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阿伯丁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临床营养学期刊》上证实,全麦食品对心血管有益。该研究称,过去常从不同人群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来推断全麦食品的功效,有良好设计的对比试验并不多,为获得这类直接证据,200多名应邀参与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在日常生活中选择食用全麦食品,另一组食用等量的精加工食品。
12周后,食用全麦食品一组受试者的血压有所下降,而另一组则不然。领导研究的弗兰克·蒂斯说,食用全麦食品降血压的效果不仅可以媲美一些降压药的疗效,而且还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
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图
近年来,越来越多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亮起“红灯”,大家纷纷将罪名归到了饮食上。于是,一股素食风潮逐渐在老年人中兴起,一些患了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甚至拒绝一切肉类,每天只吃米饭和青菜。对此,安贞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夏萌却说:“任何事情都不应该矫枉过正,节制饮食也一样。”
英国的研究,也许能给大家一个可媲美药品的食品,但除了燕麦,吃什么,怎样吃,可以让你的血管更健康?
预防血管疾病“红黄绿白黑”是原则
“人的健康有四大基石,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夏萌强调,在合理膳食中平衡膳食是核心,合理烹饪是前提,健康饮食行为是保证。
夏萌指出,要预防心血管病发作,最好计划好食谱。其中,膳食纤维也是容易被忽略的食物。膳食纤维可以缓解便秘等肠道疾病;降低餐后血糖,降低血浆胆固醇。此外,还要注意的是蔬菜和水果不能相互替代。肉类食品要尽量少吃猪肉等红肉,多吃鸡肉、鱼肉等白肉。
“在饮食上,心血管病患者还要坚持‘红黄绿白黑’的原则。”红色的如西红柿、红辣椒,还有红萝卜;黄色的如胡萝卜、玉米、南瓜;绿色的除了绿色蔬菜还有绿茶,绿茶对降血脂、降血黏度、改善心脑血管供血和预防癌症方面都有明显的益处;白色的如燕麦片、燕麦粉,保健作用最为理想,有恒定、良好的降血脂作用;黑色的如黑木耳,具有明确的抗血小板聚集、抗血液凝固,降胆固醇的作用。
坚果和巧克力哪个更有利
一些人认为吃坚果对预防心脏病不利。据报道,美国一科学研究所对3万人进行了调查,发现每天吃坚果的人,比不吃坚果的人患心脏病的危险低53%。坚果类食品有开心果、栗子、核桃、甜杏仁、榛子、松子、瓜子等。这些坚果仁除含有高蛋白、多种维生素、钙、磷、铁等微量元素之外,还富含不饱和脂肪酸,而这些不饱和脂肪酸有软化血管、降低胆固醇、降血脂、保护心血管、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功用。所以,每天适量食用坚果仁,可防治心脏病。
有些冠心病患者认为多吃巧克力可增加营养,其实,巧克力含脂肪和糖较多,吃后会引起体内脂肪代谢紊乱,使糖转变为脂肪,因而使人更加肥胖。另外,脂肪在体内堆积过多,增加心脏负担,会使冠心病、动脉硬化患者病情加重。所以,冠心病患者最好慎食或者不食用巧克力。
患了高血压不能吃鸡蛋?
“患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的中老年人甚为谨慎而不敢吃鸡蛋。说是鸡蛋中富含胆固醇,而胆固醇摄食过多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夏萌解释说,近些年来的研究表明,一个蛋黄中的胆固醇仅285毫克左右,其中还有许多卵磷脂,胆固醇和卵磷脂对人体细胞尤其是脑细胞非常重要,一个人每天应该吃一个鸡蛋,最好吃煮鸡蛋,不要吃炸鸡蛋。蛋黄中的卵磷脂是—种强乳化剂。它在人体内能使血浆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使其悬浮在血液中而避免在血管中沉积,有利于透过血管壁排出体外,可保持血中胆固醇含量不高,使动脉粥样硬化的现象减少。因此,老年人和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的患者不必过虑,适当吃些鸡蛋还是有益于健康的。
“低糖食品”应多吃?
近年来,不少人养成了多吃菜少吃饭的习惯,美其名曰:“低糖食物有营养,不容易长胖。”
“其实,人体热量来源于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是人体中最经济、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如果不吃或者吃碳水化合物太少,机体会分解蛋白质、脂肪作为能量,可以出现酮体、肌肉无力、消化不良、头晕、注意力不集中、思维迟钝等现象。”夏萌医生强调,“肥胖、高血压、冠心病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不运动、吃含反式脂肪酸多的食物、吃油炸食品较多也会导致体内脂肪囤积过多,精神紧张会造成高血压,所以在饮食上一定不要偏听偏信,食物多样化,平衡饮食最重要。”
高脂血症者拒喝牛奶不可取
夏萌透露,高脂血症者拒绝喝牛奶是不可取的,“因为喝牛奶本身不但不会导致血脂升高,且对老年人还益处多多。”
从牛奶成分看,尽管牛奶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的脂肪酸少,但是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脂肪的选择应以饱和脂肪酸(动物脂肪):多不饱和脂肪酸(植物油):单不饱和脂肪酸(鱼油)=1∶1∶1。而且牛奶中含有的乳清酸较多,乳清蛋白与人体组织的蛋白质非常接近,很容易吸收利用。令外牛奶中富含的钙质具有降血压的功效。“喝牛奶不但不会升高血脂、升高血压,反而有降压降脂的效果,而且普通的酸奶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比鲜牛奶的效果还要显著。”夏萌如是说。
————专家提醒————
饮食不平衡易得高血压
“我调查时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50岁以下的人吃得太多,50岁以上的人又吃得太少。”夏萌指出,如果长期饮食不平衡,容易引起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疾病。所以,中年人应该通过调节饮食来控制多余的热量摄入。
“有的老年人对饮食控制得非常严格,以为每日喝粥就能颐养天年,对鱼、肉、蛋等敬而远之。其实,当步入到老年(65岁以后),他的胃肠功能下降,营养素的吸收受到影响,而此时体内的蛋白质脂肪等需求量并没有多大的变化,如果此时一味地讲吃一些好吸收的食物,就会造成体内重要营养素的不足。导致的结果就是老年人抗病力减弱、乏力、疲倦等等,从而对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影响。”
膳食宝塔因人而异
夏萌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南中指出,将每日所需要吃得食物从多到少分为五层,第一层是谷类和薯类,包括米、面、杂粮、土豆、红薯、山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第二层是蔬菜水果,主要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第三层是含蛋白质较多的食物,包括蓄禽肉类食物,如猪肉、羊肉、牛肉、肉、鸡肉、鸭肉、鱼、虾、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A和B族维生素。第四层是奶类、豆类和坚果类食物,这一层补充的是蛋白质、矿物质和必需脂肪酸。大豆类食物不要吃的太多,一般来讲一天一个人可以吃半两到1两。坚果每日吃一些,但要适量。第五层是油和盐,要少量摄入。
夏萌指出,膳食宝塔的建议范围适合于一般健康成人,应用时要根据个人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季节等情况适当调整。年轻人、劳动强度大的人需要能量高,应适当多吃主食,而活动少的人,主食摄入量应相应减少。“平衡膳食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摄入量是一个平均值和比例,每日膳食中应当包括宝塔中的各类食物,各类食物的比例也应基本同膳食宝塔一致。”(
)————相关链接————
几种对血管有益的食品
鱼类:鱼类特别鲑鱼、鲐鱼、金枪鱼、淡水鳟鱼等冷水鱼,含较丰富奥米加三脂肪酸(Omega-3 fatty acids)。Omega-3在很多方面都有利于人体,尤其是人体的心脏受益最大。这种脂肪酸能够增加体内的高密度脂蛋白(HDL)(即好的胆固醇),减少低密度脂蛋白(LDL)(即坏的胆固醇)积聚在血管壁,减少患上心脏病的机会。亦可预防血块形成,减低阻塞血管的风险。
坚果类:常吃坚果有助于调节血压,提高机体抗氧化剂含量,减轻炎症,改善人体代谢,降低冠心病等缺血性心脏病的危险而又不增加体重。
坚果营养高,是预防心脏病的好食物。丰富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植物固醇,有助于降低人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且有不少坚果,例如胡桃、核桃、杏仁、花生等含有鞣花酸,能抑制癌细胞生长。此外,坚果还蕴含多种对健康有益的维生素E、B群和矿物质,维生素E是知名的抗氧化物,能预防细胞老化,减少心脏病、糖尿病、白内障等患病风险。
坚果中的脂肪含有的都是人体不能合成,必需靠食物提供的必需脂肪酸亚油酸ω-6和亚麻酸ω-3。这两种脂肪酸具有调解血脂、降低胆固醇、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冠心病及其他心脑血管退行性疾病,是一种理想的健康食品。所以专家建议有条件的中老年人应该适当补充一些坚果类食品,但由于脂肪含量太高,也是一种高热量的食品,因此不要因为有营养而多食,特别是对患胆囊炎、胰腺炎、肝病、肥胖病等的人应悠着点。
粗粮:包括了三类食品,一是指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粱、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第二类是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第三类是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哈佛医学院预防医学研究结果显示:每天吃一餐粗粮也许有助于预防高血压,吃越多餐就越能减少高血压和心脏病的风险。研究参与者十年来每天都吃份粗粮,其罹患高血压的概率降低了4%。降低4%听起来不是很大的好处,但因为高血压会造成心脏病发作、中风和许多其他健康问题,因此,每一小步都有帮助。
有些人不吃糙米粗粮,只吃精米白面,殊不知在稻麦的麸皮里,含有多种人体需要的微量元素及植物纤维素,例如铬、锰在全谷类、豆类、坚果类中含量最高。若经过加工精制以后,这两种元素就大大降低。如果用缺乏这两种元素的饲料去喂养大鼠及家兔,动物就容易发生动脉硬化。植物纤维素能增加胆固醇的排泄,使血胆固醇含量降低。食物太精细,纤维素太少,不容易产生饱腹感,往往造成过量进食而发生肥胖。因此,长期进食低纤维素饮食的人,血管硬化、高血压的发病率则增高。
菜单上标注的食物卡路里值,并不会对用餐者产生多少影响
在纽约,快餐店被要求在菜单上注明各种食物的卡路里值,研究人员通过调查发现对于消费者来讲,始终都是食物的口味,价格和餐厅的位置更加重要,而对于菜单上标注的食物卡路里值,并不会对用餐者产生多少影响。
在这项研究中,纽约大学健康专家曾经呼吁儿童和青少年远离快餐店,要求快餐店在菜单上必须注明食物卡路里量,并且调查青少年的食物和他们为何要 选择某家餐厅。在菜单标出卡路里量后,超过一半以上的被访者表示他们发现了菜单上的这些信息。但根据《国际肥胖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esity)上公布的研究调查显示,标注出的卡路里量对人们选择食物几乎没有影响。
大部分人低估了食物中的卡路里含量
实际上大部分人确实低估了他们食物中的卡路里含量,在受访的约500人中,绝大多数人对巨无霸(Big Mac)的卡路里含量根本不了解。据科学网(kexue.com)了解,负责这项研究的布莱恩-艾贝尔(Brian Elbel)博士表示,这项调查很重要,反映出了人们的真实选择。不过他同时也承认,该调查的受访对象大部分都是儿童和青少年,而成年人往往会更关注健 康。
小知识:
卡路里(简称卡,缩写为cal),由英文Calorie音译而来,其定义为将1克水在1大气压下提升1℃所需要的热量。卡路里(calorie)是能量单位,现在仍被广泛使用在营养计量和健身手册上。
一般来说,成人每天至少需要1500大卡的能量来维持身体机能,这是因为即使你躺着不动,你的身体仍需能来保持体温,心肺功能和大脑运作。基础代谢消耗会因个体间身高、体重、年龄、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大平)
尽管这个部落一直在为保护传统生活方式不懈努力,但是他们与非法伐木者之间的斗争,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现在这个由360名成员构成的部落,仅 剩60到100人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要是他们受到外界影响,例如伐木者或其他移民,他们很容易染上疾病,由于这些部落人员的免疫系统非常脆弱,亚瓦部 落可能会因此而走上灭绝之路。该部落的生存离不开这片森林,现在他们的生存正面临威胁,他们越来越难在丛林里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地。
尽管这个部落一直在为保护传统生活方式不懈努力,但是他们与非法伐木者之间的斗争,注定要以失败而告终。现在这个由360名成员构成的部落,仅 剩60到100人还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要是他们受到外界影响,例如伐木者或其他移民,他们很容易染上疾病,由于这些部落人员的免疫系统非常脆弱,亚瓦部 落可能会因此而走上灭绝之路。该部落的生存离不开这片森林,现在他们的生存正面临威胁,他们越来越难在丛林里找到安全的藏身之地。
食火鸡非常凶猛,能对人类产生致命威胁
近日,强飓风“雅斯”在澳大利亚东部昆士兰州海岸登陆,给昆士兰州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据外国媒体报道,由于食物链断裂,目前,当地一种被称作“食火鸡”的大鸟开始外出觅食,可能对人类产生威胁。
本月3日在昆士兰州北部的海岸发生了五级飓风之后,这里的居民已被告知远离这种大约六英尺(约1.83米)高的食火鸡。
据介绍,这种鸟生活在热带雨林中,以拥有12厘米长、类似匕首一样锋利的爪而著称。利爪结合强有力的腿,它们能够将人类内脏钩出,而对付狗和马只需一击即可致命。这种鸟类感到受到威胁的时候就发起攻击,2007年,它被吉尼斯世界纪录收录进“世界上最危险的鸟类”。
由于人类活动,食火鸡的生存受到威胁,据统计仅剩1000只。现在,由于飓风摧毁了它们的栖息地——热带雨林中的树木,这些鸟不得不“外出”寻找食物。
自然资源保护人士鲍勃欧文以及鳄鱼猎手史蒂夫 欧文说,热带雨林可能需要18个月才能恢复,如果要等到那时候,许多食火鸡都会饿死。
当地政府正在筹备紧急空降食物,以试图让这些食火鸡远离住宅区,并且已经警告当地居民注意这些饥饿的鸟。昆士兰州可持续发展部长凯特琼斯 (Kate Jones)表示:“为了当地居民的安全以及食火鸡的可持续发展,请人们不要喂它们食物。前来向人类讨要食物的食火鸡会变得十分危险以及富有攻击性。
据媒体报道,1926年,一位名为菲利普.麦可林(Philip McClean)的16岁少年在与一只食火鸡的斗争中不幸身亡,这是目前唯一有记录的人类被食火鸡夺去生命的事件。
《胡乔木书信集》里说“编辑出版一部大型的比较完备的贯通古今的汉语词典,十分必要。”“1975年由国家出版局和教育部提出,经周恩来、邓小平两同志批准,决定由上海市和山东、江苏、安徽、浙江、福建五省协作编写并由上海市负责出版《汉语大词典》。”(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386页)这部《汉语大词典》于1993年胡乔木去世后才出齐12卷,共收词目约37万条(第六版辞海约13万条)。
中华读书报的文章指出了《汉语大词典》对于“武士彟”的“彟”字释义的错误(国学版2009年11月24日)。其实,词典事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建议和支持,现再以一种食物为例说明《汉语大词典》的错误和失收,仅供再版时参考。
陆游有一首有名的农村题材的古诗《邻曲》,全诗是:
浊酒聚邻曲,偶来非宿期。拭盘堆连展,洗酺煮黎祁。
乌牸将新犊,青桑长嫩枝。丰年多乐事,相劝且伸眉。
陆游自注曰:“连展,淮人以名麦饵。”“连展”所在句的意思是:擦拭磨盘碾磨连展,洗刷锅具煮豆腐。我的家乡商丘市属于河南省的黄淮四市之一(淮人),连展是我童年时熟悉的一种食品。每年青黄不接时,炒熟青麦穗并去掉麦芒和外壳,留下带有水分的青麦粒,然后连皮带麦仁在磨盘上“磨”成细细的长条,或在碾盘上“碾”压出片状饼。这两种形状都叫“连展”,不需要再烧烤或煮熟就直接可以吃。为了证实这种印象,便决定查一下《汉语大词典》。如下:
【连展】麦饵;面条。宋陆游《邻曲》诗:“拭盘堆连展,洗酺煮黎祁。”自注:“淮人以名麦饵。”清王士祯《池北偶谈·谈艺三·唐诗字音》:“今山东烧新麦作条食之,谓之连展,连读如辇。”清吴振棫《麦贱》诗“重罗白胜雪,连展甘若饴。”(第十卷,第862页)
【麦饵】麦饼。用小麦浸泡后连水磨成麦糊(不去麸皮),然后做成饼,贴锅上烧烤而成。宋陆游《邻曲》诗:“拭盘堆连展,洗酺煮黎祁。”自注:“淮人以名麦饵。”(第十二卷,第862页)
词典里的“麦饼”没有说是“新麦”,而且还要经过“烧烤”。 显然同我前面说的“连展”是不同的食物,那么词典中和生活中的“连展”哪个对呢?考察三个过程如下:
1、从“连展”到“善连”。
我国编写地方志起源于东汉时期,宋元以来几乎各地都有志书来记载地方风物和饮食。由于词典里提到的王士禛是山东新城人,我们就从山东的地方志查起。查到,民国24年的《莱阳县志》说“磨熟麦粒成条曰连展。”民国17年的《胶澳志》说“青麦穗上磨谓之连展。”可以看出连展是“磨”出来的,没有说要再“烧烤”;并强调“青麦穗”。
但是,清光绪18年的《邹县志》说“王本仲的《邹鲁岁时记》:“大麦初黄,农以为饵,名曰善连。”这里“大麦初黄”正是连展的季节。那么什么是“善连”?《广韵》说:“善,大麦新熟作善连也。”《集韵》说:“善,善连,屑新麦为饵。”“新麦”和“新熟”,即是吃连展的季节。
2、从“善连”到“碾转”。
根据上述《邹鲁岁时记》,联想到查找其他“岁时记”系列,结果找到。清人潘荣陛的《帝京岁时记》“麦青作碾转,麦仁作肉粥。”出现了“麦青”时节的“碾转”。再查的陈刚《北京方言词典》收录“碾转儿”并注明是“碾碾转儿”。
在北京的其他材料没有找到详细记载,通过文学地理学查找:一是被胡适称为“十七世纪的写实小说”的《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六回:“沈裁的婆子拿了一盒樱桃,半盒子碾转,半盒子菀豆,来看晁夫人。”二是满族文学家文康的《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三回:“麦子一熟,吃新鲜面不算外,还带着不掺假,要拌个碾转子吃,也不用买。”根据“樱桃”和“菀豆”的季节“麦子一熟”可以推断出是吃连展的时分。
3、“连展”、“碾转”与“善连”是同一种“麦饵”。
北音学是以1324年成书的周德清编写的《中原音韵》系统的韵书为研究对象的音韵学分支。上面已经提到音韵学古书《集韵》和《广韵》提到了“善连”,再查《乡严正字·饮食》:“烧新麦曰善连,音讹为碾转。”就更加证实了“善连”就是“碾转”。
再验证词典词条里的《唐诗字音》“连读如辇”,如《金瓶梅词话》第38回:“故意的连我”就是“撵我”之意。又由于根据北音学“转”可以变读为“展”,所以“连展”就变成了“碾转”。至此,可以说“连展”“碾转”和“善连”都是同一种“麦饵”(用麦做成的食物)。可见,北音学的研究关系到普通话语音形成和词汇变化的一系列重要问题。
从以上方志学、文学地理学和北音学的推理考证,可以得出结论:《汉语大词典》对于“连展”和“麦饵”的释义错误,对于“善连”和“碾转”则失收漏收。错误的原因可能是把“饵”解释为“饼”(应为“食物”的意思),把王士禛的“条食”望文生义成“面条”。
但是运用古典学的方法和过程的考证却能够给我们一些学术启示,以便我们能够匡正目前的学术误解和误读,比如光明日报“国学系列访谈”《国学=中国古典学》(2009年10月18日国学版)中的以下两种表述:
一是:“‘国学’其实就是‘中国古典学’。如果我们用‘中国古典学’来定义‘国学’,可以解决‘国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两个难题。”严格说起来,地方志不能算作“国学”,但可以算作“古典学”;即便“国学”作为独立学科也不能包括各类方志(学)。所以上述表述不严谨。
二是:“我们可以借助梁启超等前代学者的提示,借鉴西方‘古典学’的界定方法,把研究以古汉语为工具记录的文献的学问称为‘中国古典学’”。考察从“连展”到“碾转”的读音变化研究的北音学,不是“记录的文献”,但依然是“中国古典学”。所以上述观点不全面。
著名语言学家、105岁的周有光先生曾在论述“汉字是古典文字”时说:“‘古典’是classic的翻译,原意:‘古雅、典雅、典范’。例如:‘古典音乐’。又译:‘经典’”(《香港语文建设》,2006年第12期第20页),这句话值得我们在探讨、理解、构建“中国古典学”时参考借鉴。
吸入式食物机LeWhaf是这么用的
“想象未来会出现这样的餐厅,无需餐桌碗筷,你走进一个房间,吸口气,吃了芹菜,走进另一个房间,再吸口气,就吃了牛排……”这是哈佛大学一名专攻气溶胶产品的教授对未来人类进食方式的狂想,为了证明这不是天方夜谭,49岁的大卫·爱德华兹已制造出两台吸入式食物机,只要对着它吸口气,嘴里就能尝到柠檬馅饼的味道!
优点少摄热量尝美味
爱德华兹发明的吸入式食物机状似一个造型古怪的金鱼缸,这个名为LeWhaf的装置能把特制的食物精华液用超声波转化成袅袅烟气,只要用一根玻璃管吸食这些烟气,就能“吃”到美味的食物!
据爱德华兹介绍,由于这些食物烟气的卡路里含量极少,LeWhaf还将成为极佳减肥工具,让担心发福的人群既能尝到美味又无需摄入热量。
发明LeWhif和LeWhaf的哈佛教授爱德华兹
撰稿人劳拉·鲍威尔在巴黎试食了LeWhaf版的柠檬馅饼。她表示,一开始会感觉嘴里有点干和温热,但渐渐地,随着烟里的物质在口中聚集,果然尝到了新鲜可口的柠檬馅饼味道。
缺陷目前为止难吃饱
然而,要将爱德华兹幻想里的“气体餐厅”带入现实的话,LeWhaf显然还只能算是个半成品。因为鲍威尔在吸食了数个小时的柠檬馅饼烟后,虽然表示味道不错,但自己仍是饥肠辘辘——显然,LeWhaf没有办法带给使用者饱腹感。
吸入式食物机LeWhaf
但爱德华兹仍坚信吸入式食物机LeWhaf将风靡世界,他表示,今年秋天,LeWhaf将在法国率先以不高于85英镑(约合892元人民币)的价格开售。
不过,他亦承认,目前还没有办法用LeWhaf代替正常进食,代替喝酒倒是不错的选择。“你又能尝到酒,又不会喝醉。”爱德华兹介绍说,只要将50毫升酒液倒入LeWhaf,就够使用者“喝上一壶的”。
不是疯子,是科学家——
发明吸入式巧克力在英国售出20万支
虽然戴着大眼镜、头发凌乱的爱德华兹看起来像个不靠谱的疯狂科学家,但他此前的类似发明真的成功面市,并在英国市场大受欢迎,那就是吸入式巧克力LeWhif。
吸入式食物机LeWhaf
LeWhif外形像唇膏,用起来像治疗哮喘的喷雾,它里面装满了粉末状巧克力、咖啡以及各种维生素,只要一吸吮,立刻能享受到巧克力在舌尖化开的香醇,更妙的是,它和LeWhaf一样,不会让人摄入多少热量。
仅去年一年,每支售价4英镑(约合42元人民币)的LeWhif就在英国售出超过20万支,受欢迎程度可想而知。
大猩猩昂首阔步
直立行走“霸气外露”
科学网(kexue.com)讯 1月27日消息,近日,英国肯特郡野生动物园一只银背黑猩猩被拍到用双腿来直立着走路,酷似人类众人称奇。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往在肯特郡林姆尼港野生动物园(Port Lympne Wild Animal Park)的黑猩猩恩芭姆(Ambam)出生于1990年,重约220公斤,是园内最大的猩猩。
饲养员表示,恩芭姆站起来也许是想看一下饲养员何时来喂他,这样站着走路可以用其双手来拿更多的食物,也令他在寻找食物时更有优势,在下雨天也能保持双手干燥。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5.濒临灭绝的食物:Chambo鱼
Chambo鱼学名Oreochromis karongae,它仅生活在马拉维湖。Chambo鱼是非洲渔民维持生计的最珍贵鱼类。由于过度捕捞,过去10年间该湖里的这种鱼已经消失了大约70%,这对当地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威胁。据估计,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有750万人把淡水鱼当做食物,并靠此获得收入。
这项研究的负责人、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淡水多样性部门主管威廉·达尔瓦尔说:“要是我们不能阻止这种鱼类灭绝,不仅非洲的生物多样性会永久性被削弱,而且会有数百万人失去食物、收入和原料来源。”
6.淡水软体动物
人口增加对这种生活在南非夸祖鲁—纳塔尔省湿地里的软体动物的唯一栖息地构成威胁。Septaria tessellaria现在已经出现在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的物种濒危红色警报名单上。
软体动物、蜻蜓、螃蟹和水生植物等淡水生物,对保持湿地健康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软体动物是非常重要的水体过滤器。
7. 小河蟹
Liberonautes latidactylus是一种很常见的小河蟹,它是西非最常见的一种螃蟹。它喜欢生活在雨林和大草原的小溪里,人们捕捉它们当做食物。现在这种螃蟹已经被纳入到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的物种濒危红色警报名单里。据该组织估计,有12.6万种已知生物依靠淡水栖息地生存。(孝文)
6.皇企鹅
生活在寒冷的南极冰层上的皇企鹅,颠倒了传统养育后代的角色。雌性皇企鹅在冬天的繁殖季节产下一枚卵后,会为了到海里寻找食物,选择离开自己的孩子。于是给宝贵的卵取暖的重担就落在了雄性皇企鹅的肩上,确切地说是它们的脚上。
皇企鹅爸爸把卵放在脚面上,用长满羽毛的皮肤(即育子囊)覆盖住卵,给它们取暖和保护它们。在为期2个月的孵化过程中,雄皇企鹅不仅几乎不吃任何东西,而且要设法忍受南极恶劣的环境。小企鹅孵化出来后,雄企鹅利用食道的腺体里分泌的乳汁喂养后代。等到雌企鹅带着大量食物返回来,开始把食物反刍给小企鹅吃时,雄企鹅才选择离开,到海里寻找食物填饱肚子。
7.刚孵化的幼蛙
巴布亚新几内亚的一只雄性Oreophryne蛙正在履行做父亲的义务,它紧紧拥抱着一窝卵和两只刚刚孵化的幼蛙。每晚雄性Oreophryne蛙都会紧紧拥抱住卵块,也许它这样做是为了保持卵块湿润,或者保护幼虫,避免它们被昆虫等小型食肉动物吃掉。
8.非洲狮
谈到父爱,雄狮有点好坏参半。它们懒得出名,经常悠闲地躺在阴凉处,常常忽视幼崽的存在,而雌狮则冒着生命危险寻找食物。雌狮捕捉到猎物后,雄狮才会露面,并要坚持第一个进食,有时它只给狮群里的其他成员剩下一点残羹剩饭。只有当它的家族受到威胁时,雄狮的父性才会被激发出来,这时它会用尽所有暴力手段保护自己的家族。一只雄狮通常统治着10几只雌狮和20多只幼狮。
9. 大灰熊
无法否认,大灰熊拥有坏父亲的臭名声。雄性大灰熊不参与抚养后代的工作,如果它们没有另一个特征:杀死它们领地内任何有可能不是自己后代的小灰熊,不抚养后代的缺点也是可以原谅的。虽然有关雄性大灰熊杀害幼崽的说法很多,但是科学家至今仍无法解释它们的这一杀婴行为。
10. 银背山地大猩猩
成年雄性大猩猩又被称作银背大猩猩,它们扮演着严厉统治者的角色。作为一个有多达30只大猩猩的家族领导者,它们要带领大家寻找食物、平息家族成员之间的争端和抵御外部威胁,尤其是来自其他雄性大猩猩的威胁,这些入侵者为了夺取一个大猩猩家族的统治地位,不惜杀死幼崽。虽然成年雄性大猩猩也会非常亲切地对待后代,但是如果一只幼年大猩猩无休止的纠缠它,或者青年雄性大猩猩挑战它的权威,它会变得异常凶狠。(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