在家里,父母对我们百依百顺,

出了家门,我们对社会百依百顺。

看不惯的事情也就渐渐习惯了,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我甚至不知道我现在的梦想应该是什么?

但有一点的是肯定的,

不会再做一些年少轻狂的梦了......

发表在栏目: 倾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