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羊城晚报讯 记者何伟杰、李春暐报道:本报21日报道的“广州女扶起老人温暖人心”(详见9月21日羊城晚报A24版)出街后,“老人跌倒究竟该不该扶”再次引起热议。老人跌倒扶他一把,本是天经地义之事,为何在中国却成了大事?人们不得不再次感慨:“老人跌倒该不该扶,需要十三亿人讨论吗?”敢扶,赞扬;不敢扶,体谅,在网友评论的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是一份对老人想扶却不敢扶的无奈。

老人跌倒该不该扶

在很多人对跌倒在地的老人不敢伸出援手的时候,18日晚,两名勇敢的本地后生女给出了自己肯定的答案。此举,却在网上引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不少网友感叹,两名广州女孩微不足道之举,却让他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曙光。

有网友指出,扶起跌倒的老人本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好事,缘何现在人们却“大惊小怪”?网友Yoyo说:“本来是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阿婆跌倒,上前扶起本是理所当然。但是在中国,却变成了一条新闻,真是令人震惊。”

“本来是一件很平凡的事,但因为现在的社会和之前的几件反面事件让人们惧怕帮助老人家会惹祸上身,从而在人与人之间筑起了一道墙,变得越来越冷漠,这件事只不过告诉大家,并不是每个人都是那么丑陋的。”网友“順閣源物業”说。不少网友指出,正是在一系列反面事件的持续发酵下,这些微不足道的好事才会变得如此“难能可贵”。

在不少网友对女孩扶起老人表示肯定的同时,有部分网友却表示,怕扶皆因担心“好心没好报”。网友“蛙蛇”说:“不是我们没有良知,人人都有,我相信很多人都有意识想扶。但是不敢啊,人心险恶啊!”有网友甚至直言:“不是不想不扶,而是不敢扶,如果阿婆耍赖,那女孩岂不是有口难辩?”因此,有网友建议,如何设立一个法律体系保障帮扶人和被扶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更有网友别出心裁地提出,扶起跌倒老人不是一个道德问题,而是一个技术问题。网友“闲庭信步”说:“ 最好帮忙打112叫救护车,因为老人摔倒,情况比较复杂,就算不会出现当事人或家属反咬一口这种情况,也可能因为护理不当帮倒忙,到时好心办坏事,就不好了。精神可嘉,但我认为处理欠妥当!”网友“天助自助者”说:“试问网友,有几个真正懂得人工呼吸,懂得灭火常识,懂得野外求生,懂得意外受伤自救?所以,当我们什么都不懂的时候,蛮干是急症施救的大忌。”

赵广军:扶人前先拍照

不少知名人士也参与到大讨论当中。

全国道德模范、广州市赵广军生命热线的主持人赵广军表示,扶人前要学会保护自己,“我觉得做好人好事并不意味着不保护自己,既然这样的事例出现了,我们就应该应对、反思,不要轻易牺牲自身名誉和利益。”志愿者在施救时应保留“三张照片”。即拍一张老人跌倒的照片,找路人拍一张自己和跌倒老人的照片并留下路人的联系方式,等120救护车到来后让护士拍一张照片,以此存证,被诬陷的几率就会大大降低。

此外,赵广军还从法律层面上呼吁政府能够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应专门设立一项“诬陷罪”,对好人形成保护机制,能大大提高社会风气。

对此,知名媒体人马志海却有不同意见。他认为,老人摔倒了,路人扶一下,天经地义再正常不过,现在居然成了赴汤蹈火的壮举登上了报纸头条!“人的生命是平等的,是无价的,用利益的换算去衡量人的生命价值,这本身就是无耻的,因此,连这样的讨论都是无耻的。”但这种无耻的讨论却越来越多,“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就是一例。

广东省卫生厅副厅长廖新波却认为,扶还是不扶要看情况。他在微博上曾写道:“不要急于扶起,这怎么会是冷漠呢?如果你不会救,该救活的给你糊弄不是加速别人死亡吗?所以,大家不要浮躁,学一点医学常识不会害你的,更不会害人。”

老人该扶还是不该扶?这个话题似乎仍没有正确答案。

何伟杰、李春暐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周三, 29 9月 2010 10:29

2010经典语录-漫漫人生“鹿”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点击看下一页 

发表在栏目: 情感生活幻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