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近日,有两则关于婚姻话题的新闻,引起网友围观热议。

一则是35岁的“剩女”小菲,其一直没有嫁出去,引起家人对其“嫁事”的忧心和不安。家人的唠叨和关心引起了小菲的反感,一气之下搬出家租房另住。关心女儿的老母亲在久未见面之后,率家人来到女儿出租屋,想劝女儿回家,同时又谈到敏感的“嫁事”,结果话不投机,母女发生争执,这时早感“不爽”的弟弟,一冲上前,一阵毒打,“打了小菲几个巴掌,还往小菲身上打了十几拳”,将姐姐三根肋骨打断、肺部打伤!按照伤情标准看,这位姐姐的伤情起码构成轻伤,弟弟也因故意伤害罪,被当地检察机关批准逮捕。(参见《钱江晚报》4月15日报道)

二则是一位山东网友发帖《跟菏泽鄄城女孩订婚,订不起》称:“弟弟订婚,按当地订婚礼金的‘行情’是‘四万四’或者‘六万八’。”有网友对此评论道:在菏泽鄄城某些地方订婚礼金还要论斤称,需要三斤三两百元钞票,相当于大约13万6000元。(参见中国广播网4月14日报道)为了与之比较,有人综合近几年的新闻对各地订婚礼金大起底,称:武汉约为3万至5万元,苏州为5万至6万元左右,山西在6万元左右……。

将这两起堪称“经典”的新闻放在一起研读,我们发现本来喜气洋洋的谈婚论嫁,竟然可以蕴含着这么多的沉重和无奈!婚姻者,两情相悦,喜结连理,此乃人生之大礼,人伦之大事。任何人对于婚姻,对于配偶的选择,都应当慎之又慎,不能马虎。因为,你选择的“另一半”将陪伴你风雨同舟,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原本婚姻乃是男女双方从相识、到相知、相爱,最后,按照法定程序登记结婚,领取“执照”,再共同步入婚姻的礼堂。礼成之后,就可以在自己的爱巢甜蜜“造人”,其乐融融。然后,夫妻双方互相依偎,在彼此相爱中慢慢变老。每个人都将经历这个“浪漫的事”。

但人伦大事岂能草率,任何一对男女的谈婚论嫁,背后都站着一帮热情过度,关心太盛的“亲友团”!“亲友团”的高调介入,使单纯而温馨的谈婚论嫁,内容丰富起来,情势复杂起来。他们为婚姻对象提供着物质的、精神的、道义的和非道义的全方位支持。这些“支持”的错位,就衍生出许多闹剧甚至是悲剧来!

就拿剩女不嫁遭毒打这起事件来说,小菲的老妈以及弟弟作为“亲友团”的主力队员,发自纯洁的亲情,关心小菲的终身大事,这份关怀值得称赞。但关怀太过,急于求成,事情急转直下,反而演变成姐弟相残的悲剧,让人唏嘘、扼腕叹息!

再看“订婚礼金论斤秤”这就更加雷人,把“谈婚论嫁”直接发展为“谈婚论金”,“嫁女”成了赤裸裸“卖女”,浓郁的“铜臭味”异常呛人!窃以为此事依然是“亲友团”的杰作。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虚荣心作祟。为表示对婚姻的庄重,象征性地收取婚姻收礼金作为一个传统得以流传至今,但是“礼金论斤”就直接将婚姻异化成了一场交易,交易的好处大概只能作为“卖女”方“亲友团”以后炫耀的资本,而已经无关女儿婚后幸福与否了。另一方面,婚姻本身已经开始出现异化,男女感情已经不再是婚姻的核心和关键,礼金的“秤重”才是婚姻天平的主要砝码。这件事告诉人们,地老天荒的爱情只是传说,“三斤二两”才是真金白银。

这么多赤裸裸的事实告诉我们,许多人的婚姻观已经严重的恶俗化、扭曲化和交易化。我们不仅要问,这样一个以“三斤二两”维系的婚姻,能经受住爱情长河的风吹雨打,能经受住婚后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洗礼?我看有点悬!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现在的我们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

但是身边好多同学和同事仍然是单身。

当我问及他们的时候,回答都是:婚姻是件大事不敢太草率了,

所以选自己另一半的时候更多的是理智。

然而,好多没谈过恋爱的人还是期望自己能谈一场真正的恋爱,

然后和自己心爱的人携手走入婚姻的殿堂。

但是谈恋爱对80年代的我们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奢侈,

有这种想法的人恐怕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我们都谈不起恋爱了。

不管谈过还是没谈过,都不敢把太多的感情放在恋爱上,

因为害怕失败,我们已经承受不起。



有同事去相亲,有时不错,回来后就经常联系。但是她说找不到恋爱的感觉,更像是朋友,

他们不会付出太多的感情,也不会对你太好。

是啊,可以理解,

因为男人们也害怕,他们同样不敢去尝试,

害怕自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

姐妹们谈起婚姻的时候总是在说,找个对自己好的男人就嫁了吧,

不管自己喜不喜欢,结婚后都会对他好,

生个小Baby踏踏实实过一辈子。

男性朋友则是找个会过日子的女人,

好好待她,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了,

因为在外面打拼真的很累,想有个温暖的家。

才发现恋爱已经离我们远去,

剩下的只是婚姻、生活、日子。



想想我们的这些80后的人们,爱情远离我们,结婚又像是完成使命一样,

经济条件也不是那么重要,

找个男人(女人)踏踏实实过日子才是我们的宗旨。

当妹妹告诉我她们宿舍的女孩如何如何谈恋爱,

如何如何换男朋友,如何如何浪漫,

我只能感慨“你们还有谈恋爱的资本和勇气。”

妹妹说你也不老啊,别总把自己想的那么老,赶快给我找个姐夫。

我们并不是承认自己老,至少我这样认为,但是爱情观和婚姻观还是大不一样



当有朋友问我什麽时候结婚?我说连男朋友都还没有,和谁结婚啊?

“那找一个嘛!”

“又不是逛商场,说找个就找个?”


“哎呀,要求不要那么高啊!”

其实我也和姐妹们一样的想法找个仅仅对我好的就好了,

相貌、学历、经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个人能力。

“三高政策”也只是我们茶余饭后开的玩笑话罢了。

姐妹们经常说,当真正有一个疼我们、爱我们的人摆在面前的时候,

我们一定好好珍惜。



是现在的好男人少了吗?

不是,我不这样认为,好男人还是很多的,

只是我们没有发觉又或者是发觉了没有勇气去说服自己。

好多女孩都是放不下自己矜持,总认为男孩应该主动。

因为我们不像90年代的人们敢爱敢恨,

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爱,哪怕是被拒绝。

至少我身边的好多朋友都是这样,错过了好多好男人,

当自己心爱的男人成为别人的老公的时候,

而且是通过别人介绍结婚的时候,


而我们只能偷偷的抹一把泪,

又或者关几天自己紧闭,默默的为他们祝福!


故事的结局往往是那么伤感……

为什么我们宁愿彼此都受伤,也不愿意把心中的爱说出来呢?

或许是因为 我们总是不确定对方心里是否有我们,

所以我们总是在矛盾中把自己的恋爱丢掉了!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结婚的年龄。

可是此时我们真的已经谈不起恋爱了!



聊qq的时候

喜欢隐身了,

不怎么爱在群里发言了,  

同学聚会必修的两个项目:吃饭,KTV

小孩都开始叫自己叔叔或者阿姨了,

虽然经常不大情愿地反驳着:叫姐姐,叫哥哥

不管你是一人独处时,还是身在人群当中

就像那首歌中唱的一样,孤单,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单。


有点不喜欢节日了    节日只能让幸福的人更幸福 孤单的人更孤单。

慢慢发现自己没那么愤青了,遇到不公的时候,会告诉自己,社会就是这样!

开始不喜欢被人说 成熟!

我们的爱好中必定有一项是睡觉,

可不知为什么 凌晨12点前很少会入睡!

漫漫的什么都可以“随便”,因为没那么多时间,也不在意那么多的事情。

总觉得别人不可能了解自己,并以此作为对别人不屑的理由。


曾经以为一辈子陪在身边的朋友,某天某月,就突然发现他们都不见了

午夜醒来,才愕然发现,从来都是只有自己一个人,

人越成长,越容易孤单。



80后的我们,有很多的梦想,有的实现了有的破灭了。

80后的我们,有的出名,有的默默无闻。

80后的我们,挣扎过 彷徨过,还是挺过来了。

80后的我们,褪去青春年幼的稚嫩,开始适应社会大家庭。

我们的心里都很清楚,我们经历了太多太多。

亲情的分与合,

爱情的分与合,

友情的分与合,

曾不顾一切的追求过的,后来变的一文不值得。

父母曾百般阻挠的事,直到自己受伤,才明白,父母原来是对的。

曾无数次的问过自己,为什么活着?

到后来,已经懒得的去想活着的意义。



曾为了爱情可以不好好的读书,

到后来为了工作可以丢下爱情。

现在是否还记得最初的梦想?

或者说, 还有多少人,一直坚持着自己年少时的梦想。

在家里,父母对我们百依百顺,

出了家门,我们对社会百依百顺。

看不惯的事情也就渐渐习惯了,不知道这种习惯是好是坏?

我甚至不知道我现在的梦想应该是什么?

但有一点的是肯定的,

不会再做一些年少轻狂的梦了......

发表在栏目: 倾述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