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1日,联合广场举行“五一”集会,来自1199和23-25工会的华裔成员也前来参加,表达自己的诉求。(李竑 摄)   1日,联合广场举行“五一”集会,来自1199和23-25工会的华裔成员也前来参加,表达自己的诉求。(李竑 摄)

抗议者扮成芝麻街的人物在“五一”集会现场。(管黎明 摄) 抗议者扮成芝麻街的人物在“五一”集会现场。(管黎明 摄)

  中新网5月3日电 据美国《侨报》报道,美国占领运动和工会组织当地时间5月1日发起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大罢工和示威游行,多个城市发生不同程度的骚乱。

  1日,来自纽约全市超过100个社区组织、移民团体、维权组织联合在曼哈顿联合广场举行“五一”集会及游行活动。数千名示威者表达各自的权利诉求,一些劳工组织的华裔成员也踊跃参加,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1日下午的联合广场,放眼望去,变成了一片旗帜的海洋,承载着各类社群团体的关切:维护劳工权益、反战、反对递解非法移民、声援佛州被枪杀非裔少年……相比往年,本次集会的最大特色,就是多了“占领华尔街”、“我们都是99%”一类的当红元素。更有示威者载歌载舞,吸引了游客与路人围观。市警总局在现场布置了大量警力维护秩序,空中可见直升机盘旋监控。

  来自护理行业的“1199工会”华裔成员陈亚伦表示,护理行业当下正面临困境,希望得到来自政府的更多扶持。

  另一名成员任诗雅认为,因为经济大形势欠佳,各级政府“很差钱”,导致护理行业得到的扶助被大大削减,现在业界正苦不堪言:工时数增加,薪资和福利却在缩水。她认为,护理行业是社会贡献大、报酬相对较低的特殊行业,理应得到政府的额外关爱,千万不能再减少投入。

  代表车衣行业的“23-25工会”也参与了当日活动。负责人张笑瑛说,政府应多为车衣工人创造工作机会。想当年,曼哈顿中城从34街到41街之间,制衣中心曾遍布第6、7、8、9大道区域,盛极一时。但“911”对制衣业冲击格外严重。某些制衣厂关门停业后,新迁入的租客却并非制衣业同行。她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启动立法程序,采取给予车衣业者优先优惠权、稳定租金等措施,以保障空置的建筑能出租给新的制衣厂,从而保留中城制衣中心。

  一群菲律宾裔示威者表示,他们希望政府能更好地保护包括非法移民在内的所有新移民。因为他们来到美国,是为了勤劳工作,服务这个新国家。

  当天联合广场的集会从上午10时持续到下午5时30分。集会结束后,他们从联合广场出发向曼哈顿下城进发,劳工组织在下城与“占领华尔街”团体再次会合。(李竑 李铭)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修道院广场”效果图(网页截图)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9日报道,法国巴黎将建欧洲最高建筑,这对“双子塔”设计高度是323米。目前,欧洲的最高建筑是英国伦敦的碎片大厦(Shard),高310米。

  这两栋计划中的建筑名为“修道院广场”(Hermitage Plaza),由英国福斯特伙伴建筑公司(Foster and Partners)设计,将建在巴黎中心商务区拉德芳斯(La Defense),巴黎市政府已经批准其建筑许可。建筑完工后,里面将开设办公室、豪华公寓、购物商场以及酒店。“修道院广场”有93层,有望在4年内完工。

  伦敦碎片大厦从2009年2月开建,目前已经耗资4.5亿英镑(约合45亿元人民币)。这栋87层的大厦将于2012年5月竣工,其总高度为310米,可以360度视野观看伦敦方圆64公里范围内的景象。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建筑是迪拜的哈利法塔(Burj Khalifa tower),高度为828米。

  相关阅读

  艺术家笔下的末日景象 建筑腐烂植物狂生长(图)

  组图-超现实狂野建筑设计 像书一样打开的楼房

  英研制建筑物"隐形斗篷" 地震中可消失免受灾难

发表在栏目: 科学

西班牙建巨型太阳伞广场 被质疑资源浪费
西班牙建巨型太阳伞广场

  西班牙科尔多瓦市,开放了一个占地128000平方英尺的公共休闲场所,该场所全部由五颜六色的巨大“阳伞”组成,白天可以遮阳,晚上则散发出迷人的光,同时,伞还设有排水系统,有遮雨功能。但是这个富有创意的广场却被质疑资源浪费。

  这个广场是西班牙的科尔多瓦市政府委托建筑师ParedesPino设计的,目的在于创造一个公共休闲的空间,让附近居民可以汇聚于此,既可以放松娱乐,又能交流感情。开放短短几个月,已经聚集大量人气,不仅当地居民乐意前往,外地游客也把它当做一个景点来参观。

  但也有人对这个广场设计的环境影响提出质疑,白天的太阳能没有充分利用,晚上的灯光又浪费了太多能量。(海圻)

发表在栏目: 自然


效果图


奠基现场

  近日,奥体苏宁广场在南京河西新城奠基。整个建筑主体结构“身高”400米,项目建成后,将再度刷新江苏高楼“身高”记录,成为江苏“第一高”。

  奥体苏宁广场由苏宁置业集团投建,占地面积3.29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46万平方米,将建成集商务办公、酒店式公寓、高档会所、各类旗舰店、餐饮、娱乐等一体化综合商业体。

  记者在效果图中看到,奥体苏宁广场塔楼有88层,肩宽头扁,造型像“陆地之舰”。裙楼壳体由金属、玻璃相互交织,形成网状骨架,像一片“发光龙甲”,裙楼中庭呈椭圆形,中间有巨大树形结构贯穿顶底。

  南京市委、市政府官员,金融界、商业界人士,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代表,苏宁员工等600多人参加奠基仪式。(朱晓颖)

发表在栏目: 科学
震后盈江帐篷成为街头一景,很多“篷友”已经在帐篷里生活了几个月。 震后盈江帐篷成为街头一景,很多“篷友”已经在帐篷里生活了几个月。

  最近几个月,云南盈江已经发生了上千次大大小小的地震,而直到3月10日才发生了5.8级的破坏性地震。在几个月前,盈江县政府前的广场上就已经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帐篷。住在这里的人开玩笑称呼彼此为“篷友”,大家已经非常熟悉了。没水,没电,狭小闷热,虽然住的条件不好,但这里的人们却非常乐观。

  一个帐篷住了七八个人

  “我们在中心广场搭帐篷住了半个多月了。从今年1月份那次4.8级的地震过后,我们就断断续续来这里住。”昨晚9时30分,记者在中心广场一个用塑料布搭起来的简易帐篷里见到27岁的小伙子唐博,他正满脸尘土地与两个朋友在蜡烛下打“斗地主”。唐博8年前从湖南永州老家来盈江做手机生意,他说此前觉得盈江很有家的感觉,现在却越来越想回湖南老家去,“地震震得人心惶惶。”

  跟唐博一起打牌的盈江本地人陈师傅家住天缘超市旁边,他告诉记者,上千次的地震不仅震得人心不安,也让他们的生活很不方便,“白天做事,吃完晚饭就来这住。下雨天就漏雨,帐篷里没电没水,蚊子又多。不过习以为常了。”

  记者发现,唐博的帐篷里一共住了男男女女七八个人。他告诉记者,都是好朋友,也无所谓了。自己搭帐篷花了两百多块钱,“钱倒是不多,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据他介绍,广场全盛时期有上千个这样的简易帐篷。

  服装架搭起的防震棚

  “我们元旦就住过来了,几个月了。”在盈江县政府前的中心广场上,37岁的艾健云坐在帐篷的边上,借着远处的一点灯光和旁边的“篷友”聊天。他来自湖南,来盈江做服装生意几个年头了。

  艾健云之前一直租住在永胜街的一栋居民楼里。今年元旦的地震过后,出租屋的房子出现了裂缝,艾健云担心孩子们的安全,就到广场来搭帐篷。搭帐篷的材料不用买,直接从服装店拿来衣服架子,七八平方米的帐篷很快就搭好了,“前后不超过半小时”。

  艾健云告诉记者,本来打算住过来几天就回去的,可盈江最近地震不断,自己曾经回出租屋住了几天,但还是搬回了帐篷。现在两个孩子已经送回老家了,自己担心几十万元的货物所以才留了下来。“我马上也要走了,去芒市,这里的帐篷又小又闷,不方便 。”

  记者获邀住帐篷

  这是一个由塑料布和木板搭建起来的帐篷。别看外面破破烂烂,里面却别有一番风味。干净整洁的床铺,床头边摆着书桌。最引人注意的是书桌上的一束鲜花,让人丝毫感觉不到这是一个避震的临时住所。

  这个帐篷的主人姓唐,是地道的盈江人,在当地的宾馆做服务员。几个月前,唐女士感觉到老是地震,于是在工作的宾馆对面搭起了一个简易的帐篷,晚上就一个人睡在帐篷里。和别人临时凑合一下不同,唐女士还在帐篷里放了拖鞋、水壶、书桌等日用品,收拾得干干净净。

  前天地震的时候,唐女士被突如其来的震动搞得摇摇晃晃站不稳。地震之后,唐女士一方面感到庆幸,另一方面在同事的帮助下,在自己的帐篷边又搭建了一个小帐篷。“我自己住一个就行了,多搭一间给别人住。”昨天晚上,就有一个宾馆的客人来到她新搭起的小帐篷过夜,唐女士还热情地给客人和“篷友”烧水喝。“你们也可以来住啊,欢迎!”唐女士热情地说。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红古区罢运的出租车(杨祥智 摄) 红古区罢运的出租车(杨祥智 摄)

红古区运政稽查大队查获的黑车,黑车司机在阻挡运政把黑车拖走(杨祥智 摄) 红古区运政稽查大队查获的黑车,黑车司机在阻挡运政把黑车拖走(杨祥智 摄)

红古区罢运的出租车整齐有序地停靠在区政府门前小广场(杨祥智摄) 红古区罢运的出租车整齐有序地停靠在区政府门前小广场(杨祥智摄)

  人民网兰州3月11日电 (记者 赵野)10日上午,因黑车“抢客”,出租车司机生存压力加大,兰州市红古区百余辆出租车罢运。据记者了解,2009年11月,红古区出租车曾因黑车“抢客”有过一次自发性罢运。

  记者10日下午赶到红古区时看到,百余辆出租车整齐有序地停靠在红古区政府门前的小广场上。在出租车司机给记者提供的一份《全体出租车提议书》上,记者看到其中第一条即是“随着海石湾(红古区政府所在地)的黑车日益增多,影响我们正常营运市场,抓车力度不够。”

  出租车司机张安告诉记者,因为红古区黑车较多,加之最近油价上涨,出租车司机挣不到钱,运管部门对黑车打击力度又不够,我们多次找运管部门协商无果后,集体罢运表示抗议。据张安介绍,罢运的出租车司机已选出代表与红古区道路运输管理所协商,目前正在协商中。

  “我们的起步价是3元含两公里,然后每公里是1.4元,海石湾就那么大,出租车才200多辆,黑车却有400多辆,我们能挣到钱么?”出租车司机王平愤愤不平地对记者说。

  记者随后在路边打车准备去红古区道路运输管理所,一辆无出租车标志的红色夏利在记者跟前停下。按正常距离,从红古区政府到红古区道路运输管理所只需3元,夏利车主收了记者5元。

  在运输管理所记者未见到相关负责人, 16:50分,记者在红古区政府见到向区领导汇报罢运事件的红古区道路运输管理所所长满维中。就出租车罢运事件,满维中说:“出租车司机反映的黑车过多,我们已加大力度整治,还专门成立了稽查组,但因为黑车多活动在早晨8点之前和下午18时之后,和我们的工作时间错过了。”

  当记者提及出租车司机反映的黑车数量时,“没有那么多车,我们的20个稽查队员每天8:30-17:30之间都会在海石湾巡查,一旦发现黑车载客,罚款3000—5000元。”满维中一口否决道:“出租车司机主要是因为起步价过低才罢运的,但这个不是我们能决定的,我们也找兰州市物价局协调过,因为相关政策原因未能提价,所以出租车司机多有不满情绪。”

  17:30分,罢运出租车司机陆续从区政府门前小广场散去。满维中看着散去的出租车说,出租车司机提出的要求我们将尽量协调解决,区领导也要求我们就此事拿出解决方案,最快下周将出台相关措施解决此事。

(编辑:SN020)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据美国媒体报道,当地时间2月25日,伊拉克约600名示威者当天聚集在巴格达市中心的解放广场,抗议高失业率,并高呼让总理马利基辞职的口号。

  伊拉克军队当天在城市周边严阵以待,禁止车辆随意开动,并禁止民众通过主要道路进入广场。

  媒体称,当天的礼拜活动结束后,可能会有更多民众加入到示威队伍之中。而此前一天,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发表讲话警告民众尽量避免外出,什叶派领导人也纷纷劝阻人们避免参加示威活动。

  (来源:中国日报网 陈璐)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国家博物馆内景

本报讯 (记者马力 通讯员黎方益)历经近4年的建设,天安门广场东侧的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已通过四方验收,今日全面竣工,具备开馆迎客条件。这是记者从施工方城建集团获知的消息。

大厅无一根立柱阻挡视线

新馆竣工后,与老馆保留的3.5万平方米相加,国家博物馆的总建筑面积达到近20万平方米,成为世界上建筑面积最大的博物馆。

进入国博东大门,正前方《愚公移山》的雕塑墙将参观者引入开阔的中央大厅,整个空间没有一根立柱阻挡视线。据北京城建集团建筑工程总承包部、国博改扩建工程项目部经理李克锐介绍,这是整个国博改扩建工程的一大亮点。为了使馆内空间开阔,采取了没有立柱的设计,1万平方米的大厅采用了一整块重达1000吨的钢面屋顶,从地面整体提升至空中25米高的距离。

中央展厅的墙体也采用了“劲性钢板墙”的设计施工,也就是通过在混凝土墙体内安装钢板的方法,使得墙壁能够承受屋面的重量,同时也达到了抗震指标的要求。

施工过程“静悄悄”

李克锐透露,由于天安门广场地区白天建筑车辆不得随意进入,因此施工期间每日凌晨四五点工人都统一乘车来,夜间统一返回,高峰期每日运送达3000多人。渣土运输只能集中在夜间12时至次日凌晨6时,因此施工一直是“静悄悄”的。国博改扩建的绝大部分参建人员,都是参与建设国家大剧院的原班人马。

发表在栏目: 文化

  美国纽约市长迈克尔·布隆伯格22日签署一项严厉的禁烟法案,将公园、海滩、广场等地点列为禁烟场所。布隆伯格在法案签署当天发表声明说,此举旨在让纽约市民在公共休闲场所免受二手烟的侵害,并享受到没有烟头污染的清洁环境。

  根据已由纽约市政厅2月2日通过的法案,全市1700多处公园、约23公里长的海滩以及行人广场等地禁止吸烟。这意味着,法案生效后,市民和游客将无法在纽约著名地标中央公园和时报广场等“吞云吐雾”。

  该法案在签署90天后正式生效,违反者将被处以至少50美元的罚金。一些反对法案的议员认为,如此严厉的禁烟法案涉嫌妨碍个人自由。

  纽约市是全美控烟力度最大的城市之一,2002年就通过了包括所有餐馆和酒吧、剧院、商场、办公大楼等公共场所内禁止吸烟的法案。纽约市政府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9年来,纽约市烟民人数减少了35万。目前纽约仍有成人烟民95万人。(荣娇娇)

发表在栏目: 科学

  ■ “巴林军警与反政府示威者冲突”追踪

  我再次强调,我们的职责是维持安全和稳定,保证不出现冲突,确保局势不恶化。

  局势越快平静,我们就能越快实现目标。加入我们,稳定局势,然后设立哀悼日,悼念我们失去的孩子们。

  ——萨勒曼王储

  巴林王储萨勒曼·本·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19日呼吁各方团结一致促进局势稳定,并对先前集会中的受伤者及死者家属表示慰问。

  “悼念失去的孩子们”

  萨勒曼王储是巴林武装部队副总司令,18日获国王哈马德·本·伊萨·阿勒哈利法授权,负责开启全国对话,召集各派解决眼下巴林面临的危机。

  他19日经由国家媒体发布声明说:“我再次强调,我们的职责是维持安全和稳定,保证不出现冲突,确保局势不恶化。”

  萨勒曼王储希望民众保持冷静,呼吁各派别政治力量展开合作。

  “局势越快平静,我们就能越快实现目标。”他说,“加入我们,稳定局势,然后设立哀悼日,悼念我们失去的孩子们。”

  警察清场致使4人死亡

  本月17日,巴林警察在首都麦纳麦珍珠广场采取强制清场措施,驱散连日来在广场集会的数千名示威者,致使4人死亡。

  巴林政府官员说,警方行动是为了挽救巴林,使之不会陷入“宗教派系斗争的深渊”。

  19日晚些时候,巴林政府说,各方对话已经开始。“王储与各政治派别的对话进程已经在巴林开始。”路透社援引政府信息事务部门官员的话报道。

  军队撤出民众聚集地

  当天早些时候,萨勒曼王储下令军队和警察从麦纳麦民众聚集地撤出,避免与示威人群发生冲突,为下一阶段对话创造环境。

  巴林军队和装甲车率先撤离珍珠广场,由警察“继续监督法律和秩序”。

  按路透社说法,军队撤离后,少量示威者试图重新进入珍珠广场,但警方发射催泪弹迫使对方离开。

  随后,警察也分批撤离。一些示威者重新回到珍珠广场。

  政府先前实施两次清场行动,与示威者发生冲突。清场行动受到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的支持。

  蒋骢骁(新华社专稿)

  ■ 反应

  一反对派欢迎对话

  面对萨勒曼王储的表态,反对派“维法克”表示欢迎,称萨勒曼王储“做了正确的事”。维法克是指巴林全国伊斯兰协会,主要代表什叶派利益。本月14日以来,不少示威者占据珍珠广场举行集会抗议,其中大多为什叶派。他们要求政府下台,呼吁各宗派获得“更加公正公平的权利”。(蒋骢骁)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 页,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