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这本书收入张爱玲所译三篇美国小说名篇,译文简练而流畅,基本处于“达”的阶段,词语选择略带民国风范,成一家之风格。但由于受时代影响,有些语句显得有些生硬直白,或是稍欠准确。就《老人与海》来说,对照原文,有些地方的翻译是词语的简单直译,没有将意思补充完整,让人读来摸不着头脑,不如吴劳的译本好。但此版作为《老人与海》的第一个中文译本,值得一看。(徐畅冬)

张爱玲和海明威,是两个文字风格截然不同的作家。一个怀有女性独有的缠绵幽深,一个则是以硬汉简约有力闻名。以柔绵之笔翻译刚劲有力之作,会出现怎样的效果?这是本书的看点。对照译林出版社的黄源深译本,张译本缺点明显,海明威间约有力的语言风格被破坏了,她的中长句破坏了原著的风格。黄源深译本凝练的短句,更接近于原著,更接近海明威的风格,也较张译本更胜一筹。张译本并非改变作者原意,而是将文字的韵律丢失了。我给张译本打7分,可读,但没有惊喜。(郑晓波)

《老人与海》《鹿苑长春》与《睡谷传奇》三部小说,作者不同,题材与风格迥异,却因张爱玲的翻译汇集在一本书里,读起来给人一种超值的享受。虽然张爱玲在后记中说“谈到近人的作品,说‘不朽’总仿佛还太早”,但是显然,张爱玲确信她翻译的这三部作品终将不朽。喜欢她的译笔,没有华丽的辞藻,无一丝生硬和晦涩,朴实沉静中自然透露出大家风范。作者杰出的创造和译者忠实的诠释,在这本书中实现了完美的结合。

发表在栏目: 文化

  【《财经》综合报道】 据东方今报报道,3月30日早晨,河南商丘市烟草专卖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明显跳楼自杀,东方今报记者第一时间前往现场采访,证实了这一消息。据了解,张明显是从位于10层的办公楼跳楼自杀的,现场已被警方封锁,具体原因暂时不详。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又到中秋佳节月圆时

  从中央气象台了解到,中秋节假期无明显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变化较平缓,但中秋节当天西南、黄淮地区云量较多,影响出行和赏月。

  中央气象台预计,中秋当天西北地区、华北及江南地区天空状况较好,利于赏月;黄淮地区、西南地区及华南沿海则有阴雨,云量较多,不利出行或赏月活动的进行。中秋节期间无明显冷空气影响我国,大部地区气温变化较平缓,但北方大部以及江淮、四川盆地东部、华南南部将有一次小到中雨天气过程,其中西北地区东南部、华北西部、黄淮西部、四川东北部、华南南部沿海等地局部地区有大雨或暴雨。

  9月8日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俗语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开始转凉,北方地区早晚气温较低,凉意甚浓,前期出现高温的南方部分地区也出现明显降温。中央气象台提醒各地群众注意昼夜温差,北方地区群众早晚出门需注意添加衣裳。

发表在栏目: 自然

土卫二表面拥有一个巨大的喷泉,卡西尼飞船上搭载的宇宙尘埃分析器(CDA)对新鲜的喷泉喷出颗粒成分进行了分析
土卫二表面拥有一个巨大的喷泉

图注二:研究发现在离土卫二表面稍远的位置上,喷泉中的成分明显细小且缺少冰晶,但在靠近土卫二表面较低空的位置,喷泉柱则是由颗粒明显较大,富含盐分的冰晶颗粒占多数
研究发现在离土卫二表面稍远的位置上,喷泉中的成分明显细小且缺少冰晶

小个子:这是一张土星的照片,在这张图像的右下角的那个小白点就是土卫二
小个子:这是一张土星的照片,在这张图像的右下角的那个小白点就是土卫二

  科学家已经获得了迄今最有力的证据,证明土星的一颗小卫星——土卫二表面之下拥有一个巨大的咸水海洋。

  在最近的一次飞掠中,美国宇航局的卡西尼土星探测器采集了从土卫二南极地区喷出的冰晶喷泉颗粒物。

  这个“太空喷泉”是非常罕见的奇观,有大量的水汽和冰晶微粒被喷射进入太空。土卫二是一颗个头较小的卫星,是土星已知19颗卫星中的一颗。2005年,正在土星轨道运行的卡西尼号率先注意到了这个喷泉的存在。

  根据详细的成像观测显示,这个喷泉的喷口是土卫二南极地区的一片所谓“虎斑”地区(tiger stripe),这事实上是一片裂谷地带,有很多平行和交错的断裂带存在。这个喷泉产生的物质成为土星光环中的E环的重要物质来源。

  2008年至2009年间,卡西尼3次穿越喷泉柱,飞船上搭载的宇宙尘埃分析器(CDA)对新鲜的喷泉喷出颗粒成分进行了分析。

  探测结果发现,这些冰晶颗粒以每秒超过11英里(约合17.7公里)的速度撞击探测器并迅速汽化。设备随后对这些气体进行化学分析。

  科学家们发现在离土卫二表面稍远的位置上,喷泉中的成分明显细小且缺少冰晶,比较接近土星E环的成分组成;但在靠近土卫二表面较低空的位置,喷泉柱则是由颗粒明显较大,富含盐分的冰晶颗粒占据绝对地位。

  这项研究的首席科学家弗兰克·波斯特伯格(Frank Postberg)来自德国海德堡大学。他说:“目前认为,没有任何可行的方法可以实现像这样生成持续的富盐颗粒喷流,除非土卫二的地表之下拥有一个咸水的海洋。”

  论文合著者,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多分校的萨斯查·科恩普夫(Sascha Kempf)补充道:“研究显示,从土卫二南极地下喷出的颗粒中,那些较细小,贫盐的颗粒的速度明显要大于那些较粗大,富盐的颗粒。”他说:“尽管我们发现土卫二的喷泉物质中,99%的成分是富盐的颗粒,但是土星的E环的成分主要是这种细小,贫盐的颗粒。这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发现。但现在我们知道,这是由于这些较大的颗粒运动速度较慢,最后都落回了土卫二表面,只有那些贫盐的小颗粒成功逃离,进入了土星光环体。”

  研究人员们表示,这些富盐颗粒的成分接近海洋水体,这暗示其中大部分,甚至全部冰晶颗粒可能来自一个地下海洋的蒸发,而非土卫二的表面。

  当盐水缓慢冻结,会有盐分被“挤出”,只留下纯净的淡水。如果这个喷泉是由土卫二表面的冰体形成的,那么其成分中不会出现那么高的盐分含量,但是事实并非如此。

  由此,科学家们推断,在土卫二的地下大约50英里处(约合80.5公里),在岩质内核和冰质地幔之间存在一片水体海洋。其保持液态的热量来自土星和其他卫星对其施加的引力潮汐作用导致的星体扭曲,以及其内部的放射性元素衰变。

  根据测算,按照土卫二南极喷泉目前的速度,其每秒大约要损失440磅(约合200公斤)的物质。

  计算还显示土卫二上这颗海洋应当拥有一个较大的挥发面积,否则它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凝结,从而导致喷泉停止。

  科恩普夫总结说:“此次的研究结果显示土卫二南极地区的这一喷泉物质几乎全部来自一个地下咸水海洋,并且这个海洋拥有一个面积较为可观的出露挥发面。”

  有关这项研究的论文已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晨风)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英国研究人员最新开发出通过尿检诊断上消化道癌症的新方法,只需要检测尿液中某些蛋白质的含量,就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出是否患有相关癌症。这一发现有助于对癌症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

  英国爱丁堡大学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蛋白质组学临床应用》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对60名上消化道癌症患者和60名健康人的尿液进行了对比分析,结 果发现一些蛋白质的含量具有明显差异。其中代号为S100A6和S1009等六种蛋白质的指示性尤为明显,在98%的癌症患者尿液中都能发现其踪迹,而 90%以上的健康人尿液中都没有这些蛋白质。

  据介绍,能通过这种方法来帮助诊断的癌症有肠癌、胃癌和胰腺癌等。

发表在栏目: 科学

  暴雨!特大暴雨!在三湘各地还在为50年罕见的干旱揪心时,一场强降雨突然来袭。

  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昨日通报,从6月2日至6月5日8时,全省累计平均降雨37毫米。受降雨影响,我省前期严重旱情得到明显缓解,全省耕地受旱面积较降雨前减少511万亩;此 轮降雨导致江河水位有所上涨,但均低于警戒水位6米至10.6米;由于局部降雨强度较大,湘西自治州、怀化、娄底等地出现了洪涝灾害。其中,娄底市防办于昨日已经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省气象局称,降雨明显缓解了湖南前期旱情,但旱涝形势急转,须加强防范局地突发性暴雨山洪地质灾害。

  昨日,省防指决定,从6月5日18时起,解除全省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本报记者颜宇东 实习生刘卓然 长沙报道

  省气象部门预报,未来一段时间,省内仍有明显降雨过程。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昨日决定,从6月5日18时起,解除全省抗旱三级应急响应。

  6月3日以来,我省湘中以北普降中到大雨,部分暴雨,局部大暴雨。前期重旱区湘西自治州、怀化、张家界、岳阳、常德、娄底等地旱情明显缓解。省防指同时提出,目前,我省湘北局部地区旱情仍然较重,旱区要贯彻落实温家宝视察我省旱情的重要讲话精神,及时组织力量,继续采取各项措施,确保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需要。

  此外,目前高考在即,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已经通知省教育厅,及时关注各考试考点的汛情,确保高考顺利进行。

  省防指要求全省各市州、县(区、市)防办加强值守,及时掌握雨水汛情,加强协调和指挥调度,气象、水文部门加强观测预报;突出水库、水电站、尾矿库、山洪灾害易发区等重点部位巡查防守,及时发现处理可能出现的险情隐患,抓好水库安全度汛工作,按照防汛预案的要求,做好防汛物资和抢险队伍应急准备。

  全省抗旱三级应急响应解除

  全省耕地受旱面积减少511万亩

  据介绍,从6月2日以来至6月5日8时,全省累计平均降雨37毫米,最大累计降雨为凤凰县凤凰站231.5毫米,其次为冷水江锡矿山站215.5毫米。湘、资、沅、澧四水及洞庭湖区分别降雨21毫米、44毫米、64毫米、22毫米和38毫米,降雨量大于5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6.5万平方公里,其中大于100毫米以上笼罩面积2.3万平方公里。湘西自治州大部、怀化大部、益阳南部、娄底、长沙、湘潭等地降雨明显。

  受降雨影响,我省前期严重旱情得到明显缓解。截至昨日8时,全省耕地受旱面积较降雨前减少511万亩,其中作物受旱面积减少210万亩,缺水缺墒面积减少301万亩,因旱饮水困难人口减少57万人。但旱情严重的常德北部、怀化西北部、张家界北部、邵阳大部和湘南地区降雨量不大,旱情尚未得到有效缓解。目前,全省仍有780万亩耕地受旱。

  此轮降雨导致江河水位有所上涨,但均低于警戒水位6米-10.6米。

  娄底紧急转移1.66万人

  由于局部降雨强度较大,湘西自治州、怀化、娄底等地出现洪涝灾情。

  湘西自治州凤凰、泸溪、吉首、花垣、古丈等县市受灾较为严重,共有70多个乡镇21.63万人、17.26万亩农作物受灾,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51亿元。其中凤凰县有6.35万人受灾,倒塌房屋8间;农作物受灾面积6.89万亩,绝收0.43万亩;公路塌方1200处50余公里,紧急转移300余人。

  娄底有新化、冷水江、涟源等3个县市、55个乡镇、22.9万亩农作物、39.1万人受灾,紧急转移人口1.66万人,倒塌房屋412间,直接经济损失5330万元。怀化市麻阳、辰溪、溆浦等县37个乡镇、3.17万亩农作物、1.01万人受灾,倒塌房屋27间,4200人一度被洪水围困,直接经济损失2731万元。

  据介绍,娄底市防办于昨日已经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6月4日8时至5日8时,娄底市共有114站发生降雨,主要集中在新化西部、涟源北部、冷水江、娄星区,其中特大暴雨1站为新化县金凤站205.7毫米。该市强降雨仍将持续。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17)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英国剑桥大学研究人员最新发现一种罕见的遗传疾病,患者的围脂滴蛋白基因变异会导致其脂肪细胞功能受到影响,从而使其身体脂肪含量均匀降低,“瘦身”效果明显。

  人体许多细胞中都会存储少量脂肪,而绝大多数脂肪则存储于白色脂肪细胞中:该细胞90%的空间都被脂质滴所占据。剑桥大学的最新一项研究发现,脂肪细胞中一种围脂滴蛋白基因(PLIN1基因)的两个结构移位突变,会导致脂肪细胞脂质存储功能错乱,使患者体内脂肪含量降低。实验发现,有此基因变异的实验鼠有时甚至无法生产围脂滴蛋白。与通常的脂肪代谢障碍不同,该基因变异引起的脂肪减少不会单一导致身体某一部位或组织的脂肪含量出现非正常状况,而是使人体全身脂肪含量均匀降低,有明显的“塑身”效果。

  人体脂肪含量太高容易引发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而体内脂肪含量太低,也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研究人员就认为,这种仅在脂肪细胞中出现的蛋白缺陷是遗传性脂肪代谢障碍的最主要形式,虽具有明显“塑身”功能,但会使身体处于一种非正常瘦身状态,不利于身体健康。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近期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刘海英)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一篇刊发在最新一期《高血压》杂志上的学术论文指出,饮用含糖饮料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建议人们要注意自己的饮食习惯,在饮用含糖饮料时要保持节制。

  该结论是英国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研究人员在对2696名志愿者生理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这些志愿者来自英美两国共十个地区,其年龄介于40岁至59岁之间。通过对志愿者一段时间内每日饮食及尿样和血压数据的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一个人每天每多喝一罐含糖饮料,其收缩压就会比平时高出1.6毫米汞柱,舒张压则要高出0.8毫米汞柱。对于那些每日摄入盐分过多的人,其糖类摄入量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性就会更加明显。

  虽然该研究并没有确认含糖饮料与高血压之间的关联机制,但研究人员认为,可能是过多饮用含糖饮料导致体内尿酸水平升高,从而降低血液中一氧化氮的浓度,进而导致血压升高。

  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每日饮用过多含糖饮料的人,往往其饮食结构也不合理,他们会摄入许多毫无营养价值的热量,但钾、镁和钙等矿物质的摄入却明显不足。

  该学术论文的第一作者、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伊恩·布朗博士表示,此研究是一项种群研究,因此并不能绝对地说明喝含糖饮料就会使血压升高,但他还是建议人们在饮用含糖饮料时要保持节制。(刘海英)

发表在栏目: 科学

  中新网2月25日电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今夜,漫天的雪花将再次飘落京城,并将一直持续到27日,市民朋友将在飘雪的天气中度过双休日。受降雪影响,未来两天北京的气温将明显下滑。

  春节过后,迟迟不肯在北京露面的降雪开始变得积极起来,频频现身京城。今天夜间起,北京又将迎来一场明显的降雪过程,这将成为北京今年以来第三场较大范围的降雪。

  据气象专家介绍,与前两次降雪过程相比,本次降雪过程具有降雪量大、持续时间长的特点。中央气象台预计,今天夜间至明天白天,北京大部地区有中雪,局地有大雪,降雪量有3~5毫米。明天夜间至后天白天有小到中雪,降雪量有1~3毫米。

  伴随着降雪天气的到来,北京的气温也将出现明显下滑。预计,26日和27日,北京将出现8℃左右的降温,白天最高气温将降至2℃左右。出行的市民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

  此次降雪天气对净化空气、降低火险等级、增加土壤墒情有利。但由于降雪天气造成道路湿滑,将给北京地区交通及市民出行带来不利影响,公众出行需小心慢行,注意路况安全。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如今种类占据绝对优势的节肢动物是如何由软体的蠕虫演化而来呢?中国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他们发现的一种5亿多年前的叶足动物——“仙掌滇虫”可在海底行走,属于首次发现的具有“节肢”的虫子,从而有望揭开节肢动物的起源之谜。

  这一成果公布在2月24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上。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的《中国发现具有“节肢”的早寒武世叶足动物》,是由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青年教师刘建妮博士等人在早期动物起源演化研究上的又一突破性成果。

  著名古生物学家、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说,具有“节肢”的虫子——“仙掌滇虫”尚未演化出头部,躯干也是柔软的,分节不明显,但其众多的“脚”已出现分节。它展示了软体虫子向硬体动物过渡的明显过程,可谓找到了节肢动物的直系始祖,从而首次揭示了“原口动物亚界”中最令学术界困惑的起源谜团,即节肢动物门的起源与早期演化难题。

  节肢动物门是现生动物中分异最大、属种数量最多的一个动物门:她所拥有的物种数比地球上其余30多个动物门的物种总和的4倍还要多。于是,这个在地球生态系统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的门类的起源,一直是众多进化生物学家最为关注的科学命题。

  节肢动物门主要包括昆虫类、蛛形类、甲壳类和已经绝灭了的三叶虫类。尽管其形态极其多样,但身体主要由头部、分节的躯干和分节的附肢三个基本单元构成。现在,生物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已经取得共识,节肢动物门最初应该是由某一类无头、躯干不明显分节、附肢也不分节的称作“叶足动物”的古老蠕虫进化而来的。然而,学者们仍不清楚的是,到底是哪一类叶足动物首先迈出了通向节肢动物演化坦途的第一步?这“第一步”到底是先形成了头部,还是先着手躯干分节,或者先从附肢分节起步?人们都在期待远古化石能给出明确答案。

  6年前,刘建妮、舒德干等人发现了一种最先出现成对眼睛、因而开始头化,但其躯干和叶状附肢皆未分节的“神奇罗哩山虫”。尽管这一重要发现可能代表了节肢动物与叶足动物之间的某种中间类型,但它只不过是一个旁支,走进了演化的死胡同。于是,现代生物学家依据生命演化中常见的“先主体,后附件”的现象推测,叶足动物门向节肢动物门进化的顺序很可能是“先躯干节化,后附肢节化”。

  如今,本文报道的从云南澄江化石库中发现的叫做“仙掌滇虫”(因其外形酷似云南具刺的仙人掌而得名)的叶足动物化石颠覆了这一猜测,因为该奇特叶足动物虽然没有明确的头,其躯干也没有明显分节,然而其附肢的骨化分节却与节肢动物几无差异。无疑,这种能在远古海底行走的动物“仙人掌”,应该代表着由古老叶足动物向节肢动物过渡的一种关键的珍稀缺失环节。直白地说,它就是一种学界期待已久的曾经淹没在远古历史尘埃中节肢动物始祖。

  西北大学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长舒德干教授告诉记者,这一发现提供了节肢动物始祖最初创新“节肢”的真实证据。节肢动物自从拥有了分节附肢,便恰如虎添翼,它们有的跑得更快了,有的跳得更高了,行动更灵巧了,有的甚至还学会将分节附肢改造成极为有效的捕食工具或性选择的得力帮手。从此,这类个头本不十分起眼的族群便在形形色色的生存斗争中获得了极大的优势,一直受到自然选择的偏爱,海陆空三军全面蓬勃发展,终于成为地球上无处不在的真正王者。(许祖华 冯国)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