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Vincent

Vincent

网址:

澳大利亚一名18岁少年因搜集可能有助于恐怖活动的资料而被提控。


报道称,这名少年来自悉尼西部郊区吉尔福德,当局在1月25日晚上将他逮捕。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联合反恐小组26日表示,这名少年共面对三项搜集与恐怖活动相关文件的控状。

报道称,该少年搜集的文件内容包括如何制造爆炸装置与展开行刺。据称,其中一份文件是基地恐怖组织的刊物。

近年澳政府高度关注本土极端恐怖分子问题,自2014年9月以来已将恐怖威胁警戒级别提升至高,并在多个城市展开一系列反恐突袭行动与通过了多项新的国家安全法令。

上周,一名17岁少年被控通过社交媒体发布威胁,导致悉尼警方封锁悉尼歌剧院进行搜查。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孙瑞)


据《Daily Mail》报道,百余人在悉尼南部Sylvania的一家烘焙店食用鸡肉卷或炸鸡肉卷食物中毒后住院治疗。


据悉尼东南公共卫生部负责人Mark Ferson教授称,上周末有40多人因食物中毒在Sutherland和St George医院接受治疗,13人需要办理入住。

Damian Sullivan,一名14岁男孩的父亲上周日因食物中毒被送往Sutherland医院。他获知,目前中毒人数已达百人,已知有数十人是在Sylvania的Box路德一家Box Village烘焙店食用了鸡肉卷。

“病人出现腹泻、呕吐、胃绞痛和全身发热的症状。经抽样调查,有些病人被确诊为沙门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悉尼东南公共卫生部负责人Mark Ferson教授称。

Ferson教授称目前正在对病人所接触的食物进行调查,不过昨日Box Village烘焙店已经被新州食品管理局查封。上周五有人出现食物中毒的症状,到周日人数明显上升,他们都在Box Village烘焙店食用了鸡肉卷。目前该家烘焙店已经被查封。”

新州食品管理局发言人证实该烘焙店已接收到禁止令。

该店被查封后,本周二店门口出现了一张纸条:“你让我的家人病倒了!”

一名母亲称,她的17岁和19岁的儿子都因食用了鸡肉卷而食物中毒,病情严重。“我们不能把孩子送去医院,因为他们根本走不出洗手间,更别说去医院了!”

另一男子及其五位朋友皆因在该烘焙店食用鸡肉卷而食物中毒。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图片来自 环球新闻在线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

周三, 27 1月 2016 20:47

墨尔本一袋鼠遭人斩首

据澳洲网报道,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东北部钻石谷(Diamond Creek)的一处备受欢迎的公共烧烤点于26日发生一起虐杀袋鼠事件,一只袋鼠被人斩首,头部还被放在烧烤架上烧烤。维州警方现已就此事展开调查,同时呼吁知情者积极提供破案线索,以争取早日将凶手捉拿归案。


据报道,当时有很多当地家庭都聚集在这处烧烤点聚餐。案发后,警方已对现场进行了封锁,同时烧烤点也被关闭。

维州警方透露,报案者声称他们于当日上午8时20分许在钻石谷一条小路附近看到了一颗袋鼠头和一只剥了皮的兔子。维州警方发言人、高级探员汤姆森(Lee Thomson)表示,抵达案发现场后,警方在一个烧烤架上发现了一颗袋鼠头,并在距离约60米远的地方找到了这只袋鼠剩余的尸体。

此外,维州警方还在不远的一处儿童游乐场内发现了一只剥了皮的兔子。

另据一位自称迈克(Michael)的目击者对SAW电台表示,当时他正在公园散步,随后便看到了这一恐怖画面。他说,“我正沿着小路散步,然后看到有大约 10名警员聚在一起。”

他认为可能是一些小孩将这只袋鼠带到了烧烤点,并打算烤袋鼠肉。他还补充说,“这里有很多家庭,警方已封锁了现场,因为有很多孩子 在附近玩耍。”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孙瑞)

外媒称,国际监督机构向澳大利亚提出警示,指出可能有非法资金通过房地产和名贵珠宝买卖进入该国,有消息称,澳大利亚当局正在考虑收紧相关法例。


据BBC中文网1月22日援引路透社的报道称,最近有大量来自中国买家的资金进入澳大利亚,该国当局正在寻求应对,将房地产和名贵珠宝买卖行业纳入反洗钱监管法律的范畴。

报道称,可能收紧的条例并不特别限制来自任何一个国家的资金。

总部位于法国巴黎的财务行动特别组织(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简称FATF)指出,澳大利亚当局对房地产和高价珠宝买卖行业监管措施不足,可能令洗钱以及极端主义分子资金流动出现的机会增加。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称,澳大利亚检察总部正在对相关法例进行复核,目前这些条例涵盖的范畴已经包括银行业、金融汇款以及博彩业。

“复核所考虑的是有关服务可能延伸到的范围,从而带来洗钱和恐怖主义活动方面的高风险。”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的话说:“当中包括名贵珠宝商、律师、会计师以及房地产中介。”

当前的澳大利亚法规并不要求房产和宝石买家出示和登记身份,也不需要说明其资金的来源。

报道称,一家帮助中国买家购买海外物业的中介平台“居外网”的联合首席执行官冼明(Simon Henry)告诉路透社说,来自中国的房地产买家当中约有70%都会以现金支付,而使用银行转账支付的则不到10%。

相关专家则指,在现金支付较为广泛的领域,澳大利亚房地产业的监管措施较弱,因此更容易被利用作洗钱。

此外,澳大利亚的粉红宝石在最近备受中国买家的青睐,这种稀有宝石有90%产自澳大利亚——中国目前是全球宝石的第二大买家市场。

FATF指,澳大利亚在2003年就曾承诺加强房地产和宝石买卖行业的反洗钱措施,但一直未作切实行动。

报道称,中国法律则规定,个人每年移至境外的资金限额为5万美元,不过自去年中国股市出现大幅波动以来,有关非法转移资金至境外的问题也引起北京当局关注。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瑶)

据《ABC》报道,最近几天,有关澳洲蜂蜜遭到污染成为全球最劣质的蜂蜜并且有可能引发癌症的报道引发消费者恐慌,给国内蜂蜜行业带来严重压力,不过蜂蜜行业也表态称不接受涉及研究文章所得出的结果。


据了解,此前发表在国际期刊Food Additives and Contaminants Journal上的一篇研究文章提到其采取的59个澳大利亚蜂蜜样品中有41个样品含有有毒植物种子的毒素痕迹,比如蓝蓟(Patterson’s curse,又称救赎草)和柳兰。

研究人员提醒广大孕妇和哺乳期的妇女一定要谨慎选购蜂蜜,以降低宝宝患器官损伤的风险。

不过澳洲蜂蜜行业委员会(Australian Honeybee Industry Council)的Trevor Weatherhead表示该论文中涉及的样品是在2008-2012年采集的,已经过时了。他说道:

“由于生物管控方案的有效执行,现在大家几乎很少会见到救赎草,这说明大家的努力还是很成功的。虽然肯定还是有些地方能发现这类有毒植物,不过数量之少完全可以忽略不计,那么现在生产出来的蜂蜜中含有救赎草毒素的产品就更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几乎都找不到救赎草了。”

不过有报道也提到提取的蜂蜜样品中除5个产品外其他所含的吡咯里西啶生物碱(pyrrolizidine alkaloids,对人体和牲畜有毒)含量均比欧洲食品安全局规定的标准要高,但却符合目前宽松的澳大利亚食品安全标准,根据目前食品安全标准的规定,只要与别的蜂蜜混合稀释毒素就可以接受来源于受限植物的蜂蜜。

深受打击的蜂蜜行业也不甘心,指责称报道中提到的研究结果过分夸大了澳洲蜂蜜的毒性给人体健康带来的风险。

来自维州蜂蜜公司Beechworth Honey的Jodie Goldsworthy向ABC表示研究结果涉嫌误导消费者,而拿该结果大做文章的报道也已经收到了警告,她说道:

“研究结果过分强调了蜂蜜的消费量,但低估了人体的体重等因素,因此得出的结论和现实情况相去甚远,但很容易误导消费者。在澳洲,我们每人平均一年会吃掉1公斤的蜂蜜,但从研究中所用的数字来看,差不多每人每年要吃7.5公斤蜂蜜了,是正常情况的7倍多,数据并不可靠。”

Jodie还指责研究者并没有将其他国家及品牌的蜂蜜拿去取样证实其标榜的成分是否属实就直接下结论称澳洲的蜂蜜是世界上受有毒自然物质污染最严重的蜂蜜,非常不负责任,她表示:

“该研究对比了澳洲蜂蜜与国际上其他地区产的蜂蜜,但首先研究并没有核实蜂蜜的真实性,众所周知,国际上很多国家如中国所产的大量蜂蜜都掺了糖浆,如果所提取的样品中检查出来并非纯蜂蜜,那有关澳洲蜂蜜和国际蜂蜜的对比完全就是歪曲事实。”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环球新闻在线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瑶)


 

泰国南部洛坤府巴帕喃县的渔村居民23日,在离岸边约30米至50米的海上发现一个巨大的铁片残骸,该残骸长达3米,被渔民捞起后已通报军方来调查。渔民表示,从该铁片的组成构造上看,应该是飞机残骸,而且应该是在1年多时间内坠海的残骸。


据外媒报道,目前正在搜索马航370客机的澳大利亚当局25日表示,他们遗失了一艘用来扫描海底的深水声纳探测器。

报道称,搜寻工作使用一种称为“拖鱼”(tow fish)的声纳探测器,在印度洋南部12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进行海底扫描。

据悉,负责搜寻工作的澳大利亚联合机构协调中心(Joint Agency Coordination Centre,简称JACC)发表声明说:

“拖鱼撞到海底2200米高的泥火山,导致探测器的电缆断掉。”

声明说,这起事件发生在24日。“拖鱼及4500米长的电缆与船只分离,目前沉在海底。”


报道指出,拖鱼探测器一般在海床以上100米的海水中游弋,发出声波探测海底地形。

JACC于1月初曾表示,它将在6月底完成海床扫描,若没有关于客机位置的更新消息,它不会扩大搜寻行动。JACC没有说明遗失拖鱼探测器会如何影响搜寻工作,但表示有可能可以找回探测器。

马航370客机于2014年3月从吉隆坡飞往北京途中失联,是航空史上最神秘的客机失踪事件。去年7月,留尼汪岛发现一片MH370的残骸;23日,泰国南部东岸发现飞机残骸,但专家认为残骸应该不属于MH370,目前,马来西亚方面的专家已赶赴泰国,将对残骸进行鉴定。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中国新闻网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瑶)


据澳洲网报道,现如今,人们走在大街上处处可以看见“低头族”;当“低头族”回到家以后,有90%的人还会打开电脑继续“冲浪”。在宽带网已经成为像煤水电一样普及的生活设施的今天,还有一群低收入人群对数字科技不甚了解。有专家称,未来随着“数字鸿沟”的逐步加大,澳洲的贫富差距恐会日益严重。


《时代报》引述澳洲社会福利委员会主席高第(Cassandra Goldie)的话称:

“网络已经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必需品,如果你还不能上网的话,那么你就是活在一个与世隔绝的状态里。”

高第在当日发布的《数字鸿沟》报告中指出,随着数字化生活坏境的不断发展,澳洲贫富之间的差距将逐步加大。

据悉,由于澳洲社会福利委员会的许多福利保障申请是在网上办理的,所以这要求低收入者需要频繁地使用网络。 但假如说你是澳洲80万失业大军中的一员的话,那么购买电脑、配备路由器,并用“低保金”支付网费的话,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低收入者不能在自家上网申请社会福利,而改在公共图书馆使用免费网络服务的话,那么排队拿号就会耗去多半天的时间;而网吧上网价格更是贵的离谱,让人望而却步。

身患残疾的墨尔本单亲妈妈费舍尔(Kylie Fisher)和9岁的女儿塔丽雅(Tahleah)相依为命。一年前,墨尔本福利机构“史密斯之家”(Smith Family)曾为低收入者开办一个电脑技术培训班,并为费舍尔的老电脑进行升级。

目前,培训课程结束了,费舍尔在领取残疾人保障金的同时,还要抽出一部分资金来交网费,因为塔丽雅在做作业时需要上网查资料。费舍尔表示:

“我们有的时候这个月能上网,下个月就上不了网,主要要看我们是否有钱继续交网费。”

“史密斯之家”策略经理菲尔德(Wendy Field)称,家中有电脑能上网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现在孩子学习新知识越来越依赖网络。她还表示:

“家中光有电脑能上网仍然不够,孩子们还必须要学会网络技能、知识,懂得创新,并具有主动性等。”

澳洲社会福利委员会报告称,低收入家庭的子女中仅有70%的人能够接触到网络;而相对而言,富裕家庭的子弟中有90%的人能每日上网。

高第表示,网费应该被社会福利机构看作是生活必需支出的一部分。她称:“许多年以前,人们把上网看做是一项极为奢侈的事情,但现在随着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上网变得普遍;而不能上网才被看作是缺乏社会保障的标志之一。”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瑶)

据澳洲网报道,澳大利亚墨尔本地区近日遭受了严重的“蛇灾”,有不少人家或者商店都被毒蛇侵袭,人畜受伤的案例也时有发生。为了做好防护措施,墨尔本东南部郊区的居民已经在家门外设置了防蛇网,以保护家人不受毒蛇的伤害。



据报道,由于今年夏天“蛇患”严重,霍特一家表示,如今遇见虎蛇和其他种类的毒蛇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我丈夫经常在高尔夫课程班上看到蛇,我们在家里也抓到过,”

霍特太太说。

“当我们的一位邻居在圣诞节期间在自家洗衣机里发现一条毒蛇后,我和丈夫决定要采取防护措施了。”

据霍特太太介绍,很多她的邻居都已经安装了防护栅栏网,而且她还听说一位女性被虎蛇咬伤了腿,而且自己所在地区里有几只狗也被虎蛇咬伤后中毒致死。

据悉,虎蛇属眼镜蛇科,产于澳大利亚,其毒液含凝血剂和神经麻痹剂,常使人毙命,即使有有效的抗蛇毒素,但如果不立即治疗,致命率仍高达45%。“我们不会再犹豫了,因为我们有两个年幼的孩子,与他们的安全相比,花费800澳元安装防护网算不了什么。”霍特太太说。

不过安装防护网并不是万无一失的做法,很多人只是在高尔夫球场外面竖起大网,以防止蛇类进入他们的领地,这些网的网口都十分细小,而且有1.5米高。

“在地底下我们也铺有枕木,以防止蛇通过打洞进入院子内部,地上的防护网设计这么高是为了防止它们翻越防护网。到目前为止,这套措施还管用,不过我们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对付意料之外的事情发生。”霍特太太说。

其实除了当地居民受到蛇的困扰,就在当地时间22日早晨,一个警局商店里也发现了一条幼年铜头蛇。商店主管怀尔表示,他们发现之后就让捕蛇人史密斯将蛇移走。

“我们虽然平时跟各色各样的犯罪行为打交道,但是面对一条铜头幼蛇,我们还真是束手无策,”

怀尔说。“但是我们慢慢地接近它,评估了风险之后,捕蛇者就谨慎细微地将蛇移到了别处。”

捕蛇者史密斯表示,蛇是一种好奇心很强的动物,他并不奇怪有蛇出现在警局。“它们好奇心很重,一旦找到一面墙,他们就会顺着墙一直爬行,直到它们找到一个裂缝或者洞。”史密斯说。

据悉,霍特一家所在的地区距离澳大利亚皇家植物园很近,这里也是众多蛇类的栖息地。“我之前也有听说过,这里蛇的数量不少,因为之前其他发现蛇的居民会专门来这里把蛇放生,但是无论如何,这里已经有太多蛇了。”

不过史密斯却表示,墨市东南部地区不再是蛇类放生点了,因为更多的捕蛇者选择将蛇放生在莫宁顿半岛。

“我们在莫宁顿半岛放生蛇已经有50年的历史了。现在我们在莫宁顿半岛有一大片土地,那里的主人也乐意收留这些蛇,因为他们意识到蛇类是保护生态平衡重要的一环,这对蛇和当地农民来说都是好事。”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中国新闻网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李瑶)

澳洲制造的婴儿配方奶粉已经成为澳洲最令人垂涎的对华出口商品之一,但令人不安的是,据澳媒披露,就连曾经装过奶粉的空罐子对中国山寨商也同样值钱。


除了水货市场和中国代购扫货导致本地婴儿配方奶粉大规模短缺之外,还出现了一个深受信赖的澳洲品牌奶粉空罐市场。

一名在澳洲工作的中国经销商披露,有人出钱向他们的中国客户购买Bellamy's和A2奶粉喝完以后的空罐子——买家的目的就是把其他的配方奶粉装进这些空罐里,以次充好,然后出售假冒商品。

来自Think China的中国数字营销专家孙先生(音译,Ben Sun)认为,回收空罐的做法在中国很常见,而且正是促成对澳洲发货的产品需求的动力之一。

“在澳洲,当我们购买像是婴儿配方奶粉这样的东西时,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我们买的就是正品,但在中国,所有的信任都没有了。”他告诉记者。

“我不认为澳洲存在这种现象,但在中国,他们会收集空罐子,把其他配方奶粉装进去,然后以低于正品的价格出售。”

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的护理与助产高级讲师詹姆斯博士(Jennifer James)说,这种做法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如果深信不疑的家长被骗买到伪装成高档品牌的劣质产品,并且用来喂养宝宝,对健康的危害将是巨大的。

“一个明显的风险就是污染。”詹姆斯博士说。

“就算是在密封的罐子里,这也不是无菌产品,当然可能发生污染。当然了,当罐子被开封,然后又重新密封,就可能受到肮脏细菌的污染,而这对身体虚弱的早产儿和生病的宝宝尤其危险。还有就是,谁知道他们放进去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

詹姆斯说,尽管市场宣传各不相同,但绝大多数婴儿配方奶粉都差不多,但回收空罐有可能让经销商把受过污染的奶粉或外国奶粉卖给妈妈们。

“妈妈不惜付出一切为孩子购买她们认为最适合孩子的产品。但现实是,非常贫困的妇女非常有可能会去购买比较便宜的产品,却依然以为自己买到的是正品。”

关于这种做法的新闻报道让澳洲配方奶粉厂商感到震惊,他们正在积极向中国推销自己的产品。

A2牛奶公司的一名发言人告诉记者,他们并不知道有这种做法。A2牛奶公司相信中国政府将有效地监管假冒产品的销售。

而Bellamy则拒绝对这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置评。

孙先生对记者说,许多中国家长都知道山寨商企图以次充好,因为对中国卖家和当地的食品安全标准缺乏信任,现在许多人宁愿从澳洲购买婴幼儿配方奶粉,助长了利润丰厚的代购市场。

澳洲代购把奶粉运到中国时往往会附上Woolworths或Chemist Warehouse等知名店家的小票,甚至是购买日的澳洲本地报纸,以证明这些奶粉确实是从澳洲运出的。

在一篇网上贴文中,一名位于雪梨的出口商表示,曾有客户告诉他,有人出钱买他们的奶粉空罐,之后,他在发货之前都会在所有的奶粉罐子上签名。

“我们发到中国的所有配方奶粉罐上都会签名。我不得不说,我签的名比大多数明星还要多。”这个已经被删除的帖子说。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澳洲日报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Hanna)

导读:

有组织犯罪团伙成功地将大量毒品走私入境,使得澳洲大街小巷冰毒、可卡因和摇头丸的批发价在过去18个月内呈大幅下滑的趋势。


据《雪梨晨锋报》报导,新州灭罪委员会(NSW Crime Commission)表示,对澳洲的犯罪团伙来说,毒品交易依然是主要的收入来源,而目前的违禁药品“供应充裕”。

费尔法克斯媒体获悉,三年前,澳洲犯罪团伙从海外走私可卡因入境得支付每公斤28万元的价格;8个月前,价格降至每公斤24万元;现在,价格已经跌破每公斤20万元,低至18万元。

过去18个月内,冰毒的价格从每公斤22万元降至9.5万元;而摇头丸的价格也每公斤6.5万元降至3.7万元。

国家毒品和酒精研究中心(National Drug and Alcohol Research Centre)最新公布的年度吸毒者调查显示,毒品的街头市值没有发生什么变化,这意味着犯罪团伙的利润率提高了。

虽然联邦政府宣布在边境截获的毒品数量创下历史新高,但执法部门认为,毒品批发价格大幅下滑是因为有大量毒品被成功地走私进澳洲。在2015财年,澳洲截获逾7.3吨违禁药品和用来制毒的化学物质,创下五年来的新高。

其中,权威部门于2014年12月截获2.8吨藏在家具中的冰毒和MDMA,街头市值达到15亿元,截获数量在缉毒行动史上排第二名。

新州灭罪委员会表示,即便如此,这样的缉毒行动对本地的毒品市场来说影响不大。“缉获毒品数量排在历次行动的前列,但冰毒和MDMA的价格继续下滑,意味着供应依然充裕。”

据了解,雪梨街头毒品泛滥成灾,执法部门注意到部分犯罪团伙正跑去布里斯本、柏斯和墨尔本拓展业务。

新州灭罪委员会表示,旅居海外的澳人在走私毒品入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现在的犯罪团伙把被警方缉获的毒品当作一笔不痛不痒的业务经费。为挽回损失,他们会换其他的方法走私毒品入境。

澳洲毒品法律改革基金会(Australian Drug Law Reform Foundation)主管沃达克(Alex Wodak)表示,大量毒品进入澳洲已经是一个长期的问题,昂贵的执法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这是一个受供需驱动的市场,只要有需求,就会有供应,而国内的需求很旺盛。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

沃达克表示,减少需求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上瘾的人戒毒,把毒品问题当作健康问题,而不是执法问题。


澳视网新闻热线正式开通。大家在澳洲生活与学习中遇到新奇事、突发事、咨询事等,欢迎拨打澳视热线:02 92676811

( 文章来自 澳洲日报 图片来源 网络 编辑 澳视传媒 小A 实习 Hanna)


第 2 页,共 2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