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新闻

“权力排名学”

“衙门”这个词,我总是联想到它的谐音“爷们”。事实上,衙门就是由一大帮“爷们”构成的。以清代县衙门为例:

正印官知县,秩七品,一县最高行政首长,老百姓尊称为“太爷”;知县手下有一班供其差遣、具体执行公务的书吏、衙役,也被小民尊称为“差爷”。另外,朝廷通常还给州县配备了若干佐贰官,作为县太爷的副手;县丞,秩八品,县衙的第二把手,相当于常务副县长,人称“二太爷”;主簿,秩九品,分管粮马或治安的县衙第三把手,人称“三老爷”;典史,未入流,分管一县治安,县衙第四把手,人称“四老爷”。

以上四位“爷们”(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是进入行政序列的朝廷命官,具有正式的国家干部身份。除此之外,衙门还有一帮人物,并非国家干部,胜似国家干部,也绝对称得上“爷”。

首先是幕友,俗称“师爷”,即知县私人出资聘请的行政顾问、行政秘书、行政助理,但地位比现在的县长助理之类高,与知县大人以宾主相称。一个小县少说也要有两位师爷,分理钱谷(税务)与刑名(司法);大的县份,师爷则多达七八位乃至十多位,除了钱谷师爷、刑名师爷,还有什么书启师爷(起草公文)、账房师爷(财务会计)、知客师爷(招待宾客)、挂号师爷(掌管函件),等等,以致清代有“无幕不成衙”之谚,幕友又以绍兴师爷为著,所以又有“无绍不成幕”之说。

知县雇用的长随、家丁,即官之仆役,地位虽卑,但仆以主贵,也被称为“二爷”。他们的工作是为县太爷办差、跑腿、伺候左右,根据分工不同,长随有门丁(传达室大爷)、跟班(生活秘书)、司仓(仓管员)、管厨(后勤)、司签(办公秘书)等。有的衙门,“二爷”还有自己的跟班随从,供自己使唤,俗称“三爷”,又称“三小子”,说白了,三小子就是仆役的仆役。平日知县有事要吩咐胥吏衙役,按例由门丁传谕,不过门丁并不亲自传唤,而是转头叫“三爷”去跑腿,受传唤的胥吏衙役进入内衙,也由三小子陪领。

衙门里还有另一批人也被称为“三爷”,即舅爷、姑爷、少爷的合称,我在这里用来泛指官亲,官员的远亲近戚乃至干亲熟人,都可以归入官亲之列。古人外出当官,常常拖家带口赴任,亲朋好友也会跟随着到任谋个差事。现在所谓的“裸官”,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以上三类“爷们”(师爷、二爷、官亲),大致属于前人所说的“无官之责,有官之权”的隐权力者。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是:作为隐权力者的三类“爷们”,与具有正式官员身份的“佐贰老爷”相比,谁的权力更大?谁更受到吏役、百姓的敬畏?

这里我卖个小小的关子,先来转述一段《官场现形记》的故事:

话说湖北武昌省城有一座龙华寺,很是繁华,合城文武官员,空闲时候都走来“随喜随喜”(指捐献香油钱)。寺里方丈只管清修,不问别事,执事的另有知客僧,专管应酬客人以及同各衙门来往。这龙华寺里的知客僧,法号善哉,能言会道,非常有人缘,当知客僧不上一年,凡是湖北省里的贵官显宦,豪贾富商,他没有一个不认得,而且还没有一个不同他说得来。他更有一件本事,是这些大人老爷们的太太,尤其没有一个不喜欢到他寺里走动。

有一次,善哉和尚搞了一个超大型的水陆道场兼募捐仪式,广发请帖,邀请达官贵人参加这次水陆功德。善哉和尚竭力张罗,把寺里寺外陈设一新。男客席位,分上、中、下三等:上等是提、镇、司、道以及督、抚衙门的幕友、官亲;二等是实缺、候补府班以下人员至首县止,同着些阔佬商家,什么洋行买办,钱庄汇票等字号;三等乃是候补州、县,以及佐贰各官,同寻常买卖人等。女客席座也分三等,同男客不相上下。

中国人在排座次上的学问一直是博大精深的,以前我在某市电视台当记者,入门功课就是记熟市领导的排名,哪个名字在前哪个名字在后,哪个领导上镜五秒哪个领导上镜四秒,都有讲究,绝不能弄错。这个善哉和尚乃佛门中人,按理应该讲“众生平等”,不过他果然是“知客”的天才,深谙俗世凡尘的“排名学”,将来宾的席位分上、中、下三等。享用上等席位的VIP贵宾包括提督、镇总兵(他们是驻武昌的高级武官,相当于省军区的司令、军长)、布政使与按察使(副省级领导)、道员(相当于地区行署专员)以及督抚衙门的幕友、官亲,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大概没有屈尊参加这种宗教活动,否则,那一定是VIP中的VIP了。二等贵宾席所坐的是实缺、候补的知府级官员和首县(省衙门驻地知县),还有一些阔佬商家,主要是金融界与外贸界的成功人士。至于州县领导以及佐贰官,则安排在三等席位上。

发表在栏目: 文化
2月12日,武昌火车站,等车去珠三角的农民工。 2月12日,武昌火车站,等车去珠三角的农民工。

今年企业对农民工的争夺或更惨烈。 今年企业对农民工的争夺或更惨烈。

  文、图/本报特派湖北记者肖欢欢

  去年2000元就能找到普工,今年即便加价到2500元/月,普工仍难招。而随着内地工资水平与珠三角地区的差距缩小,越来越多农民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记者节后踏访全国劳务输出大省湖北多个城市发现,今年农民工仍是“香饽饽”,并且比往年更加紧俏。美的、格力、富士康等制造业巨头都在武汉上演“抢人大战”,3家企业在武汉的招聘数量就达到近5万人。

  湖北省劳动就业管理局农村处处长李湘泉前日表示,今年湖北农民工“回流”现象十分明显,农民工输出数量将进一步“缩水”,预计至少减少劳务输出100万人,而输往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至少减少60万人。这对于“嗷嗷待哺”的珠三角企业恐怕不是一个好消息。

  农民工返乡开店

  员工都是家乡人

  “食用油和酸奶放在靠门口一些,儿童玩具往里面放一些。”正月初九,湖北省麻城市歧亭镇荣家村的王荣彪没有像往常一样背着大包小包挤火车,而是在家中当起了老板,指挥着三名店员布置自己新开张的超市。

  王荣彪说,自己前20年打工大概攒下了15万元又通过当地支持农民回乡创业的小额贷款在当地农信社贷了10万元,最终凑足25万元,开起了超市。他的超市开锣,几名赋闲在家的亲戚也随之有了工作,两名侄女一个将当收银员,一个将当导购员,而小舅子则成了采购员兼司机。

  而以前由王荣彪带着在苏州的电子厂当技工的侄子王鑫今年春节后也选择了在家门口找工作。他说:“武汉好多工厂招电子工,每个月也有2500~3000元,不比苏州低,但消费却比苏州那边低多了。”

  麻城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是湖北劳务输出大市。而像王荣彪这样外出打工后回乡创业的农民工几年来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农民工回乡创业带动的富余劳动力达到1:4.57。随着麻城工业园区建设,越来越多麻城农民工选择在家门口就业。

  用工形势:

  湖北每年350万人在珠三角打工

  湖北是全国的劳务输出大省,也是广东省外来工的重要来源。近年来,湖北先后授牌确认了20个劳务品牌。截至2010年底,两批劳务品牌共带动265万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劳务品牌的年人均收入可达2.5万~2.7万元。

  李湘泉表示,近年来,湖北省劳务输出中省外输出的比例在逐年减少,而农民工“回流”趋势十分明显。前几年,湖北1000多万农民工中,省外输出的占70%,省内输出只占30%。而截至去年,省外输出的比例只占55%,而省内输出的比例占到45%。而在省外输出的农民工中,有60%是输往珠三角地区,湖北每年600多万省外输出的农民工中,珠三角城市占了约350万。“广东农民工中湖北打工仔的比例相当大。”

  李湘泉还披露,今年湖北省劳务输出人数预计将收缩10%~15%左右,至少“缩水”100万,而输送到珠三角地区的农民工则至少减少60万。“我们省内的用工缺口就达60万人,主要是因为金融危机后经济的复苏,企业用工旺盛和省内大批工业园区建设刺激了用工需求。当然,对于农民工流向我们不会加以控制,但我们希望农民工首先能满足省内用工需求。”

  “回流”探因:

  收入差距缩小

  “现在农民工的确是个宝。也就是说,只要农民工去到招聘现场,想做工,就一定有岗位给他。过去是农民工跟企业谈条件,现在是企业不断抬高条件请农民工来。”李湘泉笑着说。据他分析,农民工“回流”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内地城市与珠三角地区的工资收入差距缩小。10年前,珠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比内地高一倍,如今内地的工资水平也在提高,珠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仅比内地高出20%~30%,对农民工的吸引力自然减弱。

  二是内地加强了把农民工留在本地的措施。李湘泉说,去年湖北省最低工资标准提高到900元,近年来仍以每年15%~20%的标准在提高,今年有望提高到1000元。并且,湖北也出台了不少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的优惠措施,如农民工回乡创业可贷20万元小额贷款,去年,湖北返乡创业的农民工有3万人,带动农村劳动力就业13万人。

  企业出招

  5年来首次春节前打响“招工战”

  农民工成了“香饽饽”,比劳动部门想把农民工留在当地就业更为迫切的,则是那些招不到工的企业。为了招到人,企业使出了浑身解数。

  记者在湖北各农民工输出大市发现,早在去年春节前夕,就有企业在省内各大火车站、汽车站招兵买马,让回家过年的农民工春节后不要再外出,就在家门口就业。2月1日,记者在湖北麻城汽车站看到,5家企业在现场搭起了招聘台,只要见到扛着大包小包的返乡农民工,就有招聘人员上前打招呼。麻城一家包装企业开出的月工资达到1800元,不少农民当即放下手头的行李前去咨询。

  “农民工争夺战早在春节前便已打响,这在近5年来还是头一遭。”李湘泉说。早在春节前,湖北就已经组织了30多场针对农民工的专场招聘会。而春节后,“农民工争夺战”更是较往年提早打响了。今年,农民工返乡高峰较往年提前一周,导致不少企业遭遇用工短缺。为此,不少企业从大年初五便开始在车站和火车站现场招聘。

  2月11日,湖北省2011年农民工“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送信心”春风行动启动仪式暨大型专场招聘会在咸宁市人民广场举行。176家企业现场送岗位17741个,2.5万名求职者挤爆现场。据当地劳动部门统计,当天报名参加招聘会的有9800多人,招聘会现场意向录用7926人,现场录用5450人。

  招聘现场:

  大企业“抢人” 月薪2500元难招工

  农民工们选择“留守”老家,这可愁怀了“嗷嗷待哺”的企业。 2月12日,武汉市节后第二场大型招聘会在位于丁字桥的纳杰人才市场举行。当日,967家用人单位现场供岗3.2万个,吸引了2.4万人进场求职,与年初六首场招聘会相比,求职者翻了10倍,当天有7632人达成求职意向。这也是春节后湖北省规模最大的一次招聘会。

  总部位于广东的美的、格力近年来陆续在武汉建立工业园,富士康科技集团从2007年开始也将其电脑生产线从深圳陆续转移到武汉,美的集团、格力电器、富士康三家国内知名的制造业大鳄春节后在武汉的“抢人大战”十分激烈。普工是当日三家企业同台争夺的对象。据悉,仅此三家企业对普工的实际需求量就超过5万人。

  在上述三家“用工大户”中,美的集团在武汉的工业园区最早在武汉投产。最近3年,随着富士康、格力电器等制造业大户在武汉建生产线,对一线生产工人需求量越来越大,普工越来越难招,一场招聘会能收到十多份简历就很不错了。格力电器武汉工业园今年8月才正式投产,但该公司从年前便开始招兵买马,已在湖北各地参加了多场招聘会。据了解,该公司预计招5000名普工,提前到岗的员工将先到珠海总部工作,月薪在2500元左右。

  最大的用工大户还是富士康,急需招收3万多名普通工人。新员工工资可达2200~2800元。由于用工数量实在太大,富士康招聘现场颇有几分“饥不择食”的感觉。招聘工种多达30多种,多数岗位并未标明招多少人。“我们希望应聘者越多越好,我们鼓励农民工带亲友到我们厂里工作。推荐者还有一定的奖励。”负责招聘的方女士说。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武汉2月14日电(记者顾兆农)湖北省委常委会12日研究决定,今年3月起,将组织省、市(州)、县、乡四级干部数万人,遍访全省2.8万多个村庄、900多万农户。目前,相关组织和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之中。

  湖北省委要求,力争在全省所有的村庄和农户的家里,都留下各级干部的脚印,实现全覆盖、面对面。全省各级领导干部和后备干部,都将参加本次“遍访行动”,作为提高群众工作能力的一次锻炼。“遍访行动”只能予、不能取,不得给基层组织和群众增添任何负担,吃住在村,自己掏钱。“遍访行动”是一次了解民意、沟通民心、增进感情的行动,检查党的惠民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农民群众所急、所想、所盼、所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日, 13 2月 2011 11:17

“著名商标”值多少钱?

本报讯(记者蔡爽 通讯员陈国方 阮鹏)“中国驰名商标”、“湖北著名商标”、“武汉著名商标”,分别值多少钱?别说企业自己了,工商局也说不清这个问题。有政协委员昨日提出,商标应该有个“明码标价”,方便企业万一要将商标“变现”。

政协委员杨胜龙提出,2009年,被我市工商局认定的武汉市著名商标有80个,其中被评为湖北省的著名商标有42个。但是这些企业一旦需要资金,能够拿出来抵押贷款的,还是得要房屋、土地。

“如果允许企业或团体用合法商标专用权作质押,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就有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发挥商标品牌的辐射、带动效应,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杨胜龙说。

他认为,目前商标质押的最大问题在于商标很难“定价”。他建议:划定若干“杠杠”,只要符合这些杠杠,就预估相应的价格。

这些杠杠包括:是否被评为“著名商标”,使用商标的产品的数量,商标注册的年限,商标知名度等等。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步二十九标”1948年合影。

日前,中华海峡两岸文化资产交流促进会理事长王水衷先生,专程从台北来到武汉,将自己珍藏多年的三件辛亥革命文物捐赠给正在筹建的辛亥革命博物馆。其中,一张武昌起义志士合影历史照片,尤为珍贵。昨日,记者在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建处得见这张原版照片。

武昌首义中,“步二十九标”立下赫赫功勋

这是一张摄于1948年的合影照。照片幅面长和宽分别为30厘米和22厘米,纸质已发黄,但相片清晰,照片上方还题有横幅款额:“辛亥首义同志会步二十九标同人于三十七年国庆日摄影纪念”。照片中,约有四五十位中老年人,前排中有几位留长须、驻拐杖老者。照片背景为一铁栅栏大门口。据推测,这张照片的摄影地点应为武昌某地。

根据章开沅、林增平先生主编的《辛亥革命史》记载,首义时,“步二十九标”属湖北新军第八镇管辖,规模相当于现在的一个团。当时,这支部队驻防在打响首义第一枪的工程营东侧。“步二十九标”党代表为赫赫有名的首义元勋蔡济民。

1911年10月9日,起义计划暴露。10日晨,彭、刘、杨三烈士被杀,形势紧急。蔡济民紧急找到工程营党代表熊秉坤,约定起义计划后,随即在通湘门外莲溪寺召集该标代表会议,作了相应部署。当晚,工程营率先发动起义,蔡济民立刻率数十人鸣枪响应,驱逐阻挠起义的军官,并冲出营门,沿途击毙三十标一些旗兵,奔向楚望台军械库,与熊秉坤率领的工程营会合后,又共同商定进攻都署。革命军猛攻督署不下,蔡情急智生,取棉衣浇煤油纵火,顷刻间火烧督署,并为炮队提供了射击目标。

这些英雄究竟是谁, 馆方将请专家鉴别

辛亥革命博物馆筹建处主任刘钢认为,这张原版历史照片非常珍贵和鲜见。“步二十九标”不仅是最先到达楚望台夺取军械库的起义部队之一,同时也是攻打瑞澂总督府的主力,这支部队当晚的口令就是“攻瑞”,为首义的胜利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这张照片是武昌首义37年后,幸存的数十位“二十九标”首义功臣重聚后的纪念留影,摄影的当天正好是“十月十日”——武昌首义爆发纪念日。“照片非常珍贵,目前尚没发现类似照片公开面世”。

据介绍,王水衷先生还是台北市政府顾问、台湾“八德奖”获奖人,热心于促进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今年台湾举行辛亥首义武汉文化周,市文化局负责人率文化代表团赴台,与之建立了联系。闻悉,武汉向全球征集辛亥文物,王先生专程来汉,将珍藏的三件文物亲自交到文化局负责人手中,并托他转赠辛亥革命博物馆。他表示,辛亥革命100年纪念,是全球华人关心的盛事,他计划邀请馆方到台湾征集辛亥革命文物。

照片中的数十位“二十九标”志士究竟是哪些人?据悉,馆方将请专家进行鉴别,不日将揭开谜底。

■链接

1919年护法斗争中捐躯 蔡济民不在照片中

珍照的公开令人欣喜,遗憾的是,作为“二十九标”的党代表、武昌首义发起者之一的蔡济民,却不可能出现在照片中。

据史料记载,湖北军政府成立后,蔡济民为谋略处主要负责人。阳夏战争爆发,黄兴赴汉任总司令,蔡济民任经理部副部长,每次战斗,必亲往督阵,黄兴称其为“鄂中军人之巨擘”。后主军务部,整军施教,军官咸服,章太炎誉之为“后汉二十八将俦”。

1912年10月袁世凯授蔡济民以陆军中将衔,并调其进京,蔡济民留湖北不去。

1913年,蔡济民参加讨袁,事败后走日本。1915年1月,受孙中山命任湖北革命军司令长官。1917年11月参加荆襄之役,一度起兵攻占湖北广济龙坪,进克武穴。失利后转由广州取道四川,参加川黔滇联军总司令唐继尧召开的军事会议,后返回湖北,在利川任鄂西靖国军总司令,开展护法斗争。1919年1月28日,被川军旅长方化南杀害,遗骸葬于武昌卓刀泉左侧,碑文为“首义元勋陆军中将蔡公济民之墓”。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周四, 27 1月 2011 12:23

保康出土罕见 甲骨卜骨

  湖北

1月26日,受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委托,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从2010年11月18日开始对谷竹高速公路建设工地保康线寺坪段进行考古勘探发掘,在虾米坪遗址布探方10个,发现东周至东汉遗址、灰坑7个,出土了陶纺轮、豆等文物,在灰坑内出土了甲骨和占卜用的卜骨,在庹家坪遗址布探方四个,也出土了甲骨,在岗子墓地,发掘了2座东汉墓葬,出土了典型的汉代器物。

据介绍,这是整个保康县境内第一次正规的考古勘探发掘,特别是出土的甲骨、卜骨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这是第一次发现的楚文化在该山区县的实物证明。

文并图/CFP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从水库打捞起来的草鱼,竟然长了两张嘴,这让56岁的刘先生大开眼界。昨日(3日),在红安承包黎家河水库进行水产养殖的刘先生,致电记者反映这桩怪事。

这条重约4公斤的草鱼,外形与普通草鱼无异,只是嘴部分为上下两张,一大一小,还不时地张张合合,让人称奇。

刘先生称,前日,他在水库布网围鱼,起网时并没有发现这条草鱼有啥稀奇,回来后仔细一看,原来这家伙长了两张嘴。

(湖北省)黄冈市水产局相关专家称,草鱼是否真的拥有两张嘴,关键看其第二张嘴下有无下颌骨,如果有下颌骨,且可以张合,就能确定此鱼有两张嘴。刘先生捕获的这条“双嘴鱼”,不排除系基因变异所致。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