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


最“萌”文物鸮卣

  说起博物馆里的文物你会用什么形容词?“神秘”、“高贵”、“古老”,还是“庄严”?近日,山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商鸮卣的图片,在新浪微博上被网友疯转,网友称其外形酷似网络游戏里“愤怒的小鸟”,是最“萌”的文物。记者发现,这种现代、新潮的解读文物方式颇受网友热捧,也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青年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网友“北京阿年”发布这则最“萌”的文物微博后,网友们纷纷讨论起它的外形、功用。有的网友称它是“外星生物”,有的则说它是“扑腾着翅膀的胖乎乎的小猫头鹰”,还有的说它是古代版“愤怒的小鸟”。最后“中国文物网”官方微博揭晓答案,这件最“萌”文物是山西博物馆馆藏的商代青铜器鸮卣(xiāoyǒu),鸮是猫头鹰,鸮卣则是一种酒器,是商代晚期精美的艺术品。

  古老庄严的文物,被网友们用新方式解读后瞬间变“潮”。无独有偶,近日在陕西省发现的“囧”字样战国陶片,虽有2000多年的历史,但陶片上刻着的“囧”字正是网络热词,因此这块陶片也在网上大受欢迎。

  “现代人通过更新的途径传播文物知识、古代文化,这是好事。”武汉大学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罗教讲说,文物是文明发展进程的载体,网友们用新方式解读文物,能使更多人关注文物。但他也指出,网友们除了记住文物的“萌”或“囧”,还该更多了解文物蕴含的文化,这样“盘活”传统文物才有实际意义。(伍迪)

发表在栏目: 科学

左权将军的存世遗物很少,在北京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仅有照片、家书和一个使用过的望远镜供世人瞻仰。

家住河北涉县石门村的80多岁老党员杨爱公义务看守公墓20多年,左太北为父亲扫墓时都会特意去探望老人。

1940年8月,左权将军抱着不满百天的女儿与妻子刘志兰合影。这是一张临别前的照片,离别一刻将军留下了难得的笑容。

对于家住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的71岁老人左太北来说,最为珍贵的是父亲左权的十二封家书。

左太北对父亲最初的记忆,仅仅是靠些模糊的照片,儿时的她只知道父亲左权是抗日名将。她和父亲、母亲在一起的日子只有3个月,那时她尚在襁褓之中,那段日子永远地留在了山西武乡县砖壁村奶奶庙。

1942年,年仅37岁的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在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是抗战时期牺牲的八路军最高级将领。当年10月10日,在今河北涉县清漳河畔的辽城乡石门村北为左权等烈士举行了5000人的公祭仪式。后为纪念左权将军,山西辽县改名为左权县。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将军牺牲时,小太北刚两岁。左太北在延安保育院长大,新中国成立后她被送进北京八一小学读书。1957年到1959年,左太北在北京师大女附中读书,因母亲不在身边一直住在彭德怀元帅家中,“彭伯伯和浦安修阿姨待我很好,政府每月发的20元抚养费他们都替我存着,1962年彭伯伯亲手把钱交给了我。”

1982年5月,左太北收到了母亲寄来的三份历史珍物,其中一份是左权将军当年在与妻女分别的21个月里写给妻子的家书……

“太北身体好吗?没有病吗?长大些了没有?更活泼了没有?方便时请一一告我。”

“记得太北小家伙是很怕冷的,当心些,不要冷着这个小宝贝,我俩的小宝贝。”

发表在栏目: 文化

青岛1岁藏獒卖出千万高价 山西煤老板砸钱(图)

  科学网(kexue.com)讯 一只狗的价格究竟有多高,看看上面这只红色的藏獒吧,在3月12日它被一位山西煤老板买下,成交的价格高达1千万人民币,它也成为世界上最昂贵的狗。据悉,这只藏獒还不到一岁。

  在3月12日的交接会上,藏獒“轰动”一亮相便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尤其是其高品质的红色毛发,获得了现场专家的一致追捧。“轰动”只有11个月,还属于在成长期的小藏獒,如此年轻便被专家一致看好,在业内实属罕见。

  “轰动”的主人是青岛的吕先生,三十刚出头的他已经有十余年的养藏獒经历,目前吕先生在沙子口附近有一处名为“军港”的藏獒饲养基地,据他介绍,这只藏獒之所以能有如此高的品质,是因为它是国内非常著名的藏獒“万岁”的后代,先天基因非常优良,再加上主人用心的培养,才能获得买家如此高度的青睐。

  买家杨先生来自山西,是一名煤老板,此前他并没有饲养藏獒的经历,杨先生告诉记者,他喜欢藏獒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之前只是喜欢研究,在仔细观察了一段时间后,他下定决心花高价将“轰动”请回家。为了让“轰动”接受自己,杨先生已经在青岛呆了两个月,目前已经与“轰动”达成了一定的默契。

  据了解,目前山东省藏獒最高成交价为一千万元,而此次“轰动”已经追平了记录。不满一年的藏獒能卖到如此高的价格,在全国也不多见。

  (科学网-kexue.com 蜘蛛侠)

发表在栏目: 自然

3月5日的早晨,春寒料峭,86岁的李蓼源站在自家大门口,衣着整洁,白发纹丝不乱。看到我出现,他伸出手笑着说:“怕你找不到,在门口迎接你。”

意外受到这样的礼遇,让我心中又感动又温暖。

歉意就更深重了,因为今天我要采访的是老人最痛苦的一段人生经历。

老人带我到书房坐定,“我这一生怕宣传,就是一个小人物,不愿意出头露面。”

他可不是什么小人物,曾任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民革山西省主委、省社会主义学院院长、《山西文史资料》主编,退休前是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还有个最令人称奇的身份——曾是统治山西38年的阎锡山的侍从秘书,现在大陆只此一人。我说:“李老,我一直以为您是山西人,这两天查资料,才知道您是河南人。”他哈哈大笑:“我不是山西人,可我是山西女婿。”说话间,他的夫人赵爱萱亲自给我倒了杯水,放下水壶,静静地退出书房。房间里,只有李蓼源缓慢的声音,将人带回到旧时光——

1 1941年,我给阎锡山当了秘书

接着你的话说,1925年我生在河南淮阳,你们报道时爱说我出身诗书门第、官吏世家。1938年我在淮阳读师范,家里面父母都去世了,我跟着学生运动从河南、武汉,流亡到了西安,找到八路军办事处,准备到延安去。

结果在西安,偶遇父亲的老朋友、蒙藏委员会的陈树人先生。他说小蓼源啊你那么小,现在国共合作了,你们娃娃就不必跑到那么远,过了黄河就是山西,一样抗日。他给山西省政府主席赵戴文写了封信。

赵也是我父亲的老朋友,他安排我先到中央宪校太原分校法律专修科学习,学校当时在陕西宜川,阎锡山兼任校长。

1941年,我毕业后,被通知去见阎锡山。当时他在吉县克难坡,住窑洞。我进去后行了个鞠躬礼。阎锡山盘腿坐在炕上小木桌旁,含笑向我点了点头,然后拿起放大镜认真地看我的简历。可能经赵戴文介绍,又觉得我年轻单纯没多大问题,就直接安排我“你在侍秘室工作吧”。

我去的时候,第二战区长官部侍从秘书室有两个主要秘书,还有两个处理文书的秘书。主要工作是记录、整理阎的讲话稿,编印成册,代收阎的信件,每天有二三十封。1945年我们到了孝义,日本人投降后,回到太原。

2 为阎印书时出了“政治差错”

1945年10月,阎锡山过62岁生日,让我负责编印《革命动力》,选了十几篇他的长文来祝寿。太原海子边那儿有个《复兴日报》社,我带着几个编辑去印。

那天我正审稿,有两个牺盟会的朋友去看我。他们看到阎锡山有篇文章写道“我的政治主张是为民爱民主张公道的”,就说“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才是为民爱民主张公道的”。

我上中小学时,校长都是共产党人,包括陕西秋林时代,脑子里的思想都受共产党影响。我边聊天,边顺手拿起笔来,在旁边写了一行“共产党的政治主张是为民爱民主张公道”。“道叙”了半天,我们就离开了。我原想着下午再过来,结果下午有会,就把这个事放下了。

我走了以后,助编取稿子送去排版,就把我写的那行字给排印出来了,校对发现后,赶紧毁版重印。

3 被阎锡山亲自下令秘密处死

阎锡山过了生日以后,有人向他密告此事。

怎么我过生日他提共产党的主张?阎很震怒:我跟前这个人是不是个伪装分子,共产党派进来的潜伏人员?他立刻令政卫师长贾宣宗,将我逮捕并要秘密处死。

我从办公室被带走,一辆黑色小轿车,一左一右两个警卫夹着我坐在后排,开出了省政府大门。贾宣宗平时和我熟惯,在车上就对我说:“蓼源,我不能挽救你了!”

我没理解他的话,没有意识到大难来临。

车一直开到中涧河荒郊,已经挖好墓坑。就到那一刻,我都不以为这就是埋我的地方。

贾师长在墓坑周围来回走,自言自语:“这么年轻,总得有个口供。”大概有一刻钟时间,他跺了跺脚说:“走!”

车开到中涧河村,把我单独关到一个窑洞里,监押了起来。

事后我听说,贾师长直接去了骑兵军部,找沈瑞军长一起商量我的事,都觉得我这么年轻,又有才华,处死太可惜了,都主张再找找阎锡山。

贾师长连夜回省政府,侍从长说阎长官已经睡下了,有再要紧的事也得等到明天。

4 七天七夜酷刑不停

贾师长等了一夜。

凌晨五点,阎起床后,贾进去汇报,说李蓼源的问题,他只承认是笔误,我们的意见是否问问口供再做处理?

阎锡山一听就拍了桌子,训斥道:“贾宣宗,我知道你处理不了这类问题,你把杨贞吉给我叫来!”

杨贞吉是警务处长,当时山西的特务头子。他赶来后,阎在他的小炕桌上写了个手令交给他,上书两个字:熬刑。

第二天,杨贞吉带特务警察组搜查了我的住所,寻找我是“伪装分子”的蛛丝马迹。

在中涧河村,一个老百姓家的院子,作为审讯之地,开始给我上刑。

七天七夜审讯不停,动用种种非刑,坐老虎凳,上电刑,压杠子,开始几天还因为年轻,咬牙扛过来了,最后一天,上了杠子,我就昏迷过去了(中国旧时特有的酷刑,除刑讯作用外,双腿的刑伤会使受刑者难以越狱)。

特务警察们还准备给我上竹签,钉手指。

这院的房东老太太在窗户上看了看我,跟他们说:那个人已经死了。

昏昏沉沉中,我只听见窗户底下哗啦一声,那是竹签撂下的声音。

七天七夜过去,他们没得到我一句话的口供。

5 五姑娘说了情,我才获保释

当时,阎锡山被蒋介石电召去重庆开会,我的事就暂缓了,开始了秘密监禁生涯。1946年初我被转到亲贤村原日本窒素厂(日军掠夺山西的石膏,制成化学肥料后运往日本的工厂),1947年又转移到五福庵囚禁,现在这个地方还在。

这期间社会上传说很多,一说李蓼源泄露了上党战役军事机密,一说李蓼源是共产党的潜伏人员。还有一些牺盟会的朋友,打听不到我的下落,以为我已经被处死了,还写了祭诗:沿山遍寻李君墓,风雪蔓草无处觅。

1948年,我的事慢慢传开了,人们知道我还活着,地下党开始积极营救,各界人士多方奔走保我。一些将领去找阎锡山,被拒绝:这是政治上的事,你们带兵的不懂。后来他们找到阎锡山的五堂妹阎慧卿(世人口中的五妹子),五姑娘说情才将我保释出来。

1948年夏,地下党、我的好友赵宗复(赵戴文之子)两次去看我,督促我尽早离开山西。其实当时他的处境比我更危险,他给我写了介绍信。10月,我和山西大学撤离太原的学生一起,搭上了最后一班飞机飞往北平。

最让我意外的是,省政府警务处一课长突然到机场为我送行,把我拉到僻静处说:“你要去那边(意指解放区),我有朋友可以帮你。”飞机已经发动,我解释说:“我只是去北平看病。”就匆匆登梯进舱,心里惊疑不定。

人乎?鬼乎?

发表在栏目: 文化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北纬39.0,东经111.7)发生4.2级地震 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北纬39.0,东经111.7)发生4.2级地震

发生地震位置示意图 发生地震位置示意图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11年3月7日1时51分在山西省忻州市五寨县(北纬39.0,东经111.7)发生4.2级地震, 震源深度5公里。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廉毅敏 廉毅敏

  人民网太原2月19日电 (记者 冀业)18日上午,太原市召开领导干部大会,传达贯彻省委关于太原市政府主要领导同志职务任免的决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汤涛作重要讲话,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陈川平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朱先奇在会上宣布省委关于任命廉毅敏为太原市委副书记、提名为太原市市长人选,免去张兵生太原市委副书记职务、提名免去太原市市长职务的决定。

  同日下午,太原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二十九次会议。会议通过了《太原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接受张兵生辞去太原市市长职务请求的决定》,决定任命廉毅敏为太原市副市长,决定廉毅敏为太原市代理市长。

  廉毅敏同志简历

  廉毅敏,男,汉族,1964年3月生,山西平遥人,中共党员。

  1989年7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高级工程师。

  历任山西大学光电研究所助教、所长助理、副所长,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公司经理,山西省交通计算机通信中心主任;

  2000年11月,经公开选拔,任山西省科技厅副厅长。

  2006年9月任山西省科技厅厅长、党组书记。

  2011年2月18日任太原市委副书记、太原市副市长、代市长。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1月23日下午,在山西和河南两个产煤大省的人大会议上,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副书记任润厚当选为山西省副省长,河南煤业化工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雪枫当选为河南省副省长。两位“不约而同”上任的老总有很多共同点:基本上都是从矿井里摸爬滚打出来的,都是专家型领导。近年来,企业出身的领导人层出不穷,也是媒体和网民非常关注的现象。

  专业对口的专家型领导

  不可否认,任润厚和陈雪枫有着各自的独特经历和可圈可点的企业经营业绩,他们走过的道路并不尽然相同,但是不难发现,他们身上具备了一些共同的素质特征:技术出身、高学历。任润厚生于1957年,陈雪枫生于1958年,他们都是在改革开放后上大学、参加工作的,扎实的技术功底和科班的专业背景,是他们共有的标签。陈雪枫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后又获得管理与工程专业硕士、管理学博士,职称为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任润厚是天津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中国矿业大学的工学博士,还曾担任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是成绩优异的高级工程师,当之无愧的煤炭专家。

  这两位煤矿人从企业家角色转变为政治家角色的路线不但有章可循,而且异常相似。首先,他们都出生在煤炭大省,都在二十岁刚出头的年纪进入该行业,起步于当地煤矿的一线技术工人,然后通过逐步提拔,历任副矿长、矿长、集团总经理、董事长等职位。

  其次,在他们从政之前,这些煤炭大省早有从国有煤炭企业本土的“一把手”中选任政坛高官的先例。2008年9月,继王森浩、王茂林、胡富国等人后,王君当选山西省长,这位大同矿务局走出的又一矿业大员被称为“专家型”省长。

  另外,此次上任的两位官员在从政前都曾在被誉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中国矿业大学求学。据统计,中国矿业大学先后培养出20多位部长、省长和数百位大型煤炭企业负责人。

  统率全局的战略眼光

  任润厚和陈雪枫是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曾“受命于危难”中,使执掌的煤炭企业扭亏为盈,并引领所属企业成为行业发展典范。

  在任润厚任董事长的10年里,潞安在全国500强的排位一再跃升,从2000年到2010年,煤炭产量由1148万吨升至7098万吨,销售收入由15亿元增至900亿元。

  而陈雪枫率领的职工队伍从几十人到上千人,一直到后来的18万人,从不甘落后于人。面对全球金融危机,他响亮承诺“发展不减速、项目不放缓、企业不裁员、员工不减薪、安全不放松”,并率领河南煤化逆势而上,在中原大地资产首破千亿大关。

  二人都具有统率全局的战略眼光。早在2002年,陈雪枫在永煤集团任总经理,当许多煤炭企业尚未觉察到抢占资源的战略意义时,他一举拿下了贵州、内蒙古、新疆等160多亿吨的煤炭资源储量,足够开采200年。除此之外,他还整合了钼、钒、铁矿石等多种矿产资源,并在几内亚获得了90亿吨以上的铝土矿产资源储量。因为担心资源型企业受产业周期影响较大,他集中构建了“煤—煤化工”“煤—电”等多个产业链,永煤集团在全国很多企业尚不知循环经济为何物时,已经将其率先付诸实践。

  早在2000年,任润厚就确立了潞安集团“以煤为主,多种经营”的发展思路。在他的带领下,潞安以成功产出全国第一桶煤基合成油、建成全国第一个煤油循环经济园区为标志,由单一的煤炭企业成功转型为以煤为基础,煤、电、油、化、硅五大产业综合发展的绿色新型能化企业集团。

  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政治家,统率全局的战略眼光都是必备的素质。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地方经济要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政府管理者必须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统率全局的战略眼光。

  眼下,产煤大省正在掀起新一轮转型跨越发展浪潮,按照以煤为基、多元发展的思路推进工业新型化,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重工业基地构成其核心内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任润厚和陈雪枫的当选都颇具深意。预计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两个省份的煤炭产业转型发展将成为两位副省长问政的头等大事。

  延伸阅读

  现职部分企业管理出身的部级领导

  郭声琨:曾任中国铝业公司总经理,2004年4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常务副主席,现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人大常委会主任。

  卫留成:曾任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总经理,2003年10月任海南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现任海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苗圩:曾任东风汽车公司总经理,2005年5月任湖北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现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党组书记。

  李家祥:曾任中国航空集团公司总经理,2007年12月任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代局长、党委书记,现任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正部长级)。

  王君:曾任大同矿务局局长,1997年10月任煤炭工业部副部长,现任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

  王玉普:曾任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2009年8月任黑龙江省副省长,现任全国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

  陆昊:曾任北京市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1999年8月任中关村科技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现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

  武四海:曾任秦皇岛市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8年1月河北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成员)。

  李小鹏:曾任华能国际董事长,2008年6月任山西省委常委、副省长。

  陈川平:曾任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2008年1月任山西省副省长,现任山西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

  竺延风:曾任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7年12月任吉林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陈伟根:曾任中国通用技术(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2007年5月任吉林省副省长。

  艾宝俊:曾任宝钢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2007年12月任上海市副市长。

  史济春:曾任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2003年1月任河南省副省长。

  陈肇雄:曾任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总经理,2007年12月任湖南省副省长,现任湖南省委常委、副省长。

  李国梁:曾任中国石化海南炼油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7年7月任海南省省长助理,现任海南省副省长。

  李永军:曾任金川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2009年2月任甘肃省政协副主席。

  徐福顺:曾任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助理,2001年10月挂职青海省省长助理,2003年9月任青海省政府副省长,现任青海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

  王永明:曾任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石化分公司党委书记、经理,2002年2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助理,现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

  肖亚庆:曾任中国铝业集团公司总经理,2009年2月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机关党组成员。

  徐祖远:曾任中国海运集团总公司副总裁,2004年5月任交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现任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王禹民:曾任广东核电集团公司党组书记,2004年11月任国家电力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王野平:曾任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2006年5月任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副主席。

  王昌顺:曾任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副总经理,2004年8月任国家民航总局副局长,现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副部长级)。

  李健:曾任中国南方航空集团公司新疆公司总经理,2007年1月任国家民航总局副局长,现任中国民用航空局副局长(副部长级)。

  戴公兴:曾任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副总经理,2006年4月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副主席,现任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理事会副主任。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于幼军任南水北调办副主任 曾留党察看2年

于幼军(资料图)

近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召开机关各司、直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会议。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宣布党中央、国务院对办公室领导同志调整的决定并讲话。李津成、于幼军在会上讲了话。张野、蒋旭光出席会议。

根据国务院决定,任命于幼军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免去李津成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职务;根据中央组织部决定,于幼军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免去李津成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党组成员职务。

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机关各司、直属各单位和中线建管局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中国南水北调官网)

于幼军简历

男,汉族,1953年1月出生,江苏省丰县人,研究生学历,哲学博士学位,1971年9月参加工作,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工作后历任广州市社会科学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副所长(期间1980年9月至1985年7月在华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大学本科函授学习);1986年8月任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1986年11月,任广州市东山区委书记;1990年3月任广州市天河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1992年11月任广州市委常委、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州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1993年3月,任广东省委宣传部部长;1994年8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期间1993年3月至1995年8月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在职学习,1996年9月至1999年6月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学习);2000年4月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深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0年6月任广东省委常委、深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3年5月任湖南省委副书记;2003年6月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副省长。

2005年7月8日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通过决定,任命于幼军为山西省副省长、山西省代理省长。2006年1月在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第四次全体会议上,被选举为山西省省长。2007年9月山西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决定接受于幼军因工作变动辞去山西省省长职务的请求。


2008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新闻回顾:于幼军被撤 案情几经反覆(图)

于幼军担任深圳市市长期间利用职权影响力,在市政府招标工程中令其亲友所属香港公司中标而获取巨额利润,严重违反了党纪、政纪,因而对其作出“留党察看两年”的处分。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资料图:于幼军 资料图:于幼军

  南都讯 记者陈宝成 发自北京 曾被处以撤销中央委员、留党察看两年处分的文化部原党组书记、副部长于幼军,日前被任命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

  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主办的“中国南水北调网”昨日刊发消息称,近日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召开会议,该办党组书记、主任鄂竟平宣布:根据国务院决定,任命于幼军为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免去李津成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副主任职务;根据中央组织部决定,于幼军任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党组成员,免去李津成的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党组成员职务。

  目前,该网站领导专区栏已更新,于幼军位居该办三位副主任的最后一位。

  任职山西时因“黑砖窑”道歉

  现年58岁的于幼军是江苏人,拥有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广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深圳市长;后调任湖南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2005年7月调任山西,成为山西省委副书记、副省长、代省长,第二年当选省长。

  举世震惊的“黑砖窑事件”迫使于幼军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向受到伤害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道歉,并向山西人民作出检讨。

  在2007年6月22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于幼军说:“作为一省之长,我难辞其咎,深感内疚和痛心,在此,我代表省政府向受到伤害的农民工兄弟及家属,表示道歉!向全省人民检讨!”

  受处分后淡出公众视线

  2007年8月30日,于幼军“另有任用”,离任山西,并很快被任命为文化部党组书记、副部长。但出乎意料的是,在2008年全国人大会议上,于幼军并没有被“扶正”为文化部长。

  2008年10月12日,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于幼军同志问题的审查报告》,决定撤销于幼军中央委员会委员职务,确认中央政治局2008年9月5日作出的给予其留党察看两年处分

  自受处分后,于幼军淡出公众视线。唯一见诸报道的是去年7月5日,于幼军以“文化部副部级领导”身份赴甘肃庄浪调研雨水集蓄利用工程建设情况。

  专家观点

  被问责官员复出应引入公众评价程序

  南都:如于幼军这样的高官复出,折射出中央怎样的用人观?

  汪玉凯(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研究会秘书长,国家行政学院教授):中央对于有能力但因犯错误而被问责的高级官员,既正视他的问题,又“治病救人”,宽容惜才,而不是在他犯错误后“一棍子打死”、求全责备。由于几次节外生枝,让于幼军的仕途几经波折;但在留党察看两年后,应该说于幼军表现不错,为人低调,应该继续发挥他的作用。

  南都:近些年来,被问责官员复出越来越引起舆论和社会公众的关注与评论。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被问责官员复出的程序不透明。对此你怎么看?

  汪玉凯:被问责官员复出要走什么程序,关键看他所犯错误和所受处分的性质。于幼军被撤销中央委员、留党察看两年,这是党内纪律处分;去职文化部副部长,这是政纪处分;但并不是说他构成犯罪——— 如果他构成犯罪,就不可能再复出了。

  留党察看两年中,他的个人表现至关重要。如果他的表现很好,没有任何问题,经过两年后他又不到退休年龄,这就需要组织为他安排工作。一般来说,党组织会给他做出鉴定,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这份鉴定往往决定他能否复出,以及复出后担任什么职务。因此按照党内程序,于幼军能否复出,文化部党组应该做出结论后报中央,最后由中央政治局讨论决定他能不能复出以及复出后担任何职。

  南都:被问责官员复出,除了遵循基本的党内程序之外,还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汪玉凯:在遵循党内基本程序的前提下,被问责者的个人能力、所犯错误的性质以及在社会公众中的影响力,与其能否复出有直接关系。比如,于幼军曾先后在广东、湖南、山西担任要职,个人能力比较强;在各地都有所作为,老百姓的口碑较好:不管是在广东、湖南还是山西,很多老百姓认为他是干实事的官员。这是决定他能够东山再起的重要前提。

  但目前被问责官员复出仍缺乏严格而公正的程序,换言之,对社会公众公开的程序远远不够。除了党内程序之外,我认为还应该引入对被问责官员复出的公众评价机制,这样被问责官员复出才会更流畅,而消解社会种种非议。在互联网时代,公众完全有权利、有能力、有可能参与其中。这样被问责官员复出的程序才能更科学、更民主,更公平公正。南都记者 陈宝成

发表在栏目: 中国新闻
周日, 16 1月 2011 08:25

全球必訪地 杭州平遙上榜

《紐約時報》列出本年度「全球四十一個必到之處」,智利首都聖地亞哥、美國華盛頓州聖胡安群島、泰國蘇梅島位列三甲,而中國浙江省杭州市、山西省平遙古城亦入選,分別排名三十三及三十七位。該報特別點名推介排名二十的曼徹斯特,形容它是「重新展現昔日著名音樂的工業城市」,並稱讚曼徹斯特,自冰冷工業城市轉變成繁榮文化中心。

发表在栏目: 旅游
第 3 页,共 4 页