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浙江在线杭州8月3日讯(记者 施宇翔) 8月3日,一则“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包养情妇”的消息在微博上流传开来,而发帖人还自称是该副局长的夫人。

  微博揭露开化县国土局副局长用赃款包养情人

  这个名为“夕阳下的秋叶”(微博)ID,自今年6月24日开通以来,一共发过10条微博。记者留意到,7月14日,“夕阳下的秋叶”写下第一条有关“揭黑”的微博,原文为“过段时间我将曝料国土贪官为情人购车购房,与第三方签订购房协议书等事项,气死人啦。”微博发表后,无人转发和评论。

  7月20日,“夕阳下的秋叶”再次发表一条微博,“我老公与有夫之妇通奸,两人已悄悄在外租房,并在市区用第三方名义购房,所用房款系赃款所得。你们想知道奸夫淫妇是谁吗?”仍无人转发评论。

  真正让这个微博“红”起来的是8月1日的一条微博,“夕阳下的秋叶”写下了这样一段话:“下一个杀人犯会是我吗?我的老公,浙江省开化县国土局副局长朱小红经常在外嫖娼,并长期包养有夫之妇江某,为其购车购房,执法部门官官相互(护),包庇纵容。我每天都活得很痛苦,我常想,下一个杀人犯会是我吗?”

  微博发表后,迅速被网友转发和评论,有网友劝博主千万要克制,不能做有违法律的事;也有网友对博主表示同情,并建议其可以举报该副局长。

  开化县国土局副局长:有人想诬告

  “夕阳下的秋叶”在微博上所写的情况是否属实?记者电话联系了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办公室。

  一名没有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朱小红副局长不在办公室,并对微博上说的事不知情,对朱小红是否有包养情妇的情况也一概不知。

  记者几经辗转得到了朱小红本人的号码,并打通了电话。

  经过确认,接电话的人确为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朱小红。朱小红告诉记者,今天也接到了一些朋友的电话,听说了有这样一个微博。但他表示自己没有看过这个微博原文。

  记者询问,微博上的“夕阳下的秋叶”是否为其夫人,朱小红称不清楚。

  微博上提到的用赃款包养情人的事是否属实?朱小红表示肯定没这样的事,他同时说,如果有这样一个微博说这样的事,应该是这个人跟他有什么矛盾,想诬告他吧。

  记者又问,确不确定这个微博是你夫人发的?朱小红说不能确定,可能是她发的吧,也可能不是。

  至于微博上提到的“情人”江某,朱小红说这只是他的一个朋友,他们之间不存在情人关系。

  朱小红同时说,如果事态发展严重,将会报警,维护自己的权益。

  “夕阳下的秋叶”:已和丈夫分居近两年

  今天下午,记者经多方询问,得到了微博网友“夕阳下的秋叶”的手机号码。

  电话里,“夕阳下的秋叶”自称是开化县国土资源局副局长朱小红夫人,叫林菁。林女士说,“夕阳下的秋叶”这个微博就是由她发的,对所发的内容负责。

  林菁称,她在08年发现自己的丈夫常常夜不归宿,后发现他和江某有染。09年10月,林女士和丈夫分居,17岁的儿子被丈夫带走。

  “今年5月份,他在衢州市买了一套180平米的房子,然后过户给江某的舅妈。”林女士说,按他丈夫的收入,不可能买得起这样的房子,所以她怀疑这些钱可能是不义之财。她曾经把这些情况做成材料递交至开化县纪委、检察院,但对方称证据不足没有理会。据她说,丈夫朱小红还曾经到她父母家威胁过她,叫她不要再举报,不然后果自负。

  开化县纪委办公室:朱小红夫人曾来反映问题

  “夕阳下的秋叶”于8月2日发微博称已将举报材料发至开化县纪委。记者随后致电开化县纪委办公室,一位姓吴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举报材料由纪委信访室接收,有关举报信内容的核实、调查,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程,这些都是信访室在负责,办公室这边不是很清楚。

  吴先生说,信访室工作人员下午不在,第二天才回来。不过,他向记者透露了一个信息,朱小红的夫人曾经到纪委反映过相关的问题。

  记者随后从有关方面解到,衢州市国土资源局纪委已经介入此事,然而记者致电该纪委的徐书记时,对方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6)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联合国发言人马丁·尼瑟斯基10日晚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多次致电叙利亚方面,试图与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讨论眼下叙利亚国内局势,但对方屡次回避,不接电话。

  尼瑟斯基说,潘基文给叙利亚方面打电话,要求与阿萨德对话,但对方“不愿拿起听筒”。

  “昨天(9日),秘书长非常想与阿萨德说说话。他给叙利亚方面打电话,但对方说,总统不方便,”尼瑟斯基说,“后来又打了不止一次电话,总统仍然不方便。”

  尼瑟斯基告诉媒体记者,阿萨德有故意回避之嫌。

  他说,潘基文原本想与阿萨德讨论叙利亚国内局势相关话题。

  今年3月起,叙利亚部分地区出现针对政府的大规模民众示威。叙利亚政府以破坏分子向示威群众开火、制造伤亡与动乱为由动用军队稳定局势,遭到美国等国家的谴责和制裁。

  按法新社说法,今年3月以来,潘基文与阿萨德成功通话3次,潘基文在先前电话中直接谴责“武力镇压”。上月,潘基文承认,在通话中,阿萨德问他:“你怎么老给我打电话?”

  在潘基文屡次对话阿萨德未果后,联合国秘书长办公室10日晚间发表简短声明,表达对叙利亚国内持续暴力事件和平民死亡人数不断上升的高度关注,呼吁叙利亚政府尽快以尊重民众权利为前提稳定局势,谴责“无可容忍的武装镇压”,要求叙利亚政府推动改革进程。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32)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王元丰
随着2009年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仅形成一纸不具法律效应的协议,令人失望地结束;随着2010年墨西哥坎昆大会仅取得小幅进展,对于未来世界各国的减排目标、减排资金和技术的落实,世界主要国家仍然没有达成共识,人们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工作越来越多地无法满怀信心。
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国家工作重心放在振兴经济、增加就业上,气候变化已经远不像2009年以前两年那样是世界舆论的关注点和国际外交的热点,人们的重视程度逐渐淡化。
看看美国和中国这两个世界最大经济体,也是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和温室气体排放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四成以上国家的情况。
尽管奥巴马政府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前提出的美国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肯定,认为减排力度和承担的责任远远不够;尽管2009年6月美国众议院通过了以控制排放总量和交易为核心的《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亦称气候法案),但是,至今一年半的时间已过去,经多次波折参议院也没有通过这一法案,而且随着中期选举后的新国会的产生,按美国媒体的预测这一法案可能几年内都无法通过。
与此同时,美国社会对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可度正在降低:根据盖洛普公司调查,2010年48%的中间立场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的严重性被夸大了,而在两年前的2008年这个数据是35%。在2011年初,拉斯姆森能源升级机构的调查显示:尽管58%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在一定程度上是重要问题,但只有33%的美国人认为是严重的问题,38%的美国人并不关心气候变化问题,其中包括17%的人认为这根本不是什么严重问题。此外,44%的美国人认为气候变化是行星长期运行趋势导致,只有44%的人认为气候变化是人类行为造成的。
中国的情况也不能让人乐观。社会上,对于发展“低碳经济”,则像“知识经济”、“信息高速公路”等词汇一样,时髦过后,热情大减。美国皮尤(Pew)调查机构调查显示,中国比美国更不关心全球变暖问题,只有24%的中国人认为全球变暖是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然而,气候变化却不随着人们对其淡化和漠视而有所减缓,其所导致的灾害日益增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自然灾害的频率增加了42%,与气候变化有关的灾害占自然灾害的比重已经从50%上升到82%。
美国媒体盘点2010年全球发生的自然灾害时指出,2010年是名副其实的“灾难之年”,共有26万人在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中丧生,全球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220亿美元,创下近40年来的最惨烈纪录。其中气候灾害就导致近17000人丧生,比全世界过去15年来死于坠机事故的人数总和还要高。
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宋连春在全国气象局长会议上指出:2010年是本世纪以来中国气候最为异常的一年,我国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为本世纪以来之最。2010年中国气候极为异常,极端高温和强降水等事件发生之频繁、强度之强、范围之广历史罕见。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5000亿元,因灾死亡4800多人。世界上其他一些国家、地区也异于常。
刚刚进入2011年,就不断遭遇气候灾害。美国大部分地区受到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大风雪吹袭,积雪厚达76厘米,陆空交通陷于瘫痪。在我国,南方大范围刚刚经历让多个省份的人民饱受影响的冻雨,而北方则在经历大范围的干旱。
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实现2020年我们的节能减排的承诺,我们要真正切实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要从更高的高度和更广的范围,推动人的行为和生活方式转变,使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在国际上,南非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将在今年年底召开。然而,如果世界各国之间不减少猜忌和不信任,各国不是将经济增长置于可持续发展之上,如果发达国家不能够切实承担自身的历史责任,在减排目标和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上采取令发展中国家信服的行动,德班会议大概将同样难以取得重大进展。
难道已经频发的气候灾难还不足以提出警示,必须要经历更加重大、损失更加惨痛的气候灾难,世界各国才能真正行动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作者为北京交通大学教授)
《科学时报》 (2011-04-28 A2 观察 评论)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一市民手捧4D报纸认真读报。崔岩新 摄

中新网郑州4月30日电(崔岩新)“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每年的四、五月份是牡丹盛开的季节,也是赏牡丹的好时候。今年的洛阳牡丹节期间,洛阳特别推出了国内首份4D报纸特刊,让人们在读报的时候“活”色“生”香赏牡丹。而4D报纸一经面世,历史上的“洛阳纸贵”再现。

所谓4D是指在三维的基础上加入动感、嗅觉、听觉等人体感受而形成的,人们能够从中获得多方位的感受。4D报纸让人们在读报纸的时候,不仅能够看到立体的画面,还能闻到阵阵花香,给与读者不一样的体验。

据洛阳日报执行总编李勇介绍,4D报纸是运用分子扩散技术,把牡丹特有香味提炼出来,在印刷的时候融入到报纸里,印刷后密闭一段时间,保持住香味,读报的时候戴上配送的红蓝眼镜,既可以看到活生生的牡丹,又可以闻到扑鼻香味。

洛阳4D报纸一经面世,“洛阳纸贵”再次出现,人们争相抢购,并赞不绝口。

“这份报纸很有特色,有立体感,还有香味,不再是以前的油墨味了。”洛阳市民王金利说,自己家订的有报纸,4D报纸还是第一次听说和看到,感觉很不错。“以后还可以经常出版,让读者有不同的体验。”

“很新奇!”洛阳一高中生李琳说,“不去牡丹园也能看到争奇斗艳的牡丹,闻到牡丹香。”

据了解,当天,该报纸卖出达17万份,足足比普通报纸多了2万份。洛阳晚报执行副总编郑征说,17万份报纸当日早早卖完了,但是求购电话仍然不断,由于配送的眼镜量有限,就没再加印。

洛阳日报执行总编李勇说,这次出版4D报纸只是尝试性的,以后会在举办一些特殊活动时不定期出版。“4D报纸比普通报纸成本要高,,印刷用纸跟普通报纸不同,工序也比较复杂。”(完)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疑似UFO

  纽约68岁的退休计算机顾问卡拉门登(RalphKramden)在布鲁克林区希普斯黑德贝湾今年2月开设了一个24小时热线,专门接听当地居民讲述他们与UFO的接触。至今,卡拉门登已经接到20多个电话说在纽约周围看到UFO。

  卡拉门登说:“在人们的怀疑和阻碍声下,他们会怎样讲述看见UFO的事情?我将目击者作为素材的来源,而不是抨击他们的人。”

  据报道,至今,最让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名妇女打来的电话,这名妇女讲述说她看见3道光同时在天际划过。

  一名UFO观测组织的成员称:“与人分享看见UFO的经历实在是太好了。”他还说,只要天气晴好,他随时都可以看见UFO的行踪。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周五, 18 3月 2011 15:08

湖北:“盐情”的人际传播

“有盐吗?”“没有了。”“什么时候进货?”“不知道。”

这样的对话今天在武汉大小超市高频率地发生着。

在中百仓储超市梨园店,四层标注“武汉食盐专营柜”的架子空空如也。孙婆婆10时30分接到女儿嘱咐买盐的电话,马上出门,但还是晚了一步,走了3个超市都没有买到盐:“牛奶没有我可以不喝,但盐是每个人都要吃的啊!”

该店负责人介绍说,上午发生抢购后,他们调集了10吨盐,还是被抢购完了。该负责人看到有顾客一下买了18包盐,他上前问原因。顾客回答说:“不知道,别人买我也买。”

家住武汉市武昌区的杨奶奶很庆幸自己抢购了5公斤食盐。而她的快人一步得益于在深圳工作的侄女一大早打来的提醒电话。

问及从何处获得抢购消息,有的人是从网上获知,有的是偶尔听到别人议论得知。而最快、最“有效”的传播渠道则是亲戚、朋友、同学间的人际传播。在各大超市,通过电话汇报“盐情”的声音此起彼伏。

在媒体工作的余先生得知抢购消息后,很理性地给湖北省浠水老家打电话,叫家里人不要听信谣言。但令他惊讶的是,不上网、没有手机的老母亲早已获得信息,已经从镇上成功“抢购”了一箱食盐。

下午15时,湖北省商务厅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截至今日上午10时,全省部分市州出现食用盐脱销现象,少数门店出现断货。而据湖北省商务厅调查,目前湖北省有约万吨的充足食用盐库存。按全省月均消费2.1万吨计算,可以确保维持两个月以上供应。同时,湖北省是全国井矿盐主要生产基地之一,食用盐年生产能力114.5万吨,月生产能力10万吨。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中新网3月8日电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3月8日,中国外长杨洁篪同法国外长朱佩通电话。双方就中法关系交换了看法,一致表示将进一步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共识,不断推进双边各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的沟通协调,推动中法关系取得新的更大发展。

杨洁篪还与朱佩就中东形势交换了看法。

责任编辑:NN049(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新网3月2日电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消息,近期也门安全形势紧张。外交部领事司和中国驻也门使馆提醒中国公民和团组近期暂勿赴也门。请已在也门中国公民和机构加强安全防范,减少外出,避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遇紧急情况及时报警(当地报警电话:199),或与中国驻也门使馆联系求助(使馆电话:00967-1-275337)。

责任编辑:NN049(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新华网平壤3月2日电(记者高浩荣 赵展) 朝鲜中央通讯社2日的消息说,朝鲜在信息通信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已建立了“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高速公路”,并确立了“朝鲜式的卫星通信体系”。这是近年来朝媒体首次报道朝鲜在信息通信领域取得的成就。

  报道说,朝鲜已在全国建立了光纤通信网,电话交换方式都已数字化,从而使电话的自动交换能力扩大了近20倍。这主要得益于平壤光纤通信电缆厂的建立,以及国家利用现代技术对原有通信机械厂的改造,使它们能批量生产精巧、高性能的通信设备和资材。

  报道指出,在上述基础上,朝鲜构建了“世界水平的高度信息化通信网”。在半年内,朝鲜邮电部门将中央和道(省)之间的信息传递网能力扩大了数百倍,并在1年内建立了“世界级的大容量信息高速公路”,将信息传输能力扩大了数千倍。

  高速信息通信网圆满保障了电话通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服务等的运行。目前,朝鲜全国已建立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网,可提供通话、短信、视频、多媒体传输等多样服务。

  此外,朝鲜还建立了“超小型卫星通信网”,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保证指挥通信畅通,从而保证国家经济管理的顺利运行。目前,朝鲜的卫星通信设备、电视转播设备已实现了数字化,能高水平保证国际通信和国际电视转播,且“朝鲜式的卫星通信体系”能高水平保障各种规模的国际会议等活动。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周一, 28 2月 2011 19:10

点悟生活:喝酒和发行

当有可爱的县委书记宣称自己也是弱势群体的时候,我听到大地一片咬牙的声音。当还有县委书记委屈地宣称自己“为了招商项目,一杯酒给10万元,连喝28杯”的时候,我旁边办公室里的咬牙声音几乎把门都要震碎了!

书商也离不开酒局,贺老三就说自己亲身经历的酒局比县委书记的局大多了。他说,公司在草创阶段,客户需要积累,也需要相互认同,回款像挤牙膏一样又慢又少;去外地收款,为了省钱,火车坐硬座,飞机不敢想。一次专门去山东收好多本书的积压款,因为欠得多要亲自出马,慢车咣咣当当走了一晚上,早上到了目的地,找方便的小旅馆住下后,就开始联系客户,联系完适当休整一下差不多就到午饭时间了,照例要在酒桌上见。天南海北神侃之后,也就酒过三巡了,这时候要切入正题了。对方说,行,要打款可以,但是酒必须喝到位,一杯酒给你回一万。老三二话不说,拿起一杯就开喝,边喝边盘算要喝多少杯才能把回款收完。对方示意不要急,让他带的同伴也喝。也就是说,两人同时各喝一杯才能收回一万块钱。于是两人碰碰眼神,要喝多少杯、要收多少钱心里好有数,接着开始喝,直喝到40杯,才停下来。对方知道碰上硬朗人儿了,也不再劝了,马上电话财务人员给回40万过去。酒局还不算完,接着再聊一聊,磨蹭磨蹭,估摸着40万回款已经转账成功,老三打电话向自己的财务人员确认后,才终于顶不住了,再次和同伴交换眼神后两人同时瘫倒在桌子下面。

老三的中盘商地位就是这么一路喝过来的,公司做大了之后,自己的肚子也大了。他说,发行,喝是前提,但要是再加上一些人性化的因素会更好。他公司有一个员工,给客户寄税票时,在信封里放一片红枫叶。红枫叶代表什么?说起北京,除了天安门、故宫、圆明园等外,还有香山,一片小小的红枫叶并不是多么有价值的东西,但对于每天埋在数字堆里的财务人员来讲,不也是生活中的一点亮色吗?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2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