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据新华社电多家西方通讯社北京时间18日清晨报道,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突然中风,现处于昏迷状态。

  本·阿里今年1月14日在突尼斯国内政治局势恶化形势下,流亡沙特阿拉伯西部最大城市吉达。此后,他在沙特阿拉伯的动向不明。

  一个接近本·阿里的沙特消息源17日告诉路透社记者,本·阿里因中风正在沙特阿拉伯一家医院急救,“他处于严重危急状态”。

  本·阿里家族的一位密友告诉法新社记者,本·阿里17日中风,现“处于昏迷状态”。

  德国新闻社援引沙特王室消息源确认本·阿里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消息。

  此外,曾为本·阿里撰写多本传记的法国作者尼古拉斯·博,17日在其个人博客上刊文,现年74岁的本·阿里正在吉达一家医院接受中风治疗。

  多个消息源没有公开收治本·阿里的医院名称。

  对于本·阿里病危消息,突政府发言人拒绝置评,称突政府不评论任何“谣言”。

  本·阿里流亡沙特后,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亲王对外界保证,沙特将禁止本·阿里在沙特从事任何政治活动,但“收留本·阿里是沿袭沙特以往一贯做法”,因为“这不是沙特第一次给予外国领导人政治庇护”。在过去20多年里,沙特曾收留乌干达前总统伊迪·阿明和巴基斯坦前总理谢里夫。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一起视察索契克拉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个冬奥会场馆。 2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一起视察索契克拉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个冬奥会场馆。

2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在“罗扎胡托尔”高山滑雪中心观看了欧洲杯高山滑雪赛,并在那里滑雪。   2月18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在“罗扎胡托尔”高山滑雪中心观看了欧洲杯高山滑雪赛,并在那里滑雪。

  据俄罗斯媒体2月18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一起视察索契克拉斯纳亚波利亚纳的一个冬奥会场馆,在“罗扎胡托尔”高山滑雪中心观看了欧洲杯高山滑雪赛,并在那里滑雪。

  两位领导人当天参观了高山滑雪基地,同那里的少年运动员进行了交流。随后,他们前往专门准备的帐篷,在那里与俄高山滑运动雪联合会主席斯韦特兰娜·格拉德舍娃一起观看了运动员们滑雪。

  俄罗斯国际奥委会协调委员会主席让-克劳德·基利耶当天还与两位领导人进行了非正式交流。

  (来源:中国日报网 信莲)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011年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4次提到中国,对中国的教育、太阳能和计算机技术,高速铁路和基础设施以及中美合作大加赞赏。关于中国的教育成就,美国总统认为“比如中国和印度,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开始尽早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延长教育时间,更注重数学和科学”。这番表述让教育工作者怦然心动。
在教育发展史上,中国的教育的确曾经引领过世界潮流。但是,如果把当今中国的教育当做学习的榜样,那么,似乎是在刻意营造教育的乌托邦。
中国当前的教育是一种“延长教育时间”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早已被中国的学术界所诟病。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想象力,而是为了扼杀想象力。中小学考试题目及其标准答案,无不在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凡是不具有想象力但学习刻苦的学生,一定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凡是具有想象力并喜欢奇思妙想的学生,一定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
或许是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过于轻松,以至于美国总统把中国这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看作是美国教育的楷模。这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遍布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培训班、补习班、培优班、奥林匹克班,不断地“延长教育时间”。可是这样做,是以牺牲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想象力为代价的。在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是缺乏想象力的学生。
假如因为美国总统的羡慕,而放松了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那么,不仅会彻底摧毁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而且有可能会摧残中小学生身体。所以,对于美国总统的赞美,中国教育当局应当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因此固步自封,更不能变本加厉、继续加重中小学生负担。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管理体制。教育主管部门不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平原则分配教育经费,也不是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鼓励高等院校发展特色学科,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鼓励全国高等院校争先恐后地申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凡是申报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就可以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资助;没有获得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资格的,自然得不到相应资助。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各个高等院校放弃长期性的科研项目,转而追求“短平快”,以此来满足申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需要。少数高等院校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设定的指标,还千方百计地“合纵连横”,把国外一些同行或者国内兄弟院校的教师拉拢过来,拼凑所谓的科研团队,争取所谓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使得中国的高等院校失去了起码的创新能力。在教育主管部门设定的考核标准之下,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放弃了高风险的基础学科研究项目,转而寻找实用、能够立竿见影的研究项目。
和中国的高等院校相比,印度的高等院校教学设施落后,但是,基础科学实验工作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印度普通高等院校可以积累长达数十年的天文观测数据,可以在一些基础性科学问题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正是这种水滴石穿、集腋成裘的科学研究工作,使得印度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远远高于中国。假如因为美国总统的溢美之词而沾沾自喜、忽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继续沉沦。
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虽然多次提到中国,并且愿意放下身段学习中国,但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情。中国人应该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见贤思齐,奋起直追,决不能因为美国总统的赞赏而固步自封。或许,美国总统对中国教育的评价是另有所图,但不管怎样,要想搞好中国的教育,还要依靠我们自己。如果碍于面子,强颜欢笑,或者满足虚荣、不思进取,那么,中国的教育仍然会落后于世界。
部分学者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在太阳能技术、高速铁路等方面傲视群雄,说明中国的教育科研机制非常成功。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中国特殊的资源配置机制,使得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中国的教育科研水平从整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更不能说明中国的教育体制具有先进性。中国人应该有忧患意识,应该看到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不足,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着手,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的经验,彻底改造中国的教育。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
《科学时报》 (2011-2-18 A1 要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综合外国媒体2月18日报道,埃及3名前任部长以及前总统穆巴拉克所属民族民主党的一名巨富资深党员因涉嫌滥用公共基金遭逮捕。

  埃及中东新闻社(MENA)从司法机关获得消息,前内政部长哈比卜-阿德利(Habib el -Adly)、前旅游部长祖海尔-卡拉那(Zuheir Garana)和前住房部长艾哈迈德-马格里比以及富翁艾哈迈德-伊兹将被拘留15天直至有关调查结束。

  另有消息显示,被拘4人否认了全部指控。

  本月10日,埃及检察官曾向马格里比、卡拉那及前贸易和工业部长拉奇德-穆罕默德-拉奇德提起指控。此外,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还对埃及前政府及现任政府的43名官员发布了旅行禁令。

  埃及1月下旬爆发反政府示威,埃及总统穆巴拉克2月11日宣布辞职并将权力移交军方。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本月13日发表声明宣布,暂时中止现行宪法并解散议会,将在6个月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 (来源:中国日报网 杨洁)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011年美国总统发表的国情咨文中4次提到中国,对中国的教育、太阳能和计算机技术,高速铁路和基础设施以及中美合作大加赞赏。关于中国的教育成就,美国总统认为“比如中国和印度,已经意识到,只有通过变革才能在世界上立于不败之地,因此,他们开始尽早着手对孩子进行教育,并延长教育时间,更注重数学和科学”。这番表述让教育工作者怦然心动。
在教育发展史上,中国的教育的确曾经引领过世界潮流。但是,如果把当今中国的教育当做学习的榜样,那么,似乎是在刻意营造教育的乌托邦。
中国当前的教育是一种“延长教育时间”的教育模式。这种教育模式所产生的负面效果,早已被中国的学术界所诟病。中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典型的填鸭式教育。教育的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想象力,而是为了扼杀想象力。中小学考试题目及其标准答案,无不在向世人展示这样一个道理——凡是不具有想象力但学习刻苦的学生,一定是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凡是具有想象力并喜欢奇思妙想的学生,一定是学习成绩很差的学生。
或许是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过于轻松,以至于美国总统把中国这种死记硬背的教育模式,看作是美国教育的楷模。这真是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误会。遍布中国各地大大小小的培训班、补习班、培优班、奥林匹克班,不断地“延长教育时间”。可是这样做,是以牺牲学生的课外活动和想象力为代价的。在这样的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肯定是缺乏想象力的学生。
假如因为美国总统的羡慕,而放松了中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那么,不仅会彻底摧毁中国的中小学教育,而且有可能会摧残中小学生身体。所以,对于美国总统的赞美,中国教育当局应当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因此固步自封,更不能变本加厉、继续加重中小学生负担。
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是一种非常奇怪的管理体制。教育主管部门不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平原则分配教育经费,也不是按照分类管理的原则鼓励高等院校发展特色学科,而是采用一刀切的方式,鼓励全国高等院校争先恐后地申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凡是申报成为国家一级学科的,就可以得到教育主管部门的资助;没有获得国家一级重点学科资格的,自然得不到相应资助。这样的管理模式使得各个高等院校放弃长期性的科研项目,转而追求“短平快”,以此来满足申报国家一级重点学科的需要。少数高等院校为了完成教育主管部门设定的指标,还千方百计地“合纵连横”,把国外一些同行或者国内兄弟院校的教师拉拢过来,拼凑所谓的科研团队,争取所谓的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这种揠苗助长的做法,使得中国的高等院校失去了起码的创新能力。在教育主管部门设定的考核标准之下,几乎所有高等院校都放弃了高风险的基础学科研究项目,转而寻找实用、能够立竿见影的研究项目。
和中国的高等院校相比,印度的高等院校教学设施落后,但是,基础科学实验工作从来都没有停止过。印度普通高等院校可以积累长达数十年的天文观测数据,可以在一些基础性科学问题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正是这种水滴石穿、集腋成裘的科学研究工作,使得印度高等院校的创新能力远远高于中国。假如因为美国总统的溢美之词而沾沾自喜、忽视高等教育体制的改革,那么,中国的高等教育将会继续沉沦。
美国总统的国情咨文虽然多次提到中国,并且愿意放下身段学习中国,但这对中国来说并不是一个好事情。中国人应该了解自身存在的问题,见贤思齐,奋起直追,决不能因为美国总统的赞赏而固步自封。或许,美国总统对中国教育的评价是另有所图,但不管怎样,要想搞好中国的教育,还要依靠我们自己。如果碍于面子,强颜欢笑,或者满足虚荣、不思进取,那么,中国的教育仍然会落后于世界。
部分学者不以为然,认为中国在太阳能技术、高速铁路等方面傲视群雄,说明中国的教育科研机制非常成功。这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中国特殊的资源配置机制,使得我们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力量办大事”,但是,这绝不意味着中国的教育科研水平从整体上处于世界先进水平,更不能说明中国的教育体制具有先进性。中国人应该有忧患意识,应该看到中国教育领域存在的不足,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着手,积极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的经验,彻底改造中国的教育。
(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
《科学时报》 (2011-2-18 A1 要闻)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 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

  中新网2月18日电 据外电报道,上个月在民众抗议声浪中下台的突尼斯前总统本·阿里身患中风并昏迷,目前在沙特一家医院接受救治,病情危重。

  法新社援引本·阿里家人和朋友的话称,这位突尼斯前总统在中风后已陷入昏迷。

  上个月,现年74岁的本·阿里在民众抗议中结束了对突尼斯23年的统治,随后同家人一起前往沙特阿拉伯吉达市。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图为2009年11月8日,穆巴拉克在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宁摄   2月11日,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宣布辞职。图为2009年11月8日,穆巴拉克在沙姆沙伊赫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的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宁摄

2月1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市总统府外,人们庆祝穆巴拉克辞职。埃及副总统苏莱曼11日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2月11日,在埃及首都开罗市总统府外,人们庆祝穆巴拉克辞职。埃及副总统苏莱曼11日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已经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 新华社记者才扬摄

  美联社2月12日报道:穆巴拉克的最后时刻,绝望地尝试留住职位。

  了解埃及政局内幕的人士今天向美联社初步描述了埃及近30年“不可取代的”领导人最终下台前数十小时内所发生的一切。

  他们说,一开始是军方说服穆巴拉克任命情报部门首脑苏莱曼担任副总统,并让他负责就打破僵局与反对派团体展开谈判的。苏莱曼未能获得成功———到了8日,走投无路的他只得扬言说,如果还不能取得进展,政变将会取代谈判。抗议活动的领袖们誓言在穆巴拉克下台之前决不谈判。

  到了10日,差不多每个人都预料穆巴拉克会辞去总统职务,包括军方也这么以为。穆巴拉克领导的民族民主党的主要成员胡萨姆·巴德拉维当日会晤了穆巴拉克,并在当天晚些时候对记者说,他预料穆巴拉克总统将会“顺应人民的要求”———意为他将辞职下台。据两位党内人士说,在穆巴拉克未宣布辞职之后,几天前被任命为该党总书记的巴德拉维辞去了自己的职务。

  与此同时,军方最高执行机构“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在主席兼军队总司令穆巴拉克缺席的情况下开了会,并且发表声明承认抗议民众的“合法”权利。人们把这份声明称为“第一号公报”,在阿拉伯世界中这样的说法意味着政变即将发生。

  知情人士说,穆巴拉克在10日晚间的讲话原本是要宣布自己辞职的,但是在身边亲随、尤其是家人的怂恿之下,他为了保住总统职位作了孤注一掷。一位知情人士说,在穆巴拉克录音前,自银行业改行从政的穆巴拉克之子贾迈勒数次改写了父亲的讲话稿。穆巴拉克在讲话中说,他将把大部分权力移交给苏莱曼,但他再次拒绝了要求他辞职的呼声。

  穆巴拉克曾经希望,把苏莱曼推向前台能够结束抗议,并让自己象征性地留任总统,这种安排将使他能够体面地全身而退。知情人士对于穆巴拉克当晚的讲话是否征得了军方同意说法不一。不过即便这次讲话没有让军方的耐心消耗殆尽,军方的耐心也随着抗议活动的日益强烈而渐渐消失了。

  11日那天,军方听任抗议民众集结在开罗郊区穆巴拉克总统府的外面———不过此时穆巴拉克和他的家人已经飞往了400多公里以外的红海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士兵们还允许抗议民众包围了开罗市中心的电视和电台大楼。两天之前,当抗议人群围困总理府和议会大楼时,军方就曾袖手旁观。总理艾哈迈德·沙菲克无法进入自己的办公室,不得不到开罗机场旁的民航部去办公。

  到了午后不久,在开罗、地中海港口城市亚历山大以及其他一连串大城市,有数百万人走上街头。聚集在总统府周围的人群迅速扩大。抗议人群和总统府大门之间相隔仅几米,中间只有4辆野战坦克。

    穆巴拉克长期密友、前情报首脑苏莱曼宣布穆巴拉克将辞去总统职务。在用49秒钟时间向国家电视台发表的只有两句话的声明中,埃及的历史永远地改变了。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宋华报道 英国《每日电讯报》2月13日报道,新书披露,智利政府营救33名被困矿工的电视实况转播存在作假现象,智利政府对视频进行了编辑以掩盖危险,给外界留下营救行动没有任何瑕疵的印象。

  报道称,智利当局通过编辑相关视频掩盖了营救通道不稳定、岩石坠落砸断了联系地面和地下609米庇难室之间电缆的事实。实况电视信号曾一度中断,当局在此期间循环播出了早些时候的视频片段,以便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进行紧急抢修。

  本周出版的名为《Los 33》的新书讲述了33名智利矿工被困在智利北部阿塔卡马沙漠圣何塞铜矿下609米的故事。新书的作者乔纳森•富兰克林曾获得报道此事件的特别许可。他说:“全球数十亿电视观众遭到欺骗。他们从未意识到,电视上播出的圆满营救行动的图像其实是重播画面,以掩盖真实的营救情况。智利政府认为,让世界看到真实的营救画面过于冒险。”

  新书还披露了智利总统皮涅拉曾想亲自下井迎接被困矿工的内情。当矿工们乘坐“凤凰”号营救舱逐一升井后,皮涅拉是首位在矿井上向他们表示欢迎的人士。新书称,皮涅拉本想第一个乘坐营救舱下井,以便与被困矿工在地下会合,因为他很想亲自为营救行动的安全性作出示范。福兰克林写道:“总统的安全助手们对此感到震惊。他们先前阻止总统乘坐自己的直升机和进行潜水的努力都失败了。他们知道总统是认真的。总统夫人赛西莉亚•莫雷尔也持同样的想法,她立刻认识到这个主意过于冒险,并对皮涅拉说‘想都不要想那件事’。尽管很想那样作,但皮涅拉还是听取了第一夫人的意见。”

  在营救行动进行时,负责监管营救行动的海军军官与一位下到矿井里帮助矿工的当地官员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在遭到暴力威胁后,那名当地官员被迫升井。福兰克林称:“由于明智的编辑,世界没有看到中心舞台上戏剧性的情况。”

  新书还披露了矿工被困头17天的情况。在严格的食物配给期间,矿工曾想到通过吃人来生存。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络建立之后,矿工们曾要求充气式性玩偶和安全套,地面上的医疗小组拒绝了这一要求。福兰克林还披露,矿工家属们曾用信件给被困在地下的矿工们带去少量的大麻。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本报驻俄罗斯记者 关健斌

  “领导很生气,问题很严重!”用这套嗑儿来形容俄罗斯铁路公司总裁亚库宁目前的心情可能比较恰当。

  “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是不及格的”

  2月10日,作为俄罗斯“铁路王国”的掌门人,亚库宁突然接到来自克里姆林宫的电话。电话那头是总统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毫不客气地对亚库宁说:“我刚从基辅火车站回来。说得好听点儿,火车站的安保工作简直无法让人满意。第一,那里一个金属探测设置都没有。尽管我们早已做过一系列决定,但这些决定一个也没落实。我问火车站站长和当地警察局长,得到的回答是:已经把申请所有安保必须器材的报告交到上面去了,但目前没有任何实际行动。第二,那里既没有保安人员,也没有巡逻警察。火车站的安保工作是不及格的。我现在命令你亲自抓好莫斯科所有火车安保措施的整顿工作,并在3天之内向我汇报具体落实情况。”

  “请允许我向您汇报……”亚库宁试图为自己辩护一下。

  梅德韦杰夫立即打断了他:“现在不需要!”

  “就一个问题……”亚库宁小声说。

  梅德韦杰夫的回答很硬:“做完所有事情,再向我汇报!”

  “连一名警察也没见到!”

  1月24日莫斯科多莫杰多沃机场发生恐怖爆炸袭击后,梅德韦杰夫就责令相关部门和官员加大安保力度,防止类似惨剧再度发生。

  为了检查落实情况,梅德韦杰夫2月10日在不与铁路方面事先打招呼的情况下,突然带着政府强力部门的头头脑脑视察了位于莫斯科市中心的基辅火车站。

  结果是,这位俄罗斯总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进入火车站后,总统径直走向火车管理人员办公室。他说:“我和国家所有服务部门的主管都来了, 因为国家的安全形势(堪忧), 我们去(车站里)转一转吧。”

  不悦之色立即浮现在总统的脸上:“我们一路走过来,看看周围,连一名警察也没见到!警察在哪儿? 安全监督是怎么执行的?”

  陪同视察的内务部部长努尔加利耶夫一脸尴尬,只有暗自摇头的份儿。

  总统脸色铁青地来到常驻车站的铁路警察办公室,向当天执勤的警察了解情况。

  在总统的严厉质问之下,当班警察结结巴巴地勉强应对,最后拿起对讲机,想把所有在车站附近执勤的警察召集到办公室。而这些执勤警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

  “最惨烈的经历都没有教会我们”

  从车站败兴地返回克里姆林宫、打电话训斥亚库宁之后,梅德韦杰夫亲自主持召开了政府强力部门领导人专门会议。

  梅德韦杰夫说:“我和你们刚刚去了莫斯科的一个火车站。很遗憾,在我看来,这个火车站的状况在我们国家很典型。和其他火车站相比,这个火车站好不到哪儿去,也差不到哪去。”

  总统十分气愤:“就连最惨烈的经历也什么都没有教会我们——哪怕是一点点!……你们应该做好本职工作,而不是喝茶和四处闲逛。如果公务员们还未能从上次惨痛的悲剧中吸取教训,政府将不得不做出一些决定,包括撤换一些官员!”

  定期反恐演练 抢装金属探测器

  第二天(11日),梅德韦杰夫签署总统令,要求在全俄公共交通系统进行定期反恐演练,以确保公共交通安全。

  据总统办公厅的消息称,梅德韦杰夫向内务部长、紧急情况部长、国防部长、运输部部长以及国家联邦安全局局长下令,要求于4月1日前制定在俄罗斯各主体交通工具、交通设施上以及其它人流量多的地方举行反恐演习的综合计划。

  遭到总统训斥之后,铁路公司准备修订现行法律法规的提案,以确保乘客安全,并使用现代化安保设施和器材。

  俄铁路公司火车站部门副主任弗拉基米尔·叶廖明11日向记者透露,该公司将在两三天时间里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的所有火车站安装约60个金属探测器。

  总统刚走,安保设施就“被休眠了”

  10日“突袭”基辅火车站后,梅德韦杰夫11日一大早又视察了莫斯科南郊的伏努科沃机场,并对视察结果表示满意。

  对于总统“突袭”把基辅火车站相关人员弄得措手不及的举动,俄媒体不无讽刺地说:“总统并没有准时到达基辅火车站,所以火车站根本没有做好接待总统的准备工作。”

  有媒体称,梅德韦杰夫1月27日视察莫斯科地铁站安保状况时,曾在地铁站内用紧急呼叫系统与安保人员进行了对话。但总统离开地铁站后,有位“好事儿的记者”来到总统刚刚使用的紧急呼叫系统前喊话,发现已无人应答,似乎总统前脚刚走,该地铁站的安保设施后脚就“被休眠了”……

  本报莫斯科2月13日电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新华网开罗2月13日电(记者冯康 朱俊清)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13日发表声明,宣布暂时中止现行宪法并解散议会,并将在6个月后举行总统和议会选举。

  声明说,解散议会后,军方将组织一个制宪委员会负责制定新宪法,新宪法随后将付诸全民公决。军方表示将制定选举时间表,在大约6个月后举行新一届总统和议会选举。

  埃及协商会议和人民议会(即议会上下两院)分别在2010年6月和11月举行了换届选举,穆巴拉克领导的执政党民族民主党在两次选举中均以压倒优势获得胜利,但是反对派强烈谴责选举存在舞弊行为。目前在人民议会中,民族民主党占有超过90%的席位。

  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12日发表声明,重申保证实现从军管政权到民选政府的和平过渡,现任内阁将留任至选举产生新的政府。声明说,埃及签署的所有地区和国际条约、协议将得到尊重。

  埃及副总统苏莱曼11日通过国家电视台宣布,穆巴拉克辞去总统职务,并将权力移交给军方。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2 页,共 16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