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资料图"象人"梅里克
综合外电报道,巴基斯坦一名22岁青年蒙塔兹患上罕见的变形杆菌属综合症,其头、手和脚都不断增大,犹如身体严重畸形的“象人”约瑟夫·梅里克。怪病令蒙塔兹难以外出活动,更别提结交异性,但他称,自己十分渴望爱情。

  蒙塔兹曾觉得自己受到神的诅咒,因而倍感无助和绝望,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让他重新拥抱生命。在所居住的小区,人们逐渐接纳他,称他为“大朋友”,更决意为他治病,助他寻找真爱。

  蒙塔兹说,“自出生以来,我的脸、手臂和脚的大小都异于常人。但我心智正常,生活也与他人无异。唯一不同的是,妈妈、爸爸和兄弟姐妹都没患上这病。以前,小区内的人看见我都会走开,但现在已当我是常人,会跟我谈话。我希望有一天可以痊愈,遇到爱我的人。”

  据悉,蒙塔兹小时候听说患上变形杆菌属综合症无药可救,因此没有求医。但家人一直抱着一丝希望,认为蒙塔兹也许患的是其他疾病,可以得救。他父亲称:“希望儿子未来可以经营黄包车生意。”

发表在栏目: 科学

4月26日,第19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十多个奖项尘埃落定,在本次颁奖礼上担任颁奖嘉宾的赵本山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如果条件允许,还是希望明年再次登上春晚舞台,与其携手走红毯的演员闫妮则称自己与赵本山很搭,希望以后有机会合作。(4月27日凤凰网)

很多年来,赵本山都是和春晚“绑定”在一起。人们一提起赵本山,就会想到春晚;一提到春晚,又会不由自主地想到赵本山。曾几何时,赵本山在春晚的舞台上演绎了一部部经典之作,为观众送去了欢乐。而春晚也似乎因此离不开赵本山,离开了赵本山就好像整个舞台都要塌下半边。

但是,现如今只要将赵本山和春晚联系到一起,引来的却不是人们的欢呼,反而是一片骂声。甚至很多人开始反感赵本山,认为其还是不要上春晚为好。即便赵本山不为名不为利,就为博大家一笑,一些人依然是不买账,依然不想看到赵本山上春晚。

这其中原由,有些耐人寻味。正如人们所言,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春晚和赵本山一度“相依为命”,可时间一长,性质也多少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情绪也由当初的欣赏和快乐,渐渐地转变成了不满。

看看赵本山的老搭档,宋丹丹早已宣布退出春晚,而高秀敏因病也已离开春晚的舞台。只有赵本山,带着自己的徒弟继续“扎根”于春晚的舞台。带徒弟上春晚,且自己不再是小品中的主角,赵本山无异于收起了自己的“锋芒”。

成了“配角”的赵本山,自然不会“出彩”,也自然而然地为人们所放弃。或许,人们宁愿看他的徒弟表演,也不想再看赵本山的表演了。况且,赵本山带自己徒弟上春晚,其目的主要为了推自己的徒弟,却并不是为了给大家带去欢乐的。

一旦给大家送欢乐成了次要,人们也就感受不到自己在你心目中的地位。当一个演员不把观众当回事,只是临时性地“应付”,他也就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不断拉开,直至遭到人们的集体放弃。

不仅如此,春晚成了赵本山推销自己徒弟的舞台后,大家也都是为上春晚而上春晚,其功利性也可见一斑。哪怕是赵本山本人,也不能否认这一点。在这种情况下,赵本山带徒弟上春晚,又如何不招来骂声呢?

并且,这些年由于赵本山经营有方,其个人财富也在不断“膨胀”。赵本山对于个人财富并不掖着藏着,更是大胆地买飞机买别墅,由此也引来不少是非争议。争议之下,赵本山没有像当初那样凸显自己农民本色,却越来越像一些话题明星和暴发户,沦为了人们饭后的闲话和谈资。

发表在栏目: 文化

作家孙钥洋

蒋方舟

22日,作家孙钥洋在微博上公开向80后女作家蒋方舟示爱,甚至许诺“只要蒋方舟肯嫁给我,参与转发的一人送现金2000元。”这条微博随即被疯狂转发,截至下午4点,转发量已超过10万次。当事人蒋方舟在接受天府早报记者采访时很无奈,“有种躺着中枪的感觉。”

送现金有企业赞助

孙钥洋在微博中这样写道:“直接送现金了!我向蒋方舟微博求爱,只要蒋方舟肯嫁给我,参与转发的一人送现金2000元。有企业赞助,现场派发,绝不食言。”这等“好事”引来不少网友围观,一些网友直言自己就是为钱而去,“哥们儿太佩服你了!希望你成功。不过,那2000元什么时候到账?”

截至昨日下午4点,这条微博转发超过了10万次,评论接近3万条。有网友算了一笔账,若是每人发2000元,10万次转发,那就是2亿元!网友Rainsusan说:“转了109534次了,要答应也不会选在现在,谁愿意自己老公背这么大笔债啊!”留言里,还有不少网友“起哄”,希望蒋方舟嫁给博主,“嫁了吧,让我也体验体验中奖的感觉。”

要用玫瑰包围清华大学

孙钥洋,微博的认证身份是作家。天府早报记者昨日通过网络上搜索发现,1975年出生的他是黑龙江省作协成员,曾出版过系列畅销书《狼性征服:蒙古帝国空前绝后四百年》。而据媒体报道,孙钥洋曾指《金陵十三钗》的剧本严重抄袭了他的剧本《风尘十三侠女》,而在方舟子和韩寒“大战”期间,他曾在微博里向韩寒宣战,提出要和韩寒比赛现场写文章。

至于为何要在微博上对蒋方舟示爱,孙钥洋在微博上解释说:“古今才华横溢又倾国倾城的才女,只有卓文君和蒋方舟两人,我做定当代的司马相如了。”而这,或许还只是“求爱”的第一步,他还在微博中说:“接下来我还会采用更加疯狂地行动,我要用玫瑰花包围清华大学,直到蒋方舟答应为止!”

相关回应>>>

蒋方舟:特别无聊的炒作

昨日,天府早报记者电话联系上了蒋方舟,“我早上已经看到了微博,我根本不认识这个人,不知道他是谁。”蒋方舟说,自己有种“躺着中枪的感觉”。

是否感觉被人借势炒作?蒋方舟表示,“是有这样的嫌疑,所以不打算做任何回应。”她说,“一唱一和,反而会让对方觉得有互动。”至于孙钥洋在微博上提及会“送花”到清华,蒋方舟认为应该不会,他只是说说罢了,“我不太希望再去扩大这件事,我觉得特别无聊。”蒋方舟表示,此事暂时没有影响到她的生活,她也没有把它当回事,“希望这件事就此罢休。”

发表在栏目: 文化

  新华网北京3月29日电 中国西藏网29日刊发《七问达赖喇嘛》作者的文章《关于“藏人行政中央”声明的声明》,全文如下:

  “藏人行政中央新闻发言人”26日发表英文声明,“明确否认”本作者对达赖喇嘛“鼓动自焚”和“宣扬把汉人赶出西藏”的“指控”,自称达赖喇嘛本人、噶厦、洛桑孙根对自焚一直持反对态度。对该“声明”,本作者声明如下:

  一、希望“藏人行政中央”尊重本作者原文。《七问达赖喇嘛》中,本作者指出达赖意在“将非藏族居民驱逐出西藏”,而你的声明将其篡改为“把汉人赶出西藏”,蓄意歪曲本作者原意,在“制造藏族与其他各民族的对立”和“制造藏族与汉族的对立”之间偷换概念。这是一种末道小技,本作者表示严重不屑,并认为这是你等制造“藏汉对立”的最新证据。

  二、本作者问的对象是达赖喇嘛,不是“藏人行政中央”,这样急不可耐地跳出来,算是哪路猴子?你一个“政治”的“行政中央”,有什么资格代表“宗教”的达赖喇嘛说话?达赖喇嘛“以教干政”为世人所不容,你等“以政干教”同样为世人所不齿。

  三、希望你等收回所谓声明,换上达赖本人对“七问”认真作答,否则文不对主,关尔甚事。

  四、包括美联社、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印度时报、印度斯坦时报等在内的多家媒体在报道时,均提及本作者认为达赖喇嘛鼓吹的“高度自治”系带有民族清洗性质的纳粹政策,本作者史实俱在、铁证如山,你等如有不服,可有胆量前来领受?

  五、你声明中,洛桑孙根“反复呼吁不要采取极端措施”、达赖喇嘛“向来反对采取激烈手段”、“藏人行政中央”“一再呼吁,但藏人仍不断自焚”之语比比皆是。本作者认为是一最新版本的谎话大全。如果我找到一条证据,你这个“发言人”就扇自己一个嘴巴,我非常乐意找一开阔地,邀请一切有兴趣的媒体共同赏此奇景。

  六、你声明所陈“七个理由”,本作者认为全然一堆陈秸烂谷、了无新意,充其量是你等“惯用的抹黑策略”的常用原料而已。

  七、本作者观察,你和你的主子,以及你主子的主子们,对贴标签、扣帽子极为擅长。此法学界谓之“文阀”,军界谓之“军阀”,民间谓之“恶棍”。希望达赖喇嘛在回复“七问”时,切勿给本作者扣上“官方”“政府”“中共”等等的帽子。

  相关报道:

  十四世达赖喇嘛言行被指蓄意鼓励藏人自焚

分享到: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早报记者 许荻晔 发自北京

“面对鲁迅我很惭愧。我们当下的话语方式被权力、欲望……各种东西污染,要还原鲁迅的原本,他的真实的心态、纯粹的精神的清洁性,对当下的学者很难,包括我自己也在内。鲁迅这样的人,前无古人,到现在也没有来者。好在我们有他,民族才有闪光点。”昨天,在首都图书馆纪念鲁迅诞辰130周年的“再读鲁迅”讲座上,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院长、原北京鲁迅博物馆馆长孙郁说。

讲座以孙郁与学者止庵的对谈为主要形式,对当下如何理解、阅读鲁迅,鲁迅的意义等话题都各抒己见,也对观众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了详尽解答。

教科书大撤退:

鲁迅不希望别人学习他

在新版语文教科书中,鲁迅作品被大量删减,成为文学界、教育界的重要话题,赞成与反对者各执一词。

孙郁:其实从上世纪20年代起,当时的教科书就选入鲁迅的作品,但是鲁迅自己是不赞成的,他认为自己的文章有毒,不希望青年人沾染毒素。另一方面,鲁迅的文章常常表现出他的悲悯情怀以及敏锐的洞悉力,同时也有和常人思维不一样的逻辑结构、价值取向,这是常规教育很难接受的部分。加上讲授鲁迅作品的人,常常是以鲁迅最反感的方式来教。

鲁迅其实反对本质化,反对十全十美,他的话语方式和现在的教育是完全拧过来的。鲁迅不希望别人学习他、成为他,他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成为自己而不是他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只有有个性的人才能够进入鲁迅的世界。之前这种自上而下的学习鲁迅,结果证明是失败的,而且招致一些青年对鲁迅的反感,也是“鲁迅大撤退”的一个原因。但真正的知识分子、有责任感的教育家,还是希望把鲁迅放在教科书里的。

止庵:接着教学方法说,鲁迅的文章也好,周作人的也好,好的文学不是按照规矩来写的,但是教书是按规矩教的。比如《藤野先生》起首,“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其实是从半截说起,如果要分段的话,应该是第二段,第一段鲁迅省却了。这种写法不适合教学。另外,鲁迅应该是一生阅读的对象,在不同的年龄读他不同的文章,他的一部分作品是适合中学生读的,但有些作品适合在之后的人生阶段阅读,选在先了,学生的胃口倒了,影响对鲁迅的印象。将来进大学又可能是学理科,没有机会完整地接触鲁迅,就把这种不好的印象保持下去了。

天才:

每个领域都有独到建树

鲁迅的身份多重,小说家、诗人、学者、教育家、社会批评家……每个领域都有独到眼光与建树。鲁迅的去世在止庵看来,是一个天才的中断。

止庵:鲁迅写小说,其实只是轻松的时候偶尔为之。他才华特别出众,投身到一个领域当中,就能在这个领域中取得最好成果,他的文学成就那么高,其实没有用多大的心思。他全力干的是两件事,第一是翻译,这个事情一生没断。第二是后期写杂文,这其实是为了乐趣。有点像现在微博跟帖。鲁迅订几份报纸,每天读报看到一些言论,就写文章寄到报社,第二天再看发表了没有,别人怎么回应,像今天的跟帖,要是在今天,他不用订报纸,在网上搜索就得了。

鲁迅其实有好多准备了一生的事情都没有做。他从1927年起停止文学创作,但在他去世那年又开始创作了,比如《死》、《这也是生活》、《我的第一个师傅》、《女吊》……都非常好,但是他突然去世了,包括他一直想做的文学史、碑刻……好多事没完成。

孙郁:鲁迅的藏书中,有关于非洲土著的、天体物理、星座的书……都是他业余时间休闲读的。所以说周作人读过什么书大家可以通过他的文字知道,鲁迅读过什么大家都不知道。鲁迅还收藏许多画作,比如格拉斯的石版画,背后还有格拉斯的签名,他的眼光太厉害了,看的都是世界上一流大家的作品。

好骂:论敌的噩梦

近代史上许多留名人物,因被鲁迅骂过,而先入为主地成为后人概念里的反面形象。当“鲁迅”渐被拉下神坛,鲁迅重新被质疑,睚眦必报便成了当代人理解鲁迅的重要维度。

止庵:从鲁迅的性格上说,他具有诗人气质,嫉恶如仇,做事容易做极端,如果跟他关系很好,就会很好,但如果关系不好,结果就会比较惨。

比如1929年鲁迅出版了比亚兹莱、蕗谷虹儿的画选,这两名画家并不是很有名,为什么要这么辛苦出版呢,因为叶灵凤剽窃了他们的作品,所以鲁迅做得特别绝,把他们的作品全出版了,证明你是剽窃。叶灵凤曾经有个小说人物,总是从《呐喊》撕几页去大便。小说出来时,鲁迅没有回复。后来《阿Q正传》改编为话剧,叶灵凤对此进行评论,鲁迅便称:“好像我那一《呐喊》还没有在上茅厕时候用尽,倘不是多年便秘,那一定是又买了一本。”他就是可以把东西做到极致,包括刺人一下。当时叶灵凤那么说,他生不生气不知道,但是显然是记得的。

孙郁:鲁迅从来不自己先骂人,都是别人骂他或者见别人受欺负。他骂人总能抓人破绽,像他跟梁实秋论战,梁实秋先抖聪明,问鲁迅你说我是资本家的走狗,我乃谁的走狗,好去领赏。鲁迅便接你是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从禅宗的角度,这其实是机锋,是智慧碰撞。当然对梁实秋来说是噩梦。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在俄罗斯新地群岛上,一头饥肠辘辘的北极熊冒险小心翼翼地顺着高达300英尺(91.44米)的陡峭崖壁爬下去,希望找到一些食物  在俄罗斯新地群岛上,一头饥肠辘辘的北极熊冒险小心翼翼地顺着高达300英尺(91.44米)的陡峭崖壁爬下去,希望找到一些食物
北极熊慢慢靠近海鸠的鸟巢,希望得到一些鸟蛋北极熊慢慢靠近海鸠的鸟巢,希望得到一些鸟蛋
北极熊每下降一些,鸟儿们就会随着向下移动一些,一只疑惑不解的海鸥站在高处望着这头体型硕大的熊  北极熊每下降一些,鸟儿们就会随着向下移动一些,一只疑惑不解的海鸥站在高处望着这头体型硕大的熊
这是这头北极熊在大着胆子爬下悬崖这是这头北极熊在大着胆子爬下悬崖

  北京时间9月1日消息,大量鸟儿在俄罗斯偏远的北极群岛——新地群岛的一面陡峭的悬崖上筑巢,这里地形险要,非常危险,估计它们想破脑袋也不会猜到,竟有一头体型硕大的北极熊会小心翼翼地顺着崖壁爬下来,闯入它们的地盘。

  这头笨拙的北极熊为了吃到美味的海鸟和鸟蛋,沿着高达300英尺(91.44米)的陡峭崖壁一步一步慢慢向下爬,而聚集在崖壁上的成百上千的海鸠(Brunnich's Guillemots)紧张地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不断发出粗厉的叫声。站在一艘租赁的破冰船上的游客看到以前没有事实依据的这种场景,都被惊得目瞪口呆。美国摄影师戴兰-库克有幸捕捉到这种令人难以置信的场景,40岁的他说:“北极熊所在的高度,以及崖壁是如此陡峭,这种场景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每个人都很担心它可能会跌落下来。当那头熊偶尔脚下一滑时,船上会有人吓得喘不过起来。人们慢慢平静下来,一个人指出,它正伸出右爪,准备拿一个鸟巢的卵。”

  乘客意识到他们在奥斯特罗瓦-奥兰斯基(Ostrova Oranskie) 岛一处悬崖上看到的是一头北极熊时,加利福尼亚州的库克现在居住在澳大利亚,他说:“这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地方,这里雾蒙蒙的、非常凉爽,晴朗的天空中有大量鸟儿在飞来飞去。我们拐了个弯,突然我们看到这头北极熊站在悬崖顶上。这座悬崖至少有5层楼那么高。最初我们还以为那是一只大鸟,或者是一片积雪,但是当我们靠近一些时,发现那竟是一头北极熊。船上的人们变得鸦雀无声,我们只是充满敬畏地坐在那里看着它。”北极熊几次脚下打滑,险些跌落下去后,尽管它并未吃得尽兴,为了安全起见,它还是重新返回了崖顶。

  以前这群人在海洋旅行两天没看到陆地后,曾在Bukhta Maka看到正在浮冰上捕猎的北极熊。不过他们认为,由于浮冰减少,这导致北极熊不得不到更加危险的地方寻找食物。库克说:“气候变化导致的冰雪消融,会引发一系列问题。传统而言,北极熊会静静地坐在冰洞旁,等待海豹把头伸出来呼吸新鲜空气,这时它会趁机捉住猎物。但是由于冰越来越少,北极熊只得寻找其他食物来源,这时它们发现了鸟蛋。”探险期间,这些游客还目睹了北极熊游数百英里才找到陆地。库克说:“它们过去会呆在浮冰上捕猎,但是现在北极熊一直游啊游,怎么也找不到一块可以栖身的浮冰,最终它们耗尽体力,溺水而亡。”

  这是第一次民用船获得允许,可以驶入这片水域,该地是军用区域的组成部分。多山的新地群岛云雾缭绕,它呈新月形,位于巴伦支海和喀拉海之间,全长1000公里。目前它仍是俄罗斯最机密和最与世隔绝的区域。北极光旅行社首次获得通行证,不过前提条件是必须由两名政府代表陪伴左右。库克的摄影作品最近荣获了大主教奖(Archbishops Award),他说:“能够目睹这种画面,我们感觉非常幸运。我们可能会在不同的一天到达那里,谁又清楚这种事情发生的概率呢。我永远也不会忘记那一天,在一座悬崖边看到一头正在寻找鸟蛋的北极熊。我无法想象得出更好或者更独一无二的遭遇。”(孝文)

发表在栏目: 自然


莎士比亚画像(科学网-kexue.com配图)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南非生物学家日前向英国相关单位提出申请,希望挖开大文豪莎士比亚的坟墓,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查证他的死因。

  南非约翰内斯堡金山大学(Witwatersrand University)的生物学家撒克里(Francis Thackeray)及研究团队向英国国教会提出正式申请,要求挖掘莎士比亚位于史特拉福当地教堂的坟墓,再利用最先进的3D科技,重现莎翁形象。

  撒克里说:“莎翁青史留名,却没人知道他真正的死因,我们现在希望了解他生前健康状况。”他说,现代科技已进步到不必移动骨头,就可获得所需数据。研究团队希望在2016年、莎翁400岁诞辰时得到一些研究结果。

  撒克里十年前利用现代法医的技术,检验出莎翁花园内埋藏的24支烟斗曾装有大麻,因而引发争议。许多莎翁迷质疑,如果莎士比亚真有吸毒习惯,不太可能写下这么多杰作。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荣誉主席韦尔斯(Stanley Wells)说:“我乐见他们挖开莎翁的坟墓,如此一来,便可终结许多不实际的猜测。”

发表在栏目: 科学

  照片上这位,是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工程师亚历克斯·布雷顿,他站在书写板前面,手里拿的可不是“黑板擦”,那是他发明的手持式打印机。他刚将打印机移过书写板,打印了一张图片。

  2000年,欧洲最大之一的橡皮图章公司找到布雷顿,希望提供一些产品创意。结果布雷顿并没有为图章公司设计一种新型印章,而是开发了重量仅250克的手持喷墨打印机PrintBrush。它配上类似电脑鼠标操控的光学和导航软件,能将上传的图片和文字打印在任何平面上,包括纸张、塑料、木材,甚至织物面料。

  传统的打印机需要让纸张整张地移过机器,只有这样,机器才能够准确地跟踪页面与打印头的相对位置。布雷顿认识到,如果顺着这个前提去思考,不解除这个限制,打印机永远不可能比它要打印的纸张“苗条”。他希望自己的打印机采用全新的方式来导航整个页面。

  PrintBrush的工作原理似乎更像电脑鼠标,而不是打印机。它配备着飞利浦开发的激光传感器,跟踪打印机的移动,感知其所在位置。当设备在纸张(或其他材质)表面移动时,传感器不断向表面发出红外激光,然后测量反射光束的散射。这种散射让光学传感器跟踪了打印机相对于页面的速度和方向。接着,内置的控制器将位置坐标与目标文本(或图像)的像素图进行匹配,启动算法来确定下一个要打印的像素。

  PrintBrush打印一页只需10秒。由于只需要少量的激光反射就足以完成前述的移动跟踪,因此它在几乎任何类型的表面都能工作。至于所打印的内容,可以通过蓝牙、USB和红外接口等手段上载。而内置相机的版本,则便于现场拍照并打印。

  尽管PrintBrush样机不到2年时间就完成,但围绕这项技术的研究花了不下10年,耗资1000万美元。布雷顿有一个团队,包括光学工程师和招募的其他专家,在每个新版本中都不断优化打印机的导航系统。最近一次就是以激光器取代了先前基于LED的传感器。他们还增加了彩色功能,这需要一个算法,能快速确定各色墨水的组合,这是产生1600万色效果所必需的。

  2012年初,带有内置相机的PrintBrush将上市销售,用于即时的照片打印,到时候可能是世界上最小的商业化的打印机。

  有了PrintBrush,我们就有了一款握在手里的打印机,怎么用,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创意”,我就想了几条:铁人三项/五项的比赛中,用来在选手的手臂上打印号码,当然这得用防水的墨水;作家签名售书,和粉丝先合影,再将这张照片连同签名打印在书的扉页上,再接待下一位。

发表在栏目: 科学

  10.正常光线下的“干净”沙子

正常光线下的“干净”沙子
正常光线下的“干净”沙子(图片提供:Chris Combs, National Geographic)

  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沙滩,在正常闪光灯的照射下,一片远离海岸的沙子看上去很干净。作为其研究的一部分,地质学家卡比希望搞清楚紫外光线的特定波长是否为探测泄漏原油的最佳手段。例如,低波长的紫外激光器可以扫描整个沙滩以寻找原油痕迹,虽然工人们需要特殊的护目镜。

  11.紫外光线下的“干净”沙子

紫外光线下的“干净”沙子
紫外光线下的“干净”沙子(图片提供:Chris Combs, National Geographic)

  大功率紫外线闪光灯照射显示,同一片沙子看上去受到了油渍的污染,发着橙光。而蓝色斑点则可能源于贝壳颗粒或矿物质。卡比和研究团队负责人王平 (音译)认为,照片上看到的原油是大风吹过来的。卡比说,起伏不定的沙粒像“台球”一样相互碰撞,暂时飞向空中。

  在紫外线闪光灯的帮助下,卡比可以看到在沙滩滚动的受原油污染的单个沙粒。他说:“我在这里是为了清理受到污染的沙滩,希望这件事得到尽可能高效地处理。英国石油公司可能会像有些人一样最终倾家荡产,我希望看到沙滩清理工作能在这家公司破产以前完成。”

  12.被风吹远的油质沙粒

被风吹远的油质沙粒
被风吹远的油质沙粒(图片提供:Chris Combs, National Geographic)

  在紫外线闪光灯照射下,距墨西哥湾沿岸几码远的地方,海湾岛国家海滨公园的沙丘看上去点缀着如星星一般受原油污染的发光沙粒。卡比在描述类似沙丘时说,“受原油污染的干燥沙粒被吹到沙滩后面的沙丘上。可以想象一下,有多少沙子在短期内被大风卷走,这的确让我们面临很大的挑战。”他认为,假如沙滩上的清理人员利用筛网将原油块从沙子中过滤出去,“干净的沙子会经过油腻腻的筛网,与原油粘在一起。为过滤几盎司的原油,你可能污染了另一片沙子,显然是得不偿失。”(秋凌)

发表在栏目: 自然

  中新网5月30日电 据“中央社”援引《日本经济新闻》30日发表的最新民调指出,日本地震、海啸等一系列灾难发生后悔,日本首相菅直人的支持率并没有起色,目前有高达7成日本民众希望菅直人下台。

  据报道,《日本经济新闻》于4月27日至29日对日本严重灾区以外的地区进行电话民调,受访者有1513户,有效回答率59.4%。

  民调指出,日本民众给予政府处理东京电力公司运营的福岛第一核电站核灾负面评价的增至74%,予以肯定的降至16%。对于政府在灾区复原、重建及对灾民救助的处理措施,表示肯定的有35%,否定的有53%。

  民调显示,21%的日本民众希望日本首相尽早换人,49%的民众则表示震灾、核灾处理告一段落后,首相应换人,显示出民众中希望日本首相菅直人下台的高达7成之多。

  据悉,目前,菅直人的内阁支持率为28%,比4月份的上次调查微增1个百分点,不支持率虽减少5个百分点,但仍有62%。

  政党支持率之中,最大在野党自民党与上次相比,微升1个百分点至35%,执政党民主党则上升2个百分点,至26%,自民党仍领先9个百分点。

  据报道,日本自民党和公明党拟以政府处理震灾、核灾失策为主要理由,于6月上旬向众院提出内阁不信任案,日本政局面临朝野对决的重要时刻。

  针对核能发电问题,42%的日本受访者主张应减少,35%希望维持现状,12%要求全面废除,只有3%认为应该增加核能在日本的运用。

  有关最受期待的日本政治家,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虽比前次调查下跌3个百分点,但仍赢得1成支持,持续排名在首位,菅直人只得到4%的支持率,排名第9。

欢迎发表评论我要评论

发表在栏目: 国际新闻
第 1 页,共 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