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肥胖人口众多
一项研究显示,以2005年的数据估算,人类超重1500万吨,而人类中的全部成年人的总重量为2.87亿吨。超重部分相当于约170艘航空母舰的重量。如果用人类体重来计算,就好比地球上一下子多出2.42亿个拥有平均体重的人。
一个欧洲研究小组声称,这项研究不仅仅是为了让人类对腰围感到不舒服,还通过研究人类的总体重让大家对人口增长所造成的影响有重新认识。他们在《英国医学委员会公共健康》杂志上撰文说:“联合国对世界人口的预测显示,地球到2050年将多出23亿人。因为平均体重的增加,增加的人口将进一步破坏生态系统。”
美国在“十个体重最重的国家”名单上位居榜首,而“十个体重最轻的国家”名单全由非洲和亚洲国家组成。
研究人员分析了2005年的全球数据,用体重指数和身高估算了成人的平均体重。总的来说,他们计算出个人的全球平均体重是62公斤。
相关阅读
许多人吸烟后都发现自己的记忆力有所下降,而英国一项研究显示,如果戒烟,记忆力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英国诺森布里亚大学20日发布公告说,该校研究人员对一些志愿者进行了记忆测试,这些志愿者包括吸烟者、戒烟者和从不吸烟者。他们被要求在校园中的一些指定地点完成预先交代的一系列任务。
结果显示,吸烟者群体的记忆力表现最差,平均只能记起59%的任务;而从不吸烟的群体表现最好,平均能记起81%的任务。那些已经戒烟者也有较好的表现,平均能记起74%的任务。
参与研究的汤姆-赫弗南指出,本次研究显示了戒烟能够帮助改善认知能力。吸烟者如果戒烟,记忆力有望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
这项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美国《药物和酒精依赖》杂志上。
英国测得当地网速,紫色为网速最快地区
科学网(kexue.com)讯 你还认为你家的网速快吗?相信我们许多人都苦恼于自己家的网速,当我们还在纠结于包月是用1.5兆还是4兆好的时候,1.5Gb/s(千兆比特每秒)的网速出现了。
维珍传媒日前建造出世界上最快的宽带,其速度是英国目前平均网速的240多倍。这个互联网巨头旨在运用维 珍传媒自己的技术为他们的客户提供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这意味著一部电影可以在数秒之内下载完毕,而新建宽带的速度在理论上完全可能达到无上限。是英国平均网速250倍
英国目前宽带的速度约为6Mb / s(兆比特每秒)左右,而维珍宽带已经达到了1.5Gb/s(千兆比特每秒),是平均速度的将近250倍。一个拥有10台计电脑的家庭在数秒内同时下载10部高画质3D电影的愿望将成为可能。
这种超速的变革不仅仅能让宽带用户下载电影音乐的速度更快,业内人士声称,这会彻底颠覆原来的NHS(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服务。NHS的医疗主任基 奥说快速发展的宽带连接可以让医生远距离观察到患者的状况,这能大大提高专家的诊断效率,尤其还能减少患者实地看病的交通费和精密仪器的运输费。
最快与最慢相差甚远
目前爱丁堡的平均网速达到了10.1Mb/s,紧接著布里斯托尔以9.9Mb/s位居其后。但目前的宽带速度测试在英国不同地区差距很大,北爱地区的费 曼那和库克斯敦的网速仅有4.3Mb/s和4.4Mb/s。因此居住在贝尔法斯特琉顿和纽顿阿比的居民可以享受到最快速的宽带服务。
韩国网速亚洲最快:14.4 Mb/s
据路透社25日报道,全球最大的智能互联网内容发佈公司Akamai即将发佈2011年全球互联网使用情况报告。根据报告的第一季度调查,随著互联网内容订阅者和联网移动设备的增加,去年互联网的规模仍然呈现扩张状态,这表现在全球宽带用户的稳定增长与宽带速度的不断提高两方面。
韩国凭借14.4 Mb/s(兆比特每秒)的平均网速荣膺亚洲平均网速最快的国家,近60%的韩国宽带连接速度超过5 Mb/s。香港以9.2 Mb/s的平均网速位居第二;日本则拥有8.1 Mb/s的平均网速,位列第三。
据爱立信公司的调查显示,手机的互联网流量在2011年第一季度增长了130%,是语音流量规模的两倍。
全球网速最快城市 亚洲占了2/3
●根据Akamai公司预测,全球网速最快的城市为日本的东海县、下妻县、神奈川县,平均・网速分别为13.2 Mb/s、12.9 Mb/s,以及12.2 Mb/s;
●挪威城市莱斯(Lyse)则是欧洲网速最快的城市;
●加利福尼亚州的河沿地区荣获北美网速最快,速度达7.8 Mb/s;
●全球100个网速最快城市的三分之二都在亚洲,其中61个城市来自日本;
●美国的18个城市和加拿大的3个城市也进入网速最快城市榜单。
(科学网kexue.com 乔尔)
在九江星子县的水文局综合室,工程师老曹往窗外一指说:去年这个时候,看到的全是水,现在你看看,水草疯长,这湖都变成草原了。
九江星子县,背倚庐山,面临鄱阳湖。从2009年修建的湖滨大道下去,走进“鄱阳湖”,曾经的水域干涸,偶见几畦小泥塘,在阳光的强射下,也在慢慢萎缩消失。
湖床水草生长茂盛,一望无际,远远地一群牛儿缓缓从湖深处走来,悠闲地低头吃草。眼前的一切,恍若置身大草原中。
时不时还有摩托车在这片“大草原”上呼啸而过,听说可以直达湖对岸的都昌县。
县委宣传部的小周指着前方一孤零零的建筑称,那就是星子县的标志性建筑“落星墩”,传为坠星所化,星子县由此得名。在众多摄影爱好者的镜头中,“落星墩”形如星斗乍看像浮在水面,四周碧波连天、帆船点点,甚为美丽。而今天记者看到的“落星墩”孤零零地裸露在湖床上,再无 “今日湖中石,当年天上星””的风采。
星子县水文局综合室的负责人给我们调出了5月28日的鄱阳湖水文数据:目前水位10.79米,比去年同期低了将近7米;目前鄱阳湖的水域面积是705.9平方公里,而去年同期是3640平方公里,正常年份的水域面积是2570平方公里,相较正常年份,鄱阳湖的水域面积缩水三分之二多。
江西发生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
江西省防汛抗旱总指挥部这样概括今年江西的旱情:历史罕见的春夏连旱。
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4月30日,江西省平均降雨量277毫米,仅为多年均值(566毫米)的49%,排历史同期倒数第一位。入汛后的4月1日至4月30日,全省平均降雨量90毫米,仅为多年均值的42%,排历史同期倒数第一位。
而近期,江西省出现南涝北旱,赣州市较常年降雨偏多,而环鄱阳湖区、赣北地区降雨严重偏少。南昌、宜春、景德镇、上饶、九江均较常年偏少70%以上,其中南昌平均降雨量20毫米,仅为多年均值的12%。
受降雨异常偏少和主要江河来水量小的共同影响,鄱阳湖水位持续下降,出现历史同期最低水位。据统计,1~4月五河入湖径流量总量167亿立米,比常年少55%。4月24日以来,鄱阳湖星子站水位持续低于历史同期最低值。
据5月上旬统计,江西省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80.1亿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少16.2亿立方米,较多年同期少6.5亿立方米。
鄱阳湖流域的渔业和农业受灾严重
星子县的大塘村,位于鄱阳湖畔,全村200多条船,1000多人以打渔为生。
5月28日下午,记者来到大塘村的湖岸,数百条渔船挤在一起,静静地停靠在岸边,船舱用帆布蒙得严严实实。渔民寥寥,一对夫妻在清扫渔船,对记者的提问懒得理会。只有不远处的一条采砂船在不停地作业,把沙从船上运输至湖岸。
在湖边的淤泥中深一脚浅一脚地往前走,5根呈阶梯状直立的水位测量尺完全暴露在地面,还有密密麻麻吸附在大石头上已经死亡的小河蚌,都在提醒,这里曾经是河床。
一位渔民告诉记者,“天气太旱,河床都见底了,草洲也干涸了,鱼没法产卵。今年没渔可打”,渔民或者转行,或者在家歇着。他指着那条采砂船说:没办法,很多渔民现在靠卖沙为生,混口饭吃。
因为干旱,占鄱阳湖鱼产量50%左右的鲤鱼、鲫鱼的繁殖受到较大影响。鄱阳湖特产银鱼的产卵场同样遭遇干旱,银鱼进不了湖汊繁殖。江西省渔政部门表示,今年鄱阳湖渔民将面临渔业捕捞急剧减少,生活困难的境地。
水位的迅速降低也给鄱阳湖的生态带来严峻考验。江西省科学院鄱阳湖研究中心副主任戴年华研究员认为,鄱阳湖严重缺水,湖区水生植物生存空间大面积缩减,沉水植物将遭遇灭顶之灾,如白鹤越冬喜食的重要食料马莱眼子菜和苦草,没有水就不能萌芽生长。
与此同时,农作物也面临大幅度减产。
星子县的蛟塘镇,有水田7000多亩,旱地8000多亩。除了位于水塘边的100多亩水田没有受影响外,其他粮田全部受灾。副镇长易明告诉记者,原计划栽早稻5000亩,现在只栽了不到2000亩。他提高嗓门说:“有什么办法,鄱阳湖都变大草原了!”。
星子县,农作物受灾面积达到15万亩。
九江市,农作物受旱面积42.89万亩,因缺水无法栽插面积52万多亩,
据统计,截至5月24日,江西省农作物受旱面积193万亩,水田缺水面积114万亩,旱地缺墒面积60万亩。
5月21日至23日,江西省出现较强降雨,全省平均雨量38.5毫米,农业旱情得到一定缓解。5月20日以来,三峡水库增大下泄流量,至26日,共为中下游补水12亿立方米。鄱阳湖星子站的数据显示,从5月4日的历史同期最低水位8.6米已经上涨至目前的10.79米。
尽管如此,旱情依然严重。江西省仍有33万人,17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科学认识植物生长调节剂”、“规范使用无害健康”、“已纳入农药严格监管”……
无论专家如何解释和安抚,近日“裂瓜”事件中的“膨大剂”三个字,已让不少消费者今夏吃西瓜“望大生畏”。但令人不安的又何止一个什么“剂”?
“不管有没有害,为什么要用它?”这句颇有代表性的疑问,实际上是在指向一个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问题。
记者近日获悉,目前我国化肥的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化肥安全施用上限的2倍,但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
裂瓜”事件中的“膨大剂”,让不少消费者今夏吃西瓜“望大生畏”
我国农药年产约170万吨,平均18亿亩农田每亩需要近两斤;
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
这些化学合成物质不仅污染了耕地、水等农业之本,还严重威胁到食品安全。
不使用大量的外部资源就成功地保持了土壤肥力和健康。这是一百年前西方农学家发现的中国农业最令人称奇之处。然而时至今日,中国的农业正在工业化之路上被大化肥、大农药、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裹挟着一路狂奔。
如今我们已深陷食品安全困境不得自拔。专家提醒,是否应该反思一下我们目前的农业生产方式?
年约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
对“白色污染”问题,人们往往较关注城市中一次性塑料餐盒及购物袋等的使用与回收。但记者获悉,目前我国每年约有50万吨农膜残留于土壤中,残膜率达40%。农膜在农业生产中的大量使用而并不考虑其降解问题,令我国生态环境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加速了耕地的“死亡”。
“我实地考察过几十个国家,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国家像我国这样,大张旗鼓地推广、应用农膜,弄得全国山河一片‘白’。”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蒋高明如是说。
长期致力于退化生态系统与退化农田修复的蒋高明,日前对记者讲起他在一些农村看到的几乎被清一白色塑料膜覆盖的农田、山坡的景象时,用“白色恐怖”来形容。
据蒋高明介绍,大量残留在土壤里的农膜,在15-20厘米土层形成不易透水、透气的难耕作层。而最关键的是它没办法降解。有人研究了其寿命后得出结论:大概要7代人、140多年还降解不掉。
令人担忧的还有,在降解农膜的过程中,会有致癌物二恶英排放到空气中。比如有些勤快的农民将农膜从田里拣出来后就地焚烧,看似干净了,实际上低温燃烧排放的剧毒二恶英进入了农民身体和大气中,成为难以除掉的恶性污染物。
在蒋高明看来,农膜是现代农业最垃圾的发明。人们利用它得到一部分增产后产生依赖。在脱离了传统锄地做法,不用有机肥、秸秆等养地,覆盖一层农膜就实现了保温、保水、除草、杀虫等目的,表面看是再好不过的事,但实际上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在加速耕地“死亡”,无异于“杀鸡取卵”。
60年间化肥施用量增长100倍
记者被告知,自上世纪70年代末以来,短短几十年,我国耕地肥力出现了明显下降,全国土壤有机质平均不到1%。而与此同时,我国化肥用量及其增长速度也令人吃惊。
据蒋高明介绍,国际公认的化肥施用安全上限是225千克/公顷,但目前我国农用化肥单位面积平均施用量达到434.3千克/公顷,是安全上限的1.93倍。
从其提供的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变化图上看出,上世纪50年代我国一公顷(15亩)土地施用化肥8斤多,现在是868斤。以百倍速度增加。
“但这些化肥的利用率仅为40%左右。没用完,都变成了污染。”蒋高明说。
还有一个数字让蒋高明耿耿于怀:我国工厂化养殖动物每年产生27亿吨动物粪便,约为工业固体废料的3.5倍。但因养殖业与种植业分离等原因,这些本可成为很好肥料的动物粪便并未用到应该用的地方。结果一方面造成农田面源污染,一方面大量制造化肥。两者都因趋利,受害的是耕地与消费者。蒋高明说。
关于农药,蒋高明掌握的数据是:我国农药的平均施用量13.4千克/公顷,其中有60%至70%残留在土壤中;2008年我国农药总产量173万吨,平均每亩施加1.92斤农药。
蒋高明的农药年施用总量动态变化图显示,1990年农药施用总量约为70万吨,20年后的今天,这个数字已经变成了170多万吨。
其实,即使没有化肥农药等造成的直接污染,工矿企业废水污灌等对耕地的间接污染已经使之不堪重负。有关方面数据显示,我国因污水灌溉而遭受污染的耕地达3250万亩。目前全国有70%的江河水系受到污染,其中40%基本丧失了使用功能,流经城市的河流95%受到严重污染。
官方也承认目前我国土地尤其是耕地污染非常严重。据调查,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有1.5亿亩,几乎占到了中国耕地总面积的十分之一。为此有识之士呼吁,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不仅仅是守住其数量,还要守住其健康、洁净之“红线”。
工业化农业危及食品安全
在蒋高明看来,农业依赖大量化学物质投入堪称所谓现代农业的突出特点,危害甚多,不可持续。它不仅需要开采大量矿山、石油等,使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大量化学品被投入耕地,造成耕地污染后,不利于植物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但危害绝不仅于此,耕地污染还严重威胁到食品、粮食安全。”
蒋高明说,“绕一个圈子,耕地中的有毒物质最终要回到人体安营扎寨。”因为有毒物质被植物吸收积累后,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并继续在人体内聚集。最终引发各种疾病。前不久报道的“镉米”就是例子。
当“锄禾日当午”式的传统耕作方式被取代,农药、化肥、除草剂、添加剂、农膜等成为现代农业的“常规武器”时,蒋高明认为“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出现了严重问题”。“工业化农业已经大大动摇了我们的农业之本。”
当引起西瓜“爆炸”的膨大剂被公众知晓后,人们困惑的是“为什么要用它”,因为很显然,此举是违背植物生长规律的。
但类似的违背自然规律的现象在农业生产中比比皆是,正像蒋高明所列举:反季节果蔬生产,加剧了农产品中的药物残留;动物“速成班”将鸡、鸭、鹅等禽类的生命周期缩短至28-45天,猪缩短至2.5-4个月。“这些严重违背生物学规律的种植和养殖模式大量泛滥,令各种农药、激素和添加剂充斥城乡食品。”
有种说法,不如此我们就要挨饿,我们的粮食安全会出问题。蒋高明认为,保持目前粮食产量,就农药化肥而言,施用量减半足矣。
人们困惑:我们的食品之源——初级农产品,已经在生产中经受了如此化学化、工业化的“洗礼”,怎敢再在食品加工、运输或保存中不加节制地添加各种化学制剂甚至是非食用的有毒有害物质?我们究竟要往何处去?
捷克布拉格动物园最近发现了一条“生财之路”:售卖大象粪便。由于市民纷纷前来抢购大象粪便当花肥,目前动物园的大象粪已经供不应求。
报道称,捷克喜爱种植花草的民众纷纷前来布拉格动物园求购大象粪便当肥料。在意识到这是一条“生财之路”后,动物园园长米洛斯拉夫·柏贝克(MiroslavBobek)将这一生意作为动物园的副业经营起来。
该动物园目前只有在周末出售大象粪便,以1公斤罐装出售,每罐售价70捷克克朗(26.5元人民币),平均每周末能卖出200罐。由于供不应求,动物园的工作人员决定工作日也开始出售。
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16日发布的报告,美国人平均寿命期望值已达78岁零两个月,创历史新高。
这个预期是针对2009年美国新生儿而言的。当年美国有240万人死亡,比上年少36000人,死亡率降到千分之7.41的历史最低点。2009年的报告是基于几乎所有当年颁发的死亡证书做出的。
医学专家说,美国人死于心脏病和自杀等多个类别的人数下降,更好的医疗、防疫和反吸烟等公共健康措施,都对美国人寿命预期延长起到作用。
美国人的平均寿命从上世纪40年代以来基本上呈现稳步上升的态势。不过,2009年美国人男女平均寿命期望值差距有所扩大,男性平均预期寿命75.7岁,女性平均寿命80.6岁。
不同族裔之间寿命期望值差距也有所扩大。白人平均寿命78.6岁,比黑人长4.3岁。
报告发现,在15种美国人主要死因中,心脏病、癌症、中风、流感、肺炎、事故、自杀等10种的死亡人数都有下降。2009年,美国婴儿死亡率为千分之6.42,比上年下降3%,创历史新低。
自杀超过血液感染,10年来首次重返美国人10大死因之列。2009年是“猪流感”流行之年,但因为这种流感主要袭击幼儿和年轻人,对老年人威胁较小,所以当年死于流感的人比上年增加1千人,但死于肺炎的人却减少4千人。
□赵霖 王原 报道
本报济南2月27日讯 记者从山东大学教务处了解到,新学期伊始,157名学生因为学分不达标等原因,面临着“退学”或“劝其退学”处理。同时,有113名学生由于年平均学分进入“警戒线”,而面临“成绩警告”。
依据该校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及有关通知精神,该校2010年学籍处理标准有两个:成绩警示标准和退学标准。其中成绩警示标准为:对于在校年平均所修教学计划规定学分25-30学分之间的学生给予成绩警示。退学标准为达到以下条件的学生,予以退学:受过一次成绩警告,且在校年平均所修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25学分以下的;连续两周不参加学校规定的教学活动而又未请假的;超过学校规定注册期限两周未注册而又无正当事由的。其间,学籍处理学分统计,均按学生实际在校年限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