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关于住房可负担性的报告显示,全职工作并不能保证所有澳人都有所可居。
澳洲可负担性住房机构(AAH)在这份名为《澳洲梦》的报告中称,儿童照料工作者、清洁工和理发师几乎把一半的收入用在住房上。AAH活动经理 Joel Pringle称,低薪的全职员工完全被挤出了房市。“澳洲梦到底怎么了?住房拥有率持续下降,首置业者人数也一直在降低。考虑到很多人拼命工 作都买不到房的现状,这些问题为何会出现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份报告称,全国平均房租在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暴增了83.7%。相比之下,全民工资水平在2000年11月至2010年11月期间却只增加了34.84%。
收入较低的工薪族更容易陷入租房困境中,他们渴望能买房,但由于房租不断攀升,他们始终存不够首付金。在维州,单元房平均租金占一名全职儿童照料工作者收入的50%。
在新州,第一笔房贷的平均额为31万零400元,为澳洲最高,全职教师就付不起这笔钱。
报告称,只有法律专业的从业人员才能付得起悉尼的平均独立房租金,同时又不必承受住房压力(Housing stress)。个人收入中至少有30%用于房产的人都被定义为承受着住房压力。
发起这项调查的ACTU主席Ged Kearney称,临时工人要面对的买房障碍更甚于全职工薪族。她在一份声明中称:“工作不稳定自然会导致收入波动,而如果没有可靠的收入,人们就无法存到买房的首付金。”
中广网北京2月16日报道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2月1号起,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已经明令禁止群租行为。但是随着春节假期的结束,记者发现在北京等大城市群租现象仍然大量存在。一面是不断上涨的房租价格,一面是群租的禁令,租房一族应该如何选择?
初六一过,人流又开始像候鸟一般回到了各大城市。租房市场也迎来了一年中最火爆的时刻之一,价格更是水涨船高。记者给位于北京不同地区的房产中介打电话,都被告知价格较节前涨了不少。
中介:涨了点儿,业主都是报价报的比较高。
记者在北京东三环十号线地铁附近采访时发现,去年同期5000千块钱一个月的两居室,现在租金大约在7000块钱,同比涨幅在40%左右。而在北京四环内,低于2000块钱的一居室已经非常难找到。中介表示说,国家房地产调控抑制购房需求,有很多人由购转租,租房市场需求增加,价格也就随之上升了。
中介:现在买房的都不买了,都租房了,国家不是出了一些限购政策嘛,大家都租房子了。
不仅仅是在北京,在浙江,记者从宁波镇海区多家二手房中介机构了解到,房租价格较年前上涨10%到20%。刚参加工作一年的李小姐去年与别人合租了位于镇海港务新村的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月租金1100元,前几天房东通知她每月要加租两百元。
李小姐:现在租房子涨价是个大趋势吧,涨一两百还能承受,涨太多就承受不了。因为自己刚参加工作,积蓄不太多。
像李小姐这样刚毕业的大学生,对租房价格的上涨十分敏感。《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显示,2009届“211”院校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月薪为2756元;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的月薪仅为1890元。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目前大城市如此高昂的房租,即便对工作了两三年的大学生来说仍然是不小的负担。
熊丙奇:大学生起薪的数据各地不同,但一般在2000左右,这样的起薪实际上大学生在大城市生活是比较困难的。
为了节约居住成本,现在很多年轻人在北京选择群租。所谓群租就是把普通的两居室、三居室隔成七八个小间,再把他们分别租出去。
小李:就是一个三居室,隔成七八居室,都有,一般隔间都很小,八九平、七八平这样。
小李最近刚看了一处群租房,房间内的杂乱无章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小李:我们去看过一套房子,刚进门就发现特别乱,根本看不出是几居室,里面分成数不清的小隔间,门上标着ABCDE……
群租是中低收入者在上涨的租房价格面前不得已的选择,那么在国家稳定房价的大背景下,房租为何又不断上涨呢?
群租房消防隐患频现,治安管理难度更大,因此住建部要求,从今年2月1号开始,禁止一切群租行为。然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群租现象依然普遍。
租房者:能租到,能租到,我们这边也有这样的隔断房,一个房里住好多人,有大的有小的,小的就是一张单人床。
群租现象有禁不止、暗流涌动。那么目前租房价格的快速上涨是什么原因呢?财经评论员叶檀分析说,现阶段的房租上涨,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房东在试探房租。
叶檀:现在这一轮的上涨,是因为房东想转嫁成本。去年全国最低工资上升了28.8%,房东看到工资上涨,而且通胀的预期仍然还在,然后开始提高房租来试探房租的承受能力,现在是房东投机和试探的过程。
根据北京中原三级市场研究部总监张大伟说的分析,其实房租价格从去年五月份就开始攀升,这使得今年房租价格和去年同期比较显得高出不少。
张大伟:去年的房租上涨主要是五月份左右,有一波比较快的上涨,楼市调控在5月份见效的多一些,所以租赁市场上涨的快一点。一般来说租赁合同都是一年,比如说去年四五月份以前签的合同,到现在再要改签的话,就要需要承担这一年的房租的上涨。
目前租房价格上涨的状况是否意味着全年房租的上涨呢?叶檀并不这么认为。
叶檀:这个是要前提条件的,比如说租房者的收入也同步上升,比如以前的房租较低,现在是一个补涨过程,然后通胀的预期一直在,有这三个因素房租会继续上升,要不然的话很难说房租会大幅上涨。
即使房租不会整年大幅上涨,在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看来,新近毕业大学生等青年人口依然会感受到压力,尤其是在廉租制度还不完善的地区,他们中的很大一部分还没有被纳入廉租系统。
熊丙奇:如果保障措施不到位,将会给学生的职场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从长远来看,城市的发展还是要注入新鲜的血液。一个措施就是让低收入的大学生也纳入廉租房体系,这样可能对解决大学生居住问题有一定现实意义。
依照经济学原理,大城市生活成本的上升实际形成了一种挤出效应,既通过高房租、高物价引导一部分低收入者离开人口日益膨胀的大城市,叶檀认为,包括部分新毕业大学生在内的青年人或许有另一个选择:尝试到二三线城市寻找自己的机遇。
叶檀:我觉得低收入者最好到二三线城市去,事实上我看未来中国制造业和投资的热土是在二三线城市。
(本文来源:中国广播网 作者:季苏平 陈征北)小梦18岁时,就被父母送上了前往澳大利亚的飞机。她知道父母的愿望,在她完成学业后,能够获得澳洲永久居留权。小梦也知道,并不十分富有的父母亲,为了她的留学,已经借了亲戚朋友30万。她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把书念好,将来在澳洲生活赚大钱。
小梦在澳洲租的是一栋靠近学校的花园洋房,房东小华是个几年前到澳洲定居的29岁中国男子,碰巧还与小梦同乡,所以交流起来更为方便,也没有太多的拘束感。
每天都忙着自己的学业,跑读书馆看书查资料,回到家后还要料理个人卫生、打扫房间,还得抽空外出打工为父母节省开支。过了半年,小梦觉得有些心力交瘁。她总是忙这忙那,且由于金钱的缘故,没有办法像其他同学一样吃喝玩乐,享受留学时光。小梦有时不禁会问自己:为何要如此辛苦?为何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下扶持下自己?她这条路走得对吗?
唯一能觉得温暖的,是同住一个屋檐下的房东小华,他貌似是做贸易生意的,也很忙,但只要他在家,他总是会给自己买一些好吃的,甚至亲自下厨来慰问小梦可怜的胃。每当小梦吃到弥漫家乡风味的饭菜时,总是忍不住眼眶湿润。这时小华总是会摸摸小梦的头,笑说“真是个傻姑娘啊”。
小梦不知不觉间把小华当作了依靠,直至一次意外的骨折,小梦彻底地把自己交给了这个男人。因为受伤,小梦的兼职工作被别人给替代了,小梦立时经济拮据起来。小华在那一个月里甘当起了护花使者,似乎为她放弃了很多的生意机会,每天空出时间开车载小梦上学放学,给她煲有利筋骨生长的汤水,包办了一切家务工作。小梦痊愈后,就搬进了小华的卧室,两人正式同居了。
但是小梦的同学在知道了此事后,却表示了担忧:
“小梦,你真的了解这个男人吗?我怎么听说这个男人很不寻常呢?貌似有些滥交哦!有人曾经看见过他出入那些脱衣舞夜总会,还见过他搂着2、3个夜店女郎进出酒店哦!你要保护好自己哦!”
但此时的小梦已经完全坠入了情网,而且,她还发现了同居的一些好处:
小梦刚到澳洲时的房租是每周130澳币,同居之后,小梦就不需要支付房租了。再算算生活开销,一个人吃饭大约一周花40澳币,而且很多时候吃的都是不健康的快餐。但是如果两个人买菜做饭,一周也不过50澳币左右,而且还能吃得很丰盛,小梦也几乎不需要支出饭钱。
另外,“同居移民”也是一个很大的诱惑。近年来,移民政策一直改动,唯独“同居移民”这条没传出要修改的消息。按照移民局的相关规定,留学生如果可以提供证据证明双方同居超过一年,申请PR时可以加5分。对于很多留学生而言绝对有很大的吸引力。
独在异乡的孤独感,小梦很需要在生理以及心理上都得到一定的慰藉。而且在留学生群体中,同居早已是见怪不怪的事情,相反,如果男女朋友单独居住还会被人不理解。
青春的禁果总是让生机勃勃的年轻人充满了好奇。半年后,小梦发现自己已经两个月没来例假了。医生告诉小梦,她已经怀孕,小梦正在惊慌失措的时候,医生又告诉了她另一个信息:同时,小梦被查出已经传染了艾滋病。
目瞪口呆的小梦,完全不记得是怎么走出医院,拦上计程车回到的家。她看到了家门口一双陌生的红色高跟鞋,随后是客厅里零落的衣服碎片,卧室的门半掩着,里面传出的是一阵阵的欢语。
是的,这个时间,她本该在学校里的。
她该怎么办?该如何面对父母面对朋友?又情何以堪?小梦失魂落魄地离开了房子,离开了已经不属于她的这个“家”……
留学生的“同居”现象,因其普遍和常见正在引起社会各方关注。根据澳大利亚法律,十八岁以上的独身男女同居已属合法。远离故乡的孤独,经济上的拮据,性需求的苦闷,移民加分的诱惑等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过上了同居生活。
同居与结婚这两者,很难评述孰对孰错,孰优孰劣,也许将它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新生活方式的产物,以理智的态度去面对、去看待。最有趣的,澳洲的女总理也还在同居。当然,澳洲大部分同居的人还是蛮好的,同居只是作为婚姻之前的试炼,可以更好的提前磨合两个人的脾性。只希望所有的留学生们在人生最为宝贵的时期,善待他们的每一个抉择,快乐地去生活,在若干年后,心底不会因年少轻狂时的某一个抉择而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