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2月19日电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与前一日相比,2月19日,肉类、禽蛋价格下降;蔬菜价格以降为主,春节过后主要蔬菜品种价格降幅已超一成;成品粮油、水果、水产品价格微幅波动;奶类价格基本稳定。
猪后臀尖肉、猪五花肉价格分别下降0.5%、0.4%;牛腱肉、牛腩肉、去骨鲜羊肉、带骨鲜羊肉价格分别下降0.5%、0.2%、0.1%、0.1%。
纯花生油、纯菜籽油价格上涨,纯大豆油、纯葵花籽油价格下降,波动幅度均未超过0.1%,花生调和油、大豆调和油价格持平。
特一粉、标一粉价格均上涨0.5%,籼米、粳米价格持平。
普通鲜鸡蛋、白条鸡价格分别下降0.4%、0.2%,每斤为5.00元、8.66元。
监测的21种蔬菜中,有19种价格下降,1种价格上涨,1种价格持平。大白菜、菠菜价格分别下降2.9%、2.7%,芹菜、油菜、西红柿、黄瓜、茄子、胡萝卜价格降幅在1.0% 1.7%之间,生菜、四季豆、菜椒、白萝卜、土豆、洋葱、豇豆、圆白菜、大葱、大蒜、生姜价格降幅均在1.0%以内;苦瓜价格上涨0.2%;尖椒价格持平。
近期多地信息采集员反映,当地天气晴好,有利蔬菜生产,供应量增加,加之节日效应消退,春节过后蔬菜价格持续回落。监测数据显示,2月2日 2月19日监测的主要蔬菜品种价格呈下降走势,降幅均在一成以上。其中菠菜、黄瓜、茄子价格降幅已超过20%;大白菜、芹菜、菠菜、油菜、生菜、西红柿、四季豆价格降幅在10% 20%之间。
(本文来源:新华网 作者:http://news.163.com/11/0219/20/6T9JR22N0001124J.html)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记者 于立霄) 北京市烟花办18日凌晨通报,从除夕至正月十五,北京共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火情203起,比去年同期107起增加了90%;致伤501人,比去年同期467人增加了7.3%,其中,发生了2人死亡、1人摘除眼球的惨剧。
据北京市烟花办介绍,引起2死、1人摘眼球惨案的主要原因是,个人违规购买、燃放超标烟花爆竹。另外,个别烟花爆竹销售摊点违规销售非法、超标烟花爆竹也是造成惨剧的重要原因。
18日零点,兔年的春节烟花爆竹燃放落下帷幕。从除夕至元宵节,北京燃放秩序良好,全市新增的八类禁放点和原有的3.5万余处禁放点、1837处烟花爆竹零售网点和45个集中燃放点均未出现安全问题,未发生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火灾和群死群伤事故。
元宵节当天,北京出动了93万人参与烟花燃放的安全防控。警方启动了一级防控方案,投入警力2.6万余人,两架警用直升机再次起飞执行花炮空中监控任务。警方将警力最大限度投放到街面,同时,严密组织实施机动备勤工作,在17日19时至24时烟花爆竹燃放高峰时段,公安机关的2800名备勤力量全部到位。
消防部门启动了一级战备方案;市城管执法局组织执法人员和协管力量8600人,全力维护燃放秩序。今日零点之后,五环路内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全市防控力量开始严查五环路内的非法燃放行为。
按照规定,居民不能在家中储存烟花。从2月18日至20日,北京各社区设点回收未燃放的花炮,市民可将剩余的烟花爆竹上交回收点,换取相应的纪念品。北京市安监局也将组织有关部门对零售网点未销售的烟花爆竹进行回收和处理。市烟花办将对收回的花炮进行统一处理。完
大年初三,安徽无为县钱氏祠堂,族人过年请了戏班唱戏。 本报记者 钱昊平 摄
故乡地 安徽省无为县
家乡话
收取修谱的捐款比以往各类集资款都好收。几乎没有推脱的,不少人都超额捐款。这是涉及子子孙孙的事情,不能不出钱。
再修祠堂意义何在?有人提出利用钱氏祠堂募集助学基金,资助考上大学的钱氏后裔,但目前尚未明确。———族人
正月初三下午,堂弟带我去看了一场戏。
露天戏台,剧目是庐剧《仁义状元》。在露天戏台前看戏,于我而言,已是24年前的事了。
这次再看戏,戏台已不是搭在村内,而是换到了无为县钱氏祠堂内。
钱氏祠堂是钱氏后裔集资捐建的,2009年落成后,去年和今年两次春节都请了戏班唱戏。有了祠堂,家乡人春节期间多了一个聚会的去处。不少外出的钱氏后裔,还会趁春节期间在此祭拜祖先。
连续几年回乡过年,我发现地处中西部的故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认祖归宗的观念在民间不断强化。老家兴起了一股续修族谱、兴建祠堂的热潮,仅我们泉塘镇就有钱氏、张氏、王氏、陈氏等十几个家族的族谱重修联络点。
生活变好
族人热衷建祠堂
无为县钱氏祠堂离我家约2公里,离我们村这么近,不是因为我们村全部姓钱,而是那个山岗上长眠着无为县钱氏的开基始祖。
听老家的人说,修建钱氏祠堂的动议始于2007年。
之前,我们那边各宗族的祠堂基本都已毁弃。2007年,无为县政府一退休多年的钱姓局长,萌生修建钱氏祠堂的念想,他首先将争取对象锁定在姓钱的官员当中,经联络,我们县曾任、现任局长的钱氏后人有10个。
此10人一拍即合。
但修建祠堂属于民间事业,经费何来?
可行的办法只能是钱氏后人捐款,他们10人商量后印刷了宣传资料,先在钱氏宗姓内征求意见。
没料到,我们那里钱氏家族对修族谱、建祠堂热情高涨,生活富裕了,都表示愿意捐款。
最后,商定的捐款标准是钱氏后人每人50元,五保户、孤寡老人免收。
春节过得好不好,实质上就看有没有满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没有带给人们幸福感。在今天,文化需求已经逐步超越物质需求,成为大多数老百姓过年的首要着眼点,成为新时期春节的一个重要特征。年味儿之味,在于文化,文化内涵永远都是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最厚重的根基和底色。这一点,应当牢牢记住。
欢乐祥和的节日气氛还未消散,辛卯兔年的新春长假却已悄然过去。挤春运、吃年夜饭、看春晚、放鞭炮、拜新年……短短一周左右的时间里,既有共叙亲情友情的温暖,也有体察国情民意的感慨,滚烫的情感宣泄集中展示着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黄金周一过,从政府到公众都自有一番盘点,不过对于这两年来说,人们对经济数据、消费水平等物质符号的关注有所下降,而对“鞭炮是禁还是放”、“春晚向何处去”等社会文化符号的议论则在不断上升。
春节过年讲究个年味儿,而年味儿在哪儿?众所公认,放鞭炮是一个重要载体。过年放鞭炮是几千年民俗,不放不行,但放多了又有安全、空气污染、噪音等问题。有段时间不少城市曾经尝试一禁了之,但后来看禁不住,现在北京是五环内限放,政府部门和老百姓都在逐步适应新规则。从实际情况来看,除了三十、初五、十五等几个高峰时点外,老百姓并不是毫无节制。这从一个侧面说明,放鞭炮更多地属于人们的文化需求,其行为受到文化的内在约束而往往显示出一种有序性、规范性。有关部门应当从这种认识中汲取管理智慧。
近三十年来,年味儿的另一个典型载体就是春晚。开创先河的央视春晚至今已成全民话题,而近年来崛起的地方台春晚也精彩纷呈。这两年不少人对春晚的看法是,央视不如地方台——央视财大气粗却有些江郎才尽,春晚不办不行,但众口难调,办好了不易,说好的不多;地方台花样百出新鲜不断,赚的不少,口碑不错,但一哄而上、你争我夺也招人烦。老百姓的评价虽然简单直白,实际上却是理性心理的表达:春晚的核心功能是满足文化需求,娱乐、热闹虽不可少,但并不是越奢华、越夸张就越好,更关键的是文化内涵。
从老百姓对春节符号的诸多反馈之中,足以透露出不少时代变化的信号。一方面,老百姓对生活的期待和追求越来越高,对过节的要求发生了变化。在过去,人们更多地想从节日中得到一种物质上的“补偿”,穿新衣、吃大餐、收红包是很多人过年的记忆。到了今天,对于很多人来说,物质标准上几乎天天能过年,春节的意义已经更多地体现在文化价值的满足上。春节虽然少不了商业和娱乐的因素,但老祖宗更想通过这个节日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积累下来的自然常识、伦理道德、哲学思想、民族精神等文化基因传承下去,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实际上都在自觉不自觉地遵循和承担这一使命。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愈发强烈,对传统节日创新嬗变、与时俱进抱以更多的担忧和促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对春晚的热议,就是一个典型例证。
另一方面,春节本身也在随着时代而发生变化,传统文化中不断融入新的内涵。进入21世纪,经济社会的发展令中国日新月异,春节所处的环境已经大大不同于以往,人们在适应和推动时代变化的过程中,更希望让春节在更好地继承传统中发展创新。回家方式不一样了,年货不一样了,拜年手段不一样了,年节的内容和形式都在变化,并且随着华人的脚步被带到了全世界。在这种大背景和大趋势下,我们传承传统文化,既不能够因循守旧、全面复古,也不能沦为商业利益第一、娱乐至上,而应该更多地为传统节日增添新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力量,夯实传统文化在未来时代和世界中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对燃放烟花爆竹的争议,不妨可视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博弈融合的一个必然话题。
春节过得好不好,实质上就看有没有满足好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有没有带给人们幸福感。在今天,文化需求已经逐步超越物质需求,成为大多数老百姓过年的首要着眼点,成为新时期春节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大量事实也说明,我们目前还不能完全满足这种需求,群众满意度不够高。尤其是对传统节日的过度商业化、娱乐化开发,充斥着商机炒作、节庆消费的浮躁与喧嚣,这种急功近利的做法只重经济指向而忽视文化指向,是对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极大损害,老百姓不满意。从更大的视野看,只有认真对待广大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内在精神需求,注重文化内涵的日常投入和保护,才能够通过春节等传统节日载体,不断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加快推进中华民族的复兴进程。
满足好文化需求,春节才更给力。年味儿之味,在于文化,文化内涵永远都是春节这个传统佳节最厚重的根基和底色。这一点,应当牢牢记住。
中新网宜昌2月9日电 春节七天假日三峡大坝景区分外红火,9日,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接待游客22687人,为历年春节假日游客接待量之最,比去年同比上升36.2%,实现旅游收入180万元。
其中,陆路游客12028人,水路游客8569人,春节自驾游客成为大坝旅游主力军,散客达到了7981人,占整个陆路客人的66.4%。在大年初四(6日)日接待量为最高,达6152人。使用宜昌旅游年卡可免费参观大坝,春节期间携带此卡免费参观的有1525人,比2010年同期上升了51.3%。据长江三峡旅游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财务部刘经理介绍,今年春节七天长假,三峡大坝游客接待中心的旅游收入达到了180万元。
据有关人士分析,由于三峡175米蓄水后出现高峡平湖的新景观、今年春节期间景区天气晴好,加之宜昌火车东站建成、宜万铁路开通、武广高铁助力,都助推了春节三峡大坝旅游的火爆。
另据坝区交警大队介绍,大坝景区春节期间仅发生一起三车追尾轻微交通事故,无人员伤亡,景区无重大交通事故和严重交通拥堵,交通秩序井然。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上官纯青 高松)
皮皮鲁和鲁西西是在春节出生的。春节是春天的开始,生机勃勃。
皮皮鲁和鲁西西今天30岁生日
今天是皮皮鲁和鲁西西30岁生日。我第一次写皮皮鲁和鲁西西是在1981年春节。
那时我25岁。
1976年至1988年,我和父母“两地分居”。我在北京,父母在山西省会太原。这期间的每年春节,我几乎都去太原与父母团聚过节。
1981年1月27日晚,我乘187次火车离京赴太原,那是一列夕发朝至的火车,晚上出发,睡一夜,次日早晨就到太原了。我还记得当时北京至太原的硬卧票价是16元。这次假期定于2月19日结束。去太原前,我决定利用这次较长的假期写一部中篇童话。
我父母家在太原市坝陵桥南街1号,那是山西省军区的房产,院子不大,只有南北两栋楼房。北边的楼房是省军区幼儿园,南边是一栋3层小楼,每层两户,一共6家。我家位于3层南侧。
我到家后的最初几天,除了组稿就是看电影。当时我在团中央一家刊物做编辑,外出自然身负组稿任务。到太原的次日上午,我就到山西作家马烽家向其约稿。由此可见我在假期也没忘了工作。当天下午,我和妹妹郑欣在军人俱乐部看电影《最后八个人》,如今我已记不起这部电影的任何情节了。我家离军人俱乐部很近,属于近水楼台的咫尺距离,于是,看电影就成为那个假期我的主要娱乐活动。那些天看的电影还有《情天恨海》、《永恒的爱情》、《雁归来》和《法庭内外》。这些电影如果今天再看,我估计可能“惨不忍睹”,是年代的原因吗?《魂断蓝桥》怎么就能经久不衰?
2月5日是春节。太原过春节的风俗是串门拜年。从正月初二起,人们就像着魔似的轮番往自己认识的人家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家家都是走马灯式的你方唱罢我登场,场面全都一样:见面拜年寒暄,主人说请坐请吃瓜子花生糖果请抽烟请喝茶,客人说不吃不吃刚吃过不喝不喝刚喝完,话还没说圆乎,又来一拨客人。于是老客告辞,新客落座,重复刚才的内容请坐请吃请喝,刚吃完刚喝过……
我家也不例外,人来人往直累得母亲抱怨说脚后跟疼。
眼看着假期一天天过去,“非写不可”的日子逼近我了。我小时候就有一个习惯,放寒假放暑假非到快开学时才突击恶写作业。这个习惯一直伴随着我,26年来每月写《童话大王》杂志也是这样,非到临近交稿时才狂写,直累得头重脚轻。我痛下无数次决心要摒弃这种恶习,傻子也明白每天细水长流优哉游哉写一点儿多从容多轻松,何必把自己搞得那么紧张甚至株连家人。我写过不计其数的当头棒喝式的“警世恒言”贴在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桌前甚至厕所,提醒自己改掉“突击写作”的坏毛病。近年我终于“改邪归正”,养成了每天清晨4点半起床写作两小时的习惯。
2月8日是正月初四,我开始在家构思中篇童话。我想写一部专门给男孩子看的童话,主角是男孩子,其性格顽皮,爱恶作剧,但本性善良,有同情心。
2月10日上午,我开始给这位男孩子起名。我认为童话人物的名字应该与生活中人的名字有所区别,应该有滑稽的成分,同时很容易被读者记住。由于他是中国孩子,他的姓氏必须是中国姓氏。我给他起了大约七八个名字。在11点时,我从中选定了“皮皮鲁”。当时中国大陆有位将军叫皮定均,我由此断定“皮”是中国人的姓氏。我对皮皮鲁这个名字很满意,他既是板上钉钉的中国姓氏,全名又与普通中国人的名字有所区别,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好奇。为了有戏,我给皮皮鲁“配备”了孪生妹妹鲁西西。
2月10日是正月初六,疯狂拜年的太原人已经累得精疲力竭,家家终于清静下来,我家也不例外。我家的客厅和书房二合一同处一个房间,写字台亦在这间屋子里。2月10日下午,我趴在太原市的这张写字台上开始第一次写皮皮鲁。作品名称是《皮皮鲁外传——写给男孩子看的童话》。我写中篇作品有个规律,刚开始写时进度很慢,一般一天只有几百字,越到后边写得越快,一天甚至能写到近两万字。2月10日下午,我只写了数百字。
2月11日,我进入了状态,写了9000字。我的写作属于即兴写作,写前虽然也有“构思”,但那构思与作品完成后的故事情节大相径庭。从这天上午起,皮皮鲁开始拽着我走,上天入地,纵横捭阖,直累得我气喘吁吁。
2月12日又写了9000字。这时的我已是身不由己,被动地跟着皮皮鲁走。
2月13日,我写了1万字还欲罢不能,直至感到恶心、四肢无力才放下笔。
2月14日,我发烧了。服药休息一天,晚上退烧。
2月15日,我完成了《皮皮鲁外传》,共计3万字。
至此,世界上多了两个叫皮皮鲁和鲁西西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俩青出于蓝胜于蓝,知名度大大高于我。有时我参加社交活动,朋友将我介绍给别人,当朋友说“这是郑渊洁”时,别人无动于衷。可当朋友补说“皮皮鲁和鲁西西是他写的”时,对方的表情立即弃暗投明反应顿时强烈,弄得我喜忧参半。
从那以后,我以皮皮鲁和鲁西西为主人公写了不少童话。现在,网上有成千上万网友的昵称是皮皮鲁和鲁西西。在中国的孩子中,皮皮鲁和鲁西西可能是拥有朋友最多的人之一。我为他俩高兴。
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春节团拜会后,直接赶往机场飞赴安徽合肥。
一下飞机,他随即转乘汽车经过2小时奔波深入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进村入户,看望农民群众,了解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度新春佳节。
这是自2003年以来,温总理连续第9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老区人民 夹道欢迎总理
金寨县是红四方面军主要诞生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温家宝乘坐的汽车行进在绵延群山之中,沿途所见,村民们挂起大红灯笼,贴上喜庆的春联和福字,房檐下吊着腌制的腊肉、咸鱼,一派浓浓的节日气氛。
当车子到达金寨县城时,淳朴的老区人民闻讯而来,夹道欢迎。温家宝走下汽车向老区群众挥手致意,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温家宝带着对老区的深厚情感,带着对群众的美好祝愿,一家家拜年,一户户看望。欢声笑语洒满村庄。
连续9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记者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发现,自2003年以来,温总理已经9个春节没有和家里人一起过年了。这些年来,他都与群众在一起,一起炒菜、包圆子、做汤。
2010年2月,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他在中南海25年,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人。如果从2003年算起,已经8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了。他觉得和群众在一起不仅高兴,而且心里感到踏实。
总理过年“足迹” 遍及10余省份
记者发现,温总理过年的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安徽、四川等10余个省份,特别是2008年,南方降下大雪,在2月6日、农历大年三十的上午,温家宝结束贵州的考察工作,立即赶到江西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近十天内,温家宝两赴湖南、一下广东,又从贵州到江西,心系群众。
正如温家宝2010年在与网友交流时所说:“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是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我愿随意地同大家谈心。”
温家宝过年“足迹”
2011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安徽大别山
2010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
2009年1月24日至25日 四川北川、德阳、汶川
2008年春节前后 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
2007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辽宁省抚顺市
2006年春节来临之际 山东菏泽、济宁
2005年2月8日(除夕之夜) 河南上蔡县
2004年1月20日至22日 河南新乡、郑州
2003年春节 辽宁阜新煤矿
文/记者 温如军 综合新华社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了在北京举行的中共中央、国务院2011年春节团拜会后,直接赶往机场飞赴安徽合肥。
一下飞机,他随即转乘汽车经过2小时奔波深入大别山腹地金寨县,进村入户,看望农民群众,了解大别山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同基层干部群众共度新春佳节。
这是自2003年以来,温总理连续第9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老区人民 夹道欢迎总理
金寨县是红四方面军主要诞生地和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区,也是全国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温家宝乘坐的汽车行进在绵延群山之中,沿途所见,村民们挂起大红灯笼,贴上喜庆的春联和福字,房檐下吊着腌制的腊肉、咸鱼,一派浓浓的节日气氛。
当车子到达金寨县城时,淳朴的老区人民闻讯而来,夹道欢迎。温家宝走下汽车向老区群众挥手致意,送上新春的美好祝福。
温家宝带着对老区的深厚情感,带着对群众的美好祝愿,一家家拜年,一户户看望。欢声笑语洒满村庄。
连续9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了
记者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发现,自2003年以来,温总理已经9个春节没有和家里人一起过年了。这些年来,他都与群众在一起,一起炒菜、包圆子、做汤。
2010年2月,温家宝与网友在线交流时表示,他在中南海25年,可以说是一个没有节假日的人。如果从2003年算起,已经8个春节没有在家里和家人一起过年了。他觉得和群众在一起不仅高兴,而且心里感到踏实。
总理过年“足迹” 遍及10余省份
记者发现,温总理过年的足迹遍及河南、山东、安徽、四川等10余个省份,特别是2008年,南方降下大雪,在2月6日、农历大年三十的上午,温家宝结束贵州的考察工作,立即赶到江西灾区,指导抗灾救灾和灾后恢复生产工作,看望慰问干部群众。
近十天内,温家宝两赴湖南、一下广东,又从贵州到江西,心系群众。
正如温家宝2010年在与网友交流时所说:“看到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我常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我还想当一个人为多数人所信任的时候,他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他已经是‘公共财产’,属于人民了。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真正做到无愧于人民,我是带着真心、真意、真情来同网友们交流的。我愿随意地同大家谈心。”
温家宝过年“足迹”
2011年2月1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安徽大别山
2010年2月12日(农历腊月二十九)广西河池市东兰县、巴马瑶族自治县
2009年1月24日至25日 四川北川、德阳、汶川
2008年春节前后 湖南、广东、贵州、江西等
2007年2月16日(农历腊月二十九) 辽宁省抚顺市
2006年春节来临之际 山东菏泽、济宁
2005年2月8日(除夕之夜) 河南上蔡县
2004年1月20日至22日 河南新乡、郑州
2003年春节 辽宁阜新煤矿
文/记者 温如军 综合新华社
(本文来源:法制晚报 )过年啦,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个新春佳节到来的日子里,我们向全天下的朋友们拜年。从这一天起,春意更浓,春风更盛,愿美好的日子天天伴随您的左右。
春节是快乐的,通向春节的日子也是充满快乐的。我们还记得就在这几天的火车站、飞机场、长途汽车站,甚至是雨雪交加的公路上的一群群摩托车,无不承载着人们归家的渴望和思乡的情怀。这一切,再艰难我们也愿意,那只因为一点———回家过年。
从古到今,辞旧迎新天经地义,春节也从来就是全民族自觉自愿的节日。这一天里,从南到北,我们的拜年方式基本相同,年轻人围着老人恭贺新禧,孩子们追着长辈讨要压岁钱,一家人围炉而坐,历数过去的艰辛与快乐,用鞭炮、焰火、红喜字来迎接新的希望。
按照当下流行的说法,这叫做共识。春节作为一种文化上的共识,给我们这个民族带来了丝丝暖意,也带来了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快乐。
文化上的共识,催生了我们这个民族的礼仪道德和家国情怀,春节更是承载了这种精神。尊老爱幼、孝廉节义,都在春节的各种文化意识上体现出来。甚至那些热热闹闹的民俗一条街、红红火火的年货,哪一件哪一桩背后没有中华民族古老的筋骨,精彩的故事?善良终究战胜邪恶,力量往往守护羸弱,门神、脸谱、生肖、吉祥话,这些是5000年文明流传给我们的精神力量和价值共识。
就在这个辞旧迎新的特殊时刻,我们也渴望一个更广泛意义上的共识。所谓共识,就是大家都同意,也都愿意为之的规范、行为。正如春节构建了中国文化中的核心,社会共识也在构建我们对这个社会的期望。
中国古代一进腊月,就有赊粥救济穷人的习俗,有些地方春节还有放生祈福的习俗,这些都代表了中国人的社会责任。但是除了文化之外,我们还期待更多的共识,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诸多方面。未来这一年,我们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不同利益群体对经济发展的主张,又如何处理摩擦和纠纷。在刚刚过去的虎年,这些问题背后的矛盾其实并没有完全消失。我们需要继续建设好的制度,在国,这是法;在家,这是规;在社会,这是共识,是即使没有写在纸上也会写在心里的道理。
一个健康的社会,实际上也是一个有多种共识的社会。而在一年中,这些共识不会只出现在某一天,而是和我们长相厮守。毕竟在举国欢腾、家家团圆的日子里,我们还会常常看见不能回家的人、站着到家的人、在归家旅途中经历风雪的人。对于老弱孤寡来说,越热闹的日子,也往往是他们越伤心的日子。没有人喜欢孤独,更没有人会为寂寞唱赞歌。但是当这个社会上有人伸手,有人围观也有人漠视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共识的建设仍然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春节,是农历一年的开始,我们用文化共识开篇,年历上就会写满祝福。每个人都知道,一年是不是比一年更好,不在于正月初一的祝福,而在于大年三十的历数,不在于如何开篇,而在于如何收官。到了明年此时,我们也愿意跟大家再历数我们建设共识的成绩,共同说出发自心底的祝福———一年更比一年好。
坛潭斗艳乐开怀
2月2日,北京第二十六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隆重开幕,吉祥物小兔“欢欢”身着唐装、手握如意喜迎八方宾客。本报记者 李继辉摄
本报讯(记者路艳霞)想吃最地道的老北京传统小吃?想尽情融进热闹的人群任凭春节气氛把自己淹没?想不出京城就玩儿遍大江南北?想不出东城就看尽天下风情?那就去逛庙会吧。品尝不完的老北京小吃,看不够的各种地方特色的文艺表演,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你挤我拥,这正是北京过年的年味儿。昨天,第26届地坛庙会和第28届龙潭庙会同时开幕,两家庙会将至2月9日(农历正月初七),历时8天。
庙会年年有,今年大不同。2011年春节是区划调整后新东城区的第一个农历新年,原本打擂比试的两台庙会,如今融入了一个大家庭中。地坛庙会以古坛风貌作为依托,注重民族、民间、民俗特色,注重发掘庙会的文化内涵;龙潭庙会则以“同歌盛世迎新春,共建和谐新东城”为主题,用独特的创意和巧妙的构思展示传统节日群众文化的新风采。
第26届地坛春节文化庙会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艺演出全部由专业团队表演,8天内将奉献200场演出,来自青藏高原的天籁之声和欢快的青春劲舞昨天已与游人见面,一阵阵喝彩声感染了现场所有人。仿清祭地表演是地坛庙会独有的保留节目,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初七,上午10时都将在方泽坛准时上演,其场面宏大,再现了清代皇帝祭地,祈求地神保佑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景象。
而在龙潭庙会上,作为庙会一大看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将带游人领略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由河北沧州舞龙舞狮等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艺表演让人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此外,龙潭庙会还将首次举办雪上冲浪、戏雪乐园、雪橇乐园、雪雕观赏、冰上游乐等冰雪文化嘉年华主题活动,在城市的喧嚣中体会到冰雪世界的无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