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现了分异度非常高的肉食性兽脚类恐龙化石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以及维多利亚博物馆(Museum Victoria)的科学家和志愿者在澳大利亚东南部发现了分异度非常高的肉食性兽脚类(theropod)恐龙化石,时代可追溯到距今1.05到1.2亿年前,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公共科学图书馆》《PLoS ONE》杂志上。

  在过去30年里,Tom Rich博士所领导的研究团队在维多利亚南部地区开展了大规模的恐龙化石开采工作。Rich介绍说:“最令我们感觉惊奇的是我们在这里发现了类型非常丰富的恐龙化石,小型兽脚类恐龙与一只猫大小相当,而大型兽脚类恐龙体长可达九米,包括拥有强有力双臂和锋利前爪的澳大利亚版霸王龙。”

  他继续介绍道:“目前我们在维多利亚已发现超过1500块恐龙骨骼化石和牙齿化石,它们分属为不同类型的恐龙,恐龙化石的挖掘和研究工作目前仍处在起步阶段。”

  在远古的恐龙时代,澳大利亚南部还位于南极圈以内,尽管当时气候非常寒冷,却生活着生物多样性非常高的小型肉食性恐龙,如电影《侏罗纪公园》里常看到的迅猛龙(Velociraptor)。Rich解释说:“小型兽脚类恐龙很好的适应了当时的生活环境,这可能与它们具有温暖血液的特性有关,作为鸟类的近亲,它们体表具有特化的羽状结构,能够帮助它们维持较高的身体温度。”

  相关阅读

  专家发现亿年前哺乳类动物 与恐龙同代面似海狸

  市民嘴下留情救出"活化石" 竟比恐龙还古老(图)

  恐龙时代海洋霸主难言之隐 走向灭亡或因关节炎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网5月8日电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今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制定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牛初乳对婴幼儿不是传统食品,也不是必需食品,目前缺乏牛初乳作为婴幼儿配方食品原料的安全性资料。

  邓海华称,牛初乳是乳牛产崽后7天之内的乳汁,属于生理异常乳,其物理性质、成分与常乳差别很大,产量低,工业化收集较困难,质量不稳定,不适合用于加工婴幼儿配方食品。我国对婴幼儿配方食品的原料采取严格的安全性评估制度,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相关标准后方准许使用。

  邓海华指出,目前,牛初乳未列入婴幼儿配方食品标准及相关标准中。国际上也未允许牛初乳添加到婴幼儿配方食品中。我国进口的牛初乳主要来自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澳大利亚将牛初乳作为补充类药物管理,新西兰规定添加牛初乳的膳食补充剂类食品不得用于0-4个月婴儿。

  邓海华说,根据以上情况,从审慎原则考虑,经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部门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卫生部作出了婴幼儿配方食品不得添加牛初乳以及用牛初乳为原料生产的乳制品的规定。同时,为实施以上规定,设置2012年9月1日为过渡期限。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2月24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佳能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2011年终极成像大赛获奖名单公布,悉尼大学研究小组绘制的3D图像获得一等奖。这幅3D图像展示了希腊海底城市帕夫洛彼特里,可能因为大约3000年前的一场地震沉入海底。

  1.海底城市3D图像

海底城市3D图像海底城市3D图像

  一幅新绘制的3D图像,展现了在海底沉睡了几千年之久的希腊城市帕夫洛彼特里。这幅3D图像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野外机器人技术中心的一支研究小组绘制,获得佳能澳大利亚分公司2011年终极成像大赛一等奖。

  研究过程中,悉尼大学学生阿里尔-弗里德曼和同学让一名携带照相机的潜水员(右)潜入海底,拍摄帕夫洛彼特里的照片。这座城市位于希腊南部海域,所在深度为13英尺(约合4米)。据信,帕夫洛彼特里可能因为大约3000年前的一场地震沉入海底。借助新软件和潜水员获取的图像数据,科学家绘制出这座古代城市的3D地图。帕夫洛彼特里是已知最为古老的水下城市。

  终极成像大赛由佳能公司澳大利亚分公司与澳大利亚研究中心CiSRA合办,主要面向学生,旨在鼓励当地学生钻研成像技术和庆祝他们取得的成果。CiSRA负责人斯蒂芬-哈迪在一份声明中说:“这场赛事旨在表彰当地学生在成像学方面取得的进展,鼓励他们研发富有创造性的设备,以获取令人吃惊的图像”

  2.原子细节

原子细节原子细节

  单个原子的高解析度图像,获得2011年终极成像大赛二等奖。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量子动力学中心的本-诺顿和大卫-科尔皮斯基研发出用于捕获单个原子的新技术,这个原子的直径只有1米的大约十亿分之四百。此外,他们还首次拍到单个原子的影子图像。精确的原子图像能够帮助科学家从整体上研究物理学,同时也能在量子计算和超高解析度细胞成像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3.老鼠大脑

老鼠大脑老鼠大脑

  两幅采用正电子成像术(PET)拍摄的图像,展示了老鼠大脑,上面为头部移动未经过校正的图像,下面为校正后的图像。CiSRA在声明中指出:“如果PET技术能够对意识清醒和自由移动的动物进行成像,便可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帮助科学家了解它们的大脑如何在不同环境下应对外部刺激。对意识清醒的动物进行成像难度较大,因为头部移动必须经过准确测算并在图像重建时考虑这一因素。”

  悉尼大学物理学院的安德烈-凯梅研发出一种立体运动跟踪系统,能够对老鼠如何移动头部进行准确评估。这项成果让凯梅在终极成像大赛中获得高度赞扬奖。

  4.视网膜

视网膜视网膜

  借助于一项专门用于视网膜成像的技术,医生可以采取一种非入侵方式评估心脏病和中风风险。悉尼医学院的奥利弗-吉布斯表示,在对心脏和大脑血管产生影响的同时,心脏病和中风也能影响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其中就包括眼睛在内。这种成像技术获得高度赞扬奖,可能在将来的某一天取代“将导线插入心脏动脉”这道侵入式程序。(孝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社悉尼4月17日电 (记者 朱大强)澳大利亚总理吉拉德17日宣布,澳大利亚最早从今年开始提前从阿富汗撤军,从而使大部分驻扎在阿富汗的军队在2013年底前回到澳大利亚。

  吉拉德宣布的这一计划比此前2014年撤军时间表提前了一年。面对阿富汗首都喀布尔等城市遭到塔利班的袭击事件,澳大利亚外长卡尔稍早前就表示,不会阻止澳大利亚军队在2014年从阿富汗撤出的原计划。而鉴于目前的形势,进一步提升阿富汗安全部队的战斗力是很必要的,澳军还将继续承担培训和指导工作,并促进阿富汗建设,但澳军不会在阿富汗长期驻扎下去。

  明年是澳大利亚的大选年,很多选民呼吁澳军尽快撤出阿富汗,使澳军官兵回国与亲人团聚。澳反对党人士也说,澳大利亚在阿富汗战争中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有32名澳军人在执行任务时牺牲。

  吉拉德表示,澳军已为阿富汗的治安做出了贡献,相信阿富汗已具备控制局势的能力,所以大部分驻阿澳军将在2013年底撤出。但撤军需要一个过程,将逐步退出执行前线任务,而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澳大利亚将继续向阿富汗提供支持。(完)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56)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人民网堪培拉4月3日电 (记者李景卫) 部署在澳大利亚北部城市达尔文的第一批美国海军陆战队人员已于3日抵达达尔文。

  针对人们关心美国是否在澳大利亚建立军事基地问题,吉拉德总理3日晚发表声明说:“在澳大利亚没有美国军事基地,这一点不会变。”

  在达尔文的美军将与澳大利亚军队在北方领地和昆士兰州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同时也会开展一些单边项目。

  第一批抵达的200人为美国海军陆战队先遣人员。去年11月奥巴马访问澳大利亚时,与吉拉德政府达成扩大双边军事合作协议,美国计划在今后5年内向澳大利亚派遣2500名驻军。驻澳美军每6个月轮换一次。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发现的怪异海蛇“唐纳德海蛇”。新发现的怪异海蛇“唐纳德海蛇”。
“唐纳德海蛇”粗糙鳞片特写。“唐纳德海蛇”粗糙鳞片特写。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3月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澳大利亚生态学家近日在澳大利亚北部海域发现了一种神秘、怪异的有毒海蛇。这种海蛇奇特之处在于,全身从头到尾都覆盖着一层带刺鳞片。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生态学家卡尼什卡-乌库维拉是该项发现与研究的负责人。乌库维拉介绍说,“虽然也有其他种海蛇腹部有尖锐的鳞片,但是像此次发现的海蛇这种怪异的外观却很少见。”这次新发现的怪异海蛇被命名为“唐纳德海蛇”(Hydrophis donaldi)。通常,蛇类长有平滑的鳞片。但是,唐纳德海蛇的每一片鳞片都有一个刺状的突出物。

  近段时间,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卡奔塔利亚湾实施科考任务时,共发现了9条这样长有粗糙鳞片的爬行类动物。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科学家布莱恩-弗雷也是此项研究的联合作者。弗雷介绍说,“第一条爬行动物一被捞上甲板,我就立即意识到我们取得了某种特别的发现。这和我此前所见到过的海蛇差异很大。”这9条样本都发现于岩质海床上,岩质海床或许可以用来解释它们为什么都拥有独特的坚硬鳞片。然而,乌库维拉表示,“目前我们还没有弄清楚这种海蛇为什么会进化出如此奇怪、有趣的特征,这种鳞片主要用来做什么等问题。”

  乌库维拉认为,这种海蛇此前没有引起人们的关注,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这一物种非常罕见;第二,它们生活于近岸栖息地,从而尽可能躲避渔民的捕捞。许多澳大利亚海蛇通常都生活于开放海域,经常会被捕虾网捕捞上来。

  对于这种黄褐色的爬行动物,人们知之甚少。研究人员认为,“它有毒性,可能会危害人类。”因此,毒液也是解释该物种谜团的障碍之一。弗雷表示,“野外现场观测是不可能的,因为海水很浑浊,而且还有许多可怕的大型鲨鱼和咸水鳄鱼。如果我真的潜水潜到那里,那我的生命在数分钟内就可能结束。”科学家们的研究成果发现于近期出版的《动物分类学》杂志之上。(彬彬)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发现的白化活板门蛛新发现的白化活板门蛛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1月10日消息,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澳大利亚发现一种新种白化活板门蛛,令科学家感到震惊。西澳大利亚博物馆馆长马克-哈维表示:“看到它的白脑袋,我差点被吓倒在地。”由于体内仍有一些色素,新发现的活板门蛛并不是真正的白化病患者。它的身体呈褐色,与其他活板门蛛一样。

  这种新种蜘蛛体宽1.2英寸(约合3厘米)。在以一种新物种身份被描述前,它将一直被称之为“白化活板门蛛”。这种长相怪异的新种蜘蛛是澳大利亚西部一座小镇的一名当地人在自家附近发现的。他将蜘蛛放进罐子里,而后送到博物馆。哈维说:“不幸的是,我们对这种蜘蛛一无所知。据我们推测,它们一生都在洞穴中度过,与其他所有白化活板门蛛一样。雄蛛发育成熟后,它们会在洞中寻找潜在交配对象。”

  活板门蛛之所以获得这个名字是因为它们利用土壤、植被和丝建造洞门,丝充当合叶的作用。在感知到过往猎物的振动时,这种蜘蛛纲动物便会钻出洞,享受美餐。它们的食物包括昆虫、节肢动物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哈维表示这种蜘蛛在洞内交配,雄蛛可能不得不将雌蛛的身体举起,才能接触到它们的生殖器。雌蛛的生殖器位于腹部下侧。

  哈维指出这种新发现的蜘蛛非常罕见,发现这种蜘蛛还是第一次。他说:“蜘蛛家族富有多样性,很多人对它们充满兴趣,也有很多人对它们心生恐惧。在控制昆虫数量方面,它们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果没有蜘蛛,整个世界将变成一个非常贫乏的所在。”(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澳洲惊现纯白色座头鲸现身几率为千分之一(图)

  科学网讯(kexue.com),一头通体全白的座头鲸惊现在澳大利亚大堡礁附近,看起来仅出生数周,大概有12英尺(约3.65米)长。这种纯白色座头鲸估计在澳大利亚东海岸水域仅有10到15头,出现几率仅为千分之一。
 
  目击者韦恩•费文思看见了座头鲸浮出水面的瞬间。“这是一辈子也轮不上的运气。”费文思说,“我们当时正在漂流,突然,我看见一只白色的小鲸鱼出现在海面上。我当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据费文思说,这头白色座头鲸接近了他的船,饶有兴趣地“研究”了一下。“我得交了多大的好运才能看见这样的生物,它让我觉得这才是大堡礁最珍贵的宝藏。”费文思说。

  大堡礁的管理人员马克•里德认为,这头通体纯白的座头鲸也许是因为父母都有隐性的白色基因,不过也有可能它本来就是白色品种。这一猜想不禁让人怀疑它是史上著名的白色座头鲸米伽罗的后代。但是里德称,未经过DNA测试,他们也不能确认这头小鲸与米加卢是否有血缘关系。“如果这是米伽罗的后代,就说明海洋中还有和米伽罗一样的纯白座头鲸。不然它的后代就会有斑点。虽然这会非常罕见,但是我们还是推测它应该与米伽罗有血缘关系。”里德说。

  链接:世界唯一一头白色座头鲸米伽罗(Migaloo)

  根据太平洋鲸鱼基金会记载,约20岁的米伽罗是世界上唯一的白色雄性座头鲸。米伽罗(Migaloo)是澳洲土著语“白色”的意思。它在1991年首次在澳大利亚水域被世人发现。直到2009年,米伽罗才再次在澳大利亚海域附近出现,爱护动物的人士终于松一口气,因为米伽罗并没有死在日本捕鲸船的“魔掌”之下。

  为了保护这条极珍贵的白座头鲸,澳大利亚当局颁令,任何人以快艇、直升机、飞机等形式走近米伽罗,将会被处以罚款,合约人民币8万元。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新海豚品种

  科学网(kexue.com)讯 随着人类对自然的保护,自然环境的逐渐好转,现在一些奇迹也出现了。曾经被视为灭绝物种的动物们,开始被人类发现。在澳大利亚维多利亚附近,此前人们知道这里有两类海豚。现在又有了新发现。这是第三个海豚品种,其实他可能1800年左右就被发现了,当时的澳大利亚土著给他们起名为Burrunan,大概意思是海中的大鱼,甚至还有它们的化石,不过大多数人以为它们灭绝了,不过现在可能又出现了,它们近日被科学家们发现。

  科学家在邻近澳大利亚首都墨尔本的菲利普湾发现了将近100只疑似Burrunan海豚,而在距离这里上百英里的吉普斯岛也发现了50只左右的Burrunan海豚。大家都知道,长久以来海豚种群有很多生活在澳大利亚东南部海域,起初科学家们也觉得这些海豚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而通过DNA检测,科学家们惊奇的发现,这些海豚同普通的宽吻海豚,或者太平洋宽吻海豚不同,是完全独立的种群。来自澳大利亚亚莫纳什大学的生物学家凯特表示:“结果非常令人惊讶,我们开始甚至以为检测系统出现了错误,不过在经过精确的分析后我们发现,这些海豚是全新的物种。我们比对了其它两种宽吻海豚,发现它们没有什么联系,DNA排序使我们获得了新东西。”

  对于新海豚的外形,凯特也发现不同:“与其它海豚相比,它的背鳍更加弯曲,而嘴部看上去也有些不一样,颜色更独一无二的。”科学小组还研究了博物馆中的Burrunan海豚头骨,它是上世纪被发现的化石,现在科学家们分析出它与其它两种海豚的物种差异。

  其实就澳大利亚东南部海豚新物种这个问题,早在几十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探讨,只不过当时没有很确凿的证据。

  事实上1915年科学家就捕获过Burrunan海豚,不过之后就没有了发现,以后发现的海豚都与Burrunan海豚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因为这种Burrunan海豚比较稀少,澳大利亚政府已经将它们列为濒临绝种的动物。

  说起澳大利亚的海豚,最近可谓是出奇的传奇,前不久还有一则澳大利亚海豚利用工具的新闻,在澳大利亚海域,人们惊奇的发现聪明的海豚在使用海螺作为陷阱来捕捉美味的鱼类。它们用海螺来找到那些藏在淤泥里面的鱼,这可谓是惊奇的发现,动物竟然也可以如此自如的使用工具。

  来自苏黎世大学的生物学家迈克尔表示:“使用海螺的壳来不是在操作室是很困难的,需要很高的技巧和用法。”其实在澳大利亚的鲨鱼湾科学家们经常可以发现这样神奇的海豚,最近4个月以来,这已经是第六次了,首次发现海豚可以使用工具还是早在1996年。科学家也是在海豚出没频繁的海域不断探索,希望可以近距离观看它们如何使用这些工具,但现在他们只能看到海豚叼着海螺浮上海面换气,只有又返回海中。不过科学家还是有所发现,他们看到海豚举出海螺,并慢慢排出海螺壳中的海水,慢慢发现里面不到的鱼。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美研究人与海豚互通语言 为与外星人对话打基础

  使用工具不再是人类专利 海豚捕鱼叼海螺当工具

  组图-十种外表靓丽笨拙的杀手 温柔海豚亦凶手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鹦鹉有语言天赋

  如果你在野外遇见了一只鹦鹉,它突然冲着你说起“你好,亲爱的”……这不就是现实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吗?据外媒14日报道,在澳大利亚北部,自然学家罗宾森接到当地居民的电话称野生鹦鹉竟然开始说“人话”了。“有人给我们打电话,怀疑自己是不是被人下了药精神错乱了。因为他一走进花园里,有一群鹦鹉冲着他喊‘那么谁是帅小伙?’”罗宾森说。

  经过调查,这起匪夷所思的事件是因为一只逃出笼子的家养鹦鹉引起的。它混进了野生同伴凤头鹦鹉的群里,在树上喋喋不休地说着人话。久而久之,几乎所有小野生鹦鹉都会说“嗨!大家好”、“你好,亲爱的”和“怎么了?”等诸如此类的简单句子。罗宾森认为,人的语言将在这群鹦鹉里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因为刚出生的小鹦鹉学习能力极强,它们会跟着老鹦鹉学说人话,等它们长大了,又会教给下一代。

  “这些鸟儿很聪明,还很擅长社交,看来日常交流对于它们很重要。”罗宾森说,“我现在只是希望主人不会教鹦鹉说脏话,否则我们就得听一群鹦鹉骂人了。”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 页,共 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