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蔬菜上市过程无任何农残监测过程;监管部门称每天千吨蔬菜抽检40蔬菜样
记者近期追踪安徽部分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后发现,一根豆角被“喂”11种农药,刚喷过农药的蔬菜第二天就被运往市场。3个流通环节的农残检测一路“绿灯”,有关部门回应称既“管不住”又“管不全”。
生产
部分蔬菜一天一打农药
现在种菜不容易,三天两头要打药,基本上没有不打药的菜。”合肥菜农王明城说,这个月基本上每天一打。
老王家种了3.5亩豆角,从4月初开始播种,现在即将下市。在不远处的沟塘边,一共打了包括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等3大类11种农药。其中,杀虫剂有7种,如点阵氟氯氰菊酯、功卡高效氯氟氰菊酯等;杀菌剂有3种,如田园农博士毒氟磷、中保克毒宝吗啉胍等;杀螨剂有1种,如哒螨灵。
来自庐江的菜农章天保说,小白菜的病虫害太多,卖药的说几天一打,要有安全间隔期,我们看到虫子哪能放心,基本上一天一打。
监管
农贸市场免检蔬菜农残
8月2日,记者来到菜农戴继霞的茄子地里了解到,为治虫害,前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完了,3日采收。
记者从安徽和县蔬菜地里一直追踪到马鞍山市蔬菜市场。发现这批茄子,历时约30小时,经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等3个环节,没有任何农残检测,到达消费者餐桌上。
产地批发市场卜集蔬菜批发市场每天的交易量约2000斤。一位负责人说:“我们没有检测设备,县里面1年能过来检测1至2次就不错了。”
销地农业主管部门马鞍山市农委副主任姚育东说,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是全市最大的批发市场,日均蔬菜交易量近1000吨,它每天只抽检40个蔬菜样。
听说他们对蔬菜农残检测很严,因此,我们对安民市场过来的菜都是不检测的。”香源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工作人员蔡福庭说。
问题蔬菜上市过程
8月2日,菜农戴继霞为了治虫害,前一日她将4种农药混着一次性打在茄子地,3日早晨采收茄子。
1、菜农——产地批发市场 无农残检测
3日早晨4∶30,戴继霞和丈夫到菜地里摘茄子;7∶45,他们将几筐茄子装上拖拉机,拉到附近的卜集蔬菜批发市场,卖给了专跑马鞍山的商贩曹老板。
2、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 无农残检测
4日早晨1∶30,曹老板的一车茄子经过一路奔波,到达马鞍山安民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该市场是安徽省第二大农产品批发市场。
3、销地批发市场——销地农贸市场 无农残检测
4日早晨3∶22,来自马鞍山香源农贸市场的摊贩吴老板,在曹老板处批发了25斤茄子;6∶30,吴老板将批发来的菜送往香源农贸市场,开始零售。
德国卫生部长丹尼尔·巴尔8日说,大肠杆菌疫情在德国传播速度减慢,新增病例减少,最黑暗的日子可能已经过去。同日,德国研究人员说,对本次疫情致病菌的研究有了新发现。
巴尔说,新增感染病例呈下降趋势,意味着这次疫情强度可能正在减弱。“我不能解除警告,”巴尔说,“但对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有理由怀抱希望。”
巧合的是,丹麦也认为本国的疫情得到控制。根据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的统计数字,丹麦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确诊病例和疑似病例数量自6月3日起没有增加。当地专家认为,该肠道疾病疫情在丹麦得到控制。
不过,德国国家疾病控制中心罗伯特·科赫研究所对德国的形势给出了更加保守的评价。这家研究所承认,新增患病人数确实呈下降趋势,但它强调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尚不清楚。一种可能是,疫情确实渐渐缓解;但另一种可能是,民众拒绝购买某些蔬菜,致使新增患病人数减少。
大肠杆菌疫情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恐慌也没有完全停止。8日,加拿大确认国内首个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的病例。这名居住在多伦多的男性患者今年春天曾赴德国旅游,食用了当地的蔬菜沙拉。
南非卫生部8日发布了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警报,提醒所有出入欧洲疫区的南非游客特别留意以防传染。
德国格赖夫斯瓦尔德大学和波恩大学研究人员8日说,他们发现了此次疫情对部分患者影响严重的原因。研究人员说,一些重症患者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出对抗自己身体内正常细胞的抗体,从而导致患者神经系统出现严重并发症。研究人员推断,这种“认友为敌”的抗体可能通过积聚一种凝血因子,导致患者的大脑和肾上腺供血不足,并进而引发神经系统障碍。
关于下萨克森州近日提出吃豆芽等芽苗菜可能是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原因之一的说法,罗伯特·科赫研究所说,该所已对众多患者进行了饮食调查,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人表示吃过芽苗菜。此外,调查人员检测了受到怀疑的下萨克森州一家芽苗菜生产企业的产品,在提取的几百个样本上,迄今未查到致病菌。
在传染源调查方面,德国萨克森-安哈特州8日宣布的一个新发现似乎又使“毒黄瓜说”死灰复燃。调查人员在该州首府马格德堡市一个患者家庭的垃圾桶里,发现一根吃剩的黄瓜上附有本次疫情的致病菌。这是德国疫情暴发以来首次在食物上查出这种病菌。但是这条新线索并无助于“破案”,因为那根黄瓜和其他垃圾已在垃圾桶中存放至少一周半时间,病菌何时以及如何乘虚而入不得而知。
由于病源不清,俄罗斯联邦消费者权益保护和公益监督局局长根纳季·奥尼先科7日说,俄方不会立即解除对欧洲蔬菜的进口禁令。
俄方2日全面禁止从所有欧盟国家进口新鲜蔬菜,原因是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导致的疫情蔓延。欧盟方面先前认为俄方反应过度。
加拿大多伦多公共卫生局官员吉姆·陈对新华社记者说,加拿大联邦政府尚未要求回收进口自欧洲的食品。不过记者在多伦多的超市看到,当地多数水果和蔬菜都是从美国、墨西哥和中国进口的,难以找到来自欧洲的新鲜蔬菜,而且受访的加拿大消费者对欧洲的疫情都表示了担忧。
欧洲理事会8日宣布,鉴于蔬菜生产大国西班牙、意大利和法国等认定先前提出的1.5亿欧元(约合2.2亿美元)援助金过少,欧盟打算把向欧洲菜农提供的援助金额增加至2.1亿欧元(约合3.06亿美元)。这份提案将在6月14日送交欧盟成员国代表表决。
对于欧洲所面临的困难,中国有关方面伸出了援手。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8日说,该院已研制出针对大肠杆菌的诊断试剂盒,并将无偿提供相关信息,为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病情诊断、疫情监测和污染源调查等提供支持。
德国卫生部长丹尼尔·巴哈尔(左)5日“全副武装”视察汉堡一家收治疫情感染者的医院。
深圳特区报讯 由“毒黄瓜”等受污染蔬菜引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在欧洲蔓延趋势不减。虽然欧盟以外国家的新鲜蔬菜进入欧盟时要接受严格的检验,但由于农产品在欧盟内部自由开放度高,为此次查明病毒污染源带来了一定困难。
德问题餐馆仍在营业
世界卫生组织6月5日的最新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通报称,继捷克后,波兰也证实出现疫情。德国研究机构称,目前无法断言欧洲是否已度过感染高峰期。目前共13国出现疫情。
德国是这次肠道疾病疫情最为严重的国家。截止到6月4日,已经有2000多例确诊或疑似病例,至少20人因此死亡。更严重的是,整个疫情至今对人们还犹如一团迷雾。甚至有医师认为,可能是有人蓄意污染食物,希望造成社会混乱。
德国柏林维汪提斯医院的主治医师札斯托日前呼吁调查是否有人蓄意散播这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能发生的情况是,有个疯子心里想着‘我要杀几个人或让1万人腹泻’。不朝这个方向调查将是一种错误。”
美国媒体6月5日援引德国有线电视台的消息说,在德国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的感染病人中,经查有17人都曾于5月中旬在汉堡附近吕贝克市的同一家餐厅用餐。德国防疫部门专家已前往这家餐馆展开详细调查。这家处在风口浪尖上的餐厅的老板约阿希姆·伯杰6月4日透露,他已积极同餐厅蔬菜供应商进行了联系,得知所有蔬菜均来自汉堡,因此遭到污染的蔬菜也应来自汉堡。目前,这家餐厅仍在营业中。
科学家怀疑沼气设备
在医学专家全力以赴寻找可能病源的过程中,生产瓦斯的沼气设备被列为怀疑目标。奥古斯堡的医学实验室研究人员认为,沼气发畴容器中会产生新型细菌。该实验室主持人绍特多尔夫5日对《星期日世界报》说,细菌在容器中杂交并且相互融合,经过发畴后带有新型病菌的东西最后被当作肥料用于农田。这个过程产生的后果目前还没有人研究过。
绍特多尔夫建议,为避免EHEC病菌的传染范围继续扩大,应尽快对德国所有沼气设备进行检验。这个论点目前已经得到多位科学家肯定。
另一个怀疑对象是被污染的饮水源。基森兽医学家巴尔耶认为,由于春季长期干旱,在对农田人工浇水的过程中,被粪便污染的水流入饮水源,蔬菜有可能通过这个途径遭受污染。苏格兰在2000年即发生过类似事件,后来被证明由水源污染引起。
英要找食品供应链弱点
英国《每日电讯报》6月5日报道,英国国家基础设施保护中心(CPNI)日前向食品制造业及零售商发出警告说,恐怖组织很容易通过食品投毒的方式发动恐怖袭击,造成大规模人员死伤及食品供应中断,从而造成混乱与恐慌。
CPNI称,爆发于德国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显示了食品业链条的脆弱。该中心要求英国食品与饮料生产商、供货商与超市加强工厂、仓库的安全管制,并找出供应链中容易遭到攻击的弱点。(陈璐)
世卫专家:不应用抗生素治疗
据新华社消息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日前在日内瓦表示,欧洲部分国家受污染蔬菜引起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不应以抗生素治疗。
世卫组织食品安全和动物卫生司专家安德莉亚·埃利斯说,这种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可能经人际接触传播,目前女性患者占患者总数的60%以上,特别是老年妇女较容易患病,这可能与女性的饮食偏好有关。
她说,目前世卫组织不推荐使用抗生素或抗霍乱药物来治疗感染,因为抗生素反而可能恶化病情。公众注意饮食卫生,特别是认真洗手和消毒,将有助于预防感染肠出血性大肠杆菌。
针对俄罗斯、黎巴嫩等国日前对欧洲产蔬菜提出的进口限制,埃利斯重申,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目前主要发生在德国北部等欧洲地区,根据世界卫生条例,世卫组织不会发布对发病地区的旅游和贸易限制。
韩称曾验出欧洲致命肠病菌
据新华社消息 两名韩国医生5日说,一名韩国女病人2004年曾接受治疗,致使她感染的病菌与引起欧洲正暴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疫情病菌相同。
韩联社报道,全南国立大学和顺医院教授裴有均(音译)和全南国立大学医院教授张熙昌(音译)说,一名29岁妇女当年因胃痛和肠出血住院,被确诊为溶血性尿毒综合征(HUS)。
溶血性尿毒综合征通常由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0157:H7型病毒导致,但医生在这名韩国患者大便样本中发现一种不同的变种EHEC0104:H4型病毒。患者经过4个星期治疗后出院。
韩国医生认为,这一变种病毒与在欧洲感染超过2000人、致死20人的病毒同型。
裴有均就2004年的病例写过一篇论文,2006年发表于一本医学刊物。“病人曾食用一个汉堡,最初被当作痢疾治疗,但她的症状恶化,较典型肠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更为严重,”裴有均在论文中写道。
张熙昌说,这是世界首篇关于EHEC0104型病毒也可导致溶血性尿毒综合征的论文。
他说,在这片论文后,没有重要后续研究,这次欧洲疫情暴发前,也没有暴发过其他因相同病毒导致的疫情。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段秀杰):据瑞士官方媒体瑞士资讯2日报道,近期在德国爆发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疫情已经扩散到瑞士,瑞士发现两个确诊病例,还有4例疑似病状。
这一疫情在瑞士引起人们一定程度的恐慌,各城市中的急救中心、药店、医生诊所看病、咨询的人都在明显增多。瑞士本地的黄瓜和蔬菜销售量也深受影响,尽管瑞士农业机构声明瑞士的蔬菜不携带EHEC菌,但蔬菜销售量依然减少了50%。记者所在的日内瓦的超市中所售黄瓜的标价牌旁都用大号字注明黄瓜产自本地,以消除人们的担心。
不少消费者在超市购物时喜欢挑选搁置在底层的蔬菜,认为这种蔬菜更新鲜。而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放在表层“享受”灯光照射的蔬菜往往更有营养。
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以菠菜为研究对象。他们将菠菜存放在与超市蔬菜保存环境相当的环境中,即4摄氏度的环境下,其中一批连续24小时暴露在荧光灯照射下,另一批菠菜则包裹在两层棕色纸袋内,隔绝灯光。结果发现:受连续灯光照射的菠菜产生了更多的胡萝卜素、叶酸以及维生素C、E、K及B9,而与灯光隔绝的菠菜没有出现上述现象。
研究人员因此建议顾客在超市挑选蔬菜时,最好挑选那些摆放在表层、能接受充足灯光照射的蔬菜。
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最新一期《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上。
近日,北京、山东和湖南的菠菜,浙江的芥菜,广东的油麦菜和生菜,海南的小白菜等在抽检中发现极微量放射性碘-131,让很多人开始担心食物和水可能遭受辐射危害。加上国内将进入降水充沛期,一旦放射性物质随着雨水沉积在土壤里,就可能让更多植物受污染。
吃2000多公斤受污染菠菜相当于拍次胸片
卫生部核事故医学应急中心主任、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安全所所长苏旭表示,目前蔬菜中检测到的放射性碘-131极其微量,含量分别为1-3贝克/千克,我国对蔬菜中放射性碘-131的限制标准为160贝克/千克。
苏旭说,既往实验表明,将表面受到放射性碘-131污染的蔬菜放入清水中浸泡、清洗一次,可去除50%-60%的污染物,洗三遍,即可去除90%的放射性污染物。而目前检测到的放射性污染物极其微量,“清洗一遍就检测不到放射性碘-131了。”沉降到土壤表面的放射性碘-131的量也很微小,且土壤是立体的,蔬菜的根茎都在地下,目前的放射性物质仅附着在蔬菜表面而非进入蔬菜中,不足以对人体造成伤害。“我们要吃2000多公斤这样的菠菜,才相当于拍一次胸片的剂量,要吃190多公斤这样的菠菜,才相当于天然本底辐射照射一天的剂量。”苏旭说。
婴幼儿、孕妇目前也不用担心
对于放射性物质进入生物链循环的测量,军事医学科学院放射与辐射医学研究所研究员叶常青表示,卫生部门正采用一种检测手段来测量生物链中的放射性物质。因为山羊是食草性动物,可通过对当地山羊的甲状腺的检测,来获得放射性物质在生物链中是否造成了生态转移的数据。叶常青说,泄露的放射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碘-131、铯-134、铯-137。“碘-131的物理半衰期只有8天,但碘集中在重要器官甲状腺上;铯-137的物理半衰期虽较久,但铯也不会在体内长期停留,在100天左右。铯主要分布在肌肉,并非人体的关键器官。所以,人体的代谢、排泄速度,可以保证这些微量放射性物质即使进入人体内,也不会造成实质性损伤,而这个是否有害的衡量标准本身,是以免疫能力较弱的婴幼儿为基准的。所以也不用担心婴幼儿、孕妇会受到伤害。”
中新网4月6日电 据中国卫生部网站消息,卫生部今日就食品放射性污染有关知识问答。答问中提到,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
答问实录如下:
1. 近日在北京和天津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检测出碘-131,具体情况是怎样的?对公众健康有无影响?
卫生部门4月5日从北京、天津和河南地区露天种植的菠菜中抽检发现微量的放射性碘-131,含量分别为1-3Bq/kg。由于检出的碘-131微量,目前情况对公众健康无影响。
2. 为什么选择菠菜进行检测?
既往核事故中蔬菜放射性污染监测经验表明:露天生长的大叶、表面有微小绒毛的蔬菜容易吸附空气中沉降的放射性物质。因此,选择菠菜检测可以较早地发现蔬菜是否被放射性物质污染。实践证明,用水冲洗可以有效地减少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
3. 这次在露天菠菜中检出碘-131恰好出现在降雨后,两者有什么关系吗?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最终会沉降到地面上。由于目前我国境内空气中放射性物质浓度极微量,其沉降导致的蔬菜放射性污染一般难以检出。近日北京、天津地区出现小雨,降雨加速了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而且小雨又使这些物质可以存留在菠菜表面未被冲走,所以在菠菜样品中检出了微量碘-131。
4. 食品的放射性核素检测结果与空气检测结果有无相关性?
空气中的放射性物质沉降可污染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等食品。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越高,沉降到地面和露天生长的蔬菜表面的放射性物质越多。雨雪天气可加速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沉降。
5. 现在对食品和饮用水检测的工作是如何部署开展的?
2011年3月11日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发生后,卫生部迅速部署东北及沿海地区相关机构做好食品和饮用水监测准备工作,中国疾控中心编制完成培训技术方案并对有关机构的检测人员进行了技术培训。26日国家核应急协调委公布了空气中检测出碘-131后,卫生部委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在辽宁、河北、江苏、浙江、北京、上海、广东、山东等14个省市开展了食品和饮用水放射性监测工作。
6. 随着各地降雨逐渐增加,食品和水中放射性核素污染会不会越来越严重?公众可采取什么防护措施?
这取决于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空气中放射性物质的浓度取决于日本福岛核电站释放的放射性物质的量和持续时间,以及气象条件(如风向、风速及大气环流等)。下雨时间长短和雨量大小都会直接影响蔬菜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平。目前食品中放射性核素的监测结果微量,不会影响公众的健康,无需采取防护措施。请公众关注政府权威发布,以掌握情况进展。
市民在超市选购蔬菜。(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张斌摄
本报讯北京将在朝阳区黑庄户建一个超大型综合批发市场,规模将比肩新发地,这是全市首个公益性大市场。该市场建成后,将确保北京蔬菜安全供应,避免出现供应紧张的局面。
记者昨天从北京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获悉,今年将在全市实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也就是各区县一把手主抓菜篮子工程,建设一批菜篮子产品应急保障基地,实现囤菜、存肉、存鱼目标。
今年北京市还将首次启动“农餐对接”工程,郊区上百个农业生产基地将直接对接清华、北大等高等院校的学生餐厅,降低蔬菜采购成本,让学生吃上更便宜的食堂饭菜。据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启动与中央国家机关、驻京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单位的合作,让农民与这些单位的餐厅直接对接,一方面让农民按单种菜,避免谷贱伤农,另一方面也降低这些单位的采购成本,“环节少了,价格自然就降下来了。”
■重要措施
建公益菜市场政府调控菜价
农产品流通环节过多,蔬菜从外地进京需要长途运输费用,逐层加价,使得农产品价格大幅提高。为此,今年北京市将重点抓流通体系建设,以降低农产品价格,保证北京蔬菜稳定供应。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开始建设北京市首个公益性一级综合批发市场,该市场建在位于东南地区的黑庄户,预计建设工期为两年,市场占地规模将达到1000亩,规模堪比新发地市场。“该市场建成后,将发挥两大作用,平时确保市场供应和丰富市民菜篮子,非常时期将发挥应急保障作用。”
据悉,非常时期包括遭遇极端天气,外地菜无法进京,导致北京供应吃紧,就可以大量投放该市场的产品入市。
如物价上涨,该市场将大量投放蔬菜,同时发挥政府主导优势,直接调整价格或者减免商户的摊位费从而拉低价格。
>>释疑
政府投资保障调价政策到位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解释说,目前本市的新发地等大型批发市场,都是长期自然形成的,主要归属所在地,如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归新发地乡管理,这种情况下,就造成政府部门对市场的一些情况或管理方面,并不能及时有效地控制或发挥作用。“比如一旦物价上涨,政府要求减免摊位费等,这些市场能否保证将政策落实到位,或市场考虑到自身经济效益是否全部执行,这些因素都是不可控制的。”
该负责人表示,建立公益性菜市场,将实现政府主导制,采取政府投资形式并引进社会资本,但政府肯定要占有比例,确保能够实现政府主导市场,“也就是要让政府说的算,可有效保证物价的稳定安全。”
此外,公益市场建在东南地区也是考虑到更方便接收南方菜,避免在城里的运输增加成本。
■现状
市场收费项目多增加商户成本
据了解,目前北京市各大市场对进场经营的批发商都有不同名目收费项目,如摊位费、管理费、进门费等。新发地市场的一位商户对记者说,自己是做大米批发的,每次都是一车一车的大米直接拉到市场上往外批发,所以没有摊位费。但是大车进来,需要缴纳进门费,一车的费用是400元。
该商户介绍,如果大米当天全部卖完的话,就省事了。如果当天卖不完,还要缴纳“落地费”,也就是说把车上的大米放到市场的地上,就要缴纳“落地费”。这个费用一天可能50元。商户表示,这样的费用加起来分摊到一车大米上没有多少钱,可能一斤增加不到百分之五的成本,“但是如果遭遇持续不好卖的情况下,落地费就要天天缴,这样成本就大多了”。
■其他措施
远郊区县建储备基地囤菜
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市政府要求,今年各区县要加大对菜篮子工程的投入力度,本市将制定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的具体管理办法,实施种菜补贴等制度,目前具体方案正在征求意见。
据介绍,北京将建立市区两级的“菜篮子”应急储备制度,除了市政府本身储备蔬菜和肉制品外,还要在顺义、大兴等郊区县建一批菜篮子主要产品的应急保障基地,这些基地配套建设冷库等设施以便储备,最终实现囤菜、存肉、存鱼的保障格局。遇到突发状况,市政府将统一调度应储备的菜篮子产品投放到市场,供应市民食用,并保证做到平抑价格。
农民逐步上楼,菜田谁来种?该负责人表示,北京市的农业是现代化农业体系,重在大产品、高质量,今年出台的新菜地方面的建设意见将明确,菜地不能征用或实施高补偿征用政策,同时种地的农民目前越来越多是外地来京人员,不一定需要本地农民来完成,“北京市大棚里的工作人员基本都是外地人。”
■对话·市农委副主任张贵忠
非常时期随时可调产品入市
记者:目前北京应急储备是什么格局?
张贵忠:主要是市里统一以食品的形式来储备,比如二商集团储备蔬菜,定期更换新品种,把储备时间长的拿出来,再储备新的。而商务委负责储备猪肉,也是定期更新。
记者:现有的市场不能发挥应急作用吗,还是说“公益性”菜市场效果更好?
张贵忠:现有菜市场也能发挥作用,我们是希望通过建立一个公益性的菜市场来实现更全面更均衡的体系,一方面发挥应急作用,另一方面也丰富市民的菜篮子。当然,公益性菜市场相比其他市场是更加可控的,能在关键时期发挥作用。
记者:市区两级储备,是不是各区县都要储备肉鱼菜?
张贵忠:所谓市区两级储备,“市”指一直就有的市里统一储备,“区”主要是指在远郊区县,这些区县一方面将储备物资,另一方面还要建保障基地,增建菜田、养殖场、鱼塘等,做到“屯菜于田”“存肉于栏”“存鱼于塘”,在关键时刻或非常时期,随时能把菜篮子产品调出,投放到市场,以备不时之需。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2月19日,肉类、禽蛋价格下降;蔬菜价格以降为主,春节过后主要蔬菜品种价格降幅已超一成;成品粮油、水果、水产品价格微幅波动;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下降0.5%、0.4%;牛腱肉、牛腩肉、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分别下降0.5%、0.2%、0.1%、0.1%。
纯花生油、纯菜籽油价格上涨,纯大豆油、纯葵花籽油价格下降,波动幅度均未超过0.1%,花生调和油、大豆调和油价格持平。
特一粉、标一粉价格均上涨0.5%,籼米、粳米价格持平。
普通鲜鸡蛋、白条鸡价格分别下降0.4%、0.2%,每斤为5.00元、8.66元。
监测的21种蔬菜中,有19种价格下降,1种价格上涨,1种价格持平。大白菜、菠菜价格分别下降2.9%、2.7%,芹菜、油菜、西红柿、黄瓜、茄子、胡萝卜价格降幅在1.0% 1.7%之间,生菜、四季豆、菜椒、白萝卜、土豆、洋葱、豇豆、圆白菜、大葱、大蒜、生姜价格降幅均在1.0%以内;苦瓜价格上涨0.2%;尖椒价格持平。
近期多地信息采集员反映,当地天气晴好,有利蔬菜生产,供应量增加,加之节日效应消退,春节过后蔬菜价格持续回落。监测数据显示,2月2日 2月19日监测的主要蔬菜品种价格呈下降走势,降幅均在一成以上。其中菠菜、黄瓜、茄子价格降幅已超过20%;大白菜、芹菜、菠菜、油菜、生菜、西红柿、四季豆价格降幅在10% 20%之间。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http://news.163.com/11/0219/20/6T9JR22N0001124J.html)[导读]说起方便面,真是名副其实,三分钟就能泡好一晚味道香香的面,但是泡面便利的同时也不能解决它本身营养缺失的问题。除此之外,我们对于方便面还有哪些认识上的误区呢?一起来看看吧。
谁误会了方便面
近来,有关方便面的争论不绝于耳,使原本对方便面不甚了解的消费者更加产生了一些疑虑。为此,记者采访了农业大学沈再春教授。他认为,目前消费者对方便面的认识存在三大误区。
谁误会了方便面
误区之一:方便面的营养不完全,缺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元素。
事实上,除了婴儿可以只吃一种食品——母乳外,没有任何一种食品可以提供全面营养,也没有任何人只吃一种食品就可以完全满足身体生长、发育、繁殖等的营养需求。一个人最好每天吃10~30种以上的食物,才能满足人体营养和饮食多样化的需求。
据沈教授介绍,方便面被日本评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2003年全球方便面的消费量约为652.5亿份,其中大约1/3是被中国内地消费掉的,年人均21份。方便面作为一种主食方便食品,其最大特点是方便快捷、口味好、价格便宜、保存期较长。要求每包售价1~2元左右、80克~120克的中低档方便面做到“合理膳食、均衡营养”,从技术上讲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关键是价格和定位问题。
应该承认,油炸方便面也和面包及米饭等主食一样,其本身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完全的。为了弥补方便面中蛋白质和微量元素的不足,有两种解决方法:一是方便面生产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营养强化面粉生产方便面面块,在调味包中尽量多地添加诸如鸡蛋、肉块、肉丁、豆腐干、水产品和脱水蔬菜等佐料,但是这样势必加大生产成本。二是国内外通行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消费者因地制宜,适当补充所需营养。除了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外,可以就地取材,在泡、煮、烩、炒方便面时加入一些富含蛋白质(如鸡蛋、香肠、大豆蛋白、肉丸、鱼丸、肉块等)及新鲜蔬菜等食物,以弥补方便面中营养素的不足。
谁误会了方便面
误区之二:含油量和含盐量高,不利于健康。
我国驰名品牌的油炸方便面面块的含油率为18%~20%,含盐率为1.6%~2%,与国际上基本相同。事实上,油炸方便面的含油率比油条、油炸薯条、薯片低得多。
营养和口味往往存在着矛盾,但消费者的天平往往偏重于口味。品牌好的方便面,汤料也一定香浓味鲜,不会太咸太油腻,也不会太淡,缺乏油性,而是恰到好处。
国内外常用棕榈油作为煎炸油,这是因为棕榈油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只要油炸工艺操作正常,是不会发生酸败变质的。油炸时的油温在145℃~165℃之间,油炸时间只有几十秒钟,低于200℃的食品加热“临界温度”。由于油炸温度低、时间短,面块中的维生素等微量成分损失较少。
谁误会了方便面
误区之三:加入添加剂的食品,不是好食品。
所谓食品添加剂,指的是能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形,以及为满足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其中,为增强营养价值而添加的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范畴。
目前,大中型方便面生产企业都拥有自己生产专用面粉的小麦种植基地和专供面粉厂,所生产的面条中添加有天然有机物,如鸡蛋、小麦蛋白、大豆蛋白以及天然无机物,如盐、碱、磷酸盐等。油炸方便面的面块采用高温油炸,微生物已全部消灭。为了提高油脂的抗氧化性,添加微量TBHQ抗氧化剂,这是一种国际上公认安全的优质抗氧化剂。
汤料的灭菌已广泛采用钴60辐照,安全可靠,而且调料包中不加防腐剂。事实上,在一般家庭食用的酱油、醋中,常允许加入微量的焦糖色素着色剂和微量防腐剂(如山梨酸钾和苯甲酸钠),以抑制霉菌生长繁殖。绝大多数方便面生产企业对这些液体调味品自己不生产,常是外购的。如同家庭购买的酱油和醋一样,都含有微量防腐剂,只要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就可以放心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