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

a01_0216_400

 

[澳 视文化中心7月17日讯]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有中欧国际关系促进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广东省电视台等联合主办、广州星海合唱团、澳大利 亚黄河演艺机构、美国和谐之声艺术团等协办的《〈黄河大合唱〉——中国经典音乐会》将于2010年9月12日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行。此次活动得到中国驻奥 地利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对外文化交流会的鼎立支持。

该 活动的新闻发布会于7月17日在悉尼举行。奥地利驻澳大利亚总领事GUIDO STOCK先生、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李建刚先生等相关机构代表以及黄河合唱团执行团长陈丰、团长董健生等出席了本次新闻发布会。会上,董健生先生首 先对黄河合唱团的历史进行了简明扼要的介绍,陈丰先生则将该次活动诸多细节透露给大家。祝悉尼奥地利总领事GUIDO STOCK、中国驻悉尼总领馆文化参赞李建刚等先后做了发言。

据悉,成立近10年历史的黄河合唱团此次将打破原黄河合唱团成员组织的开放的方式,向澳洲广大华人社区集募具有专业水准的声乐、朗诵及器乐演奏等艺术工作 者重组演出队伍。目前已有80多人报名。应主办方委托,澳大利亚黄河演艺机构在负责该次演出的策划、组织等方面工作同时,还将担负演员的筛选工作。

本次演出除上半场的《黄河大合唱》外,下半场还将奉上包括《爱我中华》、《葬花吟》等歌曲的综合性节目。

发表在栏目: 澳洲新闻

中国是军事威胁吗

 

 

 

中国驻悉尼总领事胡山:

 

 

 

日前,我在澳洲媒体上看到一则消息:罗伊国际研究所2010年外交政策调查显示,46%的澳洲人认为20年内中国将成为军事威胁。

 

 

虽然中国政府郑重承诺,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但澳洲部分民众对中国的发展仍心存忧虑。我认为,这种忧虑主要是因对中国文化和对外政策了解不够深入而造成的。我愿就此介绍一些情况。

 

 

美国国防信息中心资深专家尼可拉斯·贝利在其题为《中国是侵略者吗》的文章中说,导致一个国家对外建立霸权或至少尝试这样做的5个关键因素为:一个 统一、庞大的国家;不断上升的经济能力;强调本国居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相对优越的军力;民众支持扩张性外交政策。贝利认为,若以这5个因素进行衡量,中 国不具备称霸的意图和能力。

 

 

贝利的观点是言之有理的。

 

 

600年前,中国明代航海家郑和率领一支由240多艘船只、28000名船员组成的庞大船队,先后7次出海远航,足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沿岸30多 个国家,有学者研究认为,郑和曾到访澳大利亚和美洲。所到之处,郑和为当地人民带去了中国的茶叶、丝绸、陶瓷、药材和工艺品,这支英国史学家李约瑟笔下当 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舰队,没有占领海外国家一寸土地。如今,郑和的和平通商之旅似乎已经远离了人们的视野。

 

 

郑和不是个别的文化现象,而是中国“和合”思想的集中体现。早在2500年前,中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即强调,“礼之用,和为贵”。从古代王朝奉行 “以和邦国,以谐万民”的政治理念,到现代中国坚持“求同存异、和平共处”的外交原则,“和为贵”和“贵和”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取向,一 脉相承,生生不息。简言之,中国缺乏称霸的意识形态和民意。

 

 

近代中国,饱受西方帝国主义国家的侵略。中国人民象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环境。2005年12月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道 路》白皮书,指出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郑重承诺中国将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多次公开阐明:“中国 永远不称霸”。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多次表示,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秉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一贯以和为贵的和平理念,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 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多年来,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年均 9.8%的速度增长,绝对贫困人口减少了2亿多人。但中国有13亿人口,人均GDP排名在世界100位之后,目前还有1500万人生活在绝对贫困线之下。 中国称得上是经济大国,但绝非经济强国。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中国政府的首要任务仍然是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因此中国迫切需要一个长期和平的国际环 境。

 

 

一些人对中国的军力发展表示担忧,我认为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是适度合理的。

 

 

中国陆地边界和海岸线漫长,周边安全环境十分复杂,国家尚未实现完全统一。中国军队的首要任务是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而中国军事力量与所担负的使命任务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因此,中国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

 

 

中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军队担负着繁重的抢险救灾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后,在3天内即有14.6万军人 赶赴灾区。与此同时,中国军队近年来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海上护航、国际灾难救援等行动,1990年以来,已累计向18项联合国维和行动派出维和官兵 14680人次。要承担这些越来越多的国际和国内责任,中国军队必须努力提高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

 

 

近年来中国军队的发展是补偿性发展。1978年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费连续多年没有增加,当时中国的军事力量和装备建 设长期落后于本国经济发展,与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差距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开始加大对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投入,但中国军队现有装备技术水 平仍然远远落后于一些军事强国。

 

 

也有一些人对中国的军事透明度提出质疑。军事透明最重要的是战略透明。中国的战略意图一直是十分清晰和明确的,就是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奉行防御性国 防政策。不论现在还是将来,不论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都永远不称霸,不搞军事扩张和军备竞赛,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军事威胁。相反,奉行好战政策的国家,即 使军力弱小,也可能会穷兵黩武。

 

 

中澳两国政府都十分重视发展双边友好合作关系。加强政治互信及各领域的互利合作,符合双方现实和长远利益,一定会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相信随着两国人民不断深化对彼此历史、文化、国情的了解,一定能做好朋友、好伙伴。

发表在栏目: 澳洲新闻
第 86 页,共 8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