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5月3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占领运动和工会组织当地时间5月1日发起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大罢工和示威游行,多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骚乱。
1日,来自纽约全市超过100个社区组织、移民团体、维权组织联合在曼哈顿联合广场举行“五一”集会及游行活动。数千名示威者表达各自的权利诉求,一些劳工组织的华裔成员也踊跃参加,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1日下午的联合广场,放眼望去,变成了一片旗帜的海洋,承载着各类社群团体的关切:维护劳工权益、反战、反对递解非法移民、声援佛州被枪杀非裔少年……相比往年,本次集会的最大特色,就是多了“占领华尔街”、“我们都是99%”一类的当红元素。更有示威者载歌载舞,吸引了游客与路人围观。市警总局在现场布置了大量警力维护秩序,空中可见直升机盘旋监控。
来自护理行业的“1199工会”华裔成员陈亚伦表示,护理行业当下正面临困境,希望得到来自政府的更多扶持。
另一名成员任诗雅认为,因为经济大形势欠佳,各级政府“很差钱”,导致护理行业得到的扶助被大大削减,现在业界正苦不堪言:工时数增加,薪资和福利却在缩水。她认为,护理行业是社会贡献大、报酬相对较低的特殊行业,理应得到政府的额外关爱,千万不能再减少投入。
代表车衣行业的“23-25工会”也参与了当日活动。负责人张笑瑛说,政府应多为车衣工人创造工作机会。想当年,曼哈顿中城从34街到41街之间,制衣中心曾遍布第6、7、8、9大道区域,盛极一时。但“911”对制衣业冲击格外严重。某些制衣厂关门停业后,新迁入的租客却并非制衣业同行。她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启动立法程序,采取给予车衣业者优先优惠权、稳定租金等措施,以保障空置的建筑能出租给新的制衣厂,从而保留中城制衣中心。
一群菲律宾裔示威者表示,他们希望政府能更好地保护包括非法移民在内的所有新移民。因为他们来到美国,是为了勤劳工作,服务这个新国家。
当天联合广场的集会从上午10时持续到下午5时30分。集会结束后,他们从联合广场出发向曼哈顿下城进发,劳工组织在下城与“占领华尔街”团体再次会合。(李竑 李铭)
南都讯 记者黄怡 通讯员粤组 全脱岗3个月,到基层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缺乏基层经验的市、县党政领导,将要补上这一“必修课”。“补课”的情况还被作为年度考核和评选“五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的重要依据,归入干部档案。(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分管工作经验不足也要“补课”
这是省委组织部近日下发的一项通知内容。通知规定,缺乏两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历和对所分管工作经验不足的新一届市、县党政班子成员,均须到基层一线驻点“补课”。
据国家公务员考录标准,“基层工作经历”是指在县级以下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村(社区)组织及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组织等工作的经历。目前,省委组织部尚未对外公布“对分管工作经验不足”的具体标准。
据介绍,驻点“补课”采取集中时间、全脱岗的方式进行,时间为3个月左右。驻点期间,所分管的工作由其他领导成员代管。同一领导班子中需驻点“补课”人数较少的,要求安排在今明两年内完成;班子中需驻点“补课”人数较多的,要求在本任期届内完成。第一批驻点“补课”的人员,应于今年6月底前到位。(来源:南方都市报 南都网)
据广东省委组织部此前发布的换届信息,新一届市级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不具备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约141人;县级党政班子成员中约490人不具备2年基层工作经历。据此估计,“补课”至少涉及这630多名领导干部。
“补课”不得接受宴请和特殊招待
省委组织部表示,“补课”是广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精神、加强市县领导班子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新时期培养锻炼干部、改进工作作风、密切干群关系的具体实践。
因此,这次驻点“补课”的点,要求安排在经济比较薄弱、矛盾问题较多或工作任务较重的村、社区或学校、医院、企业基层一线,主要任务是“三同四体五补”,即:与基层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体验基层生活、体味民间疾苦、体察社情民意、体会群众工作;补强化宗旨观念课、补锤炼意志品质课、补改进思想作风课、补丰富经历阅历课、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课。
省委组织部还要求,参加驻点“补课”的领导班子成员,要扎扎实实沉到基层,深入农民家里、田间地头、厂房车间、病房、教室,与工人、农民、教职员工、医务人员打成一片,真正融进群众中。要深入了解基层情况,了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研究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思路办法。要力戒形式主义,避免走过场。驻点期间要轻车简从,不搞层层陪同,不得接受宴请和特殊招待,不给基层添麻烦,不给群众增负担。(来源:南方都市报
新华网东京4月20日电 由日本跨党派国会议员组成的“大家都来参拜靖国神社国会议员之会”的81名成员20日上午集体参拜了供奉着14名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
据日本媒体报道,这些国会议员包括日本国会众议院副议长卫藤征士郎、参议院副议长尾辻秀久、执政的民主党参议院国会对策委员长羽田雄一郎、国民新党干事长下地干郎,以及在野的自民党总务会长盐谷立等人,他们在靖国神社春季例行大祭之前进行参拜。
靖国神社位于东京千代田区,神社内供奉着包括东条英机在内的14名二战甲级战犯的牌位。长期以来,日本部分政客、国会议员坚持参拜靖国神社,导致日本与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关系恶化。
北京时间4月12日消息,对美国宇航局实况公共转播的地面控制评论员来说,它们只不过是“其他物体在相机镜头上留下的映像”,但是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上的机组成员并不这么认为。一段怪异的YouTube视频显示,该航天飞机2006年在轨道执行任务时,3个“圆形物”在它周围缓慢移动。这段脚本是实况转播的一个片段,开头是一名宇航员向地面控制中心描述他们看到的画面。
这位没有透露姓名的机组成员说:“这个结构显然不是硬式飞船。它与我们以前在航天飞机外看到的任何东西都不一样。”他描述了该物体是如何“快速移向航天飞机的前端,并在距离至少100英尺(30.48米)时突然飞走了”。接下来的几分钟没有任何值得注意的事情发生,但是在4.45时相机望向航天飞机外面,注意力集中到3个圆形物上,它们显然正在航天飞机附近以三角形阵列盘旋。地面控制评论员立刻否定了它们,认为“这只不过是其他物体在相机镜头上留下的映像”。但是航天飞机机组成员并不这么认为,其中一人确认他们看到“3或4个物体”,并询问:“你能证实正在移动的只是一个物体吗?”
然而,尽管这段脚本充满神秘色彩,但由于它太模糊,根本无法确定是不是有ET真的在观察这项航天飞机任务。对它进行研究的很多YouTube用户认为,机组成员看到的是太空垃圾。不过最近可能真有ET在韩国首尔上空盘旋呢?4月7日,有人拍摄到一个神秘的白色圆形物体在韩国首都上空的一架客机周围徘徊。这段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上,最初位于屏幕底部的那个“飞行器”与客机一直保持同步。但是稍后它突然加速飞向更高处,正当那个吃惊不已的人准备放大画面,更近距离地看一看它时,它却从屏幕中消失了。当UFO加速时,可以听到他发出的惊呼声,像是在努力吸引别人的注意。
这段视频是名叫Crazybreakingnews的YouTube用户上传的,他评论说:“它看起来有点奇怪,真的与其他视频并不类似。如果它是真的,不是一个骗局,它看起来像是一种军用无人机。”几名YouTube用户认为它是UFO,并对此深信不疑,但是其他人仍对此持怀疑态度。Psued0Name说:“处于稳定状态时,很容易通过视频看清正在发生的一切。这个UFO的边缘并不模糊,这与其他背景物体不同,它看起像是与背景脱离开的,事实上你能看到UFO外形上的边缘噪声,这表明它是个骗局。如果你仔细观察它,会发现它看起来甚至并不合乎常理,尤其是当你一个画面一个画面的慢放时。”用户vicariousjojoe对此表示赞同,他写道:“朋友们,你们现在应该清楚什么是假的,什么不是。你能通过相机的移动和缩放方式进行判断。”
最近有人在离家更近的地方发现可能的UFO活动,一名观星爱好者拍摄到一个发光UFO的脚本,他表示,3日他发现该物体在泰晤士河口上空盘旋。这个网名叫Space999dude的人夜间从该河附近开车经过时,有幸捕捉到这一奇怪现象。从画面上可以看到,那个神秘的椭圆形飞行器悬浮在空中,发出几束浅金黄色光。(秋凌)
人民网3月31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香港候任行政长官梁振英昨日在太平绅士陈家驹见证下,透过电视,签署法定声明:“我向香港作出谨以至诚郑重声明,本人不是任何行政长官选举条例,第569章第31(2)条所界定的政党成员,本人谨凭借宣誓和声明条例第十一章,衷诚作出宣誓和郑重声明,并确信其为真确无讹。”
根据《行政长官选举条例》第569章第31(2)条规定,根据条例第28条获宣布在选举中当选的人,须在该项宣布作出后的7个工作日内公开作出一项法定声明,表明他不是任何政党的成员;及向选举主任提交一份书面承诺,表明他如获任命为行政长官,则在他担任行政长官的任期内不会成为任何政党的成员;或他不会作出具有使他受到任何政党的党纪约束的效果的任何作为。
而条例中所指的“政党”(political party) 是指,宣称是政党的政治性团体或组织(不论是在香港或其他地方运作者);或其主要功能或宗旨是为参加选举的候选人宣传或作准备的团体或组织,而候选人所参加的选举须是选出立法会的议员或任何区议会的议员的选举。
当地时间8月10日下午,泰国新任总理英拉率领新内阁成员,向国王普密蓬宣誓效忠后正式就任。此前一天的晚间,泰国国王批准由36人组成的新内阁,其中包括总理英拉、5名副总理以及30名内阁部长及部长助理。
多增设2副总理
在新内阁中,为泰党党首永育担任排名第一的副总理,同时兼任内政部长;泰国发展党党首春蓬被任命为排名第四的副总理,其在上届政府所担任的旅游与体育部长一职仍由其兼任。同阿披实政府期间的3名副总理相比,英拉政府增设了2名副总理。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新内阁未启用“红衫军”核心领导人。
“红衫军”认可组阁
泰国工业联合会主席帕扬萨当天表示,新内阁可以接受,特别是有关经济关键部门的内阁人选,如主管金融、商贸、工业、劳动力、自然资源和环境等部长,均属年轻且有能力的人。
帕扬萨称,应给予英拉政府至少一年时间,来评估其是否有能力管理好这个国家。
为泰党下议院议员、“红衫军”的一名领导人表示,“红衫军”领导人对新内阁均持可以接受的立场。尽管这样的结果不能令每个人都感到满意,然而“红衫军”支持者应明白在选择内阁成员时的困难,并呼吁“红衫军”支持者对此不要作出任何不妥举动,以便给予英拉道义上的支持,使其能专心解决该国的紧迫问题。(钟合)
大江网讯 记者张愉报道:6月8日上午,江西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在南昌举行。江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苏荣出席并主持第一次全体会议。省委常委、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达恒主持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任命鹿心社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代省长,同时,通过了关于接受吴新雄辞去省长职务请求的决定。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振鹏、姚亚平、魏小琴、朱秉发、陈安众,秘书长魏民和委员共53人出席会议。
会议听取了省委副书记张裔炯所作的关于人事任命情况的说明。
鹿心社在会上发言。他表示,江西是一块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土地,是一块美丽富饶的红土地,是一块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红土地。能够到这片红土地工作,与江西人民一起投身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我感到十分荣幸,也深知肩上担子的份量,深感责任重大。面对新的岗位,我决心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恪尽职守,勤勉敬业,尽心竭力为江西崛起做贡献,全心全意为江西人民谋福祉,绝不辜负中央的重托和全省人民的期望。
鹿心社表示将坚持加强学习,忠于职守。不断深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加强调查研究,尽快熟悉省情、尽快进入角色、尽快适应新岗位要求,更好地担负起工作职责,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崇高使命。
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在以苏荣书记为班长的省委领导下,围绕实施江西“十二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在新雄省长带领政府班子成员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上,紧紧依靠全省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在推动江西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上有新作为。坚持立足省情、求真务实、尊重发展规律,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努力使所做的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观念,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倾听群众意见,关注群众关切,维护群众利益,努力做到知民情、察民意、解民难、助民富。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千方百计保障和改善民生,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让人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民主团结,依法行政。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全力维护省委权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执行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主动加强与省政协的民主协商,积极支持省法院、省检察院依法履行职责。充分发扬民主,坚持重点问题集体讨论决定,注重加强班子成员的协调沟通,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议,切实做到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认真遵守宪法和法律法规,坚持把依法行政作为基本准则,大力推进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建设,不断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
坚持以身作则,廉洁自律。牢固坚持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利益观,切实加强党性锻炼和修养,不断筑牢思想道德防线,真正做到秉公用权、依法用权、廉洁用权。始终牢记“两个务必”的要求,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管住自己,带好队伍,管好亲友及身边工作人员,决不用手中的权力谋取私利。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新闻舆论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各界和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鹿心社简历
鹿心社,男,汉族,1956年11月生,山东巨野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2年8月参加工作,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大学文化。
1982年8月,农牧渔业部土地管理局工作;
1986年6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先后任副处长、副司长、司长(其间:1987年4月至1988年4月在联邦德国进修);
1995年6月,江苏省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挂职);
1996年6月,国家土地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1998年3月,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耕地保护司司长;
1999年5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5年11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国家测绘局局长、党组书记;
2008年10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2009年4月,国土资源部副部长、党组副书记兼国家土地副总督察;
2010年8月,甘肃省委副书记。
2011年5月,江西省委副书记。
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
撰文:乔舒亚 · 弗尔 Joshua Foer
摄影:伊恩 · 尼科尔斯 Ian Nichols
翻译:王丽蕊
几年前,戴夫 ?摩根和克里克特-桑斯在刚果热带雨林扎营时,听到一群雄性黑猩猩在远处发出刺耳的吼叫。叫声越来越大,他们听出这群黑猩猩正在树冠上迅速移动。
他们意识到,黑猩猩正径直朝他们的营地冲来。接着,几秒钟后,桑斯和摩根听到从一棵树上传来一声温和的“呼!”,声源几乎就在他们的正上方。他们向上望去,看到一只表情疑惑的成年黑猩猩正向下窥视。
当野生黑猩猩遭遇人类,通常会惊恐地落荒而逃——鉴于两个物种之间通常是猎物和捕食者的关系,这样的反应不难理解。这种戒备,是野生黑猩猩研究 工作难于展开的因素之一。在动物成为研究对象之前,它们必须先学会看见人别撒腿就跑,这一适应过程需要研究人员在整片森林中对动物进行多年不倦的跟踪。
没有经历过适应期的黑猩猩撞上人类时,最不可能做的事,就是呼朋引伴,将整个群体都召唤过来,然而这一幕的确发生了,过了片刻,又出现了一只黑 猩猩。然后是第三只、第四只。狂躁的尖叫声笼罩着树冠。摩根和桑斯的角色才是科学家,然而倒是黑猩猩表现得像是有了什么重大发现。这群黑猩猩整晚都坐在营 地上方的树枝上,兴致勃勃地看着火堆生起、帐篷搭好、晚餐准备就绪。
“我想,整个中非的伐木工一定都见识过这种情况,偷猎者则会对这些天真的家伙开枪。”40岁的摩根说,他是林肯公园动物园和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 会(WCS)的研究员。过去十年中,摩根大部分时间都与桑斯生活在古阿卢戈三角地带研究区,这片隆起的原始低地森林占地380平方公里,刚果北部的恩多基 河和古阿卢戈河从林间穿过。他和桑斯对这样的近距离遭遇感到惊叹,然而他们不禁开始好奇事情将会以怎样的结局收场。天色渐晚,黑猩猩要在哪里筑巢呢?
“毫无疑问,它们直接把巢搭在了我们的帐篷上方。”摩根说道,“我说,这可太棒了!但我们的追踪向导却说,不,伙计,这是个糟糕透顶的消息。” 一整夜,黑猩猩都在树上大喊大叫,摇晃树枝,在帐篷上大小便,朝人扔木棍。没人能睡着觉。黎明时分,黑猩猩纷纷从栖息的树枝上下来,在地面上看研究小组的 人生火做早饭。然后,一只只黑猩猩静悄悄地跑掉,消失在茂密的矮树丛中。
当1995年,关于刚果北部“好奇心泛滥”的黑猩猩(它们从未受到人类的侵扰,对我们的存在一无所知)的故事首次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上刊出 时,不少灵长类动物专家都报以嘲笑。“他们说,黑猩猩会好奇?你怎么界定好奇?”34岁的桑斯说,如今她是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一名教授,“可怜的戴夫, 他头一回跟我说起这群黑猩猩时,就连我也不相信他的话。”尽管很久以来关于傻大胆的中非黑猩猩传闻不断,说它们在丛林中跟着探险者,好像从没见过人类一 样,然而人们还是很难相信真有一片森林里面全是如此单纯的黑猩猩。
但古阿卢戈三角地带和广袤、杳无人烟的努阿巴莱-恩多基国家公园(古阿卢戈就是当中的一部分)十分偏僻,人迹罕至,几乎从未被人类触及。距离那 里最近的定居点是一座有400户居民,名为博马萨的班图-邦戈贝俾格米人村庄。这片森林中没有偷猎者,没有伐木工,甚至不曾有路人经过。古阿卢戈三角地带 的黑猩猩唯一可能遇见的人就是摩根、桑斯和他们的小团队中的成员。
起初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该组织与刚果政府共同管理着刚果的两座国家公园)希望能将古阿卢戈三角地带作为保护区中的保护区,完全不准人类进 入,为避免造成不良影响,就连科学研究也禁止。然而学会的计划在1997年刚果内战期间发生了改变,当时持有卡博地区采伐许可证的刚果木材工业公司 (CIB)建立了一座码头,用于将木材运过与古阿卢戈河交会处以南几公里的恩多基河段。“我们必须抢在伐木公司之前进驻这里。”摩根说。1999年,他和 一名刚果助手徒步前往古阿卢戈三角地带,建起了全球最偏僻的类人猿研究基地之一。
在住宿条件极其艰苦,后勤保障极差的条件下,摩根能在如此偏远又与世隔绝的地方坚持下来,与桑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桑斯在2001年来到古阿卢戈,从那时起就成了摩根的研究搭档和生活伴侣。
2008年我造访三角地带时,是想去看看这处人间伊甸园和其中天真的动物变成什么样子了。古阿卢戈三角地带仍旧是一片灵长类动物的乐土,大猩猩 和黑猩猩的数量多得惊人。这里有着人们在非洲其他地区从未观察到的现象,而且发生得颇为频繁。摩根和桑斯曾见到黑猩猩和大猩猩在同一颗树上吃果子。(虽说 不像狮子和羔羊躺在一起那么夸张,但在灵长类动物学家看来也同样稀奇。)他们曾看到黑猩猩握起拳头,捶打胸膛,好像在模仿他们的大猩猩邻居。然而过去几年 在古阿卢戈最惊人的发现,是一种只有称之为“黑猩猩文化”才较为贴切的现象,一种使用复杂的“工具组合”的传统。经过摩根和桑斯两人十年来的潜心研究,古 阿卢戈的新鲜话题已经不再是那儿的黑猩猩对我们有多陌生,而是我们对它们有多熟悉。
刚果雨季初期一个湿热的九月清晨,摩根、桑斯和我在黎明时分和我们的追踪向导博斯科-芒古苏一同离开古阿卢戈的营地,沿着一条被大象踏平,深入密林的道路前行。这儿的水果种类繁多——能吃的品种足有20来种,从南瓜大小的面包果到富有弹 性、垒球大小的山榄果实——正是这一点令古阿卢戈成为了对黑猩猩极具吸引力的栖息地。这个清晨我们的目的地是莫托社群的主要活动范围,它是14个在古阿卢 戈三角地带安家的黑猩猩独立社群之一。
隔一段时间,就有喘气声和叫声穿透森林从远处传来。我们跑起来。芒古苏在前面带路,他是一名巴邦泽勒俾格米人,站直后身高仅有1.5米左右,满口牙被雕琢得尖而锋利。飞奔了5分钟后,我们发现了六只黑猩猩,它们正在一棵大约40米高的非洲楝上随意走动。
透过双筒望远镜,我们看到莫托社群里的一名新成员——一只调皮的接近成年的雌性黑猩猩正与欧文嬉闹(欧文是一只年少的孤儿,它的妈妈不久前被一 头豹子杀死了)。雌性黑猩猩(摩根和桑斯以我妻子的名字给它起名为戴娜)齿间衔着一根纤细的树枝,追在欧文身后,在附近的一根树杈上同它扭打做一团。随 后,精彩的一幕发生了,这场景在古阿卢戈三角地带之外几乎从未有人观察到。
戴娜看见了大树主干旁的树洞里飞出的蜂群。它猛然站直,将欧文丢在后面,然后折下一根几乎有人胳膊那么粗那么长的树枝。它用粗钝的一端猛击树皮。它知道在一处难以够到的缝隙里的某个地方,有一个贮有少量蜂蜜的蜂窝。
戴娜改用脚握住木棍,转到树干的另一边,以便找一个更好的角度。然后,它从附近的树枝上扯下一条细枝,伸入蜂巢里,像是用小刀在瓶底刮花生酱一 样搅动起来。它抽出枝条,嗅了嗅,发现上面没有蜂蜜,就扔了,随后继续击打起树干。它不断重复着这一过程,用掉了七根枝条。终于,在对着那个不近人情的蜂 巢敲打了将近12分钟之后,它将手指塞进一处裂缝,看起来像是粘出了一丁点蜂蜜,直接放进了嘴里。然而正当它开始享用劳动果实的时候,社群中地位最高的雄 性,也是最霸道的居民芬恩从邻近的一根树枝上走下来,它浑身的毛发都乍了起来,看起来火冒三丈——这个不知深浅的年轻家伙竟敢当着它的面享用甜丝丝的蜂 蜜。它冲向戴娜,戴娜扔下木棍逃到另一根树枝上。摩根和桑斯激动得互击手掌。“这是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精彩的黑猩猩敲击获取蜂蜜的过程。”桑斯欢欣鼓舞地 说。
中非以外的其他黑猩猩研究基地从未观察到此类以敲击的方式获取蜂蜜的情况,说明这并不是黑猩猩天生具备的行为,而是在文化传播中后天习得的。戴娜的行为如此吸引人的部分原因,在于它连续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工具——一根粗木棒和一条细枝——最终达到了它的目的。
5.素食蜘蛛
10月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生活在热带的一种跳蛛是已知大约4万种蜘蛛中唯一一个素食者。这种跳蛛主要以植物的芽为食。19世纪晚期,博物学家以英国作家鲁德亚德·吉卜林1894年儿童著作《丛林之书》中一只黑豹的名字将这种蜘蛛命名为“Bagheera kiplingi”。
研究负责人、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米罕表示:“过去的时候,所有博物学家能够获得的不过是死标本,因此对这种蜘蛛的习性知之甚少。但他们也许知道跳蛛的移动方式与猫科动物类似,因此以《丛林之书》中快速而敏捷的黑豹Bagheera的名字为其命名。”
6.巨型长毛鼠
身长3英尺(约合0.91米)的巨型长毛鼠是在巴布亚新几内亚中部博萨维山上发现的。从图片来看,这种巨鼠好似城市下水道中的异种,但实际上却是巴布亚新几内亚森林温顺的居民。2009年初一个寒冷的夜晚,生物学家克里斯托弗·赫尔根和缪斯·欧庞在休眠火山博萨维山的高海拔雨林跋涉时,与巨型长毛鼠不期而遇,当时来自当地的一名同伴发现一只体型大如猫的老鼠在林地上走动。赫尔根来自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一心想发现巨鼠踪影。据信,太平洋其它地区生活着巨鼠。
7.体型最大的结网蛛
10月,科学家发现了迄今为止体型最大的结网蜘蛛。更令人感到怪异的是,这个蜘蛛家族的雌性成员都是“大块头”,而雄性成员却是一个“小个子”。一项新研究显示,这个家族的雌蛛腿间距最长达到12厘米,雄蛛则只有2.5厘米,它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爬到伴侣背部过程中度过。
体型最大的结网蛛被称之为“N. komaci”,是科学家熟悉的一种金色圆蛛家族成员,它们结的网宽度最长可达到1米。在2007年进行的一项实地考察中,科学家在南非发现3只N. komaci,这才得知这种蜘蛛仍存在于野外。据悉,这种新发现的蜘蛛是人面蜘蛛属自1879年以来迎来的第一个新成员。
概况
在动物王国,斑马的毛皮应该是最与众不同的,其它任何动物都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与指纹一样,每一种斑马身上的斑纹都是独一无二的,任何两种斑纹都不会完全相同。斑马家族成员种类共有3种,每一种都拥有它们独特的斑纹。
对于斑马为什么要长出斑纹这个问题,科学家尚未找到准确答案。很多围绕斑纹功能展开的理论认为,这应该是一种伪装。由于斑纹的存在,捕食者很难在拂晓和黄昏时从一群奔跑的斑马中辨别出个体。对于只能识别大面积单色毛皮的昆虫来说,斑纹可能阻止它们侵扰斑马。此外,斑纹也可以充当一种天然的防晒霜。由于这种独特性,斑纹可能帮助斑马辨认同伴。
斑马是一种群居动物,在群体中度过自己的一生。它们会一起觅食,甚至彼此充当对方的马夫。伯切尔草原斑马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斑马。草原斑马群成员数量较少,由一匹公马、几匹母马以及它们的幼仔组成。它们可能与其它马群结合在一起,形成令人敬畏的斑马群,成员数量可达到数千匹。虽然数量惊人,但群体成员依旧保持密切联系。斑马必须时刻警惕狮子和土狼的威胁。马群中很多成员负责执行警戒任务。如果一名成员遭到攻击,它的家人将立即进入防御状态,站在受伤的斑马周围同时驱赶捕食者。
基本信息
类型:哺乳动物
饮食结构:食草动物
野外平均寿命:25年
身高:肩高3.5至5英尺(约合1.1至1.5米)
体重:440至990磅(约合200至450公斤)
群名:Herd
与一名身高6英尺(约合2米)的男子体型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