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 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 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视频截图)2011年6月11日,瑞典中部地区,救援人员正在现场救援。CFP

  国际在线消息:2011年6月11日消息,一辆满载中国游客的大轿车10日下午在瑞典中部地区翻车,造成多人受伤。据瑞典中部城市阿尔博加警方介绍,这辆大轿车行驶在该市附近欧洲18号公路的一个弯道处时因车速过快而翻车,车上共乘载40多名中国游客,其中23人受伤,伤者都被送到附近医院治疗。

  当地医院在对受伤者检查后说,伤者中大部分人只是轻度骨折,伤势稳定,只有很少数人伤势较重,但也都没有生命危险。

  警方在对事故进行初步了解后判断,大轿车翻车主要是因为司机在驾车经过一个较急的弯道时车速过快而造成的。警方仍在对事故作进一步的调查。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09)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中广网快讯(记者孙涛)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地震发生在今天(8日)早上9时53分,震中位于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北纬43.0度、东经88.3度,震源深度为5公里,震级为5.3级。

  周边城市,像记者所在的乌鲁木齐市,距离地震约105公里,震感强烈,据相关负责人透露,乌鲁木齐的震级也达到了4.3级。

  记者早上刚坐在办公室里,刚刚打开电脑,就感觉到了上下晃动,本以为是板凳没有放好,后来发现旁边的板凳、桌子都在晃动,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第一感受是没有底的感觉。

  另外,距离震中73公里的吐鲁番、139公里的昌吉市,包括周边的库尔勒市、博湖县、和硕县、和静县、哈密市、石河子、奎屯、克拉玛依等地区都能感受到强烈的震感,波及范围很大。

  据了解,吐鲁番地区托克逊县县城震感强烈,并且余震不断,但目前没有收到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的报道。

  目前,托克逊县消防支队已经展开救援,吐鲁番地区消防局也已经紧急调集4辆抢险救援车增援托克逊县参与救援行动。

  托克逊县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总人口超过10万人,居住着维吾尔、汉、回等12个民族。

  新疆发生5.3级地震致巨石滚落两人重伤

  兰新铁路南疆铁路部分列车因地震停车两小时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微博推荐 | 今日微博热点(编辑:SN025)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5月29日9时,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朱昌镇富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确认有12名煤矿工人被困井下。中新社发 彭浩 摄   5月29日9时,贵州省贵阳市金阳新区朱昌镇富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目前已确认有12名煤矿工人被困井下。中新社发 彭浩 摄

  中新网贵阳5月30日电 (记者 张伟)30日上午,距离贵阳金阳富宏煤矿透水事故已超过24小时,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现场的“生命通道”已打通了18米,预计有45分钟就可贯通到人员被困的地方。

  29日上午9时许,贵阳金阳富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经确认共有12人被困井下。经历初始的恐慌后,聚集在一起的家属在政府工作人员的疏导下,情绪已经趋于稳定。被困人员中年龄最大的刘科孝的妻子告诉记者:“我们知道消息后就立刻赶过来,在这里坐了一晚上,就是希望第一时间看见他。”

  截至记者发稿时,救援现场的“生命通道”已打通了18米,预计有45分钟就可贯通到人员被困的地方。救援现场工作人员介绍,除开展救援工作外,被困人员的家属的安抚工作也是当前工作的重点。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成6个大组,12个小组,进行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和善后工作。(完)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一名考古队员在进行大河口西周墓葬群的发掘工作。目前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仅剩下数十座小型墓葬尚未发掘、保护。新华社发


鸟 盉


漆木俑

  4月25日,山西翼城县“大河口西周墓地”入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随着发掘工作接近尾声,墓地揭露面积15000余平方米,发现墓葬615座、车马坑22座。墓葬内不仅首次发现了漆木俑、原始瓷器等国宝,而且首次发现西周时期三足铜盂、三足鼎式簋等珍稀青铜器,个别墓葬甚至发现有金器,三千年前的这些宝器将为我们揭开古代封国之谜。

  “霸”国出现填补空白

  如此丰厚的葬品到底出自怎样身份人物的墓群?

  大河口墓地位于山西省临汾市翼城县以东约6公里处一片两河交汇形成的三角洲高地,墓地年代横贯西周,晚期进入春秋初年。在试掘阶段,考古队就发现这是一个诸侯国君级别的墓——墓葬二层台四壁有11个壁龛,壁龛内放置漆木器、原始瓷器、陶器等物。

  从出土的青铜器上面的铭文确证,大河口墓地墓主的国族名为 “霸”,“霸伯”是这里的最高权力拥有者。“霸”国的商、周文化因素都比较明显,并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其人群应为狄人系统的一支,是被中原商周文化同化的狄人人群。相继的考古发现,“霸”国和周王室以及晋国、倗国、燕国等国关系密切。

  “霸”国与晋国相邻。从墓地规模及随葬品推测,“霸”国应比晋国低一个档次,属于小国。在君主称谓方面,晋国的君主被封为晋侯,而“霸”国的君主则被称为霸伯。此外,两国的墓葬规模也相距甚远,晋国曲村墓地的墓葬多达20000多座,而“霸”国大河口墓地的墓葬仅有1500座左右,从这里也可反映出两国国都人口规模的差距。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所长王巍认为,大河口墓地的发现让人们有机会认识不见于历史文献记载的西周“霸”国的历史及文化,并为研究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度、器用制度和族群融合等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填补了中国对西周时期考古研究的一项空白。

  稀有漆木俑保留完好

  墓葬二层台四壁有11个壁龛,一座墓葬内发现如此多的壁龛在西周考古上还是第一次,墓内随葬漆木俑可能是目前中原地区出土最早的实物资料。

  考古队在发掘墓葬的填土工作中,在东边二层台上意外发掘出了重要宝物:两个一米多高的漆木俑双足站立于漆木龟上,双手作持物状,两俑前面及侧面放置漆木器,这在中原地区西周墓葬内也是首见。考古学家介绍,漆木器在两种环境下易于保存:一是十分湿润的环境,二是十分干燥的环境。在黄土高原忽干忽湿的环境里,两个漆木俑经数千年还能较为完好地保留下来,弥足珍贵。

  山西省考古所副所长谢尧亭介绍:“中华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礼制。古人朝会、狩猎、宴享、训练军队等活动都强调‘秩序’。我们推测这两个漆木俑与礼制和宗教有关系。”

  考古专家历经两年,清理出大量的漆木器遗存,包括漆木俑、俎、罍、豆、壶、牺尊、坐屏、杯、案、盾牌、方彝等种类。

  新器形鸟盉纠正“错误”

  大河口墓葬还发掘出一个青铜鸟形器物,经鉴定是鸟盉(hé)。“这件器物可以说是大河口墓葬铜器中的瑰宝,它为中国青铜器发展史提供了一件新的器形。”谢尧亭说。

  以往发现的鸟尊大多属于酒器,简单地说,就是一种鸟形的盛酒器,用来在各类祭祀活动中盛装不同的酒。距此二三十公里的北赵晋侯墓地就发现了鸟尊,被收藏在山西省博物院,是其“镇院之宝”。此次发现的青铜鸟形器物与北赵晋侯墓地发现的鸟尊有所不同,腹部没有管状流。专家认为,大河口这件鸟形器物不是尊,而是盉。

  谢尧亭说:“商周时期,盉多是一种注水的水器。按照商周贵族礼仪,在祭祀、宴饮、典礼过程中,参与者要洗手盥洗。侍者用盉将水倒出。在既往的考古发现和传世器物中都未曾见过像大河口墓葬中这样的鸟形盉。”

  鸟形盉的出现也意外纠正了一个“美丽的错误”:山西省博物院收藏的鸟尊在发掘时尾巴已断,上海博物院将尾巴修复为朝里卷。此次发现的鸟形盉十分完整,它清晰地显示,鸟的尾巴是朝外卷的。(本报综合报道)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装载救援物资的日本海上自卫队运输舰“大隅”号19日上午抵达宫城县多贺城市仙台盐釜港。

  救援物资包括水、80铁桶灯油、可在野外使用的浴缸、相当于约1万顿的防灾食品及约4千副口罩等。物资被搬送上岸后,陆上自卫队的大型货车将立即将其运往宫城县内的临时安置点。

  鉴于仙台盐釜港18日恢复了部分功能,“大隅”号当天从神奈川县横须贺市海上自卫队横须贺基地启航。陆上自卫队东北方面总监部总务部长元胁康司表示:“港口可以用了,物资的运输(能力)将会大幅提高。”

  “大隅”号曾于2002年参与东帝汶联合国维和行动(PKO),运送装甲车和发电机。2004年,“大隅”号还被派往科威特,向参与伊拉克重建的陆上自卫队运送车辆和装备。

  (来源:中国日报网)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日本遭受地震、海啸和核污染以来,联合国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当地的灾情动态、人道主义局势以及救援工作的进展。潘基文秘书长今天亲自致电日本首相菅直人并再次强调,只要日本政府有需求,联合国随时准备在各个方面提供进一步的支持。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发布的日本灾情最新报告说,日本东北部地震灾区遭遇了强冷空气袭击,大部分地区出现雨雪天气和大幅度降温,为救援行动带来了新的困难。目前,分散在2000多个临时避难所中的近50万灾民缺乏抵抗严寒的衣物、毛毯和取暖设施,而且饮用水和食物也出现一定程度的供应紧张。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已经开始参与救援行动,并将主要负责饮用水、帐篷、燃料和毛毯等后勤物资的运送和分发工作。    

  为改善受灾地区的通信联络状况,国际电信联盟还向日本紧急运送了大约100部具有全球定位功能的卫星电话和37台宽带全球局域网终端,这些装置均带有太阳能充电板,可确保救援人员在灾区断电的情况下继续工作,加强搜救过程中的相互联络。    

  联合国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今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向媒体通报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的最新进展情况。他指出,福岛第一核电站目前的状况非常严峻,电站附近方圆20公里内的人员撤离工作已经完成,从对核辐射的监控情况来看,日本东京和其他城市的辐射水平确实略有增加,但尚未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天野之弥将于明日起程前往日本,实地了解福岛第一核电站周边地区放射性物质的泄漏情况,以便尽快向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汇报最新进展。应日本政府的请求,国际原子能机构已决定向福岛第一核电站派两个专家小组,一个负责核安全工作,另一个负责辐射保护。    

  世界气象组织现已启动了“环境紧急响应机制”,设在东京、北京和俄罗斯奥布宁斯克的三个区域专业气象中心开始全面运转,对大气中核放射物质的粒子运动轨迹进行实时监控,并为面临潜在风险的国家提供指导意见。此外,世界卫生组织也对日本核泄漏事件作出反应,建立了一个包括辐射应急医学、剂量学、公众健康干预、长期监护和随访等专业在内的由40多个机构组成的全球性网络,随时准备为核事故情况下涉及公众健康的政府行动提供技术咨询、建议或帮助。

  迄今,已有113个国家和地区向日本政府表达了愿意提供援助的意向。在联合国灾害评估和协调小组的调动下,日本目前接收了来自14个国家的国际救援队,其中包括689名搜救专业人员和32条搜救犬。(卞晨光)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据新华社报道,日本震后救援工作17日进入第七天。截至当地时间当天18时,遇难者人数增至5457人,确认失踪9508人。各国积极协调在日人员撤离,并向灾区捐款捐物。

  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16日在维也纳说,他计划尽快访问日本,与日本官员共同评估核电站受损情况。

  除执行运输与搜索任务外,美军还在16日向日方提供了多台高压水泵,用于福岛核电站防泄漏行动。

  根据日本政府的请求,中国政府在前期援助3000万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救灾物资、派遣救援队赴日抢险救援的基础上,近日将向日本政府提供1万吨汽油、1万吨柴油的紧急无偿援助。

  此外,新加坡、泰国、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也以不同形式向日本提供援助。

发表在栏目: 自然

  遇难和失踪者已过2000

  日本气象厅3月13日上午宣布,日本东北地区发生的大地震震级由里氏8.8级修订为9.0级。气象厅还宣布,13日起3天内发生7级左右余震的概率为70%。自11日地震发生以来,每天发生5级以上的余震约150次。气象厅13日下午宣布解除所有地区的海啸警报。

  截至13日记者发稿时,日本警方公布遇难和失踪者已超过2000人。重灾区宫城县警方表示,县内死者可能超过万人。据多方统计,因地震房屋倒塌、海啸等灾害从宫城、岩手等6个县疏散的人数已超过35万。眼下灾区最缺少的是饮用水、食品和毛毯等生活必需品。东京一些超市还出现了抢购蔬菜和食品的现象。

  防卫大臣北泽俊美13日透露,已接到菅直人首相的命令,要求自卫队参与救灾人数增至10万。

  核泄漏事故初定为4级

  日本东京电力公司13日上午向政府通报称,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发生“紧急事态”,反应堆丧失冷却功能。当天上午3号机组周围的核辐射量每小时超出污染标准值500微西弗,并一度升至1204微西弗,快到14时时检测出1557.5微西弗的高辐射量,之后又有所下降。

  官房长官枝野幸男13日下午在记者会上表示,福岛第一核电站3号机组的建筑内可能已充满了氢气,有可能发生爆炸。他同时强调:“不会导致堆芯熔化。即使发生爆炸,也不会对周边民众健康造成明显影响。”日本政府初步确定此次核泄漏事故为4级,即造成“局部性危害”。

  福岛县政府13日发布消息称,新确认有19名从东京电力福岛第一核电站方圆3公里内撤离人员遭到核辐射。目前已确认有22人遭到了核辐射。据经济产业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估计,约有160人可能遭到了核辐射。

  日本经济财政大臣海江田万里13日表示,在东京电力公司与东北电力公司电网覆盖范围内“为防止发生突然的大规模停电,可能在各地区实施计划性(轮流)停电”。

  13日下午,世界气象组织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北京区域环境紧急响应中心组织专题会商分析认为,未来三天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污染物主要向日本东部的北太平洋区域扩散,对中国无影响。

  暂未收到我公民伤亡报告

  当地时间13日12时20分,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15人抵达东京羽田机场,日外务省副大臣伴野丰和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前往迎接。伴野丰对中国国际救援队迅速到达表示欢迎。程永华说,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到来,是中日友好的证明。中国国际救援队领队尹光辉说,救援队将竭尽全力,发挥专业化水平展开营救。

  据悉,中国国际救援队已于当晚抵达地震重灾区岩手县大船渡市,在该市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扎营露宿,14日一早将投入救援行动。

  地震发生后,中国驻日本大使馆分别向宫城县、茨城县派出工作组,驻新潟总领馆和驻札幌总领馆分别向福岛县、岩手县派出工作组。中国使领馆工作组在灾区走访、慰问和救护受灾地区中国公民,同时与当地政府建立联系,了解中国公民受灾情况,并请日方协助确保受灾地区中国公民的安全。至今日本政府尚未公布在日外国人受灾情况。截至13日下午,中国驻日使馆没有收到在日中国公民伤亡的报告,使馆通过网页和电话确认平安的在日中国公民5500多人,收到求助信息 4400多件。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本报讯 昨晚9时许,中国国际救援队抵达日本地震重灾区岩手县的大船渡市,目前已在该市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扎营露宿,预定今早投入救援行动。

  大船渡市靠近海滨,遭受地震和海啸双重袭击,是此次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队员飞机上已明确分工

  中国救援队由15名经验丰富的队员组成,昨日早上从北京出发,乘坐民航包机于当地时间12时20分抵达东京羽田机场。前往机场迎接的日本外务省副大臣伴野丰对中国救援队如此迅速地到达日本表示欢迎。他说,地震海啸灾区的条件不好,救援队能前来帮助,他十分感谢。

  救援队领队尹光辉介绍说,救援队此行携带包括搜救设备、保障物资等在内的数吨物资,队伍中包括7名搜救队员和1名医生,主要任务是搜救幸存人员,并协助排除灾区供电、通信等设备的故障。在飞机上,每名队员已分配了搜救、破拆、医疗、后勤保障、外联等各种职责。

  5至7天内搜索被困者

  昨日,随中国救援队一起行动的中国大使馆联络员石泽毅说,救援队当天18时30分许抵达岩手县花卷机场,随后乘车前往100公里开外的大船渡市。

  石泽毅说,中国救援队抵达大船渡市后,先与当地消防部门接洽,商定救灾地点和具体行动方案。目前,救援队已在大船渡市一所中学的操场上扎营露宿,准备今早实施人道主义救援。

  随队医生彭碧波说,在未来的5至7天内将搜索被困被压的生命作为早期目标。

  如日方需要或增派救援者

  据了解,大船渡市通信、供电中断,夜间气温零摄氏度以下,救援队将在大船渡市近海岸附近展开搜救行动。目前该区域有倒塌房屋3700余间,因未受海啸冲击影响,幸存者生还可能性较大。

  救援队员陈庆开说,“由于地震引发了海啸,救援难度比较大。但许多队员都参加过多次重大救援行动,有能力完成救援任务。”

  领队尹光辉称,目前尚不确定救援队的归国时间,将视日本方面需要,决定是否增派救援人员。

  中国驻日本大使程永华当天表示,日本发生了该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地震,中国人民感同身受。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到来,是中日友好的证明。希望救援队能发挥重要作用,圆满完成任务。

  ■ 对话

  携4吨救援物资赴日搜救

  新京报:怎么看待这次赴日救援工作?

  陈庆开(以下简称“陈”):在汶川大地震时,日本国际救援队给予了中国巨大的帮助。这次,我们将尽一切力量为日本提供援助。

  新京报:此次救援与前几次有何不同?

  陈:目前的日本灾区不仅是地震破坏,许多城市遭受了海啸,海水灌入市区,救援难度会大大增加。

  新京报:这次赴日救援做了哪些准备?

  陈:此次救援队一共携带了4吨救援物资赴日,其中大多是生命探测仪等搜救设备,还有各种破拆设备、海事卫星电话和应急药品等。出发前还准备了10条搜救犬,但由于日本方面没有提出相关要求,最终未能成行。

  新京报:有无专门针对核辐射的救援准备?

  陈:为了应对可能存在的核辐射威胁,救援队伍携带了包括核辐射检测仪等与核污染有关的防护设备。但此次救援行动并不针对核污染。

  ■ 专家建议

  充分利用“黄金72小时”

  本报讯 在地震等地质灾害发生后,“黄金72小时”是救援的最佳时期,这是救援界的共识。

  昨日,中国国际救援队总队副总队长、武警总医院医务部主任侯世科介绍了如何利用这段黄金时间搜救的方法:

  搜寻坍塌严重的房间

  坍塌不太厉害的建筑物,人被埋压的可能性不大。粉碎性倒塌的房屋,生存的可能性也不大。第一时间要寻找坍塌比较重,但里面又有空间的房屋,这里的被困者生存希望更大。

  暂时避开海啸冲蚀区

  和单纯的地震搜救有区别,因为海啸的冲刷会带入大量泥浆和水,容易造成被困人员窒息而亡。所以,灌满泥浆的房屋里,人的生存希望非常渺茫。

  应会选择离海边有一定距离、地势较高的地区开始搜救,暂时避开海啸冲蚀区,寻找房屋部分损毁,且只存在少量泥浆的地方展开搜救。

  寻找震前人多的地方

  抵达灾区后,可以问当地人,哪里的建筑会聚集较多人群,这些地方发现被埋人员的几率会很大。

  寻找搜救盲点空白点

  按照国际惯例,专业搜救队经过的地方,会在没倒塌的房屋上留下记号,表明是谁搜救的,是否有生存者,发现了多少遗体。

  有经验的搜救队伍会留意记号,不做无用功,争取时间搜救盲点和空白点。

  ■ 专家分析

  救援重点在河谷两侧高地

  救援专家曲国胜接受媒体采访时介绍,按国际救援惯例,救援队要接受当地政府和联合国救援办公室的任务批条,中国国际救援队被指定救援的大船渡市位于岩手县的东南部,紧靠海岸线,是一个港口城市。城市中有一条入海的河流。地震发生后,河谷是大量海水倾入的区域,因此河道比较低洼的地区是海啸冲蚀区域。这里的人生还可能性几乎没有。

  但高于河谷的区域一般能成为避险的安全地带,根据航拍图像显示,河道两边有一些建筑物没有被海水淹埋和侵蚀。这些建筑物如果坍塌,里面可能有生命迹象。因此,在河两岸的高地和山坡成为救援队员72小时内把握生命迹象的重点地区,队员应尽快在这些地方展开搜救。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12日,日本宫城县,在被海水淹没的灾区,几名灾民借助装鱼用的箱子逃命。 12日,日本宫城县,在被海水淹没的灾区,几名灾民借助装鱼用的箱子逃命。

  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8.8级强震并引发海啸后,遭受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截至12日深夜,日本东北部岩手县、宫城县和福岛县等重灾区已确认700多人死亡。另据日本广播协会报道,宫城县一个港口城镇约9500人下落不明,其他地区至少700人下落不明。在受灾地区,到各种公共设施避难者至少有21万人。目前已有47万多户家庭的天然气供应中断,3000多名灾民获得援救。

  据日本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2日中午,青森、宫城、岩手等8个县有47万多户家庭的天然气供应中断。包括供电和供气在内,生活设施的重建至少需要10天至两周时间。

  宫城沿海9500人下落不明

  12日上午,东京湾也进入海啸警报区。日本官房长官枝野幸男在记者会上警告防范余震灾害和由此引发的二次、三次海啸,告诫民众不要接近海边。日本东北岩手、宫城和福岛三县,数以千计房屋倒塌或被冲毁,大火四处延烧,已处于“毁灭状态”。

  据日本媒体报道,目前已有700多人在地震和海啸中遇难。宫城县沿海地区的南三陆町有1.7万居民,但至今有9500人下落不明,加上其他地区700多名失去联系的民众,目前已有1万余人失踪。

  新潟县再现6.7级地震

  12日全天,岩手县、福岛县以及关东地区附近海域至少发生了数十次不同等级的余震。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宣布,已有约3000灾民获得援救。

  日本气象厅发布数据,东京时间12日3时59分和4时32分,新潟县和长野县分别发生里氏6.7级和里氏5.8级地震,新潟县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专家认定,长野县和新潟县12日的地震不是11日东北部强震的余震。

  日本气象厅地震专家横山博文说,如此强震可能伴随为期一个月的余震,余震最高震级可达里氏7级。

  新外相取消出访计划

  12日上午,日本首相菅直人乘直升机赴灾区视察,同时日本政府还召开紧急会议,全面分析地震海啸造成的损失,研究救灾措施加紧恢复交通和修复基础设施,日本防卫省当天决定,共增派5万名自卫队员前往救援。

  同日,新上任的日本外相松本刚明已经做出决定,取消原定于13日开始的对英国和法国的访问。日本外务省表示,日本东北大地震的受灾情况如此严重,目前显然不适合出访。

  ■ 灾情

  仙台机场464个航班取消

  截至记者发稿时止,宫城县停电还在持续,日本东北地区最大的城市仙台市和周边地区的电力系统、电话系统基本处于中断状态。当地一些民众只能利用手机和电脑仅剩的电量向外发送消息。

  除公共交通系统全线麻痹、数以百万的居民不得不徒步回家外,日本多地超市、便利店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货源短缺现象。地震过后,日本各地的便利店中立即涌入大量顾客,面包、保存食品等预备食品顷刻间销售一空。

  由于机场跑道受到海啸袭击,宫城县仙台机场12日共有464个国内和国际航班取消,岩手县花卷机场和茨城县茨城机场因设施损坏不能使用。

  东北新干线、山形新干线和秋田新干线等通往东北部重灾区的新干线停运,不知何时能恢复运行。

  海啸波冲击美洲多艘船被毁

  日本东北部海域11日发生里氏8.8级地震后,多个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接到海啸预警并采取紧急应对措施。目前,日本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在一些国家和地区造成一定财产损失,在美国造成一人死亡。

  海啸11日袭击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中部和北部地区沿岸,一名男子丧生,在加州与俄勒冈州接壤的克雷森特城,约35艘船被巨浪打坏。

  有关部门估计,海啸造成的损失高达数百万美元。加州州长杰里·布朗11日宣布全州沿海地区进入紧急状态。当地时间11日,海啸抵达美国夏威夷群岛,但未造成人员伤亡。夏威夷当局为防范可能出现的破坏性海啸,决定全州学校放假一天。

  此外,日本地震11日在中美洲各国引发海啸预警,洪都拉斯和尼加拉瓜等国政府开始紧急撤离太平洋沿岸地区的居民。

  ■ 反应

  安理会向遇难者致哀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11日说,日本发生强烈地震,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中方对此深表关切和同情。中方已向日方表示,为帮助日本抗震救灾,愿意向日本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

  联合国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11日对记者说,安理会对日本强震遇难者表示深切哀悼、向日本人民和政府表示衷心慰问。

  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11日在纽约联合国总部说,在这一艰难时刻,联合国与日本人民站在一起,并愿“尽一切所能”向日本人民提供帮助。

  潘基文说,希望在日本首相菅直人的领导以及国际社会的全力帮助下,日本政府和人民能够尽快战胜这一困难。他同时表示,鉴于目前不少太平洋及东南亚国家都感受到了余震,联合国将继续对此保持密切关注。

  50国家地区派救援队援日

  日本外务省12日宣布,已有50个国家和地区准备向日本灾区派遣救援队。

  作为首个抵达日本的外国救援队,韩国救援队一行5人和2条搜救犬当天下午飞抵东京羽田机场。新加坡救援队随后抵达成田机场。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的救援队也将陆续抵达。

  墨西哥地震救援队当地时间11日启程赶赴日本。墨外长埃斯皮诺萨说,这支救援队由20名专业救援人员、3名建筑结构分析专家和10条搜救犬组成。

  英国一支由消防救护员、医疗救援人员组成的63人救援队12日启程飞赴日本灾区,并携带了11吨专业救援设备。

  欧盟委员会11日宣布启动民防应急机制。根据欧盟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日本已向欧盟委员会请求派遣搜救人员和搜救犬,参加在地震和海啸灾区的搜救行动。

  驻日美军原本有一艘航空母舰,美国总统奥巴马11日下令另一艘美国航母全速开往日本海域协助救灾。

  中国国际救援队计划派出15人救援队乘民航包机赶赴日本。

  本版采写/综合新华社 本报记者 张乐 王卡拉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3 页,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