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今年我国将研究全民参保登记制度,并把大学生全面纳入居民医保范围。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昨天在全国社会保险局长座谈会上表示,我国将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与新农保同地同步开展试点。

胡晓义说,我国会加快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基本医疗保险将把大学生全面纳入居民医保范围。同时,积极推进城乡统筹,研究全民参保登记制度,挤压重复参保和补贴的水分,城镇参保率达到90%,确保实现中央确定的3年医改目标。

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将充分利用人口普查的成果,今年要完成2.65亿人的扩面指标,全面落实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等纳入保障范围的政策。工伤保险将加快扩面,巩固农民参保成果,确定事业单位费率标准,今年4月底前将国有企业有伤残等级的老工伤人员及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年底前全面解决老工伤问题,完成1.7亿人的扩面任务。

今年我国将继续稳步提高社会保险各项待遇水平。胡晓义在会上说,我国将做好今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调整工作,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到位;研究提出建立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的意见;统一建立实施遗属待遇和病残津贴制度。

(本文来源:京华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京华网 http://www.jinghua.cn 作者:赵鹏)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2月10日,在新一轮冷空气的影响下,渤海辽东湾的海冰冰情有所发展。国家海洋预报台当天发布了海冰辽东湾蓝色预警。

  根据最新的卫星遥感实况图分析,10日辽东湾的浮冰范围达到12885平方公里,占该海域总面积的42%,比前一日增加了14%,海冰最大外缘线达65海里,达到蓝色警报标准。在明后两天弱冷空气的补充影响下,预计辽东湾的海冰范围还会有所增加,而渤海湾、莱州湾以及黄海北部的海冰冰情则继续呈现缓解的趋势。

  预计未来3天,渤海辽东湾浮冰范围60—70海里,一般冰厚5—15厘米,最大冰厚30厘米;渤海湾浮冰范围5—15海里,一般冰厚5—10厘米,最大冰厚20厘米;莱州湾浮冰范围10—20海里,一般冰厚5—10厘米,最大冰厚15厘米;黄海北部5—15海里,一般冰厚5—10厘米,最大冰厚20厘米。

  此前,由于春节期间,全国大部天气晴朗、持续回暖,渤海海冰明显缓解。国家海洋局、国家海洋预报台在2月6日解除了渤海海冰警报。

  国家海洋预报台特别提醒有关部门注意海上作业和航行安全,船舶要尽量避开流冰区,确保安全。(余建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本报讯 (记者张静)财政部昨日发布2011年政府采购工作要点称,今年继续扩大政府采购实施范围和规模,加大对服务类采购项目的实施力度,力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同时,财政部表示,将加强对采购需求的审核监督,防止超标采购、豪华采购等现象发生。

事业单位纳入统计范围

通知称,财政部今年争取将更多的公共服务、专业服务等传统服务项目纳入政府采购范围;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云计算”等新型服务业态的政府采购工作,不断拓展服务类采购领域。

在基础管理方面,从今年开始,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将纳入统计范围,增强工程采购等采购信息统计的全面性和完整性,完善政府采购信息统计制度。同时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水利设施建设及抗灾救灾物资等关系民生项目的采购管理工作。

政府采购将扶持中小企业

财政部表示,今年还将力推《政府采购法实施条例》尽快出台,并研究制定《政府采购非公开招标管理办法》。加强和改进集中采购管理,制定下发《中央单位政府采购协议供货管理办法》、《中央集中采购工作规程》等制度办法;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修订《政府采购品目分类表》。

财政部将继续做好政府采购支持节能环保、信息安全产品管理、正版软件使用等工作。尽快出台政府采购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防止超标采购豪华采购

去年,一些地方政府采购中,因采购价格远超市场价,以及采购豪华办公用品等问题屡遭媒体曝光,财政部在此次通知中特别指出,今年将完善和细化政府采购预算,加强对采购需求的审核监督,防止超标采购、豪华采购等现象发生,并对协议供货产品的价格监控。

此外,财政部指出,该部还将研究完善本国产品的认定标准和配套政策。开展政府采购信用担保试点工作。清理规范地方出台的政府采购有关政策,维护全国政府采购市场的统一和完整。

作者:张静

(本文来源:新京报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日前,教育部发布通知,2011年将进一步扩大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试点单位和招生人数。通知要求具有申报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务必在2月20日前将拟安排的自主招生计划数和自主招生的专业上报教育部备案。今年,已列入“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的示范和骨干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的共200所高校都可以参与申报。
2007年,教育部允许部分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进行自主招生考试试点,现逐年扩大试点范围。由2007年4所,到2008年8所、2009年13所扩大到2010年73所国家级示范高职院校参与自主招生改革试点。
通知要求,今年首次申请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高职院校,自主招生计划数原则上控制在该校年度招生规模的10%以内;已经开展自主招生试点的相关院校,自主招生计划数原则上控制在该校年度招生规模的20%以内。
据悉,今年高职自主招生将扩大招生对象范围。除应届高中毕业生外,允许中职毕业生(含应届)、具有高中学历的复转军人报考。
高职自主招生,是指由学校自主进行入学测试、自主确定入学标准、自主实施招生录取,考生参加院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后,可直接被录取,不用再参加高考。
高职自主招生考试指各试点院校通过自主或联合行业、企业组织考试,采用“笔试+面试”的形式,构建以“知识+技能”为主体的考试科目体系,逐步形成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招生考试制度体系,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和办学水平。
通知说,扩大高职自主招生范围,目的是为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生源质量,探索形成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规律的高职招生考试评价机制。
同时,高职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推进了高职院校优秀生源选拔模式探索与创新,引导了普通高中毕业生向优质高职院校的合理分流,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升,营造了社会各界关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良好氛围。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近地面50米范围内是沙尘暴发展变化最为剧烈的区域,绿洲防护林可以减少70%的沙尘水平通量,消减风速30.5%—52.9%,防风固沙林和农田防护林网对沙尘暴的阻截作用非常显著。这是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经过5年的观测研究获取的一组结论,该站研发的“0—50米近地面沙尘观测系统”为沙尘暴灾害防治和荒漠绿洲防护体系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
这套系统由“风沙流流量监测仪”等6种自主知识产权的沙尘暴观测系统和风沙流观测仪器组成。科研人员对民勤地区沙漠、沙漠—绿洲过渡带和绿洲3种地貌的气象、沙尘、环境、土壤、植被等进行了全面监测,系统开展了沙尘暴演变过程中风场结构与变化特征、沙尘通量、气溶胶浓度、降尘结构与时空变化、不同防护体系对沙尘暴过程的影响等多方面的研究,开创了中小尺度范围沙尘空间结构新学科领域。
“以前我国沙尘暴主要由气象部门靠卫星和激光雷达高空监测,50米以下地面条件是雷达监测的盲区,更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区域。”项目组负责人赵明介绍说,这套系统为沙尘污染预测预报和防沙固沙工程提供了科学依据,解决了世界范围内沙尘暴的研究难题,在探索荒漠生态微观演变、干旱区经济模式、沙区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民勤县位于甘肃河西走廊东北部,石洋河流域下游,巴丹吉林沙漠和腾格里沙漠之间,是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其生态状况关乎河西走廊绿洲和祁连山冰川的稳定,对黄河流域、河套平原乃至华北地区的气候环境,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晓静等专家认为,这套系统改进和完善了近地面沙尘天气野外监测研究方法,建立的风沙流定位观测数据库和沙尘样品档案库,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填补了研究空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南京市文物局《军山明功臣墓地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图

网上流传的部分古墓群被毁坏照片。

中新网南京2月12日电(申冉)“2010年8月份,南京市文物局已将《将军山明功臣墓地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划定并上报省文物局审核,目前已上报省政府特批,虽然尚未获得审批,但市文物部门已经按照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对该墓群实施保护,所有跨过控制地带的违规行为已经予以制止。”今天下午,南京市文物局杨新华副局长就南京沐氏古墓群受到别墅群“侵蚀”的问题做了如上回应。

杨新华在接受采访时回顾,“将军山——复地朗香别墅区”地块是在2000年由江宁县人民政府批出,当时的沐英墓仅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在2002年南京市文物局将沐英墓申报为省级文物保护,之后在将军山一带每发现一块墓地文物局都立刻划定保护范围,请专家论证之后就地保护。

在《将军山明功臣墓地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中可以看到:该古墓群保护范围总面积约为27610平方米。其中沐英墓保护范围面积约为11040平方米,保护范围为北至山顶,东、西至两侧山脊、南至本体南侧60米。沐昂、沐瓒墓保护范围约为11870平方米,保护范围东至沐瓒墓东侧35米,南至复地朗香小区中心道路南端,西至沐瓒墓西侧建筑,北至沐昂墓北侧13米。沐朝弼墓保护范围面积约为1340平方米,保护范围东、西至两侧建筑,南北至两侧道路。

根据杨新华的介绍,沐瓒、沐朝弼墓虽然目前没有正式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但经过专家论证,已经采取了钢管支撑、就地深埋、回填沙土的保护措施,这种保护措施在文物业内并非特例。整个保护工程文物局委托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做了设计方案,已经全部完成施工:两座墓地内部全部使用钢管支撑进行结构加固,并做了防水处理。墓地上方和一定范围内不准建设任何建筑物或者铺设道路,为了防止树根破坏墓地,甚至连树木也不可以栽种。“据我所知,为了保护墓群,至少有十栋以上的建筑被取消,路面也相应做了调整。现在这两座墓地上方由草地覆盖,周围环绕小型灌木丛。”杨新华特别提到。

对于作为省级文保单位的沐英墓,杨新华介绍,文物局已经对墓地本体做了全面的修缮工作,墓道和周边环境的改造工作也基本完成,只有墓前的草坪还未种植好,将在开春以后进行种植工作。“墓前网上流传的沐氏古墓群遭毁坏的照片实为墓葬发现时期和去年年初墓地整修过程中的旧照片,现在已经没有暴露在外的墓地。沐英墓碑虽然在墓地修缮过程中被移出,也即将物归原位。现在的沐英墓已基本维修一新,根本不是照片中显示的场面。”杨新华特别强调。

杨新华在采访最后重申,文物局已经按照划定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对该墓群实施保护,所有跨过控制地带的违规行为都将予以制止。

虽然文物局做了相应解释,但是如何在土地开发利用和文物古迹保护两方面做到不顾此失彼,恐怕是古城南京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将不断面对的抉择。(完)

【编辑:闻育旻】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周五, 11 2月 2011 19:34

揭秘达芬奇设计十大武器

  

  1.终结者机器人

终结者机器人
终结者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只是出于防御目的设计的,而非用于战争或者手术室。它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只有手臂可以借助绳子的拉力而左右运动。这一特殊的模型在世界各地被陈列展出。
 

  2.机关炮

机关炮
机关炮

  为了增强传统加农炮的火力,达芬奇设计了这款创新的车载12管机关炮。虽然不能实现速射,但是这个设计封装了一个灵敏的瞄准和精巧的装填装置。借助拓宽火力范围并减少可能的失误,扇形设计使得它可以有效地打击大规模的敌人。
 

  3.集束炸弹

集束炸弹
集束炸弹

  为了使轰炸更具杀伤力,达芬奇也设计了大型的武器,它由圆形炮弹、铁制装置以及一个柔韧的套管组成。一旦发射,这种炸弹就会爆炸成许多碎片,它们的威力要比单个的大炮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4.镰刀战车

镰刀战车
镰刀战车

  与装甲坦克相似,受古典时期的类似武器的启发,达芬奇设计了用旋转镰刀武装的镰刀战车。这架战车,利用它可怕的旋转刀片,切断任何试图靠近它的物体,让它们流血而无助的躺在地上。
 

  5.轰炸机

轰炸机
轰炸机

  这种轰炸机配有16发大炮,最有意思的是,机器的中心有一对机械操纵杆和齿轮。

发表在栏目: 科学

  1.终结者机器人

终结者机器人
终结者机器人

  这种机器人只是出于防御目的设计的,而非用于战争或者手术室。它的活动范围很有限,只有手臂可以借助绳子的拉力而左右运动。这一特殊的模型在世界各地被陈列展出。

  2.机关炮

机关炮
机关炮

  为了增强传统加农炮的火力,达芬奇设计了这款创新的车载12管机关炮。虽然不能实现速射,但是这个设计封装了一个灵敏的瞄准和精巧的装填装置。借助拓宽火力范围并减少可能的失误,扇形设计使得它可以有效地打击大规模的敌人。

  3.集束炸弹

集束炸弹
集束炸弹

  为了使轰炸更具杀伤力,达芬奇也设计了大型的武器,它由圆形炮弹、铁制装置以及一个柔韧的套管组成。一旦发射,这种炸弹就会爆炸成许多碎片,它们的威力要比单个的大炮范围更广,影响更大。

  4.镰刀战车

镰刀战车
镰刀战车

  与装甲坦克相似,受古典时期的类似武器的启发,达芬奇设计了用旋转镰刀武装的镰刀战车。这架战车,利用它可怕的旋转刀片,切断任何试图靠近它的物体,让它们流血而无助的躺在地上。

  5.轰炸机

轰炸机
轰炸机

  这种轰炸机配有16发大炮,最有意思的是,机器的中心有一对机械操纵杆和齿轮。

  6.装甲坦克

装甲坦克
装甲坦克

  达芬奇这样描述装甲坦克:我可以制造装甲车,它可以依靠自己的火炮进入紧紧靠拢的敌人范围,并且没有任何一队士兵可以突破它,安全而无懈可击。步兵可以紧随其后快速前进而不受伤害。这就是现代坦克的前身。

  7.防御墙

防御墙
防御墙

  当墙壁受到攻击时,隐藏在墙后的士兵可以利用一个简单的杠杆迅速地制服敌人。那些利用梯子试图攻城的敌人这时只能随梯子一起倒下了。

  8.堡垒

堡垒
堡垒

  达芬奇设计的这个堡垒形状复杂,具有创新性,而且充满现代气息。主城堡位于最复杂的中心。此外,它的一大特点就是有两个同心墙,其上部为圆形,这样可以转移大炮的冲击力。

  9.投石车

投石车
投石车

  在达芬奇着手改进投石车之前,它已经被使用了几百年了。这种独特的设计采用了双板簧,这样可以产生大量的能量将石头抛到很远的地方。

  10.可拆卸的大炮

可拆卸的大炮
可拆卸的大炮

  大炮是非常沉重的,而且运输它们的机器通常也很难驾驭。达芬奇通过改进大炮的结构,使其变得容易拆卸和运输。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2月2日消息,最新的研究显示,从北大西洋流向北极圈海域的一道洋流,其水温达到两千多年来的最高水平。据调查,这道洋流在近几年的夏天,流经格陵兰岛和挪威群岛之间的墨西哥湾流在北端的平均水温为6摄氏度,明显高于古罗马及中世纪时代所记录的最高温度。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们担心由于全球变暖及这种海水温度上升导致的融冰现象,会危及到十分依赖冰生存的北极熊。根据研究人员的结论,这样的变化也会导致全球范围的海平面上升和环境急剧变化。


融冰现象危及北极熊

  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in Boulder)的科学家们提出了最新研究的结果,研究人员对海底沉淀物中的微生物进行重建分析,发现这道洋流在夏天的平均温度在1890~2007年间约为5.2摄氏度,而在2000年前仅为3.4摄氏度,而目前这个数据已经达到了6摄氏度。

  根据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国家冰雪资料中心的数据显示,与1979年至2000年间的海冰平均范围相比,北极区海冰的范围在2009年时降到了历史最低点。虽然在2010年3月时的冬季北极海冰最大范围要比前几年大一些,但这种短期的扩大并不能意味着缩小趋势有所改变。

  科罗拉多大学的托马斯-马奇托(Thomas Marchitto)表示,海冰的形成有助于反射阳光,还会使冷空气像毯子一样盖住海洋以控制温度。而温暖的洋流可能导致海冰无法正常形成,给北极和全球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

  根据最近的一项报道,一只北极熊由于北极海冰范围的减少为寻找食物竟连续游泳超过9天,距离达到426英里(约687公里),而它的幼仔由于还无法承受这样的“长征”,不幸丧命。研究人员表示,由于海冰融化使北极熊们找到觅食和休息的地方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困难。

  (科学网-kexue.com 大平)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日首次绘制出地表下流经岩石和沉积物的地下水流分布图。在最新一期出版的《地球物理研究快 报》(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杂志上,加科学家发表了绘制的地图和相关数据。该项成果对于更深入地了解地质过程有重要意义,对于评估地下水对气候的影响以及加强水资源管理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地球海洋系研究人员汤姆·格里森表示,这是世界上第一张全球范围近地表面渗透性的图像,该图与过去的制图相比,其依据了深度 更深的岩石型态数据。加研究人员使用了德国和荷兰科学家提供的最新世界范围岩石型态调查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保证了他们在绘制渗透性地图时可以将深度达到地表下100米左右。而过去的渗透性地图只涉及地下1米到2米,且只涉及部分区域。

  格里森介绍,目前的气候模型一般不包含浅表土壤以下的地下水、沉积物以及岩石。而使用新的渗透数据和地图,目前就可以评估可持续的地下水资源,并可以在全球范围评估地下水在过去、现在以及将来对气候的影响。

  他认为,更好地大范围了解岩石和沉积物的渗透性,对水资源管理非常重要,因为全球99%的非凝固淡水是地下水,而且地下水既为地表水提供补充,又是陆地植物根部的滋润剂。

  加拿大科学家绘制的新图在全球范围的分辨率是1.3万平方公里。在北美部分,分辨率达到了75平方公里。该项成果通过汇编各地的水地质模型,还对过去的渗透性数据进行了完善。

发表在栏目: 自然
第 2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