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摘要]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即将耗巨资推出电影版并邀请一线明星加盟。纪录片《舌尖》总导演陈晓卿明确表示希望把《舌尖》大电影的执导权让给其它导演,他“等着数钱”就行。

5月26日下午,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东海电影集团共同在京宣布,《舌尖上的中国》大电影项目正式启动,《风声》导演高群书、《北京遇上西雅图》导演薛晓路、《我们俩》导演马俪文、知名主持人王小丫等名流到场,纪录片《舌尖》总导演陈晓卿也一同亮相,但他明确表示希望把《舌尖》大电影的执导权让给其它导演,他“等着数钱”就行。

制作方向

加入曲折剧情邀请一线明星

最近两年,央视出品的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第二季《舌尖》正在热播,中央电视台趁热打铁,联手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和东海电影集团共同投资《舌尖》大电影。

据介绍,大电影版的《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时尚的美食爱情类型电影,而不仅仅是纪录片的影院版本。电影本身既延续《舌尖上的中国》精美的美食画面、和博大的人文情怀,又将尊重电影本身的创作规律,起用大明星、演绎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让观众在影院中享受一道真正的剧情大餐。

目前,该片的剧本正在筹备之中,导演和主演阵容暂时也还没有确定。

《舌尖》将拍电影 聚焦美食与爱情邀大明星出演

纪录片《舌尖》有庞大市场

《舌尖上的中国》是一部以美食为主题的纪录片,自第一季开播以来就已经引发了收视热潮, 2014年的第二季,更是受到热烈追捧,它是一部对中华传统文化,美好品德的赞美诗,处处着力表现悠久民族传承下来的传统美德。

据数据显示,今年《舌尖2》在央视首播,平均收视率高达1.7,最近的一期第6集《秘境》达到2.01,缔造出惊人收视纪录,赶超了黄金档电视剧。同时,各大网站上点击率,评价数都远远赶超其他各大节目。各大网站由此引发的“舌尖上的”话题讨论条数多达几千万条。《舌尖上的中国》继而陆续在台湾、香港、新加坡、欧美等国内外形成巨大影响力。

不仅仅如此,它更是让影响力从荧屏走向现实。据某B2C网站的数据显示:《舌尖上的中国》播出的第5日,已有5844791人在该网站搜索零食特产,2005万人浏览过相关美食页面,成交729万余件。

这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纪录片,无论是在收视率还是影响力上,都给大电影版的《舌尖》创作提供了巨大空间。

在如今这一多屏时代,央视开始考虑如何将单一媒体的品牌资源最大化,打造适合多屏播放的全产业链内容产品。这将是央视今后发展的重要途径。

渠道支持

多方优势资源打造“全产业链”

这次是央视携高收视、好口碑的优质品牌首次向电影的跨界运作,央视选择与东海电影集团这一电影行业新秀合作,看重的是东海电影集团在电影院线方面的实力。

东海电影集团是一家专门以电影制作和发行放映为主的电影全产业链投资和经营管理的产业集团公司。虽然成立不久,但本着“起步晚、起点高”的目标,志在进入国有电影集团的第一方阵。特别是旗下拥有的时代院线创造了中国多院线放映的先河。形成了立足浙江,辐射全国的连锁经营布局,票房收入逐年提高,品牌认知度和美誉度节节上升,使“时代电影大世界”成了打造文化品牌的一个成功列子。目前院线影院数量达到143家,其中控股影院19家,参股影院25家,加盟影院99家。东海电影集团的成立是时代赋予浙江电影产业发展的新使命,充分利用电影全产业链的优势、影视合流优势和民营文化发展的活力优势,全面推进多元化市场空间的拓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电影品牌,让电影梦走的更远。

目前,大电影《舌尖上的中国》剧本正在酝酿当中,同时正在积极预敲几位大明星的档期,相信在明年央视和东海电影集团会为全球的观众一起烹饪一桌既有《舌尖上的中国》精神内涵上的人文情怀,又具有跌宕起伏的动人剧情,更具有明星大腕星光闪耀的视觉大餐。

《舌尖》将拍电影 聚焦美食与爱情邀大明星出演

市场前瞻

陈晓卿笑称“等着数钱”

作为纪录片《舌尖》的总导演,陈晓卿成为关注焦点。被问及自己看《舌尖》的时候有无感动,他坦言由于已经看过太多遍:“基本上等于左手看右手,没什么感动了。”同时陈晓卿透露他不会亲自执导《舌尖》大电影:“还是留给那些更有才华的导演吧。”

被问及对大电影《舌尖》的市场期许,陈晓卿表示他有绝对信心,因为《爸爸去哪儿》(在线观看)大电影今年曾在中国拿下7亿多票房,他相信《舌尖》能复制这个奇迹。陈晓卿还笑言,他虽然不亲自执导,但他还是“小有打算”:“我听说《爸爸去哪儿》大卖之后,投资方就把导演叫过来说‘你自己数20万吧’,我希望自己到时候也能数20万。”

发表在栏目: 娱乐无限

题材老幼咸宜,家长陪看不再打瞌睡

电影院里,孩子盯着大银幕,一旁陪看的家长却在昏睡……这样的场景,在许多国产儿童片上映时屡见不鲜。即便是《喜羊羊与灰太狼》等取得票房大捷的影片,也无法吸引成年观众。

“中国拍儿童电影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低幼化’,不管是动画片还是真人儿童片都是如此。”环旭文化董事长、制片人张荣耀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外没有把儿童电影当成只给孩子看的类型片,而是以“合家欢”为概念面向大众市场推广。“合家欢就是老少咸宜,全家都可以享受观影的乐趣,家长带着孩子买票看电影,也可以和孩子一起投入到影片中去。而大部分国产儿童片,家长陪看的原因更多是担心孩子一个人看电影不安全。”

即将上映的《雨果》在第84届奥斯卡上摘下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最佳音响效果、最佳音响编辑、最佳摄影5项大奖,被誉为“迄今为止最好看的3D儿童电影”。影片根据布莱恩·瑟兹尼克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被业内视作《哈利·波特》之后最好的儿童奇幻作品。这部电影充满了温情怀旧的人文情怀,虽然以儿童为视角,但同样受到成年观众的欢迎。同样,《神奇海盗团》虽然是3D粘土动画片,但贯穿全片的英式幽默、海盗之间忠诚互助、相亲相爱的情谊,让影片在搞笑之余流露出温馨感动,在国外上映时吸引了众多成年观众。

反观今年六一档上映的《超蛙战士》《潜艇总动员2》等国产儿童电影,多位业内人士都认为其题材、故事都偏低幼化,难以吸引成年观众的观影兴趣。

投入大制作精,明星云集很“诱人”

“儿童电影到底拍给谁看?”在类型电影制作理念上的不同观点,让国产儿童片和进口片在投资方面的差距巨大。国产儿童片大都是低成本,难以吸引优秀的创作力量,而引进片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投资,而且不乏大牌导演、演员,影片品质自然有保证。

《雨果》由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执导,他借由一个儿童的奇幻经历,用委婉的手法向电影致敬,并以卓越的3D效果获得了《阿凡达》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肯定。《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的主演阵容汇聚了朱莉亚·罗伯茨、莉莉·科林斯、艾米·汉莫等一众明星;《神奇海盗团》虽是动画片,投资额却高达5500万美元,以纯手工制作的海盗船耗时5000个小时,导演则是曾两获奥斯卡提名的著名导演彼得·洛伊德,还有休·格兰特等好莱坞明星配音。

“一般来说,没有大明星、大导演,影片的市场营销很难做,这是国产儿童片先天不足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因为缺少投入,国产儿童片在推广营销方面也处在弱势。六一档的国产儿童片中,《跑出一片天》集结了杨幂、田亮、胡静、何晟铭等明星,但都是露面几分钟的客串性质,该片票房前景也不被看好。一位影院经理直言不讳地说:“故事好不好先不谈,该片宣传营销不是很到位,看海报就比较粗糙,只是简单把明星头像堆在一起,很难吸引观众。”一家曾投拍过儿童电影的影视公司老总则向记者大吐苦水,“拍儿童片费力不讨好,开机没有钱,院线不接招,映后不叫好。而票房不理想,导致投资方与制片方更不看好这一类型片,最后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5月31日,被称为“最不像儿童片的儿童片”的奥斯卡获奖电影《雨果》将在国内上映,领跑“六一档”。接下来的3天内,还将有《神奇海盗团》、《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超蛙战士之威武教官》、《潜艇总动员2》、《跑出一片天》等8部影片陆续登场,这与往年“六一档”仅有两三部儿童片的情况大不相同。

在业内人士看来,今年“六一档”仍将是进口电影的天下。原因很简单,进口儿童电影都是走“合家欢”路线,题材剧情老少通吃,而国产儿童电影吸引的依然只是低龄观众群体。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由日本放送协会研制的超高清高速摄像机。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8日消息,一般我们常说的高清是HDTV(高清电视)标准,有720P(1280×720)、1080P(1980x1080)两种。普通摄像机的记录分辨率能达到720P,高清摄像机能达到1080P。数字电影摄像机比较高级,能达到4k分辨率(4096×2160),比1080P高出一倍多。

  日本NHK(日本放送协会)开发了一款让人震惊的3300万像素摄像机,它的超高清记录分辨率(7580x4320)是数字电影摄像机的两倍,这个超高清视频格式或将取代HDTV。除此之外它还有着60-120帧的高帧速率。如果用120fps来拍摄,那么一秒钟所记录的信息降高达40亿像素。

  用传统的视频帧速率拍摄快速运动物体时会有明显模糊感,尤其是在大屏幕观看时。120fps的意义就在于此,高帧速率将保证图片的清晰度。当然如果你有这么一个高级摄像机,你需要有很大很大的存储卡才行。(科学网kexue.com 重林)

  相关阅读:

  欧空局卫星配最大像素数码相机 深度探密银河系

  英研发兆像素复制技术 可将DNA分成百万个片断

  世界迄今最大夜空图公布 总像素超1万亿(组图)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新京报讯 巩俐以本届戛纳电影节闭幕颁奖礼颁奖嘉宾的身份,于当地时间5月26日现身戛纳。她透露将与《白雪公主之魔镜魔镜》导演塔西姆·辛合作拍摄新片《马可波罗》,男主角由好莱坞一线男星担任。

感叹与张国荣戛纳往昔

近日网上流传一组张国荣、张丰毅、巩俐于20年前在戛纳为影片《霸王别姬》而拍摄的宣传照,网友赞巩俐才是戛纳真正的“女神”。对此巩俐也表示感叹,“看了照片又想起张国荣,一切都好像昨天发生的一样,可惜永远不会再有这样的时刻了。”

谈及今年担任戛纳颁奖嘉宾的装扮,巩俐透露将以较为低调的装扮亮相闭幕红毯,“大家来到这里都是为了支持戛纳电影节,但有一个宗旨,即便走上红毯,我们也是来看电影的,而不是让别人看我们。所以红毯秀要有分寸,找到了分寸,就知道该怎么办了,一切也都会变得自然。”

暂未收到姜文新片邀请

巩俐透露,自己在塔西姆·辛执导的《马可波罗》中饰演一位蒙古的皇后,与她演对手戏的将是好莱坞一线男星。而对于参演姜文新片《一步之遥》的传闻,巩俐笑言还没接到姜文的邀约,但表示非常期待与姜文合作,“我很崇拜他,《让子弹飞》是我近年看到的最让我惊喜的华语电影,如果他邀请我,我会很高兴。姜文是一个好演员,也是一个好导演。”

此外,对于巩俐与前夫黄和祥已离婚三年的报道,及她已怀孕的传闻,巩俐则表示不作回应,“八卦我肯定不会回答,如果是真实的话,我一定会和我的影迷分享。”

■ 快讯

娄烨《浮城谜事》折戟

当地时间5月26日晚,戛纳电影节“一种关注”单元举行闭幕暨颁奖仪式。墨西哥的《露西亚之后》获最佳影片,影片讲述了一位父亲带着女儿搬家到墨西哥城,但女儿在新的学校却不断遭遇同学欺负,父女俩也被迫开始面对新生活挑战的故事。中国导演娄烨的新作《浮城谜事》则并未受到评委会青睐,空手而归。

本组稿件采写/新京报记者 孙琳琳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神奇睡眠面膜带你进入美梦

电影《盗梦空间》画面

两位未来主义发明家邓肯(Duncan Frazier)和史提夫(Steve McGuigan) 

  科学网(kexue.com)讯 北京时间5月23日消息,去年一部影片《盗梦空间》曾红极一时,而如今科学家们创造出了一款睡眠面膜,与电影中的场景相似,自己将控制自己的梦。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美国科学家制造了一款睡眠面膜,这是一款特殊的睡眠工具,它可以在睡觉前由睡觉者制定好希望的场景,随后带睡觉者进入此前设定好的梦境。比如可以设定成你驾驶飞行汽车去与林肯吃午餐的场景。

  这样的场景与此前的电影《盗梦空间》极为相似,拉昂纳多主演的企业间谍进入自己的梦境,完成一些在现实中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两位未来主义发明家邓肯(Duncan Frazier)和史提夫(Steve McGuigan)研究了它。

  为了完成这个研究,他们在网上发出了筹款3万5千美元的要求,结果这个星期网络中总共有6550人为他们带来了500余万的捐款。根据介绍,这款睡眠面膜将利用LED灯的变化,制作出不动的场景。

  邓肯表示:“LED灯不会影响到睡眠,它根据眼球的运动进行计算,用法很简单,设定好想要的场景就可以带上它睡觉了,熟睡的时候它会给你带来想要的结果。”


睡眠面膜分为5种颜色

  根据介绍,这款睡觉面膜价格并不昂贵,仅有95美金,且有五个颜色可供挑选,邓肯表示:“目前我们已经接到了7000份订单,除了美国,还有来自西班牙、意大利、澳大利亚等地。”不过最后他们也提示,购买产品并选择了想要的模式之后,梦并不会长期有效。(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相关阅读

  研究显示近三成美国人曾梦游 童年梦游几率最大

  解读被"外星人绑架"遭遇 科幻小说引发清醒梦境

  电影盗梦空间并非虚幻 人类可从梦中学习新技能

  声明:科学网(kexue.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65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将拉开帷幕,全世界媒体的目光再次集中到这座小城之中。据法国当地媒体估计,今年在戛纳电影节期间光临的电影界人士和游客预计将会达到15万人次,创下历史之最。

即将到来的繁华景象难掩批评的声音,“戛纳沦为商业的秀场”,媒体发出了这样的声音。

而由于欧债危机的影响,不少人预测今年的交易额度几乎不可能超过去年。

好莱坞电影大举入侵 被批商业气息浓厚

在今年戛纳电影节的六大电影单元中,有超过30部好莱坞电影。加上《马达加斯加》等影片要在戛纳电影节期间进行展映,不少媒体开始质疑戛纳电影节举办的目的,认为原本应为电影艺术表彰领地的戛纳电影节,已经沦为了商业的秀场。

不少媒体在自己的文章中指出,今年的戛纳电影节巴结好莱坞的感觉太浓厚,有点沦为好莱坞秀场的感觉。《印度时报》这样写道:“在戛纳,我们能看到妮可·基德曼,能看到玛丽昂·歌迪亚,却感受不到电影艺术的气息,反而四处弥漫着好莱坞的铜臭。”

不少美国媒体也斥责戛纳电影节商业气息过于浓厚。《波士顿邮报》在文中直接指出,今年的戛纳电影节有点失去了自己的风骨。不少媒体表示,希望迈克尔·哈内特、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等电影大家的新作能拯救被铜臭腐蚀的戛纳电影节。

欧债危机影响加深 电影市场交易额恐降低

尽管有着无数的明星大腕到场压阵,但是由于欧债危机,今年戛纳电影节的电影市场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据法国本土媒体报道,虽然今年参加电影交易的展商依然维持了去年过万的数量,而且影片数量也比去年有较大的增长,预计将达到4500部左右,但是总交易额有可能出现较大的下滑。

据《好莱坞报道者》报道,由于欧债危机持续性的影响,不少来自欧洲本土的电影商都打算放弃此次戛纳电影节,不参与电影市场的交易。而很多参加过多次电影节的交易大户,如法国的Studiocanel公司,也将会减少自己参加市场交易的影片数量,缩小交易规模。

不少法国国内的电影界人士也对此次戛纳电影节的电影市场表示不看好。很多人坦言,今年的交易额度几乎没有可能超越去年的10.2亿美元。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周璇是我国早期著名的电影女演员,她一生共拍摄43部影片,她和阮玲玉、胡蝶曾被誉为当时的三大“影后”。可是,翻阅当年的报刊,周璇对于“影后”这个称号,并没有接受。

1941年,就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夕,当时的《上海日报》公开刊登启事,进行“电影皇后”的选举,经过各界人士的投票,结果,栖身影坛和歌坛的“金嗓子”周璇,被推选为“影后”。

当周璇面对报纸上那醒目的大字,她觉得,做人要谨记“满招损,谦受益”这句话,荣誉过高,并不是好事。第二天,周璇在上海另外一家报纸上刊登了一则启事,内容是:

“顷阅报载,见某报主办1941年电影皇后选举揭晓广告内,附列贱名。顾璇性情淡泊,不尚荣利,平日除为公司摄片外,业余唯以读书消遣,对于外界情形极少接触。自问学识技能,均极有限,对于影后名称,绝难接受,并祈勿将影后二字涉及贱名,则不胜感荷。敬希亮鉴。此启。”

意思是说,周璇性情淡泊,不愿意做什么“影后”,希望以后不要将她的名字和“影后”连在一起。当时上海著名的电影周刊《中国影讯》对此评述道:

周璇小姐是决计不愿意加上一顶影后的宝冕,未免使《上海日报》非常扫兴。不过我们把那则启事分析起来,既不是“自我宣传”,也不是“言不由衷”,她说性情淡泊,的确她在女明星中,是一个好静的红星。

周璇拒受“影后”,一方面,看出其为人谦虚;另一方面,也不乏对自身安全的考虑。

当时,梅兰芳、胡蝶等人均受到日本人和汉奸的威胁。树大招风,自幼受到左翼人士的熏染的周璇,自然不愿去做不利于国家与民族的事情。

发表在栏目: 文化

《飞越老人院》

本报记者赵妍发自上海

“五一”前后档期,第六代导演集体“出山”显然成了电影圈的热门话题。管虎的《杀生》、宁浩的《黄金大劫案》、张扬的《飞越老人院》、杨树鹏的《匹夫》、娄烨的《浮城迷事》以及第六代领军人物王小帅的自传三部曲之《我11》等电影合谋发力,集体登陆内地银幕,一股“第六代导演热”看上去锐不可当。

但与热火朝天的宣传相比,媒体报道的票房数据却不容乐观。在广州,根据中影南方新干线的统计数据,“五一”小长假,《超级战舰》和《泰坦尼克号》在该院线的票房成绩分别为760万元和745万元。《黄金大劫案》是三部国产电影中战绩最好的,有358万元的票房,《匹夫》和《杀生》则分别收得83万元和76万元票房。在金逸珠江院线,两部进口大片则分别再收约510万元(累计1800万元)、500万元(累计5600万元),强占冠亚军位置。《黄金大劫案》、《匹夫》和《杀生》则分别拿下285万元、65万元和50万元的票房。而在时代周报记者观看《杀生》4月28日上海浦东陆家嘴星美国际影城19:10场,偌大的放映厅只有寥寥几位观众。

紧接着,被称为“爆米花电影航母”的大片《复仇者联盟》以摧枯拉朽之势进入电影院线,毫无压力地掠夺票房。第六代导演抱团上新片,这场华语电影保卫战如何能打响?一切还在疑问之中。

一场异口同声的保卫战

美国大片进口名额增加、3D版《泰坦尼克号》异常火,将矛头对准“好莱坞大片”对中国的“入侵”,引发了“华语片对抗好莱坞”的话题。

“大家抱团形成中国电影集团军的态势,单打独斗肯定不是好莱坞电影的对手。我觉得也不是噱头,毕竟每个人的力量都不是那么强大,也确实面临了一些比较强的对手,所以大家在一起亮亮相,为下一步做打算。”《杀生》的导演管虎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概括了此次抱团“出山”的目的。

“联合起来,抵御外敌”已然是近期电影圈大张旗鼓的动作。连续三周,张扬的《飞越老人院》、杨树鹏的《匹夫》和管虎的《杀生》分别在上海举行看片会和新闻发布会,无论与媒体见面还是观众互动,“帮帮中国电影”是最常听到的话—似乎电影本身的内容已不重要,观众掏钱进电影院成了“民族大义”之举。

与此直接相关的还有两个事件,其一为著名影评人周黎明和导演宁浩、陆川首先扛起“华语商业电影保卫战”的大旗,举办论坛为各自新片和华语影坛打气。

宁浩接受媒体采访时将此举提升到了“尊严”的高度:“不管怎样,自己心里还是会有斗争。但其实好莱坞再怎样,它只是不停输出它的价值系统,它对你的文化系统不会有服务意识,所以我觉得还得坚持做本土文化的东西。”

而陆川则用韩国电影的例子来激励国内电影人的勇气:“就像韩国电影一样,韩国电影最强的时候,曾在本土毫不留情击败美国电影,韩国影人关注社会的成长,关注自己民族最想发出的声音,为民族记录这个时代的东西。好莱坞拍得再好也是他们的事儿。”

紧接着,大鳄华谊兄弟公布新片H计划,在其2012-2013年的最新片单中包括冯小刚、陈国富、徐克、成龙、于仁泰、冯德伦、乌尔善、钮承泽、彭浩翔、滕华涛、毕国智、杨雅喆、金容华(韩国)等导演和监制的14部新作,其中5部已定于今年下半年公映。冯小刚还“额外”宣布了明年的贺岁档计划、由王朔担纲剧本的完全喜剧片《私人定制》,更说出了“我知道将有一批年轻导演要杀出重围,我希望他们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六代的资本

冯小刚这个说法不无道理。撇开眼下几部电影不说,仅就第六代导演自身的成长经历,以及一度在国际屡获大奖的事实,的确存在解开“华语电影如何对抗好莱坞大片”这一命题的可能性。

第六代导演出道时,正值中国经济改革由计划向市场转型的关口,此时的中国电影界也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化。第五代导演基本完成了接替第三、四代影人的任务,在国际电影舞台上闯出了一条为自己正名的创作路子,并取得了中国电影界的中心话语权。第六代导演从一开始就需要面对第五代导演不曾面对的市场,面对完全不同于前辈的电影生产和消费的运作方式,以及难以在主流院线与第五代导演抢地盘的现实。处于体制外或漫游于体制边缘的第六代导演走了一条与前辈完全不同的路。他们靠个人的才华加运气寻找出路。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梦工场动画音乐剧《马达加斯加的生活》里的四位演员,穿上企鹅装在纽约街头,模仿披头士经典专辑《Abbey Road》封面照摆造型。东方梦工场进驻上海之后,不光会拍摄中国题材的动画片,还会建造很多娱乐设施和两三个剧场。“功夫熊猫”的主题秀正在筹备中。

梦工场动画和迪士尼的恩怨在美国本土已持续近20年,2012年它们又把战场延伸到了太平洋彼岸的上海滩。

2009年11月,上海迪士尼获中国核准;2012年2月,梦工场动画在上海成立东方梦工场。不同的是,前者经过了近10年的漫长谈判,后者不到一年就火线签约。

在中美电影新政之下,这两个老牌好莱坞电影公司的“醉翁之意”,并非仅仅34部进口大片那么简单。

美国梦工场动画CEO杰弗瑞·卡森伯格2011年第一次到中国和时任上海东方传媒有限公司(SMG)总裁黎瑞刚会面时,带了一个CFO和一个助手,共三人,动用了两架私人飞机,还有5辆奔驰轿车。黎瑞刚和同事们跟美国伙伴开玩笑:“你们这样花钱难道没有罪恶感吗?”

卡森伯格如今更多拥有的是成就感。2012年2月,梦工场动画终于如愿以偿,成功进入中国——在上海核心区徐汇滨江地带拿下近200亩土地,与世博园区隔江相望,拥有一千五百多米的滨江岸线。

梦工场动画的“中国门户”被命名为东方梦工场(Oriental DreamWorks),未来规划有两到三个剧场,众多娱乐设施,以“功夫熊猫”为主题的剧场秀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

东方梦工场并不是惟一落户上海的好莱坞豪门,2012年4月27日,抢滩中国已近三年的上海迪士尼乐园主体工程正式动工,并宣布将于2015年年底正式开园。

迪士尼与中方的马拉松式谈判长达近10年,终于在2009年11月收获了幸福,这令垂涎中国市场已久的国际传媒大鳄艳羡不已,包括屡屡碰壁的默多克。当然,其中故事也不乏缺憾——梦寐以求的中文电视落地频道,终局是镜花水月一场,而由此与迪士尼连袂携手甚至珠胎暗结的传闻,一度让中国的文化资本市场对黎瑞刚和他曾主持的SMG充满了各种猜测。

与远离市区的迪士尼大型主题乐园模式不同,梦工场动画定位于城市中心的娱乐聚集区,这种模式还将复制到国内其他城市乃至海外。未来,东方梦工场还将在上海建立技术研发及服务基地、动画工业园区,以及动画产业标准技术平台,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并逐步渗透到家庭娱乐产业的各个层面。

中美电影新政下,东方梦工场首部动画电影基本确定在上海迪士尼正式开园后问世,究竟取材于哪个中国故事,黎瑞刚(东方梦工场CEO)和卡森伯格都视其为核心机密,三缄其口。

2012年3月19日,卡森伯格第三次飞赴上海时,20年来头一次坐上了民航班机。他正在逐步适应陌生的“中国逻辑”。

发表在栏目: 文化

3D电影大行其道早已不是什么新闻,但知名编剧宁财神的一条微博,却引发舆论一片哗然。他在微博中提到,不少3D影院为节省电费,故意调暗3D电影播放时的灯泡亮度,宁财神“调侃”应该建立一个黑名单,提醒观众不要再去。

笔者向来对所谓的3D电影不“感冒”,因为观看几次后,除了眼睛受累之外,没有特别惊喜。然而,笔者一直以为是自己带着两副眼镜(近视眼镜和3D眼镜)的缘故,为此还郑重思考:是否每次看3D之前要戴个隐形眼镜?

宁财神这个看似很小的发现却解答了包括笔者在内不少人的疑惑,在观看所谓的3D特效时,戴着笨重的眼镜,既看不清字幕也体验不到3D的震撼,原来竟然是因为影院舍不得开亮灯泡的那点电费。

这件事情让笔者在好笑之余,更有些愤怒,近几年国内电影市场刚有起色,不少之前从来不进电影院的人,现在已经开始习惯,把在影院观影作为放松、休闲方式之一,姑且不论电影本身好坏,影院高雅的空间设计、贴心的观众服务、良好的观影体验,对增加影院观众流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笔者不知道调暗灯泡到底能给影院省多少钱,但知道“一颗老鼠屎能毁一锅粥”,当某家影院被观众得知,在这么小的细节上还有猫腻的时候,再奢华的服务、再打折的票价,也难以挽留观众离开的步伐。更为可悲的结果是,将严重打击观众观影的热情,因为影院伤害了观众赋予他们最宝贵的信任。一只小小的灯泡,折射出来的,却是影院的诚信危机。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最风光的人物当属卡梅隆。从《泰坦尼克号》3D版在国内票房爆棚,到卡梅隆个人被国人狂热追捧,3D对于电影的意义无需赘述。但颇为讽刺的是,《泰坦尼克号》3D版的制作方RealD公司大中华区暨亚太地区总经理陈永文曾“委婉”地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国内不少3D放映设备光效很差,是低成本、低质量的产品,有些电影院甚至根本没弄明白,3D高光效能够给影院节省多少运营成本。 笔者又想起,国内之前兴起的所谓2D转3D电影,简单的技术加工后,盖上3D的戳,就敢叫嚣自己是正宗3D电影,在一阵快意地捞钱过后,留给市场和观众的,却是一堆上不了台面的残次品。

这次事件犹如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地抽在影院的脸上、疼在观众的心里。国产3D技术,不能就这样毁在一只灯泡上。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第 1 页,共 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