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安徒生童话》的中文译者,著名翻译家、作家、学者叶君健先生的一批旧藏,即将在京拍卖。

中文版《安徒生童话》被认为是80多种文字译本中最好的。为此,丹麦女王曾隆重授给叶君健“丹麦国旗勋章”,这是全世界《安徒生童话》众多译者中惟一获此殊荣的。此外,叶君健还是小说家和儿童文学家,以及毛泽东诗词翻译小组的主要成员。

为了使得体现叶君健学术特点的藏品得到长期妥善保存,弘扬其治学精神,在叶君健93岁的遗孀苑茵的支持下,北京大观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从叶君健家中征集到其生前藏品,并将在5月17日该公司在北京千禧大酒店举办的首场春拍中推出“叶君健专题拍卖”。

此次拍卖的拍品包括1949年版丹麦文16册《安徒生童话全集》,这也是叶君健翻译安徒生童话的母本;1954年出版的安徒生童话单行本《美神》,书中有大量的叶老亲笔批注;丹麦名画家古·叔龙绘的《安徒生童话》连环画丹麦原文本等。此外还有叶君健组织的毛泽东诗词翻译名家意见信,包括有赵朴初、钱钟书、朱光潜、杨宪益、爱泼斯坦和戴乃迭等中外专家写给他的意见信墨宝共65页,其中钱钟书的四次意见稿共30页,中英文对照,极为难得。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目前风力发电约占20%的丹麦,日前再度发豪语,称将在2050年以前领先全球,成为100%倚赖风力发电的国家。

  人口约为550万的丹麦,目前全国上下倚靠风力发电比率占二成,不过根据丹麦政府公布的策略计划书中提到,未来在9年之内,风力发电比例将提高到4成以上,最后预计在2050年前,完成全球第一个全部风力发电的国家。

  根据丹麦能源署资深顾问哈斯拉吉表示,“我们希望在2050年时,全国能源都是来自风力。”

  除了政府带头宣誓外,目前冬季寒冷,因此丹麦家庭对于暖气需求长达半年以上,丹麦政府为了鼓励民众使用电器上节能减碳,除了大量鼓励改装太阳能发电外,还针对旧暖气推出旧换新享30%折扣优惠,另一项高耗电的电冰箱,也一样祭出最高5成政府补助的优惠。

  对于传统燃油发电,丹麦能源部也已经开始召集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举行会议,希望能讨论出有效使用石油或天然气的方案,根据能源部部长弗瑞丝(LykkeFriis)表示,“我们知道从仰赖传统石油改到风力发电需要时间,未来几年仍将透过传统方式发电,但2050年前,丹麦一定可以完全不必倚赖燃油发电。”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丹麦两位太空发烧友把这枚火箭的发射和随后在波罗的海上空的飞行形容成是一次“非常美妙的飞行”
丹麦两位太空发烧友将这枚火箭发射升空

丹麦两位太空发烧友把这枚火箭的发射和随后在波罗的海上空的飞行形容成是一次“非常美妙的飞行”
两位发烧友把这枚火箭的发射和飞行形容成“非常美妙的飞行”

  丹麦两位太空发烧友克里斯蒂安·冯·本特森和彼得·马德森6日把位于博恩霍尔姆岛附近的一艘驳船作为发射台,成功把一枚长30英尺(9米)、重1.6吨的自制无人火箭送入波罗的海的上空,它的飞行高度大约高达5英里(8公里)。

他们原计划把这枚火箭送入10英里(16公里)高空,但是最终它仅爬升到5英里(8公里)处
他们原计划把这枚火箭送入10英里(16公里)高空,但是最终它仅爬升到5英里(8公里)处

他们原计划把这枚火箭送入10英里(16公里)高空,但是最终它仅爬升到5英里(8公里)处
他们原计划把这枚火箭送入10英里(16公里)高空,但是最终它仅爬升到5英里(8公里)处

  早些时候的点火失败后,这次发射在格林尼治标准时间14时32分进行。发射结束后马德森说:“这是一次非常美妙的飞行。它充满了乐趣。我回头看发射坡道时,这才意识到火箭已经升空。”这个自称哥本哈根亚轨道公司的科研组非常平静地看完整个发射过程,然后他们突然欢呼雀跃,相互紧紧拥抱在一起。他们按照16世纪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的名字给这枚火箭命名。他们原计划把它送入10英里(16公里)高空,

  他们希望有一天他们研发的火箭能把人类送入天际,人们普遍认为海平面上方大约62英里(100公里)高空就是天际。当这枚火箭被从海里打捞出来时,它几乎仍完好无损。冯·本特森说:“我们仅损失了一个顶盖。”自从去年9月出现的熔化事故阻碍了试验进程后,这是他们第二次尝试发射自制火箭。他们在内克索港东部大约18英里(30公里)停泊浮动驳船的地方,是丹麦空军允许他们使用的军用试验区。

克里斯蒂安·冯·本特森和彼得·马德森为他们的自制火箭飞入波罗的海上空感到非常高兴
克里斯蒂安·冯·本特森和彼得·马德森为他们的自制火箭飞入波罗的海上空感到非常高兴

这枚长30英尺(9米)的无人火箭在丹麦波罗的海上空进行的飞行任务结束后,人们从海水里打捞出它
这枚无人火箭在丹麦波罗的海上空进行的飞行任务结束后,人们从海水里打捞出它

  助推器在用光液氧燃料后被弃,但是飞船仍在继续上升,直到达到它的最大飞行高度。携带假人的舱在下降的过程中,降落伞并未完全展开。冯·本特森说:“降落伞在还原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迄今为止该项目已经耗资超过3.7万欧元(5.35万美元),它主要由私人赞助商和少量公司资助,其中包括世界上最大的一家工业煤气生产商Air Liquide SA和瑞典汽车制造商柯尼赛格公司。(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长年被冰层覆盖的北极,原本被视为国际海域,但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天然气供应的紧张,以及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日渐明显,北极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兴趣。2007年8月,一支俄罗斯北极科考队在北冰洋近4300米深的海底插上了一面钛合金俄罗斯国旗,公开表明俄罗斯对北极的领土要求,一场激烈的“北极争夺战”序幕由此拉开,美国、加拿大等北极周边国家此后纷纷展开争夺行动。北欧国家丹麦虽然不是世界上最靠近北极圈的国家,但它也已经加入了这场竞争。丹麦日前被曝将在下个月公布自己的“北方战略”,拟对北极点以及北极圈内的多个地区提出正式的主权要求。这将是丹麦政府首次公开宣示对北极的主权要求。本网来连线本台驻欧洲记者涂贇,来了解丹麦即将公布的北极战略的相关情况。


北极已经引起多个国家的高度兴趣

  记者:根据丹麦媒体的报道,在一份有望于6月公布的名为“北极战略”的文件中,丹麦政府将要求联合国承认北极是丹麦所属的北极圈岛屿格林兰岛的领土延伸。在这份文件中,丹麦一共对北极大陆架位于法罗群岛和格林兰岛周围的五个地区提出了主权主张。文件还显示,丹麦科学部已经开始收集数据,计划在2014年前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交申请。丹麦外交大臣埃斯珀森证实了这一消息,并表示这项战略还在审议中。

  在北极圈内,丹麦一直寻求对格陵兰岛以外的土地主张主权,但这是丹麦政府第一次公开提出对北极的所有权要求。据悉,为了获得成功,丹麦将列出证据说明地理北极,也就是所说的北极点,是与格陵兰岛相连的,已经属于丹麦六百多年了。

  主持人:2007年8月,丹麦政府曾派遣一支科考队前往北极,寻找丹麦拥有北冰洋海域经济开发权的证据,从而加入北极的“争夺战”,那涂赟,丹麦此次公开提出对北极地区所有权的要求,背后的原因应该与北极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经济利益有关系吧?丹麦为什么在时隔将近4年后才正式提出这一要求?

  记者:是这样的,虽然丹麦在其文件里淡化了对北极主张主权的经济含义,但分析人士认为这一举动的经济目的不言而喻,因为北极地区有全世界四分之一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北极大陆架富藏煤炭、黄金、铜、镍、锡、铂等金属。此外,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北极冰融化,欧洲至远东的路线将有可能因此缩短6000公里,因而提供了开辟新航运线路、渔场和油气田的商机。

  事实上,对北极地区的领土争夺也由来已久,对领土的争夺归根结底就是对其所含资源的争夺。除了丹麦之外,对北极地区有领土主张的国家主要还有俄罗斯、挪威、加拿大和美国等国家,这些国家据报道在几年前就各自提出了有关开发北极地区的文件,有关国家的官员还在联合国框架下就制定一个各方都能接受的边界方案进行了多次磋商和会谈,但这些国家都不曾单独提出对北极点的领土主张。据悉,联合国将审议北极国家对大陆架地区的主权要求,申请必须在2014年前提交给联合国,这也是为什么丹麦要赶紧出台自己的领土主张文件的原因所在。

  主持人:那么,目前参与争夺北极地区领土的国家,对丹麦的这一举动有什么样的反应?

  记者:虽然这些国家对北极地区的争夺激烈,有的国家为了宣誓自己在北极地区的主权每年花巨资进行军演以加强对北极地区的控制,甚至不惜与其他国家交恶,但在面对丹麦的北极主权主张之时,其他相关国家的反应还都是比较理性的,反应还都比较温和,因为丹麦的主张也是在国际法规定的框架下提出的。

  在北极地区有着长期利益的俄罗斯的国家电台“俄罗斯之声”采访了俄罗斯科学院国家与法律研究所的专家古苏尔亚克,他就表示赞同丹麦的做法。古苏尔亚克说,靠近北极地区的国家有权对200海里以内的大陆架申请专属权,虽然丹麦要求得更多,正在准备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递交文件,但“丹麦的行动完全符合现行的有关北极地区问题的国际法”。来自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拜尔斯也认为这是一个“积极的进展”,因为在国际法的框架下运作,“这类事情就是这样才得以解决的”。(涂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旅馆屋顶是特制的透光材料


旅馆房间

  热情的前台服务,每天将房间打扫干净,24小时热水,这些国内旅馆最基本的“标配”,在丹麦许多倡导低碳生活的旅馆成了“奢望”,取而代之的是密码箱式前台自助入住、用笤帚与簸箕自己打扫房间以及限时洗热水澡。《环球时报》记者就在丹麦一家低碳旅馆亲身感受了一把低碳生活。

  入住全凭诚信

  赫尔辛格是丹麦西兰岛最北端的一座小城,是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的故乡,当地人如今推崇低碳、环保的新生活方式。

  从市中心向西北走2公里,坐落着丹麦青年旅社协会下属的一家旅馆,包括几排简约的小木屋和一栋两层砖楼。这里没有办理入住的大堂,甚至在下午5时下班后连一个工作人员都没有。记者初到此地就因为找不到人办理入住而犯了难。一对英国夫妇主动告诉记者:“试着打一下门口的服务电话,要个密码就能入住了。”

  电话拨通后,是一名年轻小伙子的声音,他告诉记者一个密码。依照他的电话指南,记者找到红色砖楼前墙上的一个白色密码箱,输入密码,从里面取出入住须知、房间钥匙。

  记者顺利找到管理员远程分配的小木屋。整个过程不用出示订房记录,不用交信用卡押金,甚至都没有登记本人的信息,一切都以诚信为基础。事后,记者了解到,赫尔辛格已经有十多年犯罪率是零了,在这里,犯罪这个词已经被从人们的大脑里删除了。

  《环球时报》记者拖着一身疲惫走进小木屋,陈设简单,干净整洁的屋内摆放着4张上下铺的单人床,可供8个人居住,奇怪的是,床垫、被子和枕头一应俱全,却统统没有床单、被套和枕套。难道丹麦人不用这些床上用品?正在疑惑,突然发现衣柜上清晰地写着“床上用品在这里”,随即,又看到下面的小字写着:“使用前请先仔细阅读入住须知第7条”。

  打开入住须知,找到第7条,写着:“水是宝贵的资源,为了避免反复清洗,衷心建议您尽量使用自带的床上用品。”之后的一段话才是重点:“如果确实没有准备或存在特殊困难,可使用房间内的床上用品。但请在结账前将所用物品放入洗衣房内,并在结账时主动告知前台,很抱歉在这种情况下将收取30丹麦克朗的费用。”

  这规定真是头次遇到,记者结账时询问旅馆的经理克劳森先生,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答案:“尽管丹麦的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在全世界排名靠前,但越来越多的丹麦旅馆开始注意节约用水,我们计算之后发现,这项规定实行后,旅馆一年里省出来的水和电价值将近15万丹麦克朗。”

  丹麦人省电省水的意识之强还不仅仅体现在这些方面,这家旅馆不仅在清洗上节约资源,房客在旅馆洗澡也需要练就特殊本领。记者有幸身临其境地感受了满身泡沫时突然停热水的尴尬。后来从浴室的使用说明上记者了解了该旅馆淋浴系统的特别之处,原来,一套特殊装置保证每天只为一个房间免费提供5次,每次3分钟,总计15分钟的热水,到时热水会自动停止。当然,如果确实需要,房客也可以手动开启热水阀门,但是,从这时起,流出来的热水比油还贵。

  淋浴室内,记者意外发现了笤帚、簸箕、墩布等用具。原来,旅馆要求每名房客退房前将房间打扫一遍。据旅馆经理介绍,旅馆的清洁工只需对房间进行必要的消毒即可。旅馆希望人们尽量少制造垃圾和浪费资源。

  旅馆不仅对房客提出很多节能要求,在“硬件”上也将低碳的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在材料上,小木屋的墙体材料是特殊保温材料,在冬季比普通材料建的房屋使用更少的供暖能源。屋内只安装两个低瓦数的日光灯,屋顶是特制的透光材料,不仅白天不需要开灯,就连傍晚时分也完全能靠阳光照明。

  客观上讲,丹麦赫尔辛格青年旅社这家旅馆的做法的确很罕见,要求房客有很高的素质和觉悟,这种旅馆经营模式想普及还有不少困难。多数人依然将旅游简单定位在享受、豪华与奢侈上。秉承低碳、绿色、自助理念的青年旅社的旅馆,在面临能源危机、环境恶化的现代社会中具有先进而和谐的意义。

  在丹麦,同样的低碳旅馆有十余家,属于理念比较新的旅馆,这类旅馆在其他北欧国家也越来越普遍,多数在比较小的城市。包括中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提倡节能,但与低碳先锋们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发表在栏目: 自然

2月11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的新春演出会上,中国驻丹麦大使谢杭生(前左)和哥本哈根商务孔子学院院长沃尔姆展示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团学生演员书写的春联“卯兔耀中华辛年歌盛世”。

当天,北京师范大学艺术团在哥本哈根圣·安莱中学举行新春演出会,与当地民众共同庆祝中国兔年春节。新华社发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图为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

图为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与法国亨利王子

据新华社2月10日专电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创作的一幅抽象派油画作品眼下正在丹麦一家拍卖行网站上拍卖,拍卖行为这幅画作估价30万到35万丹麦克朗(约合5.47万到6.38万美元)。

这幅画名为《Composition》,尺寸为70厘米×70厘米,是女王1988年到1990年期间完成的。作品色调以蓝色和棕色为主,为抽象派风格。此次拍卖预计于3月7日截止。

丹麦女王玛格丽特二世生于1940年4月16日,是前国王腓特烈九世的长女。她1972年1月登基,是丹麦历史上第二位女君主。女王曾在剑桥大学和伦敦经济政治学院等世界知名学府求学。她一向以平易近人和多才多艺享誉北欧各国,深受丹麦人民爱戴。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据新华社电 丹麦一家法院4日判处袭击一名丹麦漫画家的索马里人9年监禁。

  法院同时判决,被告穆罕默德·吉勒服刑完毕后,将遭驱逐,永远不得返回丹麦。

  陪审团前一天认定,吉勒恐怖主义和杀人罪名成立。

  吉勒29岁,去年1月1日,携带斧头和刀,闯入丹麦漫画家库尔特·韦斯特高的住所,企图行凶。韦斯特高躲入浴室改造的避难室并报警。

  检方希望法院判处吉勒12年监禁并永久驱逐出境。检察官基尔斯滕·戴曼满意判决结果。

  辩方律师尼尔斯·斯特劳斯当即宣布上诉。斯特劳斯认为,不应将袭击单个人视为恐怖主义行为,刑期不应超过6年,不应驱逐出境。吉勒在法庭上坚称,他仅仅想吓唬一下韦斯特高。法庭则认为,吉勒恐吓公众,破坏社会稳定,构成恐怖行为。

  丹麦《日德兰邮报》2005年9月刊登12幅讽刺漫画,以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为主题。韦斯特高是其中一幅漫画作者。

  这些漫画受到不少伊斯兰国家指责。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一些宗教极端组织扬言“追杀”韦斯特高。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一, 10 1月 2011 23:19

丹麥皇儲妃誕龍鳳胎

丹麥皇儲腓特烈再為人父,皇儲妃瑪麗上周六為丈夫誕下一對龍鳳胎,是丹麥皇室近三百五十年來,首度有皇位承繼人誕下雙胞胎。

        瑪麗上周六上午十時三十分,在哥本哈根一家醫院誕下重約二點七公斤的小王子;三十分鐘後,重約二點六公斤的小公主亦順利出生。

        雖然腓特烈與瑪麗之前已育有兩名分別五歲和三歲的子女,但二人對一對小生命出生仍十分高興;二人形容,這對龍鳳胎的降臨如同雙重奇蹟,又說:「我們都非常欣慰和激動。兩個孩子都有深色頭髮,他們都在呱呱墜地時就發出了第一聲啼哭。」

        腓特烈與瑪麗是於二千年雪梨奧運會期間,在雪梨一家酒吧相識,並墜入愛河,兩人於○四年在哥本哈根大教堂完婚。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过去10年中,全世界的众多社会研究分析机构均把目光对准了丹麦这个仅有500多万人口的北欧小国,这里夏天日照稀少,冬天寒风呼啸,资源并不丰富,征税还高得吓人。但就是这个小国,却拥有全世界最清廉的公务员系统和最幸福的国民。“世界第一清廉国”是怎样炼成的?日前,丹麦新任驻华大使裴德盛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丹麦的“秘诀”。

    最近半年,欧洲童话之国连续摘了两个“世界冠军”,一个是7月份公布的盖洛普国民生活满意度调查,2005年至2009年,在全球155个被调查国家中,丹麦当选为最幸福国家,国民综合幸福指数高达82.二是10月份,“透明国际”公布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丹麦、新西兰和新加坡以9.3分并列第一,被评为本年度“世界最清廉国家”。政府清廉,国民幸福,这是全球任何一个国家的民众都梦寐以求的目标,丹麦到底有什么秘诀?

    “我们就没有腐败传统”

    丹麦刑法典里对腐败这样解释:“滥用权力以牟取个人私利”。刑法规定,向丹麦官员行贿是一种犯罪行为。2000年,该国刑法还把犯罪范围扩大到行贿外国官员。

    对于官员收受贿赂,刑法典也作出了相应规定。但立法并不完全是丹麦反腐的关键。“我们的司法体系和我们的邻居,其他的北欧国家很相似,”丹麦驻华大使裴德盛表示,他认为丹麦之所以能获得“最清廉国家”的称号,还因为丹麦没有腐败的理念和文化,丹麦人认为,没有腐败才是正常的社会和政治现象。

    他反复强调丹麦的“幸运”,因为丹麦的文化、社会里就没有腐败问题,“甚至在历史传统上,我们也没有腐败问题。所以我们根本就不用抗击腐败或避免腐败。这是植根于我们的文化中的,我们的文化不相信贿赂、敲诈和腐败。”也有说法称,在丹麦,反腐意识已经作为一种公共道德深入人心。

    此外,丹麦政府每年还会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培训丹麦企业,加深它们对腐败的认识,以避免他们在进行商业活动时向官员行贿。

    当然,丹麦的公务员、公共雇员的酬劳都非常高,相对很多国家来说,丹麦的工资标准要高得多,可谓是高薪养廉。这得益于丹麦经济的高速发展,最新数据显示,丹麦的人均GDP高达5万多美元。这从经济方面解释了丹麦为什么没有腐败。“我们很幸运,我们的文化、社会、历史和经济条件都阻止了腐败在丹麦滋生。”

    “法律对每个人都一样”

    此外,完善的财产公开和申报制度也是丹麦零腐败的原因。丹麦的税务部门负责统计丹麦全体个人和公司的财产,并对其经济价值作出评估,因此税务部门对包括政治人物和公务员在内的所有丹麦民众和公司的财产状况了如指掌。丹麦有完善的个人所得税和财产税征收体系,税额很高,每个人都必须如实申报以保证税款的征收。

    但如何监督这种个人申报,保证没有漏报、瞒报呢?裴德盛表示,在丹麦,人们的住房、财产、土地都是经过所有者注册的,财产登记部门不会允许任何瞒报的事情发生,在当今的电子信息时代,你要想隐瞒你的某处财产、土地或其他资产都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这使得官员们想要获取任何便利或得到区别对待都非常困难。在丹麦,法律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

    反腐败也体现在对公共开支的监督上。所有的公共部门都必须公开他们的预算和开支情况,丹麦有一个独立的机构———国家审计局,负责对这些预算和开支进行调查、研究,检察是否有违规和滥用的情况发生,并把相应情况上报给丹麦议会。此外,在每年的年度预算白皮书中,每个市民都可以看到所有公共资金的分配和使用情况。所有的公共开支信息也会在互联网上公布,以供民众监督。

    “全球最公平分配制度”

    丹麦有句俗谚,“不要认为你有什么特殊———你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这种平等的精神在丹麦社会体现得非常透彻。

    裴德盛表示,丹麦拥有可能是全世界最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和财产分配制度,高额税收就是用来重新分配财产和收入的一种手段,用以保证社会公平。

    丹麦国民通过交税可以获得免费的教育、医疗和养老金等社会福利。尽管税额很高,几乎达到个人收入的50%,但裴德盛表示,丹麦人民乐意交税。因为,他们会发现他们交的税物有所值。

    而丹麦之所以能成为最幸福国家,裴德盛表示,第一,丹麦人觉得很有安全感。丹麦的社会福利体系保证了人们能生活在一个相对高的生活水准上,尽管人们可能会失业,但他们依然能通过社会保障体系的失业津贴等福利,维持自己原来的生活水准。

    第二,丹麦的社会非常有活力,人们在丹麦从事的是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而不是赚钱多的工作。在很多国家,许多人工作“向钱看”,追逐高薪工作,但在丹麦,人们却是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工作,做最让自己“快乐”的工作。人们想做律师、牙医都只是因为兴趣。因为人们知道税收很高,你很难在这种社会中真正成为大富翁,因为不论你赚多少,高税收都会“均贫富”。因此,金钱的诱惑减少了,人们就更趋向于做他们感兴趣的工作,这也使得丹麦的社会非常有创新精神和活力。

    但裴德盛也说,丹麦的成功,也部分归因于它的小。“丹麦仅是一个拥有500多万人口的小国,这使得在丹麦推行反腐和司法制度都相对容易,但在一些人口众多的大国,政府治理和成功的方式就会更复杂。”裴德盛说。

发表在栏目: 生活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